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2 MB
- 2021-08-3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1840 年---19 世纪 60 年代)
[直击高考]
本单元涵盖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的主要内容,被高考列入考查范围的知识点主要
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新思想的萌发。
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要重点掌握鸦片
战争的背景、原因、影响、性质与失败原因。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它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
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要从原因、经过、影响来加以理解。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它具有过去农民战争所不具有的新特点.要重点掌
握它兴起的原因与准备、经过(前期:兴起与发展的过程、后期:转折和防御和失败的过程)、
失败原因与教训、性质与历史功绩。
新思想的萌发,要重点掌握其原因、核心、内容:注视西方、介绍西方、学习西方的人或专
著、局限性、意义。
本单元讲述近代中国 19 世纪 40 至 60 年代的历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形成的
时期。在全面复习单元内容的基础上,总结出本单元的历史阶段特征,掌握单元知识的三条基本
线索,搞清线索之间的知识联系,建立完整的单元知识结构。要准确把握、理解历史概念,如闭
关政策、入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等。要准确理解一些重要的历史结论,如太平天国是农民战
争的最高峰。要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思维方法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观点,培养历史阐释能力。本单元知识可高度概括为鸦片战争及其影响。本单元作为中国历史发
展的重要转折时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近十年来,年年有考题,是高考命题相对集中的区域。
其规律是:(1).重视列强侵华史的考查,集中考查列强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侵华本性等方
面。(2).重视对鸦片战争的背景、影响的考查,战争过程涉及较少。(3).对太平天国运
动的考查重点是太平天国的政策、典型事件的评价、时代特点等方面,淡化过程评价。(4).题
型以选择题为主,主观题多是跨章节的综合性题目。(5).新思想萌发方面,命题的空间较大。
[本卷概要]
本试卷突出单元测试的特点,紧扣高考考点,强调对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从鸦片
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到新思想的萌发,帮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
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本单元重要知识点的认识和把握程度。整套试卷注重考查学生
的识记、分析、比较、理解、综合与评价能力,注重考查历史知识的结论性、规律性等问题,题
量适中,并有备选试题。
本套试卷的测试目标,一是使学生清楚地掌握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经过和影响。这
涉及到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英国走私鸦片和中国的禁烟运动、鸦片战争的过程、鸦片战
争的影响、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及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等等。二是让学生能深刻地认识到当时
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闭关自守、封建落后必然会挨打。
本套试题既突出和强化了对本单元重要知识点,如鸦片战争(选择题1-7小题,问答题第
28 小题第二问)、太平天国运动(选择题 8-15 小题,材料题第 27 小题第一、二问)、第二次
鸦片战争(选择题 16-19 小题)、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选择题 20-22 小题)、新思想的萌发(选
择题 23-25 小题)等,同时又力求通过各种途径,如对历史材料的阅读、分析、理解、历史事
件的对比等力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高考应试能力。
[试题全解]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 5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鸦片战争的炮声震撼了中国。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中国社会在炮
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的一步。据此回答 1-3 题。
1.下列关于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土地高度集中,农民丧失土地现象十分严重 B.清朝政治的腐败日益暴露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D.军备废弛,军纪败坏
[解析] 本题为逆向性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状况相关知识的理解能
力。A、B、D 三项是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状况分别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表现,均符合历史事实。
教材 P1-2 页有明确表述。C 项“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之“资本主义萌芽发
展”符合史实,而“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
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步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后才开始出现的。
[答案] C
2.鸦片战争前,中国对英国贸易处于出超地位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英国工业品价格昂贵 B.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体地位
C.中国市场不需要英国的工业品 D.中国政府限制英商货物进口
[解析] 本题为最佳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具有封闭性和排他性的
特点的理解.这一特点决定了自然经济对英国输华商品具有一定的抵制作用。A 项英国工业品价
格昂贵与事实不符。事实上,英国输华商品与中国同类商品相比,价廉物美。C 项“中国市场不
需要英国的工业品”这一观点太绝对化,市场总是具有一定的互补性的。D项中国政府限制英商
货物进口,这是由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决定的,而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原因
则是: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体地位和封建制度的衰落。故选B。
[答案] B
3.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意图是:
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辨析、运用史实和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把鸦片战争放到整
个世界形势下分析,结合当时世界形势的特点:英国首先完成工业革命,急需夺取更多的海外销
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因而把侵略矛头对准经济落后、市场尚未开放的中国成为其对外侵略的主要
内容。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就是这种扩张的重要一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直接目的是保护鸦
片贸易,借口之一是争取外交礼仪平等,而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商品市场。至于割占中国领土香
港,在当时仍是为经济侵略服务的。故选C
[答案] C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深远的,也是多方面的;体现了灾难和先进的双重性。据此回答 4
-7 题。
4.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逐渐变为:
A.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清政府和西方列强的矛盾 D.中华民族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理解能力。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中国社
会性质的,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战前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
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
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教材 P8 页上对此有明确表述。
[答案] D
5.以下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说明
年份 茶(万磅) 丝(包)
鸦片战争前年平均 5000 5000
1845 年 8019 13220
1851 年 9919 23040
1853 年 10122 62896
①中国土特产品出口量持续增长 ②中国农业商品化程度逐步提高
③中国开始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 ④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已经丧失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阅读理解和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据表中数据并结合年份易
知①、②、③三个选肢理解是正确的。表中数据并不能说明④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在此时已经丧
失。④项是错误的。此题可运用排除法,很容易排除④项,故排除A、B、D三项,选取C。
[答案] C
6.鸦片战争后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最重要的新现象是:
A.反对封建纲常 B.提倡“经世致用”
C.挣脱程朱理学的枷锁 D.“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新思想萌发的理解能力。反对封建纲常、提
倡“经世致用”、挣脱程朱理学的枷锁是“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的思想基础。“向西方学习”
的新思想萌发是鸦片战争后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
道的具体表现。对此教材P29 页有明确表述.故选 D.
[答案] D
7.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最主要的根据是:
A.中国革命对象发生了变化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变化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解析] 本题主要原因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史这一历史概念的理解掌握。近代史的概念严格地
说是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发展的历史。中国没有完整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社会,但有属于资本主
义社会范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因而简单地说,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的历史。它的起点为鸦片战争,因为鸦片战争前,中国还是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属于中国
古代史时期;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即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所以说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答案] B
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激化的产物,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它
具有过去农民战争所不具有的新特点.据此回答 8-11 题。
8.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最主要原因是:
A.阶级矛盾激化 B.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
C.自然灾害严重 D.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原因的理解。1851 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是鸦
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各种矛盾激化的产物。而腐朽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这
是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最主要原因,自然灾害严重、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则加剧了阶级矛盾。
[答案] A
9.太平天国定都天京的政治意义在于:
A.使农民阶级有了稳固的根据地 B.标志着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
C.使太平天国初步具备了立国规模 D.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太平天国定都天京的政治意义的理解能力。定都天京后并不意味
着太平天国有了稳固的根据地,因为清政府在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很快就建立了江南大营和江北
大营,对天京形成极大威胁。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的标志是在 1856 年东征解除天京之围之后。
定都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农民政权,与清政府形成对峙局面。
[答案] D
10.下列关于太平天国形成军事上全盛时期的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A.北伐打乱清军部署 B.西征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C.东征军攻破江北大营 D.东征军与西征军联合摧毁江南大营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太平天国形成军事上全盛时期相关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北伐深
入到期清朝统治的中心地区,牵制了清军的兵力,从而打乱了清军部署,1856 年东征军夺取扬
州,攻破江北大营,东征军与西征军联合摧毁江南大营,解除天京之围。而 1853 年西征军在湖南
同湘军交战失利。因此,选项 A、C、D 均符合史实,B 项不符合史实。选取 B。
[答案] B
11.与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的不同点表现在:
①时间长、规模大 ②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思想 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本题为比较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时代特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通
过对太平天国运动与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的比较与分析,可知:时间长绝对平均、规模大和平均主
义思想为二者之共性。由于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鸦片战争后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里而具有新的时
代特点,即肩负起反封建同时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和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
案,这是中国古代农民战争不曾有新现象。故排除①、③项,选取 C。
[答案] C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资政
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据此回答 12—14 题。
12.《天朝田亩制度》关于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社会之所以是一种空想,因为①在小农经济的基
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实现平均分配是不可能的②太平天国的斗争策略决定的③农民阶级的本性决
定的④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天朝田亩制度》理解和分析能力。《天朝田亩制度》关于绝对平
均主义的理想社会为什么是一种空想?因为中国近代是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国家,农民阶级作为小
生产者的自私本性决定了土地公有、平均分配是不可能的,而且绝对平均主义不能调动农民的生
产的积极性,违背社会发民兵规律;同时,当时较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能满足绝对平均分配
的要求。②项与题意无关,应排除。故选 B。
[答案] B
13.下列对《资政新篇》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太平天国革命实践的产物 B.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结果
C.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D.不能反映农民阶级的迫切要求和愿望
[解析] 本题是一道逆向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资政新篇》的分析、评价能力。《资政新篇》
主张向西方学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
彩,这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结果,但却不能反映农民阶级的迫切要求和愿望,因为
农民阶级的迫切要求和愿望是要求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建立小农经济。因此B、C、D三
项不符合题意,选A。
[答案] A
14.《资政新篇》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二者的共同点是:
A.体现了反封建精神 B.反映了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
C.具有资本主义色彩 D.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解析] 本题为比较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资政新篇》和《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比
较和概括能力。《资政新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具有资本主义色彩,顺应了社会发展的
规律,体现了反封建精神,但却没有反映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天朝田亩制度》要求建立绝对
平均主义的理想社会,体现了反封建精神,反映了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但却不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故二者的共同点为 A.体现了反封建精神。
[答案] A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它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进一步加深了中国
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据此回答 15—18 题。
15.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A.两次战争都是由英法发动的
B.两次战争都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C.两次战争中清政府都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D.两次战争的目的和性质相同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两次鸦片战争关系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
争的继续,这里的“继续”,一是指根本原因和目的一脉相承: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
为英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二是指战争性质一脉相承: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
故选 D。 [答案] D
16.见《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局部图)。图中标号地点与所发生的事件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鄱阳湖湖口大捷 B.安庆保卫战 C.天京变乱 D.李秀成攻打上海
[解析]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相关基本史实的再认再现和
辨析能力。A 项鄱阳湖湖口大捷、B 项安庆保卫战 C 项天京变乱正确,D 是扬州,D 项李秀成攻
打上海不正确。故选 D。
[答案] D
17.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有的低税率国家,这对当时哪部分人最有利:
A.英国工业资产阶级 B.法国金融资产阶级
C.中国传统手工业者 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有的低税率国家给外国资本
主义对华商品输出造成的影响的理解能力。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有的低税率国
家,这为资本主义国家对华商品输出创造了有利条件。但英国资本主义工业比法国要发达,其商
品竞争力更强,在对华商品输出的竞争中处于更有利地位。故选 A。
[答案] A
18.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经济领域的新现象有:
①自然经济已完全解体 ②外资企业的出现
③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 ④中国开始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经济领域出现新现象的相关史实的辨析
和理解能力。自然经济的解体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此时尚未完全解体,①是错误的,将
含①的选项排除,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这个现象在鸦片战争前就已出现,③不正确,故选 C。
[答案] C
两次鸦片战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中国攫取了种种特权,给中国
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回答 19—22 题。
19.下列条约中兼有割地、赔款和开辟通商三项内容的有:
①《南京条约》②《北京条约》③《天津条约》④《马关条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上述四个条约相关规定的识记和辨析能力,并通过比较找出其共
性。《南京条约》有“割香港岛,赔款 2100 万银元和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
通商口岸”之规定,《北京条约》有“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 800 万
两白银和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之规定,《马关条约》有“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
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和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之规定,
而《天津条约》无“割地”之规定。故③不符合题意,应排除,选取C。
[答案] C
20.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开埠通商涉及台湾省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上述四个条约相关规定的识记和辨析能力。《南京条约》开埠通商
涉及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望厦条约》未涉及开埠通商,《天津条约》增开牛庄、淡
水、汉口、南京、台湾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故选 C。
[答案] C
21.19 世纪下半期,沙俄割占中国 150 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是通过下列不平等条约实现的是:
A.《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爱珲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
B.《爱珲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伊犁条约》
C.《天津条约》、《南京条约》、《爱珲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
D.《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伊犁条约》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上述条约相关知识的再认再现和辨析能力。运用排除法,《天津条
约》中没有割地的内容.故排除含《天津条约》的 A、C、D,选 B。
[答案] B
鸦片战争后“新思想”的萌发,对中国社会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此回答 22-25 题。
22.在向西方学习问题上,《资政新篇》与《海国图志》的主要区别在于:
A.是否抵御外来侵略 B.是否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C.是否发展资本主义 D.是否学习西方文明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资政新篇》与《海国图志》在向西方学习问题上的思想主张的
理解和比较能力。《资政新篇》与《海国图志》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学习西方文明、抵御
外来侵略,《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资本主义,而《海国图志》未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故选
C。
[答案] C
23.我国近代最早含有“奖励技术发明,兴办新式学校”内容的社会改革方案是:
A.《资政新篇》 B.《定国是诏》 C.《钦定宪法大纲》 D.《变法通议》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资政新篇》、《定国是诏》、《钦定宪法大纲》、《变法通议》四个
历史文献相关知识的再认再现和辨析能力。《资政新篇》在经济上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
奖励技术发明;文教上反对迷信,提倡兴办新式学校。其它三个文献没有这两个主张。故选 A。
[答案] A
24.鸦片战争后萌发的新思想主要“新”在:
A.觉察到空谈义理无助于解决实际问题 B.面对社会现实呼吁革除弊端
C.抛弃“天朝上国”观念,开始注目世界 D.主张学习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后萌发的新思想的理解能力。A、B、C、D 四项都是新
思想的具体表现,但鸦片战争后萌发的新思想,其思想核心是主张学习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故选 D。
[答案] D
25.由 19 世纪 60 年代以前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所得出的认识和结论,符合历史
事实的是:
①思潮的兴起与鸦片战争有关 ②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等人
③主要内容是西方的军事与科学有关 ④尚未涉及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 19 世纪 60 年代以前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相关知识的再认再
现和分析理解能力。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的失败,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中的代表人物如林则徐、
魏源等人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了,认识到英国侵略者的武器的先进,因此提出学习西方
的军事技术,但未未涉及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问题。故选 D。
[答案]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第 26 题 10 分,第 27 题 12 分,共 22 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谕到,该夷商等速即遵照,将趸船鸦片尽数缴官。……不得丝毫藏匿。一面出具
夷字甘结,声明“嗣后来船永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情甘
服罪”等字样。……此后照常贸易,即不失为良夷,且正经买卖,尽可获得致富,岂不体面?
――引自《林则徐集》
材料二 窃以为封闭禁海之策,一以绝诸夷之生计,一以杜绝鸦片之来源,虽若确有把握,
然专一国贸易与概断各国贸易,揆理度势,迥不相同。 …… 现将未犯法之各国夷船,与英吉利
一同拒绝。……未免不分良莠 ……自英夷贸易断后,他国皆欣欣向荣, ……此中控驭之法,似
可以夷治夷。
――引自《鸦片战争、林则徐上书》
回答:
(1)在材料中林则徐将外国人称为“夷”,他为什么这样用词?(2 分)
(2)材料一中指出林则徐对待鸦片与贸易的态度。(2 分)
(3)材料二中林则徐同意断绝“英夷贸易”的原因是什么?(2 分)
(4)根据以上材料指出林则徐在对外政策上的主张是什么?(4 分)
[解析] 本题所提供的两则材料主要反映了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对待外来民族、外来国家的心
态以及对英国鸦片走私、正常贸易、对外政策的基本态度和原则立场。只有认真理解了材料提供
的有效信息并结合教材相关知识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第一问主要从清朝统治者自认为是“天朝
上国”这一思想观念出发来加以理解而作出正确的回答。第二问主要是阅读理解材料,提炼有效
信息并进行概括。第三问主要阅读理解材料二并结合实际材料一中林则徐对待鸦片的态度来作出
正确的判断。第四问主要是对上述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和概括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答案]
⑴.同清朝地主士大夫一样以虚骄自大、愚昧无知的心态去对待外来国家或外来民族。(2 分)
⑵.鼓励正常贸易,反对鸦片走私。(2 分)
⑶.英国偷运鸦片,违反中国禁令。(2 分)
⑷.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尊严;反对闭关锁国,鼓励正常贸易。(4 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在中国,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存在了约有十年之久,现在已汇合成为一个不可抵抗的革命;不
管造成那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不管那些起义带有何种宗教的、朝代的或民族的形式,这一
次革命爆发的原因无疑地是由于英国大炮把名为鸦片的那种麻醉剂强加于中国所引起的。
在英国的枪炮面前,满清王朝的声威扫地以尽;以天朝为万古不朽的迷信破灭了;与文明世
界的那种野蛮而密不通风的隔绝已被侵犯;互相交往的通路打开了,从那时起,在加利福尼亚与
澳洲的黄金吸引之下。这种互相交往已迅速发展起来。……完全的隔绝曾经是保有旧中国的首要
条件,那种隔绝状态既已因英国的媒介而遽遭结束,则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分崩离析,这同小心
谨慎地保藏在密封的棺材内的木乃伊一旦与外界接触必然要发生解体的情形一样。
――――以上材料均摘自 1853 年马克思《中国的和欧洲的革命》一文
回答:(1).马克思所提到的“不可抵抗的革命”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 分)
(2).你同意作者对“这一次革命”爆发原因的分析吗?(1 分)英国对中国发动战争的必要
条件是什么?(2 分)
(3).你怎样理解马克思对英国侵华战争所产生影响的分析?(4 分)
(4).你从马克思这段文字中得到的最主要认识是什么?(2 分)
[解析] 第一问比较简单,只要从材料中找到“在中国,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存在了约有十年之久,
现在已汇合成为一个不可抵抗的革命”和“以上材料均摘自 1853 年马克思《中国的和欧洲的革
命》一文”两个关键点并结合教材进行分析便可得出结论。第二问首先要明确马克思关于“这一
次革命”爆发原因的观点是“由于英国大炮把名为鸦片的那种麻醉剂强加于中国所引起的。”,然
后结合教材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教材的原因分析便可得出结论。至于英国对中国发动战争的必要条
件是什么?这要对鸦片战争前夕的国际国内形势进行分析便可得出结论.第三问实际上是考查学
生对鸦片战争影响的正确认识和平价,这需要联系教材有关鸦片战争影响的论述而得出结论。第
四问主要从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与后果来反思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样的教训、受到什么样的启
示。
[答案]
(1).太平天国运动。(2 分)
(2).同意。(1 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必要条件是中国政治经济落后,而英国因工业革命迅速
崛起,中国落后挨打。(3 分)
(3).马克思的分析是正确而又深刻的。他认为英国这场的战争,打破了清王朝“天朝上国”的
迷梦,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状况。马克思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人强加给中国的,是侵略战争,
但在客观上引起了中国社会的变化,刺激了中国社会新的经济形态和新的阶级力量的产生。
(4 分)
(4).认识:A.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在经济上、政治上进取向上,落后就要挨打;B.一
个国家、一个民族也必须打破闭关锁国状态,主动地实行改革开放,学习和实行先进的经济、政
治制度,闭关锁国就要落后,在世界上就没有一席之地;C.反封建反侵略这两大任务是紧密联
系在一起的;(2 分)(只要持之有据,言之成理,均可得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第 28 题 10 分,第 29 题 18 分,共 28 分.)
28.1854 年英国外交大臣致函英国驻华公使说“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业已增加了的需
要,……新的贸易市场尚待进行。”1856 年,法国外长指令驻华代办,强调“商业关系的推
广”,“这是一个关系至高无上利益的问题”。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以上文件反映了英、法两国提出的什么要求?(2 分)
(2).他们为什么会提出这一要求?(4 分)
(3).为实现这一要求,他们采取了什么手段?(2分)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危害?(2
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资本主义本性及英、法两国商业关系的推广原因的分析与理解能
力。第一问要联系 19 世纪中期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扩大海外市场来理解即可得出结论。
第二问要联系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的特点及其对外国商品的抵制作用及西方产品在中国销路不
畅来分析。第三问要结合教材,联系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手段和消极影响来分析即可。
[答案]
(1).要求:在中国扩大通商口岸。(2 分)
(2).原因:19 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西方国家对海外市场和原料的
需求增长;但由于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的抵制,使西方产品销路不畅,无法完
全打开中国市场。(4 分)
(3).手段:英、法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被拒绝后,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强迫
清政府签订了更多的不平等条约。(2分)危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更大的破坏,
中国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2 分)
29.19 世纪 40—60 年代,面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不断加深,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断的抗争与探
索.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形成了中国近代史的两条主线.据此回答:
(1).地主阶级中的代表人物进行了那些抗争和探索?(6 分)
(2).农民阶级进行了那些抗争和探索?(6 分)
(3).简要评述上述的抗争和探索活动.(6 分)
[解析] 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是中国近代史的两条主线及特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 19
世纪 40—60 年代的主要历史阶段特征的理解及其相关知识的分析、概括及评价能力。第一问主
要从地主阶级中的代表人物在实践上和思想上的抗争和探索进行分析和概括。第二主要从农民阶
级中的代表人物在实践上和思想上的抗争和探索进行分析和概括。第三问要求结合史实对上述抗
争和探索活动进行评价,评价时要注意区分其进步性和局限性。
[答案] (1).地主阶级:以林则徐为代表的抵抗派,领导了中国的禁烟运动.关天培等爱国
将领英勇抵抗英国的侵略.魏源、林则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中国思想界萌发了“向
西方学习”的新思潮。(6 分)
(2).农民阶级:A.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运动;C.洪仁玕提出
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6 分)
(3).A.抗争活动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沉重打击了外来侵略.B.探索
活动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对摆脱闭关锁国牢笼起了积极作用,集中反映
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C.这一系列的抗争和探
索活动均因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而未能使中国富强起来.(6 分)
[备考资料]
1、(2005 年北京春季招生文综)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要求清政府建立的办理外交事务的中
央机构是
A.军机处 B.“十三行” C.五口通商大臣 D.总理衙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根据题干所给的限定
条件,时间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职能为办理外交事务的中央机构,应是总理衙门。
[答案] D
2.(2004 年上海卷,12)1861 年,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
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是指:
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军队 D.八国联军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材料和再认再现历史史实的能力.火烧圆明园是 1860 年英法联军在第
二次鸦片战争中的罪行.故选 C.
[答案] C
3.(2004 年豫、鲁、浙、闽卷,15)沙俄借以侵吞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的不平等条约是:
A.中俄《瑷珲条约》 B.中俄《北京条约》
C.中俄《甚勘分西北界约记》 D.中俄《改订条约》
[解析] 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史实的能力。《瑷珲条约》侵吞我国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
南大片领土,C、D项侵吞我国西北地区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中俄《北京条约》侵吞我
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四十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故选B。
[答案] B
4.(2004 年全国春季文综卷,19)下列表述中哪一项为《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
约》所共有:
A.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B.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C.准许华工出洋
D.开放通商口岸
[解析] 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史实的能力。A、B 为《天津条约》之内容,C 为《北京条约》
之规定,D 为《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所共有,《南京条约》是五口通商,《天
津条约》是十口通商,《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故选D。
[答案] D
5.(2004 年广东卷,8)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这对中国的影响
不包括:
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瓦解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
C.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逐步传入 D.英国输华商品激增
[解析]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这对中国产生了双重的影响,积
极方面,如B、C两项的表述,消极方面如D项的表述,只有A项的表述不符合史实,因为封建
地主土地所有制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初通过土地改革运动才彻底废除。故选A。
[答案] A
6.(2003 年江苏卷,6)1856 年秋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鼎盛,其主要标志是:
A.攻占南京 B.东征和西征取得胜利
C.李秀成率军攻击上海近郊 D.取得三河镇大捷
[解析] 本题较为简单,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史实的能力和对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鼎盛标
志的理解能力。题干指明了 1856 年这个时间和军事鼎盛两个关键点,而攻占南京是 1853 年,这个
时期是太平天国一步步走向强盛之时,因此 A 错误,李秀成率军攻击上海近郊是 1860 年,取得
三河镇大捷是 1858 年,因此 C、D 两项错误,B 项是 1856 年太平天国取得东征和西征的胜利,
是太平天国鼎盛的标志。故选 B。
[答案] B
7.(2004 年全国春季文综卷,40)珠江三角洲自古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心之一,而且是对外
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
读图 5 并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示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2).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期以来在开展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简述
该地区的重镇广州在唐代的经济格局中的地位。
(3).材料一
乾隆二十二年(1757 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惟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
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的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
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
材料二
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二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
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加恩体恤。” 清朝的“闭关
锁国”政策一直持续到鸦片战争前夕,而对广州的相关规定,就是这一政策的集中体现。试分析
政策的制订反映了统治者何种心态,并对这一政策加以评价。
(4).1840—1856 年,广州多次成为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要战场之一,试析其原因。两次鸦片
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请扼要地说明这些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5).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率先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原因何在?
(6).在图 5 所示区域内,香港以自由贸易(转口贸易)和金融服务而成为举世闻名的“自由
港”;广州和珠海等地则以制造加工业而闻名。分析该地区的产业分布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有何积
极影响。
(7).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香港特别行政区在我国政治体制中的特殊地位,并分析“一
国两制”在我国政治制度创新方面的重大意义。
[解析] 本题为政史地综合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史实和阅读史料、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一问为地理题(略),第二问是中国唐代的广州在经济格局中地位,依据教材回答即可。第三
问是材料题,需要分析和评价“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和影响。第四问分析列强多次侵略广州的
原因,要从广州的地理位置、经济状况去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原因是一系列
不平等条约改变了中国的主权地位和经济的正常发展,表现在中国社会性质、社会矛盾和革命任
务等方面的变化。
[答案]
(1).图示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水热条件非常优越,农作物可以一年三熟,
珠江水系在这里水网密布,且降水丰沛。三角洲有有利的地形条件和比较肥沃的土壤条件。该地
区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
(2).广州是南方的大都会(或答“经济发达地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或答“是
海外贸易的主要港口之一”),中国出产的丝绸、瓷器等珍贵商品,经由广州港远达波斯湾等地
区。
(3).清政府利用“十三行”行商,避开与外商直接发生关系,这是虚骄自大的“天朝上国”
意识。闭关锁国反映出统治集团极力防范域外新事物的传人,防范民众视野的开拓,实际上暴露
出虚弱和无能。它最终导致中国的落后。
(4).广东是当时对外通商区域,是外国商品及鸦片走私贸易的集散地。因鸦片贸易引发的
战争使广东成为主战场之一。战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战后中
国社会性质、社会矛盾、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5).地理上毗邻港澳。具有对外交往的传统。
(6).香港以第三产业闻名,广州、珠海等地以第二产业闻名。这二者优势互补,相互促进。香
港拥有充足的资本和完善的市场机制,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珠江三角洲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和
空间,如人力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等。
(7).①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除外交和国防事务管理外,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
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在国务院授权下还可以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处理某 些涉外事务。
②“一国两制”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
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行使国家主权的前提下,实现两种制度长期
并存。“一国两制”在保留既有主体制度框架不变的基础上,在一个 主权国家内实现了两种不
同制度的和平共处。
第8单元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9 世纪 60 年代---20 世纪初)
[直击高考]
本单元涵盖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二章的主要内容,被高考列入考查范围的知识点主
要有:洋务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 戊戌变法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
洋务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它促进了中国民主革命和近代化的历史进程。要重点掌握
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洋务企业的特点和性质、洋务运动的评价;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
起的条件、特点以及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的过程、特征及其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日本和国际关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要重点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的历史必然性、中国失败的原因及其影响。正确理解甲午中日战争是列强侵华进入一个新阶段的
主要分水岭。
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政治运动,同时也是一次近代中国第一
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主要掌握戊戌变法的历史条件、主要变法活动、变法失败的原因、变法的历
史意义及评价。
义和团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主要理解和评价义和团运动
中提出的“扶清灭洋”口号、清政府与义和团的关系。
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主要掌握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的目的、结果及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严
重危害。
本单元主要讲述 19 世纪 60 年代至 20 世纪初的历史,这四十多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秩序完全形成的时期。本单元时间跨度不大,但知识容量较大,也是高考命题的密集区。在掌
握本单元的阶段性特征的同时,还要注意形成知识结构体系,强化对重要历史概念和历史现象的
分析、归纳,注意本单元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理解时代特征、理清线索、构建成知识体系
的基础上,重点围绕中国社会结构和经济领域变化进行复习,充分认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秩序的确立,是外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侵华政策以及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和清政府的内外政策等
到各种因素的结果。本单元作为高考命脉题的密集区和重点,其规律有:(1).洋务运动和戊戌
变法是重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2).命脉题思路多变、理论
含量高、思维考查力度大;(3).出现了一系列标志性、示范性的试题,如对洋务运动作用的评
价的开放性试题;(4).各种题型具备,选择题、材料题和问答题都有,特别是主观性题目大量
出现。
[本卷概要]
本试卷突出单元测试的特点,紧扣高考考点,强调对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从洋务运
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甲午中
日战争、戊戌变法到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帮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
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本单元重要知识点的认识和把握程度。整套试卷注重考查学生
的识记、分析、比较、理解、综合与评价能力,注重考查历史知识的结论性、规律性等问题,题
量适中,并有备选试题。
本套试卷的测试目标,一是使学生清楚地掌握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洋务企业的特点和性质、
洋务运动的评价、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条件、特点以及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
级产生的过程、特征及其影响、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中国失败的原因及其影响、戊
戌变法的历史条件、主要变法活动、变法失败的原因、变法的历史意义及评价、义和团运动的兴
起和发展及其提出的“扶清灭洋”口号、清政府与义和团的关系、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的目的、
结果及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严重危害等知识。二是让学生能深刻地认识到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
过程中历史地位和 19 世纪 60 年代至年代初中国民族危亡的概况,正确评价资产阶级维新派、农
民阶级所进行的救亡活动,正确分析维新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历史作用和经验教。
本套试题既突出和强化了对本单元重要知识点,如洋务运动(选择题1-5 小题,材料解析
题 26 题第一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选择题 6-9 小题)、甲午中日战争(选择题 10
-14 小题)、戊戌变法运动(选择题 15-19 小题、材料解析题 26 题第二问)、义和团运动(选
择题 20-23 小题)等,同时又力求通过各种途径,如对历史材料的阅读、分析、理解、历史事
件的对比等力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高考应试能力。
[试题全解]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 5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洋务运动的出现标志学习西方进入器物层次,中国近代化由此起步。据此回答 1-5 题。
1.洋务派的出现,与下列哪一矛盾无关:
A.民族资本主义与小农经济的矛盾 B.人民群众与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
C.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D.中国与外国侵略势力的矛盾
[解析] 本题为反向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第
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如何解决内忧外患的问题,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洋力派和顽固派。此时,
中国社会矛盾包括中外民族矛盾、国内阶级矛盾、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等,但民族资本主义
产生于洋务派的出现之后,故 A 项民族资本主义与小农经济的矛盾与本题无关,应排除 B、C、D
三项,选 A。
[答案]A
2.洋务派不主张进行政治变革,主要是由于:
A.看不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性 B.认为富国强兵就可以改变一切
C.其大多数靠镇压太平天国起家 D.他们本身是封建大官僚大地主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洋务派是地
主阶级中的政治派别,其阶级利益和政治立场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对旧有封建制度进行变革。选 D。
[答案]D
3.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他的洋务活动中体现了上述
思想的是:
A.创办轮船招商局 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创建北洋海军 D.创设京师同文馆
[解析] 本题为材料分析型的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李鸿章洋务思想相关知识的识记和分析、
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读懂材料和正确理解李鸿章的思想观点。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李
鸿章“求富与求强关系”的思想,为了实现求富的目标,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的实践活动是什么?
