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2.00 KB
- 2021-08-3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17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纲要求]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2.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 3.大众传媒的发展。
考点一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化
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表现
(1)近代
①男子: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②女性:改良后的旗袍。
(2)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
①特征:穿衣打扮与政治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②表现:中山装和以列宁装、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
(3)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
①特征:服饰的式样和颜色趋于单调。
②表现:“干部服”和军装盛行。
(4)改革开放后
①表现:由穿得暖向穿得好、穿得时尚、穿得个性过渡。
②影响因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港台、欧美等文化的影响。
二、饮食与居室建筑的演进
1.饮食文化
(1)中餐:四大菜系,即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
(2)西餐:鸦片战争后,西餐传入中国,出现了中西餐并行的局面。
2.居室建筑
(1)传统居室: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
(2)西式住房:鸦片战争后,在租界,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20世纪30年代前后,出现了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
三、习俗风尚的变革
1.影响因素: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
2.主要表现
(1)婚俗
①清末民初,受新思潮熏陶的青年男女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仿效西式婚礼。
②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
(2)丧礼: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由土葬向火葬改革。
(3)其他
①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
②点头鞠躬取代了跪拜作揖。
③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
④女子获得受教育权利,走出家庭,步入社会。
[特别提醒] 社会生活变迁的易误点
(1)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而是中西服饰并行。
(2)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城乡之间的差别极大,主要发生在大城市,广大农村仍然处在落后、封闭状态,地区之间的发展也极不平衡。
[图说历史] 近代服饰的变革
[漫画历史] 剪辫易服
[特别提醒] 社会生活变迁与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决定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近代以来社会政治变革、民主思潮的推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新中国的成立、“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自然经济的瓦解、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等)决定了社会生活的变迁。
主题 东西方文明碰撞中的“文明开化”——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
史料一 今之辫、服,牵掣行动,妨碍操作,游历他邦,则都市腾笑,申申骂予,于时为不宜,于民为不便,稍窥世变者,已熟察而稔知之矣。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
史料二
史料三 “革命后,……湖南女子开始冲破旧礼教的封锁线,要有选择配偶的自由”。1905年,李书同为母办丧事,概不收受财物,参加追悼会的人,不行旧礼,改行鞠躬礼,整个仪式简朴感人。
史料四 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1.史料一表明留学生深受西方思想的影响,主张剪辫易服。
2.史料二中反映了辛亥革命对社会生活及习俗的影响。解读图片礼节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中国社会由封建等级森严到社会地位平等的变化。
3.史料三反映了民国时期女权的提高,婚姻更加自由;丧葬礼仪由铺张浪费到简洁节约。
4.史料四解读注意抓住开头第一句话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背景。史料中的变化说明在西方列强的入侵下,中国的社会风俗出现了巨大变化,尤其在通商口岸地区,反映了天津开埠后,社会风气的变化。
1.史料四中的“洋气”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
试答:洋气:西方式生活时尚。原因: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影响。
2.综合上述史料,你认为影响社会生活风尚的因素有哪些?
