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2.30 KB
- 2021-09-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考情回顾
考纲展示
命题趋向
自然界的水循环
2017·北京卷,36;2017·天津卷,13;
2016·全国卷Ⅱ,9~11;
2016·全国卷Ⅲ,7~9
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以热点事件、统计图为切入点,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2.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2016·北京卷,10;2016·江苏卷,19;
2016·上海卷,13~14
第10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
1.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体的三种类型
(2)陆地水体的关系:具有__相互补给__的关系。
2.水循环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1)水循环过程
水循环示意图
①水循环环节
A__蒸发__、B降水、C__水汽输送__、D__降水__、E地表径流、F__植物蒸腾__、G__地下径流__、H__下渗__。
②三大类循环及过程
海上内循环:__A__→__B__。
海陆间循环:A→C→D→E、H、G。
陆地内循环:F、I→D。
(2)地理意义
①维持全球水的__动态平衡__。
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③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④不断__塑造__着地表形态。
一 水循环
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特点
水循环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其主要环节和特点可总结如下:
类型
主要环节及示意图
特点
例证
海陆间循环
是最重要的循环,又称大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地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长江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的地表径流输送,夏季风参与了水汽输送
陆地内循环
循环水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
海上内循环
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意义
海洋上的狂风暴雨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改变地表径流——最主要的影响方式
人类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2)影响地下径流
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流方向等。
(3)影响局部地区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
(4)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5)影响下渗
城市地面的硬化、植被的破坏、植树造林等措施都会影响地表水的下渗。
学习水循环须注意的问题
(1)水循环按照发生领域分为三类,其中海陆间循环包括的环节最多,涉及的范围大,下垫面(包括海洋和陆地)全参与,因而被称为大循环。但是在三种循环类型中,海上内循环参与的水量最多。
(2)在外流区,既有海陆间大循环,又有陆地内循环;在内流区只发生陆地内循环。
(3)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三态变化,外因是其能量来源,即太阳能和重力势能。
(4)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地表径流,主要通过改变径流输送,进而改变下垫面特点。
[例1](2016·全国卷Ⅲ)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1)~(3)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B )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C )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D )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解析 第(1)
题,森林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森林植被遭破坏后,一方面降水较多的季节下渗减少,从而使更多降水转化为坡面径流,使河流汛期径流量增加;另一方面汛期地下水减少使其在枯水期补给河流的水量也减少,进而导致枯水期水位下降,所以河流径流量的年内波动强烈,A项错误,B项正确;降水变率主要取决于该地的气候,小范围森林植被遭破坏,对降水影响较小,C项错误;河道淤积是森林植被遭破坏后,降水冲刷地面,河水含沙量增加的结果,而不是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的原因,D项错误。第(2)题,森林植被恢复后,植被覆盖率增加,植物蒸腾作用会明显加强,但是山地绿化只是小范围的植被变化,对降水影响较小,①说法错误,③说法正确;植被恢复后下渗增加,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加,②说法错误,④说法正确。第(3)题,森林植被恢复后,下渗增加,透水岩层中含水量增加,则甲、乙两河径流总量会减少,A、B项错误;从图中岩层倾斜状况可知,同一岩层的海拔在甲河流一侧高于乙河流一侧,因此降水时甲河流一侧山体的降水转化形成的地下水就会成为乙河流的补给水源,导致甲河流径流量减少,乙河流径流量增加,C项错误,D项正确。
影响地表径流及下渗的因素分析
(1)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分析
影响因素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年降水量
决定地表径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
流域面积
同地表径流量成正比
植被
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
地质条件(土壤质地)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或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地表径流减少
蒸发
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旺盛,减少地表径流
人类活动
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小
(2)影响下渗的因素分析
二 河流的补给类型比较
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和地质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
补给类型
