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00 KB
  • 2021-08-30 发布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跟踪检测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0‎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我将我享(祭献),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保佑)之。仪式刑(效法)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伟大)文王,既右飨(祭献)之。”这段材料最能反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哪一特点( C )‎ A.贵族政治 B.官僚政治 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D.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解析:从材料中的“祭献”“仪式刑(效法)文王之典”等处可以看出当时祭祀活动是王权行使的主要内容,企图获得庇佑,这是早期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的特点,故答案为C项;贵族政治一般要涉及血缘等内容,排除A项;材料也并未提及选官方式和政治管理问题,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与血缘关系相关的内容,排除D项。‎ ‎2.有学者说,分封制不仅使周天子,而且使诸侯卿大夫都成了君主,使周天子之下的各级受封贵族领主具有了一种亦臣亦君的双重政治性格,各级受封的领主在自己封地里的绝对权威甚至超过了分封他的上一级领主。这反映出西周分封制( B )‎ A.具有开疆拓土的作用    B.抑制了君权的集中 C.强化了国家整体观念 D.可以有效管理地方 解析:根据题干“各级受封的领主在自己封地里的绝对权威甚至超过了分封他的上一级领主”并结合所学可知,分封制下各级受封贵族领主在各自辖区内有极大的自主权且世袭统治,上级领主无法干预下级领主辖区内部事务,不利于诸侯、卿大夫等君主权力的加强,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分封制扩大统治疆域的作用,故排除A项。分封制下家国同构的国家意识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故排除C项。D项说法与题干中关于分封制下中央对地方管理不足的表述相悖,故排除。‎ ‎3.假设某诸侯王年老了,膝下有4个儿女: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老三是大夫人所生的女儿;小儿子(大夫人之子)。几个儿子都想争王位,但依据西周的宗法制,王位该传给( B )‎ A.大儿子 B.二儿子 C.女儿 D.小儿子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即正妻生的大儿子,根据题干可知大夫人生的二儿子符合嫡长子条件,B选项符合题意。A、C、D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4.西周时期,周天子直接分封的诸侯从未出现过叛周现象,甚至在周幽王时为博得宠妃褒姒一笑,竟在没有寇敌的情况下下令城防举烽火,结果诸侯纷纷率兵来救难勤王。这反映出西周时( B )‎ 10‎ A.边疆地区得到巩固 B.周王拥有“共主”权威 C.各诸侯王唯王命是从 D.宗族意识得到强化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诸侯对周王有相关的义务,包括军事方面的,巩固了周王的统治,主要是因为周王是诸侯的“共主”,有“共主”所具有的权威,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到边疆问题,排除A项;诸侯有一定的自治权,并不是唯命是从,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分封制的内容,与宗族意识无关,故D项错误。‎ ‎5.相较于夏、商、周,大一统国家的显著不同是( D )‎ A.地理环境 B.生产方式 C.国民构成 D.制度特征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秦朝时期实现国家大一统,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故D正确;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国民构成不是大一统国家相较于夏商周的显著不同,故排除A、B、C。‎ ‎6.前人对郡县制有精辟的论述:“度才而使之,程能而任之,朝不道则夕斥之矣,夕不道则朝罢之矣。……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郡守县令任用的是有才能的人 B.郡县制以血缘宗族为基础 C.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郡守县令有任期 解析:材料“度才而使之,程能而任之”反映了郡县制以有才能的人为地方长官,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郡县制是由皇帝任免地方官,并不是以血缘宗族为基础,故B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材料“朝不道则夕斥之矣,夕不道则朝罢之矣。……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反映了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而且郡守县令有任期,故C、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7.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甚大之绩效”指郡县制( C )‎ A.导致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 B.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C.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 ‎ D.标志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 解析:根据材料“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可知,郡县制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故C项正确。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不符合“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A项错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根本上也是为了巩固国家统一, B项错误。