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0 MB
- 2021-09-2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五章 群落
1.群落是指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集合体)。
2.群落的垂直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群落的水平
结构,主要是指群落中的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
状况;群落的时间结构是指群落的组成和外貌随时
间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3.陆地生物群落的主要类型是森林、草原、荒漠和
苔原。
4.群落演替是指一些物种取代另一些物种,一个群落
取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直到达到顶极群落才会终
止。演替可分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原生演替经历时间比较长,次生演替经历时间比较短。
5.顶极群落结构最复杂也最稳定,地球上现存的群落 多为顶极群落。
6.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速度和方向进行。
考试内容
必考
加试
群落的概念和结构
a
a
主要的陆地生物群落类型
a
a
(1)群落演替的概念、类型和过程
(2)顶极群落的概念
a
a
a
群落与群落结构
1.群落概述
(1)群落的概念:在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
(2)群落的特点:具有一定的结构、一定的种类构成和一定的种间相互关系,并在环境条件相似的地段可以重复出现。
2.群落的结构
13
(1)空间结构:
①垂直结构
(2)时间结构:
①概念:群落的组成和外貌随时间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②类型
③特性:周期性、季节性。
1.下列对生物群落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1)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2)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3)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整体。
(4)在一定区域内不同种群的集合体。
(5)一棵枯树及其上面的苔藓、真菌、昆虫、蜗牛等可以构成群落。
提示:(2)(4)正确。群落是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只是其中的一个种群;生物群落不包括其生存的环境;由枯树及其上面的生物等组成的结构属于生态系统。
2.群落中动物的垂直结构与植物的垂直结构有何关系?
提示: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植物的分层现象取决于阳光等因素,动物的分层则是由于植物给其提供了不同的栖息空间和食物。
1.理解群落概念的4个关键点
(1)同一时间内:至少在种群没有太大变化的时间段内,如某环境中的某种动物在全部迁走时,在此前与此后的这个环境中的生物种群不一样,迁徙前后的生物群落特点不同。
(2)一定空间内:如一个水池、一片草地或一片森林。
(3)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包括这个区域内的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4)群落内各种生物之间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2.群落结构形成的原因、特点与意义
(1)群落结构形成的原因:
(2)群落结构形成的特点与意义:
①
13
生物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和时间结构都与环境中的生态因素有关,具体表现都是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
②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和时间上的配置关系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③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直接影响群落中动物的垂直结构,动物种类的多少是随植物层次的多少而变化的。如:森林群落一般比草原群落的动物种类多。
3.群落水平结构的主要表现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1)群落的水平结构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分布。镶嵌分布表明植物种类在水平方向上的不均匀配置,它使群落在外形上表现为斑块相间的现象。
(2)群落镶嵌分布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群落内部环境因子的不均匀性。例如,小地形和微地形的变化、土壤温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的强弱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
4.群落时间结构的规律性变化
(1)群落物种组成昼夜性变化明显。例如蝶类、蜂类和大多数鸟在白天活动,而蛾类和猫头鹰在夜晚活动。
(2)群落的季节性变化也很明显:
①温带地区,草原和森林的外貌在不同季节有很大不同,这就是群落的季相。
②许多鸟类有随季节不同进行迁徙的习性;一些啮齿动物和大多数变温动物有冬眠的习性等。
群落的主要类型、群落演替
1.陆地生物群落的主要类型
(1)森林:主要有北方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热带雨林。
(2)草原
2.群落的演替
(1)群落演替:
①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取代另一些物种,一个群落类型取代另一个群落类型直到出现一个稳定的群落才会终止的依次取代现象。
②实例(以从湖泊到森林群落的演替为例):裸底阶段→沉水植物阶段→浮叶根生植物阶段→挺水植物和沼泽植物阶段→森林群落阶段。
③类型:
a.原生演替:在从未有任何生物定居过的裸岩、沙丘和湖底开始的演替。原生演替所经历的时间比较长。
13
b.次生演替:由于火灾、洪水和人为破坏等把原有群落毁灭,在被毁灭群落的基质上所进行的演替就是次生演替。一般来说次生演替的基质和环境条件比较好,因为原有群落毁灭后,总会留下大量有机质和生命的胚种,如孢子和种子等。次生演替经历的时间比较短。
(2)顶极群落:
①概念:当一个群落演替到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演替就不再进行了。在这个平衡点上,群落结构最复杂也最稳定,只要没有外力干扰,它将永远保持原状,演替所达到的这个最终平衡状态即顶极群落。
②影响因素:顶极群落主要由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决定。
③实例:
a.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的顶极群落是热带雨林。
b.低温高湿气候条件下的顶极群落是北方针叶林。
c.中温中湿条件下的顶极群落是温带草原。
d.低温低湿条件下的顶极群落是苔原。
e.极端缺水条件下的顶极群落是沙漠。
1.浙江省分布的陆地群落类型主要是何种?
