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4 MB
- 2021-09-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第 1 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考纲考点 考题考情 命题规律
1.自然界的
水循环
2019· 全 国 Ⅰ
卷,37(2)(3)
2018· 全 国 Ⅰ
卷,37(2)(3)
2018· 全 国 Ⅱ
卷,9~10
2018·全国Ⅲ卷,8
2017·全国Ⅰ卷,6~8
通过某区域陆地水体的运动情况、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考查水平衡以及人类活动与水循环的相互影响。
2.陆地水体
的补给类型
2019·全国Ⅰ卷,9、
11
2018·江苏卷,9
2016· 全 国 Ⅱ
卷,9~11
2016·全国Ⅲ卷,7~9
通过区域图、气候图、河流流量过程线图等,考查河流
的补给类型、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
3.水资源的
合理利用
2019· 江 苏
卷,27(1)(2)(4)
2018·海南卷,2
2017·全国Ⅰ卷,8
2015·海南卷,2
通过不同地区水资源的利用状况和水资源短缺现状,考
查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原因及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具体措
施。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体类型: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 液态水(数量最大)、固态水。
2.关系: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 相互补给的关系。
- 2 -
3.陆地水体的补给类型:陆地水体主要包括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及冰川水等类型,它们之
间的补给关系如下所示:
(1)地下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2)湖泊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3)湖泊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二、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1.三大类型及主要环节
类型 环节名称 特点、作用
海上
内循
环
A 蒸发→B 降水 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意义
海陆
间循
环
最重要的循环,又称大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地得到补
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陆地
内
循环
D降水 循环水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2.水循环的意义
(1)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 3 -
(2)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4)塑造着地表形态。
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水资源及其分布
(1)水资源概念: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水资源的分布
衡量指标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特点 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表现
大洲 除南极洲外,亚洲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其次是南美洲,大洋洲最少
国家 巴西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其次是俄罗斯,我国居世界第六位
(3)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①空间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②时间分布:夏秋多,冬春少。
2.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1)水资源的数量: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
(2)水资源的质量: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
(3)科学技术:促进了人水关系的发展,拓展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3.合理利用水资源
(1)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①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②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质不断增多,导致水体污染,可用的水资源减少。
(2)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措施
①开源措施
②节流措施
- 4 -
考点一 自然界的水循环
(2017·全国Ⅰ卷,6~8)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
为 210 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 2 000 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
回答(1)~(3)题:
(1)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
A.远大于 2 000 毫米 B.约为 2 000 毫米
C.约为 210 毫米 D.远小于 210 毫米
(2)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
A.坡面 B.洪积扇 C.河谷 D.湖盆
(3)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
A.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
思路点拨:第(1)题:
第(2)、(3)题:
答案:(1)C (2)A (3)B
1.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自然因素
- 5 -
(1)影响蒸发的因素
(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
海洋上空的水汽 陆地
(3)影响降水的因素