郡县制只是中央集权体制中的一部分,故标志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的说法错误,D项错误。‎ ‎8.一位秦朝官吏在赴任的途中,马匹受惊踩死了一位农家小孩子后扬长而去,为此这位小孩子的父母想告这位官吏。根据秦朝中央官吏的职责,小孩的父母应该( C )‎ A.找丞相 B.直接找皇帝 C.找御史大夫 D.找这位官吏的直属上级 解析:‎ 10‎ 秦朝御史大夫拥有监察权,负责监督和检举各级官员的违法行为,所以小孩子的父母找御史大夫最为有效,故选C;普通百姓不可能直接找皇帝,排除B;丞相负责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不负责监察百官,排除A;官吏的直属上级没有监察职权,排除D。‎ ‎9.汉武帝时,在全国13个州部设置刺史,并明确其职责,叫“六条问事”。‎ 豪强占田超过了限制数量,且恃强凌弱 郡守不遵守诏书、法令,欺压百姓,横行地方,贪污腐败 郡守审判案件不体恤百姓,草菅人命,随意赏罚,被百姓所嫉恨 选拔任命官吏不公平,排斥贤能之人,任用小人做官 郡守的子弟们仗势欺人,郡守也为子弟向下属求情,使下属枉法办事 郡守不忠于皇帝,而是和地方的豪强们勾结,搞权钱交易,损害国家利益 由此可知,刺史的主要职能在于( C )‎ A.建立完备的基层治理制度 B.形成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 C.维护社会统治秩序的稳定 D.打击和防范地方割据势力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设置刺史的目的是加强对地方的监察,从而加强中央集权,而不是建立完备的基层治理制度,故A错误;权力制约也是为了维护社会统治秩序,故B排除;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察,从而维护了社会统治秩序的稳定,故C正确;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刺史的主要职能并不是打击和防范地方割据势力,而是加强对地方的监察,故D错误。‎ ‎10.“面向社会招揽人才,只讲德行与能力,使得许多熟知民间疾苦、体恤劳苦民众的有德之士进入中央政府,为官员集团注入了新鲜血液。”此段材料描述的是我国古代( B )‎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解析:军功爵制主要是战国时期以军功为标准的选官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A;两汉时期实行以才能和品德为标准的选官制度,故选B;C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以门第为标准的选官制度,排除;D是隋唐以来的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准的选官制度,排除。‎ ‎11.李晓杰在《体国经野:历史行政区划》中指出:秦代所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及其所确定的以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却为后世历代所遵奉,(西汉初年)刘邦采用的是……混合体。这里的“混合体”指( D )‎ A.西周宗法制 B.西周分封制 C.秦朝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解析:由材料“(西汉初年)刘邦采用的是……混合体”,结合所学,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即郡国制与封国制并存,故此处的“混合体”当指郡国并行制,故选D。宗法制是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的制度,且时间不符,排除A;B、C是单一的地方管理制度,并非“混合体”,排除。‎ ‎12.魏征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享有崇高的声誉,曾任侍中等官。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只上好的鹞鹰,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很是得意。但当他看见魏征远远地向他走来时,便赶紧把鸟藏在怀中。魏征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鹞子闷死在怀中。依据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当时魏征应供职于( A )‎ A.门下省 B.枢密院 C.中书省 D.尚书省 解析:‎ 10‎ 隋唐时期实行的三省六部制的职权和运行机制是: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可以驳回中书省的诏令,如审议通过再交给尚书省执行。从题干的意思可以推断出魏征供职于门下省,故排除C、D,选A。枢密院是五代至元的最高军事机构,不符合题意,排除B。‎ ‎13.中国古代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形成决策核心;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相互牵制。下列属于后者的措施是( B )‎ A.汉代实行中外朝制 B.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C.明朝设内阁 D.清朝设军机处 解析:汉武帝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组成“内朝”或“中朝”,让他们参与到朝廷军国大事的讨论中,成了宫廷的决策核心,不符合题意,排除A;唐朝实行三省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属于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符合题意,故选B;明朝起废除丞相,明代内阁大臣和清代军机大臣均没有实权,无“宰相”之实,排除C、D。‎ ‎14.何忠礼《科举制起源辨析》中说:“一是遍考(考证)《隋书》和隋代文献,未见进士科之名,也未见进士科考试之实;二是在唐、五代文献中所载隋朝进士6人,经过考证,1人无从查考,5人查无实据。”作者认为( C )‎ A.隋朝仍然推行察举制 B.科举制度“重才轻品”‎ C.隋代科举制尚未形成 D.科举制促进文化繁荣 解析:《隋书》和隋代文献,未见进士科之名,也未见进士科考试之实,在唐、五代文献中所载隋朝进士6人,却查无实据,说明作者否认隋代有进士和进士科之说,隋代科举制尚未形成,故C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察举制,排除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科举制度“重才轻品”,排除B;材料只是反映隋代科举制尚未形成,不能体现科举制促进文化繁荣,排除D。