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1.00 KB
  • 2021-09-17 发布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 3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长安一中 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 期中考试 生物 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40 分) 1. 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 是( ) A. 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 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 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 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遗传规律发现过程中用到的实验材料和方法,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 【详解】A、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对于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基本无影响,因为杂合子也可用 来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A 正确; B、显隐性不容易区分,容易导致统计错误,影响实验结果,B 错误; C、所选相对性状必须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如果受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可能符合 自由组合定律,C 错误; D、不遵守操作流程和统计方法,实验结果很难说准确,D 错误。 2. 下图为三个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 B. 乙、丙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个体 C. 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D. 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染色单体 【答案】A 【解析】 - 2 - 【分析】 题图分析:甲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乙细胞含有 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 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详解】A、甲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丙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再结合染色体颜色可 知,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A 正确; B、乙细胞和丙细胞所代表的生物的染色体数目相同,都是 4 条,因此乙、丙细胞可能来自同 一个体,B 错误; C、甲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而乙、丙细胞中均含有同源染色体,C 错误; D、甲、乙细胞中都经过了着丝点分裂,因此其中不含姐妹染色单体,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 胞只有丙,D 错误。 故选 A。 【点睛】 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高茎杂合豌豆连续自交,后代中杂合子比例逐渐降低 B. 一对色觉正常夫妇生了一个红绿色盲儿子,他们再生育一个红绿色盲患者的概率是 1/4 C. 鉴定一株圆粒豌豆是不是纯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自交 D. 一对双眼皮(显性)夫妇生育了 6 个孩子都是双眼皮,则再生育一个孩子一定是双眼皮 【答案】D 【解析】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 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 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A、高茎杂合子豌豆连续自交,后代中杂合子的概率为(1/2)n,所以随着自交代数 的增多,纯合子比例逐渐提高,杂合子比例逐渐减少,A 正确; B、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患红绿色盲的儿子,色盲为伴 X 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 B/b 表示,则双亲的基因型为 XBXb 和 XBY,显然,二者生育的一个红绿色盲患者的概率是 1/4, B 正确; C、鉴别一株圆粒豌豆是不是纯合子可采用自交法和测交法,由于豌豆是严格的闭花授粉植物, - 3 - 因此,自交法是最简便的方法,C 正确; D、一对双眼皮(显性)夫妇生育了 6 个孩子都是双眼皮,则再生育一个孩子也不一定双眼皮, 如亲本的基因型均为 Aa,则会有 3/4 的可能性生出双眼皮的孩子,有 1/4 的可能性生出单眼 皮的孩子,D 错误。 故选 D。 【点睛】 4. 让杂合子 Aa 连续自交三代,则第四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 A. 1/4 B. 1/8 C. 1/16 D. 1/32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杂合子逐代自交,后代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1/2n,其中 n 为自交代数,故自交三 代,第四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1/8,B 正确,ACD 错误 。 故选 B。 5. 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相对 性状独立遗传。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的高秆品种(易倒 伏)杂交,F1 自交,F2 代中出现既抗病又抗倒伏类型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 A. RRdd,1/8 B. Rrdd, 1/8 C. RRdd,1/16 和 Rrdd,1/8 D. rrDD,1/16 和 RRDd,1/8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 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 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秆品种 rrdd 与一个纯合抗病高秆品种 RRDD 杂交,F1 的基因型 为 RrDd,F1 自交得 F2,F2 代中出现既抗病又抗倒伏类型的基因型为 R_dd,其中 RRdd 占的比 例为 1/4×1/4=1/16,Rrdd 占的比例为 1/2×1/4=1/8,即 C 正确。 故选 C。 6. 下列有关遗传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4 - A.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B. 性状分离指杂种后代出现不同基因型个体的现象 C. 等位基因指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的基因 D.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 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表现型=基因型+环境,基因型是表现型的内因,表现型相同, 基因不一定相同。 【详解】A、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棉花的细绒与粗绒,短绒 与长绒,A 错误; B、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表现型个体的现象,B 错误; C、等位基因指位于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 D 和 d 就是等位基因,C 正确; D、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而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般相同,如果环境不同, 表现型也可能不同,D 错误。 故选 C。 【点睛】 7. 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是指( ) A. 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之间的自由组合 B. 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的自由组合 C. 