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3.50 KB
  • 2021-09-28 发布

山西省2020届高三3月适应性调研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2020年3月山西省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 理科综合 一、选择题 ‎1.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主要是由肾脏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能够促进红细胞生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参与EPO合成和分泌的单层膜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 B. 红细胞与造血干细胞中的蛋白质种类完全相同 C. 成熟红细胞内的O2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组织液 D.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通过注射EPO可高效改善症状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干信息可知,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属于一种激素,能够促进红细胞生成,进而促进机体的运输氧气的能力,可缓解低氧时的缺氧状态。‎ ‎【详解】A、EPO是一种分泌蛋白,参与EPO合成和分泌的单层膜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A正确;‎ B、红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的,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红细胞与造血干细胞中的蛋白质种类不完全相同,B错误;‎ C、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可运输氧气,氧气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从成熟红细胞内进入组织液,C错误;‎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即使产生更多的红细胞,也是异常功能的红细胞,同时还有可能导致溶血性贫血加重,因此,注射EPO不能高效改善其症状,D错误。‎ 故选A。‎ ‎2.图甲表示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的变化,图乙表示萌发过程中O2消耗量和CO2生成量的变化。据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 - 16 -‎ A. 种子萌发初期主要进行有氧呼吸 B. 萌发的种子在a点时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 a点前干重减少主要是由于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 D. 图乙两条曲线相交时,有氧呼吸速率与无氧呼吸速率相等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表示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的变化,由于干种子进行萌发首先要吸足水分,鲜重在开始快速增加,但干重降低的原因是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作用加强,消耗有机物,导致干重减少,后期种子萌发长成幼苗,幼苗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使干重增加。 图乙中,开始时,O2吸收量少,细胞主要进行无氧呼吸,两条线相交之前,二氧化碳释放量大于氧气的吸收量,表示细胞的呼吸方式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条线相交之后,氧气释放量与二氧化碳吸收量相等,此时,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 ‎【详解】A、由图乙中氧气消耗量和二氧化碳释放量的曲线图可知,种子萌发初期以无氧呼吸为主,A错误;‎ B、a点之前干重减少,a点之后干重增加,说明a点时萌发的种子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而光合作用应在a点之前就已进行,但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B错误;‎ C、a点前干重减少主要是由于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即使a点前开始了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强度也小于呼吸作用强度,C正确;‎ D、图乙两条曲线相交时,二氧化碳释放量与氧气吸收量相等,此时,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D错误。‎ 故选C。‎ ‎3.2019年底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随之“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全国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新型冠状病毒在感染者肺部内环境中会大量增殖 B. 依据核酸分子的特异性,可对疑似病人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来确诊 C. 采集康复者的血浆并处理后输给重症病人,目的是利用血浆中抗原进行免疫接种 D. 康复者再次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会刺激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 ‎【答案】B - 16 -‎ ‎【解析】‎ ‎【分析】‎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遗传物质是RNA,组成RNA的单体有4种,该病毒侵入人体内寄生在宿主细胞中,效应T细胞能识别被寄生的寄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而使其裂解死亡。