再联系教材关于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
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而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属于军事工业)和北洋海军,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求
强,创设京师同文馆属于教育,不是直接为了求富。故选 A。
[答案]A
4.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对清朝统治起到:
A.巩固作用 B.瓦解作用 C.补充作用 D.改革作用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对清朝统治的客观作用的分析与理解能力。考查学生历
史思维能力的力度较大。洋务派搞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为了巩固清朝的反动统治,然而清政府
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失败,宣告了它标榜的“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的破产,没有使中国走
上富强的道路。相反,由于洋务运动的诱导,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兴起,这种新的经济因素在客观上使清朝统治的经济基础----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依题意,选
B。
[答案]B
5.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最深层次原因是:
A.没有触动封建生产关系 B.单纯学习西方科技以求自强
C.没有采用资本主义生产管理制度 D.西方列强极力阻碍破坏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原因的分析能力。原因可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来分析,
此题显然要求从原因的深度来分析。原因深度:原因 直接原因 主要原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即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如导火线),主要原因即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
各方面的重要因素,根本原因即历史趋势(如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三者既有
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解答此类题目时,必须认真
审清题目要求。本题所列 A、B、C、D 四项中的 A 项“没有触动封建生产关系”显然是最深层次
原因,故选 A。
[答案]A
在外商企业的刺激下,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开始兴起。据此回答 6-9 题。
6.我国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城市,这客观上突出反映了:
A.这些地方地理位置优越 B.外资企业、洋务派企业的刺激和诱导作用
C.清政府扶植沿海地区创办的企业 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只能在沿海地区出现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城市这
一历史现象的分析与理解能力。从我国早期的民族工业的产生的条件和地区分布来看,由于外资
企业和洋务派企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这对我国早期的民族工业的兴起确实起
了刺激和诱导作用,同时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一些客观条件和可能。而A 项沿海地
区地理位置优越,并非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最主要条件,C 项不符合史实,D 项太绝对化。
故选B。
[答案]B
7.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之“近代”的含义最主要的是由于它们:
A.产生和发展于中国近代历史时期 B.受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
C.不是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生产 D.都由私人投资兴办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之“近代”的理解能力。本题所考查“近
代”的含义,不单是政治上的含义,要从经济范畴(主要从生产力发展水平)上考虑,选项 A、
B 只说明了其产生的时间和原因,选项 D 说明了其来源,都不是“近代”的本质含义。或者,联
系世纪史上关于工业革命的定义,可得出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之“近代”的含义。选 C。
[答案]C
8.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的根本因素是:
A.民族资产阶级由封建地主、商人转化而来 B.资金少,力量薄弱
C.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中 D.在中外反动势力压迫的夹缝中发展
[解析] 本题为程度性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特点的根本原因的理解能力。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这一双重特点,本题中所列 A、B、C、D 四项均为其原因,
A 项是其来源,B 项是其实力,D 项是其发展状况,均不是其根本原因,而 A、B、D 三项均由 C
项“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中”决定的。选 C。
[答案]C
9.下列各项中,有利于中国新的阶级力量发展的是:
①洋务运动的发展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③外国在华企业的建立④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为组合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新的阶级力量发展的有利因素的分析理解
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要弄清中国新的阶级力量的含义,在中国近代史上它主要指中国资产阶级
和无产阶级。洋务运动的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外国在华企业的建立、农民和手工业者
破产均为新的阶级力量的产生、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利条件。故选 D。
[答案]D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据
此回答 10-14 题。
10.19 世纪末,日本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最主要是为了:
A.实现其“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 B.加入帝国主义侵华行列中
C.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D.解决其资本主义发展中矛盾
[解析] 我们在分析侵略战争的主要原因时,应从侵略方进行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学生对 19
世纪末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特点的了解。19 世纪末,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但国内市场小,资源缺乏,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890 年日本发展经济危机,国内阶级矛
盾尖锐,进一步加速了日本的侵略进程.故选 D。
[答案]D
11.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A.平壤战役 B.辽东战役 C.黄海战役 D.威海战役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进程的识记能力。平壤战役是陆战,北洋舰队未参
战,其结果是日军占领了朝鲜的平壤;北洋舰队在黄海战役中虽受到损失,但主力尚存不可以继
续作战;辽东战役的结果是日军占领了大连、旅顺;在威海战役中由于李鸿章下令不准出战,结
果是北洋舰队被日军围困在威海卫军港内,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故选 D。
[答案]D
12.《马关条约》规定开放的四个通商口中最西边的一个是:
A.沙市 B.重庆 C.苏州 D.杭州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马关条约》规定开放的四个通商口地理分布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及
空间概念。上述四个口岸由东至西依次是苏州、杭州、沙市、重庆。故选 B。
[答案]B
13.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的失败:①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 ②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③促进维新变法思潮发展为爱国救亡运动 ④促进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为组合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所产生的社会影响的
分析理解能力。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的失败,宣告了标榜“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的彻底破
产,对此教材有明确表述;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日本从中国得
到了大量的侵略权益,从而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侵略欲望和野心;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1895 年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
标志维新变法思潮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同时,1895 年兴中会准备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
由于计划泄密,起义还没有发动就被破坏,但这次起义表明,资产阶级革命分子以武装起义迈出
了中国民主革命的第一步。故选D。
[答案]D
14.有人认为, 甲午中日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这主要是因为甲午战争后:
A.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
B.清政府开始引进近代科技,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民族工业获得了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D.发展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出现,维新思想开始形成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可运用排除法,从时间上看,民族危机严重早在鸦
片战争时期就开始了;引进西方科技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时就已出现;而维新思想则早在
19 世纪 60 年代就开始形成.因而 A、B、D 三个选项均不符合题目的要求。另外从理论上讲,资
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民主运动是近代史的主要标志之一,故选 C。
[答案]C
戊戌变法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也是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据此回答
15-19 题。
15.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对早期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发展”是指:
①要求进行政治改革 ②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
③由社会思潮发展成为政治运动 ④与洋务派划清了界线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本题为组合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与早期维新思想的对比分析
能力。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对早期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其“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资产阶
级维新思想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和由社会思潮发展成为政治运动,而要求进行政治改革和与洋
务派划清了界线是二者的共性。故依题意,选 C。
[答案]C
16.早期维新思想和鸦片战争后初期的新思潮的主要不同是:
A.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B.学习外国的军事技术
C.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 D.借鉴外国经验探索救国道路
[解析] 本题为反向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早期维新思想和鸦片战争后初期的新思潮的对比
分析能力。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学习外国的军事技术、借鉴外国经验探索救国道路为二者之共
性,早期维新思想主张在政治上进行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这是早期维新思想和鸦片战争后
初期的新思潮的主要不同点。故选 C。
[答案]C
17.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与《资政新篇》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相比,主要的不同是:
A.与外国自由通商交流文化 B.学习西方,发展近代工商业
C.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D.发展新闻事业,听取社会舆论
[解析] 本题为反向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与《资政新篇》发展资
本主义的方案的对比、分析能力。A项“与外国自由通商交流文化”、B项“学习西方发展近代
工商业”、D项“发展新闻事业,听取社会舆论”均为者的共性,C项“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是维新派的主张,《资政新篇》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中并未涉及。故选C。
[答案]C
18.百日维新措施中,使“举国守旧迂廖之人,失其安身立命之业,自是日夜相聚,阴谋与新政
为敌”的是:
A.各省保荐人才 B.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
C.废除八股取士 D.设立农工商总局,鼓励发展工商业
[解析] 本题为材料分析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本题较简单,教
材有明确表述,答案为 C。
[答案]C
19.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强,中
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
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引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A.比较中日近代文化的异同 B.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C.寻找甲午战争日胜中败的历史原因 D.批评洋务派的活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解析] 本题为材料分析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分析、比较和理解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梁启超引这段话的目的,材料中日本和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不同,结果
不同: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而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
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由此可见,日本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面强大,中国不学习西方政治制
度而落后。从而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故选 B。
[答案]B
义和团运动有着落后的一面,但不可否认,在阻止中国殖民化进程方面产生了巨大作用,《辛
丑条约》中再也看不到割地条款就是明证。据此回答 20-24 题。
20.义和团的传单中写道:“挑铁路,把线砍,旋在毁坏大轮船”。对此的正确认识是:
A.是对当时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 B.是一种落后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
C.是一种具有一定超前性的社会意识 D.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需要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义和团有关传单的正确认识与评价。铁路、电线、大轮船是资本
主义发展的产物,代表了先进的物质文明和历史发展的潮流。义和团在反帝的同时,将它们加以
破坏,体现了义和团盲目的排外性,是一种落后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的具体表现。故选B。
[答案]B
21.义和团的“扶清灭洋”口号带有笼统排外性质,这是指义和团:
A.没有区别侵略和外来的近代文明 B.没有正确区别外来侵略的目的结果
C.没有认清清政府的腐败和资本主义的先进 D.具有反帝斗争的彻底性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性质的理解能力。“扶清灭洋”既是义
和团运动的口号,也是义和团运动的指导思想,它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更体现了农
民阶级较低的认识水平与斗争水平,不能正确区别外来侵略和外来的近代文明,因而义和团的“扶
清灭洋”口号带有笼统排外性质,这是由农民阶级的地位和狭隘眼光决定的。故选 A。
[答案]A
22.下列各项对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评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革命运动 B.都以宗教为外衣号召群众
C.都打上了农民小生产者的烙印 D.其失败都说明农民阶级不能救中国
[解析] 本题为反向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评述方面的比较能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找出二者的共性,B、C、D 三项为二者的共同点。而 A 项“都是反帝反封建的
农民革命运动”的提法对太平天国运动性质的界定不准确,因为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 19 世纪中
期,而帝国主义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才出现,和义和团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故依
题意选 A。
[答案]A
23.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
分一事,实为下策。”这表明列强:
①瓜分中国的计划破产 ②放弃灭亡中国的企图
③仍需扶植清政府以华治华 ④看到中国人民的不屈斗志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本题为材料型的组合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与理解能力。帝国主义侵
略和灭亡中国的方针和企图始终没有放弃,只不过改变其策略而已。运用排除法,选肢中是四选
取三,只要排除包含②的选项即可,故选 C。
[答案]C
24.外国列强在《辛丑条约》中规定,要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在北京到山海
关铁路沿线驻军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外国商品输入中国 B.保护外国铁路公司的利益
C.保护外国掠夺中国煤炭资源的干线 D.对清政府实行武装监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丑条约》中规定要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
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军的主要目的的理解能力。上述四个选项均为其目的,但最主要的目
的是对清政府实行武装监督。因为《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朝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帝
国主义国家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军,意味着以武力作后盾,对清政府实行武装监督,以保
护帝国主义国家在华政治、经济等各种侵略特权。故选 D。
[答案]D
25.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突出表现是:
A.拆毁大沽炮台 B.任用洋人
C.严禁人民反帝 D.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这一历史现象的分析与
理解能力。拆毁大沽炮台意味着帝国主义要控制京津地区,解除清政府的国防;改总理衙门为外
务部,有利于清政府能够按照外国侵略者的意旨实行卖国的外交政策,严禁人民反帝意味着清政
府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的帮凶。依题意选 C。
[答案]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第 26 题 16 分,第 27 题 14 分,共 30 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但这里活动内容的实效和意义已远远超
出了洋务派主观目的的范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
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注:现代化即近代化)这辆列车。
材料二:戊戌新政在很大程度上更是洋务新政播下的现代文明种子的提前收获——洋务
新政中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所培育出来的近代政治和伦理观念,所引进和传播的科学
知识和观念,所教育和培养的完全不同于旧式士人的一代青年学子,……等等,正是戊戌新
政得以开展的物质的、精神的基础。
材料三:但戊戌新政不只是继承了洋务新政的遗产,更多的是对洋务新政的超越。戊戌
新政的口号是“保国”。……在这个口号的后面,还有更为真实的“兴民权”、“开民智’’口
号和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的目的。
戊戌新政已有较系统的近代思想理论作指导,即从西方引进的进化论。
戊戌新政的主导力量是维新派,他们的社会基础是当时的新兴社会力量——资产阶级。
戊戌新政的内容更为广泛,也更深入,不仅已涉及洋务新政所没有的政治领域的改革,即使
是延续洋务新政中的经济、文化教育领域的改革,也更有广度和深度。
——摘自《历史教学》2002 年第 2 期《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
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洋务运动超出洋务派主观目的的实效和意义有哪些?(4分)
(2).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戊戌变法在哪些方面超越了洋务运动? (4分)结合当时的时代
背景分析其主要原因。(4 分)
(3).概括指出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4分)
[解析] 本题为材料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理解史料、提炼有效信息以及分析、
比较、概括历史问题的思维能力。第一问主要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弄清洋务运动在客观上的积极
意义是什么?在材料二中要能找出关键句子“洋务新政中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所培育出来
的近代政治和伦理观念......”第二问主要是考查对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进行比较的能力,要求
从材料中提炼与概括戊戌变法超越了洋务运动的先进之处并联系教材相关内容分析其原因。第三
问要求在分析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别概括二者的历史地位。
[答案]
(1).从洋务运动中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近代政治和伦理观念等。(4分)
(2).超越:目的;指导思想;领导阶级;改革的广度和深度。(4分)
原因:民族危机的加深;资本主义进—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成为新政的领
导力量;西学的进一步传播。(4 分)
(3).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戊戌变法则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4分)
27.中国近代铁路的发展和建设经历了曲折的过程。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光绪六年岁末,刘铭传力请修筑铁路,李鸿章立足中外,比较支持刘铭传的倡议,
其词曰:“处今日各国皆有铁路之时,而中国独无,譬犹居中古以后而摒弃舟车,其动辄后于人
也必矣。”但更多的人却不但责骂刘铭传与李鸿章“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而且宣
言“铁路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洋务派虽冲破阻力“毅然兴办”,但步履之艰难可以
体味。
材料二:京张铁路示意图(见图 5 分)。
材料三: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
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
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
进程。
材料四:据袁昶估计,庚子(1900 年)前后,仅顺天府(注:清朝时北京称京师顺天府)
属州县的穷民之中,“失车船店脚之利,而受铁路之害者”即在万余人以上。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主要问题?(2分)
(2).从材料二中你获得了什么历史信息?(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近代中国兴建铁路的影响。(4 分)
(4).综合材料中获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对中国近代铁路事业的发展情况进
行评价(4分),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解析] 本题为材料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理解史料、提炼有效信息以及分析、
比较、概括和评价历史问题的思维能力.第一问主要是对材料一进行分析和概括,关键要弄清在修
铁路问题上,刘铭传和李鸿章与其它人(或政治派别)的主张的不同。第二问主要考查读图、析图
能力,较容易。第三问主要考查对材料阅读、分析能力和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第四问主要是结
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中国近代铁路事业的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关键要正确认识中国近代铁路对中
国社会的双重影响,正确认识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的关系。
[答案]
(1).刘铭传、李鸿章修铁路的倡议及洋务派修铁路的行动,遭到国内封建顽固势力、守旧势力
的极力反对。(2 分)
(2).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总工程师是詹天佑。(2分)
(3).影响:第一,活跃了闭塞地区的经济,推动了商业城镇的发展。第二,带动了与铁路有关
行业的发展,但冲击了传统的交通运输业及其从业人员的生活。(4分)
(4).评价:首先,修筑铁路是世界科技进步与工业革命的必然要求,推动中国经济走向近代化。
(2 分)其次,由于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的铁路修筑权,
便于对中国输出资本和掠夺财富,加深了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化。(2 分)
启示:只有首先实现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近代化。(2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第 28 题 10 分,第 29 题 10 分,共 20 分.)
28.在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中国攫取了种种特权,给中国
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条约》、《北京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对中国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10 分)
[解析] 本题为综合性问答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上述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大影响的分析概括
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答题时务必做到简明扼要。
[答案]
《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
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中法新约》使法国打开了中国西南的大门 《马关条约》
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的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10 分)
29.关于义和团运动的历史作用,一种从对中国近代化作用的角度去考察,认为积极作用是主要
的;另一种从运动的性质及内容去考察,可以说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和反动。如果你要写一篇
关于“评价义和团运动”的论文。
(1) 你通过哪些主要途径可以收集到相关的历史资料?(3分)
(2) 评价历史事件一定要有一个相关的标准。请判断选择下列单项选择题。(2分)
① 评价一场革命的成败,最重要的评价标准是
A.革命领导人的问题 B.革命政权的问题
C.革命的思想问题 D.革命的阶级属性问题
② 评价一个历史事件的历史地位,最重要的是看这个历史事件是否
A.具有历史上的知名度 B.得到人民的拥护
C.促进历史的进步 D.是前所未有的新事物
(3).你认为义和团运动在中国近代化发展上的积极作用体现在哪里?(5分)
[解析] 本题为综合性问答题,从研究性学习的角度来设计问题,主要考查学生自主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以及认识、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答案]
(1).上网搜索、到图书馆查阅书籍、查找相关报刊和纪念文章、实地考察或参观相关博物馆和
纪念馆等。(3分)
(2).①.B ②.C (2分)
(3).①义和团运动打击了帝国主义,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②义和团运动直接粉碎了列强
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③义和团运动在客观上为中
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涨准备了条件。(5分)
[备考资料]
1、(2005 年北京春季招生文综)下列《辛丑条约》的内容,最能表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的是
A.支付高额赔款 B.划定使馆区
C.外务部列六部之首 D.承诺禁止中国人反帝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丑约关》的再认再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A 项内容
是列强对中国空前的大规模的勒索。B 项中使馆区是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C 项
规定便于清政府按照外国侵略者的意图实行卖国的外交政策。按照 D 项规定,清朝官吏严厉
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的帮凶,符合题意,故选 D。
[答案]D
2.(2004·江苏)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C )
A、总理衙门是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 B.兴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都是近代工业
C、海军重要舰船由中国自己制造 D.甲午战争的惨败宜告洋务运动破产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洋务运
动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和分析 A、B、D 项都是正确的,C 项是错误的,海军重要舰船都是从外
国进口的,当时中国根本就没有制造舰船的能力。
[答案] C
3、(2004 年全国高考文综)下列关于中日《马关条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B )
A.条约中关于割地的内容全部得到了落实 B.条约的签订有利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C.条约没有规定开放新的商埠 D.巨额战争赔款使得日本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马关条约》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条约中允许开设工厂,有利于
列强对华资本输出,规定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新的商埠;《马关条约》签订后,辽东
半岛因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日本被迫归还中国;巨额战争赔款只是有利于列强通过贷款控
制中国的经济命脉。故选 B。
[答案] B
4.(2004 年上海卷)中日甲午战争时,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问策,李怒曰:“总理度支(户部),
平时请款辄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恃乎?……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哓哓’
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引自陈旭麓《近代中国新陈代谢》
在李鸿章看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
A.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的倾轧 B.军费不足、洋务派失误和朝廷猜忌
C.同僚倾轧、朝廷猜忌和洋务派失误 D.同僚倾轧、洋务派失误和军费不足
[解析] 本题材为材料分析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题中“请款辄
驳诘”反映军费不足;“政府疑我跋扈”反映朝廷猜忌;“台谏参我贪婪”反映同僚的倾轧。故选
A。
[答案]A
5.(2004.江苏)19 世纪 90 年代,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基本特点是 ( D )
A、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
D.猛烈批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C.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转向宣传民主共和
D.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康有为维新思想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试题解析] 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是魏源;猛烈批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是新文
化运动;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D 项是正确的,主要反映在《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答案]D
6、(2004·广西)下列关于义和团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C )
A、从长江流域兴起,发展到京津地区 B、始终受到清政府的严厉镇压
C、带有笼统的排外的色彩 D、曾在山东、直隶等地建立政权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义和团运动有关史实再认、再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试题解析] 通过对义和团运动有关史实再认、再现,得出:义和团运动从山东兴起,发展到京
津地区,随着义和团的发展,清政府后来实现“招抚”的政策,其“抚清灭洋”的口号具有笼统
的排外色彩,义和团运动没有统一的领导核心,没有建立政权。
[答案]C
7.(2004 年湖北卷)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能源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材料一 清朝前期,煤已经成为重要的燃料,但清政府多次禁止开采煤矿。19 世纪中叶,
洋务派官僚李鸿章、张之洞等人认识到煤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性,指出:“今日万事根本,惟在
于煤……煤源一断,机器立停,百举俱废”;煤作为“日用必需之物,采炼得法,销路必畅,利
源自开,推(征收)其余利,且可养船练兵”。
1875 年清政府允许试办机器采煤业,至 1911 年,民族资本创办了 72 家资本额较大的煤矿。
著名的开平煤矿 1882 年产量为 3.627 多吨,1899 年增至 77.827 多吨,产品畅销天津、上海、
福州等地。
1890 年,中国人开始创办自己的电厂,但直至 1911 年,全国的电厂数量极少,规模较小,
只能供照明用电。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的电力工业仍较落后。
根据材料一,回答:
(1).概括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对采煤业的认识。
.(2).近代以来,清政府对采煤业的政策有何变化?收效如何?
(3).概括中国近代能源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从中最大限度提取有效信息以分析、归纳和理解历史问
题的能力。第一问主要从洋务派官僚李鸿章、张之洞等人认识到煤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性来概括,
注意紧扣材料中的关键语句“煤源一断,机器立停,百举俱废”、“煤作为“日用必需之物......”、
“且可养船练兵”来回答;第二问“近代以来,清政府对采煤业的政策有何变化?”必须紧扣材
料中的关键语句“清朝前期,煤已经成为重要的燃料,但清政府多次禁止开采煤矿”、“1875 年
清政府允许试办机器采煤业”来回答;收效如何?必须紧扣材料中的有关民族煤矿企业数量的增
加、产量的提高和销路来回答。第三问必须紧扣材料中“至 1911 年,民族资本创办了 72 家资本
额较大的煤矿。著名的开平煤矿 1882 年产量为 3.627 多吨,1899 年增至 77.827 多吨......”
“1890 年,中国人开始创办自己的电厂,但直至 1911 年,全国的电厂数量极少”来回答。
[答案]
(1).采煤业可以为各项实业提供能源,满足日常所需,为发展经济、军事筹措资金。
(2).从禁止采矿到期允许兴办机器采煤;民族煤矿企业得到发展,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内
市场的需要。
(3).采煤业有一定的发展;电力工业兴起,但仍较落后。
第 9 单元 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0 世纪初---1919 年 5 月)
[直击高考]
本单元涵盖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三、四章的主要内容,被高考列入考查范围的知识
点主要有: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辛亥革命的爆发、中华民国的建立和清朝的灭
亡、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和护国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创造了有利条件,要重点掌握同盟会
成立的历史条件、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及评价。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要重点掌握
革命爆发的背景和条件、革命发生、发展的基本线索、革命的结果及其原因、革命的历史意义及
教训。
北洋军阀的统治时期是中国近代政治极为黑暗的时期。要重点掌握北洋军阀统治下中国政治
斗争的焦点是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斗争、近代军阀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要重点从历史条件、历史特点及历史影响来加以理解。
本单元讲述近代中国 20 世纪初期至五四运动前的历史,是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深化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总体特点是: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深化;旧民主
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复习时应以理清辛亥革命的前因后果为重点,通过 20 世纪初
中国社会基本特征的概括分析,认清民主革命是当时的历史潮流;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主革
命斗争、封建统治势力的反动等方面进行整理,并注意相互间的联系,建立立体知识结构;另外
还应通过对同盟会的理解,以及武昌起义后国内外各种势力的不同反映等问题的分析,全而培养
和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评价历史总是的能力,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这一时期的社会特征。本单元
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历史,有其高潮,也有其衰弱的表现,是近年来高考的重点之一,年年
涉及,高考命题出现率高。(1).比例大、命题重点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武昌起义、近代军阀等知识点上;(2).从考查题型上看,多以选择题为主,大题较少。(3).中
国同盟会历来是高考中考查的重点,且难度较大。
[本卷概要]
本试卷突出单元测试的特点,紧扣高考考点,强调对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从中国同
盟会的成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辛亥革命的爆发、中华民国的建立和清朝的灭亡,到北洋军阀统
治的建立和护国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帮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
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本单元重要知识点的认识和把握程度。整套试卷注重考查学生
的识记、分析、比较、理解、综合与评价能力,注重考查历史知识的结论性、规律性等问题,题
量适中,并有备选试题。
本套试卷的测试目标,一是使学生清楚地掌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背景和条件、革命过程和
结果、北洋军阀的统治、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等知识。二是让学生能深刻地认识和正
确评价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历史地位、历史作用和经验教训,正确分析和评价北洋军阀
的统治以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的深远影响。
本套试题既突出和强化了对本单元重要知识点,如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选择题1-7
小题)、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辩证关系(选择题 8-10 小题)、“实业救国”社会思潮(选择
题 11、14、16 小题、问答题 29 小题)、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斗争(选择题 17-20 小题)、
新文化运动(选择题 21-25 小题)、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选择题 12、13、15 小题、材料
解释题 26 小题)、陈天华对待洋人及外洋事物的主张(材料解释题 27 小题)、中国的近代化问
题(问答题 28 小题)等,同时又力求通过各种途径,如对历史材料的阅读、分析、理解、历史
事件的对比等力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高考应试能力。
[试题全解]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 5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 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表明中国人民的救国探索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革命成为这一阶段的时代主流,据此回答 1-7 题。
1.标志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开始的历史事件是:
A.同盟会建立 B.广州起义 C.兴中会建立 D.黄花岗起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兴中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
体,在其政治纲领中已明确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主张,决心推翻
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对此,教材已有明确的表述。选C。
2.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由变法图强走上革命救国的道路,最主要是因为:
A.西方列强加紧侵略,瓜分危机日益严重 B.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
C.民族资产阶级积极开辟独立发展的道路 D.清末“新政”的破产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由变法图强走上革命救国
道路原因的分析和理解能力。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华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民族资产阶级进
行了积极的探索,然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变法活动遭到了封建顽固势力的镇压而失败,这使
资产阶级革命派认识到必须用革命暴力推翻洋人的朝庭,建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取得民族独立,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故选取 C。
[答案]C
3.章炳麟、邹容、陈天华思想的共同核心是:
A.推翻清朝统治 B.反对传统文化 C.提倡民主科学 D.盲目排外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章炳麟、邹容、陈天华思想主张的识记、分析、理解和概
括能力。章炳麟、邹容、陈天华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家和宣传家,都主张武装推翻清政府,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反对传统文化和提倡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中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
的主张,“盲目排外”是义和团运动中体现出来的落后的农民思想意识。故选 A。
[答案]A
4.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实质意义是:
A.反清复明 B.反满兴汉 C.反对民族压迫 D.反对封建统治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走狗清王朝
的封建统治,把斗争矛头直指清王朝。因此,其实质意义是反对封建统治。故选 D。
[答案]D
5.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这里的“新阶段”主要是
指:
A.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正式形成 B.开始与保皇派展开激烈论战
C.革命派开始积极发动武装起义 D.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和纲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
段的分析、理解和判断能力。解题时要紧扣“新阶段”进行归纳分析。题干中的“革命新阶段”
是指革命斗争水平有很大提高。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前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思想纷杂,各自为战,而
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并有统一的严密的领导核心和较完整的
革命纲领。故选 D。
[答案]D
6.判断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府,其主要理由不包括:
A.以革命手段夺取政权 B.政府内革命党人占优势
C.颁布《临时约法》 D.逼清帝退位,实现“南北议和”
[解析] 本题为反向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和判断能力。判断一个政权的性质,主要根据
其组成人员、颁布的政策和措施等,A、B、C三项与教材相符,D项是袁世凯所为。选D。
[答案]D
7.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
A.推翻了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解析] 本题为最佳选择题。辛亥革命的功绩是巨大的,但其最主要的一点是在中国结束了二
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体,使民主共和的观念从起深入人心,共和国建立,颁布《临时约法》都是
建立在结束专制政体基础之上的。但中华民国的建立并没有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而作为资产阶级共和国,它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这决定了它不可能给予人民充分的民主与
自由权利。故选取A。
[答案]A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在前进道路上的两个交替的历史阶段,二者之间是一种既
否定又发展的辩证关系。据此回答 8-10 题。
8.相对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突出不同之处在于:
A.它是由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和发动的
B.它以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为目的
C.它主张中国走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
D.它主张中国走资产阶级改良道路
[解析] 本题是一道比较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不同点的分析、比较和概括
能力。答题时根据题目选项角度回顾、比较即可。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本题中心词“辛亥革命”,
“戊戌变法”只是作为限制项或比较项出现。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是由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
和发动的,都以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为目的,但二者选择的方法或道路不同:戊戌变法
主张中国走资产阶级改良道路,辛亥革命主张中国走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故选 C。
[答案]C
9.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的民权主义和维新派的兴民权主张,其相同点是:
A.建立国民的政府 B.设议院、开国会
C.国民一律平等 D.反对君主政体
[解析] 本题是一道比较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的民权主义和维新派的兴
民权主张进行分析、比较的能力和概括其共性的能力。A 项“建立国民的政府”、C 项“国民一
律平等”、D 项“反对君主政体”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的民权主义主张,而不是二者共同的主
张,只有 B 项“设议院、开国会”是二者的共性。故选取 B。
[答案]B
10.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是中国近代化的里程碑 ②都是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
③都试图建立近代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④后者对前者既是否定又是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和概括能力。关键要理解“后者对前者既是否定又是发展”。
在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方面,后者的民主共和制度,既是否定前者的“君主”,又发展了前者的“立
宪”。所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对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既是否定又是发展。而①、②、③三项分
别从历史地位、运动性质、运动目的概括了二者的共性。故选取A。
[答案]A
“实业救国”是辛亥革命后的一大社会思潮。它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据此回答 11-16 题。
11.“实业救国”思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部分有识之士的倡导和宣传 B.受辛亥革命的鼓舞
C.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D.政府对发展社会经济的高度重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实业救国”思潮出现的根本原因的分析能力。“实业救国”的
口号是民族资产阶级提出的,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它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是民族资产阶级实
业派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政治思想的具体表现。而民族资产阶级的思想主张及其社会实践活动的根
本目的都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故选取C。
[答案]C
12.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是:
①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②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③
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 ④一些有识之士大力倡导发展实业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的分析能力。关键
要理解所谓“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的含义,其意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再联系一战期
间中国的国际国内社会环境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利因素进行分析,答案为 D。
[答案]D
13.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是:
A.纺织 面粉业 B.纺织 造纸
C.面粉业 火柴业 D.纺织 化工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知识的能力。教材对此有明确的表述。选 A。
[答案]A
14.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两大社会思潮在实践中均遭到挫折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B.封建残余势力十分强大
C.帝国主义势力仍然存在 D.人民群众尚未觉醒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两大社会思潮在实践中均遭到挫折的根
本原因的分析能力。解答本题时,应首先分析两大社会思潮的阶级特性,其均为资产阶级政治主
张、思想。资产阶级本身具有两面性,而其软弱性决定了其失败的命运。这些又是由其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决定的。故选取 A。
[答案]A
15.《剑桥中华民国史》中提供的下列数据主要说明了:
时间 华资工厂 华资资本 工人
1913 698 家 330824000 元 270717 名
1920 1759 家 5000620000 元 557622 名
A.华资工厂数量迅速增加 B.华资资本数量迅速增加
C.华资企业中工人数量增加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解析] 本题材主要考查学生对数据材料的分析以及信息转换的能力。A、B、C 三项只能说明
现象,D项反映了本质情况。此时正是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了一个发展机会,出现了短暂的
春天,由此中国无产阶级力量壮大起来。故选取D
[答案]D
16.著名学者胡绳说:“近代中国在 20 世纪初处于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实现
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这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诸多因
素”指:
①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④中国无产阶级的壮大
A.①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 本题为材料型组合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中观点的分析理解能力。本题实际
上是考查学生对在 20 世纪初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实现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
的原因分析的能力。20 世纪初,特别是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促使中国
无产阶级的壮大,这就为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实现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创造
了经济和阶级条件,同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在中
国的传播为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实现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提供了思想基础。
故选取C。
[答案]C
在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前的历史进程中,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斗争成为中国国内政治斗
争的焦点,据此回答 17-20 题。
17.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是:
A.对武昌起义后建立中华民国表示异议 B.为清朝专制统治辩护
C.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D.反对黎元洪继任总统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文章发表的背景中分析。二次革命后,袁世凯
加紧复辟帝制,遭到各阶层人民的反对,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反对袁世凯称帝。
其根本原因在于复辟帝制与梁启超倡导的君主立宪制相违背。故选C。
[答案]C
18.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权建立起来,是因为:
A.同盟会会员被排挤出下政府 B.袁世凯破坏《临时约法》
C.袁世凯的亲信控制政府要害部门 D.袁世凯废除了民主共和制度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谁掌握政权关键是看他是否控制实权。选C。
[答案]C
19.袁世凯将民主共和制度破坏殆尽,中华民国名存实亡的标志是:
A.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B.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
C.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
D.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以连任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A项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和B项袁世凯就任
正式大总统远均还在“中华民国”的躯壳内,C、D两项相比,C项发生在D项之前,符合题干
“标志”之意的题项为D。故选取D。
[答案]D
20.充分证明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事例有:
①护国运动的兴起②二次革命的发生③张勋复辟的失败④护法运动的兴起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为组合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①护国运动的兴起”是针
对袁世凯的“洪宪复辟”,“③张勋复辟的失败”和①项符合主题干之意。故选取C。
[答案]C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
潮流。据此回答 21-25 题。
21.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基本条件是:
A.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北洋军阀用封建正统思想维护统治
C.资产阶级要求民主政治 D.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兴起条件的分析能力.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领导
的,其主要目的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服务。只有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民族资产
阶级力量不断壮大,才可能提出进一步的要求。故依题意选取A。
[答案]A
22.下列关于前期新文化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①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 ②强调建设资产阶级民主政权
③在文学革命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④能够正确看待东西方文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本题为组合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历史事实以及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
理解和判断的能力。前期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主要是强调培养民主、科学的
思想意识,而对于现实政治中反对军阀专制、建设民主政权,恰恰没有予以重视。此外,前期新
文化运动局于少数知识分子范围内,并在东西方文化关系问题上存在全部否定中国文化、全部肯
定西方文化的倾向。学生只要掌握了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特点,就可判断①、②、④三项均
是错误的。故选取C。
[答案]C
23.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后,他认为:“北大者,为襄括大典,包罗万众之最高学府,”“无论何
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
这一主张最重要的影响是:
A.活跃了思想,使学术兴盛 B.对旧势力妥协,致使北大旧势力猖獗
C.不利于资本主义思想的传播 D.保护了进步学术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总是的本质的能力。表面上看,蔡元培只是在北大提
倡学术思想自由,但在当时思想界复古逆流盛行的情况下,实际上起到使新思想得以在北大传播
的作用。故选取 D。
[答案]D
24.前期新文化运动不能给中国人民指明真正的出路,最主要是由于:
A.对东西方文化看法存在极端性 B.没有真正地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C.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D.封建思想尚未彻底清除
[解析] 本题为最佳选择题,四个选项都是对前期新文化运动的正确表述,但就其不能给中国
人民指明出路来说,作为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也未能摆脱阶级局限,不能
与群众运动相结合。故选取B。
[答案]B
25.下列社会思潮在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民主与科学②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③民主共和④君主立宪
A.④③②① B.①②③④ C.③①④② D.④③①②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思潮,
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出现在辛亥革命后五四运动前,民主共和出现在民主革命思想兴起后,君主
立宪出现在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故依题意选取A。
[答案]A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
二.材料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第 26 小题 12 分,第 27 小题 10 分,共 22 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3—1922 年,中国进出口面粉值变化表(单位:海关两)
年份 出口 进口 出超(+)入超(—)
1913 年 3384088 11094775 —7706687
1918 年 10080756 947420 +9133326
1922 年 663290 18059756 —11427466
材料二 1922 年民族资本家张謇说:“百里一税,二百里再税,道路梗阻,节节为历,行
之愈远,则商货成本愈重,是禁止商货之流通,迫其近售,而罚其远行者也。”另一资本家又
写道:“我之廉价工人,(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运费
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彼之便利。况彼来者皆是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
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而善后”。
回答: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怎样的发展特征?(2 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
这种特征的原因及影响。(6 分)
(2)依据材料二归纳出该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不得摘抄原文)。(2 分)
(3)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 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阅读、分析、理解及概括能力。第一问解答的关键是
从“1913—1922 年,中国进出口面粉值变化表”提炼出“中国面粉进出口由出超到入超的变化
趋势”,从而概括出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征。然后,再联系教材有关这个历史时
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原因及影响的有关知识进行解答。第二问主要是概括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的主要障碍,可以直接从材料中提炼和归纳。第三问要求综合上述材料得出结论。这要求联系中
国近代两大历史任务“民族独立和发展经济”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来回答。
[答案] (1)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迅速,一战后又衰落。(2 分)原因:帝国主义忙
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民族资产阶级大受鼓舞;
高额工业利润的刺激及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帝国主义加紧了侵略。影响:新文化运动兴
起.无产阶级及资产阶级队伍壮大,新旧民主革命转变。(6 分)
(2)军阀割据.关卡林立,税收沉重。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在资金、技术及管理方面的竞
争优势 (2 分)
(3)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民族资本主义要充分发展首先要完成反帝
反封建的任务。(2 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列强“各国内也有与我们有仇的,也有与我们无仇的”,“我们要杀洋人,当杀那千
军万马的洋人,不要杀那些无用的洋人。”
――引自陈天华《猛回头》
材料二 一旦开战,“在两军阵前,有进无退,巴不得把他杀尽,洋兵以外的洋人,一概不
伤他。洋兵若是降了擒了,也不杀害”,也“不能灭洋人的国”。面对洋人,“越恨他,越要学他,
越能报他,不学断不能报”,“即如他的枪能打三四里,一分时能发十余响,鸟枪只能打十余丈,
数分时只能发一响,不学他的枪炮,能打得倒他吗?”