两亲本间的自由组合 D. 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组合 【答案】D 【解析】 【分析】 自由组合定律的主要内容为: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 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详解】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指的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 - 5 - 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的自由组 合,D 正确。 D 正确,ABC 错误。 故选 D。 8. 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下列问题( )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别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 的纯合度 ④检验杂种 F1 的基因型 A. 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B. 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C. 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D. 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答案】A 【解析】 【分析】 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 2、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 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 4、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 5、检验杂种 F1 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 【详解】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为纯种,可用测交法﹔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别显隐性,可以用杂交法或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常用自交法; ④检验杂种 F1 的基因型采用测交的方法。 故选 A。 9. 性染色体存在于( ) A. 体细胞 B. 精子 C. 卵细胞 D. 以上都有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内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其余为常染色体。 【详解】正常情况下,性染色体成对存在于体细胞中,成单存在于配子中,故 D 项符合题意, A、B、C 项不符合题意。 - 6 - 故选 D。 10. 外耳道多毛症是限雄遗传,父亲是患者,儿子全是患者,女儿全正常。该致病基因( ) A. 位于 X 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B. 位于 Y 染色体上 C. 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D. 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 (1)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男患者多于女患者;隔 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 (2)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 D 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女患者多于男患者;世 代相传; (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 续得病; (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 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 (5)伴 Y 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 【详解】结合分析可知,外耳道多毛症表现为限雄遗传,即父亲是患者,儿子全是患者,女 儿全正常,据此可知该致病基因位于 Y 染色体上,即 B 正确。 故选 B。 【点睛】 11. 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B. 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 C. 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D. 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 - 7 - 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 【详解】A、孟德尔在杂交实验前先去除未成熟花(花蕾期)的全部雄蕊,然后套上纸袋,待 雌蕊成熟时授粉,实现亲本杂交,A 错误; 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需要考虑雌蕊和雄蕊的发育程度,在花蕾期去雄,确保实现亲 本杂交,,B 错误; C、孟德尔根据亲本的杂交后代有无性状分离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C 错误; D、孟德尔成功的原因是选材好,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的特 性,D 正确; 故选 D。 【点睛】 12. A 和 a 为控制果蝇体色的一对等位基因,只存在于 X 染色体上。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 该等位基因分离的细胞是( ) A. 初级精母细胞 B. 精原细胞 C. 初级卵母细胞 D. 卵原细胞 【答案】C 【解析】 【详解】等位基因 A 和 a 存在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在细胞分裂中要发生该等位基因分离, 只有基因型为 XaXa 才可能发生,而雄性动物只有 XaY 或 XaY。只有在初级卵母细胞中才可能 发生 XaXa 等位基因的分离。 【定位】细胞分裂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1、等位基因存在于同源染色体上,本题应在XX上, Y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2、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13. 家鼠中短尾(T)与正常尾(t)为显性。短尾鼠和异性正常鼠交配,后代中两种类型老鼠 各占一半;而短尾类型相互交配,能存活的短尾鼠和正常鼠之比为 2:1, 则可能有种基因型 的小鼠不能存活,该基因型是( ) A. TT B. Tt C. tt D. TT 或 tt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由题意分析可知,一只短尾鼠与一只正常鼠 交配,后代中正常尾与短尾比例相同,符合孟德尔的测交实验;而短尾类型相交配,子代中 - 8 - 有一类型死亡,能存活的短尾与正常尾之比为 2∶1,结果不是 3∶1,说明有个体死亡。 【详解】根据一只短尾鼠与一只正常鼠交配,后代中正常尾与短尾比例相同,即后代正常尾 ︰短尾=1:1 可知第一代是测交,则短尾亲本的基因型为 Tt,子代正常尾基因型为 tt,短尾基 因型为 Tt.又因为短尾类型相交配,子代中有一类型死亡,能存活的短尾与正常尾之比为 2∶1, 如果亲本有纯合子,则后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该实验中亲本短尾基因型全为 Tt,他们 之间杂交的后代基因型比例为 TT:Tt : tt=1:2:1,又因为第二代杂交结果是短尾比正常是 2:1,可 以推出不能存活的基因型为 TT。 故选 A。 14. 在下列遗传谱系中,只能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性状遗传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遗传系谱图可知,“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属于隐性遗传病的 是 A 和 B,B 选项中女患者的父亲正常,因此不可能是伴 X 隐性遗传病,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 遗传病。B 正确,ACD 错误。 故选 B。 15. 