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7.50 KB
  • 2021-09-29 发布

高二生物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 2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最新】精选高二生物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高二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共37题,每题2分,共74分)‎ ‎1.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胰岛素等 B. 组织液中的代谢产物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的组成成分 C. 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 D. 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壁就成为组织液 ‎【答案】D ‎【解析】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成分,A项正确;组织液中的成分可渗回毛细血管形成血浆,组织液中的代谢产物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的组成成分,B项正确;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但淋巴不能再渗回组织液,C项正确,D项错误。‎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和掌握内环境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血浆和组织液可相互渗透,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但淋巴不能再渗回组织液。‎ ‎2.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 A. 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 儿童患佝偻病 - 29 - / 29‎ C. 细胞代谢紊乱 D. 成年人患肌无力病 ‎【答案】C ‎【解析】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会导致酶促反应速率减慢,不会导致酶促反应速率加快,A错误;儿童患佝偻病是由于缺钙引起的,但稳态遭到破坏遭到破坏不一定就是缺钙,B错误;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稳态遭到破坏,细胞代谢会出现紊乱,C正确;成年人患肌无力病的血钙过高引起的,但稳态遭到破坏不一定就是血钙过高,D错误。‎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稳态的生理意义,解题时要准确理解稳态的含义是包含内环境的温度、酸碱度、渗透压等理化性质和各种化学成分,内环境稳态的破坏可以 是其中的任何一项或几项,A、B、D只是稳态遭到破坏后有可能出现的问题。‎ ‎3. 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该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其中有 A. 组织液中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B. 麦芽糖的水解 C. 碳酸氢盐的形成 D. 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答案】C ‎【解析】蛋白质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合成,A项错误;麦芽糖的水解发生在消化道内,B项错误;碳酸氢盐为缓冲物质,形成于细胞外液,C项正确;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线粒体或细胞质基质,D项错误。‎ ‎4. 如图是医院验血报告单的部分截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检测项目 检测结果 正常值 - 29 - / 29‎ 甲患者 乙患者 T3(ng/dL)‎ ‎4.1‎ ‎345.1‎ ‎10~200‎ T4(ng/dL)‎ ‎2.8‎ ‎15.8‎ ‎5.5~12‎ TSH(ulu/mL)‎ ‎22.7‎ ‎0.1‎ ‎0.2~7.0‎ 注:T3和T4均反映甲状腺激素水平,TSH反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 A.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能调节TSH激素的分泌 B. 正常人刚从寒冷的室外进入医院就抽血体检,检测结果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与正常值相比可能会偏低 C. 针对患者乙可采取适当补碘的方法予以治疗,针对患者甲则不宜采用该方法予以治疗 D. 甲可能是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乙可能是甲状腺肿大患者 ‎【答案】A ‎【解析】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促进垂体分泌TSH,甲状腺激素通过反馈作用于垂体抑制其分泌TSH,A项正确;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所以从寒冷的室外进入医院就抽血体检,检测结果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与正常值相比可能会偏高,B项错误;甲可能是甲状腺肿大患者,乙可能是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故针对患者甲可采取适当补碘予以缓解,患者乙则不宜采用该方法予以治疗,C、D项错误。‎ ‎5. 在离体实验条件下,突触后膜受到不同刺激,膜电位变化的两种情况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突触后膜只能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 - 29 - / 29‎ B. 突触后膜上有与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 C. 电位1表示突触后膜受到兴奋性递质的作用,是K+大量内流导致的 D. 