试答:时代潮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外来文化影响;思想观念。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
(1)受西方影响明显。
(2)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色彩。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其最典型的特征。
(3)发展不均衡,如在空间范围上,在开放口岸、都市变化快、大,广大农村、偏远落后地区变化慢、小。从主体上看,市民阶层接受新事物较快,农民阶层接受较慢,“不平衡”还包括近代习俗变化的不平衡。
(4)变化过程中既有新旧文化冲突,又有东西文化交融,近代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2.影响
(1)社会影响:客观上促进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2)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3)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
(4)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
考点二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一、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
1.交通工具的更新
(1)特点:更迭速度快,在城市比较显著,在乡村则迟缓得多。
(2)概况
①人力车:是近代城镇中重要的交通工具。
②自行车:在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20世纪初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③轮船:1865年4月,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④火车:19世纪末20世纪初,铁路建设得以较快发展。
⑤公共交通:1906年,天津创办了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
⑥飞机: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民航事业起步,30年代中期已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
2.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
(1)邮电事业
①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②194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
(2)电信事业的发展
①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
②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20世纪80年代之后,通信技术和通信网络发展迅速。
二、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1.大众报业
(1)西人办报: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在华传教士兴起了一股办报的热潮。
(2)国人办报:1873年,《_昭文新报》的创办,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维新运动中,《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影响较大。
2.影视
(1)电影
①1896年8月,在上海,中国首次放映电影。
②民国时期,国产电影获得了快速发展。
③新中国成立后,电影事业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
(2)电视
①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这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
②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
3.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1)出现:1993年,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
(2)影响
①政府职能部门的网络化为民众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服务。
②构筑新型的家庭经济生活。
③改变着人们的工作、交往等诸多方式。
④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
[特别说明] 最早在中国兴建铁路的不是清政府,而是英国。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是唐胥铁路。
[精要点拨] 交通工具的进步
(1)动力:人力、自然力→机械力。
(2)技术:引进→自研自制。
(3)地区发展差别:城市显著,乡村缓慢。
(4)对象:平民化、普及化。
(5)进程:先慢后快。
◆清朝末年出现了西式的交通工具。机械牵引的交通工具虽然传到中国,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人力车。民国时期,人力车仍是城镇中重要的交通工具。
[归纳概括] 近代中国交通和通信事业发展的特点
(1)开端艰难,起步晚,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
(2)发展缓慢,受到封建顽固势力阻挠和帝国主义势力的排挤。
(3)先个别试办,然后政府推广。
(4)分布不均衡,沿海、沿江尤其是通商口岸地区发达。
[图解历史] 近代报刊业发展的特点和影响
[误区警示] 有关大众传媒认识的几点误区
(1)各种媒介都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并且共同向上发展。
(2)互联网的普及不但没有削弱其他媒介的地位,反而出现同时向上发展的趋势。实际上,传统的媒介纷纷通过网络来获得读者和观众,许多有实力的传统媒介机构都建有自己的网站,争夺网络媒介的一席之地。
(3)各种媒介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相互不能完全取代。
主题 走向近代化的“桥梁”和传递信息的“利器”——近现代交通、通信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史料一 1879年,李鸿章为了将唐山开平煤矿的煤炭运往天津,奏请修建唐山至北塘的铁路。李鸿章的奏请最初得到清政府的批准,随后便遭到顽固的王公大臣的群起攻击。他们说什么火车会“烟伤禾稼,震动寝陵(清朝皇陵)”,会“惊耳骇目,
鬼神呵谴”。他们的结论是,铁路“
为祖宗所未创,应当立予停止,以维国本而顺舆情”。面对强大的守旧势力,清政府的当权者撤销了原议,决定将铁路缩短,仅修唐山至胥各庄一段。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
史料二 维新变法迎来了中国国人办报的一次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在1895-1898年间,全国新出版的报刊约120种,其中80%左右为中国人自办。同时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袖人物开始了办报活动。……宣传变法图存。这些活动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
——姚福申《中国编辑史》
1.史料一讲述了中国近代交通的步履维艰,可知传统观念和封建顽固势力阻碍近代铁路的兴建。
2.史料二抓关键语句是从史料中获取信息的重要方法,主要讲述了近代报刊业的发展及其作用,史料表明办报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和维新思想的传播,同时该政治活动也推动了报刊的发展,这说明办报活动与当时政治斗争关系密切。
1.据史料一分析修建唐胥铁路的原因。简要分析近代阻碍我国铁路建设的主要因素。
试答:原因: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军事工业面临资金、燃料不足的困难。
因素:传统观念和守旧力量的阻碍;清政府顽固派的迂腐守旧和政局动荡;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
2. 据史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报刊主要的社会功能有哪些?