――引自陈天华《警世钟》
回答:
(1)在上述材料中,陈天华对“洋人”有了哪些新的认识?(6 分)
(2)与义和团运动相比,陈天华对洋人的认识有了怎样的发展?(4 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陈天华对待洋人及外洋事物态度的理解能力。本题较容易,只要
读懂材料、联系中国近代各阶级、阶层,特别是义和团对外洋事物的态度并进行比较即可出答案。
[答案] ⑴.对洋人应作具体分析,不赞成盲目地反对所有的洋人;提出反侵略斗争应有理有
节的思想,而不应该不分清红皂白乱杀一气;提出“要拒洋人,须先学洋人的长处”。(6 分)
⑵.与义和团运动相比,陈天华在反帝斗争问题上已摆脱了盲目排外的狭隘眼界,把反帝斗争提
到了理性和讲求策略的新高度。(4 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第 28 小题 12 分,第 29 小题 16 分,共 28 分)
28.一般认为,近代化进程就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过程,具体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
化(机器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以及文化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等。
纵观我国近代化进程,举步维艰。
(1).以辛亥革命为例,分析说明我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对近代化所作的探索。(8分)
(2).试就中国的近代化问题谈谈你的认识。(4分)
[解析] 本题主要以辛亥革命为例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化所作的探索的分析和概括能力。本题
解答的关键是审题,近代化进程具体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机器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
民主化和法制化,以及文化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等,这是普遍意义上的近代化。本题考查的是
辛亥革命在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探索近代化的措施及其对探索结果的认识。只要结合教材
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归纳即可。
[答案] 辛亥革命中,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奖励和保护工商业的措施,为经济工业化的发展扫
清了道路;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成为主要的社会思潮,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经济工业化取
得了长足的进步。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颁布
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政治民主化、法制化获得了重大突破。革命派提出了“三民主义”,对
教育的内容和学制进行了改革,提倡资产阶级的公民道德等,思想文化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也
有了发展,但未能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这一任务后来由新文化运动中的资产阶级激进
派完成。(8 分)
认识:①中国近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只有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全方位地
变革,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化。②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吸收一切先进、优秀的文明成果,
清除封建意识。(4 分)
29.辛亥革命后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提出“实业救国”口号,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一
种观点认为,“实业救国”是直接针对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我国民族危机而提出,其主流是
积极的、进步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实业救国”只是一种
幻想,既振兴不了实业,更不可能救国。
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结合史实并选用适当的角度进行评述。(16 分)
[解析] 本题引用史学界界关于“实业救国”口号在社会上产生的影响的两种不同观点来设问,
要求学生选择适当角度和其中一种观点来评述和论证“实业救国”口号在社会上产生的影响,这
是一道开放性的评述、论证题,命题方式独特。而令人称道的是本题答案并不唯一,而是设计了
两种答案,这样无论学生选择哪一种观点,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即可。本题充分体现了试题
对学生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考查,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回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求
学生做到论点与论据(史实)的统一。
[答案]
参考答案一:同意第一种观点。
①“实业救国”是直接针对着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我国民族危机提出的,宣扬和推行“实业
救国”的行动都意味着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抵制和斗争。②“实业救国”口号的提出,表现了
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助于促进中华民族的觉醒。③在“实业救国”口号下,中国
涌现出一批倡导实业发展的团体和有较大影响的头面人物,如张謇、周学熙等,他们乐于投
资新式工业,使民族工业在一战期间出现了短暂的春天。④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使
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促使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到来,也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过渡和中共的诞生准备了阶级基础。⑤当然,实业救国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
和要求,包含有幻想的成分,这自然也是事实,但绝不是主流。(15 分,每个要点 3 分,阐
述清楚,持之以据可再加 1 分。但总分不能超过 16 分。)
参考答案二:同意第二种观点。
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首先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实业是
振兴不了的。即使艰难地办起了若干新式工业,也改变不了中国贫穷屈辱的面貌。②中国资
本主义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夹缝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虽然它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
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革命要求,但同时又不能不依赖和妥协于对方。这种致命的弱点使得民
族资产阶级的“实业救国”不可能成功。③《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
秩序已完全确立,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为了维护他们的利益,是不会让你走独立的
近代化之路的。④一战期间,尽管曾一度出现民族工业的春天,但毕竟是短暂的,如昙花一
现。并且,民族工业呈畸型发展,重工业的发展几乎是零。⑤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的命运也证
明,“实业救国”仅仅是他们的一个美好的愿望。抗战期间,在外国资本主义和官僚资本主
义的压制下,民族资本主义日益走向萎缩。(要求同上,但只能选择一种进行论证,若做两
种答案只能按一种进行给分。)
[备考资料]
1、(2005 年北京春季招生)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先生为实现民主共和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有
①创建同盟会 ②提出三民主义 ③颁布《临时约法》④领导“二次革命”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此组合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事件的能力。及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再
认、再现①、②、③都是孙中山先生为实现民主共和所做出的重大贡献,领导“二次革命”也是
孙中山为实现民主共和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但题目要求的时间是辛亥革命时期,故排除④。正确
的答案为 C
[答案]C
2.(2004 年上海)在下列文献中反映 20 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是: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文献及所处时代的历史特征的分析和理解能力。20 世纪第一
个十年中国历史发展方向和趋势之一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A 项《强学报》是 19 世纪末
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B 项《新青年》是 1915 年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陈独秀创办的,它标志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C 项《天朝田亩制度》是 19 世纪中期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而 D 项《民报》
是 1905 年中国同盟会创办的机关报,它主要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的兴起提供了思想舆论的支持。因此,它反映了 20 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史发展方向。故选取
C。
[答案]C
3.(2004 年天津)民国初年, 我国民族工业进入了进一步发展阶段。以天津为例,在工商部注册
资产达万元以上的企业有数十家,其中面粉、纺织、化工业生产水平居全国前列。我国民族工业
在这一期间得以迅速发展的内因是:
A.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办厂 B.欧洲列强在一战期间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C.各种实业团体广泛建立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知识的能力。四个选项都是我国民族工业在民国初
年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而B项为外部原因,D项鼓舞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投资热情,决定了A、
C两项。故选取D项。
[答案]D
4.(2003 年天津)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
A.总统 B.议会 C.内阁 D.全体国民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和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要求识记和理解《中华民国临时
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主权在民的思想。故选
取D。
[答案]D
5.(2003 年辽宁、广东)日本胁迫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受到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日本要
求:“延长日本租借旅顺、大连及南满铁路、安奉铁路的期限为 99 年,并承认日本在东三省南部
及内蒙古东部的特殊权利”,其主要目标是:
A.强化在朝鲜半岛的殖民统治 B.加强对俄国的军事力量
C.吞并东北,并作为扩大侵华战争的基地 D.建立满洲国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透过历史现象分析本质问题的能力。日本胁迫袁世凯接受的“二十
一条”中,租借旅顺、大连及南满铁路、安奉铁路及东三省南部及内蒙古东部的特殊权利,实质
是变东北地区为日本的殖民地。A、B两项与题意无关,D项是在 1932 年。故选取C。
[答案]C
6.(2003 年上海)探寻事物的本质差异,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在下列历史人物中找出与其
他政治人物差异最大的一位,并说明理由。
A.宋教仁 B.蔡锷 C.袁世凯 D.章太炎 E.康有为 F.梁启超
[解析] 本题为最佳选择题和说明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辨别、推理、归纳能力。题目中
提供的六位历史人物,有五位主张实行民主政治,而只有袁世凯是窃国大盗,出卖戊戌变法,窃
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签订“二十一条”,复辟帝制。(选择其他人物,只要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答案]C
7.(2004 年江苏)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 年),中国的有识之士继续为反对封建主义和发展
资本主义而奋斗,试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概述他们所作的努力,以及这些努力对中国
社会的进步产生的重大影响。(12 分)
[解析] 本题以中国资产阶级在 1912-1916 年的反封建斗争为中心内容引入试题,旨在考查学
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时,要以题干所给的时间限制寻找答案内容,以题干所给的方面限制
去组织答案。
[答案] 政治方面:限制袁世凯独裁,反对袁世凯复辟。影响:民主共和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
粉碎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企图。
经济方面:兴办实业。影响:“实业救国”成为社会主要思潮之一;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
天;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文化方面:发起新文化运动。影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
第 10 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国民大革命
(1919 年 5 月---1927 年 7 月)
[直击高考]
本单元涵盖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五、六章的主要内容,被高考列入考查范围的知识点
主要有: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
国共产党的成立、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工人运动的高潮)、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第一次国共
合作的实现、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北伐战争(“三一八”惨案、北伐胜利进军、工农运动的
蓬勃发展)、大革命的失败(帝国主义的干涉、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四一二”反革
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重点掌握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历史意义和性
质,要理解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的主要依据,要比较分析新旧民主革命
的异同。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要重点掌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
播情况、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分化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
新。要重点掌握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民主革命纲领制定的依据及内容和意义。第一次工
人运动的高潮的出现,显示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为后来党领导中国革命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
验和教训。要重点掌握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特点。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推动了全国反帝反封的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开展。要重点掌握第一次
国共合作实现的历史条件、合作方式及其原因、合作的实现过程及历史意义、合作的破裂及其原
因。
国共两党领导的国民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它基本推翻了北
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要重点掌握国民革命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
重大历史事件和突出特点。
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反帝反封人民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重点掌握北伐战争
的历史条件和胜利进军及其原因。
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给中国革命提供了深刻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要重点掌握大革命失败的历
史过程及其原因、历史意义及经验教训。
本单元讲述近代中国 1919 年到 1927 年的历史,其历史阶段特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和国民大革命运动。复习时要认真学习、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注意归纳总结,找准
本单元各类知识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建立立体知识结构。要深入分析、归纳、整理、探讨各种历
史现象、历史问题的本质特征,培养史论结合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和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主客原因和教训。注意理解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北洋军
阀、帝国主义势力四种政治力量及相互矛盾情况。本单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国民大革命
运动的兴起时期,就近年高考情况来看,本单元内容几乎年年有考题。命题规律有:(1).从
已考查的内容和角度看,命题广,但主要分布在五四运动和第一次国共合作上,尤其集中于革命
统一战线部分。(2).题型以选择题为主,有的知识点尚未未设计过题。(3).“国民革命的
兴起和失败”近年来全国高考中出现的频度较小。(4).这一部分与世界史联系密切,极易出
现中外结合题,应引起注意。
[本卷概要]
本试卷突出单元测试的特点,紧扣高考考点,强调对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从五四运
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北伐战争,到大革命的失败,
帮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本单元重要知识点的认
识和把握程度。整套试卷注重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比较、理解、综合与评价能力,注重考查
历史知识的结论性、规律性等问题,题量适中,并有备选试题。
[试题全解]
本套试卷的测试目标,一是使学生清楚地掌握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历史意义和性质、中国
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和意义、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历史条件、合作方
式及其原因、合作的实现过程及历史意义、国民革命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重大历史事件和突出
特点、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历史过程及其原因、历史意义及经验教训等知识。二是让学生能深刻
地认识和正确理解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正确分析中国共产党成立
的历史条件和意义,正确理解和评价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及其与新三民主义的原则区别,正确分析
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历史条件与合作方式,正确理解国民革命运动的突出特点,正确分析国民
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以及对陈独秀等历史人物作出正确、客观、公正的评价。
本套试题既突出和强化了对本单元重要知识点的考查,如五四运动(选择题 1-5 小题、材
料解释题第 27 题)、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选择题 6-9 题)、第一次国共合作(选择题 10-15 题、
问答题第 28 题)、国民革命运动(选择题 16—22 小题、材料解释题第 26 题)、对陈独秀的评价
问题(选择题 23-25 小题)等,同时又力求通过各种途径,如对历史材料的阅读、分析、理解、
历史事件的对比等力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高考应试能力。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 5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五四运动作为新旧民主革命的转折点,在中国革命史和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据此回答 1
——5 题。
1.陈独秀被毛泽东称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其主要原因不包括:
①最早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②出任北大文科院长 ③领导了新文化运动,为五
四运动作了思想准备 ④联系进步青年和社团,指导推动运动发展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解析] 本题为组合式反向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陈独秀早期革命活动有关史实和五四运动
全过程的掌握。回答时,首先要明确时间限制条件,主要从五四运动前后进行思考。其次,要根
据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的实践活动进行分析和判断。在中国最早宣传十月革命和马
克思主义的李大钊,“出任北大文科院长”并不能说明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故依题意
选取C
[答案]C
2.五四运动中学生提出的斗争口号初步得以实现的是:
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③废除二十一条 ④拒绝和约签字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为组合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再认再现和分析、理解的能力。在五
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给北洋军阀政府重大压力,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
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职务,在巴黎的中国代表团没有在和约上签字。这表明在五四运动中
学生提出的斗争口号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④“拒绝和约签字”已初步得以实现。依题意
故选取B。
[答案]B
3.下列口号能全面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C.废除二十一条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性质分析与理解能力。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
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A项“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全面地反映“五四”运动反帝反
封建的性质,而B、C、D三项只反映“五四”运动反帝的一面。故选取A。
[答案]A
4.五四运动之所以比辛亥革命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主要因为:
A.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C.先进知识分子的领导 D.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增强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之所以比辛亥革命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的原因的理
解能力,五四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波及全国二十多个省,
一百多个城市,主要是因为它在于“启导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意即中国人
民民族意识的增强。故选取D。
[答案]D
5.下列各项,能够说明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
①斗争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 ②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③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④是当时世界无产阶级的一部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为组合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依据
的分析与理解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要弄清新旧民主革命的区别。判断一场革命运动是属于新
民主主义革命还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主要从革命的领导阶级、指导思想和所属世界革命的范畴等
因素来分析,①项“斗争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旧民主主义革命也是反帝反封建的,应排除。
依题意选取B。
[答案]B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
就焕然一新。据此回答 6-9 题。
6.中共“一大”确定的任务与目标包括:
①领导工人运动 ②打倒封建军阀
③争取民族独立 ④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为组合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②项“打倒封建
军阀”和③项“争取民族独立”是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①项“领导工人运动”是中共
一大确定的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④项“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中共一大通过的党的纲领
所确定的党的奋斗目标。故选取C。
[答案]C
7.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主要体现在:
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方式
③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④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解析] 本题为组合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
新”这一历史结论的分析与理解能力。其“新”主要体现在: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革命纲领、
奋斗目标、革命前途等方面,而②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方式”,这在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也存
在。故选取C。
[答案]C
8.下列关于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历史教训的表述,最正确的是:
A.工人运动必须同农民运动相结合 B.必须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C.必须进行武装斗争和团结各阶层人民群众 D.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解析] 本题为最佳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历史教训”的理解和认识
能力。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出现的标志是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其结果是被直系军阀吴佩孚镇压
而失败,二七惨案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期: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而凶残的,仅仅依
靠工人阶级单枪匠马、赤手空拳,是无法战胜敌人的,必须联合农民阶级和其他阶级,组成最广
泛的继往开来战线,才能战胜国内外一切敌人。C项最全面,故选取C。
[答案]C
9.近代中国始终有“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根据中共二大的最低纲领,“人民大众”应
包括:
A.近代新兴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B.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
C.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D.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人民大众”这一概念的理解能力。近代中国的“人民大众”不
仅仅指的是农民阶级,而是指一切反帝反封建的力量。中共二大更明确地指出:工人阶级、农民
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动力。依题意故选取D。
[答案]D
1924 年 1 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
立。据此回答 10-15 题。
10.“中国现存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比较是真的民主派”这一论断的主
要依据是:
A.国民党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利益
B.国民党在广东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和军队
C.孙中山代表各阶级、各阶层的利益
D.孙中山领导国民党进行不屈不挠的反封建斗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现存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比较是
真的民主派”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的分析与理解能力。中共与国民党之所以能实现合作,主要是
由于两党的斗争任务即反帝反封建是相同的,而且孙中山领导下的国民党为之进行不屈不挠的反
封建斗争。故选取D。
[答案]D
11.孙中山说:“国民党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鲜血液。”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
施是:
A.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B.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C.以党内合作方式同共产党合作 D.建立黄埔军校,培养新式军事干部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孙中山寻求国共合作的理解能力。孙中山在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
后,深深感到国民党内的人员过于复杂,应当改组。1921 年桂林会唔后,孙中山接受共产国际
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同意以“党内合作”方式与共产党合作,改组国民党。故选取 C。
[答案]C
12.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在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
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这里的“内部条件”主要是指:
A.“一战”后,中国民族工业重新受到双重压制
B.“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C.中国共产党正致力于寻找革命的同盟者
D.国民党在南方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国共两党合作历史必然性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国共两党合作的政
治基础是都有面临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这也是当时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因而这里的“内部
条件”主要是指“打倒列强,除军阀”这一共同的政治目标。故选取B。
[答案]B
13.新三民主义之所以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主要是因为:
A.它和中共的纲领完全一致 B.它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C.它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一致 D.它是在中共的帮助下制定的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三民主义之所以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的原因的理解
能力。A项说“它和中共的纲领完全一致”,这是错误的。新三民主义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的若
干原则一致,但也有原则区别。B项“它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也不准确,D项“它是在中共
的帮助下制定的”本身是对的,但并不是因此而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故选取C。
[答案]C
14.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国共两党实行党内合作,即共产党和共青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采取这种方式主要是因为:
A.能被孙中山接受,有利于国民党改组
B.借助国民党的威望和地位壮大共产党的力量
C.便于利用合法身份开展活动
D.打入内部,对国民党实行和平演变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国共两党实行党内合作这种方式的主要原因的理解能力。国民党
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在南方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威信,其力量也相对要大。
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采取这种党内合作的方式,一是易为孙中山接受,二是有利于
帮助国民党改组成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政党。故选取A。
[答案]A
15.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进行中,宣言审查委员会将宣言中收回租界收回海关、取消领
事裁判权、废除不平等条约等具体条文删去,孙中山坚持恢复这些条文,并说,假如不通过
这点,那么大会就毫无意义。这件事表明孙中山:
①把反帝主张视为国民党一大的一个重要内容 ②把反帝主张同反帝斗争的具体目标
结合起来 ③具有维护国家主权、独立的强烈愿望 ④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解析] 本题为组合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收回租界收回海关、取消领事裁
判权、废除不平等条约”具有维护国家主权、独立的强烈愿望和反帝的主张,在孙中山的坚持下,
恢复了宣言审查委员会将要删去的上述条文。这件事表明孙中山坚持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国
家主权、独立。后来,国民党一大通过的《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接受了中共反帝反
封的主张,把旧三民主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主义,从而使新三民主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若
干基本原则一致,却不表明孙中山完全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故选取A。
[答案]A
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国民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思考并回答
16—22 题。
16.“我们希望社会上革命分子,大家都集中到中国国民党,促使国民革命运动得以迅速实现;
同时希望中国国民党断然抛弃依赖外力及军阀两种旧观念……以树立国民革命之真正领袖地
位。”上述中国共产党“三大”宣传内容不反映...中国共产党:( )
A.认为国民党是一个革命政党 B.希望国民党进行改组
C.主张与国民党实现合并 D.承认国民党的领导地位
[解析] 本题材为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中的中国共产党“三大”宣传内容
的分析和理解能力。C 项“主张与国民党实现合并”在材料中并无反映,同时中共“三大”确定
的国共两党合作方式是:共产党和共青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即党内合作。故选取C。
[答案]C
17.北伐战争中,对中国社会矛盾的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人民大众与北洋军阀的矛盾即将解决 B.统一战线内部矛盾迅速上升并恶化
C.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次要化 D.国民党内部左派与右派矛盾加深
[解析] 本题为反向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北伐战争中中国社会矛盾的理解能力。随北伐战
争的胜利进军,北洋军阀的统治即将垮台,然而,统一战线内部矛盾迅速上升并恶化、国民党内
部左派与右派矛盾加深,如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等。但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在中国近
代史上始终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故选取C。
[答案]C
18.1927 年周恩来给中央的意见书中说:“屠杀民众,捣毁党部,工会纯由蒋氏指挥……政府遂
下决心讨伐,迅速出师,直捣南京。”文中的“政府”指:
A.广东国民政府 B.中华苏维埃政府
C.武汉国民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解析] 本题为材料分析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与理解能力。解答本题时要结
合教材有关北伐战争的进程及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来分析。1927 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同时,蒋介石正在为发动反革命政变作准备。故依题意选取C。
[答案]C
19.下述观点中,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失败的主观原因的是:
A.目前,中国民族革命运动的发展,重点是土地革命
B.此后我们的人力务必全用在民众方面,万勿参加政府工作
C.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而兼跨固有的党籍,是想对国民革命和国民党有所贡献
D.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条件下,中国人民迫切需要的并不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失败的主观原因的认识与
理解能力。B项“此后我们的人力务必全用在民众方面,万勿参加政府工作”表明中共放弃对中
国民主革命的领导权,这正是大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
[答案]B
20.下列对国民大革命历史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本上摧毁了军阀统治的基础 B.反帝反封建的口号为人民所接受
C.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扩大 D.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一部分军队
[解析] 本题为反向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国民大革命历史意义的理解能力。国民大革命基
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并未基本摧毁军阀统治的基础,军阀统治的政治、经济基础
依然存在,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取A。
[答案]A
21.对 1924-1927 年大革命性质的正确表述是:
A.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C.革命统一战线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
D.中共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 1924-1927 年大革命性质的理解能力。1924-1927 年大革命是
在革命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而非某一个阶级领导
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或无产阶级革命。故选取C。
[答案]C
22.在 20 世纪第二个十年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是:
A.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 B.《新青年》创办、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新青年》创办 D.中华民国成立、五四运动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在 20 世纪第二个十年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历史事
件的理解能力。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重大历史事件必然是对中国社会历史进程起重要影
响的事件。中华民国成立标志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诞生,不久,宣纺帝正式下诏退位,统治中
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这意味着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而这一切都大大推动了中国
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五四运动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因此,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
碑。故选取D。
[答案]D
2003 年最新版教材将国民革命时期的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改为陈独秀“右倾机会
主义错误”。据此回答 23—25 题。
23.不再称作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的依据中,哪一条是最重要的:
A.陈独秀从建党到大革命前期都有巨大功劳
B.陈独秀犯严重右倾错误都受共产国际的重大影响
C.从抗战时期开始说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这是当时的一种政治考虑
D.陈独秀在实践中不存在向阶级敌人“投降”的问题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与评价能力。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持客观、公
正和实是求事的态度。陈独秀在实践中不存在向阶级敌人“投降”的问题,这是历史事实。也是
不再称作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的最重要的依据。A 项“陈独秀从建党到大革命前期都有
巨大功劳”,B 项“陈独秀犯严重右倾错误都受共产国际的重大影响”不符合历史实际。C 项“从
抗战时期开始说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这是当时的一种政治考虑”更不能作为评判
的依据。故选取 D。
[答案]D
24.下列对陈独秀的评价较为客观的是:
A.为中国近代革命的发展和文化思想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功大于过
B.对中国文化思想方面的贡献大,但对中国革命的破坏更大
C.是陈独秀葬送了国民革命,对这场革命的失败他要负全责
D.在促进中国历史前进的作用方面,陈独秀功过参半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与评价能力。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持客观、公
正和实是求事的态度。A 项“为中国近代革命的发展和文化思想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功大于
过“符合历史实际;B 项“对中国文化思想方面的贡献大,但对中国革命的破坏更大”和 D 项
“在促进中国历史前进的作用方面,陈独秀功过参半”不符合历史实际;C 项“是陈独秀葬送了
国民革命,对这场革命的失败他要负全责”过分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个人作用。故选取A。
[答案]A
25.对这一历史定义的修改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A.任意篡改历史 B.过去对历史的认识都是片面的
C.实事求是、勇于改正的作风 D.对自身的历史缺乏基本的认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地对待历史问题,
勇于改正自身错误的作风,这是作为一个伟大政党的优秀品质之一。故选取C。
[答案]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 2 小题,第 26 题 12 分,第 27 题 12 分,共计 24 分。要求:分析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1926 年 8 月)朱德被派往四川去劝说他的老同事、四川军阀杨森同北伐军合作。杨森向
朱德信誓旦旦,说他渴望参加国民革命事业,可是必须有钱发饷。国民党可以给他多少钱?……
(经过劝说)杨森总算未派部队去帮助他的盟友吴佩孚。……甚至在铁军拿下武汉后,杨森还在
踌躇不决。从湖南和武汉逃出来的地主和实业家对杨森说:北伐军里有许多军官本身就是地主或
资产阶级子弟,他们参加北伐,并不是想叫农民来抢夺和没收他们的土地或其他财产。农民协会
在各地成立,而且有些地方甚至没收并分了土地。国民政府反对这样做,可是农民却充耳不闻。
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正在为农民和工会问题与共产党和激进的国民党员闹意见,还要求取消军队
里的政治部。……那些政治人员向士兵灌输各种思想,又散布到农村去协助农民组织协会,他们
煽动人们破坏社会秩序……。可是这一切很快就要结束了,这些地主报告说,国民党大部分“有
地位”的领导人都反对三大政策;这种政策的取消,只是时间问题。到那时,整个革命运动就要
烟消云散,法律和秩序就可以恢复了。
就在这时候,……两艘英国炮舰溯江而上,在遇到(杨森部队)抵抗后,就把炮口指准万县,
一下子炮轰了两个钟头,打死了五千名中国人,万县成了一片火海。……大火扑灭,尸体掩埋后,
杨森派朱德到汉口表示要效忠国民革命军。
——引自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
回答:
(1)用材料中的事例说明当时国民革命运动面临哪些重大矛盾?(10 分)
(2)据上述矛盾你认为中国共产党当时采取什么策略才有可能使革命取得胜利?(2 分)
[解析] 本题为材料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辨别和从中提炼有效信息并
进行归纳的能力。第一问用材料中的事例说明当时国民革命运动面临哪些重大矛盾?主要从材料
中分析提炼。关键是要紧扣与问题有关的语句,如“农民协会在各地成立,而且有些地方甚至没
收并分了土地。”这反映了农民同封建势力的矛盾、“国民党大部分‘有地位’领导人都反对三大
政策”这反映了国民党内部的矛盾、“两艘英国炮舰溯江而上,在遇到(杨森部队)抵抗后,就
把炮口指准万县,一下子炮轰了两个钟头,打死了五千名中国人,万县成了一片火海。”这反映
了同帝国主义的矛盾等。第二问中国共产党当时采取什么策略才有可能使革命取得胜利?要求将
材料与教材相关知识相结合来回答。
[答案]
⑴同北洋军阀的矛盾:攻打武汉吴佩孚;农民同封建势力的矛盾:农民协会没收地主土地和
财产;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对农民协会与工会的态度不同;国民党内部的矛盾:蒋介石同激进
国民党员(或许多人反对三大政策);同帝国主义的矛盾:英国制造万县惨案。(10 分)
⑵采取充分发动工农,壮大革命力量;争取国民革命领导权,削弱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右派势
力的策略。(2 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感到民众运动势头压力的日本人,试图把它打上排外的印记,并重新唤起人们对
义和团时期的回忆,—些在上海的英国人对商人和学生在产业工人中的有成效的活动感到恐
慌,也开始称之为排外。我听说上海租界董事会有可能采取极其严厉的反对抵制和罢工的行
动。……如果我们让自己卷入这场只是针对日本人的、幸而与我们无关,而且在任何意义上都
不是排外的动乱,将是愚蠢之极的。我向上海的总领事发出具体的指示,告诫美国侨民团体,
既不要鼓动也不要反对这场运动……。没有人会不同意中国学生的目的和理想,他们是在为民
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战。我本人也极感同情,但我当然还是避免与运动的直接接触,因为它纯粹
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
——[美国]P.芮恩斯《一个美国外交官在中国》
(注:芮恩斯是五四运动时期美国驻华公使)
材料 2:在上海和其他城市的英法租界当局对五四运动的支持态度,由于 6 月份罢市、罢
工以后受到日本政府的宣传及—些在华外国人对运动中的“过激主义”的歇斯底里的恐惧的影
响而发生了改变。……6 月 6 日,即罢工罢市开始的第二天,公共租界发布了一个通告,告诫
公众不许在租界内散发传单,禁止在租界内展示有鼓动民心口号的旗帜……在星期日(6 月 8
日)晚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工部局董事会(上海租界的殖民管理机构)作出决议禁止“未经批准的
人员穿戴标志某一统一特殊组织、协会或团体的服饰、徽章或帽盔出现在街头或其他任何公共
场所”。市议会(即工部局董事会)还决定镇压所有的罢工、抵制活动、街头讲演和其他学生活
动,从租界中驱除上海学联。同时还决定,自 6 月 9 日下午 4 时起以武力执行这些决议。工部
局董事会提出的这些镇压行动受到一些外国商人及上海的英国、法国、比利时等国领事馆的支
持。
——[美国]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
回答:
(1)依据材料,指出美国、英国对五四运动各持什么态度?(4分)
(2)试评价芮恩斯的主张(4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持这种态度的原因。(4分)
[解析] 本题为材料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和从中提炼有效信息进行归纳
和评价的能力。第一问依据材料,指出美国、英国对五四运动各持什么态度?回答时主要从材料
中分析提炼。关键是要紧扣与问题有关的语句,如与美国对五四运动所持态度有关的“我向上海
的总领事发出具体的指示,告诫美国侨民团体,既不要鼓动也不要反对这场运动”和与英国对五
四运动所持态度有关的“在上海和其他城市的英法租界当局对五四运动的支持态度,由于 6 月份
罢市、罢工以后受到日本政府的宣传及—些在华外国人对运动中的“过激主义”的歇斯底里的恐
惧的影响而发生了改变。”
[答案]
(1)美国采取中立的态度,即不介入,也不反对五四运动。英国在运动的初期没有干预和
破坏五四运动,但 6 月份以后,开始破坏运动。(4分)
(2)芮恩斯同情五四运动的态度是可以肯定的,中立的态度客观上有利于五四运动的开展。
(4分)
(3)美国和日本在争夺中国远东地区问题上有尖锐的冲突,五四运动打击了日本在中国的
侵略活动,五四运动并没有直接危及美国的在华利益。(4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第 28 小题 12 分,第 29 小题 14 分,共 26 分)
28.对 1924 年初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历史地位,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改组后
的国民党仍然是资产阶级政党;另一种观点认为改组后的国民党是具有两重性质的革命联
盟。请说明你同意哪种观点并阐述理由。
[解析] 本题属于观点论证题,题目就同一个历史事件提供了两种观点,鼓励学生选择其中一
种观点进行分析论证。就两种观点来看,之所以会有不同,是因为观察、分析、判断和评价问题
的角度、侧重点不同而已。一个侧重于国民党的改组目的;一个侧重于指导思想、近期目标、组
织特点等改组后的客观结果,所以,对现一个历史事件的认识与看法,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学生
无论同意题目提供的哪一种观点,也可都不同意,另外提出一种看法,但都要能体现史论结合,
论从史出的基本答题要求,只要有理有据,自圆其说,均可得分。此类开放性题型,颇有新意,
它最大的好处是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任意发挥的自由度较大,有利于打破长期以来教
学中千篇一律、思维僵化的模式,有利于培养创造性人才。
[答案]
同意第一种观点
①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目的是为了借助苏俄和中共力量来建立新三民主义指导下的资产阶
级民主共和国,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4 分)新三民主义集中体现了新
的历史条件下,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本质的区别。(2
分)②改组后的国民党虽然有中国共产党党员加入,但由于资产阶级是领导核心,其主要的
政策还是由资产阶级制定的。(4 分)
同意第二观点
①改组后的国民党是双重性质的革命联盟,从指导思想上看,新三民主义的纲领与中国共产
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的最低纲领有许多一致之处,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理论基础。(4 分)
②从近期目标看,推翻封建军阀统治和反对帝国主义成了国共两党的共同目标,但是,国共
双方又都有各自的奋斗目标,具有双重属性,(4 分)
③从组织特点看,国民党成为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四个阶级的
联合体,既不是原有的单一的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团体,又不是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团体,
带有双重属性。(4 分)
29.近代中国在 20 世纪初,处于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民主革命实现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这是诸多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诸多历史因素”指的是哪些因素?(10分)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2分)
(2).这种“诸多历史因素的共同作用”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民主革命实现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
历史条件及历史影响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要回答第一问,首先要弄清“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
民主主义革命”这两个概念,而对于革命性质的确定主要决定于革命的领导阶级、革命纲领等因
素的综合。然后从经济、政治(阶级)、思想、中国革命所属的世界革命范畴以及此前中国各主
要阶级在中国民主革命中探索及其结果来进行分析和概括。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既然要从经济和政
治的角度来思考。回答第二问时,主要从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来考虑。
[答案]
(1).因素: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迅速壮
大,为实现革命转折打下了经济和阶级基础.(2分)十月革命使中国革命战争成为世界无产阶
级革命运动的一部分.(2分)新文化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无产
阶级开始领导革命.(2分)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资产阶级的改良和共和国方案都有行不通,
领导中国革命的重担历史潮流地落在无产阶级的身上。(4分)最主要的因素:民族资本主义迅
速发展,无产阶级队伍迅速壮大和斗争的发展。(2分)
(2).这种“诸多历史因素的共同作用”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转折。(2分)
[备考资料]
1、(2005 年北京春季招生)五四运动中,北京爱国学生喊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引发这一事件的导火线是
A.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 B.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C.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 D.北平学生抗议美军暴行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的再认再现能力.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
败,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所以选 B。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 是 1915 年 5 月;日军制造
九一八事变是 1931 年 9 月;北平学生抗议美军暴行发生在 1946 年。
[答案]B
2、(2005 年北京春季招生)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前,中国共产党提出“中国现存的各政党,只有
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是比较真的民主派”的主要依据是
A.孙中山领导国民党坚持反帝反封建斗争
B.国民党建立了根据地和军队
C.其领袖孙中山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
D.国民党代表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利益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之所以能够实现合作,
主是是由于二者的斗争任务即反帝反封建是相同的。而且孙中山领导下的国民党为之进行了
斗争。所以中国共产党称“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是比较真的民主派”。
[答案]A
3. (2005 年北京春季招生)孙中山晚年强调“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历史背景是
①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②列强在华享有各种特权
③北洋政府名曰“共和”实为专制 ④中国处于割据混战局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的能力,以及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题目要求
的时间是孙中山晚年,排除①。用排除法可知正确的答案为 B
[答案]B
4.(2004 年北京)中国共产党能够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最主要的原因是:
A.工人运动遭受挫折 B.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党正确分析了国情 D.共产国际的支持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共产党能够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主要原
因的再认再现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中共“二大”这所以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
认识到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性质是民主革命,故选取C。
[答案]C
5.(2004·广东)北伐军决定先扫除直系军阀吴佩孚,因为他 ( C )
A.是北洋军阀的总头目 B.在北洋军阀中实力最强
C、盘踞两湖,直接威胁广东革命根据地 D.勾结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三一八”惨案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北洋军阀、北伐有关史实再认、再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自袁世凯死
后,北洋军阀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没有总头目,当时实力最强的是张作霖,勾结日本帝国主义,
制造“三一八,,惨案的是段棋瑞;盘踞两湖,直接威胁广东革命根据地是吴佩孚,他主动进攻
湖南的唐生智是北伐的直接原因。
[答案]C
6、(2003 年上海)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进一步加紧对中国的侵略,直接反对日本侵华的群众运动
是:
A.护国运动 五四运动 B.五四运动 五卅运动
C.五卅运动 省港罢工 D.五四运动 省港罢工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辨别直接反对日本侵华的群众运动的能力.五四运动爆发的
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涉及日本侵略中国的山东问题,五卅运动是日本人枪杀工
人顾正红事件而引起的,省港大罢工是支持五卅运动的,护国运动是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故选
取B.