电位2表示突触后膜受到抑制性递质的作用,可能是Cl-大量内流所致 ‎【答案】D ‎【解析】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A错误;突触后膜上有与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B错误;电位1表示突触后膜受到兴奋性递质的作用后产生的动作电位,是Na+大量内流导致的,C错误;电位2表示突触后膜受到抑制性递质的作用后使膜内外静息电位的差值增大,可能是Cl-大量内流所致,D正确。‎ ‎6. 下列各选项与所给模型不相符的是 ‎ A. 若X表示种群数量,则①可能代表出生或迁入 B. 若X表示抗利尿激素,则①可代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C. 若X表示浆细胞数量,则②可能代表某种病毒 D. 若X表示胰高血糖素含量,则②可能代表胰岛素 ‎【答案】C - 29 - / 29‎ ‎【解析】若x表示种群数量,与种群数量有关的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能使种群数量增多的①是出生率和迁入率,A项与模型相符;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内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刺激,可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与模型相符;在病毒的刺激作用下,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浆细胞和记忆细胞,C项与模型不相符;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具有拮抗作用,胰高血糖素抑制胰岛素分泌,D项与模型相符。‎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概念间的关系,对此类试题,学生应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注意归纳和总结,积累各概念间的关系。‎ ‎7. 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能准确地描述其调节过程的是 A. 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c→d→e来实现,属于体液调节 B. 一般来说,动物体的生命活动常常受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 C. 司机见红灯停车时,其调节过程可能通过a→b→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D. 体温调节过程可通过a→b→d→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答案】D ‎【解析】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c→d→e来实现,例如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作用于组织细胞使葡萄糖氧化分解增强,从而使血糖含量下降。该过程中只涉及到激素分泌和信息传递,因此属于体液调节,A项正确;动物体的生命活动通常是在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下完成的,B项正确;司机见红灯停车时的调节过程为条件反射,属于神经调节,C项正确;体温调节过程可通过a→b→d→e来实现,该过程中涉及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D项错误。‎ ‎【点睛】‎ - 29 - / 29‎ 本题结合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考查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能结合题图,分析各调节路径属于什么调节,再选出正确的答案。分析题图可知:图示表明动物体的生命活动常常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其中c→d→e只涉及体液调节,如血糖调节;a→b→d→e涉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如体温调节;a→b→e只涉及神经调节。‎ ‎8. 下列关于动物机体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递质和激素发挥作用后均失去活性 B. 有些神经细胞可以分泌激素 C.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 D. 神经细胞释放的乙酰胆碱需经血液运输发挥作用 ‎【答案】D ‎【解析】递质和激素发挥作用后都被分解均失去活性,避免活动的持续,A项正确;有些神经细胞可以分泌激素,如下丘脑的一些神经细胞能分泌抗利尿激素,B项正确;由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进入血液,通过血液的运输作用于靶细胞,C项正确;神经细胞释放的乙酰胆碱属于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组织液)作用于突触后膜,不经过血液的运输,D项错误。‎ ‎9. 甲状腺激素浓度过高会引起线粒体中的解偶联作用,即虽有丙酮酸大量分解但无ATP形成。根据这一事实,可以预料甲状腺活动过强的人 A. 虽然消耗的食物少而且体表比健康人的凉,但肥胖 - 29 - / 29‎ B. 虽然消耗的食物少而且体表比健康人的暖,但肥胖 C. 虽然消耗大量食物而且体表比健康人的暖,但消瘦 D. 虽然消耗大量食物而且体表比健康人的凉,但消瘦 ‎【答案】C ‎【解析】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代谢加快,有机物氧化分解加快,因此食量大,但却消瘦;由于氧化分解过程中无ATP形成,释放的能量全部变为热能散失,因此皮肤温度比常人高,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细胞呼吸、体液调节等知识,要求学生掌握细胞呼吸过程产生的能量的去向;识记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功能,能根据题干信息“有电子传递但无ATP形成”作出准确的判断。‎ ‎10. 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产热主要来源于组织器官细胞呼吸 B. 人处在寒冷环境中,靠机体增加产热、减少散热维持体温恒定 C. 人处在炎热环境中,不能减少产热,只有依靠增加散热维持体温恒定 D. 