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2 MB
  • 2021-09-11 发布

2020版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2课时学案中图版必修1

  • 1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2课时 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学习目标] 1.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的自然现象,如城市风。2.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成因,掌握高空风和近地面风的形成及特点。3.掌握等压线图和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及应用。‎ 一、热力环流 ‎1.概念 由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 ‎2.形成过程 ‎(1)垂直运动 ‎(2)水平运动 18‎ ‎3.常见形式: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 判断 ‎1.上图中A′的气压高于A。( × )‎ ‎2.同一水平面上,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 √ )‎ ‎3.在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气压也越低。( √ )‎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北半球)‎ ‎1.风形成的过程 ⇒⇒⇒ ‎2.风形成的原因 ‎(1)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2)根本原因:地表受热不均。‎ ‎3.低空风和高空风的成因(以北半球为例):‎ 类型 受力示意图 风向 高空风 F为水平气压梯度力;P为地转偏向力;v为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低空风 F为水平气压梯度力,P为地转偏向力,f为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判断 ‎1.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 √ )‎ ‎2.摩擦力与风向相反,使风速减小。( √ )‎ ‎3.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 )‎ ‎4.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 )‎ 18‎ 探究点一 热力环流 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发明的。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制成会漂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信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 ‎(1)诸葛孔明发明的如此简陋的天灯是怎么升空的?‎ ‎(2)孔明灯里面蕴涵着什么样的大气原理?‎ ‎(3)在下图中绘制热力环流,将A、B、C、D四点按气压和气温由大到小的顺序分别排序,并说明判断过程。‎ 答案 (1)孔明灯里的空气受热后膨胀上升。‎ ‎(2)热力环流。‎ ‎(3)‎ 气压:PA>PD>PC>PB。在高空和近地面各画一条水平线作参照,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PA、PD>PB、PC;等压面下面点的气压高于等压面上面的点,PA>PD,PC>PB。‎ 气温:TD>TA>TC>TB。在高空和近地面各画一条水平线作参照,近地面气温高于高空TA、TD>TB、TC;盛行上升气流处近地面空气温度高于同高度地点,TD>TA;上升气流使C处温度升高,TC>TB。‎ ‎1.热力环流的形成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近地面冷热不均→气流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近地面和高空在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热力环流。如下图所示:‎ 18‎ ‎2.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热力环流是一种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山谷和山坡受热不均、人类活动等都可能导致热力环流的形成。具体分析如下:‎ 18‎ ‎(1)海陆风 ‎(2)山谷风 ‎(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中“三个关系”的判读方法 ‎(1)气温与气压的关系: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近地面气温低,空气冷却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如上图中甲、乙、丙三地所示)。‎ ‎(2)风与气压的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如上图中①②③④所示)。‎ 18‎ ‎(3)等压面的凸凹与气压高低的关系:等压面凸向高处的为高压,凹向低处的为低压,可形象记忆为“高凸低凹”(如下图所示)。‎ ‎(2018·宁夏期中)读图,回答1~2题。‎ ‎1.如果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B.温度:A>B C.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D.气压:D>A>B>C ‎2.如果此图是城市热岛环流侧视图,在②处进行植树造林,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 A.增温和增湿 B.净化和增温 C.净化和增湿 D.减湿和降温 答案 1.A 2.C 解析 第1题,热力环流是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从图中可知A处气流下沉,B处气流上升,故温度B>A。根据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可知A、B两地气压高于C、D两地;根据水平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可知A>B、C>D,故四地气压为A>B>C>D。第2题,若图示为城市热岛环流侧视图,在②处植树造林,可以对城市空气起到净化和增湿作用。‎ 探究点二 大气的水平运动 ‎1.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风力发电是把风的动能转化为电能,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理论上讲,高空风能项目效益要显著高于低空风电项目。美国环境和气候科学家在报告中指出:来自高空急流的风所生成的能量是全球所需能量的100多倍。‎ 请按以下三种情况,描述风向的特点并以北半球为例画出示意图。‎ ‎(1)受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2)高空大气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 ‎(3)近地面大气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受单一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风向垂直于等压线。‎ ‎(2)高空大气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3)近地面大气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2.