‎ ‎【详解】A、新型冠状病毒需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增殖,不能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A错误;‎ B、依据核酸分子的特异性,利用DNA分子杂交的原理,可对疑似病人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来确诊,B正确;‎ C、采集康复者的血浆并处理后输给重症病人,目的是利用血浆中的特异性抗体进行免疫治疗,C错误;‎ D、康复者再次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会刺激记忆B细胞快速增殖分化,形成的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D错误。‎ 故选B。‎ ‎4.蝗虫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较少(雌蝗虫2N=24,雄蝗虫2N=23),它由X染色体数决定性别(雌性XX,雄性XO)。现有一个进行正常分裂的蝗虫细胞,显微观察发现,含有12条染色体,呈现12种不同的形态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存在等位基因 B. 该细胞如果在体内完成分裂后可以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C. 该细胞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1:1‎ D. 该细胞可能取自卵巢,也可能取自精巢 ‎【答案】D ‎【解析】‎ ‎【分析】‎ 雌性蝗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产生的卵细胞为X型,雄性蝗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O型,产生的精子可能为X或O型,雄蝗虫产生的精子和雌蝗虫产生的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相同或者比卵细胞少1条。‎ - 16 -‎ ‎【详解】蝗虫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24或23条,现有一个进行正常分裂的蝗虫细胞,显微观察发现,含有12条染色体,呈现12种不同的形态结构,说明该细胞为减数分裂的细胞,可能是含有染色单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也可能是不含染色单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末期,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时等位基因分离,所以该细胞不含等位基因,且减数分裂没有细胞周期。若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的图像,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数=1:2。由于卵细胞和精子形成的过程中,都能形成含X的染色体数为12条的配子,即减数第二次分裂都会出现含12条染色体,呈现12种不同的形态的细胞,综上分析,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5.烟粉虱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农作物害虫,丽蚜小蜂是其天敌。某菜园中通过释放丽蚜小蜂,有效地控制了烟粉虱的爆发。如图是防治过程中它们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乙分别表示烟粉虱和丽蚜小蜂 B. 5月底至6月底,甲种群呈“J”型增长 C. 6月底,乙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D. 7月份乙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是食物不足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丽蚜小蜂是烟粉虱的天敌,根据曲线中甲先增加先减少,乙后增加后减少,可判断二者为捕食关系,其中甲表示烟粉虱的数量变化,乙表示丽蚜小蜂的数量变化。‎ ‎【详解】A、根据上述分析可判断甲、乙分别表示烟粉虱和丽蚜小蜂,A正确;‎ B、5月底至6月底,存在乙种群(丽蚜小蜂)对甲种群(烟粉虱)的捕食,不属于理想环境,所以甲种群的增长不是“J”型增长,B错误;‎ C、6月底,乙种群的数量为增加趋势,所以其年龄组成为增长型,C正确;‎ - 16 -‎ D、烟粉虱是一种农作物害虫,其数量变化与其食物数量和天敌数量变化有关,7月份乙种群数量快速下降至极低水平,可能是食物不足,D正确。‎ 故选B。‎ ‎6.Hh血型系统是人类ABO血型系统的基础。人类ABO血型系统由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I/i和位于19号染色体上的H/h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血型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不考虑突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血型 A B AB O 基因型 H-ⅠA-‎ H-ⅠB-‎ H-ⅠAⅠB H-ii、hh --‎ A. 上述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 H基因的表达产物是A型、B型、AB型三种血型表现的基础 C. 亲本均为AB型血时,有可能生出 O型血的子代 D. 亲本均为O型血时,不可能生出 A型血或B型血的子代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表格信息可知,A型血孩子的基因型有H-IAIA或H-IAi,B型血孩子的基因型有H-IBIB或H-IBi,AB型血孩子的基因型有H-IAIB,O型血孩子的基因型有hh__和H_ii两类,所对应的基因型为HHii、Hhii、hhIAIA、hhIAIB、hhIBIB、hhIAi、hhIBi、hhii。‎ ‎【详解】A、根据“人类ABO血型系统由位于9号染色体上I/i和位于19号染色体上的H/h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可知,上述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由表格信息可知, A型、B型、AB型三种血型对应的基因型中都有H基因,说明H基因的表达产物是A型、B型、AB型三种血型表现的基础,B正确;‎ C、亲本均为AB型血时,有可能生出 O型血的子代,如HhIAIB和HhIAIB的后代会出现hh—的O型,C正确;‎ D、亲本均为O型血时,也可能生出 A型血或B型血的子代,如HHii和hhIAIB均为O型血,其后代为HhIAi(A型血)、HhIBi(B型血),D错误。