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7.50 KB
  • 2021-08-30 发布

辽宁省大连市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2019 一 2020 学年度下学期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 1. 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有恒产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管子提出“国侈则用费,用费 则民贫,民贫则奸智生”,韩非子认为“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 学者们意在强调 A. 国家应当保护人民私有财产 B. 君主克制私欲方能争取民心 C. 贫富差距悬殊影响统治秩序 D. 百姓富足是社会安定的基础 【答案】D 【解析】 【详解】孟子主张民众要有恒产,管子认为民贫则容易“奸智生”,韩非子认为民众没有钱 就容易争斗,这三者都强调要让民众有足够的财富,才能维护社会的稳定,故 D 项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体现国家对民众私产的保护,而是强调要让民众有私产,排除 A 项;材料与君主的 行为无关,排除 B 项;材料没有体现各阶级的贫富差距,排除 C 项。 2.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中说:“怪当今居世之土,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 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踊权豪,孜孜极汲惟 名利是务。”其体现的主旨是 A. 精研医术 B. 普同一等 C. 仁爱济世 D. 重义轻利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全面系统的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 “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体现的是治病救人,关爱 健康的仁爱济世的理念,故 C 项正确;A 项不是其主旨,排除 A 顶;根据“上以疗君亲之疾, 下以救贫贱之厄”可以看出存在等级差别,不符合“普同一等”的理念,排除 B 项;材料强 调医者仁心,而不是重义轻利,排除 D 项。 3. 庆周天圣历三年(700 年),下令“断屠杀”,凤圆含人崔融上奏反对,江南诸州乃以鱼为 命河西诸国以内为离。朝禁止信生劳弊。富者未革,贫者难堪,二不可也。这反映了 A. 民间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B. 南北方饮食习惯的差异 C. 抑商政策引发民生问题 D. 经济重心南移尚未完成 【答案】B 【解析】 - 2 - 【详解】从材料可知,政府下令不能捕捞河鱼,但有人反对,认为江南一带以捕鱼为生,下 令“断屠杀”会影响他们的生活。由此反映出南北方饮食的差异性,故 B 项正确;材料强调 的是政府的行为,而不是民间,排除 A 项;材料没有体现抑商政策,排除 C 项;材料与经济 重心是否完成南移无关,排除 D 项。 4. 明代《正德会典》载:“凡文职本身并族属有女为王妃或夫人,男为仪宾等项,俱各见在 及有子孙者,不许升除京职。”这说明 A. 血缘政治存在的稳定性 B. 下层进入统治层的复杂性 C. 铲除地方势力的必要性 D. 法律对皇权政治的制约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有女为王妃或夫人”的人,其家属不得到京城任职,这是防止借 与皇帝有亲戚关系而形成家庭势力,体现的是对皇权政治的制约性,故 D 正确;材料体现的 是防止血缘政治的影响,故 A 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防止部分特殊人群进入京城任职,而不 是所有人,因此不能体现出其复杂性,故排除 B 项;材料与地方势力无关,排除 C 项。 5. 买办亦称“康白度”(葡 comprador),原指欧洲人在印度雇用的当地管家。据统计, 1862—1873 年买办为上海 6 家航运公司提供了 30%的资金,1863—1886 年为开采煤矿提供了 62.79%的资金,18901910 年为中国 27 家大棉纺厂提供了 23.23%的资金。这说明 A. 买办资本与官僚资本紧密结合 B. 部分买办资本转化为民族资本 C. 民族资本与世界市场联系加强 D. 近代民族经济具有半殖民地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买办向航运公司、开采煤矿、大棉纺厂提供大量资金,说明买办资本转化 为民族资本,故选 B;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官僚资本,排除 A;材料反映的是买办资本的投资去 向,没有涉及民族资本,排除 C;材料反映的是买办资本的投资去向,D 不符合材料主旨,排 除。 6. 1911 年 5 月,行将溃灭的清廷颁布《内阁官制》,裁撤军机处,成立责任内阁(即“皇族 内阁")掌握行政权,设立强德院作为皇帝亲临顾问国务之所。改传统六部为学部农工商部民 政部度支部陆军部法部外务部等十部。从政府组织架构看 A. 