产热是神经调节,散热是体液调节 ‎【答案】D - 29 - / 29‎ ‎【解析】产热来源于组织器官呼吸作用所释放出来的热量,A项正确;人处在寒冷环境中,靠机体增加产热、减少散热维持体温恒定,B项正确;因为在炎热环境中身体的各个器官依旧需要工作,所以人处在炎热环境中,不能减少产热,只有依靠增加散热维持体温恒定,C项正确;产热和散热过程都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D项错误。‎ ‎11. 甲、乙两图分别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在膜的外表面均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如下图,其中甲图bc=cd,甲、乙两图中a与d之间的距离相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刺激甲图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 刺激乙图b点,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 同时刺激甲、乙两图a点,电流计均发生两次偏转,两次偏转之间间隔时间乙大于甲 D. 刺激甲图c点,d点先兴奋,a点后兴奋,电流计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答案】D - 29 - / 29‎ ‎【解析】刺激甲图a点,产生兴奋,并向右传导,因此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A项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速度快,在突触间传递慢,所以刺激乙图b点,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也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项正确;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速度快,在突触间传递慢,所以同时刺激甲、乙两图a点,电流计均发生两次偏转,两次偏转之间间隔时间乙大于甲,C项正确;刺激甲图c点,c点能兴奋,但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且甲图bc=cd,所以电流计不发生偏转,D项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兴奋的传导及神经元电位变化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图析图,获取有用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和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12. 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代谢紊乱所致的多系统、多脏器功能损害的疾病,有Ⅰ型和Ⅱ型,Ⅰ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由于自身免疫反应而被破坏,导致患者体内胰岛素缺乏。下列关于这种疾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Ⅰ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B. 病人的表现有尿多、过度饥饿和口渴、体重减轻 C. 目前对这种病的治疗是口服胰岛素并控制饮食 D. 给病人移植能产生胰岛素的胰岛细胞也是较有效的治病方法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Ⅰ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A项正确;糖尿病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B项正确;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胰岛素会被消化道中的蛋白酶分解,从而失去疗效,C项错误;给病人移植能产生胰岛素的胰岛细胞也是较有效的治病方法,D项正确。‎ ‎【点睛】‎ - 29 - / 29‎ 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要求考生从题中获取信息,能理解Ⅰ型糖尿病的致病机理,识记糖尿病患者的症状,识记胰岛素的化学本质,结合自己所学知识解答。‎ ‎13. 下列与免疫系统组成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脊髓均属于免疫器官 B. 胃液、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均属于人体第二道防线 C. T细胞和B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 D. 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是HIV病毒杀死了大量人体细胞所致 ‎【答案】C ‎【解析】A.脊髓不属免疫器官,A错;‎ B. 胃液、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均属人体第一道防线,B错;‎ C. T细胞和B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C对;‎ D. 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是因为免疫功能低下致使患者患其他病而死亡,D错。‎ ‎14. 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 )‎ A. 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B. 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C. 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 D. 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 ‎【答案】C ‎【解析】由于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效应B)细胞,可推知此物质为淋巴因子;而物质乙是从细菌中获得的,在它的作用下,机体具有了免疫能力,所以此物质应为抗原.‎ - 29 - / 29‎ ‎【考点定位】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名师点睛】(1)淋巴因子由T细胞或效应T细胞分泌.在体液免疫中,淋巴因子的作用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在细胞免疫中作用是促进效应T细胞等免疫细胞的作用,加强其对靶细胞的攻击力度.