‎ ‎15.两汉以后,各封建中央政权往往在地方行政官府以外另设较大的监察区和专职监察官,如西汉十三部州刺史、唐朝前期的十道采访使和观察使、元行御史台和二十二道肃政廉访使司、明清十三道监察御史等。据此可知,这些设置( B )‎ A.有力地解决了地方割据势力 ‎ B.利于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C.利于形成古代政治清明局面 ‎ D.形成了完整的反腐监察体系 解析:秦汉至明清的地方监察制度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在地方行政官府内置监察官,如秦朝的郡监御史和宋代的州通判,二是在地方行政官府以外另设较大的监察区和专职监察官,而后者设置独立于地方行政系统之外,就能让监察官专以举劾和纠察地方官员得失以充当皇帝耳目,从而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又可减少地方行政官员的干扰阻挠,有利于在调整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发挥监察职能的制约作用,B项正确。A项表述夸大了监察官员的作用,排除;虽然设立监察制度,但并不能利于形成古代政治清明局面,C错误;形成了完整的反腐监察体系不符合事实,D错误。‎ ‎16.宋朝的“台谏”为御史台和谏院的合称,是主要的监察机构。谏院对朝政遗缺、官员失职等事进行规谏讽喻。宋太祖曾立下规矩,“不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者”。后来宋朝皇帝都恪守了这一祖训。宋朝的这一传统( B )‎ A.保证了王朝统治的长期稳固 ‎ 10‎ B.调动了知识分子的参政热情 C.完善了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 D.体现了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 解析:根据材料“宋太祖曾立下规矩,‘不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者’”可知,宋太祖的祖训对于士大夫和谏官是一种保护,有利于调动知识分子的参政热情,B选项符合题意。保障王朝长期稳固与祖训无关,和宋太祖完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有关,A选项排除。完善了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说法过于绝对,C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重文轻武”的国策,D选项排除。‎ ‎17.北宋前期,为削弱相权,中央设置一官职,掌全国钱谷出纳、均衡财政收支,为中央最高财政长官,号称“计相”。这一专职官员是( C )‎ A.刺史 B.司隶校尉 C.三司使 D.枢密使 解析:刺史是汉代设立的监察地方的官员,故排除A项;司隶校尉是汉到魏晋时期监督京师和京城周边地方的秘密监察官,故排除B项;三司使是宋代设立的中央最高财政官员,故选C项;枢密使掌管的是军事权力,故排除D项。‎ ‎18.“该制度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蒙古族入主中原后其统治者在政治制度方面留给后世的一份重要遗产,亦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材料中的制度是( D )‎ A.三公九卿制 B.三省六部制 C.通判监督制度 D.行省制度 解析:从材料“古代少数民族蒙古族入主中原后”“留给后世的一份重要遗产”,结合所学,材料评价的是元朝在地方上实行的行省制度,故D正确;A是秦朝实行的,B是隋唐朝实行的,C是宋朝设置的,均排除。‎ ‎19.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说明这一时期( C )‎ A.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B.古代行政区划设置混乱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地方官员职权不断扩大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现了两对矛盾:中央和地方,其发展趋势是中央权力不断扩大,地方权力不断缩小。结合材料“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可知体现的是中央集权的发展,C选项符合题意。君主专制体现在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材料未体现皇权和相权的矛盾,A选项排除。中国行政区划的增加,说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的加强,古代行政区划设置混乱说法错误,B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地方官员职权不断扩大,D选项排除。‎ ‎20.王袆在《送申巡检之官序》中记载:“至正十一年,海内多故,天子命勋旧大臣行中书省以镇外服,且以为去朝廷远,事有机速,不可律于常制禀命而行。凡军旅、钱粮、铨选之事,一听其便宜行之。”这说明元朝行省( B )‎ A.权力不再受到中央的节制 B.获得了较大的事务处置权 C.一直拥有便宜行事的权力 D.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解析:‎ 10‎ 根据“天子命勋旧大臣”可知权力不再受到中央的节制的说法有误,故排除A项;根据“凡军旅、钱粮、铨选之事,一听其便宜行之”可知元朝行省获得了较大的事务处置权,故选B项;题意主要反映了“至正十一年”以后行省的权力内容,无法说明至正十一年以前行省一直拥有便宜行事的权力,故排除C项;元代行省权力受到中央节制,与中央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故排除D项。‎ ‎21.明代六部不必听命于内阁,而内阁非六部不能行事,于是内阁力图控制六部,六部则钻内阁没有法定地位和权力的空子,内阁与六部之间经常互争雄长。这反映出,在明代( C )‎ A.中央行政关系紊乱 B.皇帝制度已成为摆设 C.君主专制统治加强 D.地方高度集权于中央 解析:内阁与六部之间互争雄长的原因是由于内阁没有法定地位,而不是由于中央行政关系紊乱和皇帝制度已经成为摆设,故排除A、B项;没有法定地位的内阁之所以能够与六部互争雄长,主要是因为内阁是皇帝的顾问咨询机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体现了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故选C项;题意反映了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没有涉及到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变化,不能体现地方高度集权于中央,故排除D项。‎ ‎22.