(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影响因素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年降水量 决定地表径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
流域面积
(支流数量)
同地表径流流量呈正相关
植被 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
地质条件
(土壤质地)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
蒸发 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
人类活动 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
(5)影响下渗的因素
(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 6 -
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流众多,储存有众多的地下水。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改变地
表径流
人类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
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影响地
下径流
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
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
渗流区的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透方向等
影响降
水
如人工降雨
影响蒸
发
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影响下
渗
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增加下渗;城市路面硬化,会减少下渗
【教师备用】(2019·北京海淀一模)美国宇航局拍到中亚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之间的
咸海东部河床已经消失,令人震撼,当地生态危机严重。下图为咸海流域自然、社会水循环示
意图及不同年份咸海面积变化图。据此回答(1)~(2)题:
(1)咸海流域水汽的主要来源及水汽输送的主要动力是( )
A.大西洋 盛行西风 B.太平洋 东南季风
C.印度洋 西南季风 D.北冰洋 极地东风
(2)造成咸海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
A.①增强,④减少 B.②增强,⑤减少
- 7 -
C.③减少,④增强 D.②增强,⑥增强
解析:(1)A (2)D 第(1)题,由题可知,咸海流域位于中亚地区,则该地区水汽主要来自大西
洋,部分来自北冰洋,来自大西洋的水汽主要由中纬西风带来,来自北冰洋的水汽较少;来自太
平洋和印度洋的水汽难以到达该地,所以 A正确。第(2)题,读咸海流域自然、社会水循环示意
图,可知①为地表径流,②为蒸发,③为下渗,④为降水,⑤为地下径流,⑥为引水灌溉。咸海的
水源主要靠阿姆河和锡尔河注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两河上游地区的人们开展的大规模开荒
造田运动,使大量的河水被用于灌溉农田,由于缺乏科学的灌溉系统,水资源浪费现象极为严
重,阿姆河和锡尔河已基本不能再为咸海输水,咸海面积因此迅速缩减,所以 D 正确。
(2019·全国Ⅰ卷,37 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
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
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下面示
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1)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2)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
解析:第(1)题,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主要从补给与蒸发角度分析。由于位于末次冰
期的晚期,此时气温略有升高,冰雪融化量增加,但由于气温总体较低,蒸发量小,补给量大于
蒸发量,所以盐度低,里海一度为淡水湖。第(2)题,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主要结合补给类
型变化进行分析。由材料可知,里海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转变为以河流补给为主,而河流为内
流河,盐分只进不出,逐渐积累,加之地形隆起,气候更加干旱,蒸发加剧,使得含盐量升高,逐
渐演变为咸水湖。
答案:(1)气温仍较低,湖面蒸发弱;受冰雪融水补给;补给大于蒸发。
(2)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地处内陆,蒸发强烈,导致盐度升高。
考点二 陆地水体的补给类型
- 8 -
(2015·上海卷,34~3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罗讷河源自阿尔卑斯山脉,流经法国东南部,注入地中海。罗讷河流域具有较强的径流调节
能力,如上世纪 80 年代,罗讷河上游出现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洪峰流经里昂以上河段后,干流径
流量在短期内从 3 250m3/s 减少到 2 450m3/s。
(1)说明洪峰在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得到有效削减的自然环境原因。
(2)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一般在春季会出现汛期,而河口地区夏末通常会出现枯水期,从河水
补给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
思路点拨:第(1)题,读河流流域示意图可知:里昂以上河段沿岸附近分布有较大面积的沼泽与
湖泊→可以起到积蓄径流、削减洪峰的作用。第(2)题,根据河流上游和河口地区所处位置及
气候的不同,推测其河水补给的差异。河流上游:阿尔卑斯山→春季气温回升→积雪冰川融化,
形成春汛。河口地区:纬度、地中海→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炎热干
燥,形成枯水期。
答案:(1)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沿岸附近分布有较大面积的沼泽与湖泊,可以起到积蓄径流、削
减洪峰的作用。
(2)罗讷河里昂以上径流补给部分依靠阿尔卑斯山的积雪融水,春季温度升高积雪融化,形成
汛期。罗讷河下游的河水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该地区多属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干旱少雨,
径流获得的补给减少,形成枯水期。