补给季节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示意图
雨水补给
多雨季节
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和年际变化
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春季
气温高低、积雪储量、地形状况
东北地区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
主要在夏季
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
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湖泊水补给
全年
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
普遍地下水
补给
全年
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
普遍
2.河流补给类型的判断
(1)依据河流所在的地区判断
分析思路:图示地区经纬度或海陆轮廓→图示区域气候特征→河流补给类型。例如,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云贵高原区地下水补给较多;东北地区的河流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春汛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形成的,夏汛是雨水补给形成的。
(2)依据径流变化过程判断
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变化较大,其径流量的变化随降雨量的变化而变化;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汛期在夏季;地下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平稳而可靠;湖泊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使径流变化较小;春季有明显春汛的则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3.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当河流水位高于湖面或潜水面时,河流水补给湖泊或地下潜水;当河流水位低于湖面或潜水面时,湖泊水或潜水则补给河流。河流沿岸湖泊对河流径流还起着调蓄作用,在洪水期蓄积部分洪水,可以延缓、削减河流洪峰。人工湖泊——水库更是可以起到人工拦蓄洪水,并按人们的需要来调节河川径流变化的作用。如下图所示:
[例2]读图,回答问题。
据图1、图2中的信息,概括出B城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请答出三项。
解析 图中地形信息显示,B城位于盆地中,附近河流源于森林地带,因此含沙量较小,且河流流量较稳定,盆地内地形平坦,故河流流速较缓,结合B城的气候统计图,可以看出河流的流量季节变化较小,汛期也较长。
答案 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小;水位季节变化较小;含沙量较小;流速较缓;汛期较长。
2016年6月1日,由于连续暴雨,武汉开启看海模式,多条街道被淹,儿童节成泼水节。武汉曾经优于水,如今却忧于水,目前武汉城区湖泊有38个,而在建国初期,这一数字是127个。据此完成1~2题。
1.改革开放以来武汉湖泊快速萎缩的最主要原因是( C )
A.泥沙淤积 B.围湖造田
C.城市建设 D.拦湖养殖
2.如今的武汉忧于水,主要是因为湖泊的萎缩显著影响了水循环环节中的( B )
A.大气降水 B.地表径流
C.地下径流 D.蒸发
解析 第1题,改革开放后,武汉城镇化步伐加快,新建很多居住区和工业区,需要大量的土地,大量湖泊被侵占,甚至完全填平。第2题,由于大量湖泊萎缩,下雨时,地表径流失去原来的排放处,只能在市区集聚,从而引发严重的城市内涝问题。
图1为长江流域H河部分河段示意图,图2为Q点河流水位和P点湖泊水位某年随季节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示湖泊水补给河流水的主要季节是( C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7、8月河流与湖泊水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D )
A.农业生产用水量大
B.南水北调调水量大
C.上游水库的调节
D.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解析 第3题,据图2可知,秋季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水位,其他季节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所以湖水补给河水的季节主要是秋季。选C项。第4题,农业用水量及南水北调对长江流域的河湖水位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B项错误;上游水库的调节会使河湖水位更加稳定,C项错误;该地河湖水位在7、8月份较低,主要原因是受伏旱天气的影响,即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选D项。
下图是某水库一年中流入量、流出量的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5~7题。
5.该水库一年中储水量逐渐减少的时段是( C )
A.从1月到3月 B.从1月到6月
C.从4月到9月 D.从6月到12月
6.若入库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则该水库可能所在地区及主要降水季节分别是( D )
A.开普敦 夏季
B.澳大利亚东南部 冬季
C.亚洲东部 夏季
D.地中海沿岸 冬季
7.水库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为( A )
A.可使下游径流量变得平稳
B.可以减少河流的径流量
C.可以增加河流的径流量
D.可以减少支流的汇水量
解析 第5题,从图中曲线可看出,3月份之前,水库水流入量大于流出量,水库储水量逐渐增多;3月份水库水流入量和流出量相等,水库储水量达到最大;3月份之后到9月份,水库水流入量小于流出量,水库储水量逐渐减少;9月份之后,水库水流入量大于流出量,水库储水量又逐渐增多。第6题,该水库在北半球的冬半年蓄水量较大,且当地入库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即冬季降水丰富,该地可能为地中海沿岸的地中海气候。第7题,水库对河流径流具有削峰补枯的作用;水库可控制上游干流及支流的来水,对下游径流起调节作用,使水库下游的径流变得更加平稳。
[例]读我国某河流水文站月累积径流量示意图,回答(1)~(2)题。(8分)
(1)从图中可知,该水文站的汛期主要集中在( )
A.1~3月 B.4~6月
C.7~9月 D.10~12月
(2)该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
A.地下水 B.冰川融水
C.降水 D.积雪融水
[答题送检]来自阅卷名师报告
错误
致错原因
(1)
易错选D。不清楚“月累积径流量”的含义,误以为10~12月径流量最大
(2)
易错选B或D。错误判断4~5月补给类型为积雪融水或7~8月为冰川融水,对我国各地的降水特点理解不准确
[解析] 第(1)题,解答本题需要正确理解题干中关键词“月累积径流量”的含义,注意图中曲线的倾斜状况(即斜率)。月累积径流量是某一月及其以前各月的径流量之和,由图可知,7~9月月累积径流量曲线的倾斜角度最大,说明该时期降水量大,河流水量迅速增加,形成汛期。第(2)
