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1.00 KB
  • 2021-09-24 发布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4: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4: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一 ‎、选择题 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中的生物起落是指这个池塘中的 A、所有的藻类 ‎ B、所有的浮萍等植物 C、所有的鱼、虾等动物 ‎ D、所有的藻类、鱼类、细菌等生物 ‎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J/(cm2·a)],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 ‎ A.甲的数值是1 250 J/(cm2·a)‎ ‎ B.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 ‎ C.乙的个体数目一定比甲少 ‎ D.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用于细胞呼吸和被丁利用 右图中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图中甲);在有环境阻力的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图中乙)。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d点之后 B.若此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防治害虫应从c点开始 C.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开始一定呈“J”型增长 D.若此图表示草履虫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增长率为0‎ (2011年南昌调研)‎ 第 8 页 共 8 页 下图为用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细胞时种群的增长曲线。曲线⑤是对照组,④保持恒定酸性,其余分别是每3h、12 h、24 h换一次培养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更换营养液的周期越长,种群平均增长率越大 B.K值随环境条件(资源量)的改变而改变 C.造成⑤的K值较小的原因有资源缺乏,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pH值的变化等 D.曲线②表示每12 h换一次培养液,曲线①表明资源基本不受限制 如图,纵轴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 C.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 D.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 下图表示某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第 8 页 共 8 页 A.若乙为农作物害虫,t4时间点防治最好 B.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C.t1—t2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 D.甲、乙两种群肯定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竞争强度由;强→弱 右图是一温带地区在初生演替过程中两种量值的变化曲线,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  ) ‎ A.A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B表示整个植被的生物量 B.A表示整个种群的生物量,B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 C.A表示土壤中腐殖质总量,B表示整个植被中的种类数量 D.A表示食肉类的种类数量,B表示食植类的生物量 秦岭熊猫是大熊猫的一个重要品种。解放前,其数量是相当可观的,然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却已近绝迹的边缘。近十多年来,人们为恢复秦岭大熊猫的数量,采取了许多措施,包括大面积退耕还林、建立保护区、禁猎大熊猫、大面积养竹和构建秦岭大熊猫不同保护区之间的走廊等。采取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  )‎ ‎ A.使大熊猫得到更多的食物 B.使大熊猫得到更大的空间 ‎ C.增强大熊猫的变异性 D.提高大熊猫的环境容纳量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要使最高营 ‎ 养级生物的能量最高,把能量较多引向最高营养级 的食物链和生物E与C之间的关系分别是 (  )‎ A. A→B→C→E、捕食和竞争 B.A→E→C、捕食和竞争 C.A→D、竞争 D.A→B→E、竞争和捕食 经调查,某生态系统中Y、X、Z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图甲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一段时间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 第 8 页 共 8 页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 B.Z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 C.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 D.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且其中某种生物处于竞争劣势 生物群落的结构在垂直方向上 ‎ A.具有明显分层现象 B.有的有分层现象,有的没有分层现象 C.森林中的生物有分层现象,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D.植物有分层现象,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某海岛上生活着一群昆虫,经调查翅的长度和个体数的关系如右图曲线。后来该小岛上经常刮大风,若干年后再进行调查,你认为最能代表此时情况的曲线图是(   )‎ 一 ‎、填空题 2009年国务院已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是河、海、陆三者交互作用形成的湿地生态系统,资源丰富,类型多,包括河口、浅海、滩涂、沼泽、河流等天然湿地和盐田、鱼虾养殖塘、水库、稻田等人工湿地。到2020年,黄河三角洲将率先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国家级高效生态经济区。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 8 页 共 8 页 ‎(1)浅海湿地的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一个____________,沼泽湿地的主要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调查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柽柳的种群密度常用______________法。