1.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
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也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
下:
- 9 -
补给类型
补给
季节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分布
地区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雨水补给
多雨
季节
降水量的多少、季
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普遍,尤以东部
季风区最为典
型
季节性积雪
融水补给
春季
气温高低、积雪多
少、地形状况
东北地区
永久性积雪
和冰川融水
补给
主要
在夏
季
太阳辐射;气温变
化;积雪和冰川储
量
西北和青藏高
原地区
湖泊水补给 全年
湖泊水位与河流水
位的高低关系
普遍
地下水补给 全年
地下水位与河流水
位的高低关系
普遍
2.河流补给类型的判读
(1)依据河流流经的气候和地形条件判断
补给类
型
世界分布(气候区) 我国分布地区
降水
热带雨林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区;季风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东部季风区
季节性
积雪融
水
温带、亚寒带等冬季有降雪的地区(俄罗斯、加拿大等) 东北地区
高山冰
雪融水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河流发源于高大山体,山体海拔高于当地雪
线
西北干旱、半干旱
地区
(2)依据径流季节变化过程判断
- 10 -
雨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与降水期一致;冰川融水补给取决于气温,径流高峰在
夏季;地下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平稳;湖泊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使径流变化小,春季有明显汛
期的河流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如图 1,河流径流量与降水一致,应该以降水补给为主;图 2
河流径流量较小,径流的季节变化与气温大体吻合,应该属于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教师备用】(2019·山东临沂一模)下图为长江上游宜昌水文站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关系图。
据此回答(1)~(2)题:
(1)①阶段→②阶段→③阶段,长江上游(宜昌站)年输沙量的变化趋势是( )
A.有所增大 B.比较稳定
C.周期波动 D.明显减少
(2)较②阶段,③阶段长江上游(宜昌站)年输沙量变化显著,主要原因是( )
A.上游径流量大幅减少
B.上游干支流沿岸地区修路等工程建设
C.中下游地区退田还湖
D.上游干支流上一些大型水库的建成蓄水
解析:(1)D (2)D 第(1)题,图中横坐标为长江上游宜昌站的年径流量,纵坐标为年输沙量,
由图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①阶段→②阶段→③阶段的输沙量明显减少,D 正确;A、B、C 错误。
- 11 -
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③阶段河流的输沙量比②阶段减少。在②阶段和③阶段河流的年径
流量没有明显的变化,A 错;修路等工程建设会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加,
从而会增加输沙量,B 错;中下游地区退田还湖,会增大湖泊面积,调节的是下游河段,对上游的
宜昌河段影响不大,C 错;上游干支流修建水库会对下游河段产生调蓄作用,能够起到拦水拦沙
的作用,因此下游的输沙量会减少。
(2019·全国Ⅰ卷,9、11)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 132.5 千米。该
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
积性游荡河道。下图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 )
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
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
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
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
(2)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
( )
A.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 B.水量增大,流速加快
C.水位上升,淤积增强 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
解析:(1)D (2)C 第(1)题,由图以及材料可知,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
河流位于黄河中游地区,流经黄土高原,黄土土质疏松,极易被冲刷侵蚀,因此含沙量大;该区
域是季风气候区,夏季多暴雨且集中,降水变化率较大,因此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故选 D。第(2)
题,渭河是黄河最大支流,渭河在潼关处汇入黄河,汇入处位于小北干流的下游,因此渭河的水
量和含沙量对黄河下游地区影响较大,不会影响小北干流水量的大小和流速的大小,A、B、D 错
- 12 -
误。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小北干流下游区域水位有所上升,上下游地区河水水位差变小,
导致小北干流排水不畅,流速降低,泥沙更容易淤积,故选 C。
考点三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2014·北京卷,3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
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
(1)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
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 1/7。
(2)针对流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的对策。
思路点拨:第(1)题
第(2)题
答案:(1)流域内降水量偏少且集中于夏季,季节和年际变化大。中上游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
平时地表径流量少,暴雨时洪峰流量大,修建水库蓄水调节,可缓解旱涝灾害。下游地区以平原
为主,排水不畅,支流集中汇聚于海河,易发生洪涝,开挖人工河道,主要用于排水泄洪。
