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8.14 KB
- 2021-09-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1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理解二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3、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讲解人口增长模式含义,借助图表案例等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二、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通过世界60亿人口日和中国13亿人口日图片导入第一个标题——人口的自然增长。
板书: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教师展示材料一,让学生明确自然增长数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材料一: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
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教师讲解:当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因此,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过渡:下面我们从时间角度分析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这样呢?
板书:1、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引导学生读课本图1.2和图1.3,让学生分析)
教师首先让学生说出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然后总结归纳:
1、 读图名。
2、 读各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变量(两图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纵坐标均为相应时期人口数)。
3、 判读图形变化特征(两图中曲线曲率的变化反映对应时段内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
4、 思考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两图均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世界人口数量增长的不同特点)。
问: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什么?
(让学生结合课本P2读图思考题,分析回答同时让学生阅读课本图1.3,在图1.2中找出图1.3所在的时段,指导学生自学P3第一段,让学生分析近100年全球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最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填写下表。)
历史
时期
农业革命前
农业革命时期
工业革命时期
20世纪以来
人口数量情况
数量少
数量较多
持续增加
数量多
人口增长情况
增长缓慢
增长加速
明显加快
空前增长
人口变化原因
人们获取食物能力低,抵
生产力水平提高,食
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人们获得充
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灾害
御疾病和灾害水平差,人口死亡率高
物供应稳定可靠,死亡率下降
足的食物,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很低
和疾病防御能力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适应性不断增强
(引入P3活动题)让学生列式计算:200000×2%=4000(人)
200000×(1+2%)10=24.38万(人)
24.38万×1.7%=4144(人)
教师提问:从以上计算结果中,你得到什么信息和启发?
学生思考回答,师生总结: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由于人口基数增大,虽然自然增长率下降,但每年人口增长的数量不一定下降。
过渡:就整个世界而言,人口的自然增长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那么在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是否相同呢?
板书:2、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变化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3图1.4) 让学生读图,思考下列问题:
(1)2000年,各大洲按人口由多到少的排序是?(亚非欧拉北美大洋洲)
(2)2000年与1950比,人口增长数由多到少的排序?(亚非拉欧北美大洋洲)
(3)计算50年来各大洲人口的年平均自然增长率。(非拉亚大洋洲北美欧)
(4)由此可见,世界人口数量的增长主要来自哪些大洲?(亚非拉)
(5)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它们属于哪一类国家?(发展中国家)
(6)欧、北美、大洋洲的发达国家目前人口数量的增长又表现出怎样的特点呢?(增长较缓慢)
展示《世界及各大洲的人口及其自然变化(2000年)》表。
世界及各大洲的人口及其自然变化(2000年)
地区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人口(亿)
非洲
3.8
1.4
2.4
7.84
拉丁美洲
2.4
0.6
1.8
5.19
亚洲
2.2
0.8
1.4
36.83
发展中国家
2.5
0.9
1.6
48.07
大洋洲
1.8
0.7
1.1
0.33
北美
1.4
0.9
0.5
3.10
欧洲
1.0
1.1
-0.1
7.29
发达国家
1.1
1.0
0.1
11.98
全世界
2.2
0.9
1.3
60.5
过渡:发达国家人口很少,增长缓慢,会存在人口问题吗?(会),是什么问题呢?(学生回答),那么这些国家采取什么样的人口政策呢?
(让学生阅读课本P4《日本政府在全国大力推广鼓励生育的政策》)
教师补充材料二、三
材料二 现金津贴 意大利新措施鼓励生育
意大利的出生率连年下降,国内人口出现负增长,为了鼓励人民多生育,意大利政府用心良苦地宣布一项新措施,就是给予生育一胎以上的家庭经济津贴。从生育二胎开始可以一次性领取由政府支出的1000欧元的津贴。
材料三 战后德国人口的增长主要是靠外来移民
德国人口出生率很低,战后德国人口的增长主要是靠外来移民。在德国每年有14.5万多名婴儿的父母是外籍人或父母的一方是外籍人,占全德婴儿出生率的20%。
提问:人口增长慢的国家采取的人口政策是什么?(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
提问:人多且增长快的国家又采取什么人口政策?(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自然增长水平
人口增长特点
原因
今后变化趋势
典型国家
人口政策
发达国家
保持较低水平
增长缓慢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
俄罗斯、德国、日本
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
发展中国家
水平较高
增长很快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等
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
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
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让学生阅读课本P5阅读,明确人口大国人口的增长左右着当今以及未来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世界“60亿人口日”到来推迟了4年。成绩巨大,但依然任重道远。)
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人口的自然增长”,知道了人口的自然增长受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世界人口的数量,在整个人类历史时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总趋势,但同一地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又有不同的特;面对不同的人口形势,各国各地区会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由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引入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板书: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教师指出: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依据不同历史阶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可以划分为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
板书:1、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特点
(学生阅读课本P6图1.6。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1)图中横、纵坐标分别代表什么?
(2)横坐标仅仅表示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吗?
(3)自然增长率如何读取呢?
让学生结合课本P7的表1.2,思考,填写下表。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原始型
高
高
低
传统型
高
低
高
现代型
低
低
低
提问: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分别出现在人类社会的什么阶段?形成原因是什么?
板书:2、人口增长模式时间上的变化
(师生共同讨论,完成下表。)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所处历史阶段
原因
原始型
高
高
低
原始社会时期
生产力水平低下,生存条件极差,人们抵御自然灾害和疾病的能力很差
传统型
高
低
高
农业社会、产业革命时期
生产力水平提高,生存条件明显改善,抵御灾害能力提高,但传统经济对劳动力数量依赖大
现代型
低
低
低
现代社会时期
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生产力水平高,医疗卫生条件好,社会福利、养老保障制度改善
提问:原始型和现代型自然增长率低的原因一样吗?为什么?
教师讲解: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和转变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生产力发展水平)转变是从死亡率还是出生率先下降开始的?(死亡率)
设问:目前在世界不同的国家(地区)生产力水平是否相同?(不同)
板书:3、人口增长模式地区分布
(让学生阅读课文P6有关段落,分析世界两类不同国家(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分别是哪一种?整个世界又是哪一种?完成下表。)
地区
代表地区
人口增长模式
备注
发达国家
欧洲和北美
现代型
20世纪50年代后,发达国家的人口出生率不断降低,到70年代中期,以欧洲和北美为代表的发达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不足1%,人口增长模式已经引入现代型
发展中国家
亚非拉
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阶段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死亡率已经降至与发达国家相当的水平,但人口的出生率仍较高
世界
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阶段
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绝大多数
提问: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是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阶段吗?为什么?(学生回答)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人口增长模式在时间上会变化的,在空间上也有差异的。
最后分析案例1“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知道了人口增长模式的构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原因。通过学习,懂得了人口增长模式在时间上有变化,空间上存在差异。
教学后记
1.2 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意义。
(2)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
利用资料或图表,就具体的世界或地区人口迁移特点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运动与发展的观点,全面认识人口的发展理论,使自己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二、教学重点: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三、教学难点:理解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伊拉克战争带来的难民潮,珠江三角洲的民工潮等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口的数量变化,主要学习了一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事实上,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既包括自然增减,还包括——
板书:一、人口迁移
1.概念
问:什么是人口迁移?
生: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教师引导区分概念: 人口移动和人口迁移)
师:对。在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口迁移已经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按是否跨越国界而划分的两种形式: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板书:2.国际人口迁移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填下表)
二战前
二战后
迁移特点
旧大陆->新大陆
已开发国->未开发国
集团性、大批量
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
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工人增多。
迁移原因
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的开辟;
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主义的扩张。
世界各国生产发展的不平衡
迁移路线
欧洲->美洲;非洲->美洲(殖民者掠夺);中、日、印等->东南亚、美洲(帝国主义招工)
发展中国家->北美、西欧
外籍工人->西亚南欧->西欧
影响
促进新大陆的开发,种族、民族的融合、文化的交流;美洲人口剧增,非洲人口大量减少,大批印第安人被杀害。
缓和了迁出国的人口压力,但也造成了人才外流;
对移入国提供了廉价劳动力,促进了经济发展。
过渡:国内人口迁移就是在一国的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我国古代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
板书:3.国内人口迁移
生:我国古代的人口迁移,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由于自己自足的经济十分脆弱,加之频繁的战争以及自然灾害等影响,人民难以安居乐业,不得不背井离乡大批迁移。
问:那么我国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人口迁移又有什么特点?
(活动探究)
学生阅读教材图1.8思考:新中国成立到1986年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相比,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有什么变化?
(教师引导分析并归纳填写下表)
阶段
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
新中国成立后至80年代中期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特点
人口频繁地迁移
迁移规模比较小,频率比较低
流动人口大量增加
迁移方向
秦汉开始:黄河中下游平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安史之乱”:人口分布中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靖康之难”时人口继续南迁。
净迁出地区有辽、鲁、沪、川等省市,西藏为迁入和迁出持平地区,其余地区为人口净迁入地
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原因
戍边、流放、逃难、避税和经商,移民支边、战争、自然灾害等
受国家政策和户籍管理制度影响较大
各地之间巨大收入差异;农业中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政策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
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贸易的往来和交通条件的日益便利,我国人口迁移不仅数量增加,而且频率加快,使各地区人们的交往更加密切。而这种人口迁移调节了我国人口的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了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人口迁移,了解了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那么人口什么要迁移呢?人口迁移究竟受那些因素的影响呢?
板书: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师:请看下面的文字,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是什么。
1、气候严寒的高纬和高山地区,水分稀少的荒漠和土壤贫瘠的地区,人烟稀少。而水、热条件比较好的温带和热带往往成为世界人口密集的地区。
2.温带和热带肥沃的冲积平原和某些大河流域,人口也较为集中。
3.逐水草而居是早期人口迁移的最基本形式。某些大河流域如长江、珠江、尼罗河、多瑙
河、伏尔加河等,至今也是人口密集地区。
4.我国的大庆、攀枝花等,都是因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而形成的。
生:以上资料说明自然环境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师:对,自然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地区间自然环境的差异以及自然环境的
变化,对人口迁移有重要的影响。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人们总是希望从自然恶劣或自然资源贫乏的地区迁到自然环境优越或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其次,自然灾害也会成为人口迁移的直接原因。自然环境主要有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等要素它们是怎样影响人口迁移的呢?