提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在弃耕农田上一定能演替成森林吗?
提示:不一定。只有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才会演替成森林。如在干旱的荒漠地区,弃耕的农田只能发展到草本植物阶段或稀疏的灌木阶段。
1.群落演替的原因、过程和特点
(1)群落演替的原因:
①环境不断变化,为群落中某些物种提供有利的繁殖条件,而对另一些物种生存产生不利影响。
②生物本身不断进行繁殖,迁徙。
③植物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相互作用,使它们之间不断相互影响,种间关系不断发生变化。
④在群落的种类组成中,新的植物分类单位(如种、亚种、生态型)不断发生。
⑤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通常是有意识、有目的进行,因此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因素。
(2)群落演替的特点:
①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能预见的或可测的。
13
②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
③顶极群落是演替达到的最终稳定状态,顶极群落并不是绝对稳定,而是处于不断变化的相对稳定状态。
2.原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比较
类型
内容
原生演替
次生演替
起点
原先从没有过任何植被或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
原来有过群落,只是失去了原有植被的地方
时间
经历的时间较长
经历的时间较短
速度
缓慢
较快
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实例
在裸岩、沙丘上进行的演替
火灾、洪水及人为破坏后的群落基质上进行的演替
以信息或图示为载体,考查群落和群落结构
[例1] 下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山地、森林、海洋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温度是造成这三个区域内植物分布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
B.甲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C.丙处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因为光照的影响
D.影响乙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精讲精析] 三个区域内植物分布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应是环境条件不同;甲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说明温度影响群落分布;丙处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因为在水的不同深度上光照不同;乙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光照。答案为C。
13
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不同种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而不是“同种生物个体”在垂直高度上的差异。如竹林中的竹子有高有矮,不可称垂直结构。
1.下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
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
解析:选C 图中表示的是森林中植物垂直结构上的分层现象,决定这种现象的生态因素,主要是光照,也与温度、湿度有关。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利用不同作物对光照强度的需求不同,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如玉米和大豆的间作套种,但C项的逻辑关系不对,合理密植从生态因素角度看是减轻种内斗争,保证充足的光照和CO2供应,而没有涉及群落的结构。
以图表信息为载体,考查群落的演替
[例2] (海南高考)在一段新建公路的边坡(甲)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保护边坡,另一段边坡(乙)不进行移栽,其他实验条件相同,1年后两段边坡的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边坡
处理
方式
植被覆
盖率(%)
小型土壤动物
土壤有机
质(g/kg)
物种数
个体数
甲
种植植物
97
37
260
19.8
乙
不干预
8
9
28
11.9
A.可以推测移栽植物会降低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
B.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预期结果
C.边坡甲上因没有移栽乔木而不可能自然长出乔木
D.边坡甲上的群落演替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剧
[思路点拨]
13
[精讲精析] 由表中数据知,移栽植物能提高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移栽植物能为动物提供生存的环境,故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预期的结果;边坡甲上可能会发生群落的演替而自然长出乔木;群落演替不会随时间延长而一直逐渐加剧。答案为B。
(1)群落演替的主要特征:植物群落动态变化是最重要的特征。
(2)顶极群落是与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相适应的最稳定的群落结构。
(3)顶极群落在受到外力干扰时,也会发生改变。
(4)根据群落中生物种类、数目的多少,可判断群落的稳定程度,生物种类、数目越多的群落越稳定,反之则越容易被破坏。
(5)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远超过其他自然因素的影响。
2.图甲表示弃耕农田的群落演替情况,图乙、丙、丁表示演替过程中各种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图甲中,b点时只存在群落的水平结构,d点时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图乙可表示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度与时间的关系
C.图丙可表示该地块上恢复原状的能力与时间的关系
D.图丁可表示草本植物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解析:选A b点和d点均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物种数量逐渐增多,物种丰度增加,抵抗干扰的能力升高,恢复原状的能力降低;在灌木和乔木占优势前,草本植物数量逐渐增加,在灌木和乔木占优势后,草本植物数量减少,最终趋于稳定。
以具体信息为依托,考查群落演替及影响因素
[例3] 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人类的许多活动会影响群落的演替
13
B.人类可以建立人工群落,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控制之下
C.人类活动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有时超过其他某些自然因素
D.人类的活动对群落的演替均是具有破坏性的
[精讲精析] 人类的活动往往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在人工群落中,人的作用非常突出,人的影响会超过自然因素。人类的活动对群落的演替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答案为D。
