• 4.35 MB
  • 2021-08-27 发布

2020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第13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学案北师大版必修3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13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学习本单元,一要注意把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科技、教育与文艺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并对其作用及经验教训进行分析、评价;二要注意将中国现代的科技、教育与文艺发展的历史与同时期政治、经济密切联系起来,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三要注意将教材内容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认识科技、教育与文艺的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1.列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2.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1.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科学技术所取得的主要成就。(重点)‎ ‎2.理解党和政府在战略决策与科学技术发展之间的联系。(难点)‎ ‎3.探究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重难点)‎ 13‎ 一、“两弹一星”和“神舟”五号 ‎1.“两弹一星”‎ ‎(1)概况 ‎①背景:新中国诞生不久,工业体系尚未建立,科技落后,人才缺乏。‎ ‎②目的:打破美苏两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③决策:1955~1956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果断决定研制导弹、原子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2)原子弹和导弹 ‎①成就:在青年科学家邓稼先的领导下,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验成功;1966年10月,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中国拥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②核政策: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③和平利用:中国先后建成了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为工农业生产提供电力。‎ ‎(3)卫星 ‎①概况:1956年10月,毛泽东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提议;从美国归来的科学家钱学森组建中国第一个导弹、火箭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 ‎②成就: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1975年,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2.“神舟”五号——载人航天 ‎(1)背景:1992年,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研制计划。‎ ‎(2)成就 ‎①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和返回,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中国的航天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②‎2008年9月28日,“神舟”七号飞船返舱并成功着陆,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下图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成就的取得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13‎ 提示 (1)事件: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意义:打破了美、苏等国的核垄断,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2.新华社电:“这次……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泽东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电文讲的是哪一重大科技成就?‎ 提示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3.我国古代嫦娥奔月的传说、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孙悟空的腾云驾雾,都表达了古代人们探索宇宙苍穹的愿望。我国实现飞天梦想,中国人开始实地考察宇宙苍穹的伟大壮举是 什么?‎ 提示 “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的发射成功。‎ 二、信息技术的重大突破 ‎1.成就 ‎(1)中国电子计算机研制始于1958年,首先研制成功电子管计算机。‎ ‎(2)20世纪70年代,中国相继研制成功大型集成电路计算机。‎ ‎(3)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巨型计算机的研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研制出“银河Ⅰ型”“深腾”等巨型计算机,表明中国高端计算机系统的技术指标和性能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2001年,中国成功研制“千兆以太网交换机”。‎ ‎2.意义:对中国国防、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思维点拨] 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迎来了科学发展的春天,尤其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的提出,为“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袁隆平和杂交水稻 ‎1.袁隆平:世界著名的水稻专家、中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带头人。‎ ‎2.成就:1973年育成“南优2号”杂交水稻。‎ ‎3.影响 ‎(1)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袁隆平提出的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13‎ ‎[知识点拨] 被誉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培育出的杂交水稻,为我国农业生产带来了大幅度、大面积的增产,这项成果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农业科研的一项重大成果。西方世界称,杂交水稻是“东方魔稻”。国际上甚至把杂交水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4.下图人物曾获“200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他是谁?他有何突出贡献?‎ 提示 (1)袁隆平。‎ ‎(2)贡献: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 主题 现代中国科技的发展及其影响 ‎1.“两弹一星”‎ 史料一 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新华社播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明确指出:‎ 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争的威胁。……‎ ‎[教你读史]‎ 划线句子表明中国在核武器方面的立场:完全是为了防御,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问题思考]‎ ‎ (1)结合史料一,分析我国发展“两弹一星”的目的。‎ 答案 打破大国武力威胁、核垄断,尽快增强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 环境。‎ 史料二 如果(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邓小平 划线句子阐述了“两弹一星”在维护国家安全、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方面的重大历史意义。‎ ‎[问题思考]‎ ‎ (2)史料二中邓小平主要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 高科技成果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影响它的国际地位。‎ ‎2.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13‎ 史料 当代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西方世界称,杂交水稻是“东方魔稻”。国际上甚至把杂交水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问题思考]‎ 史料中,中国农民为什么那样说?据上述史料指出,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有何重大意义?