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9 MB
- 2021-09-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第四讲 主要气候类型与全球气候变化
考纲
呈现
1.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分布规律及判断;
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考纲
解读
1.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分布和成因;学会
根据图表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2.掌握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危害及解决措施
考点一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候的形成因素主要包括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和洋流等。具体分析如下:
1.太阳辐射(纬度位置)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决定了气候的热量带和气温的高低分布。
气候带 最冷(最热)月均温
热带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15℃以上
亚热带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0℃以上
温带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0℃以下(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
亚寒带 最热月平均气温略高于 10℃
寒带 最热月平均气温在 10℃以下
2.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
2
(1)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
流,多晴朗、干燥的天气。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
(2)风带性质:信风——一般是温暖干燥,但如果是从海洋吹向陆地,则性质变为温暖湿润。西风——温凉
湿润,带来温差小的阴雨天气。极地东风——寒冷干燥。
(3)气团:掌握海洋气团和大陆气团的性质及具体气团对气候的影响。归纳如下:
单一气压带、风
带、气团影响下形
成的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
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
冰原气候:极地高气压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带
不同气压带、风
带、气团交替控制
下形成的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干季受信风带控制
热带季风气候:雨季受赤道气团(西南季风)控制,旱季受东北季风控制
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夏季风(东南季风或西南季风)控制,冬季受冬季风(西北季风或
东北季风)控制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受东南季风控制,冬季受西北季风控制
3.海陆位置
(1)大陆东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主要有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
(2)大陆西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主要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和热带
沙漠气候。
(3)内陆和沿海—大陆性和海洋性—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
4.地形地势
(1)山地由于海拔的影响,形成了周围气温高、中心气温低的分布特点;盆地因地势中间低周围高,形成了
周围气温低、中心气温高的分布特点;高大的山地由于海拔的影响,引起水热的垂直分布,从而形成气候的垂
直变化。
3
(2)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形成雨影区。
(3)山脉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分布规律和范围。如南、北美洲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使得西海岸气候呈
现南北狭长延伸而逐步更替的变化特点。
5.洋流
(1)暖流:增温增湿,影响的气候类型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部分地区的热带雨林气候。
(2)寒流:降温减湿,影响的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沙漠气候。
命题视角 影响气候的因素的综合分析
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要求。
新西兰首都惠灵顿依山坡而建,三面环山,西面朝向大海,有“风城”之称。下图示意惠灵顿的位置。
分析惠灵顿常年多风的原因。
答案 地处西风带,常年盛行偏西风,两岛之间为海峡,风速加快;依山面海,迎风。
解析 结合图分析可知,惠灵顿地处西风带,常年受西风控制,盛行西风,加上三面环山,西面朝向大海,喇叭
形地貌有利于西风的深入。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 50 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 4 480~5 000 米之间。自 20 世纪 90
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
4
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
答案 位于热带,全年气温高,蒸发旺盛;(受东部山脉阻挡)处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不利于降水;(势力强大
的)沿岸寒流的减湿作用强。
解析 本题考查干旱的成因。干旱主要和气温高、降水少等因素有关。根据图示结合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
素进行分析。