题,在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中,地下水补给最为稳定,季节变化小,但补给水量小;冰川融水、积雪融水受气温影响大,积雪融水多发生在春季,冰川融水一般在夏季,即北半球的6、7、8月份补给量较大;降水补给主要在雨季,我国华北、东北地区降水集中于7、8月。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河流在夏季获得的补给量最大,因此以降水补给为主。
[答案] (1)C (2)C
读长江全年补给水源示意图,回答1~2题。
1.读图判断长江补给水源( C )
A.b是雨水补给,a是冰雪融水补给
B.a是地下水补给,c是冰雪融水补给
C.a是雨水补给,b是冰雪融水补给
D.a是冰雪融水补给,c是地下水补给
2.图中显示冬季b项很少,其原因是( B )
A.雨季结束,降水较少
B.气温较低,冰雪不会融化
C.地下水位较低,无法补给河流
D.农业灌溉减少,下渗减少
解析 第1题,读长江全年补给水源示意图可知,a是一年中补给量最多的类型,应为雨水补给;b冬季几乎没有补给,是冰雪融水补给;c类型在四季中都有且补给数量稳定,应为地下水补给。第2题,b为冰雪融水补给,冬季气温低,冰雪不能融化,故补给量很少。
课时达标(十)
湖陆风是因湖水和周围陆地热力性质差异,而在沿湖地区形成的一种周期为一日的风(在夜间风从陆地吹向湖面,昼间风从湖面吹向陆地)。图中L是我国著名湖泊。据此完成1~2题。
1.依据水循环的原理,直接补给湖水最多的水体是( C )
A.大气降水 B.下渗水
C.地表径流水 D.冰雪融水
2.每年7~8月份湖陆风最显著,因为这个时期( D )
①湖水面积较大 ②湖周围陆地面积较大 ③人类活动对环境干扰频繁 ④影响此地的盛行风比较弱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解析 第1题,图中有多条河流注入湖泊,则地表径流水是直接补给湖水最多的水体。注意该地位于东部季风区,不会是冰雪融水;“直接补给”则不会是大气降水。第2题,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多,河流处于汛期,故湖泊水位高,湖水面积大,则与周围陆地之间的热力性质差异较明显;长江中下游此时受副高控制而盛行下沉气流,盛行风比较弱。
下图表示“绿水”资源与“蓝水”资源的划分,“蓝水”是降水中形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部分,“绿水”是降水下渗到土壤中的水,最终会进入大气。读图完成3~4题。
3.据图( A )
A.“蓝水”和“绿水”根本来源相同
B.“蓝水”数量与“绿水”数量相同
C.“绿水”主要指地表和地下径流
D.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绿水”
4.“绿水”( C )
A.直接参与了地表形态的塑造
B.对海陆间循环产生明显影响
C.吸收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
D.对湿润地区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解析 第3题,由图可知,绿水和蓝水均来自于大气降水。第4题,绿水是土壤水蒸发到大气的部分,是空气中的水汽,可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
基流也叫底水,是河道中常年存在的那部分径流。基流指数是基流占河流径流的比重。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河流基流指数与气温和地形的关系图,据图完成5~6题。
5.该河流可能分布在我国的( D )
A.东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西北地区
6.有关该地区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河网稠密,径流量大
B.为季节性河流
C.季节性积雪融水是河流主要的补给来源
D.河流含沙量大,多为外流河
解析 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基流指数随温度和高程的升高而增大,表明该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是永久性冰川积雪融水补给。第6题,西北地区为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很少,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是永久性冰川积雪融水补给,因此多为季节性河流。
柬埔寨的洞里萨湖是一个水量季节变化很大的大湖。洞里萨湖北部的吴哥通王城两边有两个巨大的长方形人工湖——西池和东池。这两个大水池并不是在地面挖坑形成的,而是在地面上四面筑起土墙形成高于地面的水库,是著名的古老的灌溉工程。读图,回答7~8题。
7.这两个地上水库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C )
A.雨水 B.地下水
C.湖泊水 D.人工提水
8.这两个地上水库能有效发挥灌溉作用的时间是( D )
A.2~6月 B.5~9月
C.8~12月 D.11~次年4月
解析 第7题,读图可知,洞里萨湖丰水期水位高于地上水库,说明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湖泊水。丰水期水库蓄水,枯水期为下边稻田提供灌溉水源,C正确。第8题,地上水库有效发挥灌溉作用为湖泊的枯水期时。柬埔寨位于中南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于夏秋季,河流枯水期为冬春季。故D正确。
下图是“我国某河流干流区位置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特征图”。读图,回答9~10题。
9.根据图示信息可推测,该河流( D )
A.冬季无结冰现象 B.以雨水补给为主
C.水位季节变化小 D.下游径流量最小
10.与1985~2000年对比,该流域2000~2010年水体面积大量减少的原因是( B )
A.蒸发量加大,下渗严重
B.耕地面积扩大,农田灌溉量增大
C.城镇规模过大,需水量增大
D.林地、草地减少,涵养水源能力差
解析 第9题,据经纬度判定图中河流是新疆的塔里木河,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A错误;补给水源以永久性冰雪融水为主,B错误;水位季节变化大,C错误;内流河下游水量最小,甚至断流,故D正确。第10题,读图,该地水体面积大量减少,而耕地大量增加,所以水体的减少与耕地有关,B正确;该地气候没有明显变化,蒸发、下渗变化不大,A错误;居住地变化较小,C错误;林地、草地减少,变化影响小,D错误。
下图为“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11~13题。
11.图中字母的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A )
A.a表示污水收集,b表示污水处理
B.a表示污水处理,b表示污水排放
C.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水的利用
D.a表示污水处理,b表示水的污染
12.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B )
A.减少区内水体蒸发量
B.提高区内水资源重复利用率
C.增加区内降水量
D.增加地下水储量
13.如果区内某水体发生了富营养化,可行的治理措施是( A )
A.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B.减少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C.减少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