下列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几个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①形成四分体 ②同源染色体分离 ③交叉互换 ④细胞质分离 ⑤联会 ⑥染 色体复制 ⑦染色单体分离 ⑧着丝点分裂 A. ②①③④⑤⑧⑥⑦④ B. ⑥③②⑧⑤⑦①④ C. ⑥⑤①③②④⑧⑦④ D. ⑥⑤③⑧④⑦②①③ 【答案】C 【解析】 - 9 - 【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 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 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 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 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①四分体形成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②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③交叉互换发生在形成四分体之后,即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④细胞质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⑤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⑥染色体复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⑦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⑧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因此正确的顺序为:⑥⑤①③②④⑧⑦④,即 C 正确。 故选 C。 16. 金鱼草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 AA 为红色,Aa 为粉色,aa 为白色。红色与白 色杂交得到 F1 代,F1 代自交得到 F2 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红花个体所占比例为 1/4 B. 白花个体所占比例为 1/4 C. 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1/4 D. 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1/2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的分离定律适用 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只涉及一 对等位基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适用于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或两对上的等位基因且他们分别位于两对 或两对以上的同源染色体上。 红花金鱼草(AA)与白色金鱼草(aa)杂交得到 F1(Aa),F1 自交产生 F2,F2 中基因型及比例 - 10 - 为 AA(红花)∶Aa(粉红色)∶aa(白色)=1∶2∶1。 【详解】A、F2 中红花个体(AA)所占的比例为 1/4,A 正确; B、F2 中白花个体(aa)所占的比例为 1/4,B 正确; C、F2 中纯合子(AA 和 aa)所占的比例为 1/2,C 错误; D、F2 中杂合子(Aa)所占的比例为 1/2,D 正确。 故选 C。 17. 报春花的花色白色和黄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 和 a、B 和 b)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 立遗传,显性基因 A 控制以白色素为前提物合成黄色锦葵色素的代谢过程,但当显性基因 B 存在时,会抑制 A 的作用。现将 aabb 与 AABB 两个品种杂交得到 F1 代,F1 代自交得到 F2 代,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黄色植株的基因型是 AAbb 和 Aabb B. F1 的表现型是白色 C. F2 中黄色:白色为 3:5 D. F2 中的白色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是 7 种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显性基因 A 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锦葵色素的代谢过程,但当显性 基因 B 存在时可抑制其表达,因此只有 A 基因存在时(A_bb)植株的花色为黄色,A 和 B 同 时存在时(A_B_)植株的花色为白色,没有 A 基因时(aa_ _)也表现为白色。 【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有 A 基因存在无 B 基因存在时表现为黄色,因此黄色植株的基因 型是 AAbb 和 Aabb,A 正确; B、AABB 和 aabb 杂交,得到 F1 为 AaBb,由于存在 B 基因抑制 A 基因的表达,因此 F1 的表现 型是白色,B 正确; - 11 - C、根据题意可知,只有基因型为 A_bb 植株的花色为黄色,其它均为白色,因此 F1(AaBb) 自交得 F2 中 A_bb 占 3 /4 ×1/ 4 =3 16 ,因此黄色:白色的比例是 3:13,C 错误; D、F2 中的 A_B_和 aa_ _均表现为白色,因此白色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是 7 种,D 正确。 故选 C。 18. 果蝇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这对等位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而果蝇灰身(B) 对黑身(b)为显性,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将纯合的灰身白眼雄果蝇与纯合黑身 红眼雌果蝇杂交,再将 F1 中雌、雄个体杂交,产生 F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果蝇的眼色及体色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 F1 的基因型及表现型为 BbXAXa,BbXAY,灰身红眼 C. F1 中雌雄性别比例为 1:1 D. F2 代中,眼色出现性状分离的果蝇性别为雄性,其中红眼与白眼比例为 2:1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果蝇红眼和白眼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灰身和黑身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所以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纯合的灰身白眼雄果蝇基因型为 BBXaY,纯合黑身红眼雌果蝇 基因型为 bbXAXA,据此答题。 【详解】A、控制果蝇的眼色及体色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 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 正确; B、BBXaY 与 bbXAXA 杂交,后代 F1 的基因型为 BbXAXa、BbXAY,表现型都为灰身红眼,B 正确; C、由于没有致死基因,所以 F1 中雌雄性别比例为 1:1,C 正确; D、F1 中雌、雄个体杂交,即 BbXAXa 与 BbXAY 杂交,后代眼色的基因型为 XAXA、XAXa、XAY 和 XaY,因此,眼色出现性状分离的果蝇性别为雄性,其中红眼与白眼比例为 1∶1,D 错误。 故选 D。 19. 下列为某一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 I-1 为携带者。可以准确判断的是( ) A. 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 II-4 是携带者 - 12 - C. II-6 是携带者的概率为 1/2 D. Ⅲ-8 是正常纯合子的概率为 1/2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是根据遗传系谱图分析人类遗传病,先根据遗传系谱图判断遗传病的类型和基因的位置, 然后写出相关的个体的基因型,根据基因型进行相关的概率计算。 【详解】A、据图,该病表现为父母正常,子女患病,因而该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A 错误; B、如果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Ⅱ-3、Ⅱ-4 都是携带者,如果是伴 X 隐性遗传,则Ⅱ-4 一定带有致病基因,B 正确; C、如果是伴 X 隐性遗传,Ⅱ-4、Ⅰ-1 都为携带者,Ⅰ-2 基因型正常,Ⅱ-6 是携带者的概率 0, 如果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Ⅱ-6 为携带者的概率是 2/3,C 错误; D、如果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Ⅲ-8 是正常纯合子的概率为 1/3,如果是伴 X 隐性遗传,Ⅲ-8 是正常纯合子的概率为 1/2,D 错误. 故选 B. 【点睛】分析的关键点:本图“无中生有”为隐性,但无法判断基因所在的位置;但根据Ⅲ-9 为患者,则Ⅱ-4 一定是携带者。 20. 下列关于伴性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伴性遗传的基因存在性染色体上,其遗传和性别相关联 B. 