(生讨论,师总结)
(1)气候不仅直接影响人的身体,而且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土壤、植被和水文等。从而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影响进而影响人口迁移。光、热、水、土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2)水是人类生存重要的物质条件。人类生活、生产要消耗大量的水,因此,淡水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活、生产的空间分布,从而影响着人类迁移的方向和规模。现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淡水天然分布状况的依赖程度有所减弱,但是淡水资源仍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条件。
(3)土壤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条件,也是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如我国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区是人口最稠密地区。至今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依然有许多农村人口因为土地不足、土壤肥力的衰竭而迁移。
(4)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矿产资源的开采、冶炼和加工,也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随着一个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一些本来人迹罕至的地区发展成为人口的聚居地,如攀枝花、大庆。
师:社会经济环境因素也是影响人们迁移的重要原因。经济环境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等。
看下面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以及北美发达国家因经济的迅速发展而迫切需要补充经济活动人口,吸引他国人口源源流入。
(生回答,师总结)
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人口迁移的基本动因。通常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着人们迁移的方向,人们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往往成为人口迁入地,人口的迁移量取决于迁入地对劳动力的需求状况和迁出地人口相对过剩的状况。
师: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地设立了经济特区’吸I了大量的人口迁入。这又说明
了什么问题?
(生回答,师总结)
从宏观上看,经济布局也会造成大量的人口迁移。说明经济越发达,对人口的吸引力(即拉力)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规模和速度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流向、流量和流速。
师:交通和通讯又如何影响着人口的迁移呢?
生:交通和通讯的发展,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促进了人口迁移。
师:对,几百年来,人类越来越大跨度、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种发展。问:文化教育对人口迁移有着怎样的影响?
(生回答,师总结)
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期望,也改变了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行为,从而促进了人口的迁移。
师:家庭婚姻对人口迁移也有一定的影响。
课堂小结:由此我们知道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很多,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们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教学后记:
1.3 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环境承载量、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2.了解和理解全球人口容量估算与前景
3.了解和理解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估算和前景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推理、分析找出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之间的内在关系
2.通过读图分析,使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的环境人后容量如何估计
3.结合我国当前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优势,进一步人士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会处理复杂社会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
2.树立人口可持续发展观念,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两项基本国策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
1.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2.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
三、教学难点
1.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及估计
2.理解人类要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合理容量,各国须采取相应措施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近几千年来,世界人口一直在增长,而且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公元初年时,全世界的人口也就是2亿到3亿,而目前已超过了60亿,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世界人口增长了20多倍。据预测,下世纪末全球人口可能达到处100亿以上。地球只有一个,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那么,我们生活的地球究竟能容纳多少人口呢?一个国家或地区,又能容纳多少人口?多少人才是最合适的数量呢?
板书: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一)环境承载力(用来表示环境对人口的容量的限度)
1、概念: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衡量指标:人口数量。
(二)环境人口容量
(为了估算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而提出)
1.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指导学生看书,总结归纳):资源越多,人口容量越大;科学技术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大;人们的生活消费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少。
过渡:何如进行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呢?
3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本部分采取由学生自学——学生讨论——学生阐述——学生补充——教师总结——归纳出一个倾向性的意见的程序进行:
假定条件不同,估计的方法不同,结论也会不同:乐观者认为未来世界的人口,不会达到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悲观者认为目前世界上的人口太多,已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介于悲观者与乐观者之间,许多人认为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
过渡:据科学家计算,我国的环境人人口容量约为16亿,而我国目前的人口已有近13亿的情况下,已经表现出了人口负担过重的现象,资源表现出紧缺状态,到底中国有多少人才最合适呢?
板书: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师:在保证现代人生活幸福,同时又不降低未来人生存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到底适合养活多少人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科学家在环境人口容量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板书:(一)人口的合理容量
1、概念: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特点: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3、概念提出的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二)正确处理人类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与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的关系
本部分采取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阅读教材——学生进一步探讨——学生代表发言——学生补充——教师总结的程序进行:
(1)请同学们结合日常生活实例和教材分析说明人类要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任务的艰巨性?
(2)采取何种措施才能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出现?
教师总结:
(1)现实中的人口问题(如人口过快增长、人口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等)引发了严重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①发达国家的人均消耗资源量很大,索取资源和转嫁有害生产的地域超出了本国的范围。
②发展中国家不仅人口数量多,人均消费水平低,而且一些国家的人口仍在快速增长。
若在现有的经济基础上,把发展中国家人均生活质量提高到与发达国家相当的水平,所引发的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将会相当严重,解决的难度也很大。
(2)一方面就整个世界来说:①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尤其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②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另一方面就各国、各地区来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应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主要讨论了人口与环境两方面紧密联系的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合理容量。重点分析了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几个主要因素,了解了三种不同的世界环境人口容量评估观点,明确了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和世界在全球范围内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艰巨性。
教学后记:
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明确“农民工”所包含的内容和范围
2.理解农民从农村大量转移出去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以及出外打工对农民自己乃至对整个社会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教师提前列出材料收集的提纲给各个小组,小组根据提纲要求开展收集资料活动,然后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共同讨论、分析、归纳、探寻农民工问题解决之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锻炼学生的资料收集、逻辑推理演绎、组织协调能力
2.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爱他人的意识。养成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自觉学习品质
二、教学重点:
通过对问题研究的讨论,让学生对农民工现象有正确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生客观地认识评价农民工
四、教具准备:通多媒体课件,图片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相关资料:
1.我国目前有多少农民工?
农民工已经成为一个数量巨大、结构复杂、不断扩张的新生群体,数量约有2亿左右。
2.农民工属于什么阶层?
2004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判断非常正确,意义重大。目前,全国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7.6%,其中加工制造业占68%,建筑业占80%;在全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2%;城市建筑、环保、家政、餐饮服务人员90%都是农民工。也就是说,农民工正在迅速地从农民中分离出来,顽强地融入产业工人阶层,并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部分。
当然,这种分离和融入还处于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渡期,由于打破城乡分割不可能一蹴而就,相当长的时间里农民工的农民“血统”还会延续下去。尽管如此,农民工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其独特的经济需求和政治诉求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虽然农民工的“根”还在农村,但是他们已经脱胎换骨,日益成长为一个迫切需要社会认可的新兴阶层。
3.农民工处于何种生存境况?
作为“廉价劳动力”,工资水平低,拖欠时有发生。
作为“超时劳动力”,工作时间极长,超负荷从事繁重工作。
作为“高危劳动力”,社会保障缺失,各种安全事故频繁。
4.农民工问题有多么重要?
农民工问题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农民工问题关系到工业化、城镇化和“以工补农、以城促乡”。
农民工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5.解决农民工问题应该做些什么?
构建城乡一体化就业体系。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强化农民工输出地和输入地培训。稳妥解决农民工户籍问题。改进对农民工的管理和服务。
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及区位特征
3.培养学生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和把获得的有用信息、结论加以表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自主探究法
2.读图分析、讨论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增强学生对城市发展的参与意识
二、教学重点
城市的地域形态;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城市地域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自制图表等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世界近50%的人口居住、生活在城市。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新的城市在不断涌现,这就是城市化。在第二章中我们一起来探讨城市以及城市化。
板书:第一节 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
一、 城市形态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8页图2.1,注意观察比较三幅图中城市的形态,想想城市外部形态之所以不同和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看图)
总结:成都是团块状是因为在平原上;兰州沿着黄河谷地延伸呈条带状;重庆地处长江和嘉陵江的交汇处,又是丘陵地区,地形崎岖不平,呈分散状。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城市形态收地形、水系和交通线路的影响。
过渡:城市的形态差异不仅表现在外部形态的不同,在城市的内部,不同的土地有不同的利用方式,形成城市的不同功能分区,从而形成不同城市内部不同的空间结构。
板书: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18-21页的内容,采取自学—指导的教学方法,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中的土地有那些主要的利用方式?
(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阅读教材图2.2,观察城市中有哪些主要的功能区?分别是怎样形成?不同功能区有明确界线吗?
(主要有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无明确的界线)
3.什么是集聚效应?
4.城市分布最广泛的功能区是那种?(住宅区)
5.随着城市的发展,住宅区出现怎样的分化?不同等级的住宅区有什么差异?
6.商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的什么位置?为什么?(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和街角等位置)
7.中心商务区有什么特点?它和一般的商业区有什么不同?
8.读图2.5,说说常州市的工业分布特点。为什么有这样的特点?(沿着铁路和公路分布,这样分布可以方便运输,降低运输费用)
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城市形态的差异。城市不仅有一定的形态,其内部还因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一、城市地域结构
1、概念:
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称为城市地域结构
2、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了解)
(若时间允许,本部分可以采取学生课上阅读的形式进行)
模式
形成
形状
同心圆模式
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
同心圆
扇形模式
在小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影响下,城市各功能区出现沿着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的趋势
扇形或楔形
多核心模式
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展,范围越来越大,原有市中心区由于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使得远离中心的郊区也出现了新的核心,城市围绕不同的点,发展形成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
1、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城市地域结构特点 — 即城市内部各功能区的空间组合不同 。
2、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经济因素——主要因素。
对城市来讲 —— 城市土地有限,不同地段租金不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付出租金最高的经济活动才可能得到相应的地段。而不同的经济活动类型其付租能力(或愿意付出的租金)又不同。直接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
I.交通便捷程度。一般来说,交通便捷程度越好,土地价格或租金就越高。
II.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如下面表格及相应的坐标图示)
(本部分采取学生分析教材图2.8,完成相应问题,教师进行总结归纳的方式进行)
商业用地
住宅用地
工业用地
用地要求
占地少,要求最大程度的接近消费群体
占地多,要求方便上下班,又要方便购物
工业生产占地较大,地租占成本的比例很高
受距市中心距离的影响
最大。因而位于距市中心最近的A区,在A区商业支付的租金最高
较小。因而位于距市中心较近的B区,介于商业区和住宅区之间
较小。在距市中心最远C区只有工业出的租金最高
过渡:在实际生活中,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并非完全按照这一经济规律呈现,而是更具复杂性。这说明除了经济因素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在起作用,请大家结合你的认识、图2.9和案例1:纽约市的少数民族区谈谈你的看法。
(2)其他因素
I.收入 —— 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
有能力支付昂贵租金和选择最佳居住环境的人,其居住地往往形成高级住宅区。
II.知名度 ——城市内某些地区在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具有很高的声誉,这往往会吸引更多新的住宅或商场建在该处,以提高其知名度。
III.种族聚居区的形成 ——在有些城市的某一区域内,如果某个种族或宗教团体占优势,就可能形成种族聚居区。如纽约市的唐人街、哈林区、小意大利区等。
IV历史因素——城市的建筑物和街道设计可以维持久远,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的功能分区有着深远的影响。
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城市发展的初期
城市发展的中后期
城市的地域范围
狭小
扩大
各类功能用地的关系
混杂布置,无明确功能分异
分异明显
工业发展方向
在市中心形成工业的自然团聚
市区的工厂企业纷纷外迁
原因分析
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引起
为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三、城市的合理规划
关键:处理好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的关系。
居住区和其他工作地点之间应有:
1、便捷的交通联系(为了方便职工的上下班)
2、排放废气和废水的工厂应布置在居住区的下风向和河流的下游地带的远郊区
3、卫生防护带
课堂总结:
教学后记:
2.2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不同等级的城市的划分依据,不同等级的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2.理解不同城市等级服务功能的嵌套理论。
过程与方法:分析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对我们的启示,进一步理解中心地理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运用不同等级城市服务功能不同的理论指导我国城市建设。
二、教学重点
理解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三、教学难点
理解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并利用理论解释一些城市中出现的现象。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情景引入:
课前在优美舒缓的音乐背景下播放一组城市景观照片,最后定格在东亭、无锡、上海三个城市(乡镇)的图片上,告诉学生,科学探索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观察和发现。然后让学生观察这三幅图片,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引出城市是有等级大小之分的,不同的城市服务也有差异。
板书:一.城市等级划分
1.划分依据:人口规模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
世界上不少国家把2000人或5000人以上的居民点称为城市,联合国规定的标准为2万人。我国规定:人口大于100万:特大城市;50~100万:大城市;20~50万:中等城市;20万以下:小城市;5000~2万人:一般叫镇或小城镇。国际上一般把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城市称为"超级大城市",如纽约、东京、墨西哥、北京、上海等。
板书:
2.城市等级与服务种类,服务范围的关系
自主探究:
让学生分小组,预先调查自己或家里人下列几组不同服务的地点选择状况:
1. 购买纸、笔、米、面等日常消费品,看头痛、感冒等常见病,上小学等。
2. 购买彩电、冰箱等生活用品,看一些大病或者上重点高中等。
3. 购买时装等高档商品,看疑难杂症,上大学或者听音乐会,参观博物馆等。
4. 把结果填在下面的表格中,并说出理由。
名 称 东亭镇 无锡市 上海市
距 离 0km 5km 128km
人口规模 12.3 447.19 1673.77
前往该地的频率
寻求的服务
从而得出结论:城市等级越高,服务种类越多;服务质量越高;服务范围越大;城市数目越少;彼此距离越远
让学生讲讲上海市的发展历史,并提问:
上海市只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为什么上海市能够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城市呢?
