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3.85 KB
- 2021-09-2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16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
1.(2012 上海)图8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叙述错误的是
A.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
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
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
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
【答案】D
【解析】图中X是组织液,Y是血浆,Z是淋巴。若饮食过咸,则血浆中渗透压会升高,A正确;
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淋巴进入血浆,B正确;
肌细胞的无氧呼吸代谢产物是乳酸可导致组织液的pH略有降低,C正确;
内环境的稳态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故D正确。
2.(2012 上海)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与调节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引起尿量增加
B.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负反馈调节
C.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可支配肾上腺的活动
D.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可引起机体产热量增加
【答案】A
【解析】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够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可引起尿量减少,A错误;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负反馈调节,B正确;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可支配肾上腺的活动,使肾上腺产生肾上腺素,C正确;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可引起机体产热量增加,D正确。
3.(2012 全国新课标)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答案】B
【解析】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进而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因此,B对。
4.(2012 江苏)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
B.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
C.再次接触同种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
D.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
【答案】D
【解析】
淋巴循环是对血液循环的补充,淋巴管阻塞使水分过多地存在于组织液中而出现组织水肿,A正确;
过敏是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C正确;
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B正确
腹泻引起的水和无机盐的大量丢失,D错。
5.(2012 海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
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C.血浆中的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
D.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
【答案】C
【解析】组织液渗透压大于细胞内液时,细胞失水,A错;
细胞呼吸包括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二者均发生在细胞内,B错;
血浆pH的稳定与、等离子有关,C正确;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D错。
专题17 植物激素调节
1.(2012 浙江)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乙烯浓度越高脱落率越高
B.脱落率随生长素和乙烯浓度增加而不断提高
C.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的作用是相互对抗的
D.生产上可喷施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降低脱落率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乙烯浓度不断增加,成熟叶片脱落率先增加后减少,因此A、B错误。
生长素浓度较低时,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乙烯浓度和叶片脱落率均增加,C错误。
从图中可以看出,高浓度生长素可降低叶片脱落率,因此生产上可喷施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降低脱落率,D正确。
【答案】D
2.(2012 四川)为研究根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关系,将水稻幼苗分别培养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或适宜浓度NPA(生长素运输抑制剂)的溶液中,用水平单侧光照射根部(如下图),测得根的弯曲角度及生长速率如下表:
据此实验的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根向光一侧的生长速率大于背光一侧
B.生长素对水稻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单侧光对向光一侧生长素的合成没有影响
D.单侧光照射下根的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
【答案】C
【解析】光会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但光能否影响生长素的合成,在本实验中并没有加以验证,故不能得出相应的结论。
3.(2012 山东)果实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
B.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
C.乙烯在果实生长和成熟中起抑制作用
D.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
【答案】A
【解析】果实的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的调节,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A对;
生长素促进生长,B错;
乙烯促进果实成熟,C错;
脱落酸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D错。
4.(2012 全国新课标)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
A.c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
B.a′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