‎ ‎(3)湿地生态系统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动态平衡,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稳定性,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影响稳定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探究湿地植物菖蒲对污水的净化作用,某研究小组测定了4种水样的BOD(即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所需要的氧气量)和总含氮量;菖蒲水培15天后,再次测定了4种水样的BOD和总含氮量,结果如下表:‎ 测定指标 A水样 B水样 C水样 D水样 BOD ‎(mg/L)‎ 培养前 ‎247‎ ‎139‎ ‎150‎ ‎60‎ 培养后 ‎51‎ ‎45‎ ‎49‎ ‎50‎ 总含氮量 ‎(mg/L)‎ 培养前 ‎54‎ ‎55‎ ‎53‎ ‎20‎ 培养后 ‎19‎ ‎19‎ ‎19‎ ‎19‎ ‎①4种水样中有机污染物浓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_。D水样在实验中起____________作用。‎ ‎②湿地生态系统能够有效缓解水体富营养化,其根本原因是菖蒲对__________________的吸收,其吸收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影响吸收速度的内部因素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黄河三角洲被国际湿地组织的官员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影响鸟类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湿地鸟类多样性与植物物种多样性和取食高度多样性的关系如下图。‎ 分析该图可得出的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表示一种多层次、多级利用自然资源、实现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工程设计:先将农作物的秸秆糖化处理,用以饲养家禽、家畜;取它们的排泄物,用来培养食用菌;收集残留物作为养殖蚯蚓的原料;最后把蚯蚓的残留物,连同排泄物一同送到农田,物尽其用。请回答问题:‎ 第 8 页 共 8 页 ‎(1)依据题意,图中的a应是________;是否有能更好地充分调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途径,试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该生态系统中,主要成分是________,所需能量最终来源是________。‎ ‎(3)建立这一生态系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该生态系统中,土壤中的氨能被转化为________从而被农作物吸收利用,完成这一转化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________。‎ ‎(5)该人工生态系统的建立遵循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第 8 页 共 8 页 2020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4: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答案解析 一 ‎、选择题 D C 解析:由题图看出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在c点之后就非常明显了。若此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防治害虫应在c点之前开始,c点之前害虫基数少,容易控制。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也可能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不再增加,增长率为0。‎ 答案:D ‎ 解析:在微生物的培养中,无天敌(即种间斗争)时,则影响其种群生长的主要因素来自种内斗争,而引发种内斗争并使斗争加剧的原因是有限的资源及环境的恶化。一般来说,更换营养液的周期越短,酵母菌的营养越丰富,环境越适宜,越有利于其生长繁殖,在理想状态下可实现“J”型生长(如①),此种生长不会有K值(环境最大容纳量)。而在有限的环境中,由于存在生存斗争,使种群增长有K值,且K值随环境条件改变而改变。据此分析可知,A项叙述错误。‎ 答案:A D 解析:从曲线可以看出,甲、乙、丙生活的区域不相同,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它们的生存区域和食物有重叠部分,存在竞争;三种鱼主要食物有所不同,有利于各种群的生存。‎ B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初生演替的过程。在初生演替过程中,生物总量是逐渐增加的。先驱物种一般是较为低等的植物,但某个阶段的生物种类数量在演替到这个阶段时逐渐增加,由此阶段向另一个阶段演替时逐渐减少。必须指出,演替能否达到顶极群落(树林或森林)又决定于气候条件。‎ 答案:A D ‎ D ‎ 第 8 页 共 8 页 解析:由于X营养级三个物种数量都下降,而Y、Z营养级数量都上升,所以X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同时也说明“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说法错误,Z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不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因为,若Z捕食对象单一,则Y中某物种应明显下降,但Y中没有这种现象;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即便存在竞争关系也不会很明显,这是因为若某种生物处于竞争劣势,则其数量会明显下降甚至被淘汰,但比较甲、乙前后数量有变化,但同一时期三物种未体现谁胜谁劣。‎ 答案:A A B 一 ‎、填空题 (1)生物群落 信息传递 (2)样方 (3)抵抗力 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 ‎ (4)①A 对照 ②N等无机盐离子 主动运输 载体 能量 (5)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①鸟类物种多样性与植物物种多样性成正相关 ②鸟类物种多样性与取食高度多样性成正相关 答案:(1)家禽、家畜 家禽家畜的粪便、蚯蚓的残留物放入沼气池发酵生产沼气,供人类利用,同时沼渣再肥田 ‎(2)农作物 太阳能 ‎(3)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之朝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4)硝酸盐 生产者 ‎(5)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多级利用 ‎ 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