板书:3.城市等级提高的条件
(学生通过阅读"上海市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变化",思考分析)
总结:
城市能够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或达到一定等级,与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同时再提供一些位于资源丰富地区或交通枢纽上的城市图片,进一步加深理解,并且说明,资源、交通等条件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条件,而不是决定因素,并不是每一个城市都能提升其等级。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
通过问题"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各种等级的城市在空间上是如何组合的"引出案例──德国南部及其周围的城市体系分布。
板书: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学生探究案例:
找出不同等级城市的数目与城镇级别的关系、城镇的分布与城镇级别的关系并试着解释原因。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一步步阅读书上的阅读材料,首先说明这是德国著名的经济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对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研究得出的中心地理论,他是在假设土壤肥力相等、资源分布均匀、没有边界的平原上,交通条件一致、消费者收入及需求一致、人们就近购买货物和服务的情况下得出的理想模式。然后指导学生阅读图2.14下文字说明,理解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形成过程。指导学生读图2.15,找出图中城市的等级、每一等级六边形服务范围并叙述不同等级城市之间服务范围及其相互关系,从而得出不同等级城市的空间分布规律,六边形服务范围,层层嵌套的理论模式。
给出荷兰圩田空白图,让学生应用上面的理论规划设计居民点并说出理由,再和教材上的规划进行对照。然后给出长三角地区城市分布图和各城市人口数,让学生对这些城市进行分级,概括每一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统计每一等级城市的数目以及彼此间的平均距离,总结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空间分布的关系?
课堂小结:
本节主要通过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分析了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的嵌套规律,同时也通过案例说明了该理论的应用。
教学后记
2.3 城市化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了解哪些主要因素推动城市化发展。
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3.解释城市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不合理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读图分析讨论法、案例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学生能用全面、辩证、发展的观点来看城市化过程中积极的一面及出现的问题
2.让学生认识发展中国家有待于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从中找一条适合中国的道路
二、教学重点
1.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及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2.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
三、教学难点 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四、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电视录像机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城市化的含义
1、城市化定义: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城市化含义:
(通过P31图2.17分析城市化的内涵,本部分可以采取学生讨论→学生讲解→教师评价→教师总结的程序进行)
①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农村人口转化为非农业向城镇集聚,农村地区转化为城镇地区,城镇数量增加的过程。
②城市化对一个城市而言,就是城镇等级升级的过程;
③城市化对一个地区而言,就是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过程。
问:你是从哪些方面来看城市化的呢?
点拨:城布人口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哪些城市等级升级了,哪些是新增加的城市。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变化的结果)
3、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
(学生讨论结合图2.18 城乡人口迁移的驱动力示意分析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有哪些?然后采取学生讲解→教师评价→教师总结的程序进行)
(1)拉力:指那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
如:工作机会多;赚钱机会高;医疗服务与社会福利水平高;受教育与升迁机会高;现代建筑居家舒适;社会地位提高等
(2)推力:指那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
如:维持生计困难(劳动力过剩等);就业机会不足;就医不便、公共设施不足;升学与升迁不易;生活品质低;贫困与社会地位低等。
总之,人口由乡村流向城市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不平衡。这是国内人口迁移的方式之一。
(3)主要原因:经济发展不平衡
4、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标准——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过渡:城市化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世界范围的城市化进程也是从工业革命以后开始的。
(本部分整体思路:先进行图 2.20内容的教学,同时结合P34案例4完成P35活动题。然后依据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划分,对图2.19和图2.21进行分析,使学生明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过程和城市化水平存在的差异。)
(一)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图2.20)
讨论:请同学们读取图 2.20每个阶段的城市化水平的起止数值,观察曲线的倾斜程度,明确城市化进程中各阶段的特点。
点拨:初级阶段的城市化水平低于25%一30%;加速阶段的城市化水平是从 25%~30%增长到60%~70%,增长迅速,此阶段容易出现环境恶化等城市问题;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于70%,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二)世界城市化进程:
通过案例4应使学生明确如下问题:
①案例4是图2.20的具体实例。
②图2.22和2.23用伦敦的发展说明城市化的过程: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数增加。
③案例中的文字和图 2.24说明英国、英格兰地区城市化过程:城市数目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活动:(第35页) 结合图2.20和上述案例资料,从以下四个方面概括城市化不同过程的特点并填写下表:
城市化阶段
水平
发展速度
地域扩展趋势
常见的问题
初期阶段
25%~30%以下,低
缓慢
缓慢
城市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
中期阶段
30%一70%,较高
迅速
快
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紧张等
后期阶段
70%以上,高
缓慢,甚至停滞
继续增大
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等
过渡:我们已经了解了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划分,请同学们对图2.19和图2.21进行分析,思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过程和城市化水平存在的差异。
(读图2.19,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
1.城市化水平有什么差异?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间有什么不同?
提示:读2000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数据回答该题。
点拨: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发达国家城市化快速发展的
时间约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间约为20世纪中叶之后。
2.1950年前后,城市化发展速度有什么差异?
提示:比较 1950年前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增长曲线斜率变化,回答该题。
点拨: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速度更快一些。
3.试简单分析这些差异出现的原因。
提示:结合 P33的阅读内容,完成该题。
点拨:大约从18世纪中叶开始,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欧美各国并进一步向全球扩散,使人类聚落形式发生了巨大改变。整个19世纪,欧洲是世界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涌现出一批规模巨大、职能广泛的多样化城市。20世纪初,北美成为世界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2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中国家获得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的胜利,经济迅速发展,逐渐成为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主流。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探究了城市化的特点和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其中后者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希望同学们对此结合教材P33图2.20加以思考。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一、产生的问题:
1.环境质量下降
来源
危害
大气污染
城市居民燃烧煤炭等燃料做饭和取暖所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出的烟气,汽车、飞机、火车等各类交通工具所排放出的尾气
人们的健康
水污染
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
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繁殖
固体垃圾污染
工业生产发展、建设规模扩大、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人体健康和环境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
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甚至人体健康
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思考:城市交通拥挤的原因和后果是什么?
讨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你赞成哪种看法?还有别的有效方法吗?
城市住宅问题的主要表现和原因分别是什么?
3.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最近几年来,我市的就业状况如何?为什么?就业状况差还会带来哪些问题?
城市化还会带来什么问题?
二、解决办法:(以上海市为例,讲解解决的办法。)
1.改善城市环境:
治理河流、控制大气污染物、大力加强绿化建设
为改善城市环境,上海市全面展开对大气、河流、噪声等多方面的治理工作。如苏州河的治理、降低城市污染物浓度、加强绿化建设,截止1990年,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0.3%。
2.改善城市交通、改善居住条件
扩宽主干道,修建环城公路,修筑了南浦大桥和扬浦大桥,新修城市高架公路和地铁,改造住宅。
3.控制城市规模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有效地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
思考:什么时候许多国家采取措施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上海市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
上海的卫星城有哪些?上海新建了哪个新区?目前浦东新区在上海的地位如何?建立卫星城和开发新区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上海市为改善交通条件,做了哪些工作?
上海如何解决住房问题?
为了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上海市做了哪些工作?
我市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了哪些问题?
为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我市采取了哪些措施?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应采取的措施。
教学后记
3.1 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区位的含义;2.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3.农业地域的概念、类型。
过程与方法:1.根据景观图分析区域差异,得出农业区位的影响因素;
2.尝试从本地农业生产实际出发,发现问题、分析情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2.理解农业生产布局、变化与区位因素的影响,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通过对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分析,培养读图能力。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视频播放:播放东北平原农业生产和澳大利亚放牧视频)
图片欣赏:水稻生产与小麦种植景观图
问: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农业生产方式?
