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9.00 KB
- 2021-09-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石家庄市2020届高中毕业班综合训练(二)
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细胞癌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基因发生突变
B. 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但mRNA有变化
C. 细胞生长,核糖体的数量增加,物质交换效率加快
D. 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2、细胞凋亡: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细胞坏死是极端的物理、化学因素或严重的病理性刺激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是非正常死亡;
3、细胞分化是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详解】A、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导致细胞容易转移,A正确;
B、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但mRNA有变化,B正确;
C、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变大,相对表面积变小,所以物质运输效率降低,C错误;
D、细胞凋亡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与凋亡有关基因活动增强,是正常的生命历程,对个体的生长发育有利,D正确。
故选C。
2.生物学的学习离不开各类实验研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探究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应选3个浓度进行预实验
- 14 -
B. 可用水绵和好氧细菌为材料研究光合作用的场所
C. 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需要先分离出土壤微生物
D. 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样方大小一般以1m2的正方形为宜
【答案】B
【解析】
【分析】
调查种群密度常的方法有:样方法、标志重捕法等。
探究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因变量可以是生根的数目。
【详解】A、探究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应该选择一系列的浓度梯度进行实验,通常多于3个浓度,A错误;
B、水绵含有带状叶绿体,可以根据好氧细菌集中的部位研究光合作用的场所,B正确;
C、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时,不需要将土壤微生物分离出来,C错误;
D、用样方法调查不同的植物,所选的样方大小不同,D错误。
故选B。
3.研究发现协助物质进出细胞的转运蛋白包括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且载体蛋白协助物质进出细胞时可能消耗能量,也可能不消耗能量,而通道蛋白协助物质进出细胞时不消耗能量。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无转运蛋白参与的物质进出细胞方式都是自由扩散
B. Na+不能通过通道蛋白的协助逆浓度梯度运出细胞
C. 在主动运输中协助物质进出细胞的蛋白质是载体蛋白
D. 物质依靠通道蛋白进出细胞的方式属于被动运输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
名 称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 例
自由扩散(简单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
不需
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 14 -
协助扩散(易化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
不需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
需要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等
2、大分子的运输方式:
胞吞和胞吐: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不需要载体,但需要能量,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详解】A、无转运蛋白参与的物质进出细胞方式有自由扩散和胞吞、胞吐,A错误;
B、Na+通过载体蛋白的协助逆浓度梯度运出细胞,通道蛋白只能进行顺浓度梯度运输,B正确;
C、在主动运输中协助物质进出细胞的蛋白质是载体蛋白,C正确;
D、物质依靠通道蛋白进出细胞方式是协助扩散,属于被动运输,D正确。
故选A。
4.用大剂量 X 射线照射摘除胸腺的小鼠后,将小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处理(等量注射)
抗体
免疫功能
甲
胸腺中的淋巴细胞
无
弱
乙
骨髓中的淋巴细胞
少
弱
丙
胸腺和骨髓中的淋巴细胞
正常
正常
丁
生理盐水
无
无
A. 大剂量 X 射线照射摘除胸腺的小鼠是为了杀死 T 细胞
B. 表中实验结果表明小鼠的特异性免疫与淋巴细胞有关
C. 甲组与丙组的结果表明抗体的产生与骨髓中的淋巴细胞有关
D. 乙组与丙组的结果表明胸腺中的淋巴细胞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 14 -
【答案】A
【解析】
【分析】
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示意图:
据实验结果可知,胸腺是T淋巴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骨髓是B淋巴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
【详解】A、实验一说明大剂量的X射线照射可杀死小鼠体内的淋巴细胞,A错误;
B、表中实验结果说明小鼠后的特异性免疫与胸腺中的淋巴细胞和骨髓中的淋巴细胞有关,B正确;