(2)推广耐旱作物(调整作物类型、进行品种改良);应用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
水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旱灾的能力。
- 13 -
水资源短缺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缺水原因 解决措施
空间分布不均 跨流域调水
淡化海水,扩
大淡水来源
时间分布不均 修建水库
气候干旱,水资源总量少 节约用水
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规模
扩大,水资源需求量增大
适度控制经济规模;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高
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
水资源污染 保护水源、防治污染、净化污水、立法保护
水资源浪费严重
提高节水意识,合理用水;水资源市场化,加强
管理
(2019·江苏卷,27 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分别源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北麓,并在达卡西北汇合成恒河-
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最后注入孟加拉湾,流域总面积超过 170 万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约 1.3
万亿立方米,年输沙量超过 10.6 亿吨,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材料二 图 1为“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概况及其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图 2 为“恒河-
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的月平均流量图”。
- 14 -
(1)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有 。
(2)比较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月平均流量的差异并解释其成因。
(3)为促进流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指出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途径。
解析:第(1)题,由材料“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分别源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北麓”可知,两河
流的水源补给有冰雪融水;据图 1和图 2 可知,河流汛期与流经地区的雨季大致相同,故有雨水
补给;地下水补给是普遍存在的河流补给方式。第(2)题,据图 1 可知,恒河附近的新德里和勒
克瑙降水较少,而布拉马普特拉河附近的朗布尔和迪布鲁格尔降水较多,且雨季长,结合上题
结论可以推出河流流量的差异。第(3)题,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往往考虑开源和节流,注意题目限
定的角度“促进流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可结合区域气候特征、流域开发、区域可持续发展等
方面来分析。
答案:(1)冰雪融水、雨水、地下水
(2)布拉马普特拉河月均流量较大;布拉马普特拉河峰值较早,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内降水量
大,雨季长。
(3)兴修水库,调节径流;加强区域合作;节约利用水资源;合理利用地下水等。
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的描述
(2017·北京卷,36 节选)读图,回答下题:
- 15 -
与甲河段相比,说明乙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形成原因。
河流水文特征与该区域的地形和气候特征密切相关,因此需要结合两河段地形、气候特征对流
量、水位特征、含沙量、结冰期、落差(流速)等各水文要素进行对比分析。
读图可知→甲河段流经山区,流域面积小→流量小;纬度高→结冰期长;落差大→流速快。乙河
段流经平原地区,多支流汇入→流量大;纬度较低→结冰期较短;地形平坦,落差小→流速慢。
答案:流经平原地区,落差小,流速慢;有较多支流汇入,流量大;纬度较低,结冰期短。
1.河流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要素 描述角度 影响因素
水位
水位高低及
其变化
多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①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
决定;②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变化决定
流量
流量大小及
其变化
①水源补给的多少和流域面积大小;②流经地区的植被涵养、湖泊(水库)
调蓄,上游地区水资源利用等
汛期
长或短,从
×月×月
流域内的雨季长短(外流河),气温变化导致的积雪、冰川融水时段等
含沙
量
含沙量大小 流域内的地形坡度(流速)、降水强度、植被覆盖率、土质等
结冰
期
有或无,长
或短
最冷月均温>0 ℃,无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 ℃,有结冰期
- 16 -
续表
要素 描述角度 影响因素
凌汛 有或无 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①有结冰期;②发生在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
水能 大或小 河流流量;落差;峡谷
流速 快或慢 河底坡度、河道弯曲情况、冰情
2.河流水系特征及其判断依据
要素 描述角度 判断依据
源头 发源地的地形区 等高线、河流流向等
流域 面积大小 支流、源头、分水岭
流程 长短 陆域面积(一般岛屿河流流程短);经纬跨度;比例尺
支流 支流数量、分布及形态 取决于地形和降水状况
流向 自××向××流 地势倾斜方向(水往低处流)
水系
形状
向心、放射、树枝 地形、地势特征
3.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及其成因的分析思路
(2014·天津卷,13 节选)读图,回答问题:
据图 1、图 2 中的信息,概括出 B城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请答出三项。
- 17 -
解题思路:水文特征包括流量、水位、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具体特征从气候、地形、植被
等方面分析。
答案: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小;水位季节变化较小;含沙量较小;流速较缓;汛期较长。(答出其中
三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