试答:社会评论、宣传教育、启迪民众的功能。
1.全面理解中国近代交通发展的特点、成因及影响
(1)特点
①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②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
③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2)成因
①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
②列强为了扩大在华的经济利益,加强对中国的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始终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控制和操纵中国的交通。
③中国各地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这就决定了各地交通发展的不平衡。
(3)影响
①积极方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总之,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②消极方面:有利于外国的政治、经济侵略,便利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2.综合分析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
①新闻事业功能。以报道、记录、宣传、批判、形成舆论为主要内容的新闻事业功能,是报刊的主要任务。它满足知识界“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愿望,对人们尤其是知识界的政治生活具有重大影响。
②强烈的政治性。报刊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舆论监督的功能。机关报是新闻传媒的主体,重视言论,尤其注重政论。
③与挽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中国的传媒事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挽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它随着中国国内政治运动和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而出现高潮,维新运动中出现第一次高潮,辛亥革命前后再一次出现高潮。
(2)影响:中国近代报刊事业的繁荣对于唤醒民众、争取国家独立和解放、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答题术语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结构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逐步转型。中西文化碰撞和交汇。作为社会转型重要组成的社会生活和习俗,在力度和深度上,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迁
中国经历了由盲目排外到学习西方、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渐进的过程,呈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
考纲
卷别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及大众传媒的发展
全国卷Ⅰ
——
2014·电影发展与流通税费
全国卷Ⅱ
2017·近代社会思想观念的变化
2015·改革开放以来节假日的变化
2014·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化——服饰变革
——
全国卷Ⅲ
——
——
本讲内容属于低频考点。但是社会生活习俗和观念是考查的重点,特别要注意近代社会生活的嬗变是近代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今后的命题仍可以从社会史观立意,政治、经济、思想等综合角度考查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
考向一 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近代生活和思想观念的变化
1.(2017·高考全国卷Ⅱ)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 )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
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
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D.广告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
解析:选B。材料中产品广告与“国之进步”“人民精神”等新思想相联系,取得巨大成功,体现当时民众对新思想的推崇与追求,故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A项与材料时间“1913年”不符;C、D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2.(2014·高考全国卷Ⅱ)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
。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 )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解析:选B。解读题干可知,“易西服”服饰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思想的变化,有利于推行维新变法,故选B项。A项表述正确,但易服不是维新派的主要目的,排除;当时中国需改变形象,但结合史实可知维新派目的是为推行变法改制,排除C项;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的表述没有体现出易服的意义,排除D项。