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B. 三权分立基本实现 - 3 - C. 行政决策趋向民主 D. 宪政体制初露端倪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政府组织架构看清末《内阁官制》,其规定设立皇帝顾问之所强德院,成立责任内 阁掌握行政权,下设学部、农工商部等十个政府部门,体现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趋势,宪政 体制已经初露端倪,D 项正确;《内阁官制》中关于政府组织架构的规定,与“君主专制的加 强”无关, A 项错误;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并没有实现“三权分立”,B 项错误;《内阁官制》 中关于政府组织架构的规定,没有体现出“行政决策趋向民主”,C 项错误。 7. ""抗币也称“边币”,是抗战时期中共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所发行的货币。1938 年 9 月党 的六届六中会议强调:“要有计划地与敌人发行伪币及破坏本币政策作斗争,允许被割断区 设立地方银行,发行纸币,并由国家办理低息借贷协助生产事业的发展和商品流通。”这说 明“边币”发行的目的是 A. 发展根据地工农业生产 B. 掌握全国的经济基础 C. 整顿沦陷区的金融秩序 D. 抵制法币政策的实施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允许被割断区设立地方银行,发行纸币,并由国家办理低息借贷协助生产事 业的发展和商品流通。”可知,中共发行“边币”主要是为了发展根据地工农业生产,打破 敌人的经济封锁,故 A 项正确;此时全国的合法政府是南京国民政府,共产党不可能掌握全 国的经济基础,排除 B 项;材料没有涉及到金融问题,且中共也不能整顿沦陷区的金融,排 除 C 项;国共两党此时处于合作抗战时期,因此并不会抑制法币,故 D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排除。 8. 建国七十年来,中国农业生产从人拉牛耕、肩扛手提升级到依靠农业机械、无人机等现代 - 4 - 装备。截至目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58.3%,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达到 6.4 亿亩,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经超过 80%,良种实现全覆盖。这反映了 A. 科技发展加速农业现代化 B. 农业机械化推动良种全覆盖 C. 产业结构调整进人新阶段 D. 农业效益得益于劳动力投入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依靠农业机械、无人机等现代装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58.3%”“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达到 6.4 亿亩”等信息及材料中一系列数字说明科技进步助 推了农业发展,农业现代化取得了新的进展,A 项正确;材料中推动良种全覆盖是科技发展推 动农业发展的表现之一,但不是材料主旨内容,B 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科技进步对农 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没有强调产业结构调整,C 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科技进步对农 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没有强调农业效益得益于劳动力投入的问题,D 项错误。 9. 梭伦改革后,贵族会议的权力仍较为稳定。直到伯里克利时代,贵族会议才“丧失了一切 特权,只处理一些与宗教有关的事务”。这反映了古希腊民主政治 A. 平民与贵族斗争的长期性 B. 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C. 与宗教神权专制紧密联系 D. 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答案】A 【解析】 【详解】题干“梭伦改革后,贵族会议的权力仍较为稳定。直到伯里克利时代,贵族会议才 ‘丧失了一切特权,只处理一些与宗教有关的事务’”反映了贵族会议经过很长时间权力才 被剥夺,说明平民与贵族斗争的长期性。故答案为 A 项。B 项,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是雅典 民主的实质,但与题干表述的贵族会议权力的变化无关,排除;C 项,题干不涉及宗教神权专 制,排除;D 项,根据所学可知,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是古希腊智者学派,不是雅典民主政治, 排除。 【点睛】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或“说 明”、“反映”、“旨在”、“体现”一词“相当肯定地显示”的含义。