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00 KB
  • 2021-09-29 发布

2020高中生物 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 第20天 种群数量的变化(含解析)新人教版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20天 种群数量的变化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在农田生态系统害虫防治中,害虫种群密度变化情况示意图(经济阈值是指害虫种群密度影响农田经济效益的最低值)如下。在a、b、c、d、e点进行了农药防治或引入了天敌进行生物防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农药的作用下,害虫的抗药性基因突变率在d点显著高于b点 B.e点是生物防治,a、b、c、d点是药物防治 C.害虫的种群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D.食物的短缺降低了害虫的存活率 ‎【参考答案】B K值与K/2在实践中的应用 项目 灭鼠、灭蝗等 捕鱼、森林砍伐等 K/2(最大增长速率)‎ 灭鼠后,鼠的种群数量在K/2附近,这时鼠的种群数量会迅速增加,无法达到灭鼠效果 使鱼、树木的种群数量维持在K/2,捕捞或砍伐后,鱼、树木的种群数量会迅速回升 K值(环境最大容纳量)‎ 改变环境,降低K值,使之不适合鼠、蝗的生存 保证鱼、树木生存的环境条件,尽量提升K值 4‎ ‎1.下图表示某种鼠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的变化。经调查,第5年时该种群的数量为500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种鼠种群数量始终呈“J”型增长 B.可用标志重捕法准确计算其种群密度 C.理论上该种鼠在新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1 000只 D.第5年后该种鼠数量减少的原因有天敌、资源和空间等 ‎2.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型曲线增长 B.农作物合理密植时,其数量不应大于K值 C.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 D.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和人类活动等 ‎3.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A.从试管吸出培养液之前应静置一段时间 B.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计数四条边上的菌数 C.当一个小方格中酵母菌数目较多时应适当稀释 D.将培养液滴到计数室中盖上盖玻片后镜检 ‎4.如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的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4‎ A.图中b点时,环境阻力最小,种群增长速率最快 B.若图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c点后,种群中幼年个体将逐渐减少 C.若图表示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通过镜检观量察统计的结果比实际值低,因为其中有死亡的酵母菌个体 D.种群数量达K值以后,若环境条件改变,则K值也会发生改变 ‎5.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A.种群数量最大 B.种群增长量最大 C.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 ‎1.【答案】C ‎ ‎2.【答案】A ‎【解析】一个新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如果不适应环境有可能被淘汰掉,故A错误。要合理密植,农作物的数量不能大于K值,故B正确。自然界中因为资源和环境条件的限制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故C正确。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和人类活动等都可能会影响种群数量,故D正确。‎ ‎3.【答案】C 4‎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相关知识。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A错误;压在方格边上的酵母菌,只能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个体数,否则会产生误差,B错误;到培养后期,因为酵母菌的增多,为了方便对酵母菌计数,应先将培养液按比例稀释处理,然后再在显微镜下计数,C正确;对酵母菌计数时,应先轻轻盖上盖玻片,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后镜检,D错误。‎ ‎4.【答案】D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知识。种群的“S”型曲线反映在资源、环境有限的条件下种群的增长规律,即种群的增长率先增加后降低最后变为零,种群的数量达到了稳定状态,稳定时所达到的数目被称为环境最大容纳量,用“K”表示。在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因此在渔业养殖方面一般将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维持在K/2水平,不仅保护了鱼类资源不被破坏,还能持续的获得最大的捕鱼量,B正确。‎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