考向二 从时空观念角度考查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
3.(2017·高考全国卷Ⅲ)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
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 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解析:选B。由材料“钢琴曲、白纱、蓝袍黑褂、旗袍”可知,婚礼仪式体现了中西融合的特点,故B项正确。“婚姻自主”、“门当户对”在题干中都没有体现,排除A、C项。社会习俗的变迁受政治、经济、思想等多方面影响,不是由政府主导的,D项说法错误。
4.(2014·高考全国卷Ⅰ)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 )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解析:选C。解读题干的意思是,在上海,国产电影放映的比例远远高于北京和天津,再结合题干“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的信息,这说明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故选C项。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不能解释上海国产电影比例较高的现象,故A项错误;上海是开埠通商最早的地方之一,B项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无法解释外国电影比例低于北京和天津,故D项错误。
1.下表是根据邹依仁所著《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整理而得出的1935年上海公共租界华人职业分布情况统计数据
职业
所占比重
职业
所占比重
注释
农业
0.1%
交通运输
1.25%
专门事业:工程师、科学家、律师、医生、记者、作家、会计等
杂类:传统服务行业(小商贩、洗衣、帮佣、理发等)和少量游民及帮会成员
工业
18.3%
政府市政机关
0.7%
现代
商业
16.4%
演员、运动员
0.3%
专门
事业
1.3%
杂类
55.3%
下列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
A.上海教育发展推动华人素质提高
B.租界内华人的政治权利得到保障
C.上海地区的农业经济走向衰退
D.经济发展带动社会结构多样化
解析:选D。根据材料中从事专门事业的人数仅占1.3%,说明华人总体素质并未有大幅度提高,故A项错误;材料是华人职业分布情况统计,无法体现华人的政治权利,且租界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国中之国”,不可能保障华人的政治权利,故B项错误;材料只能反映1935年上海公共租界里从事农业人口的比重小,无法体现上海地区的农业经济的发展情况,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华人从事的职业门类多,分布在各行各业,说明经济发展带动社会结构多样化,故D项正确。
2.清人在《清稗类钞》中记载:广州已有盛筵之时“
间有客各肴馔一器者,俗呼之曰每人每,价甚昂。”材料表明在当时的中国( )
A.部分人已注意饮食卫生方面的问题
B.各种特色菜肴深受食客欢迎
C.中国民众已普遍接受分餐之习
D.清人的饮食习惯被西洋饮食风尚取代
解析:选A。根据题目中“间有客各肴馔一器者,俗呼之曰每人每”,清朝时期广州出现每人用一套器具,故A项正确;题目中并未提到各种各色菜肴,故B项错误;题目中体现的只是在清代的广州,并非普遍接受,故C项错误;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西洋的饮食风尚并未普遍传入中国,“取代”无从谈起,故D项错误。
3.1918 年夏,上海市议员江确生致函江苏省公署:“妇女现流行一种淫妖之衣服,实为不成体统,不堪寓口者。女衫手臂则露出一尺左右,女裤则吊高至一尺有余,及至暑天,内则穿红洋纱背心,而外罩以有眼纱之纱衫,几至肌肉尽露。”该言论表明( )
A.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变化
B.五四运动促进国人思想解放
C.男尊女卑的旧观念逐步消除
D.政府公开反对西方生活方式
解析:选A。据材料“妇女现流行一种淫妖之衣服,实为不成体统”可知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变化,故A项正确;据材料“1918 年夏”可知,五四运动还未爆发,故B项错误;材料“妇女现流行一种淫妖之衣服,实为不成体统”与男尊女卑观念无关,故C项错误;据材料“上海市议员江确生致函江苏省公署”可知,此言论与政府对西方生活方式的态度无关,故D项错误。
4.《中国现代化》一书记载:“民国元年后出现的几百家报纸、几十家学术或政论性杂志,以及十几万所大小学校,不仅使知识分子在数量上猛增,而且为他们提供了更为独立的职业(例如教师、记者)、社会地位和更大的社会流动可能性。”这反映了民国成立后( )
A.通俗性报刊更加活跃
B.报纸满足了市民文化消遣的需要
C.报纸实现了专门分工
D.报纸进一步开启了民智
解析:选D。据材料信息“不仅使知识分子在数量上猛增,而且为他们提供了更为独立的职业(例如教师、记者)、社会地位和更大的社会流动可能性”,可知反映了报纸促进了知识分子队伍的发展壮大,推动了社会对知识分子群体的关注,故选D项。A、B、C三项都是对材料的不正确解读,排除。
课下达标练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孙中山割辫子于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之后;黎元洪割辫于武昌起义的枪口逼迫之下;袁世凯割辫于就任民国大总统前夕;吃过很多洋面包的辜鸿铭在辛亥革命很久以后还拖着辫子。这说明剪辫( )
A.促进民主共和观念传播
B.是观念与立场变革的象征
C.给社会生活带来重大影响
D.先后次序反映了觉悟的高低