位于 X 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往往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C. 位于 X 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往往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D. 伴性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答案】D 【解析】 【详解】A、伴性遗传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A 项正确; B、男性只有一条 X 染色体,只要 X 染色体上含有致病基因就能表现出来,而女性有两条 X 染色体,只有两条 X 染色体上都带有隐性致病基因时才患病,因此,位于 X 染色体上的隐性 遗传病,往往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B 项正确; C、女性的两条 X 染色体中,只要有一条带有显性致病基因,就可以患病,而男性只有一条 X 染色体,患病机会比女性少,C 项正确; - 13 - D、伴性遗传属于细胞核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D 项错误。 故选 D。 【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的能力。 21. 下图为某遗传病系谱图,正常色觉(B)对色盲(b)为显性,为伴性遗传;正常肤色(A) 对白化(a)为显性,为常染色体遗传。若Ⅲ-10 和Ⅲ-11 婚配,所生的子女中患病概率为( ) A. 2/3 B. 2/9 C. 1/2 D. 1/3 【答案】D 【解析】 【分析】 类型 计算方式 患甲病的概率 m,则不患甲病的概率为 1-m 患乙病的概率 n,则不患乙病的概率为 1-n 只患甲病的概率 m(1-n) 只患乙病的概率 n(1-m) 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 mn 只患一种病的概率 m(1-n)+n(1-m) 患病概率 m+n-nm 或 1-不患病概率 不患病概率 (1-m)(1-n) 【详解】因为Ⅱ6 号患白化病为 aa,Ⅱ7 号患红绿色盲基因型为 XbY,因此Ⅰ1 基因型为 AaXBY, - 14 - Ⅰ2 基因型为 AaXBXb,Ⅲ9 患白化病,则Ⅱ3 号基因型为 AaXBY,Ⅱ4 号基因型为 AaXBX—, Ⅲ10 号基因型为 A_XBY(2/3AaXBY,1/3AAXBY)因为Ⅲ12 患两种病,基因型为 aaXbY, Ⅱ7 号基因型为 AaXbY,Ⅱ8 号基因型为 AaXBXb,Ⅲ11 号基因型为:A_XBXb(2/3AaXBXb, 1/3 AAXBXb),Ⅲ-10 和Ⅲ-11 婚配生出患病小孩的概率为: 1-1/3×1/3×1×3/4-2/3×1/3×1×3/4-1/1×2/3×1×3/4-2/3×2/3×3/4×3/4= 1/3,ABC 错误,D 正确。故 选 D。 22. 对于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实验,不正确的描述是( ) A. 在显微镜视野内,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B. 在显微镜视野中存在染色体数目是正常体细胞二倍的细胞 C. 所有细胞中,处于分裂中期和后期的细胞最好辨认 D. 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精原细胞变为精子的过程 【答案】D 【解析】 【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 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 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 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 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病均匀的移向两级;末期,核 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由于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所处的时间占 95%左右,所以处于分裂间期的 细胞最多,A 正确; B、蝗虫精母细胞既进行有丝分裂,也进行减数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加倍,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二倍,因此,在显微镜视野中存在染色体数目是 正常体细胞二倍的细胞,B 正确; C、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排在细胞中央,后期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或着 丝点分裂,分开的同源染色体(子染色体)彼此分离,因此,处于分裂中期和后期的细胞最 - 15 - 好辨认,C 正确; D、在高倍显微镜下,不可以观察到细胞从精原细胞变为精子的过程,因为制片时细胞已经死 亡,不可能观察到细胞分裂的动态变化,D 错误。 故选 D。 【点睛】 23. 如图为正在进行分裂的某动物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 B. 分裂后每一个子细胞均具有生殖功能 C. 该细胞含同源染色体 2 对、DNA 分子 4 个、染色单体 0 个 D. 在此分裂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该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称为初级卵母细胞。 【详解】A、图示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A 错误; B、图示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其分裂后只有一个子细胞具有生殖功能,B 错误; C、该细胞含同源染色体 2 对、DNA 分子 8 个、染色单体 8 个,C 错误; D、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D 正确。 故选 D。 24. 黄色卷尾鼠彼此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1/2 黄色卷尾、1/6 黄色正常尾、1/4 鼠色卷 尾、1/12 鼠色正常尾。上述遗传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 控制黄色性状的基因纯合致死 C. 鼠色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 D. 卷尾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 【答案】B - 16 - 【解析】 【分析】 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 基因分离的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同时 也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2、由题意可知,黄色卷尾鼠彼此杂交,子代中黄色:鼠色=8:4=2:1,对于毛色来说,性状发生 了分离,说明该黄色卷尾鼠的黄色是杂合子,且黄色是显性性状﹔卷尾:正常尾=3:1,说明该 黄色卷尾鼠的卷尾是杂合子,且卷尾是显性性状,说明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 合定律。 【详解】A、由题意可知,该遗传现象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 错误﹔ B、子代中黄色:鼠色=2∶1,不符合 3∶1 的分离比的原因是控制黄色的基因纯合致死,导致后 代性状分离比偏离 9∶3∶3∶1 的情况,B 正确; C、鼠色由隐性基因控制并不是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1/2 黄色卷尾、1/6 黄色正常尾、1/4 鼠 色卷尾、1/12 鼠色正常尾的原因,C 错误; D、卷尾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并不是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1/2 黄色卷尾、1/6 黄色正常尾、 1/4 鼠色卷尾、1/12 鼠色正常尾的原因,D 错误。 故选 B。 25. 