C、分析甲组与丙组的处理方式与结果,说明抗体的产生与骨髓中的淋巴细胞有关,C正确;
D、分析乙组与丙组的处理方式与结果,说明胸腺中的淋巴细胞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D正确。
故选A。
5.科研人员从一种溶杆菌属的细菌中提取到一种新型抗生素( Lysocin E),它能对抗常见抗生素无法对付的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施用新型抗生素( Lysocin E)会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消亡
B. 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药性变异来源于突变或基因重组
C.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一超级细菌的形成意味着该种群一定发生了进化
D. 按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超级细菌形成的实质是:自然选择使耐药性变异定向积累的结果
【答案】C
- 14 -
【解析】
【分析】
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在抗生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抗生素的特性,不被抗生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细菌已不再受其的影响了,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产生是抗生素对细菌的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其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的改变。
【详解】A、在种群中存在抗新型抗生素(Lysocin E)的个体,所以该菌不会消亡,A错误;
B、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所以其可遗传的变异只能来自于基因突变,B错误;
C、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超级细菌的形成说明该种群抗性基因频率增大,种群发生进化,C正确;
D、超级细菌形成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错误。
故选C。
6.研究发现,斑马群整齐地排列成一队使条纹融合在一起,让捕食者难以专注于某一个猎物而增加其发现单个猎物的难度。下列有关叙述错误是( )
A. 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斑马群的发展
B. 该斑马群属于同一种群,空间特征为集群分布
C. 斑马群的密度越大,则捕食者捕食的成功率越低
D. 斑马条纹属于行为信息,信息传递具有双向性的特点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种群的空间特征: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和集群分布。
【详解】A、捕食者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老年、病弱或幼年个体,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A正确;
B、该斑马群属于同一种群,空间特征为集群分布,B正确;
C、根据题干信息“
- 14 -
斑马群整齐地排列成一队使条纹融合在一起,让捕食者难以专注于某一个猎物而增加其发现单个猎物的难度”,说明斑马群的密度越大,则捕食者捕食的成功率越低,C正确;
D、斑马条纹属于物理信息,D错误。
故选D。
三、非选择题
7.下图表示在光照、温度等条件适宜情况下,环境中CO2浓度分别对甲、乙两种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CO2浓度为350mol/mL时,甲植物CO2的固定速率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乙植物CO2的固定速率。若其它环境条件不变,要使甲植物经过一昼夜(12小时白天,12小时黑夜)获得有机物的积累,则白天CO2浓度必须大于_________mol/mL。
(2)科研人员判断_____(填“甲”或“乙”)植物更适合生活在干旱土壤中,理由是干早会导致____,使CO2供应不足,而乙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大于 (2). 150 (3). 乙 (4). 气孔关闭 (5). CO2 补偿点更低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示可知,图示描述的是二氧化碳浓度对甲、乙两种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二氧化碳浓度为350μmol/mL时,乙植物已达到最大光合速率,而甲植物还没有达到最大光合速率,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由图可知,甲植物的呼吸速率大于乙植物,二氧化碳浓度为350μmol/mL时,二者的净光合速率相等,甲植物的真光合速率大于乙植物的真光合速率。
【详解】(1)当CO2浓度为350μmol/mL
- 14 -
时,甲植物的呼吸速率大于乙植物,净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甲植物CO2的固定速率大于乙植物CO2的固定速率;甲植物经过一昼夜呼吸作用消耗=24×20μmol/mL=480μmol/mL,光合作用固定速率=480μmol/mL/12=40μmol/mL,则净光合速率=真正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40μmol/mL-20μmol/mL=20μmol/mL,由图可知,要想获得有机物的积累,则白天净光合速率要大于20μmol/mL,因此CO2浓度必须大于150μmol/mL。
(3)乙植物比甲植物更适合生活在干旱土壤中,据图分析原因在于干旱会导致植物气孔部分关闭,CO2供应不足,而乙植物CO2补偿点更低,更能耐受低CO2浓度,所以乙植物更适合生活在干旱土壤中。
【点睛】本题以图象和坐标曲线为信息载体,综合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重点掌握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