解析:选B。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促进民主共和观念传播,孙中山割辫子于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之后,故A项错误;孙中山剪辫子表明他要推翻清政府的统治的决心,袁世凯割辫于就任民国大总统前夕,说明他为了夺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而假装共和,吃过很多洋面包的辜鸿铭在辛亥革命很久以后还拖着辫子,说明辜鸿铭的思想里还有封建意识,故B项正确;给社会生活带来重大影响,这个结论是正确的,但题干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先后次序反映了觉悟的高低,这个结论不正确,故D项错误。
2.1898年新加坡华人倡议剪辫,国内舆论除《益闻录》外,天津的《国闻报》、湖南的《湘报》、上海的《申报》等均予报道,《国闻报》以《割辫创闻》为标题,揭明该事为首创,以“深堪诧异”四字评语,示其惊奇,而湘、申二报则几无评论。这说明当时( )
A.国内舆论对政治敏感问题并不关心
B.民国政府推行剪辫易服遭国人抵制
C.剪辫运动最早是由国外华人发起的
D.国内舆论对剪辫之事态度比较谨慎
解析:选D。新加坡华人倡议剪辫,“天津的《国闻报》、湖南的《湘报》、上海的《申报》等均予报道”说明国内舆论对于社会风俗的变化很关注,尤其剪辫是当时一个政治敏感问题,故A项错误;民国政府的建立与题目中1898年不符,故B项错误;在洋务运动时期,留美幼童开始剪辫易服,并且作为一场运动,19世纪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剪辫易服,进行社会风俗的改革,并不是由海外华人最早发起,故C项错误;据题目“以‘深堪诧异’四字评语,示其惊奇”“而湘、申二报则几无评论”很少甚至不加评论,说明当时国内舆论对于剪辫这样一个政治敏感话题所持态度比较谨慎,故D项正确。
3.从晚清到民国,历届中央政府均试图厉行禁止鸦片,都未能完全肃清鸦片烟毒。而1952年新中国开展的全国禁毒运动则取得了成功。这一现象说明
( )
A.国民经济取得恢复和发展
B.国际环境出现了巨大变化
C.新中国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D.鸦片成为中央主要收入来源
解析:选C。根据材料1952年,国民经济还处在恢复之中,故A项错误;从近代到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一直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之中,故B项错误;禁毒是一个全民性的工作,它取决于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有效管理,故C项正确;近代中国鸦片不可能成为中央的主要收入,故D项错误。
4.下图是对某报1890年至1912年“报纸”一词出现频率的统计情况。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
A.近代报业发展总体上较为缓慢
B.晚清报业与政治局势关联紧密
C.清末政府大力支持报刊业发展
D.戊戌变法导致第一次舆论高峰
解析:选B。从曲线图上可以看出近代报业总体上呈迅速发展态势,故A项错误;根据曲线图,可知维新变法期间维新思想的宣传推动报业兴办出现一个小高潮,1900后受辛亥革命及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推动报业迅速发展,可见报业发展与政治局势联系密切,故B项正确;因近代报刊大多宣传民主民权思想,因而清政府不可能大力支持报业发展,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1898年戊戌变法前即已兴起舆论高潮,因而并不是戊戌变法导致的第一次舆论高峰,故D项错误。
5.1914年4月,民国政府公布的《报纸条例》,要求各报刊“每发行日送报警署存查”,而且不得登载“淆乱政体者”“妨碍治安者”等共8条之多,对违反者轻则罚款,重则收监。这说明当时政府( )
A.极力维护辛亥革命的既得成果
B.限制和扼杀进步报刊以厉行专制
C.通过法律手段维护社会的治安
D.加强政治审核以对媒体进行规范
解析:选B。从材料“要求各报刊‘每发行日送报警署存查’,而且不得登载‘淆乱政体者’‘妨碍治安者’等共8条之多,对违反者轻则罚款,重则收监”得不出《报纸条例》维护辛亥革命的既得成果的信息,故A项错误;据材料“要求各报刊‘每发行日送报警署存查’,而且不得登载‘淆乱政体者’‘妨碍治安者’等共8条之多,对违反者轻则罚款,重则收监”得出当时政府限制和扼杀进步报刊以厉行专制,故B项正确;《报纸条例》颁布的目的是为了限制和扼杀进步报刊以厉行专制,不是通过法律手段维护社会的治安,故C项错误;《报纸条例》颁布的目的是为了限制和扼杀进步报刊以厉行专制,不是为了加强政治审核以对媒体进行规范,故D项错误。
6.阅读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武汉出现的时间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技术门类
西方发明
上海
武汉
铁路
1825年
1876年
1906年
天气预报
1856年
1873年
1919年
电话
1876年
1882年
1912年
电灯
1881年
1882年
1906年
汽车
1883年
1901年
1921年
无线电
1896年
1909年
1925年
A.中国近代科技发展呈现地域不平衡
B.中国吸收了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C.中国引进西方科技的时间逐年缩短
D.中国民族工业主导两地的近代化
解析:选A。表格中上海与武汉出现近代西方科技的时间不同,反映我国近代引进西方科技由沿海向内地逐步深入的特点,也说明了沿海与内地科技发展的地域不平衡,故A项正确;表格中的技术门类主要是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B项错误;引进西方科技的时间也不是绝对逐年缩短,故C项错误;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非常不充分,与本国的封建经济和外国的资本主义经济相比力量十分的微弱,故D项错误。
