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80 KB
- 2021-08-3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年秋季高一年级九月月考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吕氏春秋·当务》载:“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仲衍,其次曰受德(即纣)。……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仲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故为后。”对此历史事件解说正确的是( )
A. 微子启与仲衍将被分封为诸侯 B. 商朝已出现嫡长子继承制度
C. 按规定微子启仍将为天下大宗 D. 该继承方式彻底消除诸子间的矛盾
2、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认为,西周所有新建的封国大都是少数周族的贵族统治多数被征服族人,其土既非周人所有,其民也与周人不类,这些新来者的统治地位,如果没有坚强的武力作其后盾是支撑不住的。这表明( )
A. 分封具有武装殖民性质 B. 血缘关系是分封制基础
C. 新来统治者遭坚决反对 D. 周朝军事实力非常强大
3、周朝有同姓贵族之间不得联姻的规定,故周王室主要与异姓诸侯联姻,这些诸侯国被称为“甥舅之国”。“甥舅之国”的出现( )
A.推动“家天下”局面最终形成 B.强化了部落血缘贵族统治
C.扩大了宗法关系巩固了统治 D.加强了周天子的专制权力
4、《战国策·东周策》记载:“赵取周之祭地,周君患之,告于郑朝。郑朝曰:‘君勿患也,臣请以三十金复取之。’周君予之,郑朝献之赵太卜,因告以祭地事。及王病,使卜之。太卜谴之曰:‘周之祭地为祟。’赵乃还之。”据材料,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 诸侯开始挑战天子权威 B. 宗法制度逐渐走向崩溃
C. 周王室地位已严重衰落 D. 神权取代王权管理国家
5、颜师古《汉书注》载:“初分十三州……有常治所。常以秋分行部,……到所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所察六条。”这里记载的“州”是( )
A.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监察机构 B.隶属于道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
C.设置于郡县之上的地方行政机构 D.取代汉初封国地位的地方机构
6、
宋代“……参知政事宜与宰相分日知印,押正衙班。……遇宰相、使相、亲王得议军国大政,并得升都堂。”(《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7)材料直接反映了
A.宰相权力的分割 B.皇帝权力的加强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宰相权力的加强
7、中国古代某朝曾设四辅官协理政务,秩(通职)正三品,但实际上皇帝只责成他们办事而不予以任何实权,目的是严防四辅官制度重蹈中书省左右政局的覆辙。据此推断这一制度应出现于(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8、《汉书》载:“高皇帝以圣德受命,建立鸿业,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历载二百年。”据此可知,汉朝( )
A.御史大夫职权广泛 B.御史大夫掌控军政大权
C.相权膨胀威胁皇权 D.中央官制变革创新唯上
9、《水浒传》第七十七回写道,枢密院童贯率领八十万大军去梁山伯镇压宋江起义军,中了十面埋伏,只身逃回汴京。宋代枢密院的职能是掌管
A.民政 B. 军政 C.行政 D.财政
10、唐朝时大理寺是全国最高审判机关,但关乎死刑判决等重大问题时需由御史台(中央监察机关)与刑部、大理寺一起“三司推事”,类似于近代的特别法庭,并把会审的结果报皇帝审批。这说明唐朝( )
A. 司法与监察有机结合 B. 大理寺权力已经旁落
C. 监察机构丧失独立性 D. 司法制度已经近代化
11、“面向社会招揽人才,只讲德行与能力,使得许多熟知民间疾苦体恤劳苦民众的有德之士进入中央政府,为官员集团注入了新鲜血液。”此段材料描述的是我国古代( )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2、唐朝科举不避时政,有价值的答卷相当于政治磋商活动中的提案,因而士人特别关心国事;比如白居易和元稹便根据时事做了数十篇的策论,而后在科举考试中被考官选中。这说明唐代的科举制( )
A.具有匡时济世的功能 B.体现近代民主议政的特点
C.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D.助推注重教育的风气形成
13、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
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14、“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能是( )
A. 协理奏章 B. 参与决策 C. 执行政令 D. 监察百官
15、关于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有不同历史记述。根据下表,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出处
记述
清人王昶《军机处题名记》
“雍正七年,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后六年,改名总理处。乾隆二年,诏复名军机处。”
台湾李宗侗《办理军机处略考》
“时西北两路出师征策妄……余以雍正八年春为舍人,中堂已有内外之分,军机房即内中堂办事处也。”
A.军机处设立时间无法考究 B.历史叙述受政治环境的影响
C.清人王昶的记述最为准确 D.军机处最初因军事需要而设
16、在鸦片战争后的对外谈判中,清政府认为治外法权(英国人在中国只受英国法律约束)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协定关税可以省却争执,只一味觉得五口通商妨碍自身利益。这表明清政府( )
A. 彻底屈服于列强的坚船利炮 B. 夜郎自大脱离世界发展大势
C. 国家主权意识处于缺失状态 D. 认为经济主权高于政治主权
17、1901年的《辛丑条约》规定,中国赔偿各国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从1909年起,美国将赔款多算部分本利退回,充作留美学习基金,到1924年退回1250余万美元,作为中国教育文化基金。1925年,法、英、比、意、荷等国都先后声明退回赔款余额,用于办理对华教育文化事业。这一变化说明( )
A. 西方国家对中国文化教育的重视 B.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极大提高
C. 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取得一定成效 D. 列强企图通过文化加强对华控制
18、近代列强侵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早允许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9、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 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20、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议约”是指(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二、非选择题(30分)
21、(15分)地方政治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材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若元(元朝),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元史·地理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分封制的主要对象和根本目的。(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制度在管理形式和官员任命上有什么突出特点?分析这一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7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元朝疆域的特点。为此,当时统治者实行了怎样的地方管理制度?(4分)
22、(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
材料一 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二是官僚的选拔问题。
材料二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l)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中国古代统治者为解决“中央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采取的措施。(3分)
(2)根据材料一、二,为解决“官僚选拔问题”隋朝统治者有何创新?(2分)并根据材料二,分析该制度与以往选官制度相比有何不同?(4分)
(3)据材料三,指出科举制的“客观历史合理性”的体现。(6分)
高一历史月考试题答案
1—5BACCA 6—10ADAAA 11—15BABAD 16—20CDCAD
21、(1)主要对象是:姬姓子弟、异姓功臣、先代贵族。(3分)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1分)
(2)制度:郡县制。(1分)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不得世袭。(4分)作用: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统一。(2分)
(3)特点:疆域辽阔。(2分)制度:行省制度。(2分)
22、(1)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制(3分)(任答两点得3分)
(2)由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创立科举制)。(2分)
不同:①官吏选拔权集中到中央。②用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③按才学标准选拔官员。(任答两点得4分)
①人才持续流动,而且制度化。(2分)②公正公平,机会均等原则。(2分)③激励个人奋斗精神。(2分)
相关文档
- 2020高中历史 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2021-08-306页
-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八单元当2021-08-306页
-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2021-08-3036页
- 2020秋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2021-08-3026页
-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现2021-08-307页
- 2020高中历史 第2单元 第7课 魅力2021-08-307页
- 2020学年度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32021-08-3017页
- 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1课2021-08-3011页
-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课时分层作2021-08-305页
- 2020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2021-08-30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