‎ 故选D。‎ - 16 -‎ ‎7.为探究细胞分裂素(CTK)对低温胁迫下番茄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在光照和CO2浓度适宜条件下,研究者对四组相同状况的番茄幼苗进行如下操作,实验结果见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A组:25℃,叶面喷洒适量蒸馏水;‎ B组:25℃,叶面喷洒一定浓度的等量CTK溶液;‎ C组:10℃,叶面喷洒等量的蒸馏水;‎ D组:____ 。‎ 组别 叶绿素(mg•g-1)‎ 光合速率(CO2/umol•m-2•s-1)‎ 气孔导度(mmol•m-2•s-1)‎ A ‎18.69‎ ‎9.19‎ ‎0.153‎ B ‎20.17‎ ‎12.58‎ ‎0.168‎ C ‎10.74‎ ‎2.75‎ ‎0.053‎ D ‎12.01‎ ‎4.03‎ ‎0.064‎ ‎(1)本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D组的操作是____。‎ ‎(2)分析表格数据,C组比A组净光合速率低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光反应减弱;②____,暗反应减弱;此外,还有低温降低了光合作用有关酶的活性。‎ ‎(3)根据实验结果推测,CTK对光合作用受低温胁迫的影响具有延缓作用。在早春时节,为了缓解大棚番茄幼苗受低温胁迫的影响;在番茄生长过程中,为了延缓叶片衰老增加光合作用时间,请你根据本实验结果提出一条措施来解决这一实践问题____。‎ ‎【答案】 (1). 温度、有无喷洒CTK (2). 10℃,叶面喷洒一定浓度等量CTK溶液 (3). 低温导致叶绿素含量降低,吸收转化光能减少 (4). 低温导致气孔导度降低,CO2供应减少 (5). 为幼苗或番茄叶片喷洒适量适宜浓度的CTK溶液 ‎【解析】‎ ‎【分析】‎ - 16 -‎ 本实验是探究细胞分裂素(CTK)对低温胁迫下番茄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所以温度和有无喷洒CTK是实验的自变量,A组和B组的温度相同,自变量为是否喷洒CTK溶液,A组和C组的温度不同,可知B组和D组的温度应不相同,C组和D组的温度应相同,C组和D组的自变量应为是否喷洒CTK溶液。结合表格信息可知,因变量为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和光合速率的变化。‎ ‎【详解】(1)根据实验目的可知,本实验中的自变量是温度、有无喷洒CTK,根据上述分析可知D组的操作是10℃,叶面喷洒一定浓度的等量CTK溶液。‎ ‎(2)A组和C组的自变量是温度不同,由表格数据可知,C组的叶绿素含量和气孔导度均比A组低,可推测:①低温导致叶绿素含量降低,吸收转化光能减少,使光反应减弱;②低温导致气孔导度降低,CO2供应减少,暗反应速率减慢,进而导致C组比A组净光合速率低。‎ ‎(3)CTK对光合作用受低温胁迫的影响具有延缓作用。为了缓解大棚番茄幼苗受低温胁迫的影响,可为幼苗或番茄叶片喷洒适量适宜浓度的CTK溶液,可延缓叶片衰老增加光合作用时间。‎ ‎【点睛】本题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影响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和实验探究能力。‎ ‎8.在2019年女排世界杯比赛中,中国女排以十一连胜的骄人成绩夺得了冠军,成功卫冕,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比赛中,通过神经—体液调节,队员机体内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赛场上,队员看到排球飞来,迅速做出接球的动作,这一反射的高级中枢位于____________,该反射发生时,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的传导方向是____________向的,运动员在发球的瞬间,在突触小体上完成的信号转换模式为____。‎ ‎(2)激烈比赛会使队员出现体温有所升高的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的结果。运动员大量出汗,丢失水分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垂体____ ,以维持体内水分相对平衡。随着能量的消耗,运动员血糖浓度降低,交感神经末梢会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与胰岛A细胞膜上受体结合,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____。‎ ‎(3)队员看到对方发球而过度紧张时,在大脑皮层相关部位的影响下,下丘脑中的一些细胞合成并分泌____________增加,最终促使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细胞代谢。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作用称为____。比赛结束,队员的情绪暂时不能恢复,说明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 ‎【答案】 (1). 大脑皮层 (2). 单 (3). 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 (4). 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5). 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 (6). 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7).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8). (负)反馈调节 (9). 作用时间长 ‎【解析】‎ - 16 -‎ ‎【分析】‎ ‎1、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2、人体内血糖浓度降低时,就会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加速体内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血糖农度升高。