‎ 答案 (1)邓小平在全国实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袁隆平研究的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产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 ‎(2)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其在世界范围的推广,也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3.现代中国科技的影响 史料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科技成果达到六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累计达到1 4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产生间接经济效益达2 000多亿元。‎ ‎——《普通高中历史教师用书》‎ ‎[问题思考]‎ 史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答案 新时期科技发展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正确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1)科技进步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中国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沉重打击了大国强权主义,粉碎了其遏制中国社会发展的企图,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2)科技进步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 ‎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科学技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结合越来越密切,科技发展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提高的重要标志。‎ ‎(3)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杂交水稻的培育,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为缓解和解决全球性粮食危机作出了重要贡献。‎ ‎[记知识纲要]‎ 13‎ ‎[背核心术语]‎ ‎1.“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使中国的国防能力大大增强。‎ ‎2.袁隆平杂交水稻的研究成果,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为世界农业科技作出重大 贡献。‎ ‎3.计算机的应用加速了中国信息化发展,对推动中国国防、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 ‎1.(2018·广东六校联考)美国总统约翰逊正在讨论赫鲁晓夫下台后的苏联局势时,得知一突发消息。为此,美国方面称“这一天是整个自由世界最黑暗和最悲哀的一天”,同时表示了美国保卫自己和盟国的强大力量和无比决心。这一“突发消息”是(  )‎ A.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 B.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 C.欧洲共同体宣告成立 D.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答案 A 解析 根据“赫鲁晓夫下台后的苏联局势”,可知当时是1964年,中国原子弹的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当时中美处于敌对状态,因此美国认为“这一天是整个自由世界最黑暗和最悲哀的一天”,故A项正确。‎ ‎2.(2017·洛阳高二期末)“这颗炸弹更多的是一个心理武器,而不是一个军事武器,它将使中国获得一个核国家的形象和在亚洲增加威信”。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中国有力地打击了美苏的核讹诈 B.中国从此迈入了核国家的行列 C.中国提高了在亚洲的影响力 D.世界政治格局平衡因此被打破 答案 D 解析 1964年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苏核垄断,也提高了中国的影响力,但世界政治格局并未因此被打破,依然是美苏两极格局。‎ ‎3.(2018·广东名校联考)法国航天问题专家、《中国太空人》一书的作者菲利普·古尔说:“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前面。”这一标志性的事件是(  )‎ 13‎ A.“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B.“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 C.“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被顺利送入太空轨道 D.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答案 B 解析 解答本题需抓住材料中的“航天技术”“21世纪”等关键信息。A项发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C项发生于1970年;D项发生于1964年,均与题干信息不符。‎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迅速展开。我国科学家首次研制成功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是在(  )‎ A.社会主义改造的浪潮中 B.“大跃进”正风行全国之际 C.“文化大革命”动乱的局面下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答案 D 解析 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成“银河—Ⅰ号”计算机,这是中国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1983年处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故选D项。‎ ‎5.(2018·北京东城区联考)2000年,“隆平高科”上市交易,袁隆平富了。不过这一次,民众的评论似乎打破了“仇富”的定律,有人表态:“袁老就是买飞机,我们也不眼红。”民众之所以有这种“仇富不仇袁隆平”的心态,主要是因为袁隆平(  )‎ A.促进了世界和平事业的发展 B.对中国国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C.在解决人类的粮食问题上取得了重大成就 D.从事慈善事业,是世界人民的福星 答案 C 解析 袁隆平研究的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基础达标]‎ ‎1.(2017·新疆学业水平测试)‎1964年10月28日,《澳门日报》发表评论说:“这次……实验的成功,它显示出中国国防力量已进一步加强。”材料中的“实验”指的是(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银河—Ⅰ号”研制成功 13‎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首次实现 答案 A 解析 结合题干中的时间“1964年”及材料中“中国国防力量已进一步加强”得出此实验指的是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成功研制“两弹一星”的意义是(  )‎ A.增强了国防力量 B.打破了美苏两极对峙局面 C.加速了信息化发展 D.提高了人民物质生活水平 答案 A 解析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故选A。‎ ‎3.我国在和平利用核能方面的成就是(  )‎ A.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B.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C.我国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 D.我国相继建成了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 答案 D 解析 A、B、C与题意不符;两大核电站的建成,是我国军转民、和平利用核能的典范,故D正确。‎ ‎4.高二(五)班开展探究性学习时举办了一个“建国以来中国重大科技成果展”,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到的两枚烟标,它们反映了(  )‎ ‎“‎70”‎烟标      “卫星”烟标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C.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D.中国“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 答案 B 13‎ 解析 由“‘70’烟标”和“‘卫星’烟标”的名称可判断,这是为纪念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5.下图分别为我国古代嫦娥奔月的传说、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西游记》孙悟空的腾云驾雾图,都表达了古代人们探索宇宙苍穹的愿望。我国实现飞天梦想,中国人能够实地考察宇宙苍穹的伟大壮举是(  )‎ A.“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 D.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答案 C 解析 解答本题要紧扣“实现飞天梦想”“实地考察宇宙苍穹的伟大壮举”。“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 ‎6.我国跨入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世界先进行列的标志是(  )‎ A.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 B.