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5.00 KB
  • 2021-09-17 发布

【生物】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学案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学案 ‎【最新考纲】 稳态的生理意义(Ⅱ)。‎ 考点一 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及各组分之间的关系 见学生用书P128‎ ‎1.完善下图,探究以下问题 ‎(1)内环境三种成分之间形成的关系图 ‎(2)三者之间的成分关系 ‎①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似,实质都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②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③三者共同构成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 ‎(3)几种常考细胞的内环境 细胞 内环境 红细胞 血浆 毛细血管壁细胞 血浆和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淋巴和组织液 组织细胞(如肝细胞)‎ 组织液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据图思考 ‎(1)营养物质: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循环系统→组织液(或血浆和淋巴)→组织细胞。‎ ‎(2)空气中的O2: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组织液(或血浆和淋巴)→组织细胞。CO2的排出途径正好相反。‎ ‎(3)其他代谢废物:经过内环境及循环系统的运输,到达肾脏、皮肤等器官以尿液或汗液的形式排出。‎ 易错提醒 与内环境有关的3组易混名词 ‎(1)血液≠血浆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所以血液并不全是体液,血浆只是内环境的一部分。‎ ‎(2)血红蛋白≠血浆蛋白 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血浆蛋白是血浆中200多种蛋白质的总称。‎ ‎(3)纤维蛋白原≠纤维素 纤维蛋白原是血浆蛋白的一种;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 诊断辨析 ‎(1)膀胱上皮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血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尿液和组织液、血浆和组织液、细胞液和血浆。( × )‎ 提示 尿液不是内环境,细胞液位于植物细胞的液泡内,也不是内环境。‎ ‎(2)只要内环境保持稳态,人体一定健康。( × )‎ 提示 内环境稳定,人体不一定健康,如病毒感染。‎ ‎(3)人体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所产生的乳酸使血浆pH明显降低。( × )‎ 提示 血浆内有缓冲物质,无氧呼吸所产生的乳酸不会使血浆pH明显降低。‎ ‎(4)因细胞外液中溶质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所以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蛋白质。( × )‎ 提示 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蛋白质含量虽高,但蛋白质分子质量较Na+与Cl-大得多,数目远少于Na+与Cl-。‎ ‎ 热图解读 分析热图答题 ‎(1)图中A、B两种管状结构分别是什么?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肌肉注射和打点滴时的药物分别直接进入了图中的哪种液体?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若图为肌肉组织,则①②③中氧分压最高的是________。二氧化碳分压最高的是________(填序号)。‎ ‎(4)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 提示 (1)A没有盲端,是毛细血管,B具有盲端,是毛细淋巴管。‎ ‎(2)③ ②‎ ‎(3)② ①‎ ‎(4)③‎ 考向一 内环境成分的判断 ‎1.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 A.K+、血浆蛋白、淋巴因子 B.唾液淀粉酶、溶菌酶、抗利尿激素 C.CO2、解旋酶、Cl-、尿素 D.Ca2+、载体蛋白、神经递质 解析 内环境中含有各种离子、血浆蛋白、抗体、淋巴因子、葡萄糖、激素、氧气、二氧化碳、各种代谢废物等成分;唾液淀粉酶分泌到消化道,不是内环境的成分;解旋酶在细胞内使DNA双螺旋解开,不是内环境的成分;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不是内环境的成分,神经递质可通过胞吐释放到组织液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答案 A ‎2.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成分(mmol/L)‎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①‎ ‎②‎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③‎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④‎ ‎10‎ ‎140‎ ‎2.5‎ ‎10.35‎ ‎25‎ ‎-‎ ‎47‎ 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①比④量多,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解析 由表中信息可以判断,①②③④分别是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因为②的蛋白质含量比③多,而血浆中含较多的蛋白质,所以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生物体内的体液中,细胞内液多于细胞外液,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答案 C 整合提升 内环境的成分 ‎1.内环境的成分指存在于血浆、淋巴和组织液中的物质成分,可分为三类:‎ ‎①小肠吸收的需要在血浆和淋巴中运输的物质,如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维生素等。‎ ‎②细胞合成的分泌蛋白(如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 ‎③细胞的代谢产物如CO2、水、尿素等。‎ ‎2.不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物质一般指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和分泌到胃、肠腔中的物质。可分为三类:‎ ‎①细胞合成的结构蛋白,如血红蛋白、载体等。‎ ‎②胞内酶,如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呼吸酶等。‎ ‎③由于消化道属于人体外部环境,所以分泌到消化道内的消化酶不存在内环境中。‎ ‎3.内环境各组分的成分并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少。‎ 考向二 内环境各组分及相互转化 ‎3.(2017·全国卷Ⅰ)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________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 ‎(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________,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________。‎ ‎(3)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①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题干信息可知,胶体渗透压是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而晶体渗透压是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血浆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增加,致使血浆中无机盐等小分子的浓度变小,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3)细胞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从而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所以说,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答案 (1)血浆 (2)增加 降低 (3)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高考教材 本题以必修三P5“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为源,从知识方面考查组织水肿、大量脱水与内环境稳态调节,从目标要求上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 ‎ 跟|题|变|式 ‎4.