读“北半球某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用文字标出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 ‎(2)比较A、B两地的风力大小,并说明原因。‎ ‎(3)在图中分别画出A、B两地的风向。(用虚线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用实线画出风向)‎ 18‎ ‎答案 (1)‎ ‎(2)A处的风力较大,原因是该处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3)见上图。‎ ‎1.影响风的三种力 作用力 方向 大小 对风的影响 风速 风向 水平气压梯度力 始终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 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 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地转偏 向力 始终与风向垂直 大小随纬度增大而增加,赤道为零 不影响风速大小 北半球使风右偏,南半球使风左偏 摩擦力 始终与风向相反 大小与下垫面性质有关,下垫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反之越小 使风速减小 与其他两力共同作用,使风向斜穿等压线 ‎2.风力的判读 ‎(1)同一幅图,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风力越小。‎ ‎(2)不同图幅,两条相邻等压线差值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差值越小,风力越小。‎ ‎3.风向的确定 第一步:画出与等压线垂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 18‎ 第三步:按照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的偏转规律画出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成30°~45°偏角的风向。(如下图)‎ 下图示意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读图,回答3~5题。‎ ‎3.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 A.⑥或⑦ B.②或⑥ C.④或⑧ D.③或④‎ ‎4.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时,⑤为水平气压梯度力,⑦为北半球高空风向,⑥为近地面风向。第4题,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PMPC,PB>PD。‎ ‎②因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进而造成等压面发生弯曲,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上凸处气压高,下凹处气压低,即PC>PD,PB>PA。‎ ‎③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状况相反,若近地面为高压,则高空为低压。‎ ‎(2)判断下垫面的性质 ‎①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夏季,等压面下凹者为陆地、上凸者为海洋(湖泊)。冬季,等压面下凹者为海洋(湖泊)、上凸者为陆地。‎ ‎②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同陆地,绿地同海洋。‎ ‎③判断城区与郊区:等压面下凹者为城区、上凸者为郊区。‎ ‎(3)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 等压面下凹处,多阴雨天气,日较差较小,如上图中A地;等压面上凸处,多晴朗天气,日较差较大,如上图中B地。‎ 18‎ ‎(1)判断A、B、C、D四地的气压高低。‎ ‎(2)判断A、B两处下垫面的性质。‎ ‎(3)判断A、B两处的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的大小。‎ ‎ (1)PB>PA>PC>PD。‎ ‎(2)①若A、B为陆地或海洋 夏季:A为陆地,B为海洋 冬季:A为海洋,B为陆地 ‎②若A、B为裸地或绿地 夏季:A为裸地,B为绿地 冬季:A为绿地,B为裸地 ‎③若A、B为城区或郊区 A为城区,B为郊区 ‎(3)A处多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小;‎ B处多晴朗天气,气温日较差大。‎ 读“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气压图”,回答(1)~(2)题。‎ ‎(1)若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构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  )‎ A.M→N→O→P→M ‎ B.P→O→M→N→P C.M→N→P→O→M ‎ D.N→M→O→P→N ‎(2)下面图中正确表示N地在垂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是(  )‎ 答案 (1)A (2)A 解析 第(1)题,气流总是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则近地面由M流向N,高空由O流向P;依据热力环流图可判断,图中M、N为近地面两点,O、P为高空两点,且O、P分别对应位于N、M上空;M地气压高,说明是近地面气温较低处,气流由P下沉至M;则N为近地面气温较高处,气流上升至O。故A项正确。第(2)题,图中显示N地为近地面热低压区,故气温高于两侧、气压低于两侧同一高度,则A项正确。‎ 18‎ ‎(2018·桂林高中期中)读图,回答1~2题。‎ ‎1.上图表示的是(  )‎ A.北半球高空大气运动 ‎ B.南半球高空大气运动 C.北半球近地面大气运动 ‎ D.南半球近地面大气运动 ‎2.图中箭头①表示(  )‎ A.地转偏向力 B.水平气压梯度力 C.摩擦力 D.风向 答案 1.A 2.A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知风向右偏,且最终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故该图为北半球高空中的风。第2题,图中箭头①始终垂直于风向,为地转偏向力。‎ ‎3.(2018·昆明期中)读“北半球某地的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判断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的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在图中用箭头标出环流模式。‎ ‎(2)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____地,其对应的天气状况常为____________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__地。‎ ‎(3)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___________地。‎ ‎(4)在图中画出高空的等压面弯曲状况。‎ 答案 (1)甲>乙>丙>丁 画图略(呈逆时针流动)‎ ‎(2)乙 阴雨 甲 (3)甲 ‎(4)画图略(与近地面弯曲方向相反)。‎ 18‎ 解析 (1)根据近地面等压面的弯曲状况可知,甲地气压高于乙地,由此可知四地气压的大小关系为甲>乙>丙>丁,热力环流呈逆时针流动。(2)图中乙地气温较高,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甲地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大。(3)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甲处表示郊区,乙处表示市区。