“银河Ⅰ型”计算机诞生 C.“神舟”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D.“银河Ⅲ型”计算机诞生 答案 D 解析 1997年,“银河Ⅲ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跨入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世界先进行列。‎ ‎7.“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交优势”这一经典遗传理论禁区被突破的标志是(  )‎ A.“南优1号”培育成功 B.“南优2号”培育成功 C.“超级杂交稻”培育成功 D.“超级杂交稻2号”培育成功 答案 B 解析 “南优2号”是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 ‎8.杂交水稻被国际上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和世界“第二次绿色革命”,这是因为其(  )‎ A.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13‎ B.有许多国家引进杂交水稻 C.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D.袁隆平推广杂交水稻 答案 C 解析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并不局限于中国,而是要推向世界,其推广应用有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所以称为“革命”。‎ ‎9.下列四幅图片反映了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对这四幅图片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 ‎ 图一         图二 ‎ 图三        图四 A.图一——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图二——“神舟五号”飞船 C.图三——正在田间研究水稻的袁隆平 D.图四——“神‎7”‎宇航员翟志刚 答案 B 解析 A、C、D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图二是1970年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所以B项说法不正确。‎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意义有(  )‎ ‎①带动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②彻底完善了中国的科技创新体制 ‎③使中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这些成就的取得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①正确;高尖端科技成果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④正确;②说法明显错误;③说法不符合史实。‎ ‎ [能力提升]‎ 13‎ ‎11.吴明瑜回忆道:“鉴于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为了实现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国的目标,当时出于战备考虑,提出要实施‘上天、入地、下海’的科研战略。”提出此“科研战略”主要是为了(  )‎ A.“两弹一星”的开展是国内外形势所迫的结果 B.“大跃进”运动有利于我国国防现代化的发展 C.我国完全有能力在短期内实现国防现代化 D.应该将发展国防高科技作为一切工作的重心 答案 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两弹一星”是在当时美苏争霸和中国国防力量薄弱的情况下开展的,故A项正确。‎ ‎12.“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这是邓稼先归国时的一段话,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有(  )‎ ‎①当时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还很落后 ‎②归国科学家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③邓稼先是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归国的 ‎④中国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 A.①③ B.②④ ‎ C.③④ D.①②‎ 答案 D 解析 从题干材料可知,当时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还很落后,邓稼先等归国科学家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①②正确。同时材料信息说明当时中国还没有研制成功原子弹,④错误;从时间信息分析③错误,原子弹在改革开放前研制成功的。‎ ‎13.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飞速发展。“蛟龙”下海,“神十一”飞天,“天河二号”计算机超级神速。这些科技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A.优秀科学家的努力 B.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科技体制的创新与完善 C.全国人民的支持 D.借鉴了外国先进科技成果 答案 B 解析 科技成就取得的原因有多方面,高科技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一定以经济的发展为物质基础、以科技体制的创新为先导。故选B。‎ ‎14.一个“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一位感动中国当选人物,人们形容他“一个人干了两亿人的活”。这是因为他(  )‎ A.研制的原子弹爆炸成功 B.研制出“银河Ⅰ型”巨型计算机 13‎ C.培育成杂交水稻 D.推动载人航天事业发展 答案 C 解析 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为中国和世界粮食增产作出了重大贡献,有利于解决世界上的粮食问题。‎ ‎15.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 B.“两弹一星”是在②时期取得的 C.“文化大革命”使④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 D.“南优2号”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 答案 A 解析 “一五”计划是从1953年至1957年,A项正确;“两弹一星”成果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取得的,B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南优2号”是1973年培育成功的,D项 错误。‎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4年,毛泽东主席询问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能否援助中国研制核武器。赫鲁晓夫傲慢地回答:“搞核武器是很费电的,就是把中国的所有电力都投入进去也不一定够用。我们苏联有核武器就行了,用不着大家都来搞它。”‎ 材料二 在汲取国际相关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凭借科学有效的管理协调方式、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艰苦创业、报效祖国的奉献精神,中国在核武器研制领域,以最少的研究经费,创造了最快的速度。‎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材料三 国外有人说:“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16亿,那时谁来养活这么多人?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危机?”“我们认为中国不仅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材料四 “神舟五号”的研制从一开始就处于航天技术前沿,使用了大量现代高科技成果,实现了技术大跨越,飞船性能可与美俄现代飞船相媲美。‎ 请回答:‎ 13‎ ‎(1)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三中,袁隆平用什么科学成果解决中国与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 ‎(3)以上材料体现了我国的科技成就有哪些?它们有什么影响?‎ ‎(4)作为中国人,你有什么感想?‎ 答案 (1)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无论环境怎么恶劣,我们都能完成别人能完成的所有 事情。‎ ‎(2)水稻杂交技术。‎ ‎(3)成就:原子弹、杂交水稻、航天技术。影响:原子弹打破了大国的核垄断和核威胁,加强了国防,振奋了中国人民的精神,激发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杂交水稻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解决了中国的粮食问题,对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载人航天飞船上天激发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还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4)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政党,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我们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