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8 MB
  • 2021-09-24 发布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第13讲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

  • 5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第五单元 第 13 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 等级考 (2017 级 ) 课标要求 内容标准 活动要求 1 .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2 .阐明基因的分离规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1 .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选材与杂交方法 (1) 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①传粉: ______ 传粉, ______ 受粉,自然状态下为纯种。 ②性状:具有易于区分的 __________ 。 考点一 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 自花   闭花   相对性状   (2)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杂交操作 2 . 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 “ 假说 — 演绎 ” 分析 3 . 基因的分离定律 4 .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1) 实验原理: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 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 ______________ ,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雌、雄生殖器官 雌、雄配子 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2) 实验注意问题 ① 要随机抓取,且每抓完一次将小球放回原小桶并搅匀,目的是 ______ 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 。 ② 重复的次数足够多。 (3) 结果与结论: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 DD ∶ Dd ∶ dd ≈___________ ,彩球组合类型代表的显性性状和稳性性状的数值比接近 ___________ 。 保证两种雌 配子或两种雄配子比例相同 1∶2∶1 3∶1 [ 归纳整合 ] 1 . 构建分离定律核心概念间的关系模型 2 . 利用模型解读基因分离定律发生的实质 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等位基因随之分离 [ 思维探究 ] 1 .根据教材中豌豆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思考相关问题: (1) 若 F 1 所产生的雄配子 D∶d = 2∶1 ,雌配子 D∶d = 2∶1, 则 F 2 中高茎∶矮茎= ________ 。 (2) 若 D 对 d 为不完全显性,杂合子为中等高度茎,则 F 2 中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中等茎∶矮茎= ____________ 。 (3) 若 F 2 中只得到 4 株豌豆,则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值一定为 3∶1 吗? 提示: 不一定。 8∶1   1∶2∶1   2 . ( 教材 P 7 技能训练 ) 本来开白花的花卉,偶然出现了开紫花的植株,怎样获得开紫花的纯种呢?请写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实验程序。 提示: 将获得的紫色花连续几代自交,即将每次自交后代的紫色花选育再进行自交,直至自交后代不再出现白色花为止。具体过程可用以下图解表示。 [ 教材深挖 ] 1 . ( 教材必修 2 P 7 图 1 - 6) 孟德尔验证实验中为什么用隐性纯合子对 F 1 进行测交实验? 提示: 隐性纯合子产生的配子只含有一种隐性配子,分析测交后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即可推知被测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 2 .教材 P 7 假说 — 演绎法:以分离定律的发现过程为例,说出假说内容与演绎推理内容的不同。 提示: (1) “ 假说 ” 内容:①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③ 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④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2) “ 演绎 ” 内容:① F 1 (Dd) 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 (D∶d = 1∶1) 。②设计测交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 ( 将 F 1 植株与矮茎豌豆杂交, F 1 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预期后代中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的比例为 1∶1) 属于演绎推理的内容。 命题点一 孟德尔遗传实验科学方法的应用分析 1 .为了验证孟德尔遗传方式的正确性,有人用一株开红花的烟草和一株开白花的烟草作为亲本进行实验。在下列预期结果中,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而否定融合遗传方式的是 (    ) A .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 F 1 全为红花 B .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 F 1 全为粉红花 C .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 F 2 按照一定比例出现花色分离 D .