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及运输情况,虽然比较基础,但还是综合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虽处理,但没有颠倒,结果是a′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不是d组尖端不能产生生长素,而是不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
5.(2012 江苏)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
B.杨树顶芽的快速生长需要侧芽提供生长素
C.喷施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果但不能疏花疏果
D.密封贮藏导致水果各种激素合成增加
【答案】A
【解析】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脱落酸能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A正确;
顶芽能合成生长素,不需要侧芽提供,B错;
生长素具有两重性,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C错;
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的调节,某一生理活动中有的激素分泌增多,而有的减少,D错。
6.(2012 安徽)留树保鲜是通过延迟采收保持果实品质的一项技术。喷施赤霉素和2,4-D对留树保鲜柑橘的落果率和果实内源脱落酸含量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喷施赤霉素和2,4-D能有效减少留树保鲜过程中的落果
B.留树保鲜过程中赤霉素与2,4-D对落果的调控有协同作用
C.喷施赤霉素和2,4-D能延缓留树保鲜过程中果实脱落酸含量的升高
D.赤霉素、2,4-D与内源脱落酸对落果的调控有协同作用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与喷施清水的对照组相比,喷施赤霉素和2,4-D都可降低落果率和果实内源脱落酸含量,并且同时喷施赤霉素和2,4-D时这种效果更显著,A、B、C符合坐标曲线的含义,D项从图中无法得出,所以选D。
7.(2012 上海)回答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问题。(8分)
为获得棉纤维既长又多的优质棉花植株,研究者对棉花植株中生长素与棉纤维生长状况的关系做了一系列研究。
(1)在研究中发现,生长素在棉花植株中可以逆浓度梯度运输,缺氧会严重阻碍这一过程,这说明生长素在棉花植株中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
(2)图12所示棉花植株①、②、③三个部位中,生长素合成旺盛的部位是_______,生长素浓度最高的部位是___________。
(3)研究者比较了棉纤维将要从棉花胚珠上发生时,无纤维棉花、普通棉花和优质棉花胚珠表皮细胞中生长素的含量,结果如图13。从图中信息可知,生长素与棉纤维生长状况的关系是___________。
(4)研究者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细胞,得到结果如表1,据此分析生长素类似物作用于植物细胞的分子机制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主动运输
(2)①② ②
(3)生长素的含量与棉花纤维的发生呈正相关
(4)生长素对细胞内的转录过程有促进
【解析】
(1)生长素在棉花植株中可以逆浓度梯度运输,缺氧严重阻碍这一过程,由于缺氧会影响呼吸作用供能,这些都说明生长素在棉花植株中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2)图中所示棉花植株①、②、③三个部位中,生长素合成旺盛的部位有幼叶,幼芽,所以选①②,顶芽产生生长素会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从而导致生长素浓度最高的部位是②。
(3)从图中可以看出生长素的含量越高,棉花纤维就越多,所以生长素的含量与棉花纤维的发生呈正相关
(4)从表中可以看出RNA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相对于DNA含量都有所增加,说明生长素促进了细胞内的转录过程,导致RNA含量增加,进而导致蛋白质含量增加。
8.(2012 全国新课标)(15分)为了探究6-BA和IAA对某菊花品种茎尖外植体再生丛芽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在MS培养基中加入6-BA和IAA,配制成四种培养基(见下表),灭菌后分别接种数量相同、生长状态一致、消毒后的茎尖外植体,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再生丛芽外植体的比率(m),以及再生丛芽外植体上的丛芽平均数(n),结果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植物的需求量,培养基中无机盐的元素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类。上述培养基中,6-BA属于______________类生长调节剂。
(2)在该实验中,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3)从实验结果可知,诱导丛芽总数最少的培养基是______________号培养基。
(4)为了诱导该菊花试管苗生根,培养基中一般不加入______________(填“6-BA”或“IAA”)。
【解析】
(1)必需元素可分为大量元素、微量元素。
(2)植物体内5大植物激素分别为:生长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赤霉素类、乙烯类、脱落酸类,生长素多有利于生根,细胞分裂素多有利于长芽;由表格易知IAA比例上升抑制长芽,为生长素(吲哚乙酸),故6-BA为细胞分裂素。
自变量是IAA(6-BA浓度不变),取值范围是0到0.5;因变量是丛芽数(即再生丛芽外植体的比率(m)和再生丛芽外植体上的丛芽平均数(n))
【答案】
(1)大量元素 微量元素 细胞分裂素
(2)IAA浓度 再生丛芽外植体的比率(m)和再生丛芽外植体上的丛芽平均数(n)
0~0.5mg/L
(3)1
(4)6-BA
9.(2012 北京)(18分)
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图1)。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见图2。
(1)细胞分裂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它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_______,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起________作用的__________有机物。
(2)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插条插在蒸馏水中而不是营养液中培养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从图2中可知,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包括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I中,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导致B叶__________。该实验的对照处理是________。
(5)实验II、III、IV的结果表明,B叶的生长与A叶的关系是:___________。
(6)研究者推测“细胞分裂素能够引起营养物质向细胞分裂素所在部位运输”。为证明此推测,用图I所示插条去除B叶后进行实验,实验组应选择的操作最少包括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叶 b.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叶
c.用淀粉溶液涂抹叶 d.用淀粉溶液涂抹叶
e.用氨基酸溶液涂抹叶 f.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叶
g.检测叶的放射性强度
【答案】
(1)产生 调节 微量的
(2)减少内源激素的干扰 外来营养物质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3)用细胞分裂素分别处理A、B叶片;不同插条上去除不同数目的A叶
(4)生长受抑制 用蒸馏水同样处理A叶
(5)A叶数量越少,B叶生长越慢
(6)a、e、g
【解析】