7.如图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政府教科书的一页插图,从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近代科学技术已经在中国运用
B.采纳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此教科书由中华民国组织发行
D.新式科技成果得到普遍使用
解析:选A。从图中中国人使用电话的情况来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已经在中国得以运用,故A项正确,B项错误;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法令,而图中的人物带有长辫子,应该处于晚清时期,故C项错误;旧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新式科技成果难以得到普遍使用,只是在一些发达地区、开放较早的地区可能出现这一现象,故D项错误。
8.“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
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了( )
A.近代学校广泛开展女权运动
B.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
C.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D.自由平等思想深入人心
解析:选C。题干体现了当时的女学生思想发生变化,但不能推断出女学生的思想变化是由于学校广泛开展了女权运动,故A项错误;维新启蒙思想主要涉及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材料没有涉及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可知,当时女学生的思想发生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抵制专为她们设置的修身课,同时出现了“抗婚”“逃婚”等,用实际行动反抗三纲五常,抵制封建礼教,这是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而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就是“民主与科学”,故C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学生对封建礼教的抵制,不是自由平等思想,故D项错误。
9.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内一些乡镇、街道名称纷纷改为红旗、红星、东方红等,以至于邮电、交通业都受到严重影响。近年来改名之风又起,如徽州改为黄山市、思茅市改为普洱市、大庸市改为张家界市等。材料主要反映了( )
A.经济观念改变历史传统 B.政治变革制约城市命名
C.时代变迁影响地名变更 D.“左”倾思潮死灰复燃
解析:选C。材料中体现不出经济观念改变历史传统,故A项错误;材料中说明经济发展促进城市改名,故B项错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改为红旗、红星、东方红”说明受“文革”影响,“徽州改为黄山市、思茅市改为普洱市”说明与改革开放有关,故C项正确;材料中体现不出“左”倾思潮死灰复燃信息,故D项错误。
10.1902年《大公报》刊登了中国第一则征婚广告,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赞扬者称其为“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广告”;批评者认为“观其口气,大有以中国伟人自居之意,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口谈维新的庸人罢了。……当今之世,不仅男择女,女也有择男的权利”。这表明当时中国( )
A.男女的婚恋观不同 B.自由恋爱得到普遍认同
C.男女地位基本平等 D.婚恋传统受到西学冲击
解析:
选D。材料反映出人们对自由恋爱的赞同与批评,没有体现男女的婚恋观不同,故A项错误;对自由恋爱仍然有批判者,可见自由恋爱还没有得到普遍认同,故B项错误;由此可见还没有实现男女地位基本平等,故C项错误;赞扬者称其为“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广告”,反映出传统包办婚姻受到西学自由平等观念冲击,故D项正确。
11.1929年7月,国民政府规定“以后历书,自不应再附旧历,致碍国历之推行”,各地编制的新历书必须完全采用国历年月日,不准有任何“阴阳合历”的痕迹。1930年3月,内政部又决定仍旧保留旧历元宵、端阳、中秋、重阳等岁时节令。这表明( )
A.顺应潮流需兼顾民众心理
B.国历与民俗文化相辅相成
C.民国纪年要以公历为参照
D.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
解析:选A。本题考查民国时期的社会习俗。“各地编制的新历书必须完全采用国历年月日,不准有任何‘阴阳合历’的痕迹”,此举符合时代的潮流,“1930年3月,内政部又决定仍旧保留旧历元宵、端阳、中秋、重阳等岁时节令”,此举兼顾了民众心理,故A项正确。
12.20世纪50-70年代末中国票证种类繁多,有粮票、布票、油票、棉花票、鱼票、肉票,那时的人们可谓视票证为“命根子”。票证时代的中国( )
A.人们生活水平总体差距不大
B.个人崇拜思想盛行
C.绿色军装成为最时尚的服饰
D.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解析:选A。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巨变——票证时代。票证时代按人定量发行各种票证,专用购买东西。在商品供应极为匮乏的年代,对城乡居民的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实行计划供应,保障了百姓的基本生活,所以那个时代人们生活水平差距不大。答案为A项;票证与个人崇拜无直接关联,故B项排除;C项所述内容与材料无关;材料无法体现经济发展速度,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