红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红花;白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白花 C   解析  孟德尔认为,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在 F 1 杂合细胞中,成对的遗传因子虽然存在于同一个细胞内,但彼此保持着独立性,互不融合。在本题 C 项实验中,红花与白花亲本杂交,虽然 F 1 只表现一种性状,但后代能按照一定的比例出现花色分离,这就有力地支持了孟德尔的遗传理论,从而否定了 “ 融合遗传 ” 的观点。 2 .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对单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的基本操作程序是去雄→套袋→授粉→套袋 B .在实验过程中,提出的假说是 F 1 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C .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 “ 演绎 ” 过程是若 F 1 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数量比接近 1∶1 D .验证假说阶段完成的实验是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A   解析  对两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时需要对母本进行去雄,对单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的基本操作程序是套袋 → 授粉 → 套袋。 与遗传实验有关的生物学知识 单性花 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如黄瓜的花 两性花 同一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如豌豆的花 闭花受粉 花在未开放前,因雄蕊和雌蕊都紧紧地被花瓣包裹着,雄蕊花药中的花粉传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 父本和母本 不同植株的花进行异花传粉时,供应花粉的植株叫作父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作母本 命题点二 分离定律的实质与验证 3 .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    ) A .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 .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 .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 .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A   解析  验证分离定律可通过下列几种杂交实验及结果获得: ① 显性纯合子和隐性个体杂交,子一代自交,子二代出现 3 ∶ 1 的性状分离比; ② 子一代个体与隐性个体测交,后代出现 1 ∶ 1 的性状分离比; ③ 杂合子自交,子代出现 3 ∶ 1 的性状分离比。由此可知,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并不影响实验结论。验证分离定律时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应易于区分,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应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4 .已知纯种的粳稻与糯稻杂交, F 1 全为粳稻。粳稻中含直链淀粉,遇碘呈蓝黑色 ( 其花粉粒的颜色反应也相同 ) ,糯稻含支链淀粉,遇碘呈红褐色 ( 其花粉粒的颜色反应也相同 ) 。现有一批纯种粳稻和糯稻以及一些碘液。请设计两种方案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 实验过程中可自由取用必要的实验器材。基因用 M 和 m 表示。 ) 方案一: (1) 实验方法: _______________ 。 (2) 实验步骤:①首先让纯种粳稻与糯稻杂交,获取 F 1 杂合粳稻;②让 F 1 杂合粳稻与糯稻测交,观察后代的性状分离现象。 测交法   (3) 实验预期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测交后代应出现两种不同的表现型且比例为 1∶1   测交中的糯稻为纯合子,只产生一种含糯性基因 (m) 的配子,后代既然出现两种表现型,即粳稻和糯稻,可知 F 1 必然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即 M 和 m (5) 实验结论: F 1 中含有 M 和 m 基因,且 M 和 m 这对等位基因在 F 1 产生配子的过程中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最终产生了两种不同的配子,从而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方案二: (1) 实验方法: _________________ 。 (2) 实验步骤: ①首先让纯种粳稻和糯稻杂交,获取 F 1 杂合粳稻;② F 1 开花时取其一个成熟的花药,挤出花粉,置于载玻片上,滴一滴碘液并用显微镜观察。 花粉鉴定法   (3) 实验预期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实验结论: F 1 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所含的等位基因 M 和 m 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并最终形成了两种不同的配子,从而直接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花粉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F 1 产生了数量相等的含 M 基因的配子 ( 遇碘液呈蓝黑色 ) 和含 m 基因的配子 ( 遇碘液呈红褐色 ) “ 三法 ” 验证分离定律 自交法 若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3 ∶ 1 ,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测交法 若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1 ∶ 1 ,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花粉 鉴定法 取杂合子的花粉,对花粉进行特殊处理后,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若花粉粒类型比例为 1 ∶ 1 ,则可直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命题点三 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考查 5 .