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变化
1、区位的含义:
由学生根据开始看到的视频及景观,结合教材文字叙述来思考
2、农业的区位因素
(先让学生看图3.3,初步了解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都有哪些。然后播放图片:)
学生看图片思考分别是什么因素起了主要作用
(1)A、内蒙古大草原放牧景观图;B、我国南方水稻种植景观图;C、新疆哈密瓜丰收图
(2)A、陡山上的森林景观图;B、丘陵地区的梯田景观图
(3)茶园景观图
(并给学生说明茶树的生活习性,尤其是对土壤的需求)
问题探究:案例分析:
下列农业生产是否合理:
(a)陡坡上种庄稼(b)开垦草场种庄稼(c)围湖造田
完成课堂活动P43的1和2题
以上所考虑的都是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除此之外,还有更重要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4)A、花卉、乳牛景观图;B、高速公路图;C、农民种植水稻图
D、机械化农田景观图;E、中国商品生产基地图
(强调市场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课堂活动:P43活动3题
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结合以上各农业区位因素,让学生思考:哪些因素容易产生变化,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可以让学生举例说明。)
总结:自然因素相对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快。
案例探究:环地中海地区农业的变迁
让学生思考:此地哪些因素发生了变化,农业生产方式进行了如何调整?效果如何?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农业地域的概念:
由于以上各因素的共同影响,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相应的生产地区,称为农业地域。
农业地域的类型主要有:种植业、畜牧业、混合农业。(在这里分别给学生展示一些农业生产类型的图片,并简单说明什么是种植业、什么是畜牧业、及什么是混合农业)
案例探究:阅读澳大利亚地混合农业生产
思考:(1)、澳大利亚农业生产的特点是什么?
(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分布在哪里?受哪些区位因素的影响?
(3)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生产有哪些优点?
课堂小结:
教学后记
3.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亚洲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特点;以及这种农业地域类型产生的自然、社会、经济原因。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
过程与方法:
1.结合文字资料与图示资料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2.利用案例完成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世界和我国粮食问题的重要性;
2、初步形成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点
1.利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学习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2.对比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理解在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过程中,各个农业区位因素对其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1.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形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
2.结合文字资料与图示资料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辅助教学,自学指导法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安排
学生活动安排
第一课时
【课前复习】投影显示“农业区位因素”
(随着学生的复习一一出现)
【导入新课】学生介绍“水稻的生长习性”
【讲授新课】
一、季风水田农业
1.指导学生阅读“亚洲水稻农业分布示意图”
2.指导学生阅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和“亚洲地形分布图”
3.指导学生阅读“亚洲人口分布图”
4.提示学生思考:
世界主要粮食作物有哪些?水稻种植对气候和土地的要求是什么?东南亚的气候和地形还适宜其他农作物生长吗,为什么不选择?水稻种植对劳动力数量有什么要求?
5.引导学生总结本区农业生产的特点。
6.引导学生总结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
7.提醒学生思考:
“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是自然因素还是社会因素?
通过对比商品谷物农业来总结。”(过渡)。
第二课时
二、商品谷物农业
1. 指导学生阅读“美国地形”和“美国气候示意图”;
提醒学生注意比较两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地形条件的相似与区别。
2. 提问:美国农业区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
为什么与东亚的主要作物不同?
3. 请学生复习对比中国和美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差异。
4. 请学生大胆推论,农业的一般规律。
列举农业区位因素。
画图或示意讲解。
阅读示意图,指图说出分布区域。
说出水稻分布区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以及地形特征。
说出水稻分布区的人口分布特征。
思考并回答问题。
列举本区农业生产的特点。
列举本区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思考,不要求急于回答。
指图说出美国粮食生产分布地区。
说出美国农业区与东亚地区的气候和地形的区别。
说出美国主要粮食作物。
解释原因。
主要列举农业劳动人口、人均耕地的差异。
5. 自学案例3“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6. 引导学生逐步分析案例,归纳美国农业生产的一般特点。
7. 讨论:造成中国和美国农业生产区位差异的原因。
8. 指图讲解小麦带和玉米带的一般分布地区。
【课堂小结】
小结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指出发展目标。
【反馈练习】
提问:列举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
并尝试分析主要区位因素。
【课题拓展】
讨论:今天的学习内容对我国农业发展有什么启示?
推测并列举。
自学阅读。
与教师共同分析,完成分析归纳。
讨论并归纳。
与老师共同总结。
列举我国主要的农业区
位类型。
开放式讨论。
课内完成。
【课后反思】
通过使用地理比较的学习方法和案例教学的方法的指导教学,并且通过大量的学生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掌握区位分析的思维方法。注意引导学生发言,启发学生读图思考。她能以低起点、小步子的问题和环环相扣的发问方式引导学生明白地理概念、地理原理的深刻含义及其实践应用。
3.3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分布
2、通过学习大牧场放牧业,学会分析农业区位因素,训练读图分析能力
3、掌握大牧场放牧业在经营方式、商品化、专业化、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特点
4、解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学会归纳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2、把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作比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自然条件是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条件,人类须尊重自然规律,才能天人合一
2、人文条件越来越大地影响到农业区位选择,事物是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两类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
2、利用图表资料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西欧乳畜业与阿根廷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的比较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两种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在世界上有些地方,由于自然和人文条件的原因,人们并不从事种植业, 那么他们到底从事哪一种农业劳动呢?
(下面我们先看一段录像,请大家认真观看,录像里反映的是什么农业类型。)
一、大牧场放牧业
1、特征: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具有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的特点
2、主要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
(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这些地区植被稀疏,不适宜经营种植业,只能用于放牧业。美国、阿根廷牧牛占重要地位,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养羊占重要地位。)
案例:通过这个案例,使学生必须注意如下问题:
①、对大牧场放牧业区位因素的相关分析不要孤立地看待, 自然因素是基础,人文经济因素是条件,科技进步(包括交通状况和草场条件的改善)是“催化剂”。
②、在分析图3.15时,应重点把握该区域的海陆位置、地形、发达的铁路运输和便捷的海运条件等重要信息。
③、结合案例4完成活动题。(对于活动的处理可以采取学生阅读案例→学生分析→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的程序进行。)
活动:①.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例子,归纳大牧场放牧业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质优良;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廉,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距海港近,促进了牧场的商品经营。)
②.大牧场放牧业在经营方式、商品化、专业化、经济效益、科技应用等方面有什么特点?(经营方式:集约农业、生产规模大;商品化、专业化水平高;经济效率高;重视科技应用,例如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划区轮牧等。)
③.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区能否采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
(我国内蒙古、新疆地区地广人稀、草场质量好,如果能够加强科技应用,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完全可以采用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
3、典型代表——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上发展大牧场牧牛业
1)、有利的区位条件——气候温和,草类茂盛,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地广人稀,而且土地租金低,为牧场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性;距海港近的区位优势,促进了牧场的商品经营。
(读图要求:在世界地图上,熟悉以上国家及地区、潘帕斯草原等的地理位置。)
2)、发展过程——
印第安人自由自在的放牧业(粗放的自给游牧业)到欧洲人密集的商品牧牛业。
3)、为促进牧牛业发展,阿根廷人作了如下工作:①铁路贯通,便于把肉牛运到港口城市屠宰加工后外运;②采取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打机井保证人畜饮水和牧草生长用水等措施;③饲养良种牛,加强对良种牛的培育,以及对牛群病害的研究。
4)、阿根廷地广人稀,所产牛肉主要出口。海上冷冻船的发明,使潘帕斯牛肉的市场扩展到欧洲。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二、乳畜业
1、概念:随着城市发展形成的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畜牧业地域类型
2、生产对象:奶牛,
3、产品:牛奶及其制品,如奶粉、黄油和奶酪。
4、分布: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多紧邻消费市场(由于牛奶及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且运输不便)目前,世界上许多大城市都有奶牛农场分布于市郊。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也发展了乳畜业。
活动:
1.分析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
(1)饲料因素:为什么西欧有适于养牛业需要的多汁牧草? (提示:从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分析。)
提示:
图3.19和3.20反映出西欧具有广阔的平原和凉爽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2)市场因素:为什么西欧对乳畜产品有很大的需求量?
提示:
表3.1反映了西欧城市化水平高,说明市场因素对乳畜业的重要影响。右下图说明了西欧饮食习惯对乳畜业形成的影响。
2.用下列材料论证你对上述问题的分析,并进一步提炼出西欧乳畜业的分布和生产经营等方面的特点。
提示:
通过材料的阅读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教师归纳总结。
3.把西欧乳畜业形成的区位条件,与阿根廷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作一比较。
提示:
可以从气候、草场条件、市场、交通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了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案例说明了大牧场放牧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和特点,读图分析了西欧乳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运用资料归纳了乳畜业的特点。同时对比分析了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教学后记
4.1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2.联系实际理解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3.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4.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初步了解怎样进行工业的区位选择;
过程与方法:
联系本地实际,以广州钢铁厂为例进行案例教学,并让学生通过计算机模拟软件进行工业区位选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工业发展必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思想
2.联系实际理解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
二、教学重点
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三、教学难点
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创设情景,“今天我们到广钢进行社会实践,请注意观察,结合你生活中的感受,把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记录下来。”
展示:“广钢”组图,让学生感受钢铁工业生产的过程
学生活动:总结出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并与图对照,得到“工业的投入与产出要素” “工业生产过程主要是在工厂里进行的”。
学生活动:“如果由你来安排一个工厂的地点,你会从哪些方面进行考虑呢?” (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
假如你是投资者?假如你是政府官员?假如你是厂区附近的居民?
展示材料:进军南沙欲建千万吨级钢厂 广钢有望2010年前搬迁《2004-10-28 南方日报》目前正在南沙兴建镀锌板生产线的日本JFE,有意与合作方广州钢铁集团进一步加大合作力度,在南沙实施包括镀锌板生产线、100万吨不锈钢、定位500万甚至是1000万吨的钢厂等内容的全流程钢铁企业和“一条龙”项目。有关人士表示,如果这个庞大的项目最终能获国家批准建设,南沙临海钢铁基地将成为拉动广州经济网站发展的强劲动力,而广钢集团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南沙利用深水海港,发展临海钢铁基地优势明显,不但可以采用大量进口矿石,还可装备大型现代化设备。按相关规划,南沙钢铁基地有望在2010年完成建设。
思考:从资料中我们看到主要是从谁的角度去考虑?有哪些因素影响工厂的选择?
学生归纳:投资者从经济角度考虑,有运输、原料、政策等要素……
板书:一、主要的工业区位要素——市场、原料、劳动力、技术等
小结:结合学生回答补充,得出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如课本P100图4.2,而工业区位选择应达到经济目的。
板书:二、工业区位的选择
思考:对比“广钢”的现厂址与新厂址,说出为什么新厂址更具经济效益?
学生:市场更广、成本更低
横向联系:与课本“宝钢和鞍钢”的例子对比,新“广钢”与哪个相似?主要考虑什么区位要素,属于什么导向工业?为什么“鞍钢”曾是我国钢铁企业的龙头老大,当时属于什么导向工业?这反映了什么的变化?
(说明工业区位因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在诸多的区位因素中,某种工业的区位选择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可能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这类工业的区位选择以其主导因素为指向,确定主导因素应以达到经济目的为原则。但通过对钢铁工业的分析,说明同一种工业因技术条件、科技条件的改变,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会发生变化,在工业区位选择时要以发展的观点对待工业区位的选择。)
板书:影响工业区位选择变化的主要因素——1、科技进步
思考:结合资料,看看“广钢”的搬迁还考虑到什么因素?主要从谁的角度去考虑?