(1)细胞分裂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它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产生,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2)从题干可知,自变量为细胞分裂素,B叶面积相对值为因变量,其他则为无关变量,除去根系和幼芽,是因为根系和幼芽能够合成生长素等激素,因此除去可以减少根系和幼芽产生的植物激素对实验结果干扰;插条插在蒸馏水中而不是营养液中,比较两者的不同在于后者含有各种营养物质,外来的营养物质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3)对比Ⅰ、Ⅱ组可知不同点在于用细胞分裂素分别处理A、B叶片,对比Ⅱ、Ⅲ、Ⅳ组可知不同点在于不同插条上去除不同数目的A叶。
(4)据Ⅰ组的实验结果可知,实验处理结果是B叶面积相对值更小,说明B叶的生长受抑制。对照处理的方法包括空白对照,如果用溶液处理,则对照组为单纯溶剂处理,所以应该为用蒸馏水同样处理A叶。
(5)对比Ⅲ、Ⅳ组的实验可知,Ⅳ组的A叶片数少,而实验结果不管对照组还是实验组,Ⅳ组的B叶面积相对值更小,说明A叶数量越少,B叶生长越慢。
(6)为证明推测,用图1所示插条去除B叶后进行实验,实验组应选择的操作最少包括a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叶,e用氨基酸溶液涂抹叶,g检测叶的放射性强度。
专题18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
1.(2012 重庆)下列有关生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被阉割动物血液中的促性腺激素含量将降低
B.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条件反射
C.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非条件反射
D.叩击膝盖下的韧带,小腿前踢过程中有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解析】将动物的性腺摘除(阉割)后,动物无法分泌性激素,反而会使动物体内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的含量上升,A错;
在寒冷刺激下,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是由大脑皮层以下的中枢控制的非条件反射,B错;
感觉是大脑皮层的功能,属于条件反射,C错;
膝跳反射中,神经冲动沿着整个反射弧传导、传递,当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进行传递时,涉及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信号形式转变,其中有神经递质这种化学物质在起作用,D对。
【答案】D
2.(2012 浙江)下列关于神经肌肉(肌肉指骨骼肌)接点及其相关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骨骼肌细胞中只有一个细胞核
B.神经肌肉接点的突触间隙中有组织液
C.突触后膜的表面积与突触前膜的相同
D.一个乙酰胆碱分子可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解析】骨骼肌细胞在发育过程中,是由许多胚胎细胞经细胞融合而成的,因此每一个骨骼肌细胞靠近细胞膜处有许多细胞核,A错误。
突触后膜的表面积要比突触前膜的表面积大,C错误。
一个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去极化,只能形成一个小电位,这种电位并不能传播,随着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的增加,开放的通道增多,电位逐渐加大。当突触后膜上的电位达到一定阈值,才会产生动作电位,D错误。
【答案】B
3.(2012 上海)能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荷,利于突触小泡和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的通透性,将引起的效应是
A.加速神经冲动的传递 B.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减缓神经冲动的传递 D.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答案】A
【解析】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的通透性,使进入突触前膜内,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荷,利于突触小泡和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的速度加快,将引起神经冲动的传递加快。
4.(2012 上海)用电刺激离体蛙心的某条神经能使心跳变缓,有人做了如图10
所示的实验,本实验提示
A.电流通过神经传导
B.神经与心肌收缩没有关联
C.神经通过放电使心跳变慢
D.神经通过释放化学物质使心跳变慢
【答案】D
【解析】刺激供体心脏的某神经,然后从供体心脏吸取浸泡液,能够导致受体心脏心跳减缓,可以知道心脏中因电刺激神经而出现了某种化学物质使心跳变慢。
5.(2012 全国新课标)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信号”的转化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反射、条件反射及兴奋产生、传导等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这是条件反射,反射路径是酸梅的形态、颜色等条件刺激物→眼睛上的感光细胞→传入神经→脑干→传出神经→唾液腺。这一过程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肯定有“电—化学—信号”的转化。由于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经学习才会的反射,是后天学习、积累“经验”的反射活动。因此,条件反射也是需要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才能完成。
6.(2012 全国大纲)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
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
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
D.反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
【答案】B
【解析】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体内外的刺激所产生的规律反应,A正确;
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下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B错误;
反射完成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C正确;
一个反射弧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依靠递质的协助完成,D正确
7.(2012 海南)下列不属于哺乳动物下丘脑功能的是
A.参与体温调节 B.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
C.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D.对昼夜节律有调节作用
【答案】C
【解析】下丘脑中含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等,同时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故A、B和D正确;促甲状腺激素是垂体分泌的,而不是下丘脑,C错。
8.(2012 海南)关于人体神经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
B.兴奋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处进行双向传递
C.神经细胞外内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
D.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答案】A
