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1.00 KB
  • 2021-09-09 发布

2018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导学案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 ‎【复习目标】‎ ‎1、说出三大类岩石的名称、特征并能图示地质循环过程。‎ ‎2、举例说明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 ‎ ‎3、图示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说出其特点、常见地表形态及成因。‎ ‎4、准确填注六大板块,说出其边界类型,分析板块运动对宏观地貌的影响。‎ ‎5、举例说明常见的流水、风力、冰川等侵蚀和堆积地貌。‎ ‎【知识梳理】‎ 一、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和特点 岩石按成因分为:‎ 岩浆岩:侵入岩(岩浆在地下冷凝而形成):如花岗岩。‎ ‎ 喷出岩(岩浆喷出地表冷凝而形成):如玄武岩。[来源:]‎ 沉积岩:地表岩石受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 特点: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 变质岩:岩石受高温高压变质作用发生重结晶形成的岩石。‎ ‎ 典例:大理岩(石灰岩变质而成)、板岩(页岩变质而成)。‎ 二、 地质作用 ‎ 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内部,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 ‎ 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三、地质构造成因与地表形态 ‎(1)褶皱:成因——岩层受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发生弯曲变形而形成的地质构造。‎ ‎ 组成——背斜和向斜。[来源:]‎ 地表形态——背斜岩层上拱,形成背斜山;向斜的岩层下弯,形成向斜谷。‎ 倒置地形——背斜谷: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反而成谷地;‎ 向斜山: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 应用——背斜储油,易建隧道;向斜储水。‎ ‎(2)断层:成因——岩层受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使岩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 发生明显错动的地质构造。‎ ‎ 地表形态——地垒:两组断层间岩块相对上升,形成断块山,如泰山、庐山等。‎ ‎ 地堑:两组断层间岩块相对下陷,形成谷地,如渭河和汾河谷地。‎ ‎ 应用——隧道、水库选址尽量要避开断层;泉水、湖泊分布地;河谷发育。‎ 四、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流水地貌——侵蚀地貌:沟谷、瀑布、峡谷(V形谷),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 沉积地貌:冲(洪)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 溶蚀地貌:化学侵蚀与沉积而形成的地貌(峰林、峰丛、溶洞、钟乳石、‎ 石柱、石笋等喀斯特地貌)。‎ ‎2.风力地貌——风蚀地貌:风蚀蘑菇、风蚀洼地、戈壁、雅丹地貌。‎ ‎ 风积地貌:沙丘、沙垄、黄土高原上黄土层的形成。‎ ‎3.冰川地貌——冰川侵蚀地貌:U形谷、冰斗、角峰、峡湾。‎ ‎ 冰川堆积地貌:冰碛地貌。‎ 五、应用板块构造理论分析解释地理现象的成因 ‎ 1.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1)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亚欧、非洲、太平洋、美洲、南极洲、印度洋板块)。[来源:]‎ ‎(2)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 ‎(3)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板块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 ‎(4)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板块与板块的张裂地带(生长边界),常形成裂谷与海洋。如东 非大裂谷、红海和大西洋。‎ 板块与板块的碰撞地带(消亡边界),常形成高大褶皱山脉、岛 弧、深海沟。如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日本群岛;马里亚纳海沟。‎ ‎ 2.几个关注的问题:‎ ‎(1)只有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位于海洋中。‎ ‎(2)亚洲东部和东南部的岛弧属于亚欧板块。‎ ‎(3)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大陆属于印度洋板块。‎ ‎(4)地中海将来不断变小,因它位于两大陆板块相互碰撞的消亡边界。‎ ‎(5)红海将进一步张裂扩大形成新的大洋,因它位于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6)大西洋将不断扩大,因其位于两大陆板块的生长边界。‎ ‎(7)安第斯山脉由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而形成。‎ ‎【课堂检测】(1—15为单选,16—20为双选)‎ ‎ 印度锡金邦当地时间(东5.5区)‎2011年9月18日18时10分遭遇里氏6.8级地震,震源深度19.7公里。图为“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完成1—3题。‎ ‎1.该地地震时,北京时间为 ‎ A.21时40分 B.15时20分 C.15时10分 D.18时10分 ‎2.此次震源位于 ‎ A.地壳 B.软流层 C.上地幔 D.下地幔 ‎3.引起此次地震的原因是 ‎ A.火山喷发 B.地壳运动 C.工程建设 D.暴雨山洪 ‎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4一5题。‎ ‎4.喀斯特地貌区岩石类型属于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5.