‎ ‎(2)抗原,是指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结合,发生免疫效应(特异性反应)的物质.抗原的基本特性有两种,一是诱导免疫应答的能力,也就是免疫原性,二是与免疫应答的产物发生反应,也就是抗原性.‎ ‎(3)抗体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 ‎15.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若刺激A点,连接于该神经元左边那个神经元和此神经元的电流计将出现1次偏转 B. ①中的遗传物质是DNA C. ⑤的形成与细胞器②③④有关 D. 该神经元兴奋时,将④中的物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方式不是主动运输 ‎【答案】C - 29 - / 29‎ ‎【解析】兴奋传递到的部位产生动作电位,和未兴奋部位的静息电位形成电势差,产生电流。刺激A点产生的兴奋在同一个神经元内双向传导,所以当兴奋传至电流表右侧接点时,发生一次偏转。但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而且据图可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由左向右传递,由此可推知兴奋不能传至连接于该神经元左边那个神经元和此神经元的电流计的左侧接点,因此,A项正确;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都是DNA,①线粒体中的遗传物质也是DNA,B项正确;⑤是神经递质,其形成过程与②高尔基体和④囊泡有关,但与③内质网无关,C项错误;④中的物质是神经递质,该神经元兴奋时,突触前膜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D项正确。‎ ‎16. 研究发现,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能导致 A. 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B. 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C. 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D. 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答案】D ‎【解析】胰岛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调节代谢过程,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胰岛素受体,则胰岛素就不能发挥其生理功能,使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减缓,故而使血糖水平不能降低,导致血糖水平过高。因此,D项正确,A、B、C项错误。‎ ‎17. 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 A. 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B. 浆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 - 29 - / 29‎ C. 病毒抗原诱导B细胞分化的作用 D. 效应T淋巴细胞的作用 ‎【答案】D ‎【解析】LCM病毒相当于抗原。通过图解可知:给小鼠注射LCM病毒,可使小鼠体内出现相应的浆细胞和效应T淋巴细胞;将相应淋巴细胞和被LCM病毒感染的含51Cr标记的同种小鼠细胞混合的目的是测定上清液中51Cr的释放量,而上清液中放射性物质51Cr只能来自于破裂的含51Cr标记的同种小鼠细胞(靶细胞),所以该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效应T淋巴细胞能使相应的靶细胞裂解。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18. 如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⑤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B. 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 C. 物质⑦和物质④都是免疫球蛋白,可特异性清除抗原 D. 抗原刺激后,细胞b和细胞c的细胞周期变短 ‎【答案】D - 29 - / 29‎ ‎【解析】据图可知,⑥的免疫效应是产生相关物质(抗体)消灭抗原,所以⑥是体液免疫,则⑤表示细胞免疫,A项错误;图中a为吞噬细胞,b为T细胞,c为B细胞,d为效应T细胞,e为记忆(T)细胞,f为浆细胞,g为记忆(B)细胞,由于f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a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故B项错误;物质④是抗体,其化学本质是免疫球蛋白,可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从而将抗原清除掉,而物质⑦是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可促进接受抗原刺激后的B细胞增殖、分化,不能特异性清除抗原,C项错误;抗原刺激后,细胞b和细胞c都要增殖、分化,因此和未受刺激时相比,分裂加快,细胞周期变短,D项正确。‎ ‎19. 如图是外源性过敏原引起哮喘的示意图。当外源性过敏原首次进入机体后,会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浆细胞,分泌相应的抗体,抗体吸附在肺组织中肥大细胞的表面,当该过敏原再一次进入机体后,可促使肥大细胞放出组织胺、白三烯等各种过敏介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临床药物可以通过促进过敏介质的释放来治疗哮喘 B. 过敏介质需要与受体结合才能发挥效应 C. 浆细胞识别过敏原后能够分泌特异性抗体 D. 图示哮喘过程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 ‎【答案】B ‎【解析】临床治疗哮喘应该是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A项错误;过敏介质是信息分子,需要与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B项正确;浆细胞没有识别功能,C项错误;哮喘属于过敏反应,是免疫过当引起的,不是正常的生理现象,D项错误。‎ ‎20. 自2014年2月至今,西非多国肆虐的埃博拉病毒因发病快、致死率高,正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警惕.