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9 MB
- 2021-08-3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三 走向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新阶段自我小测 人民版必修 2
一、选择题
11992 年,美国《时代》周刊说邓小平“在 13 年里转了第二圈”。这主要是指邓小平
( )
A.主持中央和国务院的工作
B.对国民经济实行全面整顿
C.提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D.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
2 下图是 1985 年 9 月美国《时代》周刊杂志的封面,画面对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个不同
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面是游行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地里插秧;另一
面是忙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标题是:CHINA Moving Away from
Marx。美国人“担心”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是因为他们错误地认为( )
A.中国不再是农业大国
B.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
C.中国人不再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
D.高档消费使人们滋长资产阶级享乐思想
3 1986 年,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来华访问时,送给邓小平的礼物是纽约证券交易所
的证章和证券样本,而邓小平回赠了中国刚刚上市的上海飞乐音响公司的股票。邓小平回赠
“飞乐股票”的深刻寓意是( )
A.中国即将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B.中国音响制造业已经达到美国水平
C.中国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中国在文化上历来是一个礼仪之邦
4 1992 年被人们称为中国 30 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其主要依据是( )
A.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明确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D.确立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
5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根本上说是( )
A.所有制性质发生转变
B.国家根本任务的转变
C.对外政策的重大转变
D.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
6“1993 年 2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后,各地相继取消
了城镇口粮定量供应制度。至此,长期以来的票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这一材料表明我国
( )
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B.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C.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
D.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
7 1999 年 1 月 4 日,经我国外经贸部批准,有 20 家私营企业首批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
涉及饲料、食品、农业开发、医药和计算机软件开发等重要行业。这一重大现象直接得益于
( )
A.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
B.中共十四大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阐述
C.中共十四大确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
D.中共十五大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论断
8 目前,我国 95%以上的商品资源已由市场来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 5%,社会主要
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已达 99%。这一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企业生产自主权不断扩大
B.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推动
C.市场基础作用的充分发挥
D.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效实施
9(2010 山东聊城高三一模,13)2006 年,我国首次将延续 50 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这主要是因为( )
A.改革开放政策的全面实行
B.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的确立
C.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
D.现代企业制度的初步形成
10 票证是一定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也是社会发展或文明进步的必然产物。
图 1 到图 2 票证的变化反映了( )
A.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
B.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发生根本变化
C.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实现逐渐分离
D.国家逐渐放松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二、非选择题
1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
展社会生产力。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
根本矛盾》(1985 年)
材料二 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
方法嘛。只要是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
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
——《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1987 年)
材料三 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别不在于计划还是市场这样
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
——《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1990 年)
材料四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
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
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
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 年)
请完成:
(1)概括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包含的基本思想。
(2)对比材料三、四和材料一、二,文中阐述的思想又有什么发展?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3)根据以上材料指出,邓小平的言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方针是否一致?为什么?
1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2 年和 1956 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 年 1956 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材料二 1978 年和 1992 年我国几种经济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78 年 1992 年
公有制经济
全民所有制经济 80.8% 51.4%
集体所有制经济 19.2% 35.0%
私有经济
城乡个体经济 0 7.8%
私营经济、合资、外商
独资
0 5.8%
请完成: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 1952~1978 年我国经济领域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我国新时期经济领域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答案
1 解析:1992 年春,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等地并发表重要谈话,推进了改革开放
的深入发展,故 D 项符合题意;A、B、C 三项均不符合题干中的时间限制条件。
答案:D
2 解析:C 项与题干材料中“正在远离马克思”的含义一致,A、D 两项与题干材料的情
景不符。
答案:B
3 解析:邓小平回赠“飞乐股票”说明他认为中国可以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
C 项符合题意;A、B、D 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1986 年”等有效信息没有关系。
答案:C
4 解析:1992 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故 A 项符合题意;B、C、D 三项均不符合题干中“1992 年”等信息的要求。
答案:A
5 解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采用指令性计划配置资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市
场配置资源,故 D 项符合题意;A、B、C 三项均与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没有关系。
答案:D
6 解析:城镇口粮定量供应制度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其废弃反映了经济管
理体制的变化,故 C 项符合题意;A、B、D 三项均与“粮食流通体制”等信息没有关系。
答案:C
7 解析:1997 年中共十五大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
分,与题干中“1999 年”“20 家私营企业首批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等信息相符,故 D 项
符合题意。
答案:D
8 解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
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故 B 项符合题意;A 项与题干材料没有直接关系,C、D
两项均属于直接原因。
答案:B
9 解析:国家“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说明国家注重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旨在发
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故 C 项符合题意;A、B、D 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不
符。
答案:C
10 解析:粮票是我国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股票是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结果,故 A 项符合题意;B、D 两项与史实不符,C 项与题干材料无关。
答案:A
11 解析:第(1)问可依据材料一、二中“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等
信息,从“破旧”与“立新”的角度进行归纳;第(2)问中的“发展”可结合材料三、四中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等信息进行概括,“说明的问题”可从邓小平理论不断发展的
角度进行思考;第(3)问应准确把握和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髓,进而结合邓小平的具体
思想进行判断和阐释。
参考答案:(1)否定以计划与市场作为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准,初步提出用市
场方法发展生产力。
(2)发展:进一步明确提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不在于计划和市场,社会主义的
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而实现共同富裕。说明: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发展。
(3)观点:一致。理由:邓小平这些言论的核心思想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符合十一届
三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决策。
12 解析:第(1)问中的“变化”可依据材料一、二中“国营经济所占比重”等信息进行
归纳,“影响因素”可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和说明;第(2)问中的“变化”应依据材料二
中国营经济和私有经济的情况进行概括,“原因”应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进行思考。
参考答案:(1)变化:从以国营经济为主导、私有经济占优势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
到社会主义公有制占绝对优势并逐步形成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因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
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对我国的影响。
(2)变化:从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以社会主义公
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主要原因:十一届三中
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
步建立。
相关文档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模拟题:第五单2021-08-3018页
-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021-08-308页
-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2021-08-3011页
- 高中历史 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2021-08-305页
- 高中历史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2021-08-3011页
- 高中历史解题技巧2021-08-306页
-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中国2021-08-3048页
- 高中历史 太平天国运动 练习题2021-08-306页
- 高中历史: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2021-08-2813页
-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2021-08-2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