[答案]B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农民在乡里造反……乃是广大农民群众起来完成他们的历史使命,乃是乡村的民主势力
起来打翻乡村的封建势力。宗法封建性的土豪劣绅,不法地主阶级,是几千年专制政治的基
础,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的墙角。打翻这个封建势力,乃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材料 2:1927 年 1 月,英国将驻威海卫的舰队开到上海,还准备从国内派三个旅的军队到上海。
美国也命令马尼拉的舰队到上海。 ——《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
材料 3:蒋介石业已变为国民革命公开的敌人,业已变为帝国主义的工具,业已变为屠杀工农和
革命群众的白色恐怖的罪魁。
请回答:
(1)20 世纪 20 年代后半期,中国农民运动兴起的原因及特点?(2 分)
(2)国民大革命时期,英美迅速干涉中国革命的主要方式有哪些?(3 分)
从国际背景分析英美干涉中国革命的原因?(1 分)
(3)根据材料 3,说说一国民大革命失败客观原因的历史根源是什么?(1 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理解历史材料和历史问题的能力。第一问根据材料1
并结合教材有关知识进行分析和概括。20 世纪 20 年代后半期,中国农民运动兴起的原因主要根
据国民大革命的兴起和发展这历史特征回答。而中国农民运动兴起的特点可根据材料1并结合教
材有关知识进行分析和概括成立农民运动组织和进行武装斗争等。第二问国民大革命时期,英美
迅速干涉中国革命的主要方式要结合教材有关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的惯用伎俩不定期进行分
析概括。第三问根据材料 3 概括国民大革命失败客观原因的历史根源。这关键是要能区别主观原
因与客观原因。
[答案]
(1)原因:国民大革命的兴起和发展;中共的积极领导;北伐的胜利进军。特点:成立农民运
动组织,如农民协会;进行武装斗争,推翻地主阶级政权,建立农民武装政权。(2 分)
(2)事实:支持反革命军阀对抗革命;准备武装干涉;扶植代理人,分化革命阵营。原因:英
美是一战的战胜国,经过华盛顿会议等国际会议的殖民利益调整,东亚及太平洋地区成为英
美的重要殖民利益中心,英美对中国革命十分敏感、仇视。(4 分)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等反动势力往往与帝国主义相互勾结,压迫
人民。(1 分)
第 11 单元 国共十年对峙
(1927 年 8 月---1937 年 7 月)
[直击高考]
本单元涵盖了《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第一章的主要内容,被高考列入考查范围的知识点主要
有: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工农武装起义、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土地革命和根据地
的政治经济建没)、日本大举侵华(“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蒋介石“攘外必先安
内”的政策)、红军的战略转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制定、
“—二·九”运动和西安事变)
1927 年的三大工农武装起义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新局面,为中国
革命创建人民军队,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重点掌握三大工农武装
起义的基本概况、历史意义和教训。理解只有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革命方式才能为中国革命带来
希望。
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
辉典范。重点掌握“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表现形式、存在条件、理论核心和历史意义。
土地革命和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建没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重要内容。主要掌握土地革
命路线的内容和作用、根据地建没的目的、内容、意义。
“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是日本大举侵华的表现。重点掌握其原因、实质、影
响以及蒋介石的态度。
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是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继续和发展。重点掌握其提出的历
史背景、目的、实质和影响。
红军的战略转移重点掌握其原因和历史意义、遵义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历
史意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要重点掌握其原因、过程和意义。分析和理解西安事变发生
的历史背景、西安事变发生后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各政治势力的态度及结果。
本单元讲述近代中国 1927 年到 1937 年的历史,其历史阶段特征是:国共十年对峙。复习时
要重点要认真学习、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应重点扣住“国民政府的措施与政策”、“中国共产党的
斗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三条主要线索的发展来理解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形势的
演变,在此基础上,注意归纳总结,找准本单元各类知识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建立立体知识结构。
要深入分析、归纳、整理、探讨各种历史现象、历史问题的本质特征,培养史论结合分析、归纳
问题的能力。复习时要注意以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主线,分析国共两党分别采取的不同政
策和策略及其实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去认识理解问题。例如,分析国共
两党政权的性质;理解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中国革命道路探索的原因、特点、反映的
实质问题、毛泽东的历史贡献等。本单元内容在高考中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命题的重点部分之一,
极少数年份无考题。命题规律有:(1)历年高考中,考查重点集中于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国民
政府前期的统治(现已成为阅读内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遵义会议等,考点分散。
(2)从题型上看,以选择题为主。
[本卷概要]
本试卷突出单元测试的特点,紧扣高考考点,强调对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从工农
武装割据的形成、日本大举侵华、蒋介石对日政策、红军的战略转移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
步形成,帮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本单元重要知
识点的认识和把握程度。整套试卷注重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比较、理解、综合与评价能力,
注重考查历史知识的结论性、规律性等问题,题量适中,并有备选试题。
[试题全解]
本套试卷的测试目标,一是使学生清楚地掌握工农武装割据形成的条件、过程和历史意义、
日本大举侵华的表现、原因以及蒋介石对日政策提出的历史背景、目的、实质和影响、红军的战
略转移的原因和历史意义、遵义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到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的初步形成等知识。二是让学生能深刻地认识和正确理解红色政权在中国民主革命过程中历史
地位和历史作用,正确分析中国革命道路探索的原因、特点、反映的实质问题,正确理解和评价
毛泽东的历史贡献等。
本套试题既突出和强化了对本单元重要知识点的考查,如“工农武装割据”(选择题 1-6
小题、材料解释题第 26 题)、日本开始大举侵华(选择题 7-10 题)、抗日民主运动日益兴起和
高涨(选择题 11-13 题、材料解释题第 27 题)、遵义会议(选择题 14—17 小题)、红军的战略
转移(选择题 18-19 题)、西安事变(选择题 20-23 小题)、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作出了艰辛的历史努力(选择题 24-25 题)、中国共产党策略方针的变化(问答题第 28 题)
等,同时又力求通过各种途径,如对历史材料的阅读、分析、理解、历史事件的对比等力求培养
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高考应试能力。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 5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工农武装割据”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一种斗争形式,也是
中国革命的必由之路。据此回答 1-6 题。
1.八一南昌起义的最大意义在于: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B.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政权
C.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D.确立了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八一南昌起义的意义的识记、分析和理解能力。大革命失败后,
为了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决定用武装起义来回答反动派的屠杀政策,八一南昌起义是我党第一
次独立领导的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起义。因此,它标志我党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
枪。故选取A。
[答案]A
2.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中,得出的最重要的教训是:
A.必须建立—支新型的人民军队 B.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C.必须建立工农革命政权 D.必须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和归纳能力。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
起义开创了我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新局面,它走的是俄国“十月革命”式的城市中心
道路,这意味着当时我党工作重心仍在城市。三大起义的失败,说明中国走城市中心道路行不通,
这就为必须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这也是中国共产
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中,得出的最重要的教训。故选取D。
[答案]D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和巩固的重大意义在于:
A.奠定了“党指挥枪”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
B.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C.标志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开始
D.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革命武装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和巩固的重大意义的理解能力。A项“奠
定了“党指挥枪”新型人民军队基础”的是三湾改编,C项“标志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
开始”的是中共领导的三大武装起义,D项“创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革命武装”的是八一南
昌起义,B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和巩固”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即“农村包
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故选取B。
[答案]B
4.1931 年毛泽东制定了土地革命路线,土地革命的实质是:
A.废除封建剥削 B.满足农民土地要求
C.改变土地制度 D.调动一切反封建因素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土地革命的实质的分析与理解能力。1931 年毛泽东制定了土地
革命路线的要求是消来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从而废除封
建剥削。故选取A。
[答案]A
5.1927—1930 年红军创建的革命根据地中,势力发展到长江以北的是:
A.赣南闽西根据地 B.海陆丰革命根据地
C.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D.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 1927—1930 年红军创建的革命根据地的再认再现能力。其中势
力发展到长江以北的革命根据地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洪湖和湘鄂边根据地。依题意选取D。
[答案]D
6.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建立的条件不包括:
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B.革命武装力量的发展壮大
C.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D.第四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建立的条件的分析能力。成立于
1931 年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是中共领导的最高工农民主政权。它的成立必须要有
一定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思想基础,A项“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是其政治、经济基
础,B项“革命武装力量的发展壮大”是其军事基础,C项 “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是其思想理论基础。D项“第四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是在 1934 年。依题意选 D。
[答案]D
从 1931 年起,日本开始大举侵华,导致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并日益激化。据此回答 7-
10 题。
7.日本东方会议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密奏:“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
期征服朝鲜等,皆已实现。惟第三期灭亡满蒙,以便征服中国领土尚未实现。”上述材料表明 ①
日本侵华蓄谋已久 ②侵略中国是日本的既定国策 ③经济危机使日本加快了侵华的步骤 ④“九
一八”事变的发生绝非偶然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为材料分析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与理解能力。③“经济危
机使日本加快了侵华的步骤”本身没有错,但材料并未体现出来,应排除选取项③。故选取C。
[答案]C
8.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的直接原因是:
A.1927 年东方会议决策 B.1929 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
C.国民党反动派正全力围剿红军 D.欧美列强无暇东顾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的直接原因的理解能力。
A项“1927 年东方会议决策”制定了以侵华为中心的“大陆政策”,说明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
●一八”事变侵略中国的历史必然性,C项“国民党反动派正全力围剿红军”和D项“欧美列强
无暇东顾”为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1929 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波及日本,使日本国内阶级矛盾和其它社会矛盾激化,为了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缓和阶级矛盾,
并依靠掠夺中国的财富,来医治经济危机造成的创伤,日本政府发动了一场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
故依题意选取B。
[答案]B
9.“九●一八”事变的影响不包括:
A.打破了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加深了英美和日本之间的矛盾
C.中日民族矛盾向着主要矛盾地位上升 D.中国内战进一步扩大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九●一八”事变的影响的分析能力。“九●一八”事变打破了一
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使中国由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向由日本独霸局面转
变,从而加深了英美和日本之间的矛盾;“九●一八”事变后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落入日军之手,
1932 年日本扶持清废帝建立满洲国,中国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因而导致中日民族矛盾
向着主要矛盾地位上升。为挽救民族危机,全国人民团结抗战,中国内战朝民族战争的方向发展。
故依题意选取 D。
[答案]D
10.1935 年,华北事变引起的政治后果有①中共开始调整政策,由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
②出现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③直接导致西安事变的发生 ④进一步加剧了国民党内部的
分化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华北事变引起的政治后果的分析能力。华北事变后中华民族面临
亡国来种的危机,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开
始调整政策,由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全国各阶层爱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同时,
华北事变也使国民党内部的分化进一步加剧。但是,蒋介石却威逼张学良、杨虎城执行“剿共”
计划,这就直接导致了西安事变的发生。故依题意选取 C。
[答案]C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抗日民主运动日益兴起和高涨。
据此回答 11-13 题。
11.1932 年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上海成立,他们的政治要求是呼吁国民政府:
A.释放政治犯,保障人民抗日民主权利 B.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C.制订宪法,给人民自由民主权利 D.废除一党专政,实现民主自由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政治要求的再认再现能力。B、C、D三项
的主张主要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故依题意选取A。
[答案]A
12.1931-1936 年中国抗日民主运动最主要的特点是:
A.涉及东北、华北、福建等地 B.参加者有自发的群众、有国民党将领
C.抗日与反蒋相结合 D.都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 1931-1936 年这一历史阶段中国抗日民主运动最主要的特点的
理解能力。最主要的特点即本质特点,而A项“涉及东北、华北、福建等地”只表明中国抗日民
主运动在地区分布上的广泛性,B项“参加者有自发的群众、有国民党将领
”表明参加中国抗日民主运动成分的广泛性,D项“都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不符合历史事实。而
C项“抗日与反蒋相结合”则反映了中国社会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交织。因而,揭示了当时中
国抗日民主运动的本质特点,故选取C。
[答案]C
13.20 世纪 30 年代,国民党内部爱国力量举起抗日反蒋旗帜,集中说明了:
A.日本已开始全面侵华战争 B.蒋介石的妥协政策不得人心
C.抗日符合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D.要抗日就必须反蒋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 20 世纪 30 年代,国民党内部爱国力量举起抗日反蒋旗帜这一历
史事件的理解能力。由于日本对华侵略的加剧,这严重威胁到包括国民党内部爱国力量在内的整
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因此,国民党内部爱国力量举起抗日反蒋旗帜可以集中说明抗日符合整个中
华民族的利益。故选取C。
[答案]C
遵义会议是在红军长征期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据此回答 14-17 题。
14.遵义会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 B.政治路线和党的作风
C.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 D.组织问题和思想路线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遵义会议内容的再认再现能力。遵义会议集中纠正了博古等人在
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由此可见,这次会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组织问题和军事问
题,而非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党的作风问题。故依题意选取C。
[答案]C
15.遵义会议后,红军继续长征面临的首要任务是:
A.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 B.重建新的革命根据地
C.消除“左”倾思想的影响 D.克服恶劣的自然困难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和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遵义会议召开时,红军仍然面临
敌人的围追堵截。因此,遵义会议后红军继续长征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故
选取A。
[答案]A
16.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后,选择了一条自然条件艰苦的北上之路。这
条路主要经过的省份是:
A.四川西部 B.西藏东部 C.甘肃南部 D.青海西部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长征主要路线的再认再现的能力。依教材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可知答案为A。
[答案]A
17.遵义会议成为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
A.纠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 B.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C.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D.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妥善处理自身问题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遵义会议成为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的理解能力。遵义会议
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地
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因此,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故选取D。
[答案]D
伟大的长征,给党和人民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据此回答 18-19 题。
18.中央红军长征期间的重大事件不包括:
A.中共发表《八一宣言》 B.日本制造华北事变
C.中共纠正“左”倾错误 D.“一二●九”运动爆发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中央红军于1934年10月开始长征,1935
年 10 月同在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A项“中共发表《八一宣言》”、B项“日本制造华北事变”、
1935 年遵义会议中共纠正“左”倾错误均是在 1935 年红军长征途中,而D项“一二●九”运动
爆发是在 1935 年 12 月,此时中央红军长征已结束。故选取D
[答案]D
19.遵义会议后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采取的有效的行动有:
①强渡乌江 ②四渡赤水 ③巧渡金沙江 ④强渡大渡河 ⑤飞夺泸定桥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遵义会议后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采取的有效的行动的再认再
现的能力。遵义会议后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
划,然后巧渡金沙江,冲出敌人的包围圈。红军继续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冰封
雪盖的夹金山,穿过杳无人烟的大草原,进入甘肃、陕西。故依题意选取D。
[答案]D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据此回答 20-23 题。
20.西安事变的爆发说明当时的主要矛盾是:
A.国民党内部的矛盾 B.国共两党的矛盾
C.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 D.地方与中央的矛盾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 1936 年西安事变爆发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理解与辨别
能力。ABD 三项是干扰的配项,1935 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阶级矛盾和其它社会矛盾降到次要地位。因此,符合题干主要矛盾之意的是 C 项。
[答案]C
21.在西安事变中,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主要是由于:
A.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和教育 B.认识到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
C.为了保持自己的政治地位和权力 D.宋氏兄妹的奔走和劝说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西安事变中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主张的原因的理
解能力。A项“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和教育”显然不可能,BCD三项是其原因之一,但符合题干
主要原因之意的正确答案是C。
[答案]C
22.西安事变:
①是一次具有爱国意义的兵变 ②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
③检验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抗日态度 ④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本题为组合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西安事变的理解能力。①项“是一次具有爱国
意义的兵变”、②项“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③项“检验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抗日态度”、④项
“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分别从西安事变的性质、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西安事变发
生后中国社会各阶级所持的态度、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重要历史意义等方面来进行了正确的分
析。故选取A。
[答案]A
23.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张学良、杨虎城 B.中共代表团
C.国民党内亲英美派 D.各阶层人民的愿望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起主导作用的政治势力的理解能力。
西安事变发生后,国际国内各政治势力的态度不同。但主要有两种主张:一是主张和平解决,以
英美等国、国民党内亲英美派和中国共产党为代表;一是主张武力解决,以日本亲日派为代表。
面对极其复杂的政治形势,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派周
恩来等赴西安参加谈判。经过中共多方艰苦的努力,终于使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故选取B。
[答案]B
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了艰辛的历史努力。据此回答 24-25 题。
2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是在:
A.蒋介石对中央苏区第四次“围剿”时 B.《何梅协定》签订后
C.瓦窑堡会议期间 D.西安事变发生后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华北事变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
危险,1935 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同年底,中共中央在陕
北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蒋介石对中央苏区第四次“围剿”是
在 1933 年,西安事变发生在 1936 年。故选取 B。
[答案]B
2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制定是在:
A.“八一宣言”中 B.瓦窑堡会议上
C.洛川会议上 D.《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1935 年底,中共中央在陕北召开瓦窑
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故选取B。
[答案]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 2 小题,第 26 题 16 分,第 27 题 10 分,共计 26 分。要求:分析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6.阅读下面有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色政权的材料
材料 1:红色政权地区,系指在中共领导下,实行武装割据,与国民党统治的白色政权相对
立的革命根据地。这些地区革命政权的形式,始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的工农武装暴动,中
经过渡性质的“革命委员会”,而后逐渐形成各级地方的工农民主政权。
材料 2:苏维埃是红色政权体系中最基层的组织,毛泽东曾把整个红色政权比喻为牢固的塔,
而乡政权犹如塔脚。为了把乡政权变为“石头筑的塔脚”,从而坚固红色政权的整个“宝塔”,革
命根据地的各级领导机关非常重视乡政权的建设,并从中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为了广泛吸
收群众参加政权管理,乡工农兵代表会议设立了经常的或临时的各种专门工作委员会。……这种
委员会的参加者都是不脱产的群众中的积极分子。
材料 3:红色政权的机构和制度,其作用,不但在于对豪伸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实行专政,
而且还在于它是工农大众日常生活的管理者。……它通过普遍平等的选举制度,把工农群众的优
秀代表选拔到各级政权机关,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既有高度的民主,又有高度的集
中。
材料 4:红色政权在政权机构和制度建设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在二十年代,当中共在政权建
设上尚无直接经验的情况下,红色政权在一定时期内排除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参加,这与中国国情
和当时中国革命的性质和阶段是不相适应的。在选举上……对剥削者和为剥削者服务的人没有区
分,而一概剥夺了这些人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不利于争取可以争取的力量。另外,红色政
权实行“议行合一”制……集立法权与行政权于一身,而不注意解决如何发挥社会和人民的监督
作用,也容易导致专檀。
——以上材料均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近代后编》
回答:
(1)红色政权是如何加强政权建设的?
(2)根据材料评析红色政权进行政权建设的措施。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分析、理解、提炼、归纳和评价的能力。回答第一
问“红色政权是如何加强政权建设的?”时,主要从材料中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归纳和概括。
材料 1 主要阐述了什么是红色政权以及它的性质。材料 2 中“为了广泛吸收群众参加政权管理,
乡工农兵代表会议设立了经常的或临时的各种专门工作委员会。”、材料 3 中“它通过普遍平等的
选举制度,把工农群众的优秀代表选拔到各级政权机关,让工农大众成为政权的管理者、它实行
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这些都是回答第一个问题所需的有效信息,需要我们从材料中提炼出来
并进行归纳与概括。第二问“根据材料评析红色政权进行政权建设的措施。”主要考查学生的分
析、评价能力。要求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从党的领导、
政权建设方式、政权性质、具体措施及其积极作用和政权建设中也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红色政
权进行政权建设的措施进行分析与评价。
[答案]
⑴.吸收群众中的积极分子参加各种专门工作委员会;让工农大众成为政权的管理者;选拔群众
中的优秀代表充实到各级政权机关;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4 分)
⑵.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共领导下,通过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出现了
工农武装割据,逐渐建立起各级地方红色政权。(2 分)红色政权通过吸收积极分子参与政
权管理,实行“议行合一”制等政权建设的措施,提高了行政效率,使红色政权日益巩固和
扩大,为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 分)但在政权建设中也存在一些不足。
如在结构模式上曾一度教条主义地照搬苏联模式;在阶级结构上,在一定时期内排除了民族
资产阶级的参加;在选举上不注意区分剥削者和为剥削者服务的人。(6 分)这些“左”的
行为违背了中国的国情,不利于革命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议行合一”制容易导致专断的产
生。(2 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军进展当与中国亲日军阀之活跃相并行。日本将利用华北各派军阀之冲突……
特别是在“停战”后防地之分配上,煽起大规模的军阀战争。冯玉祥、方振武已开端在先。其他
如四川军阀战争正酣,西南的反蒋的酝酿,都昭示着各帝国主义列强正在积极准备便于他们瓜分
中国的军阀战争。
——引自《中央致各级党部及全体同志的信——论反帝运动中的统一战线》(1933 年 6 月 8
日)
材料二 中国民众在福建所谓人民革命政府的存在与破产之中深刻地了解到反革命改良
主义的实质。在福建聚集了一切中国的反革命的改良主义的集团与派别……福建人民革命政府的
一切行动都是动摇犹豫投降出卖妥协与失败主义的行动。
——引自《中央为福建事变第二次宣言》(1934 年 1 月 26 日)
材料三 今当我亡国灭种大祸迫在眉睫之时,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再一次向全体同胞呼
吁:无论各党派间在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的不同,无论各界同胞间有任何意见上或利益
上的差异,无论各军队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敌对行动,大家都应当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
真诚觉悟,首先大家都应当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
——引自《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1935 年 8 月)
材料四 日本帝国主义吞并东北三省后,现在又并吞整个华北,而且正准备并吞全中国,
把全中国从各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变为日本的殖民地。我们的任务,是在使全国人民有力出力、
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不使一个爱国的中国人不参加到反日的战线上去。
――引自《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1935 年 12 月 25 日)
回答:
(1)指出材料一、二中的策略错误及其实质
(2)比较材料三、四与材料一、二,指出党的策略路线的变化。
(3)据材料三、四,说明党实现策略路线转变的主要依据。
(4)从党的策略路线的这一变化中可以获得什么启示?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及其相关总是的分析、理解、辨别和概括能力。第一问
“指出材料一、二中的策略错误及其实质”可从材料一“......煽起大规模的军阀战争。冯玉
祥、方振武已开端在先。”和材料二“福建人民革命政府的一切行动都是动摇犹豫投降出卖妥协
与失败主义的行动。”中提炼并概括出策略错误及其错误的性质等答题要点。回答第二问“比较
材料三、四与材料一、二,指出党的策略路线的变化。”时应紧扣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如“......大
家都应当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我们的任务,是在
使全国人民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不使一个爱国的中国人不参加到反
日的战线上去。”与材料一、二进行比较、分析并概括中共策略路线的变化―――党开始纠正“左”
倾关门主义错误,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策略。回答第三问“据材料三、四,说明党实现
策略路线转变的主要依据。”时要结合材料关键语句如“今当我亡国灭种大祸迫在眉睫之时”、“日
本帝国主义吞并东北三省后,现在又并吞整个华北,而且正准备并吞全中国,把全中国从各帝国
主义的半殖民地变为日本的殖民地。”这一日本对华侵略加剧的事实和由此引起的中国社会主要
矛盾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来说明党实现策略路线转变的主要依
据。回答第四问“从党的策略路线的这一变化中可以获得什么启示?”时主要根据党的前后路线
的不同及其导致的不同后果来总结经验教训。
[答案]
⑴.材料一将冯玉祥、方振武领导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抗日活动等同于军阀战争。材料二
完全否认福建事变的抗日反蒋的进步意义,斥之为反革命的改良主义。错误的实质是“左”
倾关门主义。(4分)
⑵.党开始纠正“左”倾关门主义错误,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策略。(2 分)
⑶.日本要变中国为其独占的殖民地。由此引起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中日民
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2分)
⑷.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对主要矛盾和阶级关系的正确
判断是党制定正确路线的基本前提。(2 分)(不必拘泥于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均可。)
三、问答题:第 28 题 12 分,29 题 12 分,共 24 分。
2
8.毛泽东在 1937 年指出:“工农民主共和国的口号,过去的提出和今天的放弃,都是正确的。”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试结合 1927-1937 年中国革命的实践,简要论述毛泽东上述思想的正确性。(10 分)
(2)中国共产党策略方针的这种变化体现了哲学中的那些思想?(2 分)
[解析] 本题是观点论证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在 1927-1937 年中国革命实践中策
略方针变化的分析、理解和判断能力。回答第一问“试结合 1927-1937 年中国革命的实践,简
要论述毛泽东上述思想的正确性。”时,主要从 1927-1937 年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国革命形势
和中国革命主要任务的变化以及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革命具体实际所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
正确性来进行归纳和概括,答题时注意按历史发展“大革命失败后”和“‘九●一八’事变后”两
个阶段顺序组织答题要点。第二问“中国共产党策略方针的这种变化体现了哲学中的那些思
想?”,要结合中国共产党策略方针变化的现实依据运用哲学的相关原理进行回答。
[答案]
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2 分)不久,毛泽东领导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提出了“工农武
装割据”的思想,使中国革命走上了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
一条道路。(2 分)随着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和红军的不断壮大,1931 年中华苏维埃共和
国临时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与国民政府对峙的工农民主政权,中国
革命走上了胜利发展的道路。(2 分)“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
盾。随着民族危机的逐步加深,国内政治局势出现了重大变化,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出现高潮,
国民党营垒内部出现分化。(2 分)中国共产党根据时局的变化,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的策略方针,作出重大让步,最终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为夺取抗战胜利作出
巨大贡献。(2 分)
⑵.体现了主次矛盾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理。(2 分)
29.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开始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
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并结合史实说明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表现.