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40年代以来,上海租界引入了一系列西方的公共卫生管理政策与措施,设立了专门的卫生行政机构,颁行了许多卫生行政法令,使租界的公共卫生环境大为改善。 清末新政期间,袁世凯于1902年设立天津卫生总局,拉开了中国地方政府施行卫生行政的帷幕。此后,清廷于1905年成立了巡警部警保司下的卫生科,“卫生”一词第一次出现在中央政府部门中。次年的官制改革,又将巡警部改为民政部,卫生科亦升格为卫生司。
辛亥革命后,中央政府的卫生行政机构隶属于内务部,设卫生司,总理全国卫生行政事宜。1913年政府将内务部卫生司又降级为卫生科。1916年虽恢复了内务部卫生司建制,但学校、工业和军队卫生却分别由教育部、农业和商业部以及陆军和海军部管理。
1918年,为了应对绥远、山西发生的鼠疫大流行,北洋政府成立了临时性的防疫委员会,并为解决各地防疫、检疫名称级别编制混乱,制定了省区防疫机关暂行编制。次年,在医学界和社会各界的呼吁下,中央防疫处正式成立。该处生产的生物制品,到1934年共达48种,部分满足了国内防疫的需求。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将卫生管理部门从警政中脱离出来,设立了与警政司并立的卫生司。随后,又将卫生司升格为卫生部。同年,还颁布了《全国卫生行政系统大纲》,规定各省、市县均要设立卫生处和卫生局,并在各大海港及边境要地设立海陆检疫所。到1947年,全国已有26省设立了卫生处,各省辖卫生机关共214个。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近代中国卫生行政机构发展的主要因素。(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卫生行政机构的演变特征,并说明其演变对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15分)
解析:(1)依据材料,由“上海租界引入了一系列西方的公共卫生管理政策与措施”得出租界的示范引领,由“清末新政期间,袁世凯……拉开了中国地方政府施行卫生行政的帷幕”“辛亥革命后,……设卫生司,总理全国卫生行政事宜”得出政治运动的推动,由“在医学界和社会各界的呼吁下,中央防疫处正式成立”得出先进人士的呼吁,由“为了应对绥远、山西发生的鼠疫大流行”得出防治疫灾的需要,由“将卫生司升格为卫生部”得出政府公共卫生意识的增强,由“颁布了《全国卫生行政系统大纲》”
得出立法建设的推进。(2)第一小问特征,依据材料,由“成立了临时性的防疫委员会”“将卫生管理部门从警政中脱离出来”得出由从属临时机构到独立正式机构,由“拉开了中国地方政府施行卫生行政的帷幕”“成立了巡警部警保司下的卫生科,卫生一词第一次出现在中央政府部门中”得出由地方试行到中央推广,由“各地防疫、检疫名称级别编制混乱”“颁布了《全国卫生行政系统大纲》,规定各省、市县均要设立”得出由机构设置混乱到形成系统的全国性卫生体系,由“将卫生管理部门从警政中脱离出来,设立了与警政司并立的卫生司。随后,又将卫生司升格为卫生部”得出中央卫生机构的级别不断提高;第二小问影响,依据材料,由“部分满足了国内防疫的需求”得出有利于降低疫病发病率,使 居民的健康状况有所改善,由“在医学界和社会各界的呼吁下,中央防疫处正式成立。该处生产的生物制品”得出促进了医疗科研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医学科研成就,结合所学得出推动了中国医药防疫事业的发展,使医疗卫生步入现代化轨道,增强了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有利于民众卫生意识的增强。
答案:(1)因素:租界的示范引领(或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政治运动的推动;先进人士的呼吁;防治疫灾的需要;政府公共卫生意识的增强;立法建设的推进。(答四点即可)
(2)特征:由从属临时机构到独立正式机构;由地方试行到中央推广;由机构设置混乱到形成系统的全国性卫生体系;中央卫生机构的级别不断提高。
影响:推动了中国医药防疫事业的发展,使医疗卫生步入现代化轨道;有利于降低疫病发病率,使居民的健康状况有所改善;促进了医疗科研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医学科研成就;增强了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有利于民众卫生意识的增强。
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西学的传播(部分)
对西学的称谓
“夷务”“洋务”“西学”“新学”
传入的新事物
西装、西餐、西式家具、西式婚礼、汽车、电话、电报、西洋影戏
外来词流行语
火轮车、逻辑、议会、同志、革命、德先生、赛先生、民主、苏维埃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观点明确合理,史论结合。)
解析:依据材料,围绕“近代中国西学的传播”的影响论述。首先介绍西学在中国传播的背景,包括民族危机的加深和中国对西学观念的变化。然后论证西学对中国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即社会生活的近代化;以及对近代中国政治运动和经济结构的影响,即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最后概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示例: 观点:西学传播推动中国近代化历程。
阐述:列强侵华使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先进的中国人逐渐抛弃“天朝上国”观念,主张向西方学习。一方面,西装、西餐、西洋影戏等西方新事物的传入,客观上改变了国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生活的近代化;另一方面,国人利用西学探索救亡图存道路,如开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等,推动了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的近代化。
结论:综上所述,近代中国对西学采取了包容开放的态度,学习西方的历程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