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B )‎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解析:本题考查明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相关内容。由“直属六部”“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等内容可知巡抚的出现减少了地方处理事务的环节,能够集中权力,提高效率,故选B。‎ ‎23.据学者研究,雍正朝有权向皇帝密折奏事的官员从康熙朝100多人增至1 200多人。除京官和地方督抚大员外,甚至部分品位较低的官员也获得了上奏权。这表明当时( C )‎ A.官员制衡机制初步建立 B.权力机构设置混乱失序 C.皇权专制制度得以强化 D.特务机构渗透领域广泛 解析:依据材料“除京官和地方督抚大员外,甚至部分品位较低的官员也获得了上奏权”可知,这使得各级官员不敢欺骗隐瞒,这种方式明显扩大了皇帝的权力,皇权专制制度得以进一步强化,故C项正确。A项错误,官员制衡机制在此之前已经建立;材料体现的是皇帝赋予越来越多的官员密折奏事的权利,并未体现权力机构的设置情况,也没有体现特务机构渗透领域广泛,故B、D项错误。‎ ‎24.雍正七年(1729年),对发动叛乱的准噶尔策妄阿拉布坦用兵时,为缩短文件奏请批复的时间,加强保密性,设置了一个机构,此机构后来( D )‎ A.分散相权加强专制皇权 B.成为国家正式决策机构 C.增强了内阁的执政能力 D.协助皇帝处理重大政务 解析:根据所学内容可知雍正皇帝所设的机构为军机处,雍正时宰相制度已经被废除,所以不是为了分散相权,故排除A项;军机处不是国家正式决策机构,故排除B项;清代不是内阁执政,因此也就无所谓增强了内阁的执政能力,故排除C项;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故选D项。‎ 10‎ ‎25.下面是某著作中的部分目录。下列选项中合适的研究主题是( C )‎ 一、内阁与议政王大臣会议 二、内阁与南书房 三、内阁与军机处 A.内阁制逐渐走向消亡 B.清代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 C.清代中央体制的演变 D.康熙皇帝加强皇权的措施 解析:由材料“一、内阁与议政王大臣会议”“二、内阁与南书房”“三、内阁与军机处”可知体现的是清朝中央机构的变革,故C正确;材料不能得出内阁制逐渐走向消亡的结论,故A错误;材料是中央机构的变革,不是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故B错误;军机处是雍正帝成立的,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20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2分,共50分)‎ ‎26.在对“中国古代的皇帝制度”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某班同学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 方法一 史料研习 材料一:……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帝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 ‎——欧阳修《新唐书·百官志》‎ 材料三: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皆以满臣充之,凡军国重务不由阁臣票发者,皆交议政大臣会议。每朝期,坐中左门外会议,如坐朝仪。雍正中设立军机处,议政之权遂微,然犹存其名以为满大臣兼衔。乾隆壬子,纯皇帝(乾隆帝)特旨裁之。‎ ‎——昭梿《啸亭杂录·议政大臣》‎ ‎(1)材料一中秦始皇的态度和做法反映了什么问题?(4分)‎ ‎(2)材料二反映了隋唐时期丞相制度有怎样的变化?材料三说明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是如何演变的。(6分)‎ 方法二 规律认识 ‎(3)汉、唐、明、清是中国历史上四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其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过程为:中朝——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据此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6分)‎ 方法三 观点探讨 材料四:皇权至高无上而无所不统的属性,使得全体臣民都是皇权统治和奴役的对象,没有平等可言。在皇帝制度创立后的历史中,皇权意识不断的膨胀却缺乏对其应有的制约与限制。正因为如此,在历史上才会出现不少皇帝滥用权力的现象,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赵斌《浅析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利与弊》‎ 10‎ ‎(4)结合材料四的观点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皇帝制度的认识。(4分)‎ 答案:(1)反映了皇帝至高无上的独尊地位和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2)变化:宰相增多;集体共议国政;借其他官名行宰相职责,分散宰相权力。演变: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很大,对军国大事有决定权;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以后,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明显被削弱;乾隆帝时期,议政王大臣会议被取消,权力全部转移到皇帝手中。‎ ‎(3)一种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组成决策机构;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权,使其相互牵制。‎ ‎(4)皇帝制度有利于封建国家的统一、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在该制度下,皇权独尊,极易形成皇帝集权专制,并且滋生腐败,不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相关知识。第(1)问,材料一中皇帝将可能泄露其言行的人一律处死,并对丞相车骑多不满,这体现了皇帝独尊的地位及皇权和相权的矛盾。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隋唐宰相制度改革的有关史实分析得出其变化;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三说明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转移的过程。第(3)问,概括历朝皇帝强化皇权的措施,然后得出结论。第(4)问,注意从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回答。