考点二 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分析
读图,完成下列内容。
(1)图中体现出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①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② 大气环流 和洋流。此外气候
还受地形、下垫面性质及③ 人类活动 影响。
(2)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④ 热带沙漠气候 、⑤ 温带海洋性气候
和冰原气候。
(3)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类型有⑥ 地中海气候 和热带草原气候。
(4)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的气候类型有⑦ 热带季风气候 、⑧ 亚热带季风气候 和⑨ 温带季
风气候 ,其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或⑩ 大洋西岸 )。
5
(5)由图可以看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在大陆西岸分布的纬度比大陆东岸高,主要是因为大陆西岸受
暖流 影响,气温较高;大陆东岸受 寒流 影响,气温较低。
1.主要气候类型
(1)热带气候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热带雨
林气候
南北纬 10°之间
亚马孙河流域、刚果
河流域、印度尼西亚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
行上升气流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
原气候
南北纬 10°~南北回归
线之间
非洲中部、巴西南
部、澳大利亚大陆北
部和南部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
带交替控制
干、湿季明显交
替
热带季
风气候
北纬 10°~北回归线之
间大陆东岸
亚洲中南半岛、印度
半岛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
移动
全年气温高,
旱、雨两季分明
热带沙
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南北纬
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
西岸
撒哈拉、阿拉伯半
岛、澳大利亚中西部
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
风带控制
全年干旱少雨
(2)亚热带气候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 25°~35°之间 我国秦岭—淮河以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低温少雨,夏季
6
的大陆东岸 南地区 高温多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 30°~40°之间
的大陆西岸
地中海沿岸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
风带交替控制冬
季温和多雨,夏季炎
热干燥
(3)温带气候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温带季风气候
北纬 35°~55°之间的
大陆东岸
我国华北、东北,日
本北部,朝鲜半岛北
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炎热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纬 40°~60°之间
的大陆内部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
陆的内陆地区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冬寒夏热,全年
干旱少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 40°~60°之
间的大陆西岸
西欧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全年温和多雨
(4)亚寒带和寒带气候
温度带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亚寒带
亚寒带针叶林气
候
北纬
50°~70°之
间的大陆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
陆的北部
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制
冬季漫长严寒,
夏季短促温暖
寒带
苔原气候
北半球极地附
近的沿海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
的北冰洋沿岸
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
极地气团或冰洋气团控
制
全年严寒
冰原气候
南北半球极地
附近内陆
南极大陆、格陵兰岛
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
冰洋气团控制
全年酷寒
(5)高山气候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高山气候 高大的山地、高原
青藏高原、南美洲安
第斯山脉
地势高,地势起伏
大
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高
度增加而降低
2.主要气候类型的判断
(1)根据分布规律判断气候类型
7
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根据纬度位置确定所在南、北半球和温度带,二是根据经度位置确定海陆位置
(大陆东、中、西部),三是用地理坐标定位法对照下图确定气候类型。
(2)根据气候特征判断气候类型
根据气候的两大要素资料来判断,具体见下表:
步骤 依据 因素变化 结论
以形
定位
气温变化
6、7、8 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峰线) 北半球
12、1、2 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谷线) 南半球
以温
定带
最冷(热)
月均温
最冷月平均气温>15℃ 热带气候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0~15℃之间
亚热带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5~0℃之间 温带气候
最热月平均气温<15℃ 寒带气候