如图所示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情况,该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 3 个极体和 1 个卵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 1、3,则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 A. 1、3 或 2、4 B. 1、3 C. 1、4 或 2、3 D. 2、4 【答案】A 【解析】 【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 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染色体复制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 - 17 - 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 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 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病均匀的移向两级;末期,核 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由减数分裂过程可知:减数第一次分裂经过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 由组合产生了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极体,其中的染色体组合为互补关系;减数第二次分 裂过程经过了着丝点的分裂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最终形成了一个卵细胞和三个 极体;其中的一个极体由于和卵细胞经过次级卵母细胞的分裂产生,故该极体的染色体组成 与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相同,另外两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相同且与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表现 为互补,A 正确。 故选 A。 26. 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时都出现的现象是( ) A 同源染色体分离 B. 着丝点分裂 C. 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D. 染色体复制 【答案】C 【解析】 【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 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 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 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初级卵母细胞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次级卵母细胞分离时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A 错误; B、初级卵母细胞分离时着丝点不分离,B 错误; C、初级卵母细胞不均等分裂成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第一极体,次级卵母细胞不均等分裂 成一个卵细胞和第二极体,C 正确; - 18 - D、染色体复制发生在间期,D 错误。 故选 C。 27. 下列人类遗传病的系谱中(□○分别表示正常男女,■●分别表示患病男女),肯定属于显性 遗传病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判断遗传病的一般方式是:首先判断显隐性,即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如果为 隐性,则根据口诀(隐性看女性,女病男正非伴性),如果为显性,则根据口诀(显性看男病, 男病女正非伴性)。 【详解】A、图中看出,两个患者生了一个正常的孩子,即有中生无为显性,因此判断为显性 遗传病,A 正确; B、该系谱图无法判断遗传方式,可能是显性遗传病,也可能是隐性遗传病,B 错误; C、该系谱图属于隐性遗传病,C 错误; D、该系谱图无法判断遗传方式,可能是显性遗传病,也可能是隐性遗传病,D 错误。 故选 A。 28. 果蝇体细胞中有 8 条染色体,下图是其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分子的数目变化,其中可能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是( ) A. B. C. D. - 19 - 【答案】A 【解析】 【分析】 题意分析:根据 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关系可知: 图 A 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 分裂过程;B 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能处于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 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 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D 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 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详解】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所以只有 A 选项 的柱形图表示的时期可能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即 A 正确。 故选 A。 【点睛】 29. 人类的卷发对直发为显性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遗传性慢性肾炎是 X 染色体显性遗 传病。有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女人与直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男人婚配,生育一个 直发无肾炎的儿子。这对夫妻再生育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孩子的概率是( ) A. 1/4 B. 3/4 C. 1/8 D. 3/8 【答案】D 【解析】 【详解】设卷发基因为 A,则直发为 a;遗传性肾炎基因为 XB,正常为 Xb。 由生有一个直发无肾炎的儿子得出这个孩子基因型为 aaXbY。那么卷发患遗传肾炎的女人得基 因型即可推断出为 AaXBXb,直发患遗传肾炎的男人为 aaXBY。这对夫妻再生育一个卷发患遗 传性慢性肾炎的孩子的概率是 1/2(卷发概率)×3/4(遗传肾炎概率) =3/8,故选 D。 30. AbC、aBc、ABC、aBC 是某个体(AaBbCc)所产生的几种精细胞类型,至少需要几个精原细 胞( ) A. 2 B. 3 C. 4 D. 5 - 20 -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形成 4 个精细胞,但只有两种类型,所以 AbC 和 aBc 可能来源于同一个精原细胞,ABC 和 aBC 各来 自于一个精原细胞,即至少需要 3 个精原细胞. 故选 B. 31. 下图是 4 个家族遗传系谱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能是白化病遗传的家系是甲、乙、丙、丁 B. 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丙、丁 C. 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病携带者 D. 家系丁中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几率是 1/4 【答案】B 【解析】 【分析】 图甲中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有病的女儿,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图乙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 有病的儿子,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可能在常染色体上,也可能在 X 染色体上;图丙可能 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伴 X 显性遗传,但是肯定不是伴 X 隐性遗传;图 丁有病的双亲生出了正常的女儿,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详解】A、已知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所以四个家系中可能是白化病的家系有甲、 乙、丙,A 错误; B、已知红绿色盲是伴 X 隐性遗传,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甲、丙、丁都不可能是伴 X 隐性遗传, B 正确; C、已知家系乙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有病的儿子,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可能在常染色体上, 也可能在 X 染色体上。若在 X 染色体上,则患病男孩的母亲一定是该病基因的携带者,而其 父亲不是,C 错误; - 21 - D、已知图丁有病的双亲生出了正常的女儿,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若该病相关基因用(B/b 表示),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 Aa,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几率是 1/4×1/2=1/8,D 错误。 