D.增加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
解析 第11题,读图可知,供水系统提供可利用水源,产出产品的同时通过a转化为废水,则a是对污水的收集;废水通过b可重新返回区内水体和供水系统,遵循水资源循环利用原则,则b是对污水的处理。第12题,对废水进行处理、回收和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等都能增大供水量。区内水体的蒸发量、区内的降水量和地下水储量很大程度上是不为人的意志所改变的,减少蒸发量、增加降水量和增加地下水储量也不是发展的长远之计,所以可采取的措施是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第13题,区域水体发生富营养化,治理的关键在于增强水体的流动性,即增加来水量和出水量。
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克里雅河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缘的于田县境内,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22.99 mm,其中4~9月的降水量所占比重较大,6月份降水最多,平均为26.35 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 839.9 mm,集中在4~9月。下面两幅图分别为克里雅河流域示意图和克里雅河径流与气候变化距平图。
(1)在左图中绘出克里雅河的流向。
(2)简述克里雅河的径流特征及其成因。
(3)图示克里雅河的径流变化大致可以分为1957~1967年、1968~1972年、1973~1999年、2000~2009年四个阶段,分别说出四个阶段的径流变化特征,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及图示信息,判断与径流变化关系密切的因素,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解析 第(1)题,克里雅河自南向北流。第(2)题,河流的径流特征可从径流量的大小及季节变化、上下游径流量的变化等方面分析。成因可从气候、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第(3)题,读图即可判断各阶段的径流变化特征;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冰雪融水,所以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气温。
答案 (1)绘图略(自南向北)。
(2)特征:径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河流上游地区径流量大,进入下游后径流量减小,直至断流。
成因:地处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雨水补给少,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因人口增加,为发展生产,人们沿途引水灌溉;沙漠边缘地区下渗严重,蒸发旺盛,越往下游水量越小,最后消失。
(3)1957~1967年:上升阶段;1968~1972年:下降阶段;1974~1999年:波动时期,负距平为主;2000~2009年:上升阶段。
因素:气温。理由:径流量距平变化与气温距平变化一致;克里雅河流域降水少,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受气温影响大。
15.读有关尼罗河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主要支流有白尼罗河、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等。如下为尼罗河地理位置简图及尼罗河径流量构成示意图。
(1)尼罗河上游流量巨大,下游则流量较小,分析其原因。
(2)概述尼罗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分析尼罗河枯水期径流主要来自白尼罗河的原因。
解析 第(1)题,尼罗河上游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雨季降水较多,流量大;下游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少支流汇入,沿途因蒸发、下渗失去大量径流,所以流量较小。第(2)题,尼罗河流域流量最大的地区位于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雨季河流补给多,出现
在北半球夏半年;干季河流补给少,出现在北半球冬半年,所以洪水期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枯水期出现在北半球冬半年。第(3)题,白尼罗河源于南半球,尼罗河枯水期时,南半球为雨季,白尼罗河得到降水补给,径流量大;与此同时,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都进入枯水期,径流量小。所以尼罗河枯水期的径流主要来自白尼罗河。
答案 (1)上游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雨季降水较多,流量大;下游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少支流汇入,沿途因蒸发、下渗失去大量径流,流量小。
(2)季节变化特点:洪水期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枯水期出现在北半球冬半年。
原因:尼罗河流域流量最大的地区位于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雨季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河流补给多;干季出现在北半球冬半年,河流补给少。
(3)白尼罗河源于南半球。尼罗河枯水期时,南半球为雨季,白尼罗河得到降水补给,径流量大;与此同时,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都进入枯水期,径流量小。
相关文档
-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20182021-09-172页
-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20182021-09-172页
- 2020届一轮复习通用版专题7-1人口2021-09-1712页
- 《新坐标》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2021-09-1712页
-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20182021-09-172页
- 广东省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2018届高2021-09-175页
- 2020届一轮复习通用版专题2-4常见2021-09-1410页
-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18届2021-09-149页
-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2018届高三2021-09-146页
- 2020届一轮复习通用版专题9-2农业2021-09-14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