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4.67 KB
- 2021-09-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乐山市高中2022届教学质量检测
地理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满分1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50分)
注意事项:
1.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
2.本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年10月1日上午9:00,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举行。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70周年庆祝大会这天,地球位于公转轨道
A. ①②之间 B. ②③之间
C. ③④之间 D. ④-①之间
2. 旅居美国纽约(74°W)的张先生想看庆祝会直播盛况,他应在当地时间 开始收看
A. 9月30日20:00 B. 10月1日20:00
C. 9月30日22:00 D. 10月1日22:00
3. 70周年庆祝大会这天,北京阳光明媚,这一天最可能受 控制
A. 暖锋 B. 冷锋 C. 反气旋 D. 气旋
【答案】1. B 2. A 3. C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时间的计算和天气系统的判断。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根据图中地球公转的方向和春分点的位置进行判断,①②③分别为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2019年10月1日期间处于秋分至冬至期间,据此判断,此时地球位于②③之间,故选B。
【2题详解】
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及计算。北京为东八区,美国纽约(40°N,74°W)为西五区,两地的区时相差13小时。根据分析可知两地的区时相差13小时,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因此美国纽约(40°N,74°W)的华人收看直播画面的当地时间为=2019年10月1日上午9:00分-13=2019年9月30日上午20:00分,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天气系统的判断,冷锋、暖锋过境也会产生阴雨天气,气旋控制下是阴雨天气,而此时北京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因此是反气旋控制,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表面大气稀薄,大气成分以CO2为主,昼夜长短接近地球,而昼夜温差却超过100℃。几十年来人类对火星的探测一直没有停止过。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 图示情况能提供哪些条件满足地球存在生命?
①合适的大气成份 ②质量适中 ③距离太阳适中 ④体积适中 ⑤公转同向、共面运行环境安全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③⑤ D. ①③④
5. 图中地球上地点①与下列哪个点更接近?
A. (90°S,0°) B. (0°,0°)
C. (20°S,160°E) D. (90°N,60°E)
6. 造成火星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有
①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 ②白天火星表面吸收大气辐射多
③夜晚大气阻挡火星表面辐射多 ④夜晚火星表面大气逆辐射很弱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4. C 5. D 6. D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昼夜温差的分析等。
【4题详解】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图中显示地球位于太阳系的第三轨道上,所能体现的是日地距离、公转的方向、周期和轨道平面所处的宇宙环境外部条件,据此进行判断③⑤正确,合适的大气成份、 质量适中、体积适中属于地球自身的条件,①②④错误,故选C。
【5题详解】
根据地球的公转方向及地球自转的进行判断,地球在转动中地轴的北极指的是北极星的方向,因此图中①点的纬度为90°N,据此判断,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火星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火星大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小,故①正确;白天火星表面吸收太阳辐射多,故②错误;火星大气稀薄,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弱,大气阻挡火星表面辐射少,故③错误;火星大气稀薄,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弱,火星表面吸收大气辐射少,故④正确;故D①④正确,ABC错误。故选D。
某月南半球气压带示意图,X、Y、Z、W代表气压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下列对W气压带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气温高,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带
B. 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在这里不断堆积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带
C. 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带
D. 气温低,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带
8. 图中X、Y之间的大气环流名称为
A. 东南信风带 B. 赤道低气压带
C. 东北信风带 D. 副热带高气压带
9. 下列对图示时节描述正确的是
A. 乐山岷江处于枯水期 B. 乐山春暖花开
C. 乐山中学生正值9月开学季 D. 乐山盛行东南季风
【答案】7. D 8. A 9. A
【解析】
本题考查气压带和风带的判断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7题详解】
据图可知,根据图中各气压带的位置关系判断,X、Y、Z、W分别为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是由于纬度高,太阳辐射弱,气温低,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带,据此判断,D正确, ABC错误,故选D。
【8题详解】