(2).试分析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原因.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开始前夕这十年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
熟的表现相关史实的再认再现和分析、概括能力。第一问,主要从“中国共产党从理论到实践上
对中国革命道路探索、召开遵义会议,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
特别是当时急需要解决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以及根据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形势的变化对
中国革命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调整,如召开了瓦窑堡会议会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
针,党领导了“一二●九”运动,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使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等方面来回答。第二问“试分析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原因”可从“中
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及时总结了失败的经验教训,克服左、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把马克思主义
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解决中国革命中的实际问题、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
领导”等方面进行回答。
[答案]
(1).表现:A.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们从理论到实践上找到了一条适
合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即是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工农武装
割据”,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道路。B.1935 年 1 月在长征中召开的遵义会议,不仅确立毛
泽东为首的中央新的领导集体,而且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
题的成功范例。C.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我党在北上抗日长征中发表了《八一宣言》,召开
了瓦窑堡会议会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党领导了“一二●九”运动,掀起了
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原因:A.党及时总结了失败的经验教训,克服左、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B.把马克
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解决中国革命中的实际问题。C.形成了以毛泽东
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备考资料]
1.(2004 年北京)1935 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各界同胞、党派和军队捐弃前嫌,
抵御外侮,是因为:(B)
A.党修改了民主革命的纲领 B.中国需倾全国力量抗日救国
C.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D.党重新认识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实的分析能力。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是在 1937 年,中共发
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表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需要全民
族力量抗战。因此正确答案为B。
[答案]B
2.(2004 年湖北)1927 年日本“东方会议”通过的侵华方针是:
A.发动全侵华战争 B.分裂中国,控制中国东北
C.扶持国民政府内部的亲日势力D.建立包括中国在内的“大东亚共荣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 1927 年日本“东方会议”内容的再认再现的能力。1927 年日本
召开的“东方会议”,确立了“把满洲从中国本土分裂出去,自成一区,置日本势力之下”的侵
华方针,因此正确答案为B。
[答案]B
3.(2003 年全国)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其主要内容是:
A.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
B.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C.将地主的所有财产分配给农民
D.组织农民积极从事生产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土地革命内容的理解能力。B项“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为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C项“将地主的所有财产分配给农民”错误,因为地主的现金、金
银器等交公,D项“组织农民积极从事生产”是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的主要内容。A项“打土豪、
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才是农村土地革命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A。
[答案]A
4.(2003 年天津)经过土地革命,根据地农民获得的经济和政治利益是:
①分到了田地 ②分到了地主的全部财产
③摆脱了封建剥削与债务 ④摆脱了政治压迫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土地革命作用的理解能力。②项“分到了地主的全部财产”不正
确,农民分到的是地主的牲畜、房屋、土地,而现金、金银器等交公,因此A、C、D三项不正
确。故正确答案为B。
[答案]B
5.(2003 年上海)遵义会议就红军未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损失惨重的主要原因展开了激烈
的争论,多数与会者认为是由于:
A.敌我力量对比悬殊 B.红军尚未无作战方针
C.军事指挥严重失误 D.敌军用碉堡战术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五次“围剿”损失惨重的主要原因的分析能力。A项是五次反
围剿的共同之处,B项不符合史实,D项为外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主要是错误的军事指
导方针。故选取C。
[答案]C
6.(2004 年广西)阅读以下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有关的材料:
材料一 蒋介石要求国民党军,对根据地“予以严密封锁,使其交通物质,两相断绝,则内
无生产,外无接济,既不得活动,又不能鼠窜,固守一隅,束手待毙。”
―――《处理剿匪省份政治工作报告》(1934 年)
材料二 粟裕在回忆第五次反“围剿”时说,十九师是红七军团的主力、战斗力强,擅长打
野战,但没有见到过装甲车……部队一见到(国民党军的)两个铁家伙打着机枪冲过来,就手足
无措,一个师的阵地便是被两辆装甲车冲垮。
―――《李志民回忆录》(1993 年)
材料三 长期的战争使扩大红军指标难以如期完成。如“上杭县才溪乡,共有二千余口人,
在一次一次的扩军突击后,乡里只剩下壮丁七人,还要进行突击(扩大红军),这当然不现实。
―――《李志民回忆录》(1993 年)
材料四 粮食问题已经非常严重的摆在我们面前,谷价到处高涨,有些地方如会昌、瑞金、
博生、于都等处已涨到七八元一担。应该收集的土地税和公债谷子还差着很巨大的数目。
―――《红色中华》第 146 期(1934 年)
回答:(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红军在进行第五次反“围剿”时所面临的严峻内外形势(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指导方针和客观形势两方面分析红军第五次反“围
剿”失败的主要原因(7 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阅读、分析、理解和处理能力。第一问“根据材料,
概括指出红军在进行第五次反“围剿”时所面临的严峻内外形势”,题目明确要求根据材料概括
红军面临的严峻内外形势,答题就不能脱离材料泛泛而谈。要从材料一“蒋介石要求国民党军,
对根据地予以严密封锁严密封锁”、材料二“十九师是红七军团的主力、战斗力强,擅长打野战,
但没有见到过装甲车”、材料三“长期的战争使扩大红军指标难以如期完成”和材料四“粮食问
题已经非常严重的摆在我们面前”等方面进行归纳。第二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指导
方针和客观形势两方面分析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这一问主要是根据材料联
系所学知识从主观方面―――“左”倾错误主导红军的军事指导方针和客观方面―――敌我双方
力量悬殊来进行回答。
[答案]
(1)内外形势:国民党军对革命根据地的封锁更加严密;(2 分)国民党军在装备上比红军强大
得多;(2 分)红军在兵源(征兵)、物资(粮食)等方面都已相当匮乏。(4 分)
(2)失败原因:指导方针:“左”倾错误主导红军的军事指导方针,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守中
的消极防御。(4 分)客观形势:敌我双方力量悬殊。(3 分
第十二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直击高考]
本单元包含的章节为《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第二章,被列入高考的考点有: (1)抗日战争的爆发
和国共联合抗日①七七事变②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2)日本帝国主义残暴的殖民统治①汪精卫
集团建立伪政权②野蛮的经济掠夺和奴化教育③日伪的残暴统治和沦陷区人民的反抗斗争(3)国
民政府的内外政策和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①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和皖南事变②下面战场形势的
恶化③一党专政和官僚资本的膨胀(4)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胜利①敌后抗日根据地
的开辟②百团大战和敌后军民的艰苦斗争③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和中共“七大”④抗日战争的伟大
胜利等。
1937 年 7 月至 1945 年 8 月间的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活动、中国人民的抗战、国共两党的关系
等,是本章的主要内容,抗日战争经历了防御阶段、相持阶段和反攻阶段。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
主义的民族矛盾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虽然这期间也穿插着其他各种矛盾。中华民族的全面抗
战是这—时期的基本特征。
1937 年 7 月至 1938 年 10 月是防御阶段,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
也是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开始;这—时期,日本大举进攻中国;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建
立了抗日民族统—战线;中国出现两个战场抗战的局面,这是中国抗战的重要特点之一。要引导
学生弄清国共两条不同的抗路线的内容、形成原因,以及对国民党前期抗战的积极评价。
1938 午 10 月至 1945 年 8 月初是相持阶段、1938 年 10 月,日本占领广州、武汉后,抗日战
争进入相持阶段;这—阶段,日本改变了侵华策略;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蒋介打集团发生动摇,
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国民党正面战场出现大溃败。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敌后游击战争,使敌后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对抗战胜利具有决定
的意义。
1945 年 8 月,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阶段。在这一时期,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消灭日本
关东军,国共两党军队都开始反攻,但双方的争夺与矛盾激烈。中国首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
斗争的完全胜利。
[本卷概要]
抗日战争史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许多重点知识反复变换角度进行考查。因此,命题时要
力求做到以深化、活化教材为突破口,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考查,加强对学生的
思维训练,切实培养学生能力,以适应高考的需要。
具体来说,本单元练习的设计意图和特点是:第一,此套练习以现行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
在考查知识、设计题型、选用材料上整体规划,力图体现高考新题型的发展趋向,既考查基础知
识,又加大历史思维能力考查的力度。如材料题第 20 题引入漫画,考查学
生和培养学生的读图解图能力。第二,试题力图创设新情景,拓展教材的广度和深度,挖掘教材
的隐性知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创造性思维能力。如本套试卷较多地设计了材料选择题和和对
联、漫话等情景题,如材料选择题第 3、14、16、22、25 题、以对联为材料的 10 题、20 题引入
漫画,力图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把握和灵活运用。第三,试题突出了与社会现实的联系,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勿忘国耻。如材料题 26 题,就触及了当前中日关系敏感的问题。即日本军
国主义死灰复燃,日本小泉首相不顾中国政府一再交涉和强烈反对,多次参拜供奉着二战期间曾
经屠杀中国和亚洲人民的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等。
[试题全解]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 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937 年日本发动了“七七”事变,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国共合作,中国也进入了全面抗战
的新阶段。椐此回答 1—7 题。
1、“七七”事变是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对此理解最确切的是(D)
A、中国军队开始抵抗 B、国民政府正式宣战
C、日本旨在侵占全中国 D、引起全国人民的广泛抗战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理解以及再认再现历史事件的能力。 “七七”
事变以前中国人民、共产党人、及国民党爱国官兵就已经抗日了,如十九路军的抗战等,国民政
府正式宣战是在“八·一三事变”后,全面侵华是日本既定方针。故 A、B、C 错误。正确的答案
为 D
[答案]D
2、“—·二八”上海抗战与“八·一三”上海抗战(B)
A.都是国民政府组织的抗战 B、都使日军遭到重大伤亡
C、都因战败与日本签订屈辱协定 D、都打乱了日军全面侵华部署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比较能力。题干要求比较 1932 年的“一·二八”
上海抗战和 1937 年的“八· —三”上海抗战。A 项不是这两次抗战的共同点,因为“—·二
八” 上海抗战是十九军在爱国将领蔡廷锴、蒋光鼐指挥下进行的,当时国民政府组织奉行不抵
抗政策, C 项不适合“八·—三”抗战,D 项不适合“一·二八”抗战。只有 B 项是正确的答案
[答案]B
3、“中国今日郑重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国联盟约》《九国公约》《非
战公约》,已为日本所破坏无余……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
自卫权以应之。” 这一文献的发表表明(C)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确立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终建立
C、表明国民政府决心“抵抗暴力” D、日本诱降政策的破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遇有侵略,惟有实行
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可知国民政府决心“抵抗暴力”。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确立是
在瓦窖堡会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终建立是 1939 年 9 月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日本诱降政
策是在抗战相持阶段以后。故正确的答案为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确立是 1935 年的瓦窑
堡会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终建立是 1937 年 9 月,标志是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
共合作宣言。D 发生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以后。
[答案]C
4、革命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
A、都有共同的政治纲领 B.均采取党内合作方式
C、全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D.都有各阶级、阶层广泛参加
[解析]此题属比较型选择题,要求学生从两个 统一战线的政治纲领、合作方式、性质、组成几
个方面进行横向比较,判断其共同点。从政治纲领看,革命统一战线是建立在新三民主义政治纲
领基础之上的,而抗日统一战线没有;从合作方式看,革命统一战线采取了党内合作的方式,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采用的是党外合作方式:从性质上看,革命统一战线所倡导的新三民主义具有反
帝反封建的性质,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则是联合一切抗日的力量,包括抗日的封建势力,不具有
反封建性质;从组成上看,革命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都由众多阶层、多个阶级组成,具
有很强的广泛性。从如上分析看,只有 D 项属于共同点,答案应选 D 项。
[答案]D
5、下列史实发生于淞沪会战期间的是 ( A )
①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②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③国民党军队在忻口顽强阻击日军 ④洛川会议召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淞沪会战期间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淞沪会战从 1937 年 8 月
开始至 1937 年 11 月结束。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是 1937 年 9 月,国民党公布中共中
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也是 1937 年 9 月,国民党军队在忻口顽强阻击日军是 1937 年 10 月,洛
川会议召开是 1937 年秋。故正确答案为 A
[答案]A
6、抗日战争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出现两个战场。最早形成两个战场的战略格局的地区
是 (B)
A、东北 B、华北 C.华东 D.华南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两个战场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国民政府组织太原会战时,八路
军在平型关伏击日军,还深入敌后,配合了正面战场的抗战。这实际上形成了两个战场的战略格
局,所以正确的答案为 B
[答案]B
7、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组织的多次战役最重要意义在于 ( B )
A、消灭了日本大量有生力量 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侵略计划
C、掌握了抗日战争的主动权 D、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解析] 本题为最佳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产生影响的分析和理解能力。C 与史实不
符。A、D 是会战的作用,随着会战失败,这些作用是有限的。故其主要作用为 B。因为这些会战
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速战速决,企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日的信
心。
[答案]B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日本对华策略方针的改变,国共两党内部亲日派公开投敌,蒋介
石集团也发生了动摇。并导致了下面战场的大溃退。据此回答 8—12 题
8、抗日战争进人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改变了侵华的方针,下列各项中与日本改变战略方针
有直接关系的是(B)
①汪精卫集团公开叛国投敌 ②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③蒋介石集团加强政治独裁 ④抗日根据地逐渐成为抗日的主战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因果关系的认识。结合教材有关内容经过辨析可知,①、
②和④的表述与日本帝国主义改变侵华方针有直接关系。蒋介石加强政治独裁是由其阶级本质决
定的,与日本改变侵华方针无直接关系。B 项是正确答案。
[答案]B
9、蒋介石集团政策的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由抗日转向反共的标志是(A)
A、确定“溶共、限共、反共”的方针 B、制造皖南事迹
C、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 D、消极抗战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国民党相持阶段抗战政策变化的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相持阶段
以后,由于日本对华策略方针的改变,蒋介石集团表现出了很大的动摇性。1939 年初,国民党
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溶共、限共、反共”的方针,标志着其政策的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
[答案]A
10、1941 年旧历除夕,自诩是孙中山信徒的某君在南京的寓所贴出对联:“立民族民权
民生之宏愿;开为党为国为民之大业。”气愤的人们在对联上略作修改:“立泯族泯权泯生之宏
愿,开伪党伪国伪民之大业。”某君指的是 (C)
A、张学良 B.溥仪 C、汪精卫 D、蒋介石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题材干中“1941 年”、“南
京的寓所”、“开伪党伪国伪民之大业”可知某君为汪精卫。
[答案]C
11、抗战相持阶段以后,国民党正面战场形势恶化的主要原因是(B)
A、片面抗战的结果 B、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结果
C、指挥失当 D、将领贪生怕死
[解析] 本题为最佳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国民党正面战场形势恶化的主要原因的分析和理解
能力。抗战相持阶段以后,由于日本对华策略方针的改变,蒋介石集团表现出了很大的动摇性。
1939 年初,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溶共、限共、反共”的方针,并不断掀起反共高潮。
由于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所以导致了正面战场形势恶化。A、C、D 是国民党正面战
场形势恶化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
[答案]B
12、皖南事变反映出(C)
24. 蒋介石集团企图重演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故伎
B.国民政府的政策重心开始由抗日转向反共
C.蒋介石集团既要反共又不敢与中共彻底决裂战线
D.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阶级矛盾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皖南事变这一历史事件本质的认识能力及对这一历史概念的完整理
解程度。试题的正确答案为 C 项,这一答案是从皖南事变的全过程
中得出的,即从事变的背景、发生和结果中得出的,若将皖南事变这个概念狭义地理解为事变的
发生,则难以作出正确答案。A 项迷惑性很强,皖南事变和“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都是蒋介石
屠杀革命力量的行动,但把蒋介石制造皖南事变说成是“企图重演‘四.一二’政变故伎”是不
恰当的。B 项的迷感性也很强,但“开始”二字决定了此项的错误性。国民政府的政策重心“由
抗日转向反共”开始于国民党五后五中全会,即在皖南事变前。皖南事变的发生是这种政策的产
物。D 项的错误较为明显,因为抗日战争时期,中日矛盾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答案]C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日本对华策略方针的改变,蒋介石集团也发生了动摇。为了巩固
统一战线,坚持抗战,中共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回答 13—15 题
13、中共在抗战期间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抗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
退”的口号,主要是针对 (B)
A、近卫关于“建立东亚新秩序”的声明 B.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前后的政策转变 C.汪
精卫集团叛国投敌建立伪政权 D.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中共在抗战期间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抗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
持进步,反对倒退”的口号背景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A、C 不是团结的对象,与本题题
意不合。中共这一口号的提出是在国民党顽固派发动军事政攻以前,故 D 错误,所以正确的答案
为 B
[答案]B
14、1939 年 6 月,中共中央指出:“目前最大的危险就是国民党投降问题,有新的慕尼
黑阴谋的可能。”为了解除国民党投降的危险,中共中央采取的具体对策是 (C)
A、实行三三制 B.发动一二.九运动 C、发动百团大战 D.发起对日战略反攻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A 是中共为了巩固抗日民主政权采取的措施,“一
二.九运动”是 1935 年 12 月 9 日,在中共领导下北平学生掀起的抗日救亡运动,D 与史实不符,
为了克服国民党投降的危险,振奋全国人民抗日精神,争取抗战形势的好转,中共发起了百团大
战。故正确的答案为 C
[答案]C
15、关于中国共产党处理皖南事变和西安事变的表述,正确的是(D) ①两次事变的处理依据
都是民族矛盾是当时的主要矛盾 ②中国共产党的目的都是为了建立或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③两次事变处理的方式不同,但效果相同 ④两次事变的处理都表明中国共产党把民族利益放在
第一位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组合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历史结论的能力。①正确,皖南事变和西安事变
时,中日的民族矛盾一直是主要矛盾;②正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为了建立统一战线,皖南
事变的处理是为了维护统一战线;③正确,西安事变是和平解决,皖南事变是以斗争求团结方式
不同,但结果都是有利于抗日。④正确,两次事迹的处理都表明中国共产党把民族利益放在第一
位。故正确答案为 D
[答案]D
16、毛泽东在论及处理国共关系的原则时,提出要“和为贵”;要“退避三分”;要“礼尚往来”
(对挑衅作坚决的回击)。上述原则提出于 (C)
A、国民大革命后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战相持阶段 D.全面内战爆发后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
中国共产党为了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以斗争求团结,维护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答此题
的关健是准确理解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如“和为贵”;要“退避三分” “礼尚往来”。
[答案]C
抗战期间,日本侵略者对中国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推行奴化教育,对沦陷区实行恐怖政策。据
此回答 17—20 题
17、抗战期间,日本在沦陷区大肆掠夺经济的方式有(D)
①掠夺工矿资源 ②强占耕地 ③掠夺劳动力 ④掠夺金银现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战期间,日本在沦陷区大肆掠夺经济方式的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
能力。①、②、③、④都是日本在沦陷区大肆掠夺经济的具体形式。故正确的答案为 D
[答案]D
18、抗战期间,日本在沦陷区大肆掠夺进行经济掠夺的直接目的是(D)
A.资本积累 B.经济提携 C.转嫁危机 D.以战养战
[解析] 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认识和理解能力。直接原因是直接促成某一事件发生的因素。B
是与史实不符。C 是日本帝国主义三十年代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之一。A 不是直接原因。D 是直
接原因,日本在沦陷区大肆进行经济掠夺,是为了满足侵略战争的需要。
[答案]D
19、日伪政权在沦陷区开设满洲中央银行、中国联合准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目的是(A)
A、攫取中国的资财 B、向沦陷区输出资本
C、控制沦陷区工矿企业 D、建立东亚新秩序
[解析] 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认识和理解能力。C、D 与题目不符容易排除。B 项迷惑性较强,
要求学生必须正确理解资本输出这一概念。资本输出是帝国主义国家是别国经济侵略的一种主要
方式,资本输出主要形式有:投资设厂、贷款,采矿等。日伪政权在沦陷区开设满洲中央银行、
中国联合准备银行等金融机构主要是滥发纸币,强制人民使用,所以不是输出资本,而是直接攫
取中国的资财。
[答案]A
20、下图是一幅漫画《奴化教育:鬼话连篇!》日本在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的根本目的是 (A)
A、 摧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意识,实现其民族同化政策
B.加强初等教育,普及日语和日本皇民意识
C、提高沦陷区人民文化水平,发展经济
D、宣传其“中日亲善”、“共存共荣”、“大东亚新秩序”谬论
[解析] 主要考查学生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本质的能力。教育具有阶级性,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日本在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当然是为日本殖民统治服务的,奴化教育的目的就是摧残中国人民的
民族意识和反抗意识,实现其民族同化政策。B、C、D 是表象,是日本推行奴化教育的借口。
[答案]A
1941 年—1942 年中共为了巩固根据地和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制定了各项政策和措施。请回答
21—23 题
21、中共提出“基本的游击战,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方针,主要是因为(D)
A.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围剿” B.日军在沦陷区推行“治安强化运动”
25. 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军事“扫荡” D、敌强我弱的战争态势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A、B 两项,单从时间上就可以排除。 B
项迷惑性很强,中共提出这一作战方针是针对 1941 年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军事“扫荡”
提出的,但题目要求回答的并不是时间,而是原因即为什么要采取这一作战方针。当然是敌强我
弱的战争态势。故答案为 D
[答案]D
22、《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指出:“……实行减租减息之后,又实行交租
交息,于保障农民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之后,又须保障地主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
借以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对这一政策的最恰当的评价是(D)
A.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 B.合理调节各抗日阶级内部关系
C、保障地主基本利益 D.把发展统一战线和解决农民问题很好地结合
[解析]此题属最佳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综合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A、C 两项评价都是一个方面,不全面。B 理解有误,这个文件只是合理调节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关系,而抗日阶级内部还包括抗日的大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D
是对这一政策的最恰当的评价。
[答案]D
2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发展,其主要表现是 (C)
①担负起独自领导中国革命的任务 ②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
③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错误,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④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以及再认再现历史的能力。此题的关健
在于审题,一是要把握时间“抗日战争时期”,二是命题的角度“党在自身建设方面”。①不是
“党在自身建设方面”的成就。②是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来的,时间不符。③是延安整风的成
果,④是中共七大提出的。同时③④是党在自身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发展。故正确答案为 C
[答案]C
2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直持续到抗战胜利后主要原因是 (D)
A、中国共产党实行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B.美苏英等国不愿看到中国统一战线破裂
C、广大人民群众反对制造反共摩擦 D.日本灭亡中国的既定方针未变
[解析]此题属最佳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又叫
做第二次国共合作。由于日本灭亡中国的既定方针未变,所以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始终是最主要
矛盾,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的矛盾是次要矛盾。所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能一直持续到抗战胜利后。
A 只说明了中共一方面,B 中是外部方面的原因,C 是人民的愿望,都不是主要原因。
[答案]D
25、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呢?
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像摘桃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中东……那将是日本和纳粹的大规
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罗斯福设想的那种结局没有出现的原因有 (D)
①中共敌后战场的抗战 ②国民党蒋介石坚持抗战最终没向日本投降 ③中国人民的全民族
抗战 ④中国人多地广,日本人少地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
[解析]此题属最佳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提炼观点,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问
题的能力。解答的第一步要分析材料,确定罗斯福设想的那种结局的含义。从材料中的“中国屈
服”,日本军队“会占领澳大利亚……”上看罗斯福设想的那种结局是指日本灭亡中国并且将占
领世界上更多的国家和地区与德军会合。之所以没有出现那种结局关键在于中国战场的抗战有力
地牵制了日军力量,并最终取得了抗战的胜利。推动中国抗战走向胜利的因素包含了①②③,④
的表述与题意相反不能选。那么从题目所给的几个选项看,正确答案为 D。
[答案]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26 题 14 分,第 27 题 10 分,共 24 分。要求:分析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6、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军国主义妄图独占中国由来已久。…… 明治维新以后七十余年,日本发
动和参与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其中大多数是侵华战争。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侵略者从国民党政府手中相继夺去大部分重要城市,占
领了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大片土地。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侵略军的屠刀下,中国死伤
人数 3500 万,仅南京大屠杀就死亡 30 万人以上。从关内骗到东北的劳工被残害致死的,不
下 200 万人。此外,还有令人发指的细菌战、化学战。按 1937 年的比值计算,日本侵略者
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1000 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 5000 亿美元。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
民犯下的罪行,成为历史上最野蛮、最残酷的一页。
——引自江泽民《在首都各界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50 周年大会上的
讲话》(1995 年 9 月 3 日)
材料二 靖国神社是日本祭祀明治维新以后历次战争中死亡军人的场所。根据日本“靖
国神社法”,该神社具有宗教法人资格。神社内供奉着明治维新以来约 250 万日本军人的牌
位,其中包括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死刑的东条英机等 14
名甲级战犯;神社院内有一个常设展览馆,叫做“宝物遗品馆”。馆内保存着日军的作战地
图、军装、武器,写着“武运长久”的太阳旗,以及 1932 年 3 月 16 日天皇令日军侵占中国
上海的诏书等。
——摘编自《北京晨报》(2002 年 4 月 22 日)
材料三 (新华社北京 2003 年1月14日电) 北京日电 外交部副部长杨文昌14日紧
急召见日本驻华大使阿南惟茂,奉命就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当天参拜靖国神社向日方提出严正交
涉。 杨文昌说,小泉首相不顾中国政府一再交涉和强烈反对,再次参拜供奉着二战期间曾经屠
杀中国和亚洲人民的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中方对小泉首相的这一错误举动表示强烈愤
慨。…… 小泉首相的错误行动严重伤害了中国和亚洲人民的感情,损害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
础,违背了日本政府愿正视和反省侵略历史的承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有关史实,概括指出“明治维新以后七十余年”,日本发动和参加的一系
列侵华战争及其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6 分)
(2)根据材料二,靖国神社作为宗教团体,竟然供奉东条英机等战犯的牌位、遗物,这说
明了什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东条英机等战犯死刑,意义何在?为什么说远东国际军事法
庭对日本战犯的处置是不彻底的?(4 分)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指出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实质,及其对中日关系带来的严
重影响。(4 分)
[解析] 此题属与时事联系非常紧密的综合材料题,与政治学科有一定的联系。第一问要求学生
从材料出发并结合教材内容整理、归纳答案要点,要防止因缺漏要点而失分。后面三问以“日本
政要参拜靖国神社”为中心提出问题,第二问一小问、第三问一小问与时事政治有一些联系。回
答问题时应注意从本质上分析问题,并结合教材学过的相关知识,以及当前的国际背景考虑问题。
[答案] (1)侵华战争:(1874 年进犯台湾)挑起甲午战争、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动争夺
东北的日俄战争、策动“九—·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制造“七七”事变和发动全面
侵华战争。滔天罪行: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屠杀、残害数千万中国人;违背国际公法,发动
细菌战、化学战;掠夺、毁灭中国巨额财富。(6 分)
(2)①说明:靖国神社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公然为日本军国主义和侵略者张目。②意义:
体现了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和胜利。(3 分)
③不彻底:美国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对一些曾经杀害了许多中国人的日本法西斯战犯免予
起诉;还设法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制。(4 分)
(3)问题实质:否认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和犯下滔天罪行。严重影响:伤害了中国人民感
情,损害了中日关系,且有悖于和平、发展与合作的时代潮流。(3 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 1938 年 9 月至 1943 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先后制定了《惩治
贪污暂行条例》《惩治贪污条例》等有关廉政建设的法规,在 1943 年 2 月召开的西北局高干
会议上,政府对王震等 22 名克己奉公、功绩卓著的干部以隆重的表彰和奖励。毛泽东逐一
为每份奖状题字,使获奖者感到莫大的光荣。同一次会议上,王华亭等 6 人因违法乱纪受到
开除党籍或严重警告处分。
材料二:1939 年边区参议会成立,这既是一个有广泛代表性的民意机关,又是一个最高权
力机关,人民通过参议会行使选举权,参议院的选举以直接的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凡赞成抗日民
主的不分民族、阶级、党派、性别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参政会对政府官员行使监督权和罢。
免权。边区政府还设置审计处行使行政监督和经济监督的职能。边区政府对违法乱纪者依法严惩,
边区高等法院判处逼婚不遂而杀人的黄克功和利用职权侵吞公款 3050 元的肖玉壁死刑。
材料三:毛泽东在李鼎铭先生《精兵简政》提案上的批语:“这个办法很好.恰恰是改造我
们的机关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对症药。”
材料四:边区政府加强廉政教育,要求干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抗战期间毛泽东发
表了著名的《为人民服务》。边区政府还进行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教育。据上述材料,结合
时代背景,评述陕甘宁边区的廉政建设及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要求:表
述成文,字数在 180 字左右。(12 分)
[解析](1)此题为小论文式的解析题,考查历史学科内的综合能力,即“评述”,重心在“评”,
“述”为“评”服务,切忌两个倾向:一是堆砌史实,有“述”无“评”,二是“空评”无述,
正确的是“史政结合”,即述评结合。(2)解此题的关键在于弄清四段材料产生的时代背景,陕
甘宁边区政府的廉政建设是在全民族抗日战争极其艰苦的环境下进行的。抓住这一背景,结合我
党现在进行的党风廉政建设,才能分析出这一时期廉政建设的现实和历史意义。(3)四段材料都
反映了陕甘宁边区廉政建设的措施,回答此题不能简单照抄原文.特别是大段照搬材料,此处考
查的是历史思维的三项能力,即分析、归纳、概括的高度综合运用。因此,此题极其强调对材料
的提炼、归纳、概括能力。(4)此题的最后一步是答案组织,讲求层次清晰、语言精炼、中心突
出。
[答案]背景:全民族抗战,陕甘宁边区成立。(3 分)措施:制定法规,奖惩分明,健全监督机构
和体制,与精兵简政结合,加强思想教育,树立为人民服务宗旨。(4 分)历史意义:提高了党的
威信,赢得了群众拥护支持,巩固了统—战线,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养成了良好作风,是延
安精神的主要内容之—。(5 分)现实意义:廉政建设的经验对今天的反腐倡廉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3 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28 题 12 分,第 29 题 14 分,共 26 分。
28、中国抗战时期存在两个战场。根据相关历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两个抗日战场的抗战路线分别是什么?请指出两条抗战路线的本质区别?(5 分)
(2)结合史实简要评价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抗战和相持阶段国民政府政策重心的转变。(5 分)
(3)你怎样认识两个战场在抗战中发挥的作用?(3 分)
[解析]本题属于比较类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比较、评价、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解
答此题时要弄清抗日战争时期的两个战场即正面战场、敌后战场;两条抗战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
和片面抗战路线以及用阶级分析法指出形成的原因、本质区别。特别是要结合史实,公正、客观
地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及正确分析两个战场之间的关系。答题时要注意不要只史实的罗
列,要注意史论结合,重点在评。
[答案](1)抗战开始后,中国战场形成了两个抗日战场,各自实行不同的抗战路线:国民党正
面战场实行的是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共产党敌后战场实行的是动员全民族一切
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两条抗战路线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抗
战。
(2)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抗战是比较努力的,组织了几次大会战,如松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
会战等。相持阶段受日本帝国主义诱降政策的影响,蒋介石集团表现出很大的动摇性,把政策的
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由抗日转向反共。
(3)抗战初期正面战场发挥主导作用,相持阶段以后敌后战场越来越成为抗击日寇和伪军的主力,
两个战场均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29、全面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理论和实践上做出了哪些重大贡
献?(4 分)相持阶段到来后,针对时局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又采取了怎样的对策?(5 分)结合
史实说明结果如何?(2 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有关理论和实践的举措再认再现能力。以
及归纳、概括能力。先要注意审题,回答第一问时,要注意时间是全面抗战初期即从 1937 年 7
月至 1938 年 10 月,回答的内容是中共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贡献。第
二问时间为相持阶段即 1938 年 10 月至 1944 年。内容是由于日本对华策略方针改变,以主要兵
力进攻八路军、新四军领导的抗日根据地,而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在这样的情况下
中共采取的措施。此题虽跨度小,难度不大,但要防止因缺漏要点而失分,注意答案要点的完整
性。
[答案] (1)实践:积极改编军队,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开辟敌后抗
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理论:召开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发表《论持久战》,指明了中