(4)根据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相反可画出高空等压面。‎ ‎4.读“大气中的风向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其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 ‎(2)若无④,只受①③影响,则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__,①与③的关系是________。‎ ‎(3)实际大气中的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____。此图表示的地区在________半球。‎ ‎(4)图中M、N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垂直 由高压指向低压 ‎(2)平行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成一夹角 北 ‎(4)N N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与风向、风速之间的关系。图中①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应为水平气压梯度力;②与等压线成一夹角,从高压指向低压,应是风向;③与风向垂直,应为地转偏向力;④与风向方向相反,应是使风速减小的摩擦力。‎ ‎(2017·天津统考)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如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1~2题。‎ 18‎ ‎1.据图文材料可知,此时(  )‎ A.①处为陆风 B.②处盛行上升气流 C.③处风力小于①处 D.④处更易形成降水 ‎2.关于城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减弱 B.围湖造陆使湖陆风增强 C.湖陆风使城市昼夜温差减小 D.湖陆风使城市湿度下降 答案 1.D 2.C 解析 第1题,由示意图的风向标可判断①处气流由湖泊吹向陆地,为湖风;白天陆地比湖泊增温快,④处陆地气流上升,易形成降水;②处湖泊气流下沉,③处比①处风力大。第2题,白天,湖陆风由湖泊吹向城市;夜晚,湖陆风由城市吹向湖泊,可减小城市昼夜温差,增加城市湿度。‎ ‎“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温差最大可达‎30 ℃‎左右,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温润凉爽的小气候。读图,完成3~4题。‎ ‎3.“冷岛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受控大气环流的差异 B.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 C.阳光照射强弱的差异 D.绿洲与沙漠距海远近不同 ‎4.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冷岛效应”最显著的是(  )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答案 3.B 4.D 18‎ 解析 第3题,根据材料,“冷岛效应”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绿洲与沙漠温度不同是因为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所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B对。第4题,读图,图中甲、乙、丙三地的绿洲面积小,“冷岛效应”不明显,A、B、C错。丁地位于图示西部地区,绿洲面积大,“冷岛效应”最显著,D对。‎ ‎(2018·南昌期中考试)如图为“对流层大气某要素等值面垂直分布图”。据此回答5~6题。‎ ‎5.若a、b、c、d、e为不同温度值,则气压值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 B.乙>甲>丁>丙 C.甲>乙>丁>丙 ‎ D.乙>甲>丙>丁 ‎6.若a、b、c、d、e为不同气压值,则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 A.甲→乙→丁→丙→甲 B.丁→丙→甲→乙→丁 C.乙→甲→丙→丁 D.乙→甲→丙→丁→乙 答案 5.C 6.D 解析 第5题,若a、b、c、d、e为不同温度值,根据气温垂直分布规律可知五地气温是a>b>c>d>e,由此可知乙地气温高、气压低,甲地气温低、气压高,结合热力环流原理可知四地气压值大小为甲>乙>丁>丙。第6题,若a、b、c、d、e为不同气压值,则乙地为高压,甲地为低压,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可知四地气流运动方向为乙→甲→丙→丁→乙。‎ 等压线是某一水平面上气压相同各点的连线。据此回答7~8题。‎ ‎7.下列四幅等压线图中,P点所在位置风力最大的是(  )‎ ‎8.B图(北半球)中P地的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答案 7.C 8.A 解析 第7题,C、D图中气压梯度大于A、B图中,且C图中P处等压线最密集,故P点所在位置风力最大的是C图。第8题,P点在北半球,北部为高压,故P点的风向为东北风。‎ 18‎ ‎(2018·甘肃四校联考)下图为“北半球等压线图”(单位:hPa)。读图回答9~10题。‎ ‎9.如果所示等压线位于近地面,F1、F2、F3为A处空气所受的外力的方向,则F1、F2、F3依次为(  )‎ A.摩擦力、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B.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 C.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气压梯度力 D.摩擦力、地转偏向力、气压梯度力 ‎10.如果所示等压线位于高空,F1为气压梯度力方向,则风向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9.B 10.D 解析 第9题,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应与等压线垂直,且由高压指向低压,故F1为气压梯度力,只有B项符合该要求,所以可以判断B项正确。第10题,高空大气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又因位于北半球,所以可以判断④表示的风向正确。‎ ‎(2018·山西太原高一月考)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气压分布(单位:百帕)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四地中风速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图中④处风向可能是(  )‎ 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答案 11.C 12.D 解析 第11题,图中①②③④四地,③处等压线最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速最大。第12题,图示为北半球某地近地面气压分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④处风向可能是东南风,所以D正确。‎ 18‎ ‎13.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区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图(单位:hPa)”。回答下列问题。‎ ‎(1)从气压分布看,甲处是__________,乙处是____________。从气压分布状况看,甲、乙两处之间最大气压差可能为________hPa。‎ A.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