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5.50 KB
- 2021-09-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后限时集训(三十四)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2019·咸阳模拟)工业化率是指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是指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图中图1为甲国工业化率、城市化率变化过程图,图2为乙国三大产业构成图,读图,完成1~2题。
图1
图2
1.图1最有可能反映的是( )
A.巴西 B.日本
C.中国 D.英国
2.下列关于甲、乙两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国20世纪60年代后,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
B.甲国20世纪60年代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
C.乙国城市化水平高于甲国
D.乙国的城乡差别低于甲国
1.D 2.A [第1题,甲国在20世纪50年代城市化快速发展且城市化水平高,应该是经济发达国家,故A、C项错误;日本在该时期城市化刚起步,英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起步早,故B项错误,D项正确。第2题,甲国20世纪60年代后,城市化水平继续提高,但工业化率缓慢下降,说明带动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是第三产业,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会得到快速发展,故A项正确,B项错误;乙国第一、二产业比重大,说明经济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于甲国,故C项错误;经济落后国家的城市和乡村差别更大,故D项错误。]
下图为长江经济带部分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经济地带( )
①I轴、Ⅱ轴分别沿河流、铁路线分布 ②Ⅱ轴较I轴经过地区地势平坦、地价较低 ③M区能源供需不平衡,需要从外区调入 ④N区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发达,环境质量优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方面,首位城市应重点发展( )
①国际金融 ②机械制造 ③服装制造 ④石油化工 ⑤文化创意 ⑥进出口贸易
A.①⑤⑥ B.①②⑥
C.①②④ D.④⑤⑥
3.A 4.A [第3题,Ⅰ轴沿长江分布,沿线多为平原,Ⅱ轴沿沪杭—浙赣—湘黔铁路线分布,沿线多低山丘陵,故①对、②错;M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该地区能源短缺,需大量从外区域调入;N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人口稠密,以第二产业为主,④错。A项正确。第4题,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对外联系便利、开发程度高,故首位城市上海应重点发展国际金融、文化创意、进出口贸易,A项正确;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石油资源贫乏,④错;机械制造属于传统产业,服装制造属于廉价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均不符合首位城市重点发展的产业。故②③错。]
(2018·石家庄二模)产业结构超前系数(E)是指某一产业增长相对于整个产业经济系统增长趋势的超前程度,可用来测定某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 当E>1时,表示产业超前发展,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当E<1时,则表示产业相对滞后发展,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粤东、粤西地区和粤北山区是广东省除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其他地区,习惯上被合称为“粤东西北”,属于广东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下表示意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和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据此完成5~6题。
时间
产业结构超前系数
时间
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
第一
产业
第二
产业
第三
产业
劳动
密集型
资源
密集型
资金技术
密集型
2001~2005
-2.35
0.87
0.52
2001
~
2013
1.51
0.66
-0.08
2006~2010
-1.10
2.13
1.35
2011~2013
0.88
0.21
1.31
5.2001~2013年,“粤东西北”( )
A.第一产业滞后发展趋势减缓
B.第二产业超前发展趋势稳定
C.第三产业超前发展趋势波动
D.地区三大产业发展趋势相同
6.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能是( )
A.第二产业生产力水平下降
B.制造业分工协作程度较低
C.产业经济效益在持续降低
D.三大产业结构趋于不合理
5.A 6.B [第5题,由材料可知2001~2013年,“粤东西北”第一产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越来越接近1,说明滞后发展趋势减缓,A正确;第二产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先小于1,后大于1,再后来又小于1,说明超前发展趋势不稳定,B错误;第三产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先小于1,后大于1,超前发展趋势较平稳,C错误;地区三大产业发展趋势并不相同,D错误。第6题,由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和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表中可看出,制造业分工协作程度较低,B正确。]
李克强总理指出:“新型城镇化是关系现代化全局和几亿人生活改善的大战略,是最大的结构调整。”珠三角的城镇化三十年来,尊重经济规律和城市发展规律,从低成本的发展路径,向创新和结构调整转型,为全国城镇化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最好的探索和经验借鉴。读下图回答7~8题。
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的增长
7.关于城市化对区域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农业用地生产活动密度减少
B.城市植物光合作用减弱
C.地表径流变化幅度减小
D.生态环境容量加大
8.目前下列产业能更好地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发展的是 ( )