‎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古至春秋,君所任者,与共开国之人及其子孙也。……大夫以上皆世族,不在选举也。‎ ‎——(清)俞正燮《癸巳类稿》‎ 材料二: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惟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晋书·段灼传》‎ 材料三:《傅畅自序》云:“时清定九品,以余为中正。余以祖考历代掌州乡之论,又兄宣年三十五立为州都,今余以年少复为此任,故至于上品。”‎ ‎——《太平御览》‎ 材料四:乡会试考官、房考、监临、知贡举、监试、提调之子孙及亲族,例应回避。雍乾间,或另试,或题由钦命,另简大臣校阅。乾隆九年停其例,并受卷、弥封、誊录、对读等官子弟、戚族亦一体回避。‎ ‎——《清史稿·选举志》‎ 材料五:根据1855年前后英国议院辩论记录及相关资料,得出结论:“中国的科举制度在英国已广为人知;……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先于中国采用竞争性的文官考试制度,而且没有任何西方的个人、国家或种族声称其拥有考试制度的发明权。”‎ ‎——张沅长《中国与英国的文官改革》‎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选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西周为了维护政治稳定和权力的传接实行了什么制度?(4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傅畅为何能“至于上品”?与材料一中的选官制度有何共同特点?(4分)‎ ‎(3)综合材料一到材料四,分析材料四中选官制度有何变化?(4分)‎ ‎(4)综合上述材料,从君主专制和东学西渐的角度分析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影响。(6分)‎ 答案:(1)主要依据:血缘。制度:嫡长子继承制。‎ 10‎ ‎(2)原因:身为中正;门第高贵。共同特点:封闭性、垄断性。‎ ‎(3)选官形式:由世袭、推举到考试;选官标准:由血缘、门第到考试成绩;选官范围:不断扩大;选官特点:由封闭、垄断到公平、开放。‎ ‎(4)从世官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的演变体现了统治基础的扩大,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中国科举制成为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蓝本,促进了近代西方政治的发展。‎ 解析:第(1)问,从“皆世族”的信息判断其选官的主要依据。联系西周宗法制即可。第(2)问,从材料二“惟问中正” 和材料三“余为中正”,判断其主要依据是九品中正制的相关规定。共同特点应和科举制开放公开的选举特点相比较思考。第(3)问,比较型的题目要先寻找角度确立比较项。如选官的标准、范围、开放程度等。再比较两者在此角度范围内有什么变化作答。第(4)问,影响注意两个角度要答全,即对中国封建社会统治的影响和对西方相关制度的影响。‎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文官”一词在中国古已有之。《后汉书·志第五·礼仪中》中就有:“立春,遣使者赍束帛以赐文官。”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职业文官。秦统一中国后,建立了一整套管理政府官员的制度,这就是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在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中国的文官制度不断发展,日趋成熟。隋唐以后,政府采取公开考试、择优授职的科举制度,形成了一整套关于文官的录取、任用、考核、回避、阶制、奖惩、抚恤、待遇、退休、保障及激励的规范与制度。……早在唐代,中国的典章制度即已倾倒日本朝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官制度决不是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简单再现。‎ ‎——摘编自戴小明《论中国古代文官制度》‎ 材料论述的是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发展历程,蕴含了中国古代政治的诸多信息,从材料中提炼一条信息,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史实予以说明。(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12分)‎ 答案:示例:‎ 信息:中国古代政治不断完善和发展。‎ 说明:秦汉时期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等,奠定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制度基础,对后世政治形成了长久的影响。唐代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是中国专制时代晚期政治形式的新变化。元代地方实行行省制度,是对郡县制度的继承和发展,适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清朝中央设有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理藩院,统治者重视边疆问题,对边疆地区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 结论:从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历程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因时、因地不同而进行着完善和发展,使之更加有利于政治统治,为我国政治的发展、经济的繁荣、文化的昌盛、民族的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 ‎(示例仅作参考,不作唯一标准答案,其他信息,如“中国古代政治历史悠久”“中国古代政治影响深远”等,论述合情合理也可)‎ 解析:‎ 10‎ 根据“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职业文官。秦统一中国后,建立了一整套管理政府官员的制度,这就是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在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中国的文官制度不断发展,日趋成熟”可提炼出信息:中国古代政治不断完善和发展。然后,结合所学,分别以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的政治制度的史实分析说明,最后作一总结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