国抗战前途。 (2)对策:针对国民政府消极抗战,发动百团大战;针对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
定的反动方针,进出“坚持抗日,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针
对国民政府制造皖南事变,在政治上坚决反击,在军事上,重建新四军军部;针对抗日根据地严
重困难,采取三三制、精兵减政、减租减息、交租交息、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等措施巩固根据
地。 (3)后果;巩固并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壮大了人民革命力量,巩固了抗日根据地;
最终取得抗战胜利。
[备考资料]
1、.(2004·江苏)下列城市曾作为国民政府所在地,其先后顺序是 ( C )
A、武汉——广州———南京——重庆 B.南京——武汉——广州——重庆
C.广州——武汉——南京——重庆 D.重庆———武汉——广州——南京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国民政府所在地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1927 年 1
月,国民政府迁往武汉。1925 年国民政府成立,广州作为国民政府所在地。1927 年 4 月 18 日,
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1928 年宁汉全流后,继续成为国民政府所在地。1937 年 12 月,日
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
[答案] C
2、(2004·广东)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建立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是 ( D )
A、晋绥根据地 B。冀鲁豫根据地 C、苏南根据地 D.晋察冀根据地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敌后抗日根据地有关史实再认、再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敌后抗日根据地有关史实再认、再现得出:晋察冀根据地是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建立的第
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
[答案] D
3、(2004·上海)宋女士一生历经世事沧桑。半个多世纪前,民族危亡存续之时,投身全民族抗
战……引自汪道涵《至宋美龄女士亲属唁电》这段话表明了对(B)
A、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的谅解 B、宋美龄反对日本侵略的赞扬
C、宋氏三姐妹毕生事业的赞赏 D、蒋介石推行亲美政策的肯定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题干中两点信息“半个多世纪”
和“投身全民族抗战”可知,时间是抗日战争时期,态度是对宋美龄的赞扬,故正确答案为 B
[答案]B
4、(2004·上海)观察下列纸币,它发行于(C)
A、北伐战争时期 B、十年内战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纸币上的文字信息“陕甘宁边区银行”和
“中华民国四十三年”可知, “陕甘宁边区政府”是抗日民主政权,“中华民国四十三年”为
1944 年。正确的答案为 C
[答案] C
5、(2003 年上海)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
有 ( )
①中国战场拖住日本总兵力的 2/3 以上②中国人民共歼灭日军 150 多万,占其死伤人数的 70%
③美国宣布为援助被侵略国家制定的《租借法案》适用于中国 ④苏联出兵击败日本关东军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健是对“重要组成部分”的理解要准
确、全面。①、②反映了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显然是正确的,③、④反
映了中国战场与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一部分,也是正确的,所以①、②、③、④都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D
6、日本右翼势力否认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他们认为:“在支那事变(指 1937—1945 年日本侵华
战争)发展的过程中,日军……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性质。最重要的是,日本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
的意图。”“支那战争是试图建设日满支(指日本和日本扶持傀儡在中国东北建立
的伪满洲国政权)与中国一体的东亚新秩序的日本同与美英苏结盟的蒋介石之间的一场斗争”,
试概括日本右翼分子的主要观点,结合有关史实加以批驳。从今天中日关系发展的角
度,指出日本右翼势力言论反映的实质问题。
[解析] 这是——道历史与时事政治联系的综合性试题。中日两国是亚洲的大国,对亚洲的和平
稳定负有责任。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对两国关系造成伤害,两国都应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试题
从上述观点出发,批驳日本右翼势力的错误言论,指出中日关系发展应有的方向。解答试题,第
—要准确概括出日本右翼势力言论的基本观点。第二进行逐点批驳。批驳时要有论有据(史实),
切忌只有观点没有史实的口号式空论。批驳时可从这样几个角度思考:日本侵略者在过去的历史
上是如何做的?在当时的现实上又是如何做的?其侵略行径对后来的中日关系造成了什么伤害?今
天中日两国人民应该汲取什么教训?在评述日本侵略对今天中日关系影响时,要站在亚洲和世界
和平发展的高度,从中日两国长远利益的角度思考。
[答案] 主要观点:日本发动战争没有掠夺中国领土的意图和性质;日本的战争目的是建立东亚
新秩序;日本是为了对抗蒋介石与美英苏结盟。(6 分)
批驳:第—,日本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前已经将中国的东北变为殖民地,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后日本又占领了中国的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大片领土。第二:所谓的“东亚新秩序”实质上是日
本对中国的殖民统治。日本在沦陷区掠夺工矿业,强占耕地,掠夺劳动力,掠夺中国的金融资财,
征收苛捐杂税,以满足侵略战争的需要;进行奴化教育,以实现其民族同化政策。第三,日本发
动侵华战争,中国为了反对法西斯的侵略,与苏美英等国家共同组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中国
人民在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后又驱逐了英美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6 分)
日本右翼势力言沦的实质,就是日本如何认识和对待过去的侵略历史。中日两国是亚洲的大国,
两国关系稳定协调有利于维护亚洲的和平与发展。日本右翼势力的言论,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不利于中日友好。(答案符合题意,观点正确即可。)(3 分)
第 13 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直击高考]
本单元包含的章节为《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第四章,被列入高考的考点有: (1)争取和平民主
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①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阴谋②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③全面
内战的爆发(2)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①解放军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的胜利②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和
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③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等
从 1945 年抗战胜利后到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这一段历史,主要内容是人民
解放战争。这一时期又称作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1945 年 8 月
至 1946 年 6 月为争取和平民主阶段;1946 年 6 月至 1947 年 6 月为战略防御阶段;1947 年 6 月
至 1949 年 10 月为战略反攻和决战胜利阶段。贯穿这三个阶段的两条基本线索为:国民党假和平
及发动内战失败的过程,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进行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过程。
解放战争既是蒋介石集团走向败亡的历史,又是帝国主义侵略势力退出中国大陆的历史;
既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领导地位确立的历史,又是中国人民翻身解放的历史。在复习过程中,一
是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把握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北平谈判等重大事件,
掌握国共两党政治斗争情况及结果。从背景、目的、内容等方面比较重庆谈判和北平谈判。二是
归纳、整理人民解放军在战争不同阶段为什么实行不同的战略方针。并从国共两党自身方面的情
况分析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三是了解、掌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工作重心发生的
两次转移与标志。第一次是由城市转向农村,标志是毛泽东率秋收起义的部队进军井冈山。第二
次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标志是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特别注意结合历史背景掌握转变的原因和结
果。
[本卷概要]
本套试题涉及的考点包含了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一系列重要知识点。本套试题立足于课本章节
基础知识,努力通过系统化习题的训练,加深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驾驭本单元知
识的能力。
本套试题的特点:(1)突出知识的系统性、条理性,努力通过习题训练勾勒出重庆谈判、政
协会议、国民党的全面进攻、重点进攻、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战略决战、七届二中全会等主
要知识点,帮助学生把握这些知识点间的联系。特别在选择题上我们采用了“拖拉机”式的命题
形式,便于学生梳理知识点,构建章节知识的整体性结构;(2)突出能力立意,培养和提高学生
驾驭知识的能力;选题和设问的角度大多是从训练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
能力出发的,如选择题部分设计了一些材料型选择题、表格材料题、图读题等、注意多形式、多
途径对学生装进行考查。第 3、4、5、9、15、27 题皆届此类;(3)突出对知识点的深层次挖掘,
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解答选择题第 1、4、11、14、23、25、27、29、题等,需要通过对多个
知识点的分析、比较、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在答题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把握,
培养了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4)突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功能。通过本章练习,使学生
明白蒋家王朝的覆灭,中国走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
[试题全解]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 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实行假和平真内战的政策,中国共产党为了揭露
美蒋的阴谋,参加了重庆谈判,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了巨大的努力。据此,回答 1—7 题
1、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主要的政治任务是(C)
A、参加重庆谈判,商讨建国大计 B、进行土地改革,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C、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 D、召开政协会议,改组国民政府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及把握当时历史特征的能力。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
局势的一个明显特点是:美国支持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因此,如何反对内战,争取和
平民主成为中共主要的政治任务。A 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共进行了的努力,B、D 都不是当时
的政治任务。
[答案]C
2、日本投降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主要原因是 (B)
A、中国共产党力量强大 B.发动内战的准备不足
C.广大人民反对内战 D.美国主张和平解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抗战胜利后蒋介石行反革命两手政策原因的分析及认识能力。解答此
题应结合抗战胜利前后美国的对华政策、蒋介石的基本方针及国民党军队所在的地城等方面进行
分析。蒋在美国支持下,自认为能够通过大规模内战,消灭共产党,巩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
但由于抗战中后期,蒋积极反共,消极抗日,军队主力退缩在大西南西北,立即发动内战有困难,
所以采取了以和谈为烟幕来准备内战的策略。
[答案]B
2、 以下的历史照片摄于(C)
A、1924 年—1927 年国共合作时期 B、1936 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时
C、1945 年重庆谈判期间 D、1949 年国共北平谈判期间
[解析]此读图题,主要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及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回答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再认再现有关历史可知,1945 年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在美驻华大使赫尔利、国民政
府代表张治中陪同下,到重庆谈判,这张合影就是此时所摄。
[答案]C
4、 “美国计划将中共以一种类似西欧共产党所占的地位,纳入一个实际政体的政治和军事范围
之内,敌对的两党共同参加一个以蒋介石为首的经过改组的联合政府”。材料反映出美国的意图
实质是 ( B )
A、改组国民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B.要共产党交出政权和军队
C、支持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D.调解国共冲突,避免内战
[解析] 此材料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审清题干,抓住时间、中心、
实质等内容,分析选项,A 不属于美国这一时期的意图,c 项的表述与题干材料的中心内容不符,
D 项属于表面现象而非意图实质。从材料中“敌对的两党共同参加一个以蒋介石为首的经过改组
的联合政府”可知 B
[答案]B
5、从下面的 1946 年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物统计表中,可以说明( C )
党派名称 人数
国民党 8
共产党 7
民主同盟 9
青年党 5
无党派人士 9
A、国民党操纵了会议的主动权 B.共产党最后夺取了会议的操纵权
C、会议在人员构成上体现了一定的民主性 D.会议反映了人民的愿望,结果对人民有利
[解析]此题属表格型材料解析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提取表格信息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1946 年重庆政治协商会议虽然召开于国民党统治区,但国民党代表在会议成员构成上并不
左起:张治中 毛泽东 赫尔利 周恩来 王若飞
占有优势,不可能操纵会议的主动权,故 A 项的表述不符合表格信息和基本史实,可排除。
虽然中共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必然会赢得其他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合作与支
持,但表格信息不能反映出这一实质性内容,而且中共参加政协会议是为民主协商、共建和平民
主而去,B 项表述不够恰当。从参加 1946 年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各派别立场及人数上看,具有
一定的广泛性、代表性、民主性,C 项说法是成立的,为正确答案。D 项表述的情况虽然符合历
史事实,但内容在表格信息之外,表格中无从反映这一结果,不符合题意。
[答案]C
6、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的签订 ①打击了蒋介石的内战政策 ②使蒋介石在政治上陷于被动
③配合了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 ④使解放区获得了合法地位 ( A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双
十协定”中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国民党结束“训政”,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等,但对
人民军队和解放区合法地位没有达成协议。所以①②正确,④错误。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的
签订时,全面内战还没有爆发,所以③错误。包涵③、④的选项错误,正确的选项为 A
[答案]A
7、按照 1946 年政治协商会议的决议,国民大会应由(C)
A、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国共两党共同召开
C、改组后的各党派联合政府负责召开 D、南京国民政府负责召开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 1946 年政治协商会议的决议的再认再现能力。按照 1946 年政治协
商会议的决议,先改组国民政府,再召开国民大会。所以正确的答案为 C
[答案]C
1946 年 1947 年间,蒋介石向解放区发动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都被英勇的人民解放军粉碎
了。据此回答 8-10 题
8、1946 年夏,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的解放区是(B)
①山东 ②中原 ③华东 ④陕北 ⑤晋冀鲁豫 ⑥晋绥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 C.①④ D.①④⑤⑥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 1946 年全面内战爆发的有关史实再认再现能力。1946 年夏,国民
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华东、晋冀鲁豫、晋绥等,全面内战爆发。山东、陕北是国民党重点进攻
的地区。
[答案]B
9.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其主要依据是(A)
A.国民政府腐败不得人心 B.人民解放军具有坚强的战斗力
C.人民解放军有巩固的战略后方 D.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不断高涨
[解析] 本题属观点论证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论证基本观点的能力。首先从时间上看,
毛泽东提出“…—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一科学论断是在人民解放战争初期,人民解放军有巩
固的战略后方、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高涨出现在这一论断提出之后,C、D 项可先排除。A、B 两
项分别从国民党统治的腐朽性和人民解放力量的强大方面,说明美蒋反动派看似强大但最终必然
灭亡的伟大论断。但哪一个是最佳答案呢?A 项是对国民党反动力量虚弱性本质的揭露;B 项是把
人民力量与国民党反动力量进行对比所作的一个说明。两者相比,A 项抓住了问题的内在本质,
是本题的正确答案。
[答案]A
10、国民党军队由全面进攻改为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表明 (B )
①国民党军队已丧失了战场上的军事主动权 ②国民党机动兵力锐减
③人民解放军的战略战术初见成效 ④国民党军队失去军事优势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此组合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国民党军队由全面进攻改为重点
进攻只是说明国民党机动兵力锐减不能全面进攻了。但国民党军队仍保持着军事优势,仍然掌握
着战争的主动权,所以①④错误,②正确,包涵 ①④的错误,故正确的答案为 B
[答案]B
毛泽东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据此回答 11-13 题。
11.这里的“转折点”是指:(B )
A.抗日战争胜利 B.解放军进入战略反攻
C.三大战役胜利 D.孟良崮战役
[解析]该材料选择题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以及对战略反攻等有关史实的再
认再现能力。从题干“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可知是时间为 1947 年,A、C、D 与时间不符。故
这里的“转折点”是说共产党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了。
故正确的答案为 B
[答案] B
12.人民解放军之所以选择中原地区作为战略反攻的方向,其直接原因是:( B )
A.群众基础好 B.国民党防守力量薄弱
C.有利于进行大规模作战 D.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原因的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国民党
军队全面进攻被粉碎后,从 1947 年开始,集中力量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中
原地区便成了力量薄弱的地区,便于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
[答案] B
13.1947 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重大意义是:( D )
A.影响战略决战的主攻方向 B.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
C.改变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 D.改变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深刻的分析能力。战略决战始于 1948 年 9 月,主要在东北
和华北,所以 A 错误,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的是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所以 B 错误。C 也
与史实不符,1947 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标志着人民解放军从防御转入了战略反攻即改变解放战
争的战略态势。
[答案]D
解放战争中,从 1948 年 9 月到 1949 年 1 月,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辽沈战役、平津
战役和淮海战役三大主力决战。据此回答 14—16 题
14、下列作战方针与辽沈战役相关的是(D)
A、中间突破 B、先打两头,后取中间
C、围而不打 D、关门打狗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大战役主要作战方针的再认再现能力。A 项指淮海战役,B 项指平
津战役,c 项是对杜聿明集团的政策,D 项是在攻占锦州后形成的关门打狗之势。
[答案] D
15、陈毅《吟反攻形势》中写道:“……江汉飞传刘邓捷,中原重见李郑回,陈谢挥戈下宛洛,
聂杨立马薄燕台。关陕伐孤张天网,辽吉猎虎布火雷。……”对上述诗句解释正确的是(D)
①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取得胜利 ②华北解放军包围了北平敌军
③陈、谢大军挺进豫陕鄂边地区 ④东北解放军发起了辽沈战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该题意在考查考生读诗析史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辨析可知:“江汉飞传刘邓捷”是指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陈谢挥戈下宛洛”是指陈谢大军挺进豫陕鄂”,“聂杨立马薄燕台”是指
包围北平敌军,“辽吉猎虎布火雷”是指辽沈战役。①②③④都对。
[答案] D
16、三大战役的胜利,最主要的战略意义是(B)
A、解放了天津、北平 B、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
C、直接威胁南京和武汉 D、使华北、华东和东北解放区连成一片
[解析]该题意在考查考生三大战役历史意义等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三大战役的胜利基本上
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奠定了解放战争我军胜利的坚实基础。这是三大战役最主要的战略意义。
[答案] B
七届二中全会是一次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这次会议解决了革命胜利以后,中国由新民主
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据此回答 17-19 题。
17、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主要是因为当时
( D )
A.在农村的革命任务已经完成 B.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完全变化
C、中国社会性质已完全变化 D、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
[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历史结论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中共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是 1949 年
春,当时全国还没有全部解放,在末解放的地区社会主要矛盾、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改变,家村土
地改革也没有进行。所以 A、B、C 选项错误。正确的选项为 D,马克思曾指出:无产阶级夺取政
权后,首要任务就是恢复和发展生产力。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党提出工作重心从农村
转移到城市,体现了马克思这一观点。
[答案] D
18.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对解放后中国社会性质的设想是:( D )
A. 由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大
B.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
C.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D.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解析]该题意在考查考生对七届二中全会内容的再认再现能力。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
规定了革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
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所以正确答案为 D
[答案] D
19、西柏坡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与井冈山、延安
一起并称为中国革命的三大圣地。中共党史上与“西柏坡”的名字紧紧连在一起的重大问题是
( B )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选择 B、“两个务必”要求的提出
C、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 D.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解析]该题意在考查考生对七届二中全会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1949 年春,中共召开了七
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报告中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就是“两个务必。所以正确选项为 B。A 是在汉
口召开的八七会议上提出来的,C 是 1953 年中央提出来的,D 是在延安召开的党的七大决定的。
[答案] B
20、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这主要是因为
(B)
A.全国大陆已基本解放 B.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
C.党的工作重心需要转移 D.资产阶级准备向党进攻
[解析] 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历史结论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毛泽东是在 1949 年春的七届二中
全会上如此告诫共产党人的。当时人民解放战争即将胜利,新中国即将诞生。随着中国共产党即
将成为执政党,资产阶级必然用腐蚀的办法来对付共产党,故选 D。
[答案] D
21、毛泽东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时面临的形势是 (C )
①战略决战已取得决定性胜利 ②北平已处于和平解放的前夕
③国民党反动派再次提出“和谈”的要求 ④国共两党“北平谈判”破裂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学生应 注意“1949 年元旦”这个时间
限定。国共两党“北平和淡”破裂是在 1949 年 4 月,不属于毛泽东发出伟大号召的背景,可以
排除。①、②和③均是当时毛泽东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形势。
[答案] C
从1945年抗战胜利后到1949 年,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主动要求与中共进行了重庆谈判和北平和谈。
据此回答 21—24 题
22、1945 年重庆谈判和 1949 年北平谈判都是国民党首先提出的,主要都是为了 ( D )
A、把内战的责任推给共产党 B.在国共两党的政治斗争中赢得主动
C、需要共同商讨国内和平问题 D.以和谈换取部署作战的时间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比较能力。解题的关健是要联系两次谈判的背
景。重庆谈判的背景是:军队主力退缩在大西南西北,立即发动内战有困难,所以采取了以和谈
为烟幕来准备内战的策略。北平谈判时:三大战役已经结束,国民党主力基本上被歼灭,所以企
图用和谈作缓兵之计。故正确答案为 D
23、1949 年,中共提出的八项条件的实质是(D)
A、 国共两党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建立联合政府
B、 让国民党承认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
C、 建立由工人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D、 彻底废除国民党的独裁专政和内战政策,实现国内和平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通过对历史文件的分析,透过现象揭示本质能力。1945 年重庆谈判
时,中共希望通过谈判建立联合政府,让国民党承认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故 A、
B 两项可以排除。1949 年,中共提出的八项条件,主要是惩办战犯,废除伪宪法,改编一切军队
等,目的是废除国民党的独裁专政和内战政策,实现国内和平。C 与题意不符。
[答案] D
24、蒋介石被迫下台后,代总统李宗仁的政治态度是(C)
A、希望结束内战,实现和平 B、接受中共八项条件,进行和谈
C、与中共和谈,划江而治 D、顽固不化,准备卷土重来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北平谈判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从南京政府后来拒绝在和平
协定上签字可知 A、B 选项错误,D 与史实不符,当时国民党主力被歼,无力卷土重来。李宗仁
同意和平谈判,企图与共产党划长江而治。故正确的选项为 C
[答案] C
25、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中,最重要的一条是(A)
A、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B、开展武装斗争
C、走社会主义道路 D、建立统一战线
[解析]此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在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基
本经验中,起到核心作用的因素必然是指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从题目所给的几个选项看,开展武
装斗争、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皆是我们党正确领导的结果.与党的领导
构成—种因果关系。所以党的领导是诸多经验的核心.C 项是本题的答案。
[答案] 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26 题 14 分,第 27 题 10 分,共 24 分。要求:分析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5 年 8 月 20 日蒋介石再次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电报:“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
容再有……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
材料二 1945 年 10 月 13 日蒋介石给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密电:“抗战胜利,日寇投降……乃奸
匪竟……企图破坏统一以遂其割据之阴谋,若不速予剿除,不仅八年抗战前功尽失,且必遗害无
穷……此次剿共为人民幸福之所系,务本以往抗战之精神,遵照中正(注:蒋介
石)所订剿共手本,督励所属,努力进剿,迅速完成任务。
材料三 1945 年 11 月 6 日蒋介石对高级将领的演讲:“回想这 20 年来,奸匪始终是本党惟一
的敌人。”
材料四 (美国总统)杜鲁门回忆录:“事实上,蒋介石甚至连再占领华南都有极大困难……如果
他不同共产党人及俄国人达成协议,他就休想进入东北。由于共产党人占领了铁路中间的地方,
蒋介石要想占领东北和中南就不可能……假如我们让日本人立即放下他们的武器……那么整个
中国就会被共产党人拿过去……因此,我们使命今日本人守着他们的岗位和维护秩序,等到蒋介
石的军队一到,日本军队便向他们投降……这种利用日本军队阻止共产党人的办法是国防部和国
务院的联合决定而经我批准的。”
请回答:
(1)蒋介石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理由是什么?国共双方经过 9 月-10 月的谈判,有什么结果?(2
(2)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的真实态度是什么?在上引材料中有何依据?(3 分)
(3)蒋介石当时为什么耍弄反革命两手?在上引材中有何依据?(4 分)
(4)对于蒋介石玩弄的反革命两手,美国政府采取什么态度?这在上引材料和历史事实中有什么
证据?(4 分)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进行整理、获取有效信息,并利用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
有关问题进行说明、归纳、比较、概括的能力。本题难度不大,但本题答案大部直接来自材料本
身,回答时一要注意认真分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既要注意言语简明扼要。又要防止因缺漏要
点而失分,注意答案要点的完整性。二是要把这些材料同重庆谈判的背景结合起来,同美国战后
“扶蒋反共”的对华政策结合起来。再就是注意审题,如回答第一问,它并不是要求回答蒋介石
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真实意图,实际上要回答表面上理由而已。
[答案]:(1)表面上说为了避免内战,共商大计。10 月 10 日签订了《会谈纪要》。(2)蒋介石对
中国共产党极端仇视,力图消灭。材料二是当时蒋介石发的剿共密令;材料三表明蒋的一贯立场
就是把中国共产党视为“惟一的敌人”。 (3)当时国民党军队大多还在西南,无法控制全国,所
以蒋介石要争取时间,企图一手利用谈判来束缚中国共产党,另一手加紧调兵抢占地盘削弱中国
共产党。材料四中,杜鲁门指出当时蒋介石无法控制东北和中南地区,如果日军放下武器,“整
个中国就会被共产党人拿过去”。(4)蒋介石的“两手”是在美国的全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进行
的。材料四中,杜鲁门表明了美国的态度,甚至决定了“利用日本军队阻止共产党人的办法”。
事实上,美国侵占了上海、秦皇岛等大中城市,替国民党抢占战略要地和运送军队。
27、东北大地,物华天宝,山川俊秀,其悠久的历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变化。阅
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辽阔的疆域是由中华民族的各族先民共同开拓的。例如,鸟桓、鲜卑、
靺鞨、契丹、女真等族分别或共同或先后开发了今黑、吉、辽等广大地区。在历史上有不少朝代;
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它们或者统一了中国大部,或者统一了全国,这就从政治上说明了中国
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历史。
——摘编自陈永龄《中华民族》
材料二
图 1 17 世纪末东北疆域图
图 2 19 世纪中期东北疆域图
材料三 东北区是中国工业特别是重工
业最大的中心,国民党反动政府在美国
帝国主义积极援助下,从 1945 年冬季以
来就曾经用极大力量来抢占东北,……
依靠我东北前后全体军民团结一致,英
勇奋斗,并得到我关内各解放区的胜利
配合,在三年的奋战中歼敌 100 余万,
终于解放了东北的全部土地和3700万同
胞广…·奠定了在数年内解放全中国,
然后将中国逐步建设为工业国家的巩固
基础。
图 3 20 世纪 30 年代初
——摘编自中共中央给东北人民的贺电(1948 年 11 月 3 日)
材料四 东北地区是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前期以钢铁、机械为重点,
后期以石油开采为重点,逐步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为主体的重型工业结构。
——摘编自赵济等编《中国地理》
(1)指出材料一中揭示的满族先人及其在东北地区建立的地方政权。(2 分)
(2)根据材料二,对比图 1 和图 2,从 17 世纪末到 19 世纪中期,中国东北海、陆疆界发生
了什么重大变化?(3 分)
(3)根据材料二,图 3 中的 部分揭示了什么重大事件?试结合有关史实,简要说明这一
事件中国政局的重大影响。(4 分)
(4)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材料三,解放战争中,东北全部的“终于解放”和哪一重大战役
有关?东北全部的“终于解放”,具有什么重大意义?(2 分)
[解析]本题是一道由文字和地图相结合的综合类材料试题。它围绕东北历史变迁提出问题,旨在
考查学生读图、获取有效信息,回答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与有关东北的相关史实的再认再现能
力。本题从唐朝一直考到东北解放,时间跨度大,解答本题的关健是先要读懂地图,悟出命题者
展示这三幅地图的主要用意和地图所反映出来的历史、实质问题,并把它们放到相应的历史背景
中,并结合教材所学的知识,全面思考、归纳概括得出正确的答案。如分析图 1 可发现黑龙江和
乌苏里江是中国内河、并靠近北海,联想起教材近代史上清被迫与沙俄签订了《中俄爱珲条约》、
《中俄北京条约》割让了东北大块领土,所以图 2 中前者则变为了中俄边界,并远离了北海口。
图 3 要注意“20 世纪 30 年代初”这一时间概念,再看阴影部分为东北地区,可知九一八事变,
日本侵占东北,后来成立了伪满州国。
[答案] (1) 靺鞨(粟末靺鞨),渤海政权,女真,金.(答“后金”、“清”也可)
(2)重大变化: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由中国内河变为中俄界河;中国失去滨海地区(日本海)出海口
(包括库页岛)。(不必拘泥答案表述,言之成理给分)
(3)重大事件: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东北。重大影响:中日矛盾上升,在中国共产党号召、
组织下,抗日救亡运动兴起;蒋介石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撤退东北军,致使东北沦丧;
国民党统治集团发生分裂,部分爱国将领奋起抗日.
(4)重大战役:辽沈战役。
重大意义: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有了可靠的战略大后方,加速了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为新中国的
建设(重)工业确立基础.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28 题 13 分,第 29 题 13 分,共 26 分。
28、归纳全面内战爆发后,在人民解放战争的不同阶段,人民解放军在战略方针上有哪些变化,
分析变化的原因,(8 分)并说明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5 分)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人民解放战争不同阶段的战略方针的再认再现能力。以及归纳
和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弄清楚人民解放战争的四个阶段即:
防御阶段、反攻阶段、决战阶段、渡江战役前后(战略决战后到新中国的成立)。它与抗日
战争不同,没有相持阶段。二是要注意归纳隐含的知识点。防御阶段、反攻阶段战略方针教
材上表述非常明确。决战阶段、渡江战役前后则要求学生从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等具体战役
中归纳出来。
[答案]防御阶段:(1)方针:以运动战为主要的作战方法,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作
战目标。(2)原因: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各解放区基本上处于被分割的状态.
反攻阶段:(1)方针;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境区,在外线大量歼敌:以一部分主力
和部分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2)原因: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我方的变化,国民党兵力分散,中原地区空虚:敌人在政
治上日益孤立,
决战阶段:(1)方针:实行战略决战,消灭国民党主力军.(2)原因:敌我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国民党开始集结兵力实行重点防御.
渡江战役前后:(1)方针:追歼残敌,解放全国. (2)原因:国民党企图以政治和谈实现划江而
治,并且伺机卷土重来。启示:党中央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战略目标,是人民解放战争胜利
的关健。
29、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道路,是在同中国资
产阶级的复杂关联中走过的。中国资产阶级主要包括哪两大阶层?试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
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实际,阐述中国共产党在处理同资产阶级复杂关系问题上的做法、结果
及其历史经验。
[解析]此题属大跨度概述题,主要考查学生归纳、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中国资产阶级是近代
中国的一支重要阶级力量,这支阶级力量的构成复杂,各阶层的革命态度各异,对中国历史发展
的影响也不同。如何处理好这支力量与中国革命的关系,中共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本题就这方面情况进行了多角度的考查,有利于我们提高对这一问题的整体
把握能力。
[答案](1)两大阶层:大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2 分)(2)做法、结果:①大革命时期,
党同民族资产阶级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但在后期,党内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对资产阶级妥协退
让,统一战线最终破裂。(2 分)②大革命失败后,党领导工农大众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反动统
治进行武装斗争;党内“左”倾冒险主义导致革命遭到 挫折。(3 分)③1935 年后,党提出建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策略,不仅同民族资产阶级再次建立了统一战线,而且把一部分大资
产阶级也包括在内。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我党执行了正确的统一战线政策,使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一直保持到抗战取得胜利。(3 分)④抗战胜利后,党领导人民同发动内战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统治集团展开了两种命运的决战,建立了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赢
得了革命战争的胜利。历史经验:①在统一战线中对资产阶级必须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②
防止“左”“右”的错误倾向。
[备考资料]
1.(2004.江苏)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历史转折点是 ( B )
A、粉碎重点进攻 B.战略反攻 C、三大战役 D.渡江作战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战略反攻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战略反攻是把
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同时在内线大量歼敌,为战略决战准备条件,是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
的历史转折点。
[答案]B
2、(2004.上海)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
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
这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 C )
A、粉碎了胡宗南对延安的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
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题干材料信息“西柏坡村”和“三个
战役”可知,西柏坡村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领导机关的所在地,而三大战役指的是“辽沈、
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由此可知正确的选项为 C
[答案]C
3、(2003 年•天津文综卷)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签订“双十协定”,内容涉及国家政治建设,
其要点不包括(D)
A、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B、国民党结束“训政”
C、保障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力 D、改组国民政府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双十协定”内容的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和分析、比较历史事件
的能力。改组国民政府不是“双十协定”的内容,它需要召开国民大会才能实现。
[答案]D
4、毛泽东亲自赴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是(B)
A、变被动为主动,接受蒋介石的电邀 B、力图达成成立联合政府的目的
C、揭露美蒋反动派假和平的阴谋 D、打消国统区许多人对蒋介石的幻想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中共在 1945 年的七大上就提出了建立民
主联合政府的主张,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主要是商讨如何建立民主联合政府,而谈
判的结果揭露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答案]C
5、(2004.江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及其他联合国家承认,目前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为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为达到统一
中国目标之恰当机构。……自治性的军队例如共产党军队那样的存在,乃与中国政治团结不相符
合,且实际上使政治团结不能实现
——《杜鲁门关于美国对华政策的声明》(1945 年 12 月)
材料二:据许多观察家的意见,他们(指国民党政府)已经堕落于腐败,争夺地位权力,…一向是
一党政府,而不是在西方寓义下之民主政府。……尽管如此,我们为了显见的理由,仍旧继续倾
全力援助国民政府。
———《艾奇逊致杜鲁门的信》(1949 年 7 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美国对华的基本政策。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西方“观察家”眼中的国民党政府形象。
(3)艾奇逊写这封信的时候,中国的政治局势如何?他所谓的“显见的理由”是什么?