它要求考生获取材 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试题的题干部分一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 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一般解题步骤有 - 5 - 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等价转换” 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 10. 有学者指出:启蒙运动在 17 世纪的英国表现为一种试图在上帝的羽翼下发展理性的审慎 主张,在 18 世纪的法国表现为一种用理性来颠覆信仰的激进姿态,那么它在稍晚的德国则表 现为一种努力调和理性与信仰的稳健立场。作者旨在强调启蒙运动 A. 对宗教的批判并不彻底 B. 理性内涵不断丰富发展 C. 动摇了宗教神学的权威 D. 核心的价值理念未统一 【答案】B 【解析】 【详解】通过材料内容可以概括为 17-18 世纪欧洲对待理性的历程为“审慎—激进—稳健”, 作者目的是强调理性内涵不断的丰富发展,故答案为 B;ACD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11. 下表可以用来说明 A. 传统种植园劳动影响农业转型 B. 农业革命制约工业化发展进程 C. 产业革命改变了传统经济结构 D. 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走向衰退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表格数据可知,1840 年至 1900 年期间,美国农业比重大大下降,制造业、采矿 业、手工业等大幅度上升,说明产业革命(即工业革命)促进传统经济结构发生变化,C 项正 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工业革命对美国经济结构的影响,没有涉及种植园的影响,无法得 出传统种植园劳动影响农业转型的结论,A 项错误;根据材料数据可知,这时期美国农业比重 大大下降,无法体现农业革命对工业化发展的制约,B 项错误;这时期美国农业比重下降,但 不代表农业走向衰退,D 项错误。 12. 1945 年到 1960 年期间,至少 40 个国家和 8 亿人口——超过世界人口的 1/4,反抗过殖 民主义,并赢得了他们自己的独立。亚洲和非洲人民的地位以及他们与欧洲关系的改变,是 一个新时代来临的最有力的表现。这时期的民族解放运动 - 6 - A.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B. 标志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C. 为民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前提 D. 说明化解民族冲突必须诉诸武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这时期的民族解放运动赢得了亚洲和非洲多个国家的独立,为这些国家民族经济发 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前提,故选 C;这时期通过民族解放运动独立的国家,并非都是社会主义国 家,排除 A;1990 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崩溃,排除 B;化解民族冲突 可以通过外交协商的途径,并非必须诉诸武力,排除 D。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儒普遍站在“天地万物一体”的高度诠释儒家的仁学,把仁爱思想从早期的 亲亲之道提升至爱及草木的大爱精神,正如南宋儒学家杨简所说:“诚心感通,四夷可使如 一家。”宋儒特别反感汉族欺诈少数民族的行为,叶适要求无论““夷狄”是否守信,自己 都应该以身作则,”外裔虽远,常以信义望中国。”杨简更是反对华夷之间无缘无放的战争: “中国伐夷狄,当出于不得已,如使长子杀季子也,为安天下之民,天使我伐之.锋刃之下有 所杀伤如割已体。”这些主张进一步丰富了宋儒“仁及夷狄”思想的内涵。 ——摘编自宋丽《宋儒民族思想研究》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制定和推行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同化、培植各民族自治能力、 发展边疆经济、发展边疆文化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边疆政策。为了贯彻此一政策,实现边疆 的内地化,国民政府在边疆推行省县制改土归流,改革盟旗制度等,将边疆地区纳入中央政 府的直接控制,达到国家政治的一体化。制定并实施了开发和建设边疆的经济政策,采取了 在边地屯垦及移民实边,发展边疆地区的生产,建立边疆经济重心,来发展边疆地区经济。 同时,开展边疆教育,提高边疆各民族的文化水平。通过统一语言文字运动、提倡通婚运动、 统一服装运动等促进民族同化。 ——摘编自马玉华《治边政策:从清代到民国的梳理》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儒民族思想的内涵,并简析其形成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国民政府在民族及边疆治理上的特点,并对其进 行简要评价。 【答案】(1)内涵:坚信汉族文化至上性;以仁爱之心对待少数民族;民族间要诚实守信; - 7 - 汉族要以身作则;反对无缘无故的民族战争。 