结合上题可知,X、Y、分别为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则二者之间风带为信风带,由于该图为南半球的气压带分布图,因此图中X、Y之间的大气环流名称为东南信风带,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题详解】
据图可知,此时X气压带——赤道低压带位于南半球,此时属于北半球的冬季,同时由于乐山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少,因此此时乐山岷江处于枯水期,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崇明岛属于冲积岛。崇明岛已有1300年的历史,1200余平方千米的面积。值得一提的是,崇明岛到现在还在长个儿一每年增大5平方千米,按照这个速度扩大,崇明岛在50年后将与大陆完美相连。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0. 长江入海口处的崇明岛面积不断增大的原因是
A. 长江携带来的泥沙淤积 B. 当地填海造陆
C. 长江断流,水面下降 D. 地壳运动,岛屿抬升
11. 崇明岛每年增大5平方千米,50年后岛屿哪一侧最可能与陆地连接在一起
A. 北侧 B. 南侧 C. 都连接 D. 不能确定
12. 下列对崇明岛自然地理特征的推测,正确的是
A. 地形地伏大 B. 植被多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C. 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D. 土壤较深厚肥沃
【答案】10. A 11. A 12. D
【解析】
本题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地转偏向力对河流的影响以及区域地理特征分析,考查解读和提取地理信息、调动和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10题详解】
由图可知,崇明岛处于长江的入海口,长江流经的地区有很多泥沙流入江中,在入海口处江面变宽,水势变缓,泥沙沉积,日积月累堆积成崇明岛,其面积并不断增大,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对河流的影响,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河水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结合图示信息可知,长江自西向东注入东海,由于受向右偏转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流向右偏,因此左岸为堆积岸,因此50年后岛屿北侧最可能与陆地连接在一起,A正确,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地理特征的分析,崇明岛位于河流如海口地区,由于地形平坦,流水沉积作用为主,地形较为平坦,土壤肥沃,A错误,D正确;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植被为常绿阔叶林,BC错误,故选D。
2019年10月12日18时,台风“海贝思”在日本伊豆半岛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4级。给当地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0月19日,海贝思已经造成日本79人死亡、15人失踪,10列新干线火车被淹。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下列各天气系统示意图中,能表示“海贝思”成因的是
A. B.
C. D.
14. “海贝思”过境前后,日本伊豆半岛气压变化曲线示意图应为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5. 台风“海贝思”造成的灾害主要是
A. 龙卷风、沙尘暴天气 B. 狂风、暴雨、风暴潮
C. 地震、海啸、龙卷风 D. 狂风、火山喷发
【答案】13. D 14. B 15. B
【解析】
本题考查天气系统的判断、天气系统的影响等。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天气系统判断:结合材料可知“海贝思”属于台风,而台风,指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26℃以上广阔海面上的热带气旋,属于低压气旋,据此进行判断,D正确;A、C为锋面系统,B为高压反气旋,ABC错误。故选D。
【14题详解】
由上题可知“海贝思”属于低压气旋天气系统,其过境前后日本伊豆半岛气压变化为:过境前,气压高,过境时气压降低,过境后,低压气旋离开,该地气压又升高,因此其过境前后气压变化为:高-低-高。据此判断②曲线符合“海贝思”过境前后的气压特征,故选B。
【15题详解】
台风过境时常常带来大风、暴雨、风暴潮天气,引起海面巨浪,严重威胁航海安全,B正确。沙尘暴天气主要是由冷锋带来的、地震、火山喷发是由于内力作用的表现,ACD错误。故选B。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及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图中河流流向为
A. 自北向南流 B. 自南向北流
C. 自西向东流 D. 自东向西流
17. 图中甲处构造地貌是
A. 向斜谷 B. 背斜谷 C. 背斜山 D. 向斜山
18. 岩浆岩①与岩层甲先后关系是
A. 同时形成 B. 先①后甲 C. 先甲后① D. 无法判断
【答案】16. B 17. C 18. C
【解析】
本题考查地质剖面图、等高线图中河流流向的判断,地貌的判断及地质作用先后顺序的判断。
【16题详解】
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的规律,结合图中方位指示可知,河流自南向北流动,B正确,故选B。
【17题详解】
甲处附近的地层向上弯曲,地质构造为背斜,顶部为山脊,因此甲处构造地貌是背斜山,C正确,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地表形态的塑造,地质作用先后顺序的形成。结合被岩浆侵入的先于岩浆形成,被断层切断的先于断层形成,沉积岩下部岩层形成较早,据此判断分析由图可知,岩浆岩①侵入甲岩层,故岩浆岩①与岩层甲先后关系是:先甲后①,C正确,ABD错误,故选C。
下图为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州巴扎半岛热带沙漠上的河流。图中河流在白色的地表上流淌,逐渐在沙漠中干涸,画出树一般的形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下列关于该河流的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径流量大 B. 汛期长 C. 含沙量大 D. 流速快
20. 该河流逐渐在沙漠中干涸,说明图示地区的水循环特点是
A. 水汽来自海洋 B. 典型的海陆间循环
C. 降水稀少,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D. 蒸发旺盛,下渗量大
21. 推测下列能源中,该区域最丰富的是
A. 核能 B. 水能 C. 风能 D. 太阳能
【答案】19. C 20. D 21. D
【解析】
