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2.35 KB
  • 2021-08-28 发布

2020高考历史冲刺提分训练: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罗马文明)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 高考历史冲刺提分训练: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罗马文明)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雅典陪审法庭可以根据法律来否定公民大会通过的决议,因为决议虽然也是公民意志的体 现,但由于它是为适应特定具体的情势而制定的,因此可能并不符合城邦生活的真正准则,是 可以取消的。这说明 A.雅典公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B.权力运行体现了法律至上原则 C.城邦公民主导了民主政治 D.陪审法庭已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信息“陪审法庭可以根据法律来否定公民大会通过的决议”可知,雅典陪审法 庭对公民大会权力的制约,体现了法律至上的原则,故选 B;由材料“决议虽然也是公民意志 的体现,但……可能并不符合城邦生活的真正准则,是可以取消的”可知,雅典公民的利益并 不会高于一切,也是受到法律制约的,排除 A;仔细研读材料信息可知,雅典民主政治是有法 律准则的,并不是由公民主导的,排除 C;雅典最高权力机构自始至终都是公民大会,排除 D。 2.《雅典政制》记载,抽签选举后,官员任职前需要完成一张“考核项目清单”,内容包括: 直系亲属的姓名以及其中男性亲属所在的村社名称……是否善待双亲;是否纳税;是否服兵役。 该规定 A.强调了维护公民团体的权利 B.违背了雅典的直接民主原则 C.注重对官员施政能力的考察 D.表明血缘政治仍然根深蒂固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考核项目清单”的内容有“直系亲属的姓名以及其中男性亲属所在的村社 名称……是否善待双亲;是否纳税;是否服兵役”可知,在民主政治下如果要正式成为一名雅 典官员,候选人必须符合哪些基本条件、具备哪些方面的资格。从“考核项目清单”所涉及的 各个方面来看,候选人首先应当具备的是担任官职的法律资格,究其本质,则是公民权。在古 代雅典法律中,虐待父母、不履行兵役以及拖欠城邦债务的案件是被划分在同一类公共诉讼案 件中的,在此类案件中如果罪名成立,当事人会遭受“剥夺公民权”的惩罚。所以,准确地说, 主审官员提出这些问题的目的依然在于考察候选人的法律资格,即确保后者并没有丧失雅典公 民权,故 A 选项正确;雅典的直接民主是指的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身份的重合,公民作为 国家的主人直接管理自己的事务,而不通过中介和代表,材料没有体现直接民主的内容,并且 有公民权的公民才能参政,说明这没有违背雅典直接民主原则,故 B 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 可知,上述“考核项目清单”的内容是强调维护公民团体的权利,并没有注重对官员施政能力 的考察,故 C 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血缘政治根深蒂固的信息,故 D 选项错误。 3.伯利克里善于在政治和正直之间寻求平衡,为此釆取的基本策略有三种:一是如果估计到 公 民大会可能产生不利于雅典的选择,则尽量不开会;二是在会议上采取两种演讲策略以 求打 动雅典人;三是如果有必要有时还会对公众隐瞒关键信息。这从侧面反映出 A.雅典公民政治素养深厚 B.公民大会作用极为重要 C.政治领袖善于以权谋私 D.雅典政治生活公开透明 【答案】B 【解析】从伯利克里对召开公民大会的谨慎和策略可以看出,公民大会通过的事项对雅典城邦 影响重大,公民大会在雅典政治生活中非常重要,故答案为 B 项;材料没有反映雅典公民的政 治素养水平,排除 A 项;伯利克里的做法是为了雅典城邦,不是谋私,排除 C 项;从“还会 对公众隐瞒关键信息”来看,雅典政治生活没有做到公开透明,排除 D 项。 4.罗马共和国早期,祭司们为了永远垄断法律的解释权,常常把法律的“奥秘”处记载成册, 藏于密室。公元前 304 年,罗马官员弗拉维乌斯首度公布了民事诉讼程序。这一官员的做法 A.开始限制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 B.使罗马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C.有利于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 D.维护了罗马全体居民的合法权益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公布民事诉讼程序,使公民熟悉,有利于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C 正确;开始 限制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的是公元前 449 年的《十二铜表法》,故 A 排除;公民法发展为万 民法是公元前 3 世纪中叶,时间不符,故排除 B;罗马法只适用于罗马公民和帝国境内自由民, 不包括奴隶,因此全体居民错误,故排除 D。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抓住几个时间,材料中“公元前 304 年”,联系所学,《十二铜表法》 颁布时间公元前 449 年,万民法代替公民法时间是公元前 3 世纪中叶。 5.