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6 MB
- 2021-08-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2019学年第一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
高三历史试卷
2019.11
(考试时间60分钟;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1.西周青铜器“卫盉”铭文记载了裘卫家族第三代随葬物品享用‘五鼎八簋’,这种规格违背了
A. 禅让制 B. 内外服制 C. 礼制 D. 内外朝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鼎”、“簋”的数量显示的是所处的阶层和地位,是西周礼制的体现,享用“五鼎八簋”违背的是礼制,故选C项;禅让制是古代君主权力的传承制度,内外服制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内外朝制是西汉时期加强君主专制的中央制度,都与题意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
2.荀子提出“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的主张,其强调的是
A. 性恶论 B. 礼法并用 C. 严刑峻法 D. 制天命而用之
【答案】B
【解析】
【详解】荀子主张“明礼仪”、“重刑罚”,体现了他礼法并用的主张,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荀子的治国主张,不是对人性和社会规律的探讨,排除AD项;严刑峻法只是荀子主张的一部分,排除C项。故选B。
3.为应对“山东、河北二十余州大旱,饥馑死者二千余人”的灾情,唐中宗命人起草诏令并交
A. 户部依诏赈灾 B. 唐中宗定夺 C. 门下省审议 D. 内阁裁定处理
【答案】C
【解析】
【详解】唐代三省六部制下,起草的政令要经门下省审议,故C
- 11 -
项符合题意;户部赈灾和唐中宗定夺不符合三省六部制的程序流程,排除AB项;唐代无内阁,内阁是在明朝出现的,排除D。故选C。
4.为避免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禁军将领篡夺皇位的历史教训,宋朝推行
A. 三公九卿制 B. 三省六部制 C. 文官体制 D. 行省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为了避免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禁军将领篡夺皇位的历史教训,宋朝实行文官体制,防止武将篡权,故选C项;三公九卿制是秦朝中央官制,排除A项;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出现的中央官制,排除B项;行省制度出现于元朝,排除D项。故选C。
5.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里程碑的著作是
A. 《礼记》 B. 《史记》 C. 《梦溪笔谈》 D. 《几何原本》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里程碑的著作,被称为“中国十七世纪的百科全书”,故选C项;《礼记》是典章制度选集,《史记》是史学著作,《几何原本》是数学著作,故排除ABD项。故选C。
6.“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全家处死”。材料所述现象最早当在
A. 宋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废除丞相,并且不允许复立丞相,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明太祖朱元璋首先废除了丞相制度,故选C项;宋元时期丞相制度都没有被废除,排除AB项;清朝在明朝之后,丞相制度已经被废除,排除D项。故选C。
7.诗人蔡显因写“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诗句而遭到乾隆诛戮。该事件反映的是
A 八股取士 B. 文字狱 C. 文学革命 D. 白话文运动
【答案】B
- 11 -
【解析】
【详解】因诗句而遭诛戮体现的是文字狱现象,属于思想文化专制,故选B项;八股取士是科举制走向僵化的表现,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文学革命和白话文运动都出现于新文化运动中,与题意不符,排除CD项。故选B。
8.“400(多)年前……哥伦布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进程”是指
A. 文艺复兴 B. 宗教改革 C. 新航路开辟 D. 启蒙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哥伦布”即可判断此进程应该是新航路开辟,发现的是美洲新大陆,故选C项;哥伦布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
9.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是
A 林则徐 B. 魏源 C. 李鸿章 D. 孙中山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师夷长技以制夷”最早出现于魏源的《海国图志》,故选B项;林则徐不是最早提出该主张的人物,排除A;李鸿章属于洋务派,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实践者,C排除;孙中山属于革命派,主张是民主共和,D排除。故选B。
10.中国政府“靠购买西方武器来打仗”最早始于
A. 隋唐时期 B. 宋元时期 C. 明清时期 D. 晚清时期
【答案】C
【解析】
【详解】明代中后期中国进口了西方的红衣大炮用于战争,所以最早应该始于明清时期,故选C项;隋唐宋元时期西方武器还没有出口到中国,排除AB项;晚清时期与“最早”不符,排除D项。故选C。
11.政府权力“从创建伊始就要将限制自身权力的机制设置其中”的国家是
A. 法国 B. 俄国 C. 德国 D. 美国
【答案】D
【解析】
- 11 -
【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美国在创建后不久就实行了三权分立和联邦制度,对中央和地方权力都进行了制衡,符合题意,故选D项;法国、俄国都是具有悠久君主专制的国家,与“创建伊始就要将限制自身权力的机制设置其中”不符,排除AB项;德国统一后保留了浓厚的封建专制残余,也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C项。故选D。
12.“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明治维新在中央集权方面反映该说法的举措是
①废藩置县 ②奉还版籍 ③殖产兴业 ④文明开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是指破除旧制度,实行新制度。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和奉还版籍都是在打破旧制度的基础上实行了新制度,①②符合题意;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都与加强中央集权不符,③④与题意不符。综上所述,故选A项,排除BCD项。故选A。
13.提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著作是