展示资料:广钢建于1958年,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来地处偏僻的广钢一带现已成闹市,广钢因此给周边带来了许多不便,并屡被投诉,投诉的主要内容是烟气、粉尘超标。近日,《珠三角环境保护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正式提交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按照《纲要》要求,2010年前,广东省将关、停、并、转、迁位于城市中心区高能耗、重污染的工业企业。
学生讨论:环保要素、政策要素……从市民、政府等社会角度去考虑
板书:2、环保要素 3、政策的变化
小结: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很多,不同的工业区位选择要考虑的主导因素可能是一个或几个,应因地制宜,具体分析。并且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也有一定的影响力。所以工业区位选择是复杂的,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
学生活动:计算机模拟工业选址,看谁是最英明的决策者(通过实践应用让学生感受到工业的区位选择应综合考虑)
选址最优后,请回答:1、服装厂是什么导向的工业?2、钢铁厂与风向的关系?
3、 造纸厂与河流的关系?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对工业区位的选择应多方面,因地.因时制宜,合理选择。
教学后记
4.2 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2.联系实际理解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3.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4.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初步了解怎样进行工业的区位选择;
过程与方法:
联系本地实际,以广州钢铁厂为例进行案例教学,并让学生通过计算机模拟软件进行工业区位选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工业发展必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思想
2.联系实际理解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
二、教学重点 工业地域的形成
三、教学难点 工业联系和集聚现象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工业的区位选择是将工厂定位,然后进行生产,其生产是由企业来完成的;企业的集聚则形成了工业地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一)工业联系
1.生产上的联系:有投入——产出的关系
工业生产的过程复杂,工序繁多,往往需要经过多家工厂的加工才能完成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因此,在这些工厂之间就存在着产品与原料的联系。一家工厂生产的产品是另一家工厂的原料,这两家工厂之间就形成了工序上的工业联系。
2.非生产上的联系:如地理空间上的联系
布局在同一个工业区内,共同利用工业区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以及其他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或者共同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形成了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是建立在这种工业联系基础上的。
(二)工业集聚
1.形成: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近距离地聚集起来,形成工业集聚现象。
2.工业集聚可获得效应:
(1)工业集聚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
(2)工业集聚还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例如,为了充分利用运输设备,运输量大的工业企业往往在港口和铁路枢纽附近集聚;为了共同利用廉价的能源,减少能源成本,耗电最大的冶金工业,会在大型水电站或火电站附近集聚等等。
案例2:通过这个案例,完成活动
活动:1.音响生产的工业集聚涉及哪些不同类型的工业联系?
点拨:惠州音响整机生产厂与周围音响零件专业生产厂集聚属于专业化的工业联系。
2.音响生产的工业集聚有哪些优势?
点拨:可以加强各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
3.根据惠州音响零件的来源百分比,说明惠州音响零件供应厂家的地域分布有什么规律。
点拨:距离递减规律,距离惠州音响整机组装厂越近的地区零件来源所占比例越高。
三)工业地域
工业联系—--------- 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工业地域: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称之为工业地域。
1.工业地域形成的两种情况
⑴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 以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为基础,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
⑵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如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①把生产上有投入 产出联系密切的工厂布局在一起。②先建成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形成空间和信息共同利用的工业联系。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建成的。
2.两类不同性质的工业地域
四、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一)工业的分散
工业分散的两个主要原因:
1.为了充分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些有相互协作关系的工厂之间并不要求工业集聚。如:体积小、重量轻、价格昂贵的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与电子产品组装工厂之间,可以相距较远。
2.有些生产企业所需要的零件也不可能在同一地区生产,这就形成了工业分散现象。
如: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的复杂产品生产,其各种零部件生产厂家也可以分布在许多地方,甚至形成跨地区、跨国的网络企业。(如美国福特汽车的生产网络)
(二)工业地域联系
工业地域联系的两种常见方式:
1.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为工业的地域联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更使工业的地域联系如虎添翼。
今天,一个跨国企业可以把它的研究开发部、加工基地、销售总部分设在世界各地,但是这些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就像在—座办公楼里—样方便。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工业地域的形成过程,从工业联系到工业集聚与分散,再到工业地域的形成,层层紧扣。
教学后记
4.3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传统工业区的分布、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
2.分析鲁尔区的区位优势、衰落的主要原因,了解其综合整治措施
3.了解新兴工业区的兴起和分布,了解意大利工业区的特点、条件
4.掌握美国的“硅谷”兴起的主要原因及区位条件
过程与方法:联系本地实际,以广州钢铁厂为例进行案例教学,并让学生通过计算机模拟软件进行工业区位选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树立科教兴国的观念,激发学生发奋读书的热情;2.联系家乡的具体情况,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信念和决心
二、教学重点
1.传统工业区存在的问题及其综合整治途径
2.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区的特点
3.分析美国“硅谷”的区位因素
三、教学难点
1.传统工业区存在的问题及其综合整治途径
2.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区的特点
3.分析美国“硅谷”的区位因素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3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由学生说出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提出问题:如果给一个工业区的实例,你能否分析它形成的优势条件吗?下面我们就以案例分析的形式来学习工业区位条件和发展的特点的分析方法。
板书: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
一、 传统工业区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65页第一自然段,了解传统工业区的分布和特点)
“一” 一个核心:大型企业
“二” 两个区位条件:煤、铁
总结:传统工业 “三” 三个问题:原料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
“四” 四个典型地区
“五” 五个工业部门
德国鲁尔区:指导学生读 “德国鲁尔工业区图”,思考下列问题:
(1)在图中找出鲁尔区的位置(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帮助学生形成心理地图)
(2)分析鲁尔区有哪几方面的优越的区位条件?(从资源、交通、市场分析)
(3)鲁尔区工业集聚带来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会对鲁尔区的经济带来什么的影响?
(4)分析鲁尔区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5)鲁尔区综合整治的采取了哪些措施?
师生探讨:①结合课文和图4.9说一说鲁尔区的主要矿产是什么?②鲁尔区没有铁矿,它邻近的其它国家有没有铁矿?③找出流经鲁尔区和其附近的河流,有没有运河?这能说明什么问题?鲁尔区的水上交通便利,陆上交通如何?④鲁尔工业区分布欧洲的哪一部分?这里的经济状况如何?对鲁尔区的工业产品销售有何影响?
总结板书: 丰富的煤炭资源
离铁矿区较近
鲁尔工业区的区位条件 充沛的水源
便利的水运
广阔的市场
师生探讨:①煤炭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②煤炭工业衰退对钢铁工业有什么影响?钢铁工业衰落还有其它什么原因? ③鲁尔区的工业集聚会产生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对当地的经济活动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鲁尔工业区衰落原因的 世界性钢铁过剩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环境污染
师生探讨: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对症下药开始了综合整治。从图4、13可以看出针对工业结构单一、工业分布过于集中、经济的单一化、环境污染等方面分别采取措施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调整工业结构
鲁尔工业区综合整治的措施 调整工业布局
发展第三产业
优化环境
知识拓展:我国辽中南工业区有哪些区位优势?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比较它与德国鲁尔区区位条件的异同。
投影:辽中南工业区地图
(学生看图思考)
总结:辽中南的煤铁、石油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接近市场。资源条件是辽中南工业区的主导因素。与鲁尔区相比,两个重工业区煤炭资源、交通、市场条件都很优越,但是鲁尔区内铁矿资源不丰富。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传统工业区的分布和特点,以鲁尔区为例,分析它的区位条件、衰落原因及整治措施,同时与辽中南工业区对比,为它的改造献计献策。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传统工业区”的主要内容,了解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科技生产力的提高,传统工业经历了诞生、发展、繁荣、衰落等阶段,同时,一批新工业又随即诞生,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新工业区。
板书:二.新工业区
50年代以后,尤其7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的传统工业开始衰落,许多企业的经济活动纷纷转移,发达国家的经济向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环境比较好的乡村或新开发的地域转移,如德国的南移;美国南移、西移;印度南移;俄罗斯向东新西伯利亚东移 ;意大利向东北和中部移。相对传统工业区而言,这些工业地域称为新工业区。
板书:1.新工业区的特征和分布:时间新,地区新,组织形式新
过渡:下面我学习意大利的新工业区
板书:2.意大利的新工业区
演示: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分布范围图指图说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位置
(指导学生阅读案例4,对比分析新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的差异)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
生产规模
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以大型企业为主
主要工业部门
轻工业
重工业
生产过程
分散
集中
资金集中程度
低
高
工业分布
分散
集中
通过阅读案例,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①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②意大利新工业区的独特发展模式是什么?
③在萨斯索罗地区集聚的相关企业和服务性机构有哪些?
④萨斯索罗瓷砖工业小区的生产—销售—服务网络中支撑企业、辅助性企业、服务性企业、服务性机构有哪些?
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小结:意大利的新工业区,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工业小区的优势是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完成课本70页活动:
1. 比较温州乡镇企业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有什么异同
(相同:有大批廉价劳动力,企业规模小,以轻工业为主,企业生产高度专业化,资本集中程度低。不同:最大的不同是意大利工业小区密切联系协作,共同形成巨型企业,温州虽生产同种产品,但是联系协作不如意,形成多家企业竞争局面,规模效应大减。)
2. 温州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哪些些问题?你能为其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吗?
(加大技术投入,企业间联系协作,杜绝恶性竞争等)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意大利的新工业——轻工业,今天我们来学习新工业的另一种类型——高新技术工业区,这类新工业区以美国“硅谷”为代表,我们具体来分析
板书:3.美国“硅谷”
(1) 高新技术工业的特点
(学生看书,思考回答)
总结:高新技术工业的特点:科技人员比例高;产品增加值高;生产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投入的研究开发费用多
(请学生读课本的案例⑤美国“硅谷”,思考一下问题:)
1.填写表格,比较美国“硅谷”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差异
对比项目
美国“硅谷”
意大利新工业区
生产结构
高技术产品
轻工业产品为主
生产特点
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期短;研究开发费用高
生产过程分散或家庭承包
分布特点
高等院校周围、环境优美
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
劳动力技术条件
从业人员具有同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廉价的劳动力
政府因素
军事定货
政府的大力支持
2. 说出美国”硅谷”发展有利的区位条件是什么?
板书:(2)美国硅谷发展的区位优势
总结: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交通便捷;全世界的人才高地;市场稳定(特殊条件);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知识拓展:完成课本72页活动2
(1) 分析中关村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是什么?