8.由新型冠状病毒(单股+RNA病毒)引起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已被成功遏制。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卫生大会上提出:各国人民继续努力,战胜疫情,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与T2噬菌体相比,新型冠状病毒中含有的特有碱基是____________。
(2)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首先要突破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该防线主要是由_______构成。当它侵入人体细胞后,人体中能识别被寄生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使其裂解释放病毒的细胞是__________。
(3)上图表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新型冠状病毒的部分过程,主要体现了免疫系统具_______的功能。图中所示的免疫细胞中,细胞膜上只含有一种识别抗原的特异性受体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尿嘧啶 (2). 皮肤和粘膜 (3). 效应T细胞 (4). 防卫 (5). (细胞)甲
【解析】
【分析】
- 14 -
人体免疫依靠的是我们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第二道防线指的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组成,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图中甲是B细胞,乙是浆细胞,丙是吞噬细胞。
【详解】(1)T2噬菌体是DNA病毒,而新型冠状病毒是RNA病毒,所以前者特有的碱基是U(尿嘧啶)。
(2)人体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人体细胞被寄生后成为靶细胞,使靶细胞裂解的细胞是效应T细胞。
(3)上图表示浆细胞分泌抗体处理抗原的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是B细胞(甲)。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识记免疫系统的功能和具体步骤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科学家发现一生态系统遭到某外来物种入侵,随即开展了轻度、中度、重度入侵区的群落植物多样性调查,结果如图甲;同时对轻度入侵区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乙[注: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hm2·a)请回答
(1)丰富度时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随入侵程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___。植物物种数变化较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入侵区。
(2)该入侵物种能分泌化学物质抑制其它植物生长发育,同时能引起昆虫和动物拒食。入侵物种与本地植物之间构成_____________关系。
(3)研究发现:黑麦草能抑制该入侵物种的生长。为了解其抑制机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完全营养液培养黑麦草幼苗一段时间。
- 14 -
②取一定量培养过黑麦草的营养液,加入用于培养该入侵物种幼苗的完全营养液中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加入等量的培养该入侵物种幼苗的完全营养液。
③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并比较两组入侵物种幼苗的生长情况。
由以上实验步骤可知,该实验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_______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图乙中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2). 减小 (3). 重度 (4). 竞争 (5). 黑麦草是否分泌某种物质抑制该入侵物种的生长 (6). 标志重捕 (7). 3%
【解析】
【分析】
1、由图甲可知,轻度入侵区植物物种数变化较大,重度入侵区植物物种数变化较小,原因是重度入侵区已形成以紫茎泽兰为优势的稳定群落。
2、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所以初级消费者同化量为1.05×109-3×108=7.5×108,次级消费者同化量为2.44×107-1.9×106=2.25×107。
【详解】(1)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其随入侵程度的增加而减小。在重度入侵区植物物种数变化较小。
(2)该入侵物种为植物,与本地植物之间构成了竞争关系,该入侵物种能分泌化学物质抑制其它植物生长发育,同时能引起昆虫和动物拒食说明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3)实验利用培养过黑麦草的营养液进行研究,并由以上实验步骤可知,该实验目的是探究黑麦草分泌某种物质抑制该入侵物种的生长。
(4)田鼠的活动能力较强,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初级消费者田鼠种群密度。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所以初级消费者同化量为1.05×109-3×108=7.5×108,次级消费者同化量为2.44×107-1.9×106=2.25×107,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是2.25×107÷7.5×108=3%。
【点睛】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等知识是高考易考点,考生要能准确理解与记忆。
10.某多年生植物果皮颜色由A/a、B/b两对基因控制,其中基因A使果皮呈红色,基因a使果皮呈绿色,基因B能使同时携带A、a基因的个体果皮呈粉色,而对其他相关基因型的性状表现无影响。现让红色果皮植株与绿色果皮植株杂交,所得F1全部表现为粉色果皮,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果皮:粉色果皮:绿色果皮=6:6:4。
- 14 -
回答下列问题