故选 B。 【点睛】 32. 一对夫妇生了一对“龙凤”双胞胎,其中男孩正常,女孩色盲。这夫妇的基因型是( ) A. XbY、XBXB B. XBY、XBXb C. XBY、XbXb D. XbY、XBXb 【答案】D 【解析】 【分析】 红绿色盲为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孩正常,基因型为 XBY;女孩色盲,基因型是 XbXb,男 孩的X 染色体来自母亲,则母亲一定含有 XB,女孩的两个 X 染色体均为 Xb,其中一个来自母 亲,另一个来自父亲,则父亲的基因型为 XbY,母亲的基因型为 XBXb。 【详解】根据分析,则父亲的基因型为 XbY,母亲的基因型为 XBXb,ABC 错误。故选 D。 33. 人的 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 Ⅲ)(如图所示)。由此可以推测( ) A. Ⅱ片段上有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 B. Ⅱ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率与性别有关 C. Ⅲ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女性 D. Ⅰ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片段Ⅱ为 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X 染色体上存在的基因,在 Y 染色体上有与之对应的等位 基因;片段Ⅰ与片段Ⅲ为非同源区段,非同源区段上的基因在另一条染色体上没有对应的等 位基因。 - 22 - 【详解】A、Ⅱ片段是同源区段,X 染色体与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的基因是相同的,不含有控 制男性性别的基因,A 错误; B、Ⅱ片段为同源区段,但该片段上遗传病的控制基因依旧位于性染色体上,其患病率会与性 别相关,B 正确; C、Ⅲ片段为 Y 染色体特有的区段,该区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男性,C 错误; D、Ⅰ片段为 X 染色体特有的区段,上面的基因在 Y 染色体上没有对应的等位基因,故该片段 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为伴 X 隐性遗传病,男性的患病率高于女性,D 错误; 故选 B。 34. 下列哪项不是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 ) A. 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个是患者 B. 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C. 男性患者的女儿全部患病 D. 此病表现为隔代遗传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中,患者的父亲和母亲必有一方是患者,A 错误; B、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B 错误; C、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中,男患者其母亲和女儿都是患者,C 错误; D、隔代遗传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D 正确。 故选 D。 35. 某生物兴趣小组观察了几种生物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并根据观察结果绘出如下图形。下 列与图形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图所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在此时期之前细胞中央出现了赤道板结构 B. 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阶段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 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阶段染色体着丝点发生分裂 - 23 - D. 如果丙图表示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 C 组细胞可发生联会并产生四分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赤道板是一个虚拟的结构,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A 错误; B、图乙若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则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B 正确; C、染色体的着丝点发生在后期,即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而非乙图所示时期, C 错误; D、若图丙表示精巢内细胞,则染色体数目为 4N 时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不可能出现联 会和四分体,D 错误。 故选 B。 36. 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无芒 与感病有芒杂交,F1 自交,播种所有的 F2,假定所有的 F2 植珠都能成活,在 F2 植株开花前,拔 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 F2 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 F3 的表 现型符合遗传定律。从理论上讲 F3 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 A. 1/8 B. 3/8 C. 1/16 D. 3/16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抗病基因为 A,感病为 a,无芒为 B ,则有芒为 b。依题意,亲本为 AABB 和 aabb, F1 为 AaBb,F2 有 4 种表现型,9 种基因型,拔掉所有有芒植株即 bb 后,剩下的植株中两对性 状对应的基因型及比例分别为 AA:Aa:aa=1:2:1,BB:Bb=1:2,剩下的植株套袋,即让其自交, 则理论上 F3 中感病植株即 aa 为 1/2×1/4(Aa 自交所得)+1/4(aa 自交所得)=3/8。 综上所述,ACD 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 故选 B。 37. 下图为一个人类白化病遗传的家族系谱图。6 号和 7 号为同卵双生,即由同一个受精卵发 育而成的两个个体,8 号和 9 号为异卵双生,即由两个受精卵分别发育成的两个个体。如果 6 号和 9 号个体结婚,则他们生出有病孩子的概率为( ) - 24 - A. 1/2 B. 1/4 C. 1/6 D. 1/8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 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 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题图分析,3 号和 4 号均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女儿(10 号),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 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若该病的相关基因用 A/a 表示,由于 11 号个体患病,而 7 号和 8 号表现正常,因此 二者的基因型为 Aa,而 6 号和 7 号是同卵双生,两者的基因型相同,因此 6 号的基因型为 Aa, 8 号和 9 号是异卵双生,两者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由于双亲(3 号和 4 号),而 10 号患病, 因此 3 号和 4 号的基因型均为 Aa,则正常的 9 号个体的基因型及概率为 1/3AA、2/3Aa,因此, 6 号和 9 号个体结婚,则他们生出有病孩子的概率为 2/3×1/4=1/6,即 C 正确。 故选 C。 【点睛】 38. 控制玉米株高的 4 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 4 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对玉米株高的作用相等。 已知基因型 aabbccdd 的玉米高 10 cm,基因型 AABBCCDD 的玉米高 26cm。如果已知亲代玉米 是 10 cm 和 26cm 高,则 F1 的表现型及 F2 中可能有的表现型种类是 A. 12 cm、6 种 B. 18 cm、9 种 C. 12 cm、9 种 D. 18 cm、6 种 【答案】B 【解析】 - 25 - 【详解】已知亲代玉米是 10 cm 和 26cm 高,所以亲代玉米是 aabbccdd 和 AABBCCDD。本题考 查了数量遗传,每个显性基因对高度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每含一个显性基因,玉米增 高(26-10)/8=2 cm。