影响群落演替的主要因素有三类,包括群落内部因素(如群落中植物繁殖体的迁移)、外界环境因素(如气候的变化和大规模的地壳运动)和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3.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
解析:选B 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该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其最初演替属于原生演替;旅游时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该岛屿上发生的原生演替为漫长的演替过程。
[课堂回扣练习]
1.下列各项中,属于群落的是( )
A.一块稻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虾及其他生物
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C.一块棉田中的全部幼蚜、有翅和无翅的成熟蚜
D.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解析:选A 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区域内的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而选项B、C、D中的生物只是其中的一类或一种生物,不是所有生物。
2.(2015·浙江1月学考)不同植物配置在群落的不同高度上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森林群落中,位于最上层的是( )
A.树冠层 B.灌木层
C.草本层 D.地表层
13
解析:选A 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中,从上到下依次是树冠层、下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地表层,故选A。
3.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 )
A.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表层
B.森林中的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
C.一片竹林中的竹子高矮不一
D.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
解析:选A 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表层,表明在不同的高度上分别有不同的生物,为群落的垂直分层现象;森林中的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表示在不同地段上分布有不同的生物,为群落的水平分布;一片竹林中的竹子高矮不一,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都为同一种群中的个体差异,不是群落的特征。
4. 某海岛珊瑚礁群落演替过程中鱼的种数、鱼的个体数及珊瑚礁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珊瑚礁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过程
B.珊瑚礁体积增加为鱼类生存提供了更复杂的空间
C.演替过程中鱼类数量逐渐增加并趋向稳态
D.演替过程中鱼的种数增加导致珊瑚礁体积下降
解析:选D 珊瑚礁上发生的演替是在原有的条件下发生的演替,原有条件就含有鱼类等生物,所以发生的是次生演替;珊瑚礁是鱼类等生物生存的环境,它的体积增加导致鱼类等增加,从而为鱼类等生物提供了更复杂的生存空间;三条曲线的变化过程大致趋势都是逐渐增加并趋于稳定的过程,珊瑚礁体积有所降低和鱼的种数增加没有因果关系。
5.生态护坡是由植物和工程组成的综合护坡技术,该技术在某淤泥海岸获得成功,模式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生态护坡技术后,该海岸物种不断丰富,其群落演替类型为______________。演替到平衡状态时的群落类型,由______和______条件决定。
(2)随着群落的演替,该海岸各种群的种群数量一般呈__________增长。生态护坡技术有利于海岸生态系统朝着物种多样化、________复杂化和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
13
解析:该群落演替是在原有群落基础上进行的次生演替。群落演替到与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平衡状态时,群落演替不再进行了。各种群的种群数量一般呈“S”形增长,群落朝着物种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和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
答案:(1)次生演替 气候 土壤 (2)逻辑斯谛(“S”形) 结构
[课下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
B.一片草原上所有的动植物及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群落
C.一个池塘中的藻类、鱼类、真菌、昆虫、蜗牛等所有生物
D.一个群落中的生物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解析:选B 群落是一定地域内的所有生物(包括所有动植物和微生物),不包括非生物环境。
2.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群落一般是由动植物形成的种群构成
B.种群是构成群落的单位
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D.组成群落的物种是通过长期发展和自然选择保存下来的
解析:选A 群落是指在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3.(全国卷)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
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
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解析:选A 草坪和树林属于不同的群落,其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4.(2015·浙江9月选考)下列关于落叶阔叶林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水平结构与环境条件无关
B.时间结构的改变与季节变化有关
C.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D.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解析:选A 群落结构包括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和时间结构。水平结构可以受到温度、水分、土壤、小地形、风和火等多种环境条件的影响;垂直结构表现为群落中的植物和动物都具有垂直分层的现象;时间结构是指群落的组成和外貌随时间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种改变与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有关。
13
5.下列群落演替系列中,属于原生演替的是( )
A.从湖底开始的水生演替 B.草原的放牧演替
C.农田弃耕后的恢复演替 D.砍伐森林的恢复演替
解析:选A 原生演替是指在从未有任何生物定居过的裸岩、沙丘和湖底开始发生的演替。四个选项中从湖底开始的水生演替为原生演替,其余为次生演替。
6.群落不断发展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着演替。下列关于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生演替历程短、速度慢