A. 《论法的精神》 B. 《社会契约论》 C. 《人权宣言》 D. 《共产党宣言》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故选D项;《论法的精神》、《社会契约论》和《人权宣言》都是资产阶级的著作,与该口号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
14.主张让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并可出钱赎买份地的是
A. 彼得一世 B. 亚历山大二世 C. 林肯 D. 俾斯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俄国农奴制改革,主持这项改革的是亚历山大二世,故选B;彼得一世没有进行农奴制改革,排除A;林肯是美国总统,维护的是美国国家统一,C排除;俾斯麦是德意志首相,主要是促进德国完成统一,排除D。故选B。
15.“德国开始时发展速度很慢。但是,1871年以后,德国工业以巨人般步伐前进。”引起上述变化最主要原因是
A. 法国赔款提供资本 B. 发展军事工业刺激经济
- 11 -
C. 德国自然资源丰富 D. 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统一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1871年”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一年德国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所以德国工业能够以巨人般步伐前进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德意志通过王朝战争实现了统一,故选D项;ABC都是德国经济进步的部分因素,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排除ABC项。故选D。
16.《申江百咏》描述某一景色为“火树千株照水明,终宵如在月中行。地埋铁管通街市,真个销魂不夜城。”此景最早应该出现于
A. 18世纪50、60年代
B. 19世纪40、50年代
C. 19世纪70、80年代
D. 20世纪30、40年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申江百咏》”描述的应该是上海,材料中的情景最早应该出现在19世纪的70、80年代,上海作为通商口岸得到了较快发展,故选C项;18世纪50、60年代上海尚未对外开放,排除A项;19世纪40、50年代上海刚刚作为通商口岸开放,不可能出现材料中描述的情景,排除B项;20世纪30、40年代与“最早”不符,排除D项。故选C。
17.1900年,列强在华设厂的总数由以前的80家猛增到933家。与此现象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列强在华设厂总数的猛增主要和《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内容有关,故选C项;《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中没有相关内容,排除;《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排除D项。故选C。
18.“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的对联,最有可能出现在
A. 清朝前期 B. 清朝晚期 C. 民国初年 D.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 11 -
【答案】C
【解析】
【详解】该对联对古文和古代文化名人表现出了强烈的否定,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种情况最有可能出现于新文化运动期间,故C项符合题意;清朝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都没有出现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排除ABD项。故选C。
19.梁启超倡议“为全体国民写史,写全体国民的历史”,其反映的史观属于
A. 英雄史观 B. 传统史观 C. 新史学观 D. 人民史观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写全体国民的历史”说明梁启超主张写国民的历史,这种观点不同于以往应英雄人物为核心的旧史观,属于新史学观,故选C项,排除AB项;人民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与梁启超主张不符,排除D项。故选C。
20.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爆发
A. 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B. 推动了戊戌变法的进程
C. 敲响了清朝灭亡的丧钟 D. 点燃了北伐战争的烽火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武昌起义后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所以说武昌起义敲响了清朝灭亡的丧钟,故选C项;宣告洋务运动破产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战败,排除A项;戊戌变法在1898年就已经失败,排除B项;北伐战争开始于1926年,排除D项。故选C。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
21.瞻其貌、听其言,不如观其行、察其果。观察下列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孔子像,回答问题。
- 11 -
(1)孔子生活时代社会有哪些主要特征。为此,他提出了哪些主张?
(2)请写出唐代以来儒家学说受到愈加明显挑战的具体表现。两宋时期新儒学体系的核心又是什么?
(3)归纳上述孔子像共同的形象特征。从文化视角看,这种共性可说明什么问题?
【答案】(1)社会变革百家争鸣仁作为最高道德标准礼规范人们行为义作为判断事物价值的标准为政以德
(2)佛教与道教的日益流行,冲击儒家关于社会等级秩序和伦理纲常的理论;创制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或存天理、灭人欲。
(3)行揖作礼。人们对孔子形象的普遍认同(或后世画家对前人的模仿);人们对中国儒家文化的认同及对儒家创始人的尊崇
【解析】
【详解】(1)根据所学可知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当时的社会特征结合所学进行作答即可,即出现社会变革和百家争鸣的现象。孔子提出的主张主要是“仁”,将仁作为最高道德标准,规范人们的行为,在政治上主张为政以德。
(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唐代以来儒家学说受到愈加明显挑战的具体表现主要是佛道思想的流行,对儒家思想体系造成冲击。两宋时期新儒学体系的核心主要是“理”,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3)从几幅图中可以看出,孔子的形象都是行揖作礼。这体现了人们对孔子形象的普遍认同和尊崇。
22.图像如同文本和口述证词一样,也是历史证据的一种重要形式。
- 11 -
以图证史是历史研究的新方法。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观察下列一组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所代表的思想,其产生的原因有哪些?核心内容是什么?