按照自然法理念,人人都应该是自由的,但当这一理念向实践提出挑战时,罗马统治集团 最终择取的态度还是强调万民法,回避自然法。这说明 A.自然法与万民法截然对立 B.万民法对私权的调节尚缺乏变通 C.自然法未能反映时代诉求 D.万民法没有承认奴隶的平等人权 【答案】D 【解析】由材料“罗马统治集团最终择取的态度还是强调万民法,回避自然法”可以得出,罗 马法在实践中没有做到自然法所说的人人平等,对奴隶的平等地位拒绝承认,故 D 正确;A 说法本身不正确,排除;万民法相对公民法而言更加的灵活,故 B 不正确;C 说法本身不正确, 排除。 6.梅因在《古代法》中提出,早期罗马法发展的趋向是“家族依附的逐步消灭以及代之而起 的个人义务的增长,个人不断的代替了家族,成为民事法律所考虑的单位”。他认为早期罗马 法 A.打破了家族关系的束缚 B.每个人都得到法律保护 C.强调以个人权利为本位 D.个人自由高于家族利益 【答案】C 【解析】根据“早期罗马法发展的趋向” 个人成为民事法律所考虑的单位,可知他认为早期 罗马法是强调以个人权利为本位的,C 项正确;材料说明的是罗马法因个人义务增长关注个人, A 项因果关系分析错误;罗马法保护的是奴隶主阶级,不是每个人,B 项错误;材料只是强调 民事法律面对个人制定,不是个人“自由”高于家族“利益”,D 项不符合题意。 7.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约公元前 484~前 424)指出“来自戴尔波伊并使他们感到很 大恐怖的可怕的神托也没有打动、雅典人离开希腊,他们坚守在自己的国土上面,鼓起勇气来 等候侵略他们国土的人们。”这说明希罗多德 A.具有了早期人文主义思想 B.极力反对希腊的宗教信仰 C.赞扬发达的雅典民主政治 D.害怕神权的力量影响雅典 【答案】A 【解析】依据“来自戴尔波伊并使他们感到很大恐怖的可怕的神托也没有打动、雅典人离开希 腊”可知其强调人的伟大和对神的怀疑,故 A 项正确;怀疑神不等于反对宗教信仰,故 B 项 错误;C 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 项错在“害怕”,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8.古希腊建筑中的柱子,均以男女人体为依据。雅典卫城中的伊瑞克提翁神庙以“少女柱” 闻名,少女像柱由大理石雕刻而成,每个女子恬静柔美,衣着发型和面容都不一样;建在阶座 之上的多利克式石柱,柱身粗壮,柱头刚健硬朗,有如顶天立地的男子汉;雅典娜女神的庙宇 一反惯例,全都使用男人柱。这里体现出古希腊的建筑思想是 A.理性主义至上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美德即知识 D.哲学是关于人的学问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的建筑“均以男女人体为依据”体现了“人是万物的尺度” 的人文精神,故 B 正确;理性主义至上是启蒙运动时期,故 A 错误;美德即知识、哲学是关 于人的学问属于苏格拉底的思想,故 CD 错误。 9.苏格拉底曾鼓励柏拉图的叔父积极投身政治活动,当后者表示在公众面前演讲感到害羞和 紧张时,苏格拉底说道:“你究竟怕谁啊?是那些洗染工.鞋匠.木匠.铁匠,还是那些农民.商人, 抑或是那些在市场上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小商贩?是这些人组成了公民大会啊。”这表明苏格 拉底主张 A.精英政治 B.代议制民主 C.直接民主 D.贵族政治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体现了苏格拉底对公民大会的嘲讽。其不满主要针对的是公民大会的 成员构成,认为公民大会被大量诸如铁匠、农民、小商贩等缺乏政治素质的人所充斥。与反对 缺乏政治素质的人参政相应的即提倡精英政治,故 A 项正确。材料中缺乏足够信息支撑且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没有“代议制”的主张,故 B 项错误。公民大会是直接民主的代表, 材料里面表现的是苏格拉底对公民大会的不满,故 C 项错误。与缺乏政治素质的人相对的并 不一定是贵族,故 D 项错误。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的思想 10.在柏拉图看来,荷马史诗以及悲剧、喜剧(即希腊文艺遗产)都是不好的,这是因为文 艺只属于情欲,绝不属于理智,它不能给人真理,反而逢迎人的情欲,摧残人的理性,乃至亵 渎神明,伤风败俗。这反映了古希腊 A.道德教化问题受到了一定关注 B.人文主义者普遍推崇理性 C.文学家和艺术家没有社会地位 D.社会世风日下且人情淡薄 【答案】A 【解析】柏拉图认为文艺只属于情欲,绝不属于理智,它不能给人真理,这体现了柏拉图对道 德教化问题的重视,故 A 项正确;“人文主义者普遍推崇理性”说法过于绝对,故 B 项错误; 材料并不能反映文学家和艺术家没有社会地位,故 C 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社会世风日下 且人情淡薄,故 D 项错误。故选 A。 11.公元前 399 年,苏格拉底被雅典法庭以“蛊惑青年”“崇奉新神”两项罪名起诉并判处死 刑,他拒绝了门徒们为他安排好的一切逃走机会,饮毒而死。公元前 323 年,雅典法庭以不 敬神之罪判处色雷斯人亚里士多德死刑,而他却选择逃离雅典。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亚里士多 德 A.对雅典城邦缺少认同感 B.对雅典的民主深感失望 C.对死亡有着很深的恐惧 D.藐视雅典法庭的最高权威 【答案】A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亚里士多德是色雷斯人,不是雅典公民。因此,雅典法庭判处亚里 士多德死刑,他却选择逃离雅典。这说明亚里士多德对雅典城邦缺少认同感,故 A 正确;对 雅典的民主深感失望和材料无关,故 B 错误;C 是对材料的误读,故错误;材料主旨未涉及藐 视雅典法庭的最高权威,故 D 错误。 