【解析】一个神经细胞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形成多个突触小体,A正确;
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兴奋在突触处单向传递,B错误;
神经细胞K+外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C错误;
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D错误。
9.(2012 安徽)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中产生了过量的运动神经元,它们竞争肌细胞所分泌的神经生长因子,只有接受了足够量神经生长因子的神经元才能生存,并与靶细胞建立连接,其他的则发生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脊椎动物细胞凋亡仅发生在胚胎发育时期
B.一个存活的神经元只与一个靶细胞建立连接
C.神经元凋亡是不受环境影响的细胞编程性死亡
D.神经元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自动的细胞死亡
【答案】D
【解析】细胞凋亡指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细胞凋亡,A错。
神经元的末梢可连接效应器的靶细胞,显然不是一个靶细胞,B错;
从题干可知神经元的凋亡受“神经生长因子”这一环境因素的影响,C错;
D项符合细胞凋亡的概念,正确。
10.(2012 山东)(10分)人手指意外触到蜡烛火焰,引起屈肘反射。其反射弧示意图如下。
(1)图中神经元a产生的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以______________形式进行传导。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引起突触前膜内______________释放神经递质,该递质与神经元b细胞膜上______________结合,使神经元b兴奋。神经元b的神经冲动进一步引起神经元c兴奋,最终导致屈肌收缩。
(2)图中M点兴奋时,此处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_。若N点受刺激产生兴奋,则在神经元b上______________(填“有”或“无”)膜电位的变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手指意外触到火焰引起局部皮肤红肿,是因为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强,______________引起组织间隙液体积聚。若手指伤口感染,可引起体液中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抵御病菌侵害,此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免疫。
【答案】
(1)局部电流(或电信号,神经冲动) 突触小泡 (特异性)受体
(2)内正外负 无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
(3)血浆中的蛋白质和液体渗出 非特异性
【解析】(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即神经冲动,当兴奋传到轴突末端时,刺激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使其释放神经递质,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使下一个神经细胞产生兴奋。
(2)M点在静息时,膜电位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变为内正外负。由图可知,手指皮肤下有感受器,a神经元为传入神经,b为神经中枢,c为传出神经,而兴奋在反射弧中各神经元间只能单向传递,所以N点受刺激产生兴奋只能在c神经元内传导,不能引起b神经元的兴奋。
(3)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强,血浆中的蛋白质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血浆中的水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体液中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抵御病菌为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11.(2012 全国新课标)(10分)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a)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吸气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
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a、b、c、d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a是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c
是___________,d是___________。
(2)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a)中___________的调控。
(3)图(a)中神经元①和②之间形成的突触(放大后的突触如图(b)所示)中,突触小体是神经元①中的___________(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②的___________(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
【解析】
(1)从图(a)中已有感受器且b有神经节,所以b为传入神经,a是神经中枢,c、d分别是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2)从图(a)中可以看到呼吸肌还受大脑皮层的控制,脑干是抑制吸气,引起呼气的,若屏住呼吸,既不吸气也不呼气,为主动意识控制行为,故中枢为图(a)中的大脑皮层必须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
(3)考察突触的基本结构,教材上有类似的图和原句突出结构中突触前膜由前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后膜由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充当。
【答案】
(1)神经中枢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效应器
(2)大脑皮层
(3)轴突 细胞体
12.(2012 江苏)(8分)为了研究乙醇对人体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选取若干自愿者,等量饮用同一种酒。参照世卫组织神经行为能力测试标准,测试简单反应时(对简单信号作出反应的最短时间)、视觉保留(对视觉信号记忆的准确数)和血液中乙醇浓度。以受试者自身未饮酒时为对照,计算能力指数相对值,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测试期间受试者血液中乙醇浓度的变化说明人体能通过调节维持_____________。
(2)随着血液中乙醇浓度的迅速升高,神经行为能力指数相对值明显降低,可以推测乙醇会_____________兴奋在相应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从而降低了机体的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
(3)对视觉信号作出判断与反应需经过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
(4)动物实验显示,乙醇能增加脑组织中某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由此推测乙醇可能影响了兴奋在_____________处的传输。
(5)凡有神经系统疾患、视听觉及手部运动障碍者不能作为测试对象,原因是受试者的_____________必须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也不宜作为受试者,原因是_____________,从而干扰测试结果。
【答案】
(1)稳态
(2)延长
(3)大脑皮层和脊髓
(4)突触