(2) 比较中关村与美国“硅谷”发展的相似的区位条件是什么?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高新技术工业区,同样是新工业区,其与意大利的轻工业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应该借鉴先进的经验,如合理的布局模式,先进的管理方式等,努力提高我国工业产品的科技含量,使我国早日成为科技大国和工业强国。
教学后记
5.1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能够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了解交通运输线、点组成的交通运输网及其布局的影响因素
3.结合案例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案例分析法;自学讨论法;合作与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要想富,先修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五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投影)练习:请为下列货物的运输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1、2箱急救药,从北京运往乌鲁木齐。
2、2吨活虾,从郊区运往市区。
3、50000吨小麦。从上海运往重庆。
4、10万吨原油,从科威特运往日本
5、2万吨煤炭,从大同运往上海
生1:2箱急救药品,从北京运往乌鲁木齐,应该空至,因为空运的速度最快。
生2:2吨活虾从郊区运往市区,适宜公路运输,因为公路运输较灵活。
生3:50000吨小麦,从上海运往重庆,应该用水运。
生4:10万吨原油,从科威特运往日本,应该用巨型油轮运输。
生5:2万吨煤炭,从大同运往上海,可以用铁路运输。
师:有没有更经济的运输方式吗?
生:可以先将煤炭运往秦皇岛,再利用海运运往上海。
师:很好!同学们,从刚才我们所举的例子中可以发现,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既要根据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又要根据货物的类别和数量以及运输距离等综合因素作出最合理I的选择。伴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不同地区之间人们的交往和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交通运输的发展也显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投影图片:高速列车和普通火车)
师:大家看到的这两列火车在外形上有很大的区别,左侧图为高速列车,右侧是普通火车。高速列车子弹式的车头设计有助于速度的大大提高。目前,世界高速列车的最高时速可达400千米。高速列车的发展展现了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的什么特点?
生:高速化。
师:对!同学们对世界和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了解吗?(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
师:“中华之星”高速列车体现了我国机车车辆制造技术的最高水平,最高时速可达310千米,列车的高速化有多种技术,同学们知道吗?
生:磁悬浮技术
(投影图片:上海的磁悬浮铁路)
师:这是上海浦东的磁悬浮铁路, 于2003年元旦正式投入商业运行,磁悬浮技术尽管可以大大提高列车的速度,但投资很大,所以对于磁悬浮列车的商用一直是褒贬不一。同学们如果想作进一步的了解,可以在课后通过上网查资料来了解,以拓宽自己的视野,与铁路运输相比,公路运输具有更强的灵活性,高速公路建设已成为我国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投影图片:高速公路)
师:经过十多年的建设,我国的高速公路里程已突破3万千米,高速公路里程位居世界第二,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三四十年的发展历程。
师:课本图5.2是日本于1980年建成的世界最大的海上巨型油轮,载重达56万吨,甲板上能容纳4个足球场。这体现了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的又一个特点——
生:大型化
(投影图片:集装箱运输)
师:同学们知道图中所示的是那一种交通运输技术吗?
生:集装箱运输技术
师:集装箱运输技术有什么好处?
生:发展集装箱运输,可以节省包装和仓库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保证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师:我国铁路网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生:我国东部地区铁路网稠密,西部稀疏。
师:为什么呢?
生1:因为东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有利于铁路的建设。
生2:东部地区经济比西部地区发达。
师:说得都不错!看来交通运输的布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具体作进一步的认识。
(指导学生阅读案例1,思考下列问题)
1.南昆铁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何处?
2.在地图上分别读出南宁和昆明的海拔,观察南昆铁路经过哪些主要地形区?
3.南昆铁路沿线有哪些资源?
4.南昆铁路的建设有什么意义?
师:南昆铁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何处?
生:南昆铁路东起广西南宁,西到云南的昆明。
师:南宁和昆明的海拔分别大致是多少?南昆铁路沿途经过哪些主要的地形区?
生:南宁的海拔100~200米,而昆明的海拔1000~2000米,两地海拔差异很大。从南宁到昆明,经过南宁盆地,然后翻山越岭到达云贵高原。
投影资料:南昆铁路所经地区地形险峻、地质条件复杂,通过七度以上高烈度地震 242千米,可溶l性岩IK 375千米,膨胀:L~146千米,被称为“地层博览”。该铁路从海拔78米的南宁盆地上升到海拔2000多米的云贵高原,工程难度是铁路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的。
师:南昆铁路的建设有什么意义?
生:交通运输的布局受自然、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和制约。
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需要同学们了解五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能结合运输货物的特点、运输量等对交通运输方式作出合理的选择。
教学后记
5.2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2.了解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案例分析法;自学讨论法;合作与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事物之间普遍联系额观点
二、教学重点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建在交通线上的聚落
展示:《中国交通图》或手绘我国部分地区铁路示意图,主要让学生了解在铁路枢纽上兴起的城市及其形态。
提问:说出下列城市分别建在哪些铁路线或是哪几条铁路的枢纽站?
(石家庄、郑州、宝鸡、株洲、怀化、兰州、蚌埠等。)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建在铁路枢纽上的城市,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如湖南的株洲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承转:不同的交通运输时代,城市的区位有所不同。随着交通线的变化,城市也会发生兴衰。
(2)交通线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
展示:“京杭大运河”示意图,教师简单介绍大运河的地理概况、历史作用,并在图中指出扬州、济宁两城市的位置及京沪铁路线,(说明:由于京杭大运河北段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扬州、济宁这些历史名城发展缓慢,而京沪铁路沿线和沿海城市迅速发展。)
教师还可结合历史材料做补充说明:如乾隆皇帝下江南、康熙微服私访曾几下扬州。又如,地处山西高原中部的平遥、祁县几个县城,晋商的兴起时是重要的驿站,是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当时山西的票号也驰名全国。后来,由于陇海线、京广线的建成通车和晋商的日趋衰落,这些城市发展也很缓慢。
二.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教师:商业网点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人们可以通过商业网点满足日常的生活需要;商业网点也尽可能多地吸引购物者,以提高商品流通的经济效益。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在不同的地形区,商业网点的形成条件、密度、效益和组织形式是不同的。
展示:投影片图5.29、图5.30分别介绍山区和平原的自然条件。
分析: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山区的等高线密集,说明地势起伏大,地形坡度大,由于山区的人口分布较分散且人口密度小,故山区的商业网点在分布上也比较分散且沿河谷地带分布。那么,平原地区的商业网点在形成、密度、效益和组织形式上相比较,有什么区别呢?
展示:“山区和平原的商业网点的比较表”让学生思考并填出:
山 区
平 原
形成
沿河谷地带分布,商品的产、购、销有很大的依赖性,需从平原调进农产品,商品的种类少且经营规模小
沿主要交通线而建,商品来源广且经营规模大,但需从山区调入大批林、牧产品
密度
小
大
效益
远离商品产地,交通不便,效益较低
货源足,交通便利,经济效益高
组织形式
流动式,如货郎担、大篷车
固定式,如商业街、商业小区
课堂小结:今天我主要学习了交通布局变化带来的两方面的影响:对聚落形态和对商业网点的影响。我们可以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
教学后记
问题研究 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北京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的相应措施。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对地理现象的分析综合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地调查或借助于图书馆、网络等手段收集阅读相关资料,分析北京交通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小组互动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引导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要严格遵纪守法,做一个有涵养的公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学生展示成果
师生共同讨论分析
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平时是通过什么交通方式到学校来的?城市里交通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今天我们就围绕交通谈谈有关话题,研究“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
(展示交通拥挤的图片)
提问:你们在这张图片上看到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交通拥堵问题、交通环境问题以及交通安全问题都是城市面临的主要交通问题。
教师点评:指出其优点以及不足之处。进而引出问题研究的一般思路: 发现问题
查找资料
分析问题
城市交通问题
解决问题
北京出现的
通过实地调查、
图书馆、网络等途经收集
阅读相关资料
分析南北京交通
出现问题的原因
发表意见探究解决北
京交通问题的途经
问:为什么北京的会出现堵拥?(学生思考回答)
归纳小结:私人小汽车呈爆发式增长态势;人口、就业迁移导致机动化交通增长;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单一,轨道建设滞后于机动化发展进程;道路网体系和功能不完善;公交线路及站点设置存在问题;停车设施供应严重短缺‘道路施工加剧了交通拥堵;交通管理上还存在不科学、不到位的地方;自行车和行人过多,并且不遵守交通规则
强调:自行车多并不是造成我们北京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但在一些混合车道地段,自行车多可能是造成交通拥堵的一个原因。
过渡:那么我们怎么去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小结:
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明确道路分工
合理规划停车场
减少出行距离
错开出行高峰
加大城市道路建设
进行科学合理的交通管理,重视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
提问:城市环境污染源主要有哪些?有些同学基本同意自行车多是加剧南京空气污染的间接原因,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小结:工业和交通是城市环境的主要污染源。而自行车是一种绿色交通工具,既环保又经济。只有当它在某些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不分的地段,影响车辆行驶速度的时候,它才可能成为加剧空气污染的间接原因。
问:那我们针对交通工具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有什么解决方法吗?
归纳小结:
n 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
n 加强道路绿化
n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提高车速
n 制定相关法规严禁各种车辆违规鸣喇叭
n 在噪音严重的地区设置先进的隔音设施
总结: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了自行车过多并不是造成北京交通拥挤的主要原因,但自行车多并且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确是造成交通拥堵的一个原因。从这方面来讲,在一些混合车道地段,自行车是造成空气污染加剧的间接原因。那么在北京到底是应该鼓励自行车的发展还是限制自行车的发展呢?
学生辩论:鼓励自行车和限制自行车
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工业革命后,人类对人地关系的不正确认识,导致人与环境尖锐对立。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三个原则3.认识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必然。
过程与方法:1.分析各历史时期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经验,认识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
2.鼓励学生思考环境问题对人的威胁,引发学生分析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
3.以讨论案例的方式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和环境观
二、教学重点:可持续发展理论
三、教学难点:
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的分析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生产力的重大变化。都使人类影响和改变自然生态系统的能力大大提高。从狩猎采集到培育作物、饲养家畜、工业化生产,从洞居穴隐到造屋而居,人类作用于环境的范围和程度逐步扩大,但是,地理环境在提供资源、容纳污染、承受破坏等方面的能力是有限度的,并不总是能够满足人类的主观要求。因此,要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就必须解决人类同环境对立的矛盾,促进人类与环境的统一。人类的发展历史伴随着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历程,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
板书: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师: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空间。人类不停地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所以说人类繁衍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同大自然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和不断进化的历史。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的程度,不仅取决于技术手段,也受到“人地关系”思想的制约。那么人类对“地”的认识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认识历程呢?