该病毒侵入人体后 A.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均发挥作用 B. 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 - 29 - / 29‎ C. 刺激吞噬细胞增殖、分化为多种记忆细胞 D. 相应的多种免疫活性物质能迅速将其清除 ‎【答案】A ‎【解析】病毒侵入人体后,吞噬细胞可以吞噬病毒,这属于第二道防线;可以引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A项正确;淋巴因子的作用是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B项错误;吞噬细胞高度分化,不再仅需增殖,C项错误;抗体的最终清除需要吞噬细胞的参与,D项错误。‎ ‎【点睛】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继续增殖:如吞噬细胞、浆细胞、效应T细胞。‎ ‎21. 在预防传染病的疫苗家族中近年又增加了一种核酸疫苗(又称DNA疫苗),它们是由病原微生物中的一段表达抗原的基因制成,这段基因编码的产物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以下关于核酸疫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核酸(DNA)疫苗导入人体需要选用适当的运载体 B. 核酸疫苗的接种可以达到预防特定的微生物感染的目的 C. 导入人体的核酸疫苗在体内直接产生抗体,起到免疫作用 D. 核酸疫苗接种后引起人体产生的抗体是由浆细胞(效应B细胞)合成的 ‎【答案】C - 29 - / 29‎ ‎【解析】核酸疫苗是从病原微生物中分离的一段表达抗原的基因制成的,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需要选择合适的运载体,A项正确;接种核酸疫苗可以预防某些特定的病原微生物,B项正确;导入人体的核酸疫苗在体内可以合成抗原蛋白,由抗原蛋白刺激机体产生记忆细胞和浆细胞,并由浆细胞分泌抗体,核酸疫苗不能直接产生抗体,C项错误;只有浆细胞能产生抗体,D项正确。‎ ‎22. 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 B. 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 C. 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浆细胞 D. 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 ‎【答案】D ‎【解析】吞噬细胞具有吞噬功能,但不具有特异性,A项错误;特异性免疫的第一阶段都是对抗原的处理、呈递和识别阶段,不仅仅存在于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中也存在抗原的加工和处理,B项错误;吞噬细胞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呈递给T细胞,C项错误;图中内吞泡和溶酶体融合,将抗原处理成片段,所以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D项正确。‎ ‎23. 如图是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的相关情况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由图可知,患病程度与抗体浓度密切相关 B. 二次免疫反应特点是反应快、免疫强 C. 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所以切除人体的胸腺,不会影响抗体的浓度 - 29 - / 29‎ D. 在二次免疫中,主要是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从而使抗体浓度升高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随抗体浓度的升高,患病程度降低,故患病程度与抗体浓度密切相关,A项正确;二次免疫反应特点是反应快、免疫强,B项正确;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但需要T细胞的呈递及淋巴因子的刺激,故切除人体的胸腺,也会影响抗体的浓度,C项错误;在二次免疫中,记忆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使抗体浓度升高,D项正确。‎ ‎24. 研究发现细胞分裂素可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为验证细胞分裂素的这一生理效应,研究人员用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幼枝(如图)为材料进行实验。以未经处理的幼枝为对照组,则对实验组的处理为 A. 在①②处同时涂抹适量且等量的细胞分裂素溶液 B. 保留②,在①处涂抹适量的细胞分裂素溶液 C. 切除②,在①处涂抹适量的细胞分裂素溶液 D. 切除①,在②处涂抹适量的细胞分裂素溶液 ‎【答案】B - 29 - / 29‎ ‎【解析】试题分析:顶端优势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大量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抑制侧芽的生长,顶芽优先生长。验证细胞分裂素可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自变量为细胞分裂素,因变量为侧芽的恢复生长,故实验组应该保留顶芽,在侧芽涂抹等量的细胞分裂素溶液,故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作用激素调节实验设计,意在考查考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能力。‎ ‎25. 在农业生产上,人们广泛使用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植物生长。如表所示为两种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μmol/L)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据表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甲调节剂对插条生根的影响具有两重性 B. 甲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在10~50 μmol/L之间 C. 乙调节剂对插条生根具有抑制作用 D. 