‎ ‎【详解】(1)队员看到排球飞来,迅速做出接球的动作,属于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反射发生时,兴奋的传导和传递是沿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这一反射弧单向传导的,即该反射发生时,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突触间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递,兴奋在突触小体上完成的信号转换模式为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 ‎(2)体温升高是产热量大于散热量的结果。大量出汗,丢失水分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下丘脑合成、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以维持体内水分相对平衡。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升高血糖浓度。‎ ‎(3)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为分级调节,队员看到对方发球而过度紧张时,在大脑皮层相关部位的影响下,下丘脑中的一些细胞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加,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促进细胞代谢。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作用称为负反馈。比赛结束后队员的情绪暂时不能恢复,原因之一是激素调节具有作用时间长的特点。‎ ‎【点睛】本题考查兴奋的传导和传递、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以及水平衡调节和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9.森林具有丰富的物种、复杂的结构、多种多样的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肺”。回答下列问题。‎ ‎(1)某大片山坡上的农田在闲置以后,逐渐被杂草、灌木、乔木所覆盖,该过程称为群落的____。调查发现单位面积灌木群落合成的有机物比草本群落多,从群落的空间结构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 - 16 -‎ ‎(2)山林中狼处于最高营养级,狼从兔获得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作用外,还流向____。狼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兔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说明信息传递在方向上具有____________性。狼会吃掉大量的兔,但客观上起到促进兔种群发展的作用,从生物进化角度分析,原因是兔群中被狼捕食的主要是____________的个体,____________的个体获得充裕的生存条件并能____________,种群的基因库得以逐代优化。‎ ‎(3)森林发生局部火灾后,由于阳光充沛、土壤中矿质元素增多,许多种子萌发后,迅速长成新的植株,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稳定性。‎ ‎【答案】 (1). (次生)演替 (2). 灌木群落垂直结构比草本群落复杂,植物对光的利用率高,光合作用强 (3). 分解者 (4). 双向 (5). 老弱病残 (6). 壮年健康 (7). 繁殖后代 (8). 恢复力 ‎【解析】‎ ‎【分析】‎ ‎1、群落演替的概念、特点和标志: ①概念: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演变现象。 ②特点:群落的演替长期变化累积的体现,群落的演替是有规律的或有序的。 ③标志:在物种组成上发生了(质的)变化;或者一定区域内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逐步替代的过程。‎ ‎2、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影响。‎ ‎【详解】(1)某大片山坡上的农田在闲置多年以后,逐渐被杂草、灌木最后被乔木所覆盖,这一过程称为群落的次生演替。由于灌木群落的垂直结构比草本群落更复杂,植物对光的利用率高,光合作用强,所以单位面积灌木群落合成的有机物比草本群落多。‎ ‎(2)每个营养级的同化量的去向一般包括自身呼吸消耗散失、流向分解者、流向下一营养级。由于山林中狼处于最高营养级,其同化的能量去向不包括流向下一营养级,所以狼从兔获得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作用外,还流向分解者。狼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兔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说明信息传递在方向上具有双向性。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都吃掉,否则自己无法生存;实际上,捕食者吃掉的大都是被捕食者中老、病、弱、残或年幼的个体,使壮年健康的个体获得充裕的生存条件并能繁殖后代,种群的基因库得以逐代优化。所以捕食者的存在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 - 16 -‎ ‎(3)森林发生局部火灾后,由于阳光充沛、土壤中矿质元素增多,许多种子萌发后,迅速长成新的植株,逐渐恢复火灾之前的状态,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恢复力稳定性。‎ ‎【点睛】本题考查群落的结构和演替、信息传递的特点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10.人的原发性血色病由一对等位基因(H、h)控制,男性只要含有H基因就表现为患病,而女性只有在H基因纯合时才表现为患病;人的先天性夜盲症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从人群中调查发现,甲、乙两个家庭各育有一儿一女,甲家庭成员表现型为:母亲正常,父亲和女儿均只患原发性血色病,儿子只患先天性夜盲症;乙家庭成员表现型为:母亲和儿子两病皆患,父亲和女儿均正常(且父亲不携带致病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1)先天性夜盲症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2)甲家庭母亲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若利用H基因探针对胎儿进行产前诊断,发现一女婴体内存在与探针配对的核苷酸序列,是否可以确定该女婴一定患原发性血色病,理由是_______。