原因:儒家仁爱、亲亲等思想的影响;传统夷夏观的影响;宋儒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保卫华 夏族的使命感;宋代存在着严重的民族问题。 (2)特点:实行有计划的边疆政策;将民族问题纳入国家政治的一体化;因地制宜治理边疆; 多方面综合治理;目的实现民族同化。 评价:改变了传统的夷夏观,有利于民族平等;促进了边疆地区社会的发展;有利于民族间 的交往和国家统一;为新中国的边疆治理提供了一定经验。民国时期边疆民族政策的重心是 “同化”,是以消除各民族间的差别为代价的,是不可取的。(答正反两方面) 【解析】 【详解】(1)内涵:根据“诚心感通,四夷可使如一家。”得出坚信汉族文化至上性;根据 “仁及夷狄”得出以仁爱之心对待少数民族;根据“反感汉族欺诈少数民族的行为”得出民 族间要诚实守信;根据“自己都应该以身作则”得出汉族要以身作则;根据“反对华夷之间 无缘无故的战争”得出反对无缘无故的民族战争。 原因:根据“把仁爱思想从早期的亲亲之道提升至爱及草木的大爱精神”得出儒家仁爱、亲 亲等思想的影响;根据“诚心感通,四夷可使如一家。”得出传统夷夏观的影响;根据所学, 还可从宋儒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严重的民族问题等角度分析回答。 (2)特点:根据“南京国民政府制定和推行了……为主要内容的边疆政策”得出实行有计划 的边疆政策;根据“将边疆地区纳入中央政府的直接控制,达到国家政治的一体化”得出将 民族问题纳入国家政治的一体化;根据“采取了在边地屯垦及移民实边,发展边疆地区的生 产”得出因地制宜治理边疆;根据“实施了开发和建设边疆的经济政策”“ 开展边疆教育” 得出多方面综合治理;根据“通过统一语言文字运动、提倡通婚运动、统一服装运动等促进 民族同化”得出目的实现民族同化。 评价:根据“民族平等”得出改变了传统的夷夏观,有利于民族平等;根据“培植各民族自 治能力、发展边疆经济、发展边疆文化教育”得出促进了边疆地区社会的发展;根据“将边 疆地区纳入中央政府的直接控制,达到国家政治的一体化”得出有利于民族间的交往和国家 统一。根据“通过统一语言文字运动、提倡通婚运动、统一服装运动等促进民族同化”得出 民国时期边疆民族政策的重心是“同化”,是以消除各民族间的差别为代价的,是不可取的。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美自由贸易区内暗流涌动。首先,美、加一直担心墨西哥的廉价劳动力会导致 美国的失业率增加,给美国人的就业造成压力;墨西哥担心其民族产业不易在美、加两国夹 - 8 - 缝中生存;加拿大不希望对美依赖过深,成为美国的“第 52 个州”。其次,所谓美、加与墨 之间的强弱互补性合作难逃权力关系的阴影。美国显然就能更好地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就能比在多边谈判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力量和影响。第三,《协定》内容的冲突。《协定》既 规定了今后各国出台的新贸易法令法规都必须符合贸易自由化的要求,又允许各国现行的具 有浓厚贸易保护色彩的经济法令继续有效。这一规定实际上为成员国在觉得贸易受损的情况 下挥舞贸易保护的大棒提供了口实。 ——范斯聪《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过程及其政治解读》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 1 论题:美国在北美自由贸易区内占据主导地位。 论述: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墨西哥 作为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较弱,加拿大和美国同为发达国家,但就综合国力而言,美国远 超加拿大,加拿大对美国的依赖性较大。其次北美自由贸易区只有三个国家,这相对于有多 个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而言,美国能更容易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力 量和影响。最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允许各国现行的具有浓厚贸易保护色彩的经济法令继 续有效,美国可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贸易受损时挥舞贸易保护的大棒来保护本国的经 济利益。 总之,北美自由贸易区需要妥善处理好合作机制、成员国利益分配等问题,才能实现其协调 健康发展。 示例 2 论题:墨西哥在北美自由贸易区既有机遇,也面临挑战。 论述:墨西哥在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后,相较于加拿大和美国,有较为廉价的劳动力优势, 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在农业方面,美国农业现代化水平高,墨西哥农 业受到美国廉价农产品的冲击;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墨西哥则受到美国和加拿大的竞争, 处于劣势;在贸易受损时,美国可挥舞贸易保护的大棒保护本国经济,墨西哥可动用的资源 则相对有限。 总之,在北美自由贸易区,墨西哥可发挥自己的优势产业,获得一定的好处,但也面临诸多 的竞争,所受挑战不容小视。 