据表不能判断0.5 μmol/L的乙调节剂对插条生根的影响 ‎【答案】A ‎【解析】以表中浓度为0的组别作参照,使用一定浓度的甲,插条生根数分别增加,说明甲对插条生根的影响是促进生根,没有体现抑制生根的作用,A项错误;据表可知,甲调节剂浓度为10μmol/L和50 μmol/L时,插条生根数最多且相等,由此可推知甲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在10~50 μmol/L之间,B项正确;以表中浓度为0的组别作参照,使用一定浓度的乙,插条生根数分别减少,说明乙对插条生根的影响是抑制生根,D项正确。‎ ‎26. 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生长素可防止果实的脱落 B. 用高浓度的2,4-D溶液作除草剂,可抑制水稻田中的双子叶杂草 - 29 - / 29‎ C. 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芦苇,使产量增加 D. 在形成无子番茄的过程中生长素改变了细胞染色体的数目 ‎【答案】D ‎【解析】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生长素可防止果实的脱落,A项正确;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利用较高浓度的2,4-D作除草剂,可抑制单子叶农田中的双子叶杂草生长,B项正确;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芦苇,可使产量增加,C项正确;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但不能改变细胞染色体的数目,D项错误。‎ ‎27. 植物激素种类多样,调控机制复杂。植物激素和人工合成的类似化学物质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应用的非常广泛。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和人工合成的类似化学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同一部位的细胞可能含多种不同的植物激素,共同配合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B. 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可能是因为其诱导了乙烯的合成 C. 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以促进种子的萌发 D. 油菜开花期如遇连续阴雨天,可通过喷洒适宜浓度的2,4—D以减少损失 ‎【答案】D - 29 - / 29‎ ‎【解析】同一部位的细胞可能含多种不同的植物激素,共同配合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A正确;高浓度的生长素能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抑制植物的生长,B正确;赤霉素可促进种子萌发,因此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可促进种子萌发,C正确;油菜收获的是种子,不能用2,4﹣D减少损失,D错误。‎ ‎【点睛】理清四种常考植物激素的产生与作用:‎ ‎28. 下图为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图乙为水平放置于地面的幼苗根与茎的生长情况,图丙为生长素浓度与根(或芽、茎)生长的关系。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 单侧光照使甲图中背光侧生长素接近丙图中D浓度 B. 乙图中生长素对2处与3处的生长都是起抑制作用 C. 甲、乙两图中植物的生长情况是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结果 D.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种植物同一器官生长的促进作用可能相同 ‎【答案】D ‎【解析】单侧光照使胚芽鞘背光侧生长素浓度上升,促进生长的效果强于向光侧,而不是抑制生长,儿丙图中D浓度是抑制生长的浓度,A错误;乙图中生长素对2处的生长起抑制作用,而对3处的生长起促进作用,B错误;甲图胚芽鞘的向光生长,只是体现了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乙图的根的向地性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而茎的背地性生长,只是体现了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C错误;分析丙图可知,在促进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的两侧,有两个不同的浓度,对同种植物同一器官生长的促进作用相同,D正确。‎ 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2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9 - / 29‎ A. 现存家鸡的各个品种是人们在大量变异个体中根据需要选择培育出来的 B. 青霉素耐药性菌株的出现是由于人类使用抗生素诱导变异的结果 C.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是一个种群 D. 生长在沙漠干旱环境中的仙人掌为了防止水分的散失,叶定向突变为叶刺 ‎【答案】A ‎【解析】‎ ‎30. 我国是一个蝗灾多发的国家,治蝗问题备受关注。某地区曾做过一项实验,将大量鸭子引入农田捕食水稻蝗虫,结果仅需2000只鸭就能把4000亩地里的蝗虫进行有效控制。为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试验还建立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模型甲、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影响该地区蝗虫种群密度变化直接原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B. 甲图模型属于物理模型,曲线变化反映了鸭和蝗虫间存在的负反馈调节机制 C. 乙图AB时间段,若蝗虫每天增加3%,并呈“J”型增长,最初由N0只,则t天后种族数量为N00.03t只 D. 