因此,F1 的基因型为 AaBbCcDd,含 4 个显性基因,表现型为 10+4×2=18 cm。F2 中的基因型有含 8 个显性基因的、含 7 个显性基因的……不含有显性基因的,共有 9 种 情况,故 F2 中可能有的表现型种类是 9 种。故选 B 39. 下图 1 表示某动物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对同源染色体 发生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①~④所示的四个精细胞。这四个精细胞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 母细胞的是( ) A. ①与② B. ①与③ C. ②与③ D. ②与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之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能发生交叉互换;在减数 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去。 【详解】正常情况下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精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应该是相同的, 由图示分析,若发生交叉互换则染色体的颜色大部分相同,而交叉互换的部分颜色不同。根 据题意,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所以来自同 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②与③,①与 ④,即 C 正确,ABD 错误。 故选 C。 40. 某生物的三对等位基因(A 和 a、B 和 b、C 和 c)可以独立遗传,且 A/a、B/b、C/c 都是 黑色素合成相关的基因,其对黑色素合成的作用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26 - A. 基因型为 AaBbCc 的两亲本杂交,出现黑色子代概率为 27/64 B. 基因型为 AaBbCc 的两亲本杂交,出现黑色子代概率为 9/64 C. 基因型为 AaBbCc 的两亲本测交,出现黑色子代概率为 27/64 D. 基因型为 AaBbCc 的两亲本测交,出现黑色子代概率为 9/64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具体分析可知黑色子代的基因型为 A-bbC-。 【详解】AB、基因型为 AaBbCc 的两亲本杂交,出现黑色子代概率为 3/4×1/4×3/4=9/64,A 错 误、B 正确; CD、基因型为 AaBbCc 的两亲本测交,出现黑色子代概率为 1/2×1/2×1/2=1/8,CD 错误。 故选 B。 二、非选择题(4 小题,共 50 分) 41. 棉花的纤维有白色的,也有紫色的;植株有抗虫的,也有不抗虫的。为了鉴别有关性状的 显隐性关系,用紫色不抗虫植株分别与白色抗虫植株甲、乙分别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假 设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颜色基因用 A、a 表示,抗虫与否基因用 B、b 表示) 组合序号 杂交组合类型 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紫色不抗虫 白色不抗虫 I 紫色不抗虫×白色抗虫甲 0 280 - 27 - II 紫色不抗虫×白色抗虫乙 210 208 分析回答: (1)上述两对形状中,根据第_____组,可以同时判断_____和_____是显性性状。 (2)组合 II 中亲本紫色不抗虫的基因型是_____,白色抗虫甲的基因型是_____。 (3)用组合 I 获得的子代自交,子二代纤维为白色的棉花植株中,纯合子比例为_____。 (4)现有杂合的白色不抗虫品种,欲获得可稳定遗传的白色抗虫品种,最可能选取的方法是 _____。 【答案】 (1). Ⅰ (2). 白色 (3). 不抗虫 (4). aaBB (5). AAbb (6). 1/6 (7). 连续自交 【解析】 【分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 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 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题表分析:组合Ⅰ中,紫色与白色杂交的后代中只有白色,说明白色对紫色为显性;组合Ⅱ 中,不抗虫与抗虫杂交的后代中只有不抗虫,说明不抗虫对抗虫为显性,若控制两对性状的 基因独立遗传;颜色基因用 A、a 表示,抗虫与否基因用 B、b 表示,则组合Ⅰ中亲本的基因 型为 aaBB、AAbb(白色抗虫甲);组合Ⅱ中亲本的基因型为 aaBB、Aabb (白色抗虫乙)。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上述两对形状中,由第Ⅰ组,可以同时判断白色和不抗虫均为 显性性状。 (2)组合 II 后代中全为不抗虫,因此其亲本紫色不抗虫的基因型是 aaBB,根据相对性状的亲 本杂交,后代中只有一种表现型白色不抗虫,因此可确定白色不抗虫为显性性状,同时能确 定亲本白色抗虫甲的基因型是 AAbb。 (3)用组合 I 获得的子代(基因型为 AaBb)自交,若只考虑纤维颜色,则子二代的基因型为 AA(白色)∶Aa (白色)∶ aa (紫色) =1∶2∶1,显然纤维为白色的棉花植株中,纯合子 比例为 1/3,同理结合另一对分析可知,Bb 自交产生纯合子的概率为 1/2,即子二代中表现为 纤维白色的纯合子的基因型为 AABB 和 AAbb,综合分析可知,显然子二代中纤维白色的纯合 子的概率为 1/3×1/2=1/6。 (4)现有杂合的白色不抗虫(双显类型)品种,欲获得可稳定遗传的白色抗虫(AAbb)品种, - 28 - 最可能选取的方法是让其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非白色抗虫类型,直到不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点睛】熟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与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根据杂交结果正确判断 显、隐关系并能合理的分析相关问题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 42. 下图是一个家系的遗传系谱图(致病基因用 A 或 a 表示),请回答: (1)该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 (2)图中个体 1 基因型为_____,个体 12 基因型为_____; (3)已知个体 8 在患该病时还患血友病,问控制该病的基因与血友病基因是否在同一条染色 体上?_____理由:_____。 【答案】 (1).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 Aa (3). aa (4). 不在 (5). 该病遗传基因 位于常染色体上,而血友病致病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解析】 【分析】 题图分析,表现型正常的 1 号和 2 号个体生出了患病的 5 号个体,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 致病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 X 染色体上,又知 7 号个体为女性患者,若为伴 X 隐性遗传病则其生出的儿子应均患病,但其儿子 10 号却表现正常,据此可确定该病为常染色 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1)结合分析可知,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图中 1 号和 2 号个体表现正常,却生出了患病的 5 号,因此 1 号和 3 号个体的基因型均 为 Aa,个体 12 为患者,因此其基因型为 aa; (3)已知个体 8 在患该病时还患血友病,而血友病为伴 X 隐性遗传病,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 遗传病,显然控制该病的基因与血友病基因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控制这两种病的相关基因 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点睛】熟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与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根据遗传系谱图进行合 理的分析并能准确判断该病的致病方式是正确记得本题的前提。 - 29 - 43. 如图是某动物的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请回答 以下问题: (1)该动物的性别为:_____(雌或雄);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填字母)。 (2)D 细胞经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名称是_____ 。 (3)上述细胞示意图中,移向细胞两极的遗传物质一定相同的是_____。(填字母) (4)B 时期染色体的行为特点是_____。 (5)初级性母细胞中期、次级性母细胞中期和性细胞的核 DNA 比例为_____。 【答案】 (1). 