①第一产业 ②第二产业 ③第三产业 ④高新技术产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B 8.C [第7题,随着该区域城市化的大力发展,农业应朝着集约化的城郊农业发展,所以生产活动密度会增加。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雾霾等大气污染现象会出现,所以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会减少,因此光合作用会减弱。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地面硬化面积增加,地表对降水的滞留作用会降低,因此地表径流变化幅度会加大。 由于城市化的发展,该区域的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环境容量应该减小。第8题,目前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所以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随着近几年国内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光伏产业链逐渐向两头延伸,现在我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光伏产业链。下图为光伏产业链结构图。读图,完成9~11题。
9.图中M代表的最有可能是( )
A.光伏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B.光伏产品、光伏电站
C.电子信息软件产品
D.光伏产品的销售及服务
10.我国制作光伏电池片及电池组件的企业数量众多,影响该类企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A.原料 B.市场
C.动力 D.劳动力
11.近两年,我国光伏市场逐渐向中东部地区转移,其主要原因是( )
A.中东部地区太阳能资源更丰富
B.光伏发电成本较火电低
C.中东部地区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D.国家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9.B 10.D 11.C [第9题,根据产业链结构图判断,M属于光伏产业下游,应该是光伏产品、光伏电站;光伏产品研发位于产业上游;光伏产品销售及服务在产业末端,不是在产业下游;电子信息软件产品不属于光伏产品。第10题,我国制作光伏电池片及电池组件的企业数量众多,该类企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其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劳动力。第11题,我国西部地区太阳能资源较东部地区丰富;光伏市场逐渐向我国中东部地区转移,说明中东部地区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在增加;光伏发电成本较火电高;国家政策扶持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二、非选择题
12.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山东将不断推动济南和青岛两大核心城市的建设,发挥它们作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组织调度省内各城市运行的中心作用。作为济南都市圈中心城市,省会济南外来人口已近百万,而作为“双核”之一的青岛,外来人口已超过百万。
材料二 下图为山东省城市化、工业化统计图。
(1)描述材料二中反映出的山东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表现。并简述城市化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山东确立济南和青岛作为核心城市的原因。
(3)农村人口一般不远离居住地,就近向中小城市集聚。分析这一城市化方式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意义。
[解析] 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根据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指标,即可从图中找到两者的发展变化。从带动经济发展,吸引人才、资金和技术的集聚,促使城市成为区域的服务中心和管理中心等方面考虑其影响。第(2)题,济南、青岛为区域的核心城市,原因主要从经济、交通、政治、科技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靠近原居住地实现城市化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意义可以从减少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降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方面分析。
[答案] (1)工业化的表现:工业总产值不断增加。城市化的表现:城市用地面积不断增大,城市化水平显著提升。影响:城市化不断发展,城市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心、区域服务中心和管理中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又进一步推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2)两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工业发达;对外联系密切,交通便利;科技发展水平高;济南为山东的省会,是该区域的政治、文化中心;济南位置偏西,青岛位置偏东,济南和青岛两城市都设为核心城市有利于山东省的协调发展。
(3)就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缩小城乡差距;利用原居住地交通等基础设施,降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可以避免城市过度膨胀所带来的“城市病”(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
13.(2019·大同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草原皮都——乌兰察布市是内蒙古自治区规模较大的皮草加工基地,抓住北京市疏解非首都职能的机会,积极承接北京市服装皮草部分的产业转移,在众多的竞争城市中脱颖而出。下图为乌兰察布市位置示意图。
(1)指出北京市非首都职能过度集中带来的城市问题。
(2)分析乌兰察布市承接北京市服装皮草部分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3)预测承接北京市产业转移对乌兰察布市的积极影响。
[解析]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城市问题的表现。城市问题主要从非首都职能集中对北京的自然环境、交通、房价、公共设施等的影响角度分析回答。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优势主要从原料、技术、规模、市场距离、劳动力、交通、地租、政策等角度分析。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产业转移的影响。积极影响可以从经济发展、就业、城市化等方面分析。
[答案] (1)交通拥堵;地价上升,居住困难;公共设施压力大;环境污染严重。
(2)地处草原牧区,皮革原料丰富;皮革加工历史悠久,技术成熟;具有规模较大的皮革加工工厂;距离中国京津地区、蒙古、俄罗斯等市场近;交通便利;劳动力廉价;土地租金低;西部开发的政策优势等。
(3)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促进畜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加速城镇化进程。
相关文档
- 2020鲁教版高考地理复习课后集训题2021-09-095页
- 2020鲁教版高考地理复习课后集训题2021-09-095页
- 2020鲁教版高考地理复习课后集训题2021-09-095页
- 2020鲁教版高考地理复习课后集训题2021-09-095页
- 2020鲁教版高考地理复习课后集训题2021-09-096页
- 2020鲁教版高考地理复习课后集训题2021-09-085页
- 2020鲁教版高考地理复习课后集训题2021-09-085页
- 2020鲁教版高考地理复习课后集训题2021-09-085页
- 2020鲁教版高考地理复习课后集训题2021-09-085页
- 2020鲁教版高考地理复习课后集训题2021-09-0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