以水
定型
降水的季节
分配(降水
类型)
年雨型(季节分配
均匀)
年降水量>2 000 mm 热带雨林气候
年降水量
700~1 000 mm
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雨型(夏季多雨,
冬季少雨)
年降水量
750~1 000 mm
热带草原气候
年降水量
1 500~2 000 mm
热带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
800~1 500 mm
亚热带季风气候
8
年降水量
500~600 mm
温带季风气候
冬雨型(冬季多雨,
夏季干旱)
年降水量
300~1 000 mm
地中海气候
少雨型
(终年少雨)
年降水量<250 mm
热带沙漠气候、
极地气候
(3)根据气候的成因判断
结合形成气候的纬度(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形和洋流等因素,特别是大气环流因素进行判断,例如受
单一气压带或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极地气候等。该内容在前面已经讲
述,这里不再重复。
(4)特殊地区气候类型的判断
①四处(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
距赤道较远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迎风坡+沿岸暖流。
②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如东非高原地势较高,上升气流弱,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③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西风带内,但处于山脉的背风坡。如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
安第斯山脉东侧,山脉阻挡了西风,降水稀少,形成了干旱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澳大利亚东南部和新西兰)。
⑤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呈南北狭长延伸的特征,主要是因为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
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
⑥受寒流影响热带沙漠气候延伸到赤道附近。如南美洲秘鲁沿岸,受秘鲁寒流影响热带沙漠气候延伸到
赤道附近。
⑦北半球同一种气候,在中高纬度大陆东岸分布的纬度较低,这是受沿岸寒流影响的结果;而在中高纬度
大陆西岸分布的纬度较高,这是受沿岸暖流影响的结果。
命题视角一 气候类型的判断
9
水分盈亏量是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反映气候的干湿状况。当水分盈亏量>0 时,表示水分有盈余,气
候湿润;当水分盈亏量<0 时,表示水分有亏缺,气候干燥。下图为我国两地年内平均水分盈亏和温度曲线图。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某农作物喜温好湿,能够正常生长和安全结实的温度要求是≥20℃,最短生长期为 4 个月。评价该农作物在
两地的生长条件,正确的是( )
A.①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B.②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C.①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D.②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答案 B 该农作物喜温好湿,且温度要求是≥20℃,最短生长期为 4 个月。①地每个月温度均在 20℃以下,
虽然水分条件在 7、8 两个月较好,但满足不了 4 个月生长期要求。②地有 5 个月温度在 20℃及其以上,满足
该农作物生长期需求,但②地水分严重缺乏。故选 B。
2.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和高山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D.高原和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答案 D ①地纬度为北纬 29.7°,位于亚热带,但其夏季最热月均温在 15℃以下,推测其海拔高,为高原和
高山气候。②地纬度为北纬 39.0°,位于温带,但其水分盈亏量全年为负,说明全年干旱,推测其为温带大陆性
气候。故选 D。
命题视角二 气候特征及差异比较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7 年是加拿大建国 150 周年,国家公园免费开放一年。加拿大落基山南段的众多国家公园,自
然风光美丽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
10
材料二 下图为“加拿大 50°N 附近温哥华—温尼伯地形剖面示意图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
(1)游客感觉到莱斯布里奇与温尼伯气温不同。试比较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
冬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 (4 分)
(2)游客继续西行至“加拿大雨都”温哥华,发现这里与落基山以东的气候不同。温哥华属
气候,这里降水较多的原因有 。(4 分)
答案 (1)莱斯布里奇冬季气温相对较高;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小;年降水量较少(温尼伯冬季气温低;气温年较
差相对较大;年降水量较多)。落基山东麓地区频繁受到下沉暖气流的影响(焚风效应)。
(2)温带海洋性 常年盛行西风;暖流增湿;地形抬升
解析 (1)本题考查气候特征。由两地气候资料图可以读出莱斯布里奇年降水量为 380 mm,1 月平均气温约
为-6℃;而温尼伯年降水量为 521 mm,1 月平均气温约为-16℃;莱斯布里奇冬季气温明显高于温尼伯是受下沉
气流影响。
(2)本题考查气候类型与特征分析。依据图文信息可判断温哥华位于 50°N 的大陆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
气候;其全年受西风影响,且位于迎风坡,加之受暖流影响,降水较多。
考点三 全球气候变暖
读不同时期全球气温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内容。
图甲 地质时期(距今 1 万年以前)
11