B.在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降低
C.在演替早期,群落中优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显著变化
D.在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是次生演替的一个例子
解析:选D 原生演替比次生演替经历的时间要长,演替的速度要慢;自然演替的结果是生物的多样性增加;在演替过程中优势种群相对稳定,因此其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会过于显著;火灾过后的森林,其土壤条件基本不变,甚至还保留着植物的繁殖体,因此,再重新形成森林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7. (2015·浙江高考)在沙漠的一个灌木群落中,某种基于种子繁殖的灌木,其分布型随着生长进程会发生改变,幼小的小灌木呈集群分布,中灌木呈随机分布,大灌木呈均匀分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这种改变使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变化
B.这种改变是群落演替所引起的结果
C.均匀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种内竞争
D.集群分布主要是由于种子不能远离母株所致
解析:选B 在灌木的生长进程中,其分布型由集群分布到随机分布再到均匀分布,使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大灌木由于彼此竞争养料和水分而倾向于均匀分布,这不是群落演替的结果。大灌木均匀分布主要是种内竞争的结果,即它们互相争夺空间、水分、养料等。幼小的小灌木集群分布主要是因种子落在母株附近所致。
8.【加试题】下表是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顶极群落类型,则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气候条件
顶极群落
A
低温高湿
热带雨林
B
高温高湿
北方针叶林
C
中温中湿
温带草原
D
极端缺水
苔原
13
解析:选C 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顶极群落是热带雨林;在低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顶极群落是北方针叶林;在中温中湿的条件下,顶极群落是温带草原;在低温低湿条件下,顶极群落是苔原;在极端缺水的条件下,顶极群落是沙漠。
9.【加试题】下列关于顶极群落及其实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演替是一个漫长且永恒延续的过程
B.当一个群落演替到与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演替就不再进行了
C.演替至顶极群落时,群落结构最复杂也最稳定
D.顶极群落主要由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所决定的,如在低温高湿条件下,顶极群落是北方针叶林
解析:选A 群落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并非永恒延续的过程,演替达到顶极群落后可在无外力干扰时保持原状。
二、非选择题
10.在某栎林中,植物和动物的分布如下表:
上层
中层
下层
植物
乔木
灌木
草本
动物
林鸽
长尾山雀
鹪鹩、昆虫
(1)上表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__,它反映了动物、植物都具有________现象。
(2)在栎林中,上层、中层、下层的植物种类不同,这种分布的差异主要与________(填“阳光”或“温度”等)有关。
(3)栎林中动物的分布取决于植物的分布,这是因为植物能为动物的生存提供____________,而且动物的这种分布有利于减轻鸟类之间的________。
答案:(1)垂直结构 分层分布 (2)阳光
(3)食物和栖息场所 竞争
11.【加试题】同方位不同林冠高度(N1和N2)樟树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有效光照强度(PAR)日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
(1)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
13
(2)森林群落在空间配置上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树冠层是指乔木树干以上连同集生枝叶的部分,树冠层大小可以通过叶面积指数来反映。树冠层下的叶片的净初级生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是__________。
(3)若叶片光合作用的光源采用人工光源,在光照强度适宜的情况下,不同林冠高度的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差异__________(填“不明显”或“明显”)。若其他条件不变,对叶绿素而言,能有效利用的光主要是__________。
在07:05时,N1高度的樟树叶肉细胞产生O2的扩散路径是__________。
(4)经测定,该植物细胞内DNA、RNA和蛋白质的物质含量比例为10∶31∶119,经植物生长调节剂Ttgx15处理细胞后,细胞内DNA、RNA和蛋白质的物质含量比例变为10∶46∶220。据此分析,Ttgx15作用于植物细胞的分子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陆地生态系统中,群落大部分处于顶极状态,其类型由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来决定。总体而言,陆地生态系统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水分。(2)森林群落在空间配置上具有水平和垂直结构;树冠层下的叶片的净初级生产量主要受光照影响。(3)在光照强度适宜的情况下,不同林冠高度的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差异较大;叶绿素主要利用红光和蓝紫光;在07:05时,N1高度的樟树净光合速率大于0,叶肉细胞产生O2的扩散路径是到线粒体和细胞外。(4)由题意可知,Ttgx15促进了RNA和蛋白质的形成,其作用于植物细胞的分子机制应该是促进了转录和翻译过程。
答案:(1)温度和水分
(2)垂直和水平/空间 光
(3)明显 红光和蓝紫光 线粒体和细胞外
(4)(Ttgx15)对细胞内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或答“基因的表达”)有促进作用
[章末小结与测评]
[知识网络构建]
13
相关文档
-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5:细胞的2021-09-247页
- 高中生物(人教版)同步习题:5《生态系2021-09-247页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2_3 2021-09-2421页
- 2020年高中生物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2021-09-244页
-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4:生态系2021-09-248页
-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1教案: 32021-09-242页
- 2020秋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课堂演2021-09-241页
- 高中生物必修三期中考试试题(12021-09-245页
- 2020高中生物 内环境的动态变化及2021-09-2411页
- 2019学年高中生物 暑假作业 第十八2021-09-2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