下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B.②中含激素、呼吸酶、乳酸、CO2等物质 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 D.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 解析 图中①为淋巴,②为血浆,③为组织液,④为细胞内液,其中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呼吸作用在细胞内进行,因此呼吸酶分布于细胞内;抗体对侵入内环境中的抗原起杀伤作用,不进入细胞内,而是先进入③组织液,再进入②血浆或者①淋巴;血浆中的氧经毛细血管壁扩散至组织液中,然后扩散至组织细胞内。‎ 答案 D ‎5.右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B.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血细胞内液 C.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甲和丙中 D.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 解析 据图分析,乙表示组织液,甲表示血浆,丙表示淋巴,丁表示血细胞内液。逐项分析如下:当2、6受阻时,组织液中液体不能进入血浆和淋巴,积聚过多引起组织水肿。组织液可进入淋巴,淋巴不能进入组织液,但淋巴可进入血浆,故淋巴细胞可存在于淋巴和血浆中。O2由红细胞运输,当丁表示红细胞时,O2浓度丁比甲中的高。‎ 答案 D 整合提升 组织水肿的原因 ‎ 组织水肿是指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其引发原因包括2大层面5项原因,如图所示:‎ 考点二 内环境的稳态、调节机制及意义 见学生用书P130‎ ‎1.下图是内环境的概念模式图,请完善下图所示内容。‎ ‎2.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3.请完成如下内环境中pH调节的过程图解 ‎4.内环境达到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 深度思考 ‎1.当内环境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下列哪种生理现象的发生?‎ ‎①细胞代谢紊乱 ②酶促反应速率加快 ③体温升高 ‎④血糖浓度降低 提示 ①‎ ‎2.肺气肿病人由于呼吸不畅,会使内环境中的pH怎样变化?原因是什么?‎ 提示 变小。氧气不足,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同时CO2排出不畅。‎ ‎3.内环境稳态时人体一定不得病吗?‎ 提示 内环境达到稳态时,人未必不得病(如遗传病患者、植物人等)。‎ 考向 内环境稳态及调节 ‎1.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液pH通常在7.35~7.45之间,变化不大的原因是(  )‎ ‎①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液酸碱度起缓冲作用 ‎②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 ‎③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 ‎④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 ‎⑤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液pH A.①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解析 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呼吸运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使血浆pH变化不大;当碳酸钠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钠,而过多的碳酸氢钠可以由肾脏排出,使血浆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答案 C ‎2.下面是一张生物概念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②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③④可以是温度和渗透压 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 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 D.内环境维持自身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 解析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酸碱度、温度与渗透压等,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与系统的协调作用共同完成的。‎ 答案 B 微专题·素养达成 见学生用书P130‎ 营养物质(葡萄糖、氨基酸)及O2进入组织 细胞的跨膜计算问题 ‎ 实例剖析 ‎1.肺泡壁、毛细血管壁、小肠绒毛壁、肾小管壁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物质通过该细胞要穿透2层膜。‎ 葡萄糖、氧气等物质从血浆进入组织液,经过毛细血管,至少要跨毛细血管壁(一层上皮细胞,共2层细胞膜)。‎ 物质由体外环境(肺泡、小肠等)进入血浆,至少要跨1层上皮细胞和1层毛细血管壁细胞,即要跨4层膜,才能进入血浆中。‎ ‎2.葡萄糖和氧气进入内环境并最终被组织细胞吸收利用的途径 ‎ 典题演练 ‎1.血浆中的1个葡萄糖分子进入组织细胞被彻底氧化分解,需要穿过几层细胞膜 (  )‎ A.5层 B.3层 C.6层 D.4层 解析 血浆中的葡萄糖分子进入组织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如图所示)。葡萄糖首先要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所以葡萄糖穿过这层细胞即穿过2层细胞膜,再进入组织细胞共穿过3层细胞膜。进入组织细胞的葡萄糖在被彻底氧化分解时,首先要在细胞质基质中经过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被分解成两分子丙酮酸,再进一步进入线粒体被彻底氧化分解。线粒体膜不是细胞膜,所以血浆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被彻底氧化分解经过的细胞膜只有3层。‎ 答案 B ‎2.蛋白质的消化产物被人体所吸收并转化为组织蛋白的过程中,共穿过的磷脂分子层数是(  )‎ A.4 B.8‎ C.7 D.14‎ 解析 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蛋白酶和肽酶分解成氨基酸,主要在小肠中被吸收,其吸收过程:肠腔中的氨基酸经过小肠绒毛上皮细胞(2层膜)+绒毛内毛细血管壁(2层膜)+组织处毛细血管壁(2层膜)+组织细胞膜(1层膜)=7层膜;而1层膜由2层磷脂分子构成,所以共穿过14层磷脂分子层。‎ 答案 D 微平台·通关必备 ‎【答题术语】‎ ‎1.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三种细胞外液组成内环境。‎ ‎2.与组织液和淋巴相比,血浆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渗透压和酸碱度三个方面。‎ ‎4.内环境的稳态指的是内环境中的各种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5.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而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 Na+和Cl-。‎ ‎【误区警示】‎ ‎1.血液、血浆及血红蛋白、血浆蛋白的区别 ‎①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前者属内环境,后者不属内环境。‎ ‎②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属于体液中的细胞外液。‎ ‎③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是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 ‎④血浆蛋白是血浆中200多种蛋白质的总称,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固体”成分。(注:血浆蛋白主要由肝脏细胞合成,对血浆渗透压维持具重要意义)‎ ‎2.内环境不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胞代谢主要发生于细胞内,其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内环境为细胞生活提供了直接的液体环境,它可将营养物质、O2等送入细胞,并接纳细胞排出的代谢废物,发生于内环境中的反应主要涉及酸碱缓冲反应,抗原—抗体结合及递质与受体结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