12.古希腊有学家芝诺有一个重要理论:我们这个世界上的居民,不应该根据他们各自的正 义的准则,分别成立独立的城邦和团体;而是应该让所有人都属于一个团队和一个政制,我们 应享有一种共同的生活和共同的秩序。芝诺的这一“重要理论” A.违背了自然法的精神 B.服务于罗马帝国的扩张 C.否定了希腊城邦政治 D.蕴含着朴素的契约观念 【答案】D 【解析】据材料“而是应该让所有人都属于一个团队和一个政制,我们应享有一种共同的生活 和共同的秩序。”可知,芝诺认为所有人都属于一个团队,应享有一种共同的生活和共同的秩 序,这蕴含着朴素的契约观念,D 正确;自然法的精神强调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 基本权利,与材料不符,A 错误;据材料是“古希腊”,不是罗马帝国,B 错误;城邦政治同 样强调共同的生活和共同的秩序,与材料并不矛盾,C 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第 13-14 题为必考题,每个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15-16 题为选考 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37 分。 13.(25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家的伦理的逻辑与伦理的常识就这样建立起来了,它的起点在家,它的过程在国, 它的终极价值要体现在“平天下”上。……国的超稳定,家的超稳定,是儒家的精神追求。为 了达到国与家的和谐稳定,每一个人都要修身养性,思维与生活方式都要中庸,合乎周礼的社 会,被视为理想社会,因为礼制最能确定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关系,使人安身立命于社会格式之 中。……儒家最终必然从民本主义,走到国本主义,忠君报国,高于孝慈家人,忠孝不能两全 时,只能舍小家为国家,只能忠君而不能孝父母……儒家唯一倡导的,是道德制约,而没有公 权制约,没有在公权之外构思独立的制约力量。 ——吴祚来《儒家是一只朴素的木澡盆》 材料二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天生就有合群的性情,人不能单个独立生活,他必须同与自 己一样的人交往,共同组成社会,才能力谋自给,才有实现自然赋与他的生活目的。……人类 所以不同于和高于其他动物,不只是在于他有生命、有感觉,更重要的是有理性。人类凭借自 己的理性不仅能辩别善恶和正义,而且能认识人本身,并能够按照自己本性的需要去改变外在 事物。在人生的问题上,亚里士多德强调人生的目的,他说:“一个有德行的人,往往为他的 朋友和国家利益而采取行动,必要时乃至栖牲自己的生命,他宁愿捐弃世人争夺的金钱、荣誉 和一切财物,只求自己高尚。”“真正高宏之人,必须造福于人类。”在这里,亚里士多德把人 生的目的推向献身于社会事业的高度,并以此作为人的价值标准。 ——李丽《古希腊人本思想的表现及其历史演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儒家和亚里士多德有关人与社会关系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家和亚里士多德这两种主张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 的历史价值。 【答案】(1)儒家: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以伦理道德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个人利益与国家 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放弃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亚里士多德:强调人的集体意识、 理性和道德修养;.以造福于社会为人生价值。 (2)社会背景:①儒学: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社会失序;农耕经济的发展;宗法血缘观念的 影响;“家天一下”局面长期延续。②亚里士多德:商品经济发展突出个人才能;直接民主制 的弊端;智者学派忽视道德建设导致社会混乱。共同价值:有利于提高人的道德修养;有利于 增强人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国家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解析】(1)根据“国的超稳定,家的超稳定,是儒家的精神追求”“每一个人都要修身养性”, 可以看出儒家关于人与社会关系的思想,即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以伦理道德维护国家和社会的 稳定;从材料“忠孝不能两全时,只能舍小家为国家,只能忠君而不能孝父母”可以看出个人 利益与国家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放弃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从材料“认为人类 天生就有合群的性情,人不能单个独立生活”“更重要的是有理性”“真正高尚之人,必须造福 于人类”等信息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强调人的集体意识、理性的道德修养;以造福于社会为 人生价值。 (2)儒家和亚里士多德这两种主张产生的社会背景必须结合教材内容回答。