‎ ‎(3)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乙家庭的遗传情况_____(亲子代的表现型可不标出)。‎ ‎【答案】 (1).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2). 甲家庭中双亲均无先天性夜盲症,儿子患该病,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又因乙家庭中母亲患该病,父亲不携带致病基因,但儿子患病,可以排除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3). HhXBXb (4). 不可以确定,女性只有在H基因纯合时才患病,该女婴虽能检测到H基因,但基因型可能为HH或Hh。因而无法确定该女婴是否患原发性血色病 (5). ‎ ‎【解析】‎ ‎【分析】‎ 根据甲家庭中双亲均无先天性夜盲症,儿子患该病,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又因乙家庭中母亲患该病,父亲不携带致病基因,但儿子患病,可判断为伴X隐性遗传病。根据题意“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可说明H、h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男性只要含有H基因就表现为患病,而女性只有在H基因纯合时才表现为患病。据此答题。‎ - 16 -‎ ‎【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先天性夜盲症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判断的理由是甲家庭中双亲均无先天性夜盲症,儿子患该病,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又因乙家庭中母亲患该病,父亲不携带致病基因,但儿子患病,说明母亲传给儿子一个隐性致病基因就使儿子表现了患病,可判断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原发性血色病属于常染色体遗传,先天性夜盲症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甲家庭的母亲不患原发性血色病,但其女儿表现患该病(HH),说明母亲含有H基因,又根据其儿子只患先天性夜盲症(hhXbY),可判断母亲的基因型为HhXBXb。由于女性只有在H基因纯合时才患病,该女婴虽能检测到H基因,但基因型可能为HH或Hh。所以即便是检测到女婴体内存在与探针配对的核苷酸序列,也无法确定该女婴是否患原发性血色病。‎ ‎(3)乙家庭母亲两病均患,基因型为HHXbXb,父亲不携带致病基因,基因型为hhXBY,所生儿子两病皆患,基因型为HhXbY,女儿表现正常,基因型为HhXBXb,用遗传图解表示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遗传病类型的分析、伴性遗传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判断推理能力。‎ ‎[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 ‎11.自然界里有多种微生物,将其进行合理的筛选、培养和应用,能给医药和化工等生产领域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回答下列问题。‎ ‎(1)对培养基进行灭菌时,多采取____________法,而对接种环或涂布器灭菌时则用____________法,若要将微生物采用平板划线法进行分离操作,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进行了5次划线,则需要对接种环灼烧____________次。平板划线在做第二次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要从上次划线的____________开始划线,最后一次划的线不能与第一次划的线____________。‎ ‎(2)将接种后的固体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固体培养基放入恒温箱中____________培养,以减少培养基中的水分挥发。其中,培养未接种的固体培养基是为了____________。长期保存菌种时,应将培养的菌液与____________充分混匀后,放在-20℃的冷冻箱中保存。‎ - 16 -‎ ‎(3)甲、乙两组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某种微生物的数量,在同一稀释倍数下每隔一段时间记录数据(统计时间内微生物总数小于环境容纳量),得到以下结果:‎ 培养时间(小时)‎ ‎24‎ ‎48‎ ‎72‎ ‎96‎ 甲组菌落均值(个)‎ ‎18‎ ‎25‎ ‎36‎ ‎32‎ 乙组菌落均值(个)‎ ‎20‎ ‎28‎ ‎38‎ ‎32‎ 计数时最好取培养____________小时记录的菌落数作为实验结果,一方面是由于培养时间较短,会遗漏菌落数目,另一方面是由于____________。‎ ‎【答案】 (1). 高压蒸汽灭菌 (2). 灼烧灭菌 (3). 6 (4). 末端 (5). 相连(或相接、相交等意思正确) (6). 倒置 (7). 作为对照组,排除培养基被杂菌污染 (8). 甘油 (9). 72 (10). 培养时间过长,两个或多个菌落连成一个菌落 ‎【解析】‎ ‎【分析】‎ ‎1、微生物培养的关键是无菌操作技术,无菌操作过程中的灭菌方法主要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高压蒸汽灭菌适用于对一般培养基和玻璃器皿的灭菌。干热灭菌适用于空玻璃器皿的灭菌,凡带有橡胶的物品和培养基,都不能进行干热灭菌。无菌室缓冲间和接种箱常用紫外线灯作空气灭菌。微生物接种时的金属接种工具和试管口可以用灼烧灭菌。‎ ‎2、平板划线操作的基本步骤是:(一)右手持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待凉后,在火焰旁打开盛有菌液的试管棉塞,并将试管口通过火焰,将已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液,沾取一环菌液,将试管口通过火焰并塞上棉塞。(二)左手斜持琼脂平板,皿盖打开一条缝,右手于火焰近处將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盖上皿盖,接种环不应划破培养基表面。(三)烧灼接种环,杀灭环上残留菌液,待冷却(是否冷却,可先在培养基边缘处试触,若琼脂溶化,表示未凉,稍等再试),从第一区域划线的末端开始往第二区内划线,重复以上操作,在第三四五区内划线,注意不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相连。