雄 (2). ABCE (3). 精细胞 (4). ACD (5).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 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6). 4:2:1 【解析】 【分析】 题图分析:A 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 细胞含有同源染色 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 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 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D 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 第二次分裂后期;E 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详解】(1)由分析可知,图 B 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根据图中细胞细胞质均等分 裂情况可知,该动物为雄性,图中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的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其 他各细胞中均含有同源染色体依次为 A、B、C、E。 (2)由于该动物为雄性,D 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 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此,D 细胞经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名称是精细胞。 (3)由于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在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着丝点分裂, 子染色体分离,由于发生分离的子染色体是由同一条染色体复制产生的,因此其中含有的遗 传物质相同,所以完成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遗传物质一定相同的是 A、C、D。 (4)B 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时期的染色体的行为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 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 30 - (5)图中属于初级性母细胞中期的细胞为图 B 之前的时期,此时细胞中的核 DNA 数目与该细 胞中的相同,数目为 8;次级性母细胞中期为图 D 细胞的前一个时期,因为期间没有发生 DNA 复制过程,因此其细胞核 DNA 数目与 D 细胞相同,数目为 4;性细胞即为图 D 的子细胞,其 细胞中的核 DNA 数目是图 D 细胞的一半,为 2,显然初级性母细胞中期、次级性母细胞中期 和性细胞的核 DNA 比例为 8∶4∶2=4∶2∶1。 【点睛】熟知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数目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正确辨析 图中的各个细胞所处的时期是解答本题的前提,掌握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 为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 44. 遗传中很多时候有些比值因各种因素而发生变化,请回答 (1)某花的颜色为常染色体遗传,花色有红花和白花,有两白花杂交,F1 全为红花,F1 自交, F2 红花∶白花=9∶7,该花色受_____对等位基因的控制,解释 F2 中红花与白花比例为 9∶7 的原因_____。 (2)小鼠中黄毛(A)对灰毛(a)为显性,短尾(B)对长尾(b)为显性,但 AA 或 BB 会 使个体死亡,请问黄毛短尾鼠的基因型是_____,如果两只黄毛短尾鼠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 及比例为_____。 (3)人的 ABO 血型由 3 个基因决定,分别为 IA、IB、i,但每个人只能有其中的 2 个基因, IA 和 IB 为共显性(即无显隐性关系),IA 和 IB 都对 i 为显性。IAIA、IAi 为 A 型,IBIB、IBi 为 B 型,IAIB 为 AB 型,ii 为 O 型。但有一种人被称为“孟买型”,当体内无 H 基因时即使有 IA 与 IB 基因也只表现 O 型。已知所有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一对基因型为 HhIAi 和 HhIBi 的夫妇, 所生孩子血型及比例 _____,O 型血的孩子基因型有_____种。 (4)人类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 和 B、b)所控制;基因 A 和 B 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可以累加。若一纯种黑人与一纯种白人婚配, F1 肤色为中间色;若 F1 与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F2 表现型的比例为_____。 【答案】 (1). 两对 (2). 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 (即 A_B_)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 (3). AaBb (4). 黄毛短尾:黄毛长尾:灰毛短尾: 灰毛长尾=4:2:2:1 (5). A∶B∶AB∶O = 3:3:3:7 (6). 6 种 (7). 1:4:6:4: 1 【解析】 【分析】 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 - 31 - 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 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2、显性纯合致死,则显性个体杂交的后代显性与隐性之比为 2:1。 3、人类 ABO 血型是由共显性基因控制的,同时,还受另外一对基因(H、h)的控制,若基 因型为 hh 则无论有没有 IAIB,都表现为 O 型血。 4、人类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 和 B、b )所控制;基因 A 和 B 可以 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可以累加。即显性基因越多,皮肤越黑,显性基因 的数量不同,皮肤的表现型不同。 【详解】(1)F2 红花∶白花=9∶7,说明该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F2 中红花与白花比例为 9∶7 的原因是,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 A_B_)才开 红花,否则开白花; (2)由于 AA 或 BB 会使个体死亡,则黄毛短尾鼠的基因型是 AaBb,黄毛短尾鼠个体自交, 即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进行自交,由于 AA 或 BB 会使个体死亡,则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黄毛短尾:黄毛长尾:灰毛短尾:灰毛长尾=4:2:2:1; (3)HhIAi 和 HhIBi的夫妇,所生孩子中,若任何一对基因为隐性,则表现为 O 型血,即 hh--、 --ii 和 hhii,比例一共为 7/16,其他类型 3/16H-IAi(A 型血)、3/16H-IBi(B 型血)、3/16H-IAIB (AB 型血),所以所生孩子血型及比例 A∶B∶AB∶O = 3:3:3:7; (4)由题意可知 A、B 控制皮肤深浅的程度相同,即两者效果一样,所以肤色由显性基因的 数量决定,如 AABB 有 4 个显性基因,肤色最深为黑色; AABb、AaBB 都有 3 个显性基因, 肤色次之; aabb 没有显性基因,肤色最浅为白色。若某一纯深色肤色(AABB)与纯白色肤 色的人 (aabb)婚配,后代肤色为中间色(AaBb)﹔让该后代与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就是 让一个基因型为 AaBb 的人与一个基因型为 AaBb 的人结婚,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其子女中显性 基因的数量可以是 4 个、3 个、2 个、1 个或 0 个,所以子女可产生五种表现型,其中 4 个显 性基因的是 AABB1/16,3 个显性基因的是 AaBB2/16 和 AABb2/16,共 4/16; 2 个显性基因 的是 AAbb1/16、aaBB1/16、AaBb4/16,共 6/16; 1 个显性基因的是 Aabb2/16 和 aaBb2/16, 共 4/16;0 个显性基因的是 aabb1/16,所以出现的五种表现型的比例为 1∶4∶ 6∶4∶1。 【点睛】本题考查了遗传定律的综合运用,理解并运用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及相关的 特殊比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