若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蝗虫防止蝗灾,属于化学防治方法 ‎【答案】A - 29 - / 29‎ ‎【解析】影响种群密度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率等,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直接影响该种群密度变化的因素,A正确;物理模型是指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特征的模型,数学模型是指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甲图应该属于数学模型,B正确;若蝗虫每天增加3%,并呈“J”型增长,最初有N0只,t天后蝗虫种群数量应该为N0·(0.03)t只,C错误;利用鸭来防治蝗灾,属于生物防治方法,D正确。‎ ‎【考点定位】种群的特征种群的特征 ‎31.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 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B. 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菌体 C. 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地区取样 D. 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答案】B ‎【解析】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分母变小,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偏大,A错误;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菌体,少计了方格相邻两边上的酵母菌数量,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偏小,B正确;取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基数偏大,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偏大,C错误;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患者家系中当然患病率高,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偏大,D错误。‎ ‎【考点定位】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 29 - / 29‎ ‎【名师点睛】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应随机取样;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要统计方格内的菌体,边线上的菌体要计算两条相邻的两边;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 ‎32. 调查动物种群密度的正确方法是 A. 可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 B. 可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野兔的种群密度 C.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群密度 D.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中昆虫卵的种群密度 ‎【答案】A ‎【解析】可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跳蝻或蚜虫等动物的种群密度,A种群;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草地中野兔的种群密度,B错误;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群密度,C错误;用样方法调查土壤中昆虫卵的种群密度,D错误。‎ ‎【考点定位】种群密度的调查 ‎...........................‎ ‎33.‎ - 29 - / 29‎ ‎ 下面左图为某地一个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如果有一外来物种入侵,并以该种群的幼体为食,这将使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发生变化,则这种变化为(  )图。‎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该生物种群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故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外来物种以该种群的幼体为食物,那么会造成幼年个体减少,其他年龄期的个体数目基本不变,故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种群的年龄组成,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4. 右图为某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K1为长期处于相对稳态时该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允许的最大值,b点由于某种因素的改变,最大值由K1变为K2。导致K1变为K2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A. 该种群的天敌大量迁出 B. 该种群迁入了大量同种个体 C. 该种群的生物发生了基因突变 D. 该地区引入了新物种 ‎【答案】B ‎【解析】‎ ‎35. 人工免疫时常将经过理化方法杀死的病原微生物作为疫苗,这表明抗原刺激免疫系统的决定因素在于 - 29 - / 29‎ A. 抗原细胞的完整性 B. 病原微生物的活性 C. 抗原空间结构的正确性 D. 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特异性 ‎【答案】C ‎【解析】人工免疫时常将经过理化方法杀死的病原微生物作为疫苗,表明刺激免疫系统时不需要抗原细胞的完整性、病原微生物的活性和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特异性,而取决于抗原空间结构的正确性。故选C ‎36. 研究表明,青蛙在蝌蚪时期,体内的含氮废物主要以氨的形式通过鳃排出体外;发育为成蛙以后,体内的含氮废物则主要以尿素的形式通过肾脏排出。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在青蛙发育的不同时期,表达的基因有所不同 B. 蝌蚪发育为成蛙的过程中,整个青蛙种群的基因频率一定保持不变 C. 蝌蚪体内的氨首先产生于组织细胞中,然后经过内环境进入外界环境中 D. 