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7.00 KB
- 2021-08-3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程标准
素养解读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1.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及辛亥革命的准备工作。
2.运用史料实证掌握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等主要史实。
3.从家国情怀角度运用多元史观评价辛亥革命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丰功伟绩。
4.从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角度探讨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知识点一 武昌起义
1.背景
(1)政治:《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普遍感到清政府腐败无能,应当推翻。
(2)经济:清政府相继打出“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幌子,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条件
(1)阶级:新式学堂的勃兴和留学教育的发展,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不断壮大。
(2)思想: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的宣传。
(3)组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
兴中会
同盟会
成立
1894年,檀香山
1905年,日本东京
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意义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4)军事
①同盟会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黄花岗起义最为壮烈。
②革命党人深入湖北新军,做宣传组织工作。武汉成为民主革命的摇篮。
(5)有利时机:四川同盟会会员组织保路同志军起义,清政府急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湖北防务空虚。
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
- 8 -
3.爆发
(1)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率先起义,攻占楚望台军械库。12日,占领武汉三镇。
(2)政权建设: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旧军官黎元洪为都督。
知识点二 中华民国成立
1.成立: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1)内容
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②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③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
④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⑤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⑥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国家政体采用的是责任内阁制而不是总统制。
(2)性质:这部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献。
(3)意义: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知识点三 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1.篡夺果实
(1)袁世凯一面命令北洋军猛攻汉口、汉阳,一面向南京临时政府提出议和。
(2)列强以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为手段,向革命政权施加压力。
- 8 -
(3)革命营垒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攻击革命党人。
(4)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宣布退位诏书,清朝覆灭。
(5)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革命果实被窃取。
2.历史意义
(1)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4)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其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认识
史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①。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②,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③。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使之④。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解读] ①处信息说明了主权的所属;②处信息说明了人民的地位;③④处信息说明中华民国实行分权。
[思考] 史料一体现了哪些民主原则?对封建统治的革命性体现在哪里?
【提示】 原则:主权在民,平等,三权分立。
- 8 -
体现:以宪法的形式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
史料二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⑤。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几个部部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解读] ⑤处信息说明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⑥处信息说明大总统的命令等必须有国务员署名才能生效。
[思考] 史料二中临时大总统的权力有何特点?它表明中华民国实行了什么政治体制?
【提示】 权力特点:虽然掌握大权,但受到约束、限制。
政治体制:责任内阁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及其评价
1.特点
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为加强对袁世凯的监督,进一步扩大了参议院权力;为防止袁世凯破坏临时约法,规定了极其严格的修改程序。
2.评价
(1)进步性
①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由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和弹劾权的规定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希望在中国实现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愿望。
②国民拥有一系列权利自由的规定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在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它的颁布促使民主共和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2)局限性
①它掩盖了阶级的不平等,广大劳动人民并没有真正获得民主权利。
②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仅凭一纸空文限制袁世凯权力的目的是很难实现的。
辛亥革命的影响
史料一 辛亥革命不仅打响了推翻千年帝制①的“第一枪”,迈出了民主共和②的“第一步”,而且引发了诸多社会革新和移风易俗③的“第一回”。
——马敏《三种视野拓展辛亥革命史研究》
[解读] ①②③处信息分别以推翻帝制、建立共和、革除旧俗三方面阐述了辛亥革命的意义。
[思考] 根据史料一,说明辛亥革命打响“第一枪”、迈出“第一步”的具体成果。
【提示】 “第一枪”:结束清朝统治,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第一步”: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史料二 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一面是现代中国人自觉的结果,
- 8 -
一面是将来中国人自发的凭借。……第一件叫做民族精神的自觉④,第二件叫做民主精神的自觉⑤。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解读] ④⑤处信息说明了辛亥革命在民族、民主方面的意义。
[思考] 根据史料二,指出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提示】 促进民族、民主精神的觉醒。
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
1.政治上: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的权利和自由。
2.经济上:提高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颁布了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法令措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3.思想上:辛亥革命带来了一次思想大解放,促进了思想解放,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4.社会生活上:废除了一些陈规陋习,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物质生活和礼仪习俗的变革。
辛亥革命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异同点
辛亥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
相同点
①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②都建立了不同性质的政权
③其失败都是由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所致
④都有体现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
不
同
点
性质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中国近代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领导
阶级
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
农民阶级领导的
结果
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加速了它的衰落与崩溃
[课堂小结]
时空坐标
答题术语
- 8 -
1.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的原则,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献。
3.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成为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
1.革命派推举孙中山为总理,把革命的洪流汇集在一起,共对敌人,改变了过去那种“家家敲自由钟,人人扬自由旗”的分散局面。最初形成这一情形的地点是( )
A.武昌 B.东京
C.南京 D.檀香山
B [“革命派推举孙中山为总理,把革命的洪流汇集在一起”描述的是同盟会的成立,同盟会于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选择B项。 ]
2.1911年10月12日,刚抵达美国的孙中山从当地报纸上看到一条与中国有关的最新消息,他当时第一想法就是尽快回国,以实现亲自指导革命的夙愿。这一“消息”应是( )
A.同盟会成立 B.武昌起义爆发
C.中华民国成立 D.清帝宣告退位
B [由材料时间“1911年10月12日”可知这一“消息”应是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武昌起义。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中华民国成立、清帝宣告退位均发生于1912年,故答案是B项。]
3.辛亥革命首先在武昌地区爆发并取得成功,主要是由于该地区( )
A.资本主义经济最为发达
B.各种社会矛盾最为尖锐和集中
C.受帝国主义压迫最严重
D.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长期努力
D [就题目给定的四个方面的因素来看,A、B、C三项都是客观原因,D项是主观原因,也是辛亥革命在武昌地区首先爆发的内因。]
4.一部历史作品中写道:“1912年元旦,下午6时15分,孙文换乘马车去总统府,由黄兴和各省代表迎入内府。当晚11时,举行受任典礼。”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孙中山就任同盟会总理
B.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 8 -
C.孙中山就任海陆军大元帅
D.孙中山就任中国国民党总理
B [根据材料“1912年元旦”等信息可知应选B项。]
5.近代某一法律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该法律的进步性是( )
A.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B.宣告了封建制度的终结
C.宣示了中华民族独立 D.开启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A [由题干关键信息“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可知,这体现了主权在民原则、三权分立原则,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故本题选A。]
6.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说:“纪念他在辛亥革命的时期,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由此可知,毛泽东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 )
A.结束封建帝制 B.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C.实现民族独立 D.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A [由材料信息“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可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结束了封建帝制,故A项正确;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后,建立了北洋军阀统治,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C、D两项错误。]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沿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林伯渠《荏苒三十年》
材料二 五四运动前,陈独秀说:“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作元首;一旦亡了国,像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
——陈独秀《偶像破坏论》
材料三 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1)请概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为推翻专制政体所进行的艰苦的革命斗争史实。
(2)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对皇帝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答案] (1)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宣传民主革命思想
- 8 -
;发动武装起义,如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建立革命政权——中华民国等。
(2)革命前认为皇帝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革命后破除了这一迷信。
(3)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 8 -
相关文档
-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2021-08-3127页
-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古代2021-08-318页
-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高中2020届高三上2021-08-3123页
- 2020高中历史 课时跟踪训练11 新人2021-08-316页
-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西方2021-08-315页
- 2020高中历史第一单元2秦朝中央集2021-08-314页
-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021-08-313页
- 2020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2021-08-3112页
- 2019-2020学年新培优同步人教版高2021-08-315页
- 2019-2020学年同步人教版高中历史2021-08-3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