图乙 1860—2002 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
(1)由图甲可知,地质时期气温变化特点是① 波动 变化、② 冷暖、干湿 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
不一。
(2)由图乙可知,近现代气温变化特点是气温③ 波动 上升,特别是 1980—2000 年气温上升速度④ 加
快 。
(3)全球气候变暖的自然原因是目前全球气候正处于温暖期,人为原因是⑤ 温室气体 的排放、城市化、
⑥ 森林砍伐 、过度放牧等。
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气温升高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导致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具体分
析如下:
2.全球气候变暖的可能影响
(1)海平面上升
(2)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
12
(3)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4)对农业的影响
(5)对工业的影响
13
(6)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3.应对全球变暖的措施
命题视角一 全球气候变暖的地区差异及原因
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一般比低
纬度地区大。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下列四地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 )
A.蒙古高原 B.亚马孙平原
C.巴西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答案 A 从材料中“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一般比低纬度地区大”可知,北半
球纬度较高地区升温幅度可能最大,符合这一条件的是蒙古高原。
14
2.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大气成分的差异 B.海陆分布的差异
C.太阳辐射的差异 D.大洋环流的差异
答案 B 北半球陆地面积较大,陆地比热较小,升温速度快,导致该半球升温幅度较大;而南半球以海洋为主,
海洋比热较大,升温速度慢,导致该半球升温幅度较小。
命题视角二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发生概率增大。局部地区的相对海平面变化是区域性陆地升降
与海平面升降共同作用的结果。图Ⅰ为黄浦江部分江段示意图,图Ⅱ为上海市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示意图。
完成下面两题。
图Ⅰ
图Ⅱ
3.(2019 浙江 4 月选考,9,2 分)黄浦江沿岸地区易受内涝威胁,主要因( )
①降雨较多,蒸发量小
②河网密度小,河道较狭窄
③地势低平,流速缓慢
④受台风影响,易发生暴雨
15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城市内涝是短时间内降水较多,排水不畅导致的。黄浦江沿岸地区在长江入海口处,地势低平,流
速缓慢,夏秋季节受台风影响,多暴雨,③④对,D 项正确。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雨较多,但蒸发量也较
大,①错;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河网密度大,②错。
4.(2019 浙江 4 月选考,10,2 分)不考虑防汛标准提高,造成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河流淤积加剧,河岸高度升高
B.相对海平面升高,风暴潮位升高
C.陆地构造抬升,河床高度升高
D.相对海平面升高,地下水位升高
答案 B 据图可知,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在短时间内有较大幅度升高,河流淤积不会使河岸高度短时间内升高
幅度这么大,A 项错误;陆地构造抬升不会只影响到河床这么狭小的范围,C 项错误;地下水位升高,对河流水位
不会有较大影响,不会使河床升高,D 项错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发生概率增大,风暴潮位
在几十年内升高明显,B 项正确。
一、选择题
双峰林场位于张广才岭东南坡海拔 1 200 米处,北高南低。这里雪期长达 7 个月,每年冬季,蓬松的新雪
在屋顶和物品上堆积,形成 2 米厚的积雪,景观奇特,被称为“中国第一雪乡”。下图示意“双峰林场位置及
冬季雪景图”。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导致双峰林场积雪深厚的主要原因有( )
16
①位于山地背风坡,风速小
②位于冬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
③纬度高,冬季气温低
④靠近河流,水汽充足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结合图示信息知,双峰林场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纬度高,冬季降水形式以降雪为主;同时该地位于张
广才岭东南坡,风力较小,利于积雪。
2.近年来,人们发现双峰林场北部的房屋积雪比之前薄,原因可能是( )
A.蒙古高压变弱 B.全球气候变暖
C.周边森林破坏 D.大气污染加剧
答案 C 近年来双峰林场北部房屋积雪厚度的变化,主要受当地环境的改变影响。据此可推知最可能是由
于周边森林破坏,风力加大,积雪厚度变小。
反照率指对某表面而言的总的反射辐射通量与入射辐射通量之比,地表反照率是反映地表对太阳短波辐
射反射特性的物理参量。下图为 1980—2012 年格陵兰地区 7 月地表反照率距平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3.(2019 河北衡水中学期中)“格陵兰反照率变化”出现明显的波动下降趋势,其形成原因主要有( )
①全球气候变暖 ②全球气候变冷
③冰川融化加剧 ④冰川面积扩大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B 全球变暖会使格陵兰地区的冰川消融加快,则地表冰雪减少而反射率下降。
4.(2019 河北衡水中学期中)分析“格陵兰反照率变化”可知,气候变化对西伯利亚地区的影响有( )
17
①可以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
②森林带分布范围向北扩展
③高山上林带上限位置下降