[解析] 此题以美国在解放战争期间对国民政府的态度为中心内容选取材料,再创历史新情景,
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进行整理,获取有关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状况、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
胜利前夕艾奇逊的态度等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归纳、概括、分析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第
(1)小题时,注意“基本”一词,可用知识迁移法解答;解答第(2)小题时,切记要以西方“观察
家”的眼光,而不是考生自己的眼光来认识;解答第(3)小题时,要充分联系教材,找准历史背
景。
[答案] (1)扶蒋反共。
(2)政治腐败(争权夺利);一党专政(独裁)。
(3)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国民党统治已被推翻),阻止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取得政权,
尽力维护美国在华利益。
第 14 单元 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直击高考]
本单元涵盖了《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第五章的主要内容,被高考列入考查范围的知识点主要
有:(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①新中国的诞生和祖国大陆的统一②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及“三反”、“五反”运动(2)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①严峻的经济
形势②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③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一五”计划的制定②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和“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③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
国宪法》等
1949 年 10 月—1956 年 12 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这个时期是我
国建国以来各项工作搞得最好的时期之一,即使是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对农业、手工业、个体商
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但总的来说,建国头七年,党的路线、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
正确的,因而成功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顺利地建立了社会主义制
度。这个时期又可分为两个阶段:
1949 年 10 月一 1952 年 12 月是第—阶段、这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阶段。
当时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仍占主导地位。党的主要工作任务是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当时的主要工作是围绕生产这个中心,彻
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运动、“三反”“五反”
运动、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统一财政、合理调整工商业、在新解放的广大农村实行土地改
革。
1953 年 1 月一 1956 年 12 月是第二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并在这条总路线的指引下,开展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大规模经济建设,成功地实现了对农业、手
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与此同时,召开一届人大,制定
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本卷概要]
本套试卷涉及的主要知识点有:政治协商会议、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及“三反”、
“五反”、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等,通过本单元系统化习题的训练,加深学生
对这些知识点的再认再现、理解以及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以形成 一个整体,从而提升学生驾
驭本单元知识的能力。
本套试题的设计特点有:(1)以教材为依托,突出对中学历史主体内容的考查和教材隐性知
识的挖掘和把握,如选择题第 2、8、9、17 题等;(2)能力并重的原则,既立足于基础知识,又
设计和编录一些能力型、应用型试题,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和难度,如第 8、9、17、21、28 题第
二问、29 题第三问等。(3)突出知识的系统性、条理性,努力通过习题训练勾勒出主要知识点,
帮助学生把握这些知识点间的联系,构建章节知识的整体性结构,如第 27 题围绕我国农业合作
化运动的发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如何评价等,考查学生对这一运动的整体认知能力;第 29 题
围绕一五计划实施的背景、取得的成就、分析原因考查学生对这一事件的全面掌握。(4)突出能
力立意,选题和设问大多是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出发的,同时选择题部分还设计了
不少材料型选择题.突出对知识点的深层次挖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如第 5、7、14 题等。
[试题全解]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 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949 年,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成立新中国的条件成熟,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
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据此回答 1—2 题
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有 (D)
①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通过《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③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 ④决定首都、国旗、代国歌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的再认再现历史
事实的能力。通过再认再现可知,①、②、③、④都是这次大会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 D
[答案]D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其主要依据是
A、 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
B、
C、 确定了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基本政治制度
D、 当时还没有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E、 D、规定国名、首都、国旗、代国歌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准确理解能力。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一个国家
的社会性质和基本政治制度,是其它各项具体法令的制定依据。《共同纲领》确定了国家的社会
性质和基本政治制度,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答案]B
1950 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开展了大规模土改,据此
回答 3—5 题。
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A.土改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 B.至 1953 年底全国各民族土改完成
C.土改的完成标志着农村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土改为创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奠定了基础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以及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我国各民族
土改完成是在 1958 年,所以 B 选项错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 1956 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所以 C 错误,建国以后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为创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奠定了基础,故 D 错误,
正确的答案为 A,因为土改是变农村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即改变了农村
的生产关系。
[答案]A
4、土地改革运动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是因为它 (C)
A、支援了人民解放战争 B.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C.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D.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准确理解能力。判断革命性质的主要依据是革命对象和任
务,凡是反抗外国侵略、反抗本国的封建势力等都属于民主革命范畴。土改的对象是封建地主,
任务是废除封建地主所有制,故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正确答案为 C。A、B、D 只是土地改革运
动作用。
[答案]C
5、“贫雇农得地开心,中农有利放心,富农不动定心,地主劳动回心。”这一局面的出现应该是
在(D)
A、1931 年 B、1941 年 C、1947 年 D、1952 年
[解析] 此材料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解放前的土地改革大都采取限
制富农的措施。建国后的土地改革运动为了减少运动阻力,稳定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农村经济,
采取了保护富农政策,所以“富农不动定心”。故正确答案为 D。
[答案]D
6、1950 年 10 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的原因是(A)
E、美国侵略朝鲜并迅速向中朝边境进犯,威胁中国安全
F、 美国拒不承认新中国,并把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陕,阻止中国解放台湾
G、 美国在军事上包围中国
D、美国在仁川登陆,扩大朝鲜内战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全面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B、C 只讲了中国方面的原因,D 只
讲了朝鲜方面的原因,表述都不完整,只有 A 表述全面,特别突出了“美国向中朝边境进犯”,
故选 A。
[答案]A
7.美国的克拉克将军哀叹说:“我是美国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将军。”他
所签字的战争是( D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越南战争 D.朝鲜战争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美援朝的有关史实再认再现能力。一战和二战美国都大发横财,
获得胜利,故排除 A、B,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美国虽然都是失败,但朝鲜战争在先,但克拉克
参加的是朝鲜战争,故正确选项为 D。
[答案] D
8、建国初期,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为纯洁干部队伍开展了(B)
A、整风运动 B、“三反”运动 C、民主改革运动 D、“五反”运动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D 选项迷惑性较大,“五反”运动的对象
是不法资本家,打击的是他们的“五毒”行为,而不是针对干部队伍的“三反”运动即“反贪污”、
“反浪费”、“反官僚主义”,整顿的是干部队伍,以抵制资产阶级的腐蚀,故选 B。
[答案] B
9、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前,党和国家在私营工商业中建立起了工人阶级对资本家的监督机制。这
一机制的建立是通过(C)
A、镇压反革命运动 B、三反运动 C、五反运动 D、民主改革运动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注意四个选项各自的对象和开展的范
围,因为题干要求是在私营工商业中,所以首先排除 A,三反运动是在国家机关和企业中,民主
改革运动也是在国营企业中,只有五反是在私营企业中开展的,五反内容也可证明存在这种监督
机制。所以正确的答案为 C
[答案] C
10、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运动并称为建国初期的三大运动,其相同的历史影响有(C)
①完成了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 ②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③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
条件 ④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解析] 此组合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抗美援朝不属于民主革命遗留
任务,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运动都不是调整生产关系,没有在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产生直
接影响。都可以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C。
[答案] C
建国初期,为恢复和发展经济, 中国共产党进行了艰苦的斗争。据此回答 11—16 题
1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为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
A、没收官僚资本 B、合理调整工商业 C、实行公私合营 D、没收地主土地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有关措施的再认再现能力。四大家庭
官僚资本垄断了全国的经济命脉,民族工商业萎缩,因此人民政府要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必须
没收官僚资本,故正确答案为 A。
[答案]A
12、建国初期,中央人民政府进行的“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①主要目的在于稳定物价 ②打击对象是金融、商业资本家 ③实质是争夺市场领导权④使
人民政府在经济上站稳了脚跟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可运用排除法。中央人民政府进行的
“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打击对象是不法的金融、商业资产阶级,即投机商人,据此可排
除②,故选 c。
[答案]C
13、1952 年,全国财政经济的形势是 ( C )
A.开始由中央统一管理财政经济 B.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初步好转
C.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 D.结束了建国以来物价暴涨的局面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建国初期全国经济形势情况的再认再现能力。A、B、D 选项均发生
在 1950 年。到 1952 年,人民政府通过实施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使国家财政经济得到根
本好转。
[答案]C
14.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说:“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
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个不可避免的过程。”毛泽东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是(B)
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B、合理调整工商业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开展“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解析] 此材料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建国之初,在国民经济中是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在还没有完全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之前,这种经济现象的存在是必
然的,也是必需的。其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相比是落后的,但与个体经济相比,
又是先进的经济成份。它对当时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实现国家财经状况的根本好转还将
发挥重要作用。所以,毛泽东这—思想的具体体现就是合理调整工商
业,而不是对它们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答案]B
15、建国初期国家对私营工商业进行合理调整和后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共同
点是(B)
A、都触及所有制形式 B、都是为了发展国民经济
C、都属于民主革命的范畴 D、都属于社会主义革命范畴
[解析] 此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合理调整工商业,主要是调整公私
关系和劳资关系,并没有改变所有制形式,不属于社会主义革命范畴,对资本主义商业的改造,
改变所有制形式,属于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不是民主革命,故 A、C、D 错误,正确答案为 B。
因为对私营工商业进行合理调整是为了恢复国民经济,社会主义改造也是为了发展经济。
[答案]B
16、新中国曾在城市工矿业中进行民主改革,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C)
A、根本目的是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B、结果是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C、性质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D、方向是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城市工矿业民主改革性质的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私营工商业在
国民经济中还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要鼓励资本主义发展,来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争取国
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好转,所以城市工矿业民主改革的性质不是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答案] C
1953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根据总路线的要求,1953 年—1957 年,
我国进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据此回答 16—18 题
17、1953 年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就其建设任务而言,所体现出的基本任务是(B)
A、变革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 B、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C、经济建设与法制建设的有机统一 D、变革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的再认再现能力,以及对生产关系、生产力这
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是“一化三改”,“一化”即实现社会主义工业
化,属于发展生产力,“三改”即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属于生产
关系的变革,故正确选项为 B。
[答案] B
18、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最重要成果是(B)
A、建成了东北重工业基地 B、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C、制造出第一批汽车和飞机 D、修建了宝成、鹰厦等三十多条铁路
[解析] 此题为最佳型选择题。四个选项都是一五计划的成果,但 A、C、D 项是对具体成果的
论述,而 B 项是对各种成果的高度概括,并指出了其重要意义,故选 B。
[答案] B
19、对“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①建成了东北重工业基地 ②社会为我国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③建立了高度
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④存在着农、轻、重比例失调的现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此题为组合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再认
再现能力。通过再认再现,可知①②③④全都符合史实。
[答案] A
1953 年起,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1956 年基本完成,社
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了。据此回答 20—24 题
20、新中国从 1953 年开始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B)
A.消灭封建制度的残余成分 B.建立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C.在中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D.将单一的经济所有制发展为多种所有制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改造即社会主义革命,把生产资料私有
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故正确选项为 B。
[答案]B
21、中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重要创举是(C)
A、通过农业合作化方式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赎买政策,实现和平过渡 D、进行三大运动
[解析]合作化不是重要创举,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造也走过合作化的道路,故排除 A、B,苏联的社
会主义革命对资产阶级采取暴力手段,而我们中国是采取赎买政策,和平方式,故是重要创举,
答案为 C。
[答案]C
22、1953 年到 1956 年,我国农村实行合作化的主要原因是(B)
A、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B、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C、一些领导人主观认为公有制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D、中共中央正确地总结了苏联经验和本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掌握基础知识和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首先从
时间 1953—1956 年可知 A 错误,因为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此前已经废除。D 苏联模式的影响是外
因不是内因,所以不能说是主要原因。C 是大跃进时期。之所以在农村实行合作化;其主要原因
在于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人民政府想通
过合作化来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满足国家对商品粮和工业原料的需求,故选 B。
23、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指(D)
A.资本家由剥削者到劳动者的过渡 B.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到高级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
C.企业公私合营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过渡 D.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过渡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A、B、C 主要是“和平过渡”的手段、途径,
D 才是和平过渡的含义、本质,即通过“赎买”政策变革生产关系所有制。故选 D。
[答案]D
24、1956 年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国的基本建立,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D)
A、第一届人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B、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已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
D、公有制经济已经占主导地位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社会主义制度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
度等,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主要是经济制度的确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公有制经济已经占主导地位,标志着社会主义已经在我国确立。故正确选
项为 D。
[答案]D
25、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和宪法》与 1949 年《共国纲领》在内容上的根本不同是(C)
A、规定的国家政体不同 B、只有宪法才规定人了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C、规定的社会形态和体现的原则不同 D、表现的阶级属性不同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分析和比较能力。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和宪法》确定
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规定人了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共国纲领》定了我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
对比可知根本不同为 C
[答案]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26 题 14 分,第 27 题 10 分,共 24 分。要求:分析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1 年 11 月 2 日,华北局向毛泽东、党中央作出了关于天津地委严重贪污浪费情况
的书面报告。 11 月 30 ,毛泽东在为中央起草的转发这一报告的批语中指出,华北天津地委
前任书记刘青山及现任书记张子善均是大贪污犯, 已被华北局发现,并着手处理。我们认为华
北局的方针是正确的。12 月 1 日,党中央作出了《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
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深刻地指出: “自从我们占领城市两年至三年以来,严重
的贪污案件不断发生,证明一九四九年春季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严肃指出资产阶级对党的侵蚀的必
然性和为防止及克服此种巨大危险的必要性,是完全正确的,现在是全党动员切实执行这项决议
的紧要时机了。再不切实执行这项决议,我们就会犯大错误。”
材料二 1951 年 12 月 8 日,毛泽东又为中央起草了《关于“三反”斗争必须大张旗鼓进行
的电报》,强调“应把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斗争看作如同镇压反革命的斗争一样重要,
一样的发动广大群众包括民主党派及社会各界人士去进行,一样的大张旗鼓去进行,一样的首长
负责,亲自动手,号召坦白和检举,轻者批评教育,重者撤职、惩办、判处徒刑(劳动改造),直
至枪毙一大批最严重的贪污犯,全国可能需要枪毙一万至几万贪污犯才能解决问题”……毛泽东
把盗用国家资财的贪污分子喻为“老虎”。他以中央名义或个人名义向全国各地、各系统、各部
门发出数以百计的“打虎令”,将“三反”斗争迅速推向声势浩大的“捉虎、打虎” (贪污旧币
1 亿元以上的大贪污犯叫“大老虎”, 1 亿元以下 1 000 元以上的叫“小老虎”)阶段。……1952
年 1 月 24 日,毛泽东又要求“每个大军区系统(包括各级军区和各军)至少有几百只大小老虎,
如捉不到就是打败仗,,地方上每个大省也可能有几百只,每个大城市可能有——百只至几百只,
上海可能有上千只”……各地报来的不断
加码的“老虎”数目,反过来又使毛泽东感到问题更加严重。他人根据各地报来的情况估计, “每
个小省应有大小虎几百只,每个中等省和大省应有大小老虎一二千只至三千只”。根据这一估计,
2 月初,毛泽东又进一步提高了对各地的要求。
材料三 1952 年 2 月 15 日,周恩来致信毛泽东说:“今日政务院会议后, 同陈云、薄一
波谈到‘三反’斗争中业务停顿的问题现在已到应该予以解决的时候了……各部门业务
如果没有领导同志来管是无法进行的。”2 月 16 日,毛泽东即在信上批示: “周总理:我完全
同意你的意见,请速予调整。”……进入 3 月份后,毛泽东也不再直接向各地下达
“打虎”指标了。4 月份以后,毛泽东即开始布置“收兵,准备结束‘三反’运动,,”
——以上材料摘自张文和、李艳《口号与中国》
回答:
(1)据材料一,说出党中央提出“三反”运动的背景及目的。(4 分)
(2)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在“三反”运动过程中曾存在哪些问题? (4 分)
(3)据以上材料,简要指出“三反”运动的深远意义(4 分)
[解析] 此题的主题是“三反”运动反腐倡廉,同我们今天政治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主要考查学
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回答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归纳概括能力。第一问据材料可知,
中共成为执政党后,天津地委严重贪污,出现了腐败现象,这就成为了“三反”运动的导火线,
第二问要指出“三反”运动中存在哪些问题,即不好的方面,归纳材料二可知“三反”运动“过
火”,归纳材料三则知“三反”运动影响了正常业务工作的开展。第三问是要指出“三反”运动
的深远影响,深远影响指好的、积极的影响。回答第三问时,还可以从今天反腐败这一角度来找
出它的积极意义。
[答案](1)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在党内出现了骄傲自满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贪图
享乐的情绪,出现了贪污腐败现象。为防止和克服以上危险,中共号召进行“三反”运动(2)毛
泽东的严厉批评有些“地方和部门矫枉过正”;他凭主观估计,就对各地直接下达“打虎”数字
的做法,也给基层干部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使运动出现了“过火”的问题,同时也影响了正常业
务工作的开展。
(3)“三反”运动是一场反腐败的洗礼,它发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对刚刚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
说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其警钟长鸣的效应比这次运动本身的直接成果更大,更有意义。
27、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土改后的几组调查材料:1952 年对山西 49 村农民的调查:有 10780 亩土地被出卖;
1953 年对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农村的调查:有 12.52%的农户出租土地;1952 年对山西忻县
的调查:在被调查的 2486 户农民中,放高利贷的有 20 户。
——《中国近代现代历史讲座》教学参考书
材料二 邓予恢在(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中指出:今天农业生产的发
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要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一步,就必须帮助农民解决以
下三个问题:1.必须帮助贫困农民解决生产资料的困难,主要是牲畜、农具、肥料、种子等困
难。2.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虫灾等。……用什么办法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
的这些困难呢?当然,国家要大力帮助。……另一条道路是新道路,是领导农民组织起来,靠大
家互助合作的力量……。
——《中国近代现代历史讲座》教学参考书
材料三 1951 年 9 月全国第一次互助合作会议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
决议》(草案)指出: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的劳动互助的积极性。1953
年到 1955 年,农业互助合作组织继续稳步发展。这时期建立起来的合作社,80%以上增产增收,
15%持平,5%减产减收,
——林志坚《新中国要事述评》
材料四 在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一部分干部滋长了急于求成的情绪,在合作社的发展上盲
目求多求快,强迫农民入社。结果出现了一些农民杀猪砍树,卖羊卖牛,不积极生产,甚至破坏
农具的现象。
——林志坚(新中国要事述评)
材料五 1955 年 7 月,毛泽东约见中央农村工作部负责人邓于恢谈话,主张 1956 年要在现
有 65 万个合作社的基础上发展到 130 万个,但邓子恢坚持只按原计划发展到 100 万个。后来毛
泽东批评邓予恢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像一个“小脚女人”一样走路,东摇西摆,老是埋怨别
人走快了,走快了,满脑子无穷的忧虑和数不清的清规戒律。
——林志坚《新中国要事述评》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现象?据此分析农业互助合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5 分)
(2) 结合有关材料分析合作化的意义。(3 分)
(3)中某些农民的行为说明了什么?(2 分)
(4)邓子恢、毛泽东争论的焦点是什么?哪个人的观点更正确?为什么?(4 分)
[解析]本题是围绕农业互助合作社出现的原因、发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
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一反映了农村重新出现土地买卖,租佃、高利贷盘剥现象。材料二反映了
农业生产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和阻碍。即农民无力购买生产资料,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材料三
说明了农业互助合作社的作用。材料四反映了农业互助合作社发展过快,出现了一些问题。材料
五是毛泽东与邓子恢就合作化的速度问题意见不一致。第一、二、三问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都可
以得出正确的答案,第四问,联系材料三就可以知道邓子恢的观点正确。
[答案] (1)材料一反映了农村重新出现土地买卖,租佃、高利贷盘剥现象。材料二反映了农业生
产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和阻碍。从材料一看,如果让这一现象发展下去,就会使少数人发财致富,
多数人贫穷破产,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就会在农村复辟。从材料二看,个体分散的经营方式已严重
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只有实现互助合作,农业才能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才能巩
固,农业互助合作十分必要和迫切。
(2)符合广大农民的愿望,得到农民的热烈欢迎;防止了农村的两极分化,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
展。
(3)农业合作化的速度过快,与当时农村生产力状况,尤其是农民思想状况不完全适应。
(4)合作化的速度。邓子恢是正确的。据是:材料四表明过快的合作化速度引起了部分农民的不
满,给生产力造成一定的破坏。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28 题 12 分,第 29 题 14 分,共 26 分。
28、1949 年—1952 年,中央人民政府为了恢复和发展我国国民经济,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6
分)扼要指出上述措施的共同点以及形成这些特点的基本原因。(6 分)
[解析] 第一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史实的全面归纳能力,通过对有关措施的再认再现,可以得出
答案。第二问难度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因果分析能力。透过
现象看本质,抽象出各项措施,找出其共同点(或特点),通过 对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统
一财经、深化土改等各项具体措施分析,可知都是行政手段,合理调整工商业等是为经济手段,
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在此基础上得出: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并举,调动各
方面的积极性,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然后对应每一特点,具体分析形成的基本原因。
[答案] (1)主要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深化土改,发展农
业生产,合理调整工商业,调动私营工商业者的积极性;精兵简政,工矿业实行民主改革和生产
改革。(2)共同特点:围绕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的目标而展开,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并举;有
区别、有步骤。注意政策和策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3)基本原因:经济的极端落后和严峻的经济形势;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确定工作重心转移,以恢
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中央建立起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政治经济体制,起了强有
力的领导作用;人民政府针对我国经济成分复杂的特点,实事求是,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为经
济建设服务。
29、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要求,中央人民政府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回答:
(1)我国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6 分)
(2)“一五”计划完成后,有哪些主要成就?(4 分)
(3)结合“一五”期间的有关史实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有哪些?(6 分)
[解析] 第一问要求回答我国一五计划实施的条件,我国是在 1953 年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因此一
五计划实施的条件应从 1953 年前的史实中归纳,比如:政权的巩固措施、经济的恢复情况等。
第二问是对“一五”计划实施后取得的成就的再认和再现。第三问要求分析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
就的原因,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肯定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全国人民的热情工作,但注意要结
合具体史实来分析。
[答案]条件:①经过镇压反革命和抗美援朝,社会秩序安定,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②经过土
改等一系列发展生产的措施,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为国家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也为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③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的任务基本解决,人民政权巩固。
成就:①工矿业成就最突出,建成 500 多个重要的项目。②农业按计划完成。③交通运输业取得
很多成就,新建铁路 30 多条,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康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④人民生活进
一步改善。
原因:①党的正确领导:及时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派优秀干部领导工业;社会主义改造与社
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②全国人民热情高涨,工人开展劳动竞赛和技术革新;科技工作者大显身
手;广大农村和各行各业支援工业建设。
[备考资料]
1、(2004.天津文综)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恢复国民经济,振兴民族工业,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
府采取的措施不包括(B)
A、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B.接管私人资本主义企业
C、合理调整工商业 D、稳定物价统一财政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恢复国民经济有关措施的再认、再现能力。要求是不包括。在新中
国成立初期,为恢复国民经济,A、C、D 都是党和政府所采取的措施,但没有接管私人资本主义
企业,而是让其存在和发展,是合理调整。
[答案]B
2、(2004·江苏)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C)
A、新中国的成立 B.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新中国第—部宪法的颁布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大改造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大改造的
完成使我国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关系,因而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
立 。
[答案]C
3.(2004。广东)1951 年开始的“三反”运动和“五反”运动 ( A )
A、分别在国家机关、国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中进行 B.分别在国家机关和国营企业中进行
C、目的均在于惩治私营企业中的不法行为
D.都是为了纯洁干部队伍,抵制资产阶级的腐蚀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反”运动和“五反”运动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和分析问题的
能力。“三反”运动主要在国家机关、国营企业中展开,“五反”运动主要在私营企业中进行。B、
D 只符合“三反”,C 项只符合“五反”。只有 A 符合“三反”运动和“五反”运动。
[答案]A
4.(2004·广西)1953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中“一化”是指 ( C)
A、社会主义现代化 B、农业合作化
C、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D、科学技术现代化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化三改”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一化三改”有关史实的再认、再得知:“一化”是指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答案]C
5.(2004.浙江文综)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在 5 年内,全国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建
设投入总颇为 766.4 亿元,相当于 7 亿两黄金。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占总额的 55.8%。在基本
建设投资中,工业走重点,占 58.2%。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来有的
壮举。
材料二 东北地区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到 20 世纪 40 年代末,大约有人口 3000 余万,东、
北、西三面与朝鲜、苏联、蒙古相邻,交通便利,重工业较为发达,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
90%以上。
材料三 “一五”计划中,苏联援建的 156 项大中型建设项目(实际施工的为 150 项)主要集
中在东北地区,例如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飞机制造厂、富拉尔基
重型机械厂等。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概括指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及其在经济建设方面的主要措施,
[解析] 该题材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进行整理,获取有关“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及其在经济建
设方面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有关史实归纳、概括的能力。通过对“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有
关史实再认、再现回答“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通过对材料“在 5 年内,全国经济建设和文化
教育建设投入总额为 766.4 亿元,相当于 7 亿两黄金”概括出,国家集中物力财力大规模投入,
对材料“苏联援建的 156 项大中型建设项目”概括出:利用苏联帮助,通过对材料“主要集中在
东北地区,例如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飞机制造厂、富拉尔基重型
机械厂等”进行概括,得出:建立钢铁、汽车、重型机器等重工业企业和重点建设东北地区。
[答案) 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
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措施:国家集中物力财力大规模投入,利
用苏联帮助,建立钢铁、汽车、重型机器等重工业企业和重点建设东北地区。
第 15 单元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直击高考]
本单元包含的章节有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文化大革命十年。涉及的高考考点有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①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②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扩大化(2)社会
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②“反右倾”斗争和三年经济困难③七千人
大会和十年建设成就(3)“文化大革命”的十年①“文化大革命”的开始②林彪、江青反革命集
团的覆灭(4)国民经济的曲折发展和对外关系的新成就等
1956 年到 1966 年 5 月,是开始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这十年的探索中既有成功喜悦如
八大提出的我国的主要矛盾、主要任务、经济建设方针。1957 年春,毛泽东提出的通过整风正
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但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由于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加之后来“左”
倾错误的发展,出现了重大的失误,明显表现在:反右派斗争扩大化、1958 年总路线的提出,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反右倾”斗争等。在复习这段历史中,要抓住在什么情况进行探索的?
中共做了哪些探索?出现了哪些挫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挫折?中共曾也意识到了“左”的错误,
并进行过纠正,如七千人大会等,为什么“左”的错误却越纠越严重?从十年探索中我们应该吸
取哪些经验和教训?以及这十年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分析取得成就的原因。
从 1966 年 5 月至 1976 年 10 月,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大革命”是—场由领导者
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这个时期历史的主要特
点是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错误始终占据统治地位;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和
操纵了“文化大革命”,并把它推向了极端;在复习这段历史时,重点是二个方面:一是要分析
出现文革的原因,了解文化大革命的全过程即导火线、发动的标志、高潮、结束等。二是看到全
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文化大革命中同“左”倾错误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的坚决斗
争,如二月抗争、四五运动等,才最终结束这场内乱。
[本卷概要]
本套试题涉及的考点包含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
中成功与失误的原因、表现及其经验教训一系列重要知识点:(1)党的八大、七千人大会等重要
会议及内容、意义;(2)重大的政治、经济活动:整风运动、反右派斗争、大跃进运动、人民公
社化运动、“反右倾”斗争、“文化大革命”、等;(3)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
程中取得的成就 (4)党在这一时期在阶级斗争和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两个的问题上一再失误的
原因、教训等。
本套试题的特点:(1)注重对单元知识的梳理,突出和强化本单元的重要知识点,在选题上采取
系列化的方式进行命题,如:选择题 1—4 题考中共八、5—8 题考整风运动、9—13 题考总路线、
大跃进党的“左倾”错误等等,着力通过习题训练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提高学生驾驭知识的
能力,提升学生对本单元重要知识点的认识和把握程度,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2)试题力图
创设新情景以不同的形式如材料、表格、诗歌、图示等。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考查如选择第
8 题,通过具体数字来考反右斗争的危害等。(3)着力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多
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材料题 27 题、问答题 29 题等
[试题全解]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 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956 年 9 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八大是一次认真总结经验、集中全党智慧的大会,提出了许多方
针和设想富有创建性,是对我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一次成功的探索。据此回答 1—4 题
1、 中共“八大”前后,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关于
①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 ②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③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和速度 ④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A、① 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解析] 该题旨在考查考生辨析历史结论的能力。中共八大前后,也就是 1956 年前后,三大改造
已基本完成,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新阶段。如何对待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
争和如何安排社会主义建设的规模必然成为重大的问题,这从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中共八
大、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所涉及的重要问题可以看出。而社会主义计
划经济体制,苏联已有现成模式可借鉴,无须探索;改革、发展、稳定是在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
体制严重阻碍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以后的事,1956 年时并不存在。可见 D 项为正确选项。
[答案] D
2、中共八大提出的具有创造性的方针和设想是 ①关于当时国内主要矛盾的论述 ②提出集中
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③制定了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
针 ④提出必须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A)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为组合选择题,实际上考查学生对党的八大所取成果的再认再现能力。通过对八大
成就的再认再现可知正确答案为 A,同时该题也可用排除法,④是属于 1957 年《关于正确处理
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内容,而非八大内容。
[答案] A
3、1956 年的八届二中全会认为:1957 年度的计划应当在继续前进的前提下,对基本建设做适当
的压缩,合理调整和经济部门的比例关系。这表明 (A)
A、其基本思想是反冒进 B、犯了右倾保守错误
C、修改了八字方针 D、我国经济建设出现波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八大制定的经济建设方针的理解。 1956 年中共八大确定了既反保守
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定前进的正确经济建设方针,故正确答案为 A、B 排除,八字方针是
在 1960 年,1957 年经济建设继续前进,成就巨大,故 C、D 也排除。
[答案] A
4、中共八大最主要的贡献表现为
A.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一步 B.正确指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
C.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D.提出了正确处理十大关系
[解析]该题旨在考查考生辨析选择能力。题干强调“八大”最主要的贡献,D 项不是其内容,A、
B、C 三项虽然都是其贡献,但结合所学知识和课本可知,后来出现“左倾”错误直至文化大革
命正是由于对国内阶级矛盾的错误估计,所以 B 选项对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应该是最主要
的,故答案选 B
[答案] B
1957 年春,毛泽东发展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同年全党开展了整风
运动,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这也是我党历史上一个严重的教训。回答
5—8 题
5、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应是(B)
A、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整顿党的作风和机关作风 D、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A、D 主要属于经济建设的范畴,故排除,
1957 年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明确指出了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应是 B。
[答案] B
6、.在 1957 年整风运动中,出现了右派分子的进攻。这—情况(A)
A.说明阶级斗争在—定范围内存在 B.反映出当时阶级矛盾的普遍性
C.右派仍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性质 D、反映了当时党内出现了阶级斗争
[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分析判断历史问题的能力。极少的资产阶级右派分子攻击共产党,否
定社会主义制度,不是党内斗争,属于敌我矛盾,不具普通性,故排除 B、C、D。
[答案]A
7、1957 年整风运动转为反右派斗争的主要原因是(C)
A.知识分子和民主人士向党提出批评意见 B.党中央整风运动指导思想发生了变化
C、党中央对当时阶级斗争的形势估计得过于严重 D.极少数右派分子向党猖狂进攻
[解析]本题属最佳选择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从题目给的四个选项来看 A、
B、D 都是反右派斗争的背景,党中央面对极少数右派分子向党猖狂进攻,对当时阶级斗争的形
势估计得过于严重决定发动的。所以决定性的原因是 C,C 是决策。
[答案]C
8、1957 年反右派斗争开始时,毛泽东估计全国有几百名右派,属人民内部矛盾;6 月认为有四
千人,属敌我矛盾;9 月划定右派 6 万余人。20 多年后,才知道到 1958 年反右派斗争结束时,
全国右派分子划定为 56 万人。这表明 ( D )
A、右派分子越来越多 B、反右派斗争取得重大胜利
C、毛泽东对严重形势估计不足 D、反右派斗争出现了严重的失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能力。联系 1957 年整风运动,当时只有极少数的右
派分子攻击共产党,否定社会主义制度。而材料上反映最初定为右派的人数也就是几百人,到几
个月后却达到几十万人,这说明反右派斗争犯了严重扩大化的错误,故正确答案为 D。A、B 与史
实不符,C 是划定这么多右派的原因,不是说明结果。
[答案]D
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由于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加之后来“左”倾错误的发展,中共在社会
主义建设的规模和速度问题上犯了错误。据此回答 9—13 题
9、“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 D )
①反映了广大人民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望 ②具有“左”倾冒进的思想倾向
③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④直接导致了“大跃进”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阅读和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和理解历史结论的能力。从思
想路线多、快、好、省四字思索,它反映了广大人民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望,其
中心是强调速度,违背了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犯了左倾错误,“大跃进”运动则是左倾错误的具
体表现。故①②③④都切合题意。
[答案]D
10、根据资料统计,四川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仍有 20%,60 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仅剩
9%。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D )
A、无计划的盲目垦荒 B、人口数量急剧增长
C、大规模的商业性采伐 D.“大跃进”运动中毁林炼钢
[解析] 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四川森林覆盖率从 50 年代初到
60 年代初急剧下降,联想史实可知即为 1958 年大跃进运动造成的,当时全民上山砍树,大炼钢
铁结果造成了森林覆盖率的大幅下降。
[答案]D
11、阅读以下国民经济统计表
农 业 轻工业 重工业
在总产值
中的比例
1957 年 43•3% 31•2% 25•5%
1960 年 21•8% 26•1% 52•1%
增长率 —22•8% 47% 223%
以上统计表理解正确的是(C)
A、我国已经建成 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B、工农业生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C、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 D、我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解析]本题是一道表格材料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对表格数据分析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读
表可知,当时我国经济发展情况是农业负增长、轻工业增长快,重工业畸形发展,说明农、轻重
比例严重失调,它不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只能说明当时工业体系畸形,同时当时工业化也尚
未实现。
[答案] C
12、刘少奇在党中央扩大会议上说:“过去我们经常把缺点、错误和成绩,比之于一个指头和九
个指头的关系,现在恐怕不能到处这样套。……如果说这些地方的缺点和错误只是三个指头,成
绩还有七个指头,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不能说服人的。”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B )
A、反右派斗争被严重扩大化验室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 D.大批工人、干部离开岗位闹“革命”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阐释和分析能力。刘少奇在党中央扩大会议上所说的
话,实际是指党在工作中犯过严重错误。出现严重错误的事件就是指党轻率地发动的“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 B
13、1959 年“反右倾”斗争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 D )
A、严重损害了中国共产党内的民主生活 B.使经济领域“左”的错误进一步发展
C.农业生产遭到巨大破坏,国民经济严重困难
D.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发展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理解能力。1959 年的“反右倾”斗争,原因是
毛泽东错误地把彭德怀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批评和意见看作是对党的攻击,认定彭
等人组成反党集团,并由此得出结论,党正处于内外夹击之中,右倾已成为当时主要危险。这就
把人民内部矛盾当成阶级矛盾来对待和处理了。故它是毛泽东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在理论和实
践上的进一步发展。
[答案] D
14、造成 1959 年到 1961 年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局面的根本原因是(D)
A、苏联撕毁中苏经济技术合作协议 B.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
C、中央在 1959 年错误地发动了“反右倾”运动 D.中共中央在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了解出现三年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局面
的历史背景。在主观、客观原因方面,根本的是党犯了“左”倾错误,如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
律,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 D
15、“文革”以前,中国共产党在实际工作中的纠”左“主要表现在 ( A )
①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工作
②召开七千人大会,总结经验教训
③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
④为“反右倾”运动中被错误批判的大多数人平反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对“文革”前,中共在实际中纠“左”措施的再认、再现能力。通过再认
再现可知,①是 1960 年开始的,②是在 1962 年,③是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实施的,④是 1962
年前后采取的。故正确的答案为 A
[答案]A
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虽然遭到严重挫折,但从总体上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下,顶住了国际反华势力的巨大压力,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终于战胜困难,取得了
巨大成就。据此回答 16-18 题
16、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取得的尖端科技成就是(A)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建成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
C、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成 D、建成了南京长江大桥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对史实的再认、再现、归纳概括能力,③不符合史实,排除,故排除 A、
B 虽然都属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成就,但属于尖端科技的只能是 A,D 属于“文革”十年
的建设成就,C 属于新时期的建设成就。
[答案]A
17、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是主要原因是(C)
A、“大跃进”的影响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提出
C、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作出了巨大的努力政策
D、七千人大会制定了正确的方针
[解析]本题属最佳选择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A 明显错误,因为“大跃进”
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B、C、D 都可以看作是取得巨大成就原因。但主要原因是 C,因为
B、D 都是党作出的决策。
[答案]C
18、社会主义建设十年探索时期,我国经济建设呈现的趋势是(C)
A、经济建设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 B、初期和中期较好,后期有问题
C、初期和后期较好,中期有问题 D、初期有问题,后期逐步得到纠正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阶段呈现的主要特征的认识。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
进,不是停滞,A 错误,初期由于八大对社会主矛盾的判断、提出的经济建设方针都是正确的,
所以初期是好的,曲折主要指的是 1958 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 年的反右倾斗
争等,属于十年建设的中期,后期面对经济困难,党开始纠正“左”倾错误,并对国民经济实行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所以后期又出现了较好的局面。故选 C。
[答案]C
“文化大革命”是—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
难的内乱。据此回答 19—22 题
19、文化大革命是中共的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其“左”倾是指(A )
A.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失误 B.建国后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C.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处理方法不当 D.毛泽东个人专断的领导作风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历史概念的理解,B、D 是导致左倾错误发展的原因,并非左倾错误的根
源,只有 A 才是正确的答案,故选 A。
[答案]A
20、“文革”中,二月抗争、“全面整顿”“四五运动”这些事件共同说明的问题是( B )
A.“文革”中阶级斗争很复杂
B.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人民群众敢于坚持真理
C.“文革”得不到人民的支持 D.党中央和人民同“左”倾错误作斗争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二月抗争、“全面整顿”“四五运动”这三个历史事件的分析比较
能力,以及归纳概括其本质性特征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提问的角度,“共同说明的问
题”当指三个事件在本质性特征方面的共同点。从三个事件看.它们有明显的共性,即发动者都
是老一辈革命家或人民群众,性质上都是力图纠正“文革”“左”的错误,把国家的政治、经济
引导到正确的发展道路上来,所以答案应选 B 项。其他各选项反映的或是表面化、片面性 的东
西,或表述不符合史实。
[答案]B
21、“文化大革命”中,上海“一月革命”对全国造成的直接影响有(B)
①大串联扩展到全国各地 ②各省、市掀起夺权高潮 ③各地的生产受到严重的破坏 ④武
斗事件普遍发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以及再认再现历史的能力。“一月革命”
发生在 1967 年 1 月。红卫兵大串联发生在上海“一月革命”之前,可排除①,上海“一月革命”
是以王洪文为首的造反派用武力夺取了上海党政领导权,得到了毛泽东的肯定,这样全国掀起了
武斗夺权的高潮,生产遭到破坏,故选 B。
[答案]B
22、全国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高潮的主要原因是(C)
A、大学不招生、工厂不招工 B、商业和服务业发展停滞
C、毛泽东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号召
D、知识青年自身的强烈愿望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有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原因的再认、再现能力及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大学不招生、工厂不招工、商业服务业也不发展,知识青年可以在家待业,或做别的工作。之所
以掀起上山下乡的高潮,是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
[答案]C
23、下图中,较正确地反映了“文革”期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趋势的是(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图表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文革期间,1968 年“文革”动乱扩展
到经济领域,国民经济受到严重的影响,1973 年周总理主持日常工作时经济形势明显好转,由
于“四人帮”掀起“批林批孔”运动,经济又迅速下滑,1975 年邓小平全面整顿经济又迅速回
升,一波三折,故选 C。
[答案]C
24、“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这首 1976 年 4 月贴在天安门广场
的诗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 ( B )
A、誓将“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的信念 B.悼念周总理,声讨“四人帮”的举动
C、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决心 D.彻底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志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诗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人民群众对“左”
倾错误的抵制,而非坚持“左”倾错误,故排除 A、C,材料只是悼念周总理,声讨四人帮,故
选 B。
[答案]B
25、“文革”期间,还是国家主席的刘少奇竟遭到抄家和人身迫害,这一事件最突出地表明了
( A )
A、国家的法律遭到严重践踏 B、.不能人为地制造“阶级斗争”
C、党的民主法制集中制遭到严重破坏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特定历史条件下重大事件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堂堂国家主席,竟被
迫害致死,最能说明的是一个国家的法律被糟蹋到何等地步,连最起码的人权都不能维护,故选
A。B、C 与题意不符,“刘少奇遭到抄家和人身迫害”不能说明 D
[答案]A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26 题 10 分,第 27 题 14 分,共 24 分。要求:分析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8 年 2 月 2 日《人民日报》社论宣称:“我们国家现在面临着一个全国大跃进的形势,
工业建设和生产要大跃进,农业生产也要大跃进。”此后又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
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的宣传口号,并报道了个别地区小麦亩产 7320 斤与水稻亩产 13 万斤等
高产情况。1958 年北戴河会议上通过的关于农村工作的“决议”指出:“人民公社发展的主要基
础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全面不断的跃进……这将成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层单位……看来,共产
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
——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下册
材料二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事本末》一书记载,1958 年“大跃进”时提出的实现农业
增产的主要技术措施是深翻改土,高度密植。
材料三 《共和国重大事件纪实——艰难探索》—文指出: 以钢为纲的“大跃进”造成国
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其中重工业畸形发展,从 1957--1960 年产值增长 2.3 倍,而
农业产值下降 22.8%……到 1960 年,粮棉的产量跌落到 1951 年的水平。
请回答:(1)中共八大坚持的经济建设指导方针是什么?材料一提出的经济建设主张与其相比有
什么不同?材料三所述“大跃进”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道理?(4 分)
(2)结合材料一、二、三分析 1959—1961 年间我国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的原因?(3
分)
(3)结合上述材料指出“大跃进”、“人民公社”的经验教训给我们的启示。(3 分)
[解析] 此题三段材料体现的主题是“大跃进”中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
标志的的“左”的错误严重泛滥情况。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材料
获取有效信息,回答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一大跃进运动中夸大人的主观能性,主张高速度、高
指标、全面跃进。材料二大跃进忽视客观规律,材料三大跃进带来了严重危害,读懂了材料,问
题就能迎刃而解。第一问重在归纳材料的中心观点,即高速度、高指标、全面跃进。这明显违背
了八大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第二问除了依据材料,
还要结合所学知识完整作答,第三问从“大跃进”、“人民公社”的教训中得出正面认识。
[答案]:(1)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材料一提出的建设方针
与其相比,不同在于盲目求快,速度压倒一切。材料三“大跃进”的结果说明忽视客观规律,片
面追求高速度只会给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危害。
(2)①“大跃进”运动耗费了巨大的人力和资源,破坏了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②人民
公化运动使生产关系超前变革,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③1959~1961
的自然灾害。
(3)①主观必须符合客观,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符合生
产力的状况。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国 1966—1968 年国民经济状况(部分)
年份 工业总产值 比上年 国家财政总收入 比上年
1966 年 2534 亿元 +17•3% 558•7 +24•4%
1967 年 2104•5 亿元 -10% 419•4 —25%
1968 年 2015•3 亿元 —4•2% 361•3 —13•9%
材料二:1973 年国民经济完成情况
工农业总产值 3967 亿元 比上年增长 9•2%
国家财政总收入 809•7 亿元 比上年增长 5•6%
国民收入 2318 亿元 比上年增长 8•3%
材料三:1975 年国民经济回升情况(部分)
总产值或收入 比上年增长
工农业 4504 亿元 比上年增长 11•9%
工业 3129 亿元 比上年增长 15•1%
农业 1285 亿元 比上年增长 4•6%
材料四:“文革”十年我国国民经济损失总计 5000 亿元,相当于建国 30 年全部建设投资的 80%,
超过建国 30 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材料五:1975 年 9 月 27 日.邓小平在农村工作座谈会上
做《各方面都要整顿》的讲话:当前,各方面都存在一个整顿的问题。工业要整顿,农业要整顿,
商业也要整顿,我们的文化教育也要整顿,科学技术队伍也要整顿。文艺政策叫调整,实际上调
整也就是整顿。要通过整顿解决各方面的问题。1975 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 11.9%。
其中,工业增长 15.1%,农业增长 4.6%。这种状况表明整顿工作是卓有成效的。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回答:
(1)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 分)
(2)材料二、三中各项数据上升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 分)
(3)通过上述表格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有何教训?(3 分)
(4)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的目的和实质是什么?全面整顿有什么意义?(3 分)
(5)结合材料指出,国民经济与政治局面存在何种关系?(2 分)
[解析]此题属文字材料与表格材料相混合的多段式解析题。第一、二问设问的角度相同,要求
学生在提取表格信息的基础上,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提问贴近教材内容,较易回答。第三
问要求学生把几个表格材料的信息结合起来,归纳概括其总体特征,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
挫折的本质性因素,从而得出教训。第四问贴近课本,第五问要求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分
析政治形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作答较为容易。
[答案](1)现象:1967 年、1968 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国家财政总收入持续下降。原因:“文
革”动乱扩大到经济领域,并造成了严重影响。(2 分)
(2)材料二: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提出批判极左思潮,着手恢复和调整
国民经济,积极解放干部。材料三: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并采取有
效措施,开始系统纠正“文革”错误。(4 分)
(3)说明:“文革”期间,国民经济损失巨大,但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教训:必须实事求是,按
客观规律办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 分)
(4)目的: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实质:系统纠正“文革”的错误。意义:使国民经济迅速回升;
是新时期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酝酿和准备。(3 分)
(5)关系: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同时也要靠经济的持续发展才能
长久。(2 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28 题 14 分,第 29 题 12 分,共 26 分。
28、1956 年秋,中共八大的决议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
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中共八大对我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一次比较成功的探索,
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回答:
(1)试结合过渡时期的历史内容分析作出有关我国国内主要矛盾这一科学论断的依据。(4 分)
(2)八大提出了哪些富有创造性的方针和设想?(4 分)
(3)后来这些方针和设想并没有认真贯彻和落实。举出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违反八大精神的主要
事例。(4 分)
(4)分析八大方针和设想未能认真贯彻和落实的原因。(2 分)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因果分析能力。第一问其实就是概括分析 1956 年八大召
开前的背景条件,从政治、经济、外交和主要矛盾的解决四个方面来归纳。第二、三问实际上就
是归纳概括八大的内容和 50 年代后期左倾错误的史实。第四问要从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来分析,
比如国内经济文化的极端落后、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国外美帝包围。以及主观上去分析原因。
[答案] (1)①对敌斗争的任务基本完成。建国之初,社会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三大敌人的矛盾。
通过追歼残敌、土改和镇反,阶级敌人已基本被消灭。②人民政权已巩固。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
地方政权不断建立并巩固,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制定了第一部宪法,加强了民主和法制。新中
国外交成熟,国际威望提高。③社会经济领域有根本变化。建立了国营经济,恢复了国民经济,
发展了农业生产,破除了工矿业内的旧生产关系。一五计划进展顺利。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
制度确立。④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基本解决。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的成员,
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和巩固了。(2)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即人民
对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
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
中国而奋斗的总任务;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建设方针。(3)一
是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二是发起了严重违背客观规律的“大跃进”运动;三是修改了八大关于
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论断;四是大搞严重脱离生产力水平的人民公社运动;五是错误地发动
反右倾斗争。(4)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经济建设急于求成;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和国际环境
恶化。
29、《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中指出,在前后约二十年(1957—1976)之久的长期中,我党
在两个问题上一再失误。试问这两个问题是什么?(2 分)它们是如何相互影响发展的?(8 分)
从中我们有哪些认识?(2 分)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找出历史问题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得出规律性的认识
的能力。此题的关键是答好第一问题,做好了第一问题,其他两问就会迎刃而解,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必须要正确认识国情,认清社会主要矛盾,否则就会失误。当时我国经济文化极端落后,
美帝对新中国敌视和包围,在这种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往往容易急于求成,追求建设的速度和规
模,同时往往会对阶级斗争问题比较敏感,对阶级斗争形势会估计得过于严重,导致失误。回答
第二问时,要注意是回答相互影响发展情况。本题的关健重在对材料内容的归纳和概括。
两大问题:①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内主要矛盾的问题,即如何理解阶级斗争的问题。②社会主义经
济建设的指导方针的问题,即如何确定规模与速度的问题。
相互影响:①l957 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从理论上修改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
论。成为日后在阶级斗争问题上屡犯错误的理论根源。
②在“左”倾错误的影响下,经济建设上急噪冒进,1958 年总路线的提出,大跃进、人民
公社化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
③.1959 年“反右倾”斗争,使“左”的错误进一步发展,成为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主要原
因。
④.60 年代,“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终于导致了十年“文革”动乱,国内
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
认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认识国情,认清社会主要矛盾,既要防右,又要防“左”,并
且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备考资料]
1、.(2004·广东)1960 年中共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
针,目的是(B)
A、解决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的问题 B、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错误
C、解决社会主义改造的遗留问题 D、落实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经济方针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和分析问题
的能力。中共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的背景是由于“左
倾”错误的指导,全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为度过难关,恢复经济提出来的。
[答案]B
2、(2004·全国文综)1972 年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其重要背景是 ( A)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到恢复 B、中美已经建交
C、中苏关系正得到改善 D、“文化大革命”结束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 70 年代外交突破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中美建
交是在 1979 年,当时只是改善了关系,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
苏关系得到改善是在 80 年代,当时中苏关系恶化,“文化大革命”结束是在 1976 年.