示例 3 论题: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困境。 论述: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存在着国家利益的冲突:墨西哥廉价的劳动力会导致美国失业率 的增加;美国在贸易区内的做法具有强权特征;美国加拿大的工业品和农业品挤压了墨西哥 - 9 - 的国内市场,给墨西哥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规定也有冲突:一方面要 求各国符合贸易自由化的要求,另一方面又助长了贸易保护主义。 总之,北美自由贸易区面临着一系列困境,成员间加强对话、化解冲突才能更好发展。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从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拟定具 体的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材料主要体现了北美自由贸易区各成员国的担忧,解答 时选择自己熟悉的角度,如根据材料“墨西哥担心其民族产业不易在美、加两国夹缝中生存; 加拿大不希望对美依赖过深,成为美国的‘第 52 个州’”得出“美国在北美自由贸易区内占 据主导地位”的结论,结合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点、各成员国的发展状况等史实分析阐述; 也可以根据材料“墨西哥担心其民族产业不易在美、加两国夹缝中生存”得出“墨西哥在北 美自由贸易区既有机遇,也面临挑战”的结论,结合墨西哥政治、经济方面的发展状况史实 分析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15. 材料 公元前 15 年,汉武帝任命桑弘羊担任大农丞实施均输平准法。所谓“均输” 就是将各地郡国应进贡京城的物品,交于均输官,再由均输官运到价格较高的地方出售。所 谓“平准”就是“开委府于京师,以笼货物。贱即买,贵则卖。是以县官不不失实,商费无 所贸利”。均输平准之行,“贵践有平,虽使五尺童子适市,莫之能欺”,山东漕栗益岁六 百万石,太仓,甘泉仓满,边余谷,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但后来《盐铁论》记载“释其 所有,责其所无,百姓贱卖货物以便上求。……行奸卖平.农民重苦,女工再税,未见输之均 也。” ——摘編自金玲芝《汉武帝均输与平准政策的经济效果及现代启示》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汉均输平准法的积极影响。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西汉均输平准法对今天经济工作的启示。 【答案】(1)积极影响: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稳定物价,规范了经济秩序;防止地方 官的盘剥;打击了商人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2)启示:经济政策应随时代发展而调整;宏观调控要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经济改革要处理 好国富与民富的关系;加强经济政策执行中的监督。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将各地郡国应进贡京城的物品,交于均输官,再由均输官运到价格 较高的地方出售”可知,在中央主管国家财政的大司农之下设立均输官,把应由各地输京的 - 10 - 物品转运至各处贩卖,从而增加政府收入;根据材料“贱即买,贵则卖。是以县官不不失实, 商费无所贸利”可知,平准法是国家平衡物价的政策,在长安和主要城市设立平准官,利用 均输官所存物资,根据物价,贵时抛售、贱时收购,这有利于稳定物价的同时规范经济秩序, 平抑了市场的物价,打击富商大贾囤积居奇,垄断市场的行为。结合所学可知,西汉均输平 准法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2)根据所学可知,均输法是在汉武帝时期推行的由国家在各地统一征购和运输货物的经济 政策,有利于稳定物价,规范经济秩序,体现了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和合理作为,即宏观调 控和市场调节的有机结合,加强政府在经济政策执行中监督和管理的作用;桑弘羊推行平准 法的一个主要诱因是当时的物价飞涨,因此经济政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及时进行调整, 并且经济改革要处理好国富与民富的关系,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16. 材料 20 世纪 70 年代,苏联为实现其南”下印度洋,控制中亚相纽地区的战略企图, 开始对阿富汗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渗透。1979 年 9 月,阿明上台后试图摆脱苏联控 制,声称要与美国实现关系正常化,苏阿战争爆发。旷日持久、边打边谈的战争使苏联承受 巨大压力,当西方在八十年代高速发展时,苏联却在天天流血。1985 年戈尔巴乔夫任苏共总 书记后,逐步从阿富汗脱身。