青蛙在不同发育时期排出含氮废物的方式虽然不同,但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答案】B ‎【考点定位】细胞分裂和分化、内环境的稳态、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37. 下图中A表示的是一种鹰在一个群落中的情况, 那么B可能代表的是 ‎ A. 该种鹰的天敌的种群 B. 与鹰有互利共生关系的一个种群 C. 群落中生产者数量变化的情况 - 29 - / 29‎ D. 被鹰捕食的一个种群 ‎【答案】D ‎【解析】分析曲线可知,曲线具有“捕食者随被捕食者的数量变化而变化”的特点,即“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所以若A表示的是一种鹰在一个群落中的情况,那么B可能代表的是被鹰捕食的一个种群,因此D正确,A、B、C错误。‎ ‎【考点定位】捕食关系的数量变化曲线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6分)‎ ‎38. 棉花幼铃(幼果)获得光合产物不足会导致其脱落。为研究某种外源激素对棉花光合产物调配的影响,某课题组选择生长整齐的健壮植株,按图1步骤进行实验,激素处理方式和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上述处理不影响叶片光合与呼吸强度)。‎ ‎,图1)‎ 注:数字分别为叶片和幼铃的放射性强度占全株总放射性强度的百分比。‎ ‎(1)该放射性物质中被标记的元素是________。光合作用过程中,含标记元素的化合物被光反应提供的________还原成糖类。在适宜温度下测得叶片光饱和点,若其他条件不变,进一步提高温度,则该叶片饱和点的变化是________。‎ - 29 - / 29‎ ‎(2)由实验结果推断,幼铃脱落显著减少的是________组。B组幼铃放射性强度百分比最低,说明B组叶片的光合产物__________________。为优化实验设计,增设了D组(激素处理叶片),各组幼铃的放射性强度百分比由高到低排序是________。由此可知,正确使用该激素可改善光合产物调配,减少棉铃脱落。‎ ‎(3)若该激素不能促进插条生根,却可促进种子萌发和植株增高,其最可能是________。‎ ‎【答案】 (1). 碳 (2). [H] (3). 降低 (4). C (5). 输出减少 (6). C>A>B>D (7). 赤霉素 ‎【解析】(1)题中研究外源激素对棉花光合产物调配的影响,光合产物用碳元素标记。首先标记CO2,CO2被固定为C3,C3被光反应提供的[H]还原为糖类和C5。原光饱和点在适宜条件下测得的,若提高温度,酶活性减低,能固定的CO2量和利用的光能减少,光饱和点降低。‎ ‎(2)由题干可知,幼铃脱落是光合产物不足导致,对比A、B、C三组,发现C组幼铃中有机物占比最高,因而幼铃脱落显著减少。B组中叶片的放射性强度的百分比较高,说明有机物占比较多,输出较少。由题中数据可知,激素可抑制叶片有机物的输出,有利于幼铃有机物的输入,因而用激素处理叶片,导致叶片有机物输出明显较少,且小于B组,因而幼铃的放射性强度百分比由高到低依次为C>A>B>D。‎ ‎(3)促进种子萌发和植株增高,但不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激素为赤霉素。‎ ‎【考点定位】本题综合考查生态系统和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 29 - / 29‎ ‎39. 为探究食物相同的三种水生动物的种群增长规律及种间关系,某小组进行了下列3组实验(各组实验中,每种动物初始数量相等,饲养条件相同):‎ 组1:甲种与乙种分别于两个容器中饲养,甲种数量变化如图曲线A所示。‎ 组2:甲种与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乙种数量变化如曲线F所示。‎ 组3:乙种与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形成上、下层分离分布。一段时间后每种动物的数量均较组1少。‎ ‎(1)组1中,甲种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由________和______决定;若容器内饲养液体积为20 mL,则第40天时乙种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 ‎(2)在某些生态系统中,存在与本实验类似的种间关系。‎ ‎①在同一段河流中食物相同的两种鱼,分别分布在河流中央底部和临近河岸底部,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________代表的类似,其分布体现生物群落的______结构。‎ ‎②在玻璃温室中放养食物相同的两种传粉昆虫后,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减少,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______代表的类似。‎ ‎【答案】 (1). 出生率 (2). 死亡率 (3). 30只/mL (4). D和E (5). 水平 (6). B和F - 29 - / 29‎ ‎【解析】(1)组1中,甲种与乙种分别于两个容器中饲养,甲种数量变化为曲线A,表现为S型增长,因食物相同,饲养条件相同,所以此时乙种数量变化也应表现为S型增长,应是曲线C、D、E之一,此时甲种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组2中,甲种与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乙种数量变化如曲线F所示。因食物相同,所以甲种与乙种生物之间应属于竞争关系,各组实验中,每种动物初始数量相等,饲养条件相同,此时甲种与乙种生物数量增长都应比在组1中单独培养慢,因而组1中乙种生物数量增长要比组2中的高,变化曲线应为C(因D、E比F在前面增长慢),则第40天时乙种的种群数量为600只,而容器内饲养液体积为20mL,所以此时乙种的种群密度为30只/ mL(600只/20 mL)。‎ 组3中,乙种与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形成上、下层分离分布,一段时间后每种动物的数量均较组1少,因组1中甲种与乙种生物数量变化曲线为A、C,所以此时乙种与丙种生物数量变化曲线应为D、E。这样一来在组2中甲种生物数量变化为曲线就是B。‎ ‎(2)①在同一段河流中食物相同的两种鱼,分别分布在河流中央底部和临近河岸底部,其种间关系与实验中的组3中的乙种和丙种生物相似,对应于曲线D和E,其分布体现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 ‎②在玻璃温室中放养食物相同的两种传粉昆虫后,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减少,其种间关系与实验中的组2中的甲种和乙种生物相似,对应于曲线B和F。‎ ‎【考点定位】种群和群落 - 29 - /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