(看课本图6.1“朝拜太阳神”)
师:同学们看了这幅图.请说一说它反映了当时人对“地”的认识处于一种怎样的阶段。
生:此时处于人类早期的采集渔猎时代,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且发展缓慢,改造环境的能力非常微弱,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在这一时期,人类与环境保持着一种原始的平衡关系,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把一切自然现象及其对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影响归结为某种超自然力量的作用。
师:对。这一时期人类对自然处于一种崇拜状态。那么图6.2反映的是人类的什么时期?这一时期人对“地”又具有怎样的认识呢?
生:反映了我国东汉时期人们生产劳动的场景。这一时期人类处于农业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耕作和灌溉技术得到了发展,使食物供应变得稳定可靠,人口开始迅速增长。
师:对。这一时期,人类开始大规模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与环境的对抗性明显增强,环境遭到破坏。但这时,人类还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只能机械地迁移,以此来逃避大自然的惩罚。
(让学生用图解的形式来表达以上两个生产力时代的人地关系)
(生绘图,师总结):
采猎时代——人类崇拜自然——人地基本协调
农业社会——利用自然——局部出现环境问题
(阅读案例1:玛雅文明的消失)
师:阅读案例l,你认为玛雅文明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生:(讨论回答)这个案例说明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生态破坏、人地关系出现矛盾,甚至危及人类生存。
师:对。玛雅文明的消失除了与人类自身的不合理生产活动有关系,与其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有无关系?
生:有。玛雅社会所处的环境是热带雨林。森林砍伐后,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加剧了生态破坏的速度。
师:对。请同学们把农业文明时期的人地关系绘成概念图。
(生绘图,师总结):
农业文明——人类改造自然——人地关系紧张——生态破坏
过渡:18世纪中叶,人类进入了工业革命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攫取自然资源的能力空前提高,极大地刺激着生产力的发展。在工业文明时期,人类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不惜一切代价,改变自然面貌,喊出了“征服自然”的口号,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而正当人们陶醉于自我所创造的物质文明的时候,大自然也在开始向人类实施报复——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逐渐从局部扩展到全球,日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在这一时期,人地关系越来越呈现出不协调,人地关系迅速激化。下面让我们来完成P92“活动’,
1.在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后,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人们开矿山、修水坝、建城市,创造了一个个奇迹。然而在这些人类创造的奇迹背后,会隐藏着什么环境问题呢?为什么?
师:这个活动从几个侧面说明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请大家讨论思考环境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生分组讨论)
生l:矿山开采会引起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还可能引发泥石流、污染河流等。
师:对,图中隐藏的环境问题可能有矿山开采地区的土地资源、植被破坏。开采出来的废矿石堆积对土地和地表水、地下水会造成污染。
师:请大家看图“高峡出平湖”,修大坝、建电站是人类对自然改造的又一大奇迹。修
建三峡大坝,是中国几代人的梦想,大坝的建成,能带来一系列的好处:防洪、灌溉、航运、
师:请大家看图“高峡出平湖”,修大坝、建电站是人类对自然改造的又一大奇迹。修建三峡大坝,是中国几代人的梦想,大坝的建成,能带来一系列的好处:防洪、灌溉、航运、发电、养殖等。但是,在大坝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环境问题呢?
生:修水坝对整个河流来说,改变了河流的水文特征;对生活在河水中的生物来说,阻断了它们的生存空间,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对水坝上游,地下水水位抬高,库区水位提高容易引起滑坡等;对水坝下游,减少河流流量,泥沙淤积减少,河流人海口地区容易发生海水倒灌、侵蚀海岸,地下水水质变差等。
师:大坝的修建,虽然得到了一系列的好处,但也给生态带来了灾难,值得我们去深深地思考。让我们再来看图“现代都市”,在都市的繁华背后,隐藏着哪些问题?
生:城市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失业问题等。
师:不错。众多的城市环境对整个自然环境变化会起什么作用,目前还存在一些未知领域。我们再来看看第2题。
2、仔细观察两幅景观图,讨论以下问题:
(1)两幅图所反映的生产活动有什么不同?
(2)两种不同的生产活动对土地利用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分别会对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3)如果你生活在乡村,你所能看到的生产活动会对环境产生哪些影响?如果你生活在城市里,你所能了解到的生产活动会对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生讨论,分别回答第3题)
生1:图6.5反映的是农业生产,图6.6反映的是工业生产。
生2:图6.5的农业生产将土地开垦为耕地,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肥力下降等生态破坏问题,但它作用范围小。若干年后自然景观还有可能恢复。图6.6发展大规模、集约化的工业化生产,不仅造成生态破坏,还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破坏面积大、程度深,被破坏的环境短期内是很难恢复的。
生3: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答案。如:水稻种植区可能会因大水漫灌而导致土壤盐渍化,
山区过度放牧导致草地退化,采挖甘草、发菜、牧养山羊会导致沙化面积扩大。
师:环境问题既成事实,人类必须——
板书:二、直面环境问题
师:人类来自于环境,本身就是环境的一部分。人和环境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生: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发展必须占据一定的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人的新陈代谢和人类消费活动要排放废弃物到环境中。
师:对。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会得到环境不同的响应。让我们来完成“读图思考”。
1.人们为什么要不断地扩大耕地面积?
2.人们是通过什么方式扩大耕地面积的?你能举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吗?
3.这些扩大耕地面积的方法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4.耕地面积扩大了,但并没有解决吃饭问题,反而越来越贫穷。为什么?
(生讨论)
生1:单产不高,粮食不足,所以人们要扩大耕地面积。
生2:毁林开荒、开垦草场、围垦湖海、填塘塞河。
例:19世纪初,洞庭湖面积广达6000平方千米。在1949年,面积缩减至4350平方千米的洞庭湖仍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但在这40年间,洞庭湖每年淤积在湖底内的泥沙已达1.5亿吨,湖底普遍淤高1~3米,最高时达7~9米,再加上周围居民的围湖造田使其面积与湖容锐减。洞庭湖在此后又经历了40年左右水土流失的折磨。1984年,它的面积大约只有2145平方千米,还不到1949年时面积的一半。八百里洞庭湖徒有虚名。
生3:围垦湖海、填塘塞河——破坏水利、水产减少。
开垦草场、牧业缩小——草场过载、植被破坏。
毁林开荒、破坏植被——风沙侵蚀、水土流失——水旱灾害日益频繁。
这些影响在短时期内并不能得到消除。
生4:耕地面积的扩大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是杀鸡取卵的短期行为。环境被破坏,最终会对人类进行惩罚,人类陷入了恶性循环,所以反而越来越贫穷了。
师:通过对图6.7的分析,使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时,便会出现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问题。如20世纪以来,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都纷纷告急,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破坏的表现主要是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过渡:人类活动改变了环境,环境会把受到的改变反作用于人类社会。除了以上的资源短
缺、生态破坏等,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生:还表现在环境质量的高低上。
师:对。环境可以对人类排放的污染物进行自我净化,即环境的自净能力。所谓自净能力,就是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废弃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人类如果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出现什么现象?
生:环境质量就会下降,造成环境污染。
师:对。图6.8向我们展示了污染的形成,看图说明主要有哪些污染的种类?它们是如何造成的?
生l: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是由工业三废和有害农药排放到江河湖海和土壤中造成的。
生2:固体废弃物污染是由人们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大量垃圾,堆积在城市中或郊区造成的。
生3:噪声污染是由工厂和交通造成的。
生4:放射性污染是由放射性物质泄漏产生的。
生5:海洋污染是由陆地上的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污染物排人海洋及海上运输、海上钻井平台造成的。
师:对。污染的种类越来越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了直接的危害。
(过渡)
师:环境污染的产生,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谈你对这种模式的认识。
生:(讨论回答)人们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认识不到或者不承认环境本身所具有的价值,随意向环境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导致各种污染的产生。发达国家走过了一个“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这个教训是惨痛的。这种经济增长既没有考虑资源的长远价值,也没有充分考虑污染给整个社会所造成的实际代价,是不足取的。我们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本国经济时应吸取教训,走绿色经济的道路。
师:对。当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等,已经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局部性的环境问题,如环境污染已成为社会公害,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过渡)
师:不同区域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是不尽相同的,即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请同学们说一说,在城市和乡村两类聚落地区,环境问题的表现有何不同。
生:在城市地区,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过度聚集,污染集中,因而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在乡村地区,主要是因为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师:从全球范围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表现也不一样,你能说说其中的原因吗?
生:(讨论回答)发达国家工业技术发达,消耗了世界上绝大部分资源,排放的污染物也占绝对多数,对全球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发展中国家基本都处于经济发展初级阶段,而人口增长却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此外,发达国家利用一些发展中国家急于发展经济的需求,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些都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加严峻。
师:对。请看Pgs图6.11"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举例”,完成读图思考。
1.列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并分析其中的差异。
生1: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环境污染,如海洋污染、河流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破坏,如非洲的森林砍伐和草原的过度放牧,导致沙漠化的加剧,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南美洲的热带雨林大规模砍伐。导致野生生物物种灭绝。
2.分析图中的案例,哪一个地区的环境问题有可能影响到其他地区甚至全球?
生1:北海和地中海的污染可能影响到其他海域,甚至全球的海洋。
生2:加利福尼亚的烟雾会影响到其他地区甚至全球。
生3:南美洲的热带雨林砍伐,会引起全球气候变暖。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人类在饱受了环境的报复惩罚之后,已逐渐认识到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板书: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师:发达国家走过了“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但是人们逐渐认识到,如果仅仅依靠科学技术手段和工业文明的思维定式去修复遭到破坏的环境,是治标不治本的。人类必须从自己的行为中找到答案,必须调控自己的社会行为以及改变支配自己社会行为的思想。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环境问题,也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人们迫切需要找到一条正确的处理环境与发展关系的出路,使人地关系走向和谐。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们开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使之逐步完善,得到公认。那么,究竟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呢?
生: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师:对。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21世纪议程》,这标志着可持续发展从理论探讨走向实际行动,并为全球开展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合作提供指导性框架。
读图6.12,谈谈你对可持续发展思想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生1:可持续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系统。
生2: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更要追求质量改善,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它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师: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三个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问:如何理解这三个原则?
生1: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要公平,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也要公平。
生2:持续性原则——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
生3:共同性原则——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全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需要各国的共同参与。同时,地球作为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变为全球性问题,所以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活动与探究:
2·阅读下面一篇新闻报道,你认为“给蛇让道”有没有必要?