本题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分析,水循环的特点及区域资环的分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分析,由材料可知,该区域为热带沙漠气候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沙漠广布,植被覆盖率低,河流的流量小,汛期段,含沙量大,流速不快,据此判断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题详解】
由图可知,该河流逐渐在沙漠中消失,说明该地水循环的特点是蒸发旺盛、下渗量大,导致河流干涸,D正确。该河流参与的陆地内循环,水汽来自陆地湖泊的蒸发或植被的蒸腾,A错误、B错误。该地区降水稀少,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C错误。故选D。
【21题详解】
结合前面分析,该地区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因此该地最丰富的是太阳能,D正确;该地降水稀少,水能缺乏,B错误;该地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风力较小,风能不丰富,C错误;该地区经济落后,技术短缺,核能资源开发少,A错误,故选D。
浙江省普陀山有“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美誉,以其神奇、神圣、神秘成为我
国5A级景区。普陀山主峰海拔288米,山体主要由花岗岩组成。“磐陀石”(如图)就是其中之一,如天外来客。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综上,“磐陀石”最可能来自于
A. 冰川侵蚀、搬运、堆积 B. 花岗岩风化
C. 天外来客陨石 D. 洋流、海浪搬运
23. 下列关于普陀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板块碰撞一火山喷发频繁 B. 多雨多雾一气候全年温和湿润
C. 海上仙山一地广人稀 D. 山清水秀一植被垂直地带性不明显
【答案】22. B 23. D
【解析】
【22题详解】
从材料中了解到普陀山的山体主要由花岗岩组成,图中“磐陀石”也主要是因为花岗岩受外风的风化侵蚀而成,B正确,故选B。
【23题详解】
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其形成过程必然先有沉积岩,然后岩浆侵入,后受内力作用,隆起抬升,再接受外力的风化侵蚀,而非火山喷发,A错误;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降水集中在夏季,B错误;地处东南沿海,人口稠密,C错误;由于普陀山主峰海拔288米,山体相对高度较小,植被垂直地带性不明显,D正确,故选D。
四川省青神县汉阳镇岷江上修建了汉阳航电水利枢纽,使汉阳大坝上游形成一个十余公里长的美丽水库汉阳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修建汉阳水库后,对汉阳镇当地自然环境会产生相应影响,框图含义判断正确的是
A. ①水面增大蒸发量增大 B. ②一植被覆盖率增大
C ③土壤水分含量增多 D. ④蒸腾作用加强
25. 以下最适合上题框图图名的是
A. 区域差异性示意图 B.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示意图
C. 区域整体性示意图 D.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示意图
【答案】24. D 25. C
【解析】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水库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根据图中水库修建于水库周围降水增多之间的关系,②-水面增大蒸发量增大;①-为土壤水分含量增多,③为植被覆盖率增大,④为蒸腾作用加强,据此判断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5题详解】
结合题干信息可知,该图表示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具体而言是由于修建水库而产生的一系列反应,即水库修建导致水面增大蒸发量增大;土壤水分含量增多,植被覆盖率增大,蒸腾作用加强,最终导致水库周围降水增多,故图示反映的是区域整体性的变化特征,故选C。
第二部分(综合题50分)
注意事项:
1.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2.本部分共3个小题,共50分。
26.读地球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虚线表示回归线或极圈),完成下列要求
(1)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___,太阳直射点坐标是___________。
(2)这一天,①、②、③、④四点中,昼长由长到短的顺序为___________。
(3)此日,地球表面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的区域是___________
(4)图中①、②、③、④四点自转线速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
(5)此日后,乐山昼将变___________(长或短),正午太阳高度将变___________(大或小)
(6)图示①、②、④位于___________(晨、昏)线,太阳高度为_________此刻,北京时间为___________时。
【答案】 (1). 冬至 (2). 180°,23°26′S (3). ④>③>②>① (4).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5). ③>②>①=④ (6). 长 (7). 大 (8). 昏 (9). 0° (10). 8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球光照图的阅读。
【详解】(1)阅读地图,此时北极圈内是极昼,北半球的节气是冬至,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其纬度是23°26′S,此时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2:00 ,因此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180°,23°26′S)。
(2)阅读地图,①点位于北极圈上,处于极夜;②点位于北半球,昼短夜长;③点位于赤道上,昼夜等长;④点位于南极圈上,是极昼。因此四地昼长由长到短依次为:④>③>②>①。
(3)阅读地图,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范围是北半球。
(4)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的升高而降低。阅读地图,①、②、③、④四点中,③点位于赤道上,纬度最低,自转线速度最大;②纬度比③高,比①④低,①与④纬度相等,故①、②、③、④四点自转线速度大小关系是:③>②>①=④。
(5)阅读地图,此日北半球的节气是冬至,次日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我国(北半球)昼将变长,正午太阳高度将变大。因此,此日后,乐山昼将变长正午太阳高度将变大。