(四)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 16 -‎ ‎【详解】(1)对培养基进行灭菌时,多采取高压蒸汽灭菌法,而对接种环或涂布器灭菌时则用灼烧灭菌法。接种环在每次接种前都要灼烧灭菌,最后一次接种完也要灭菌,所以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进行了5次划线,则需要对接种环灼烧6次。平板划线在做第二次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要从上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使菌体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最终获得由单个菌体形成的单个菌落。最后一次划的线不能与第一次划的线相连。‎ ‎(2)将接种后的固体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固体培养基放入恒温箱中倒置培养,以减少培养基中的水分挥发。培养未接种的固体培养基是为了作为对照组,排除培养基被杂菌污染。长期保存菌种时,应将培养的菌液与甘油充分混匀后,放在-20℃的冷冻箱保存。‎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甲组和乙组中的菌落数都在72时达到最大,由此推知最好取72小时记录的菌落数作为实验结果,原因是①培养时间不足会导致遗落菌落的数目;②培养时间过长会导致两个或多个菌落连成一个菌落,使计数不准确。‎ ‎【点睛】本题考查无菌技术和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要求考生识记接种微生物常用的两种方法;识记菌种保藏技术,能正确分析表格,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生物——选修3 现代科技专题] ‎ ‎1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妊娠后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制备抗HCG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检测早孕。图甲是抗HCG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流程示意图,其中X、Y表示细胞,a~f表示操作过程。图乙是医学上定量检测抗原的双抗体夹心法原理示意图,需先将抗体固定并与受检抗原结合形成复合物,再加酶标抗体和底物,加入酶反应的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成为有色产物,产物的量与标本中受检抗原的量直接相关,根据颜色的深浅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由于酶的催化效率很高,间接地放大了免疫反应的结果,从而使测定方法达到很高的敏感度。回答下列问题。‎ - 16 -‎ ‎(1)a过程中培养的Y细胞是____________,b过程中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诱导细胞融合,d所示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e过程培养的细胞,首先应保证其处于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其次还需要提供充足的营养等条件,其中加动物血清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抗原数量,酶标抗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若现有三种抗HCG单克隆抗体,分别记为A、B、C。为检测它们之中哪两种适合用于双抗体夹心法,科研人员需要进行____________组实验,检测并比较各组实验的产物量,以便得出结论。‎ ‎【答案】 (1). 骨髓瘤细胞 (2). 灭活的病毒 (3). 聚乙二醇 (4). 电激 (5). 获得能分泌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6). 无菌、无毒 (7). 补充配制的培养基中缺乏的营养成分及一些激素等促进细胞生长的物质 (8). 与待测抗原结合 (9). 催化检测底物反应 (10). 6‎ ‎【解析】‎ 分析】‎ ‎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首先用特定抗原注射小鼠体内,使其发生免疫,小鼠体内产生具有免疫能力的B淋巴细胞。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的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利用特定选择培养基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即AB型细胞(A为B淋巴细胞,B为骨髓瘤细胞),不需要A、B、AA、BB型细胞。第二次筛选:利用多孔板法和抗原-抗体杂交法筛选,获得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2、单克隆抗体的作用:①作为诊断试剂:(最广泛的用途)具有准确、高效、简易、快速的优点。②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癌症,可制成“生物导弹”。‎ ‎【详解】(1)根据图示可知,从小鼠体内提取的X为经过免疫的浆细胞,则Y为骨髓瘤细胞,诱导二者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常用灭活的病毒、聚乙二醇、电激等方法。融合后的细胞需要经过c过程的初次筛选和d过程的抗体检测和克隆化培养,故d所示操作的目的是获得能分泌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2)e过程为体外培养动物细胞,首先应保证其处于无菌、无毒的环境,其次还需要提供充足的营养等条件,其中加动物血清的目的是补充配制的培养基中缺乏的营养成分及一些激素等促进细胞生长的物质。‎ ‎(3)酶标抗体的作用是与待测抗原结合;酶能催化检测底物反应,可通过测定酶反应的产物量来判断待测抗原量。研究人员获得三种抗HCG单克隆抗体,分别记为A、B、C,为检测它们之中哪两种适合用于双抗体夹心法,科研人员需要进行6组实验,分别是AA、BB、CC、AB、AC、BC,检测并比较各组实验的产物量。‎ - 16 -‎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 16 -‎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