由于阿富汗国力本就孱弱,十年的抗苏战争国家基本被打烂, 奉行原教主义的塔利班政权上台,本拉登基地组织也趁机崛起,并引发 911 事件,导致美国 发动全球反恐战争。 ——摘编自王丽华《当年苏军何以败走阿富汗》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阿战争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阿战争的影响。 【答案】(1)原因: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优势地位;阿富汗战略位置重要;苏联南下战略 的需要;阿富汗新政权与苏联不合;苏联霸权主义思想的发展。 (2)影响:长期战争给两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苏联大国地位受挫,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 诱因;阿富汗经济遭到重大创伤;客观上造成了阿富汗国内势力的联合;滋生了大批恐怖主 义组织;引发了全球性的反恐战争。 【解析】 【详解】(1)原因:根据“20 世纪 70 年代”,结合所学得出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优势地位; 根据“苏联为实现其南下印度洋,控制中亚相纽地区的战略企图,开始对阿富汗进行政治、 经济、文化和军事渗透”得出阿富汗战略位置重要,苏联南下战略的需要;根据“阿明上台 - 11 - 后试图摆脱苏联控制”得出阿富汗新政权与苏联不合;根据“阿明上台后试图摆脱苏联控制, 声称要与美国实现关系正常化,苏阿战争爆发”得出苏联霸权主义思想的发展。 (2)影响:根据“苏联却在天天流血”“由于阿富汗国力本就孱弱,十年的抗苏战争国家基 本被打烂”得出长期战争给两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根据“旷日持久、边打边谈的战争使 苏联承受巨大压力”得出苏联大国地位受挫,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诱因;根据“由于阿富汗 国力本就孱弱,十年的抗苏战争国家基本被打烂”得出阿富汗经济遭到重大创伤;根据“奉 行原教主义的塔利班政权上台”得出客观上造成了阿富汗国内势力的联合;根据“本拉登基 地组织也趁机崛起”得出滋生了大批恐怖主义组织;根据“引发 911 事件,导致美国发动全 球反恐战争”得出引发了全球性的反恐战争。 17. 材料 1723 年亚当·斯密出生在英国,此时英国正处于社会过渡期后的资本主义上 升阶段,众人将眼光放到了利益身上,导致社会存在较多的不稳定因素,社会道德价值观的 丧失制约了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再加上新贵族政权与之斗争和束缚,更使得当时的社 会风气沦为贪婪、自私。亚当.斯密在这样的发展阶段中不断的追求社会形态根本,反思社会 发展历程,切实看到了由于财富和利益的追求而造成社会道德和情感的沦丧,在思考社会伦 理基础上著作了《道德情操论》的源泉;同时在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下深刻感受到资本主义制 度带来的经济繁荣和国家昌盛,由此做出经典名著《国富论》。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社会福 利思想融合了当时欧洲众多优秀的哲学家、政治家的理论,从而基于人性的情感之下,提出 了公正利已主义等思想和概念。 ——摘编自顾涵硕《浅谈亚当斯密的古典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亚当斯密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亚当.斯密的治学态度上体现的人格魅力。 【答案】(1)背景:英国处于资本主义上升阶段;拜金主义盛行;社会问题凸显;社会道德 价值观的丧失;国内政局不稳;社会福利制度初现端倪。 (2)理性地看待财富和利益追求;重视道德;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基于人性,注重民生; 家国情怀。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此时英国正处于社会过渡期后的资本主义上升阶段”可得出英国处 于资本主义上升阶段;根据材料“众人将眼光放到了利益身上”可得出拜金主义盛行;根据 材料“导致社会存在较多的不稳定因素”可得出这时期社会问题凸显,国内政局不稳定;根 据材料“社会道德价值观的丧失制约了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可得出社会道德价值观的 - 12 - 丧失。 (2)根据材料“切实看到了由于财富和利益的追求而造成社会道德和情感的沦丧”可知,亚 当·斯密看待了盲目追求财富和利益的弊端,即导致了道德和情感的沦丧,体现了他理性看 待财富和追求利益,并且重视道德的品格;根据材料“融合了当时欧洲众多优秀的哲学家、 政治家的理论”等信息可知,体现了亚当·斯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人格魅力;根据材料 “从而基于人性的情感之下”可知,亚当·斯密基于人性,注重民生的人格魅力,也体现了 其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 -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