形成沙丘的地质过程属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 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完成6—7题。‎ b 蒙古高原 裸岩荒漠 沙 丘 风力沉积 a 黄土高原 黄土塬 黄土沟谷 流水侵蚀 风力沉积 华北平原 河口三角洲 冲积扇 d c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 B.b表示风力沉积作用 C.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D.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7.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①沙尘暴 ②水土流失 ③泥石流 ④土地荒漠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 ‎8.图11-2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图11-2‎ 沉积岩Ⅰ 沉积岩Ⅱ 花岗岩 侵蚀面 图例 甲 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 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 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板块运动造就了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基本形态。完成9—10题。‎ ‎9.洋脊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A.地震使海底抬升 B.地震导致海底中间凹陷 C.海底扩张处岩浆涌出 D.海底扩张处沉积物大量堆积 ‎10.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可能形成 ‎ A.岛弧和海沟 B.海岭和海沟 C.海岭和裂谷 D.裂谷和海沟 图11-1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 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读图11—12题。 ‎ 图11-1‎ ‎11.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 ‎ ‎ A.①② B.②③ ‎ ‎ C.③④ D.①④ ‎ ‎12.⑤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 ‎ ‎ A.褶曲隆起 B.褶曲凹陷 ‎ C.断裂下降 D.断裂上升 ‎ 图11-3‎ 图11-3为“某河流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甲处地貌的形成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 A.中游落差小 B.地转偏向力作用 ‎ C.河流含沙量大 D.入海口潮差小 ‎14.造成乙现象最终消失的原因是 A.地壳运动 B.风化作用 C.侵蚀作用 D.堆积作用 图11-6‎ 广东丹霞山主要是由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图11-6为“广东丹霞山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构成丹霞山地貌的岩石属于 ‎ ‎ A.变质岩B.沉积岩C.侵入岩D.喷出岩 ‎16.从地质作用来看,丹霞地貌形成的原因有 A.地壳的上升运动 B.地壳的下沉运动 C.流水的沉积作用 D.流水的侵蚀作用 ‎17. 图11-7为“某区域地质地形分布示意图”,‎ 图11-7‎ 图中地质构造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甲――断层  B.乙――背斜  ‎ C.丙――向斜  D.丁――地堑 ‎ ‎18.对图示地区地质史上经受的地质作用描述正确的是 ‎ A.曾受过水平挤压的地壳运动 ‎ B.曾受过水平扩张的地壳运动 C.乙处侵蚀作用强烈 ‎ D.丙处侵蚀作用强烈 ‎ 图11—8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 图11—8‎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甲处地貌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B.乙处地貌以流水侵蚀地貌为主 C.干流的走向受断层构造的影响 D.远处山地的地质构造为地垒 ‎20.所示地质构造中 ‎ A.可能蕴藏丰富油气资源 B.可找到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C.可能蕴藏大型盐矿 D.可建穿山隧道 ‎21.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①       过程,形成A    岩,A受到②          、固结成岩作用,形成B    岩:]‎ ‎(2)A和B岩石,在    条件下,发生③    作用,使原来岩石的成分、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一种新的岩石C    岩。‎ ‎(3)各类岩石深入地壳以下发生④    作用,又成为新的     。‎ ‎(4)从    到形成各种    ,又到    ‎ 的产生,这个变化过程就是地壳物质的循环运动过程。‎ ‎22.右图为“某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 ,属于向斜的是 。‎ ‎(2)图中A处的地形是 ,成因是 ;B处的地形是 ,成因是 。‎ ‎(3)如果修建地下遂道,应选择在 处,原因是 。‎ ‎(4)图中A、B两种构造中,利于储存石油的是 构造,利于储存地下水的是 构 ‎ 图11-10‎ ‎23..图11-10为“某河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港务局拟在A、B两处河段建港,请问是选在A处还是B处好? ,理由是 ‎ ‎ 。‎ ‎(2)某勘探队在C处钻探获得粘土、砾石、粉砂、砂等沉积物标本,请问自上而下钻取的沉积物应依次为 ,其理由是 。‎ ‎(3)小岛D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将与河流的哪岸相连? ,为什么? 。‎ ‎(4)河流的下游常形成的流水沉积地貌是 ,其地形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