在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中,涉及到一些重要的遗传学概念。下列有关性状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在杂种自交子代中只出现显性性状的现象 B .杂种进行测交后,其子代出现隐性性状的现象 C .性状分离的实质是杂种个体产生了不同基因型的配子 D .绿色皱粒豌豆自交,其子代只出现绿色皱粒的现象 C   解析  杂种自交后代中既有显性性状的个体,也有隐性性状的个体, A 错误;杂种测交,后代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比例是 1 ∶ 1 , B 错误;性状分离的实质是杂种个体减数分裂,等位基因分离,产生了不同基因型的配子, C 正确;绿色皱粒豌豆是隐性纯合子,自交后代仍是绿色皱粒,没有出现性状分离, D 错误。 6 .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表现为显性性状的个体可能是杂合子 B .隐性性状是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C .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D .测交可用来检测杂种个体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的种类及比例 B   解析  表现显性性状的个体可能是杂合子,也可能是纯合子,其中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 A 正确;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是隐性性状,因此隐性性状是指在子一代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B 错误;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就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 C 正确;测交是指杂交产生的 F 1 与隐性个体交配的方式,其后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与 F 1 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相同,因此测交可用来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 D 正确。 题型一 性状显隐性的 3 种判断方法 (1) 杂交法: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不论正交、反交,若子代只表现一种性状,则子代所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2) 自交法: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出现了不同性状,则子代出现的不同于亲本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3) 假设推证法:在运用假设法判断显隐性性状时,若出现假设与事实相符的情况,要注意两种性状同时作假设或对同一性状作两种假设,切不可只根据一种假设得出片面的结论。但若假设与事实不相符,则不必再作另一假设,可直接予以判断。 考点二 基因分离定律重点题型 [ 对应训练 ] 1 .马的黑色与棕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黑色马与棕色马交配的不同组合及结果如下: ① 黑色马 × 棕色马→ 1 匹黑色马 ② 黑色马 × 黑色马→ 2 匹黑色马 ③ 棕色马 × 棕色马→ 3 匹棕色马 ④ 黑色马 × 棕色马→ 1 匹黑色马+ 1 匹棕色马 根据上面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黑色是显性性状,棕色是隐性性状 B .无法判断显隐性,也无法判断哪种马是纯合子 C .棕色是显性性状,黑色是隐性性状 D .交配的不同组合中的黑色马和棕色马肯定都是纯合子 B   解析  四种不同的杂交组合都无法确定显隐性,但可以确定在黑色马 × 棕色马 → 1 匹黑色马+ 1 匹棕色马的杂交组合中,肯定有杂合子。 2 .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A 与 a 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牛群中,两基因频率相等,每头母牛一次只生产 1 头小牛。以下关于性状遗传的研究方法及推断不正确的是 (    ) A .选择多对有角牛和无角牛杂交,若后代有角牛明显多于无角牛则有角为显性;反之,则无角为显性 B .自由放养的牛群自由交配,若后代有角牛明显多于无角牛,则说明有角为显性 C .选择多对有角牛和有角牛杂交,若后代全部是有角牛,则说明有角为隐性 D .随机选出 1 头有角公牛和 3 头无角母牛分别交配,若所产 3 头牛全部是无角,则无角为显性 D   解析  随机选出 1 头有角公牛和 3 头无角母牛分别交配,若所产 3 头牛全部是无角,由于子代牛的数量较少,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 (3) 花粉鉴定法 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液呈现不同的颜色。如果花粉有两种,且比例为 1 ∶ 1 ,则被鉴定的亲本为杂合子;如果花粉只有一种,则被鉴定的亲本为纯合子。此法只适用于一些特殊的植物 ( 如水稻等 ) 。 [ 对应训练 ] 3 .家鼠的灰毛和黑毛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灰毛对黑毛为显性。现有一只灰毛雌鼠 (M) ,为了确定 M 是否为纯合子 ( 就毛色而言 ) ,让 M 与一只黑毛雄鼠交配,得到一窝共 4 个子代。不考虑变异,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 A .