(1)亲本的基因型组合可能是_______________。控制该植物果皮颜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利用F2的红色果皮植株设计实验,从中区分出两种杂合红色果皮植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要写出区分过程)。
(3)研究者将题述亲本引种到环境不同的异地重复杂交实验,结果发现F1全部表现为红色果皮,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果皮:粉色果皮:绿色果皮=10:2:4。经检测植株没有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这说明生物的性状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原产地相比其中果皮颜色出现差异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AABB×aabb或AAbb×aaBB (2). 遵循 (3). 先让F2中红色果皮植株自交,若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其基因型为Aabb ;后代没有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再与上步得到的绿色果皮(aabb)的植株分别杂交,若后代出现红色果皮:粉色果皮=1:1,则可区分出基因型为AABb的杂合子 (4). 基因和环境条件的共同影响(或环境条件的影响) (5). AaBb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知,A_bb、AAB_表现为红色果皮,aabb、aaB_呈绿色果皮,AaB_呈粉色果皮;由表格信息可知,绿色果皮与红色果皮杂交得子一代,子一代自交,得到子二代的组合方式是16种,故推测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且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结合亲本的表现型可知,亲本基因型是AABB×abb或AAbb×aaBB。
【详解】(1)由题意可知,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果皮:粉色果皮:绿色果皮=6:6:4,根据子代中粉色果皮AaB_占6/16即3/4×2/4可知,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故亲本中两对基因的组合分别为AA×aa和BB×bb,结合亲本的表现型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或AAbb×aaBB。根据子二代的组合方式有16种可知,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由题目分析,F2中粉色果皮植株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AABb、AAbb、Aabb,让粉色果皮植株自交,AABB、AABb、AAbb的自交后代均为红色果皮,只有Aabb自交后代红色果皮:绿色果皮=3:1,故可以把该基因型区分出来,又因为Aabb自交后代出现的绿色果皮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故可以让其与AABB、AABb、AAbb分别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分别为:粉色果皮;红色果皮:粉色果皮=1:1;全红色果皮,可以根据后代的表现型再区分出AABb。
(3)根据题述,未引种前F2的性状分离比为:红色果皮:粉色果皮:绿色果皮=6:6:4,而引种后
- 14 -
F2的性状分离比为:红色果皮∶粉色果皮∶绿色果皮=10:2:4,二者相比较,由于植株没有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这说明生物的性状受基因和环境条件的共同影响(或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从分离比上的变化来看,引种后原粉色果皮的部分基因型的表现型在新的环境条件下表现为红色果皮。引种前粉色果皮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在F2代中分别占比为2/16和4/16,对比引种前后性状分离比变化,可以看出:其中果皮颜色出现差异的基因型为AaBb。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解答问题、学会分析性状偏离比现象及应用演绎推理的方法解决遗传学问题。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11.琼脂是制备固体培养基必须材料,当实验室大量使用固体培养基时,需要把废弃的固体培养基分解,避免污染环境。糖蜜发酵废液的黑褐色色素所造成的色泽污染是环境保护所不容许的,为了脱除这种黑褐色色素,需要筛选能产生脱色酶的菌体。在从琼脂生产厂区土壤中筛选目的菌时,获得了既能分解琼脂,又具有脱色能力的分解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筛选分解琼脂的细菌时,应选择以_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从功能上分析,此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
(2)在分离细菌时,接种环通过_____________方法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鉴定具有脱色能力的琼脂分解菌时,需在基本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_,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培养基上形成圆形凹穴,有的凹穴周围出现透明圈,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进行污染物脱色时,也可以将脱色酶进行固定,该技术的优点有___________(至少两点)。
【答案】 (1). 琼脂 (2). 选择培养基 (3). 灼烧 (4). 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5). (糖蜜发酵废液的)黑褐色色素 (6). 琼脂分解菌分解琼脂出现凹穴,分解黑褐色色素使凹穴周围出现透明圈 (7). 可反复使用;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降低生产成本
【解析】
【分析】
1
- 14 -
、选择培养基是在培养基中加入相应的特殊营养物质或化学物质,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有利于所需微生物的生长。