联系时代特点和 传统因素,儒家思想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社会背景包括礼崩乐坏、农耕经济、中国人的血 缘观念以及“家天下”局面长期延续等因素;亚里士多德这种主张产生的社会背景可以从商品 经济、民主政治、智者学派的影响等因素。对于共同的历史价值,可以结合教材联系所学内容, 回答对个人、社会和国家带来的影响。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古代希腊、罗马•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14.(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化本是人类控制环境的工具,环境不同,文化自因之而异。及其兴起以后,因其能改 造环境之故,愈使环境不同。人类遂在更不相同的环境中进化。其文化,自然也更不相同了。 文化有传播的性质……此其原理,实因人类生而有求善之性……与相爱之情……所以文化优的, 常思推行其文化于文化相异之群,以冀改良其生活,共谋人类的幸福。……而其劣的,亦恒欣 然接受。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不能简单重复材料信息, 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一 观点:不同的社会环境创造出不同的文化。 论证:古代希腊文明以海洋为依托,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新兴工商业者阶层要求分享政治 权力,商业发展也催生了自由平等意识,再加上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在公元前 6 世纪,雅典 孕育出了民主政治;而同一时期的中国,小农经济逐渐形成,新兴地主阶级要维护自身的既得 利益,法家也鼓吹加强君权,因而中国逐渐孕育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由此可见,不同文 化的形成是由不同的社会环境决定的,环境不同,文化就会有差异。 示例二 观点:文化对社会环境具有改造作用。 论证:14 世纪到 17 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核心,把人和人性从宗教神 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对当时的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科学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都产生了 深刻的影响,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又如 17 世纪至 18 世纪的启蒙运动,高举理性 主义的大旗,宣扬民主、科学、自由、平等,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 西方掀起了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的浪潮,深刻地改变了欧洲社会的面貌。再如 20 世纪中国的 新文化运动,以民主与科学为旗号,猛烈冲击了封建正统思想,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并为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条件。由此可见,文化对社会环境有改造作用,先进文化 对时代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解析】示例一 观点:据材料“文化本是人类控制环境的工具,环境不同,文化自因之而异。”可归纳观点“不 同的社会环境创造出不同的文化”。 论证:可结合古代希腊海洋文明的特殊地理环境,使雅典孕育出了民主政治;以及同一时期的 中国大河文明,使小农经济逐渐形成,因而中国逐渐孕育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等方面论述 示例二 观点:据材料“……及其兴起以后,因其能改造环境之故,愈使环境不同。人类遂在更不相同 的环境中进化。”可归纳出观点“文化对社会环境具有改造作用”。 论证:结合所学可从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对当时的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科学乃至人们 的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又如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 义的大旗,使西方掀起了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的浪潮,深刻地改变了欧洲社会的面貌。再如 20 世纪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以民主与科学为旗号,猛烈冲击了封建正统思想,促进了人们思 想的解放,并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条件等方面回答。 (二)选考题:共 15 分。请考生从下面任选一题作答。 15.(15 分)【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共和国时期,古罗马实行的军事制度是兵农合一的公民兵制度,即所有的士兵都必须由拥 有一定财产的公民担任,并根据等级和财产决定其所属兵种,公民兵不但没有薪饷,而且要自 行筹备行军作战的一切装备和给养。这使得兵役成为出任下级军官和士兵的下层公民即小生产 者的沉重负担。