(2)依据上述图片的提示,概述这些图片所反映的思想和事件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3)作为“可视的历史”,以上4幅图像对于研究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有什么作用?
【答案】(1)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封建专制制度已成为其发展障碍。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为思想解放提供了依据。
否定封建专制制度,宣扬自由和平等(或用“理性”来指导自己的行动)。
(2)启蒙运动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英国《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议会至上,践行了启蒙思想家的政治构想;美国在反对英国殖民统治期间发表了《独立宣言》,并在独立战争胜利后制定了《1787年宪法》;美国的独立战争又影响了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在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了《人权宣言》。
(3)图像的内容记录了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展示了最大的历史细节;这些图像与其他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史料相互印证,可以获得较为真实的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
【解析】
【详解】(1)根据所学,《论法的精神》是孟德斯鸠的著作,其主要主张是三权分立。出现的原因主要和资本主义发展,封建制度成为障碍,自然科学突飞猛进有关。核心内容则是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主张自由平等。
(2)这些图片所反映的思想和事件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结合启蒙运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述即可。
- 11 -
(3)材料中的四副图像反映的都是西方思想解放运动或者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法律文件,这些法律文件记录了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与其他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史料相互印证,可以获得较为真实的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
23.政治形态、经济状况、思想文化、社会习俗,共同赋予且构成了时代的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校名“清华”源于校址“清华园”地名,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其建校的资金源于1908年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
材料一 “我们现在一定能够使用最圆满和巧妙的方式,控制中国的发展——这就是说,使用那从知识上与精神上支配中国领袖的方式……为了扩展精神上的影响而花一些钱,即使从物质意义上说,也能够比别的方法获得更多。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为可靠。”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校长詹姆士给美国总统的信(1906年)
材料二 “美国政府除确实费用及一切损失赔偿1165万美元之外,所余1200万美元,实为浮数,受之有愧,应以之退还中国……美国宜实力帮助中国厉行教育……宜招学生来美,入我国大学及其他高等学社。”
——美国总统罗斯福向国会提出的咨文(1907年)
材料三 (清华学堂办学宗旨)“纯以在国内造就今日需用之人材为目的,不为出洋游学之预备”
——《清华大学史料选编(一)》
材料四 高、中等两科的教授科目(1911年)
中等科科目
高等科科目
修身、国文、英文、算术代数、几何、三角、中国历史、中国地理、外国历史、外国地理、博物、物理、化学、地文地质、手工、图画、体操
修身、国文、英文、世界历史、美国史、高等代数、几何、三角、解析几何、物理、化学、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生物学、法文或德文、拉丁文、手工、图画、体操。
——据《清华学堂章程》整理
(1)“庚子赔款”缘于哪一历史事件?美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的真实目的为何?”
- 11 -
(2)依据材料三,“清华学堂办学宗旨”是什么?提出此办学宗旨的社会背景主要有哪些?
(3)综合上述材料,从动机与效果的视角评述美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和“帮助中国厉行教育”的影响?
【答案】(1)八国联军侵华,签订《辛丑条约》;文化上侵略中国以达到政治上控制中国
(2)培养中国社会需要的人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帝国主义加紧侵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3)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详解】(1)结合所学可知“庚子赔款”源于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根据“为了扩展精神上的影响而花一些钱,即使从物质意义上说,也能够比别的方法获得更多”可知美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的目的是通过文化侵略来控制中国。
(2)根据“纯以在国内造就今日需用之人材为目的,不为出洋游学之预备”可知清华学堂的办学宗旨是培养中国社会需要的人才。背景结合所学可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民族危机严重的角度进行分析。
(3)美国退还庚子赔款和帮助发展中国教育目的从动机上来说是意图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以实现对中国的政治侵略。从效果上来说,一方面给中国培养了人才,但另一方面通过发展教育和培养人才也对美国侵略进行了抵制,并没有完全实现美国想要的效果。言之有理即可。
- 11 -
- 11 -
相关文档
- 上海市杨浦区2020届高三一模考试历2021-08-2818页
- 湖北省十堰市2019届高三一模考试文2021-08-2715页
- 上海市虹口区2020届高三一模考试历2021-08-2717页
- 上海市奉贤区2020届高三一模考试历2021-08-2716页
- 【历史】上海市虹口区2020届高三一2021-08-2712页
- 上海市奉贤区2020届高三一模考试历2021-08-2713页
- 上海市徐汇区2020届高三一模考试历2021-08-2713页
- 【历史】上海市嘉定区2020届高三一2021-08-2613页
- 【历史】上海市徐汇区南洋模范中学2021-08-2612页
- 上海市杨浦区2020届高三一模考试历2021-08-26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