④北部海岸线位置向南退缩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D 全球变暖会使寒冷的西伯利亚热量条件改善,从而使森林带向北扩展;北部因北冰洋极冰的融化、
海平面上升,及陆上融雪量激增而入海水量上涨,最终导致海岸线位置向南退缩,故②④正确。
2019 年 1 月以来,吉林省少雨雪,几乎无积雪覆盖,且出现最暖 1 月。全省平均气温为-11.3℃,较常年高
4.3℃,居历史同期高温第 1 位。下表为 2019 年 1 月吉林省九市州平均气温、距平值及高温排位。据此完成
下面两题。
长春 吉林 通化 松原 辽源 白城 白山 四平 延边
平均
气温
(℃)
-11.6 -11.8 -11.2 -11.1 -12.2 -11.2 -13.2 -10.1 -9.9
距平
值
(℃)
4.5 5.2 3.7 5.1 4.3 4.9 3 4.3 3.8
高温
排位
2 1 4 1 6 1 5 1 1
5.(2019 吉林三调)据表可知( )
A.1 月份九市州气温最低值出现在白山,为-13.2℃
B.吉林省九市州平均气温较常年低
C.长春、松原、白城、四平、延边突破历史同期高温极值
D.吉林市平均气温为-11.8℃,在九市州中距平值最高,居历史同期高温第 1 位
答案 D 据表格可知,1 月份九市州平均气温最低值出现在白山,为-13.2℃;吉林省九市州平均气温较常年
高;吉林、松原、白城、四平、延边突破历史同期高温极值。
18
6.(2019 吉林三调)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暖,吉林省某些地区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不断加剧,原因可能是
( )
A.蒸腾加剧
B.气温更低
C.太阳辐射减弱
D.降雪减少、雪期推后
答案 D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吉林省各地区降雪减少且雪期推后、缩短,导致积雪对植被的保护作用下降,
从而使冻害加剧,D 项正确。
读世界某区域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面两题。
7.(2019 湖南株洲教学质检)图示地区降水量南部少于北部的原因主要是( )
A.南部纬度低,气温高
B.南部受西风影响时间短
C.南部处于山地背风坡
D.南部受暖流影响较小
答案 B 结合图示信息,该地区南部主要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影响时降水较多;而北部为温带海洋
性气候,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湿润,降水较多。据此判断图示地区南、北部降水量的差异主要是受西风影
响时间不同所致。
8.(2019 湖南株洲教学质检)冬雨率是指冬季降水量占全年的百分率。下列城市冬雨率最高的是( )
A.巴塞罗那 B.马德里
19
C.巴伦西亚 D.塞维利亚
答案 D 结合上题分析及四城市气候特征知,塞维利亚处于该区域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
压带控制降水稀少,冬季则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冬雨率最高。
研究表明,近三十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面积呈减少趋势,北极地区出现了气候变暖的北极放
大效应。北极地区平均气温上升速度是全球平均气温上升速度的两倍,但夏季升温幅度小于冬季。海冰的减
少催生了北极地区的航运业,北极航道能缩短中国同欧洲、北美洲间的海上航程。气象工作者研究出一种尽
量符合北极地区自然景象的四季划分标准,以 5 天平均气温为标准,把冬季以后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大于 10℃时
作为春季的开始,海冰开始融化。下图是北极地区 2003—2010 年不同季节海冰面积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
三题。
9.北极地区海冰面积最大的月份是( )
A.12 月 B.1 月 C.2 月 D.3 月
答案 D 由材料可知,春季(4—6 月)海冰才开始融化,因此海冰面积最大的时间是冬季末,即 3 月份,故选 D。
10.北极地区夏季的升温幅度小于冬季的可能原因是( )
A.夏季海冰融化释放的热量多
B.冬季海水结冰吸收的热量多
C.夏季海水升温慢,是“冷源”
D.冬季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强
答案 C 夏季,海冰融化是吸热过程,不利于近海面大气升温,冬季海水结冰是放热过程,利于近海面大气升
温,排除 A、B;“北极海冰面积呈减少趋势”,说明北极海域不结冰水域广,则夏季海洋升温慢,是近海面大气
的“冷源”,不利于近海面大气升温,冬季海洋降温慢,是近海面大气的“热源”,利于近海面大气升温,选项 C
正确;反射强会使冬季冰面温度更低,而不利于近海面大气升温,则 D 错误。
11.与传统航线相比,船舶在北极航线航行过程中( )
20
A.航行速度较快 B.航行速度稳定
C.航行方向多变 D.单位距离能耗低
答案 C 北极航线附近多冰山、浮冰,船舶为避开冰山、浮冰,需保持较低的航行速度,且航行方向要不断
变化,故选 C。
二、非选择题
12.(2019 四川遂宁三诊)读世界部分地区某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阴影部分为海洋),回答下列问
题。
(1)推断图示气压形势出现的季节,并说明依据。
(2)简析 M 地此时的天气特点。
(3)写出 N 所在等压线的气压值,并简述 N 所在气压中心对当地气候的影响。
答案 (1)夏季。海洋上大范围的高压中心(副热带高气压带)位置偏北;同纬度海洋的气压高于陆地;地中海
及沿岸地区(地中海气候区)受高压脊控制。
(2)M 此时受高压脊控制,天气晴朗,气温较高。
(3)1 016 hPa;当地为地中海气候;N 所在高压中心加剧了其夏季的炎热干燥程度;拓宽了地中海气候区的
分布范围。
13.(2019 安徽合肥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本州岛北部最冷月气温 0℃等温线和该月降水量分布图。
(1)指出 N 地的气候类型并说出判断依据。
21
(2)描述本州岛最冷月从 M 地到 N 地降水量变化特征,并分析该月 M、N 两地降水差异的成因。
答案 (1)亚热带季风气候。
该地最冷月温度大于 0℃,地处亚热带;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处在世界最大的大陆和最大的大洋之间(海陆
热力性质差异大),为季风气候。
(2)从 M 地到 N 地降水量先减少后增多。
降水 M 地多于 N 地;冬季盛行西北季风,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增温增湿,受中部山脉抬升 M 地降水多,背风
坡气流下沉,N 地降水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