(6)晨昏线判断,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由黑夜进入白天的线为晨线,由白天进入黑夜的线为昏线,据此进行判断,①、②、④位于昏线,由于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此时180度经线的地方时为12:00,根据地方时计算,120°E的地方时为8:00。
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9年,南水北调中线通水5周年,北京城区南水占到自来水供水量的73%,天津14个区居民全部喝上南水,河南受水区37个市县全部通水,河北80个市县用上南水。南水北调已成为华北平原的“生命线”。据2019年6月底监测数据,北京市平原地区地下水与2015年同期相比,上升3.16米。
材料二 水循环示意图。
(1)读材料一: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我国“南水”丰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2)读材料二:图中F环节的名称是___________。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对图中水循环的哪一环节施加影响___________(写出字母代号及名称)。图中各环节中,能代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风的是________(写出字母代号及名称),夏季风的性质是___________
(3)读材料二:可能使H环节的水量增大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南水”调来的水资源应重点满足北方下列哪两方面的需要___________(双选)
A.城市居民生活用水 B.工业生产用水
C.农村居民生活用水 D.生态保护用水
【答案】 (1). 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不足(调节水资源空间不平衡) (2). 南方地区受夏季风影响时间长,雨季长,降水量充足 (3). 蒸腾 (4). G环节-地表径流 (5). C-水汽输送 (6). 温暖湿润 (7). D或降水 (8). 降水量大,降水时间长 (9). 地面坡度小;植被覆盖率高 (10). A、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南水北调与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水循环的图示信息的判断,以及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等基本知识。
【详解】(1)“南水北调工程”,旨在缓解中国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战略性工程。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夏季风控制的时间长,雨季长,降水丰富。
(2)根据图中水循环的环节进行判断,F环节代表植物的蒸腾,南水北调工程是通过饮水工程将南部地区的水资源调到北方,改变的是地表径流,对应图中的G环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夏季风的主要作用是将海洋上的水汽带到陆地上,属于水汽输送,对应图中的C环节,我国夏季风湿润、潮湿。
(3)由图可知,H环节为下渗,降水直接影响下渗,降水转化为地表径流少,必然转化为地下水多。有利于地表水下渗的条件有降水强度小,时间长;地面坡度小;植被覆盖率高。
(4)水资源首先应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和工业发展需要,据此判断AB正确,故选AB。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北美洲局部区域图。图中乙半岛在第四纪冰期曾是北美大陆三大冰川中心之一。图中甲海域附近是世界著名渔场。
(1)乙半岛河流流向特征是___________,据此推断该半岛地势特征为___________。
(2)图示半岛聚落空间分布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
(3)乙半岛丙区域海岸线典型特征是___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4)图中洋流A、B中,暖流是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5)从洋流角度,甲附近海域成为世界著名渔场的最主要成因是___________。该渔场捕捞易遇到的不利天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河流从中部流向四周,呈放射状 (2). 中部高四周低 (3). 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或沿海多,内陆少) (4). 海岸曲折,多峡湾 (5). 冰川侵蚀作用 (6). B (7). 洋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洋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 (8). 寒暖流交汇,海水扰动,带来营养盐类利于浮游生物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 (9). 受西风影响,海面风浪大 (10). 多气旋活动,阴雨天气多;寒、暖流交汇,多海雾。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区域地形特征,主要外力作用类型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聚落分布的特点,洋流类型判断,渔业发展的条件。
【详解】(1)读图,根据河流流向判断,乙半岛河流从中部流向四周,呈放射状,说明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2)根据图例,图示半岛聚落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总特点是沿海多,内陆少。东南、东部沿海多,西部、北部沿海少。
(3)读图,图示区丙区域海岸曲折,多峡湾。乙半岛在第四纪冰期曾是北美大陆三大冰川中心之一,所以主要外力作用是冰川侵蚀作用。
(4)本题考查寒暖流的判断,暖流是指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寒流是指
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据此进行判断,图中B洋流由纬度低的海区(气温较高)流向纬度较高的海区(气温较低),因此该洋流为暖流。
(5)甲位于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海水扰动引起营养盐类物质上泛,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寒暖流交汇处,温水性鱼群和冷水性鱼群相汇聚,鱼类种群多。大陆架宽而浅,光照充足,利于浮游生物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