答:有必要·人类在森林区内修筑公路,已经侵占和破坏了蛇的生存环境,如果再不对蛇的迁移进行保护,蛇数量的减少以至灭绝将不可避免。这种做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3·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作为衡量标准,对下列观点作出评价。
(1)人类有义务保护地球上所有的物种,人类的发展不应该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
答:正确。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2)自然资源应当被充分利用来发展经济,而不应当被闲置。
答:不正确。对可再生资源可充分利用,对非可再生资源要节约,综合利用。
(3)如果砍伐森林是当地人目前主要的经济来源,那么砍伐森林的做法是合理的。
答:不正确。可以砍,但要砍、育结合才能持续发展。
(4)对于全球共有的大气、海洋、生物资源等,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答:正确。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和共同性原则。
(5)保护自然很重要,因为它为我们提供食品、药品和其他生活用品。
答:正确。
(6)即使绝大多数人从不光顾,保护野生自然区域也是重要的。
答:正确。保护野生自然区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方式,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
(7)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是同时必须考虑环境因素。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不是对立的,关键是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答:正确。用可持续发展系统来解释,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环境属于生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二者协调发展,才能达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教学后记
6.2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两大问题:(1)中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中国怎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理解循环经济和传统经济的差别。懂得清洁生产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过程与方法:列表比较循环经济和传统经济,印证循环经济的可行性;以课本案例引导学生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判断性思维
二、教学重点
1、中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中国怎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教学难点
中国怎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原则,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要不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什么?怎么走?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演示板书:第三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问:中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板书:一、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99页1—4自然段的内容,讨论回答
师:请看下面材料,谈谈你对中国的环境问题的认识。
演示材料:中国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概况’
材料一:我国每年出生人口超过2000万,净增人口在1400万左右。每年有2000万以上人口进入劳动年龄等待就业,每年新增的国民收入有1/4以上用于新增人口。
材料二:资源短缺问题严重。如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2330立方米,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国耕地和草场共有400多万平方千米的面积缺水。有6000多万农民和4500万牲畜缺少足够的清洁饮用水;耕地逐年减少。全国已有1/3的省、自治区人均耕地不足O.067公顷,东部沿海地带的广东、浙江等省,人均耕地仅有O.033公顷左右。
材料三: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酸雨危害加重。1994年,全国废气排放总量(不舍乡镇工业)达11.4万亿立方米,其中二氧化硫为1823万吨。大中城市汽车尾气污染日趋明显,个别城市出现光化学烟雾现象。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大幅度增加,1994年达149.8亿吨;到1994年,工业固体废物历年累计堆存量64.6亿吨,占地55697公顷。
材料四: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我国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分布着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这里生态环境很脆弱。在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下。土地荒漠化的形势日趋严重。目前,我国沙漠、戈壁及沙化土地面积为260多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27%以上,且每年以2400多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
总结: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当前正担负着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中国以占世界约7%的耕地养活了约占世界22%的人口,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又面临着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人均资源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的挑战。
过渡:面对这样的问题,有人认为应该把资源、环境问题放在一边,等达到更高经济发展阶段,拥有更大经济实力以后再来解决这些问题,也有人认为可以实行发达国家现行的高投资、高技术解决问题的模式。这两中看法对不对?
(学生讨论回答)
总结:
我国资源相对贫乏,大多数地区环境脆弱,如果将资源、环境问题放在一边,有可能等不到经济发展到实力雄厚阶段,环境已变得无法让人们继续生存下去;或者经济发展到实力雄厚阶段,环境问题的治理已不是经济实力所能解决的问题了。而我国目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较高的科技水平实行发达国家现行的高投资、高技术解决问题的模式。
师:由此我们知道,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都很突出。所以我们必须走——
生:(齐答)可持续发展道路。
①庞大的人口压力
板书:
中国人地关系面临的重大问题
可持续发展道路
②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必然之路
③深刻的环境危机
师:请同学们看图6.1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阅读100 页的阅读材料“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如何理解《中国2l世纪议程》是指导中国如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行动方案? .
(学生阅读)
总结:《中国21世纪议程》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该议程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它既充分体现了中国对承担国际社会应尽的义务和为人类社会共同事业作出更大贡献的决心,也为我国创造一个更安全、更繁荣、更美好的社会提出了具体奋斗目标。
过渡:通过以上学习,我们了解了中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那么,中国该如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呢?
板书: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师:循环经济是新世纪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实践模式,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请你说说循环经济的特点以及与传统经济的不同。
生: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遵循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和使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等三个原则。
问:工业上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什么?
生:清洁生产。
问:什么是清洁生产?如何理解清洁生产?
生:清洁生产是指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了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端治理的弊端。
师:对。请同学们看表6.1“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比较”。清洁生产是一种怎样的生产?
生:清洁生产是全过程的,从自然资源的开采到加工。但是清洁生产的概念是相对的,是与现行的技术和产品相比较而言的。
师:对产业的发展而言,随着经济发展与技术更新,清洁生产本身也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请看案2“河南某酒精总厂的清洁生产”,对清洁生产的过程进行分析,说说清洁生产能取得哪些效益。
生:清洁生产方式可以带来很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案例2中可以看出,清洁生产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大部分污染,减少工业污染的来源。
师:对。清洁生产的污染是在生产过程中控制的,那么清洁生产的经济效益如何?
生:从经济效益来看,清洁生产可以在技术改造和工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大有作为。
师:对。因此,推行清洁生产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清洁生产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所普遍采用的一项基本策略。《中国21世纪议程》也把推广清洁生产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渡:案例2是一种工业生产模式,那么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我们国家应该走什么样的农业发展道路呢?我们来看案例3“北京留民营的生态农业”。说一说留民营生态农业措施有哪些?
生l:调整产业结构,变单一农业为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
生2:实行综合循环利用。
生3: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
师:看图6.15“留民营村生态农业综合循环利用关系示意”。该生态农业的核心纽带是什么?
生:是沼气池。
师:对。具体说一说沼气池在这个系统中为什么居于核心纽带地位。
生:因为沼气池充分利用了生产过程的废料,实现了清洁生产,减少了浪费和污染,而且很好地实现了生态循环。
师:不错!留民营生态农业的实质就是:地尽其利,物尽其用,最大限度地循环利用资源和消除环境污染,达到节约、高效的目的,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方面的高度统一,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依靠公众的支持和参与,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那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哪些有益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
生1:节约粮食、爱惜粮食。
生2:不乱扔垃圾,垃圾分类回收。
生3:不开“无人灯”。
生4:节约用电、用水。
生5:减少空调的使用,在冬夏季分别降低、提高空调温度的设置。
生6:不用一次性筷子。
生7:不用餐巾纸,用手帕。
生8:减少一次性购物袋的使用。
课堂小结:
同学们说了很多很好的办法,让我们肩负起历史的使命,在自己的生活中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作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后记
问题研究 绿色食品知多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培养和发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3.培养积极探究与发现学习的习惯
4.增强信息吸收与处理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
5.了解绿色食品和绿色消费的概念
6.绿色食品的标志是什么?懂得怎样鉴别绿色食品
过程与方法:
1.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2.对本地食品作一次问卷调查,然后分析讨论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建立对环境友好的绿色消费观
2.学会做问卷调查,分析讨论,培养科学的实践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绿色食品和绿色消费的概念
教学难点
对调查结果的分析讨论。
教具准备
教材中提供的资料、绿色食品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同学们,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尤其是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然而,现代工业文明所造成的污染越来越突出,人们对食品的担忧也越来越多。我们经常听说“绿色食品”这一名词概念。那么究竟什么是绿色食品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问:到底什么才是绿色食品?
生:绿色食品是特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其生长和加工过程必须是采用一种生态的和对环境友善的方式。
师:越来越多的“绿色食品”出现在世人的面前,并由此引发了一种全新的消费方式——“绿色消费”。那么,人们如何看待这种有利于保护环境和保持身体健康的“绿色食品”的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一个地区的抽样调查结果。
(出示资料1:对绿色食品含义、标志的了解)
(资料分析) 1.该地居民对绿色食品的了解程度如何?
(生回答,师总结)该地居民对绿色食品真正含义了解的人占60%,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其中相当多的人认为绿色食品就是种植期间无农药污染的蔬菜和水果,而不关注食品的加工过程是否对环境有害,对环境缺乏足够的保护意识。
本地区对绿色食品标志的了解较高,说明人们对绿色食品具有较高的接受度。了解绿色食品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
2.如果要加强对绿色食品的宣传,应该怎么做?
(生回答,师总结)应该采用多种宣传相结合的方式,比如,加大绿色食品在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上的介绍;让绿色食品走进社区,举办绿色食品展览会,让学生把绿色食品的知识带回家等等。
(出示资料2:居民对绿色食品的选择)
(资料分析)1、该地居民是否接受绿色食品?
生:接受度很高。
2、39%的居民可能因为价格原因不购买绿色食品,这说明了什么?
生:这说明要想让人们真正接受绿色食品,还必须降低生产成本,让人民大众直接受益;另一方面,也要大力发展经济,使人民的生活真正富裕起来,让人们更容易去接受绿色食品。
(出示资料3:发展“绿色食品”面临的困难)
(资料分析)应该采取什么措施,绿色食品的市场前景才会更广阔?
生1:加强对绿色食品的宣传和扶持力度。当前的形势迫切要求我们发展绿色食品,因为绿色食品是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做到了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相结合,而且有利于增进人民身体健康。但目前绿色食品在市场上难成气候,主要是宣传和扶持不够。
生2:绿色食品对环境、生长过程、加工过程以及运输等过程都有很严格的要求,很多环境相对优良的地区都是边远落后地区,必须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和优惠,才能降低成本,市场发展前景才会更加广阔。
活动与探究
对当地绿色食品市场情况作调查并初步分析。
活动的实施过程:
1.确定调查研究的目标并制定调查研究的计划。
市场调查要深入广大消费者,可以去市场上做调查,‘对象包括消费者和经营者。形式可以是问卷,也可以是现场采访。弄清楚被调查者对绿色食品的态度,是否了解食用绿色食品的意义,是否懂得鉴别绿色食品等。对象力求涉及各个年龄段,多种职业。
2.对问卷调查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论。
相关文档
-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2_2大气的运动第22021-09-106页
- 2020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跟踪检测(二2021-09-105页
- 【地理】福建省漳州市2019-2020学2021-09-109页
- 北京西城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2021-09-1011页
- 【地理】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2021-09-1016页
- 【地理】贵州省铜仁市伟才学校20192021-09-108页
- 2019年高考地理增分训练:夯基提能卷2021-09-1013页
- 2020-2021学年高一新教材地理湘教2021-09-1020页
- 2019届一轮复习通用版专题4-2常见2021-09-106页
- 高考地理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专题072021-09-10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