2、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
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溶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详解】(1)在筛选分解琼脂的细菌,可在培养基中添加琼脂作为唯一的碳源,从培养基的功能角度来说,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2)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细菌时,将接种环通过灼烧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目的是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3)鉴定具有脱色能力的琼脂分解菌时,可在培养基中加入糖蜜发酵废液中的黑褐色色素。由于琼脂分解菌能够分解琼脂,产生脱色酶,将加入的黑褐色色素分解,故在菌落周围产生周围呈现透明圈的圆形凹穴。
(4)固定化脱色酶可反复使用,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因此可降低生产成本。
【点睛】本题考查微生物分离、扩大培养和鉴定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2.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P蛋白为主要抗原。请据图回答问题:
(1)过程①指的是__________。不同生物的DNA之所以能够重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相同的基因在不同生物体内能成功表达出相同的产物,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③构建重组DNA
- 14 -
分子过程中最常用的载体是__________________。若限制酶Ⅲ的识别序列是CCTAGG,它能在A和G之间切断DNA。下图表示用该酶处理P基因后产生的片段,
若P基因某处有一个 CCTAGG突变为 CCTAGC,用该酶处理后将得到____________个片段。
(3)动物细胞是基因工程技术中常用的受体细胞。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通常采用培养皿或松盖培养瓶,将其置于含__________________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4)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__________制成疫苗,该疫苗注射到人体内后,首先由____________进行处理和呈递,最终激活B淋巴细胞。
【答案】 (1). 逆转录 (2). 所有生物的DNA分子结构相似 (3). 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4). 质粒 (5). 3个 (6). 95%空气加5%CO2的混合气体 (7). P蛋白 (8). 吞噬细胞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疫苗生产流程,其中①表示逆转录过程;②是获取目的基因的过程,③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④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⑤表示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浆细胞,⑥表示记忆细胞;⑦表示浆细胞分泌的抗体;⑧表示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
【详解】(1)①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为逆转录,所有生物的DNA分子结构相似,故不同生物的DNA能够重组。所有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故相同的基因在不同的生物体内,都能成功表达出相同的产物。
(2)构建重组DNA分子过程中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根据图给出是4个片段可知,该基因上应该有3个CCTAGG序列。由于某处有一个CCTAGG突变为CCTAGC,该基因上只有2个CCTAGG序列了,故用该酶处理后只能得到3个片段。
(3)对动物细胞进行培养时,需要将其放入95%空气加5%CO2的混合气体的环境中进行培养,CO2可以维持培养液的pH。
(4)由于P蛋白是该病毒的主要抗原,故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2中基因工程生产的P蛋白制成疫苗注射到人体内。该疫苗注射到人体内后,首先由吞噬细胞进行处理和呈递,最终激活B淋巴细胞。
【点睛】本题结合疫苗生产、基因工程、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工具及操作步骤,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 14 -
- 14 -
相关文档
- 【生物】河北省石家庄市2019-20202021-09-2829页
-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19-20202021-09-2814页
- 【生物】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学202021-09-2833页
- 河北省石家庄市二中2019-2020学年2021-09-2730页
- 2017-2018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2021-09-2710页
- 2018-2019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外国2021-09-267页
- 2018-2019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一2021-09-2616页
- 生物卷·2018届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2021-09-2647页
- 【生物】河北省石家庄市2020届高三2021-09-267页
- 【生物】河北省石家庄市二中2019-22021-09-26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