[答案]A
3、(2004.天津文综)我国 20 世纪 60 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尖端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重大成
就是 ( B )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籼型杂交水稻育成 ③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④第一颗人
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取得的成就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和
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杂交水稻是在改革开放后
的成就,第一颗人造卫星是文革时期发射成功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
素都是 60 年代取得的。
[答案]B
4、(2003 年上海高考)“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
反映的上世纪 50 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 ( C )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题材干中“青壮炼铁去”“上
世纪 50 年代末”两个信息,可以判断出这首诗反映的是“大跃进”时的情况。“大跃进”发生的
主要原因是毛泽东等领导人犯了“左”倾错误,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使国民经济遭
受巨大的损失。
[答案]C
5、20 世纪 60 年代初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期间,代表们“白天出气,晚上看戏,两干一稀,大
家满意”这里说的“出气”实际上是指 ( A )
A. 对“大跃进”中的“左”倾错误进行批评
B、对苏联撕毁两国经济技术协议的行为进行谴责
C、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进行斗争
D、对反“右倾”运动中,被错误批判的人进行平反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阅读材料辨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
知:B 项是外在因素,C 项在当时不可能发生,D 项是会议前后的举措。不是七千人大会的主题.只
有 A 项符合题干之意。因为七千人大会的上题定总结“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毛泽东等中央领
导人带头做自我批评,会议开得民主.是为“出气”。
6、(2004•太原)20 世纪 40 年代初至 60 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建设方面曾面临哪三次困难?
为克服这些困难,中共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解析] 此题以 20 世纪 40 年代初至 60 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建设方面面临的三次困难为
切入口,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和分析能力。此题的关健是第一问,40 年代初,学生比较容
易想到 1941—1942 年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军的残酷“扫荡”和国民党军队的包围,抗日根据
地出现了严重的困难。1959 年—1961 年三年困难时期。难以想到的是建国初面临严重的困难。
由于长期的战争和四大家族的残酷掠夺,解放初物价猛涨、市场混乱、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的
困难。第二问实际上是考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的能力。
[答案]40 年代初抗日根据地出现了物资极度匮乏的困难。措施: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
交息的土地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开展大生产运动。50 年代初出现了物价猛涨、市
场混乱、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的困难。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打击投机倒把,加强市场管理,统一财经(或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60 年代
初出现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经济严重下滑的困难.措施: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的方针,召开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
第 16 单元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形成
[直击高考] 本单元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是历史教学和
高考的重点。本单元主要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第八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形成;第
九章:各族人民的共同发展;第十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和国防;本单元被列入高考范围的
主要知识点有:(1)伟大的历史转折①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拨乱反
正(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①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②全方位的对外开
放③改革开放的成就(3)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发展(4)“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大业①“一
国两制”的构想②香港、澳门回归和海峡两岸的交流(5)外交事业的成就①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
外交政策②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6)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政治上,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把人们人的思想从禁锢中解放出来,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
召开,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决定拨乱反正。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
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邓小平始终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并将其作为新时期党
的基本路线的内容点之一。中共“十四大”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十五大”
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
经济上,十—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的实行,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的社
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村经济全面振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工业基本建设连上
台阶建成一批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项目。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对外贸易增长迅猛,在党的
“十四大”上,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崇高目标正式提出,这就为生产力的进一步解
放准备了更好的条件。
民族关系方面,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
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而实现了各民族大团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进一步落实民
族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革开放,同时从人力、物力、技术方面给予支援,使少数民族地
区的发展更加迅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现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统战方面,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剥削阶级已不存在,民主党派性质发生变化,在此
背景下,中共提出了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从此统一战线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不断发展和深化,进一步发展为爱国统一战线。它是最广泛
的统一战线,团结了一切有志于建设祖国的力量。在统一战线不断发展、巩固的基础上,我党提
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为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提出了新的方针,为实现祖国统一奠定
了基础。而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新的历史时期建立更加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制定了新
的方针。
外交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交政策更加灵活、多变、务实,在世界格局发生剧烈变动
的情况下,中国继续坚持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努力倡导建立“和
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主张世界的多极化。奉行不结盟政策,中国已成为影响
世界事务的重要国家之一。
[本卷概要]
本单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章节,特别是: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产生了什么影响;为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伟大的转折点;农村、城
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成果;对外开放情况及成果;新中国的外交成果等
本单元练习紧紧围绕考纲命题,突出上述重点、难点,具有针对性;同时以章节为顺序,逐
个知识点进行命题考查,覆盖面较广;材料题、问答题的命题抓住热点问题,如材料题 26 题就
是台湾问题、27 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面的内容。问答题 28 题考查了真标准问题的讨
论、29 题考查了中俄关系等
整套试卷突出能力立意,具有创新性,如材料题 27 题、问答题第 28 题,对学生能力要求高,
并且有创新性,如果学生单纯靠死记硬背书本、或单纯依靠材料上的信息,都是很难选出正确答
案的。认真做好本套试卷能达到巩固基础、加深理解、提高能力、抓住热点的目的。
[试题全解]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 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 1976 年粉碎“四人帮”以后的两年中,我国处于徘徊中前进的状态。“前进”的表现是
①党的指导思想及时转变 ②科学文化事业出现全新面貌 ③国民经济得到一定恢复 ④及时平
反了冤假错案 (C)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本题为组合选择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的能力。1976 年粉碎“四人帮”以后的
两年中,党中央领导人用“两个凡是”继续维护“左”倾错误。故①错误,冤假错案的平反是十
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故④也不合题意。选项中含①、④都是错误的选项,正确的答案只有 C
[答案]C
2、“两个凡是”的观点突出反映了 (C)
A、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 B、忽视了客观规律,片面追求高速度的错误方针
C、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思想方法 D、认为党内始终存在两条路线斗争的错误认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分析、理解能力。此题的关键是对“两个凡是”的理解。“两
个凡是”的内容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
终不渝地遵循。”从内容分析,第一个凡是是个人崇拜,第二个凡是教条主义。所以正确答案为
C
[答案]C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十一届三
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请回答 3—6 题
3、引起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直接原因是 ( D )
A、全党要求重新确定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B、陈云等同志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为冤假错案平反
C、人们的思想长期受到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严重束缚
D、一些党中央领导人用“两个凡是”继续维护“左”倾错误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原因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根本原因”是指导致某一历史事
件发生的决定性的因素。只要这一因素存在,这一事件必然会发生。至于何时发生,以何种方式
出现,这就取决于直接原因,直接原因是直接促成某一事件发生的因素。C 项是根本原因,D 是
直接原因,A、B 时间不符,都是在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之后。
[答案]D
4、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意义有
①纠正了“文革”以来的“左”倾错误 ②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③否定了
“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④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①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分析、判断能力。此题解答可采用排除法。“文
革”以来“左”倾错误的纠正,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时才基本实现,①不符合史实,可排除,所以
答案只能选 B 项。
[答案]B
5、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党风建设的最大贡献在于 (B)
A、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B、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实现了党在组织问题上的拨乱反正 D、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审题时要紧扣“党风建设”这几个字。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前,由于长期的“左”倾错误的指导,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盛行,使党的
组织、纪律、原则遭到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
是”的错误观点,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打破了长期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
束缚,极大地促进了党风建设。故选 B。A、D 不是党风建设方面的成就,C 是在十一届六中全会。
[答案]B
6、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成为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最根本的
—点是(A)
A.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C、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D.决定拨乱反正,解决冤假错案
[解析]此题属最佳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从题
目所给的几个选项看,都是会议所作的重大决定,都带有一定的转折意义,那么其中最具有深远
意义的一项是哪一个呢?十一届三中全会最大的历史功绩是结束“左”倾错误在政治上的影响,
确立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本题答案应是 A
项。
[答案]A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的改革逐步展开,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市经济出现了前所末有的活跃局面。请回答 7—10 题
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 (A)
A、农村 B、沿海地区 C、城市 D、国营企业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历史史实的能力。早在 1978 年我国
安徽、四川首先试行农村生产责任制,不久全国农村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
责任制。所以,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农村。
[答案]A
8、农村由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大变化主要体现在
①土地所有制形式 ②经营管理的方法 ③生产经营的权利 ④产品分配的权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
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而不是把我国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变为私有
制,故①是不对的。据此排除 A、B、C 项,只有 D 项是正确的。
答案] D
9、安徽凤阳县,在“文化大革命”时,每人每天口粮不够吃。有人编了一段凤阳花鼓词:“凤阳
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然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后,1980 年产粮 5.02 亿公斤,1981 年产粮 6.70 亿公斤,1982 年产粮 7.15 亿公斤。这
从根本上说明了 (B)
A、这种责任制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B、这种责任制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C、这种责任制是我国建立现代农业最好的组织形式 D、只要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没有实
现不了的计划和设想
[解析] 此题为材料最佳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及所给选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材料
的有效信息是安徽凤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粮食产量不断增长的情况。A、C、错误,家庭联
产承包生产责任制并不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也不是我国建立现代农业最好的组织形式,只
是同我国目前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D 过分夸大了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也
是错误的。
[答案]B
10、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后的所有制形式较新民主主义时期增多了几种,其产生的根源是
A.三大改造完成后建立的公有制 B.城市全而推行经济体制改革
C、我国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 D.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的实行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的能力以及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新民主主义社会
时期,党和政府没收官僚资本,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除此之外,我国社会经济中还
存在个体私营工商业和个体小农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又出现了合资经营、外商独资
经营等多种经济形式,根本原因就是我国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政策,以吸收外资,学习国外先进的
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故选 C。
[答案] C
11、对外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项基本国策。以下有关表述,正确的是(D)
①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②扩大对外贸易的原则是平等互利 ③最
早实行对外开放的是广东、福建两省 ④已经形成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
对外外放新格局
A.①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此题组合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改革开放的目的、开放以来的情况等的识记、分析和
判断能力。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扩大对外贸易的原则是平等互利,
最早建立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属于广东、福建,目前我国已经形成“经济物区——沿海开
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外
放新格局。
[答案] D
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坚持走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请回答 12——14 题
12、“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表
明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 ②最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 ③是十二大的指导思想 ④成
为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 D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邓小平理论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此组合选择题可以用排除法,1982
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的开幕词中明确提出上述观点。选项②与史实不符。包涵②错误,故正确
的答案为 D
[答案] D
13、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
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基本路线思想的肯定和发展。这里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 B )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规定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结论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
建设上来,并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而在十三大上又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
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A 选项是继承的表现,B 项是发展的体现,D 是 1992
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来的,故选 B。
[答案]B
14、20 世纪中国共产党最后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 (D)
A、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B、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的能力。A 是 1987 年中共十三大的主题,B 是 1982
年中共十二大提出来的,C 是 1992 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来的,D 是 1997 年中共十五大提出来的。
[答案]D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后,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改革开放,另一方面为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请回答 15—18 题
15、在“一国两制”的构想中,对台湾的政策不同于港澳地区的是(D)
A、设立特别行政区 B、社会经济制度长期不变
C、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利 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解析] 此题否定式比较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的能力和历史思维的比较能力。
依据“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台湾都设立特别行政区、社会经济制度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
自治权利,不同的是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澳门。而台湾则可以保留怎自己的军队。
[答案]D
16、下列关于台湾问题的形成与解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B )
①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完全是中国内政 ②台湾问题由于涉及到美、日等国,实际
已成为—个国际问题 ③我国政府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一国两制”原则 ④目前台湾
岛内的台独势力和外国反华势力是阻碍中国统一的主要障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有关台湾方面历史知识的识记、分析、判断能力。1949 年蒋介石退
守台湾,台湾与大陆再次分裂,所以台湾问题完全是中国内政,绝不是国际问题。②是错误的。
A、B 包涵②可以排除。为解决台湾问题,80 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③正确。
[答案]B
17、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原则解决港澳问题,根本原因在于
A.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B.改革开放的实行及综合国力的增强
C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
[解析] 此题属最佳选择题,考查学生对“一国两制”、国际关系等方面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弱
国无外交”说明了一切外交问题的决定因素是综合国力的强弱。港澳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造成
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国家的衰落,同样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依据是国家力量的强大,所以改革
开放使我国经济实力增强,这是解决一切外交问题的根本原因。此题中的外交政策的成熟、国际
地位的提高都是其原因,但都不是根本原因,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发生于二战后,所以此项不正
确。
[答案]B
18、“一国两制”的构想具有法律意义,是因为 (D)
A、这是完成统一大业的必然选择 B、香港、澳门实现了平稳过渡
C、代表了大多数中国人的愿望 D、由宪法规定,经全国人大会议通过
[解析] 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的能力及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在我国人
大是全国最高的权利力机构,是立法机关,而“一国两制”这—构想在 1982 年宪法中明确规定,
在 1984 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得以通过,故它具有法律意义。
[答案]D
19、建国以后人民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民主改革”的含义是 (D)
A.废除厂矿企业旧制度,树立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B、废除旧的不合理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制度
C、实现民族区域自治、促进各族共同发展
D、通过和平方式废除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经济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建国以后人民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情况的识记、分析、
判断能力。建国以后人民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指的是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党和政府
根据少数民族的意愿,通过和平方式废除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经济。A、B 是国民经济恢复
时期,党在工矿企业进行的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采取的措施。C 是党在民族地区设立自治区,以
满足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答案]C
新时期我国的外交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和作用
越来越大。据此回答 20-25 题。
20、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国注重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主要是为了(A)
A.维护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 B.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
C、推动国际经济合作 D.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解析]此题为最佳选择题,一个国家采取的外交政策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本国人民的最高利
益。B、C、D 都是我国注重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目的,可以理解为 A 的一个方面,是
A 的具体表现。故正确的答案为 A
[答案]A
21、新中国能够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其背景是:①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
胜利 ②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③中国支持印度支那地区开展抗法斗争④中国支持越南人民进行
抗美斗争 ( B )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此题组合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的能力。新中国能够第一次以世界五大
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是在 1954 年,④发生在 1954 年以后,时间不符。A、C、D 选项都包涵了
④,故正确的答案为 B
[答案]B
22、20 世纪 70 年代,使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得以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是(C)
A、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 B、中美关系的缓和
C、第三世界的兴起 D、抗美援朝和抗美援越战争的胜利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的能力。70 年代以前,由于美国的阻挠,中国在联
合国的席位一直被台湾的蒋介石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能否恢复要处决于联合国大
会投票表决,26 届联大才以 76 票对 35 票通过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主要是亚非拉广
大发展国家的支持。所以正确答案为 C
[答案]C
23、《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A)
A、使中美 20 多年的对抗关系结束 B、.使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C、使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使中美结成了反苏统—战线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中美建交前后史实的能力。《中美联合公报》是 1972 年
尼克松总统访华时在上海签订的,中美建交则是 1979 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 1971
年,D 的观点错误。所以正确的答案为 A
[答案]A
24、.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的对华政策经历了由封锁、威胁、孤立到关系正常化的转变,从中美
关系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可以看出在制定国家外交政策时(D)
A、确定敌友关系是首要原则 B、认清谁是敌人,谁是朋友是极为困难的
C、没有必要区分朋友与敌人 D、应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能力。一个国家制定国家外交政策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是
为了本国人民的最大利益。故正确答案为 D
[答案]D
25、下列说法中不准确的是:(D)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表明我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
B、新中国成立即实行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
C、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并在会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D、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就实行了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
[解析]此题为否定式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建国初期我国外交工作取得成就的再现和再认能
力。A、B、C 表述正确,D 观点错误,新中国成立之际,国际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
抗,美国实行反华政策,为了巩固政权,新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缔结友好
互助条约。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交政策作了重要的调整,提出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
表现为不结盟政策。
[答案]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26 题 12 分,第 27 题 10 分,共 24 分。要求:分析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84 年 2 月 22 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乔治城大学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代表团
时指出:“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
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材料二 据报道,吕秀莲在当选台湾政权副总统那一天,即对外表示,台湾和大陆“在血缘
方面,在历史上是远亲,在地理上是近邻”,“台湾,中国,一边一国”。不久,吕秀莲接受香港
一家无线电视台的专访,不仅重弹其“无亲近邻”老调,更顽固声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
海峡两岸是“两个华人国家。”
材料三 据《中国外交》记载,1971 年 10 月,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通过 2758 号决议,
驱逐了台湾当局的代表,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和一切合法权利。截至目前为止,
世界上 2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有 160 多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些国家都是以中
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为建交先决条件的,而且它们
都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承诺在一个中国的框架内处理与台湾的关系。
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构想。(2 分)这一构想的运用成功
地解决了什么问题?(2 分)
(2)据材料一、二,指出他们的根本分歧。(2 分)
(3)近代史上,有哪些国家侵略过台湾?(2 分)
(4)你认为当前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有哪些有利因素?(4 分)
[解析]此题三段材料围绕“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条件及阻碍台湾
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关注时事热点。考查学生对有关
台湾问题相关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以及准确提炼材料有效信息,进行比较、归纳、综合
等方面的能力。第一问注意分析材料内容“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
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就不难得出“一国两制”。第二问从吕秀莲说台湾和中国是“两个华人
国家。”可以得出,第三问侵略过台湾的国家,要引导学生回忆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侵华示意
图,可知道英、法曾侵略过台湾。第四问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国际关系等方面进行归纳。
[答案]:(1)“一国两制”。(2 分)使中国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问题得以成功解决。
(2 分)(2)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是否承认一个中国)。(4 分)(3)
英、法、美、日(2 分)(4)改革开放,国力增强;“一国两制”方针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利益;
香港、澳门问题的顺利解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
愿望,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3 分),以上答案,每答出一点得 1 分,言之成理也可酌情
给分,但得分之和不超过 3 分。“一个中国”的原则得到联合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承(1
分)
27、材料一 速度问题是建设路线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方针问题……加快建设
速度的条件是客观存在的,问题是我们自己究竟想不想快……当大家都想快、要快、力争
快的时候,事情的进展果然就快了。我们应当不断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争取在尽可能短的
时间内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一一一《力争高速度》(1959 年 6 月 21 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二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所要解决的历史课题,是实现工业化和生
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我国的经济建设,肩负着既要着重推进传统产业革命,又要
迎头赶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双重任务。完成这个任务,必须经过长期有步骤.分阶段的努力
奋斗。我们对这个阶段的状况、矛盾演变及其规律的认识,在许多方面还知之不多,知之不
深。我们的许多方针、政策和理论还有待于完善,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经受检验,得到
补充、修正和提高……努力发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和创造活力,振奋起全民族探索创新
的勇气,是我们的理论和事业不断发展的希望所在。
——《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中共“十三大”报告)
材料三 在这短短的十几年内,我们国家发展得这么快,使人民高兴,世界瞩目,这就足
以证明三中全会以来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谁想变也变不了。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
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
的发展。
一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 年 1 月 28 日至 2 月 21 日)
回答:
(1)材料—、材料二、三的共同愿望是什么? (2 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三在思想认识路线上的区别是什么?(6 分)
(3)分析说明两种思想认识路线产生的不同结果。(4 分)
[解析]此材料题设问比较巧妙,难度较大。一是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能运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比较历史问题。二是不论材料本身还是教材都没
有提供析现成的答案、所有的答案要点要靠学生利用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的知识经过分析、比
较、归纳才能得出。此题的难点是第二问,审题时要弄清楚思想认识路线的含义,二是要充
分利用有效信息如材料一关健语句是“问题是我们自己究竟想不想快……当大家都想快、要
快、力争快的时候,事情的进展果然就快了。”想快就能快吗?这不难得出:过分夸大了人
的主观能动性,忽视经济规律,违背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答案] (1)改变中国落后面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材料一片面地夸大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忽视客观规律性。犯了主观和客观相脱离的错误,
违背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材料二、三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重视客观规律,在尊
重、了解、把握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材料三强调生产力发展从根本上要依靠
科技和教育,这是从本质上揭示了生产力的内涵。
(3)材料—的认识导致了经济建设严重失误,1959 年至 1961 年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材料
二、三的认识使党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指引社会主义建设迅猛发展,取得了
举世瞩目的成就。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28 题 14 分,第 29 题 12 分,共 26 分。
28、十一届三中全会报告中写道:“会议高度评价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
认为这对于促进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的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一个党、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就不能前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的?(2 分)
(2)应该怎样看待真理标准讨论与十一届三中会之间的关系?(5 分)
(3)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旗帜。它引来了国家大政方针的深刻变
化,试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7 分)
[解析] 此材料问答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背景、历史作用的再认再现能力,以
及分析真理标准讨论与十一届三中会之间的关系、解放思想、端正思想引来了国家大政方针的深
刻变化的史实。在回答第二问时,要注意真理标准讨论与十一届三中会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真
理标准问题讨论产生的作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创造了条件,而十一届三中全会肯定了真
理标准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决议体现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成果。第三问实际上要求学
生回答由于思想解放、思想路线端正了,国家大政方针出现了哪些深刻的变化,对我国社会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对外关系等方面进行思考,就不难举出经济体制改革、
对外开放、“一国两制”。
[答案] (1)“十年内乱”局面已经结束,但党和国家的工作指导思想仍存在严重的“左”倾和
僵化意识,出现徘徊的局面(或党中央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和推行“左”的政策)。
②关系:1978 年 5 月,思想理论界展开了真理准问题的讨论,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
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了实事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为十一届三中全
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果断停止“以阶
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伟的
大决策。实事求是原则重新成为指导党的一切工作的方针。
③史实说明:a.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起步,实行家庭联产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发展乡镇企
业和非农产业,废除人民公社旧体制。城市经济体~改革全面展开,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
以公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把高度集中的理体制改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
理,实行对外开放,逐渐形成“经济特区——沿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
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的对外放新格局。c.宣布用和平统一的方式解决台
湾题,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 e.我国外交政策作了重要调整。
29、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是如何依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正确处理和苏联(俄罗斯)的外交
关系的?(8 分)据此谈谈你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认识。(4 分)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后到目前为止,中国政府依据国内形势的变化正确处理和
苏联(俄罗斯)的外交关系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考查学生归纳、概括历史史实的能力。
答题时要注意:一是要紧紧围绕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来答处理和苏联(俄罗斯)的外交关系的史
实;二是题目的时间跨度大,答题时一定要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我国与苏联(俄罗斯)外
交变化分新中国成立之初、五十年代、七十年代、九十年代四个阶段作答,这样条理就清楚了。
[答案]①新中国成立之际,国际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抗,美国实行反华政策,为了
巩固政权,新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缔结友好互助条约。②五十年代中期,
苏联积极谋求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对中国交往中的大国沙文主义也逐步发展;中国政府在破除
对苏联建设经验的迷信、探索本国建设道路的同时,坚决反对苏联的霸权政策。③七十年代,苏
联在美苏争霸中采取咄咄逼人的攻势,同时严重威胁着中国国家安全,为了改善中国国际地位、
应付苏联威胁、促进台湾问题的解决,中国政府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外交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④九十年代初,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中国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
俄罗斯结成面向 21 世纪战略伙伴关系,中俄关系得到新的发展。认识:①始终坚持把国家利益
放在首位 ②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备考资料]
1、(2004.江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首先在农村试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省份是
A、广东、福建 B、安徽、四川 C、四川、浙江 D、安徽、江苏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首先在
农村试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省份是安徽、四川。需要指出的是 A 选项有一定的迷惑性,广东、福建
是最早对外开放的省份。
[答案]B
2、(2004·全国文综)改革开放初期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设立经济特区,是基于它们
A、临近港澳 B、经济发展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
C、已有许多外资企业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出成绩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设立经济特区的
目的是为了吸引外资,学习外国的管理经验,发展生产力,同时设立经济特区还是改革开放的窗
口,故选 A,B、C、D 项不符合改革开放初期的史实。
[答案] A
3、(2004.北京文综)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具体体现在
①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③开展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④探索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理论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理解与时俱进的含义,人民代表大会是我
国的根本制度,不可能改变。统一战线发展为爱国统一战线,新时期外交提出无敌国外交思想,
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均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提出来的,即与时俱进的结果。
[答案] C
4、(2004•广东)1953 年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了处理
A、同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关系 B、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
C、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 D、朝鲜战争遗留问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的再认、再现能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总
理在接见印度代表时提出的,1954 年,周总理访问印、缅时,又分别提出并得到双方认可。所
以 1953 年提出时,是本着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现在它已成为解决
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答案] B
5、(2004•上海)如果用一个主题概括,下列三位中国领导人向美国表明中美关系的原则立场是
A、一个中国 B、三个世界 C、一国两制 D、四项原则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历史的能力。中美两国关系发展的障碍是台湾问题,毛泽
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位中国领导人肯定会向美国表明中美关系的原则立场是一个中国。故正确
答案为 A
[答案] A
6.(2004•广东)概括指出 1949~1952 年底、1956~1978 年以及 1978 年以后三个阶段,我国所有
制结构的基本状况,并分析其对当时国民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建国后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史实再认、再现能力,对有关史实归纳、
概括的能力,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1949~1952 年底我国处
在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时期,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些特征决定了所有制结构的状况是
国营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共存。1956~1978
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在所有制结构方面产生了“左倾”错误。1956 年社
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事实上我国基本上就是国营经济或集体经济了。1978 年以后,我国开始
改革开放,出现了多种所有制结构并存,适合我国生产力水平差异很大的状况。
[答案] 1949~1952 年底,以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
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共同存在与发展,从 1956~1978 年;以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单一公
有制经济占统治地位;1978 年以后: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949~
1952 年底:对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
件;t956~1978 年;有效地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但单一的公有制结构
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1978 年以后,极大地解
放了生产力,有力的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关文档
-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西方2021-08-307页
-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6单元中国2021-08-309页
- 2019-2020学年同步人教版高中历史2021-08-309页
-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021-08-303页
- 高中历史7_4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2021-08-3010页
-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2021-08-304页
- 2019-2020学年新培优同步人教版高2021-08-304页
-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内2021-08-306页
-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单元评估第2021-08-309页
- 2020秋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2021-08-30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