若子代出现黑毛鼠,则 M 一定是杂合子 B .若子代全为灰毛鼠,则 M 一定是纯合子 C .若子代中灰毛雄鼠∶黑毛雌鼠= 3∶1 ,则 M 一定是杂合子 D .若子代中灰毛雄鼠∶黑毛雌鼠= 1∶1 ,则 M 一定是杂合子 B   解析  因子代的数量非常少,即使子代全为灰毛鼠,也不能确定 M 一定是纯合子。 4 .某两性花植物的紫花与红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且为由单基因 (D 、 d) 控制的完全显性遗传。现用一株紫花植株和一株红花植株作实验材料,请设计实验方案 ( 后代数量足够多 ) ,以鉴别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 (1) 实验程序: 第一步: ________________( 填选择的亲本及杂交方式 ) ; 第二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结果预测: ①若第一步实验的子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紫花植株为杂合子 (Dd) ;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紫花植株自交   紫花植株与红花植株杂交   未出现性状分离,说明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DD 或 dd   若第二步子代全为紫花,则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DD ;若子代全部为红花或出现红花,则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dd 解析   根据实验结果预测中①的题干可知,第一步是让紫花植株自交,根据子代是否出现性状分离判断紫花是否纯合。如果是 DD 或 dd ,则子代全部为紫花;如果是 Dd ,则子代出现性状分离。第二步是将紫花植株与红花植株杂交,如果子代全为紫花,则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DD ;如果全为红花或出现红花,则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dd 。 题型三 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推导方法及概率计算 (1) 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 ( 正推型 ) 亲本 子代基因型 子代表现型 AA × AA AA 全为显性 AA × Aa AA ∶ Aa = 1 ∶ 1 全为显性 AA × aa Aa 全为显性 Aa × Aa AA ∶ Aa ∶ aa = 1 ∶ 2 ∶ 1 显性 ∶ 隐性= 3 ∶ 1 aa × Aa Aa ∶ aa = 1 ∶ 1 显性 ∶ 隐性= 1 ∶ 1 aa × aa aa 全为隐性 (2) 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 ( 逆推型 ) ① 隐性纯合突破法:若子代出现隐性性状,则基因型一定是 aa ,其中一个 a 来自父本,另一个 a 来自母本。 ②由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推断亲代基因型 组合 后代显隐性关系 亲本基因型 Ⅰ 显性 ∶ 隐性= 3 ∶ 1 Aa × Aa Ⅱ 显性 ∶ 隐性= 1 ∶ 1 Aa × aa Ⅲ 只有显性性状 AA × AA , AA × Aa , AA × aa Ⅳ 只有隐性性状 aa × aa (3) “ 四步法 ” 解决分离定律的概率计算 [ 对应训练 ] 5 .某植物的紫花与红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且是由单基因 (D 、 d) 控制的完全显性遗传,现有一株紫花植株和一株红花植株作实验材料,设计如表所示实验方案以鉴别两植株的基因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两组实验中,都有能判定紫花和红花的显隐性的依据 B .若①全为紫花,则④为 DD×Dd C .若②为紫花和红花的数量之比是 1∶1 ,则⑤为 Dd×dd D .若③为 Dd×Dd ,则判定依据是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B   选择的亲本及杂交方式 预测子代表现型 推测亲代基因型 第一组:紫花自交 出现性状分离 ③ ① ④ 第二组:紫花 × 红花 全为紫花 DD × dd ② ⑤ 解析  紫花自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可以判定出现的新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性状 ( 紫花 ) 为显性性状。由紫花 × 红花的后代全为紫花,可以判定紫花为显性性状; ① 全为紫花,且亲本紫花自交,故 ④ 的基因型为 DD × DD ;紫花 × 红花的后代中紫花和红花的数量之比为 1 ∶ 1 时, ⑤ 为 Dd × dd ;子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亲代的基因型为 Dd × Dd 。 6 .低磷酸酯酶症是一种遗传病,一对夫妇均表现正常,他们的父母也均表现正常,丈夫的父亲不携带致病基因,而母亲是携带者,妻子的妹妹患有低磷酸酯酶症。这对夫妇生育一个正常孩子是纯合子的概率是 (    ) A . 1 /3   B . 1/ 2   C . 6 /11   D . 11/ 12 C   解析  由 “ 他们的父母均正常 ” 和 “ 妻子的妹妹患有低磷酸酯酶症 ” 可推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妻子的基因型 ( 相关的基因用 A 、 a 表示 ) 为 1/3AA 、 2/3Aa ;由 “ 丈夫的父亲完全正常,母亲是携带者 ” 可推知,丈夫的基因型为 1/2AA 、 1/2Aa 。他们的后代中是纯合子 AA 的概率是 1/2 ,是杂合子 Aa 的概率是 5/12 ,是纯合子 aa 的概率是 1/12 。他们所生的一个正常孩子是纯合子的概率是 6/11 。 题型四 不同条件下连续自交与自由交配的概率计算 (1) 两种自交类型的第 n 代中,杂合子和纯合子的比例 ① 杂合子 Aa 连续自交,第 n 代中杂合子比例为 (1 /2) n ,纯合子比例为 1 - (1/ 2) n ,显性纯合子比例=隐性纯合子比例= [1 - (1/ 2) n ] × 1/2 。 ② 杂合子 Aa 连续自交,且逐代淘汰隐性个体,第 n 代中,显性纯合子的比例为 (2 n - 1) /(2 n + 1) ,杂合子的比例为 2/ (2 n + 1) 。 (2) 两种随机交配类型的第 n 代中,杂合子和纯合子的比例 ① 杂合子 Aa 连续随机交配,第 n 代中,杂合子的比例为 1 /2 ,显性纯合子的比例为 1/ 4 ,隐性纯合子的比例为 1/4 。 ② 杂合子 Aa 连续随机交配,且逐代淘汰隐性个体后,第 n 代显性纯合子的比例为 n /( n + 2) ,杂合子的比例为 2/ ( n + 2) 。 [ 对应训练 ] 7 .用基因型为 Aa 的小麦为亲本进行如下实验,下列不正确的是 (    ) A .该小麦自交 3 次,后代显性纯合体的概率为 7/16 B .该小麦自交淘汰掉 aa 个体,自交 3 次淘汰 aa 后,子代杂合体概率为 2/9 C .该小麦群体自由交配, A 、 a 的概率始终相等,但 Aa 基因型的概率会发生改变 D .该小麦群体自由交配并淘汰掉 aa 个体, Aa 的概率会下降 C   解析  以上两图分别为 Aa 连续自交和 Aa 连续自交并淘汰 aa 的图解。小麦自交 3 次,后代纯合体的概率为 7 /8 ,显性纯合体的概率为 7/ 16 , A 正确;根据上图分析, B 正确;①群体是极大的;在符合以下条件:群体中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没有突变产生,没有种群间个体的迁移或基因交流,没有自然选择,那么 A 、 a 的概率始终相等, C 错误,该小麦群体自由交配并淘汰掉 aa 个体, Aa 的概率会下降, D 正确。 8 .用基因型为 Aa 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 Aa 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 .曲线 Ⅱ 的 F 3 中 Aa 基因型频率为 0.4 B .曲线 Ⅲ 的 F 2 中 Aa 基因型频率为 0.4 C .曲线 Ⅳ 的 F n 中纯合子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 (1/2) n + 1 D .曲线 Ⅰ 和 Ⅳ 的各子代间 A 和 a 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 C   解析  (1) 基因型为 Aa 的小麦进行连续自交所得到的 F 1 、 F 2 、 F 3 中的基因型为 AA 、 Aa 、 aa 的比例分别是 1 ∶ 2 ∶ 1 、 3 ∶ 2 ∶ 3 、 7 ∶ 2 ∶ 7 。则在 F n 中纯合子的比例是 1 - (1/2) n , F n - 1 中纯合子的比例是 1 - (1/2) n - 1 。若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则所得 F 1 、 F 2 、 F 3 中的基因型为 AA 和 Aa 的比例分别为 1∶2 、 3∶2 、 7∶2 。 (2) 基因型为 Aa 的小麦进行连续随机交配所得到的 F 1 、 F 2 、 F 3 中的基因型及比例均为 AA∶Aa∶aa = 1∶2∶1 ,则 A 和 a 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若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则 F 1 中 AA∶Aa = 1∶2 ,若 F 1 再随机交配,则可先计算出 F 1 中 A 和 a 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2/3 和 1/3 ,依据遗传平衡可计算出 F 2 中 AA = 4/9 、 Aa = 4/9 、 aa = 1/9 。淘汰 aa 之后, Aa = 1/2 , A 和 a 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3/4 和 1/4 。 1 .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    ) 2 .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 F 1 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    ) 3 . “ F 1 (Dd) 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雌 ( 雄 ) 配子 (D 和 d) ” 属于推理内容 (    ) 4 .孟德尔在检验假设阶段进行的实验是 F 1 的自交 (    ) 5 .小芳的直发和小美的短发、兔子的长毛与黑毛都是一对相对性状 (    ) 6 .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 F 1 出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    ) 课堂小结 · 内化体系 ×   ……………………………………………………………………………………………………………… ◎ √   √   ×   ×   √   7 . “ F 1 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 ” 体现出了性状分离 (    ) 8 . F 2 的表现型比为 3∶1 的结果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    ) 9 .基因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单体分开 (    ) √   ×   ×   1 .对假说演绎法中的 “ 假设 ” 、 “ 演绎推理 ” 、 “ 测交实验 ” 区分不清 “ 假设 ” 是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之后,对提出的问题所做的解释。 “ 演绎 ” 不同于 “ 测交实验 ” ,前者只是理论推导,后者则是进行杂交实验验证。 2 .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并不一定就会出现特定性状分离比 ( 针对完全显性 ) (1)F 2 中 3∶1 的结果必须在统计大量子代后才能得到;子代数目较少 ( 小样本 ) ,不一定符合预期的分离比。 (2) 某些致死基因可能导致遗传分离比变化,如隐性致死、纯合致死、显性致死等。 ……………………………………………………………………………………………………………… ◎ 3 .误认为杂合子 (Aa) 产生雌雄配子数量相等 基因型为 Aa 的杂合子产生的雌配子有两种 A∶a = 1∶1 或产生的雄配子有两种 A∶a = 1∶1 ,雌雄配子的数量不相等,一般来说,生物产生的雄配子数远远多于雌配子数。 4 .对 “ 性状分离 ” 的判断不准确 性状分离是指 “ 亲本性状 ” 相同,子代出现 “ 不同类型 ” 的现象,如红花♀ × 红花♂→子代中有红花与白花 ( 或子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 “ 白花 ” ) ,而倘若亲本即有两种类型,子代也出现两种类型,则不属性状分离,如红花♀ × 白花♂→子代有红花、白花,此不属 “ 性状分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