另一方面,由于连年战争,作为罗马兵源主体的小生产者大批死于战火,或因 长期征战,无暇顾及生产而大量破产,公民兵制的基础遭到严重破坏。同时,由于公民兵服役 期短,训练和经验往往不够充分,加之贵族把持的高级军官的严重腐败,致使罗马在对外战争 中接连失利。 在这种形势下,盖乌斯·马略出任公元前 107 年的执政官,上任后立即开始了军事改革, 史称马略军事改革。首先,马略废除了名存实亡的公民兵制,推行募兵制,取消兵役的等级财 产限制和青年兵、中年兵、后备兵的编制划分,设置了新的军团——大队——百人队三级编 制,将所有的重装步兵统一为军团士兵,由符合条件的公民自感担任,由国家统一提供装备、 给养、薪酬,服役期 16 年,退役校后可在被服地区获得一块土地。重装步兵以外的弓箭手、 抛石手、骑兵等,却由不具有罗马公民权的拉丁同盟者提供,称为辅助部队。 经过马略的改革,罗马军国的战斗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形成具有高度荣誉感的职业化军队, 推动罗马共和国进入全面扩张的新时期。但是,由于军团士兵随统帅常年在外,使得军队的效 忠对象由共和国与元老院转变为军团统帅,给凯撒、屋大维等拥兵自重的“巨头”的产生创造 了条件 (1)根据材料,分析马略军事改革的背景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马略军事改革的作用 【答案】(1)公民兵负担沉重,不利于激发作战积极性;公民兵服役期短,训练不充分,也不 利于战斗经验的积累;小生产者大量破产,公民兵基础动摇 (2)取消军团士兵等级财产限制,新设辅助兵团,扩大士兵来源;服役期延长有助于提高训 练水平积累战斗经验,提高士兵战斗力;服役期内提供薪酬,退役后分配土地,提高士兵待遇, 进而提高士兵积极性;导致军团统帅拥兵自重,推动共和国向帝国的转变 【解析】第(1)问,背景可根据材料“公民兵不但没有薪饷,而且要自行筹备行军作战的一 切装备和给养”得出答案——公民兵负担沉重,没有积极性。根据材料“由于公民兵服役期 短,训练和经验往往不够充分”得出答案——公民兵服役期短,训练不充分。根据材料“作 为罗马兵源主体的小生产者大批死于战火,或因长期征战,无暇顾及生产而大量破产,”得出 答案——小生产者大量破产,公民兵基础动摇。 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罗马军团的战斗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形成具有高度荣誉感的职业 化军队,推动罗马共和国进入全面扩张的新时期”,从军队战斗力提高,士兵积极性提高等方 面回答。同时材料“给凯撒、屋大维等拥兵自重的‘巨头’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也表明其改革 有一定的局限性。 16.(15 分)【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正义关乎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所提倡的正义观,无论是对当 时或对于当今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正义就是只做自己的事,而不兼做别人的事。国家正义在于三种人在国家里各做 各的事。 ——柏拉图《理想国》 材料二 柏拉图对正义这一政治价值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讨,客观上促生了政治哲学,并 促使它不断向前发展。他是西方最早对国家、政治等问题进行系统探索的思想家,他的政治思 想除了启迪后世思想家思考正义的问题、思考国家善治的问题外,还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正义 的处方”,让人们从他的正义观里汲取思想的养分,引导我们思考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政体形式、 生活方式,思考如何建立一个正义的社会,过一种良善的生活。 ——摘编自拾克方,林建华《柏拉图政治思想的价值分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柏拉图的“正义”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柏拉图正义观产生的背景 和实现国家正义的途径 (2)据材料二,分析柏拉图正义观的影响。 【答案】(1)内涵:秩序与和谐(或分工合作;各司其职); 背景:政治:民主制出现危机;雅典城邦制度衰落;师从苏格拉底研究哲学,多年游历生活; 途径:国家由统治者、武士、劳动者构成,三个等级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哲学家王。 (2)影响:推动政治哲学产生、发展;促进国家建设;引导人们的价值观 【解析】(1)本题据材料一“国家正义在于三种人在国家里各做各的事”,并结合所学知识即 可从分工合作、各司其职等方面概括柏拉图的“正义”内涵;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民主制出 现危机、雅典城邦制度衰落、师从苏格拉底研究哲学、多年游历生活等方面归纳柏拉图正义观 产生的背景。再从统治者、武士、劳动者三个等级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哲学家王等方面指出 实现国家正义的途径 (2)本题据材料二“客观上促生了政治哲学,并促使它不断向前发展……让人们从他的正义 观里汲取思想的养分……如何建立一个正义的社会,过一种良善的生活”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 从政治哲学产生发展、促进国家建设、引导人们的价值观等方面分析柏拉图正义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