(5)反射弧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解析】
(1)乙醇属于内环境中的外来物质,一段时间后,乙醇的浓度逐渐降低说明人体能通过调节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2)随着血液中乙醇浓度升高,神经行为能力指数相对值明显降低,可推测乙醇会延长兴奋在相应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从而降低机体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
(3)参与对视觉信号作出判断与反应的神经中枢为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以及脊髓等。
(4)乙醇能增加脑组织中某种抑制性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二者结合在突触处完成,所以推测它作于与突触;
(5)反射完成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过多,它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所以其不适合做受试者。
专题19 体液调节
1.(2012 天津)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图为皮质醇分泌的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图中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C.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
D.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
【答案】B
【解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正确;
图中M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该激素通过体液的运输,与肾上腺皮质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促进肾上腺分泌皮质醇增加,该过程属于体液调节,不涉及神经调节。B错误;
皮质醇可以通过负反馈作用于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C正确;
动物被运输过程中,先通过下丘脑和垂体促进皮质醇的分泌,皮质醇分泌过多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因此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D正确。
2.(2012 四川)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随着曲线a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加快
B.曲线b的上升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的结果
C.当胰岛素浓度为40μU/mL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维持相对稳定
D.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下丘脑中控制胰岛A细胞分泌的神经中枢处于抑制状态
【答案】B
【解析】横坐标为胰岛素浓度,胰岛素为唯一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其含量越高血糖消耗速率越快,故b为血糖消耗速率。胰岛素对胰高血糖素有抑制作用,所以a曲线为血糖的补充速率。
a曲线为血糖的补充速率,应下降,A错;
胰岛素作用于这些细胞形成糖元,使血糖含量迅速下降,B正确;
当补充和消耗基本持平,则血糖能相对稳定,但不会是较长时间,C错;
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血糖浓度降低,一方面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另一方面,血糖降低,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会兴奋,兴奋传到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D错。
3.(2012 海南)关于甲状腺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
B.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都增加
C.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
D.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促甲状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
【答案】D
【解析】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到达垂体,调节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继而影响和调节甲状腺的分泌活动,A正确;
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分泌增多时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都增加,B正确;
促甲状腺激素影响和调节甲状腺的分泌活动,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正确;
下丘脑和垂体对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下丘脑活动增强,促甲状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加,D错。
4.(2012 海南)关于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胰岛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
B.乙酰胆碱贮存于突触小泡中
C.胰高血糖素可为靶细胞提供能量
D.去甲肾上腺素可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
【答案】C
【解析】激素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A正确;
乙酰胆碱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后由突触小泡摄取并贮存,B正确;
激素不提供能量,不参与构成细胞结构,只起信号分子的作用,C错误;
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D正确。
5.(2012 江苏)(多选)糖耐量受损(IGT) 的人表现为空腹血糖浓度正常、负荷(如饮食)后血糖浓度升高异常。为了探究运动对IGT的干预情况,受试者于餐后进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30min,定时采样测定血糖浓度及胰岛素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测
A.餐后60 min 时,胰岛素分泌下降导致血糖浓度低于对照组
B.餐后适度运动可降低IGT人群餐后血糖峰值和胰岛素升高幅度
C.餐后适度运动使IGT人群胰岛素分泌高峰提前,血糖浓度下降
D.餐后适度运动可以减轻IGT 人群胰岛 B 细胞的分泌负担
【答案】BCD
【解析】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功能,其分泌下降会导致血糖浓度有所升高,这样实验组的结果应该高于对照组,但图示告诉我们实验组低于对照组,所以A项中的因果关系不成立,A错误;
由图可知:餐后适度运动可降低IGT 人群餐后血糖峰值和胰岛素升高幅度,B正确;
餐后适度运动使IGT 人群胰岛素分泌高峰从90—120min提前到45min,血糖浓度下降,C正确;
从图中可以看出,餐后适度运动可以适当减小胰岛素分泌的峰值,这样可以减轻IGT人群胰岛B 细胞的分泌胰岛素负担,D正确。
6.(2012 上海)回答有关生物体内信息传递和调节的问题。(10分)
图2l为人体内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的示意图。
(1)在A、B、C三图中,靶细胞对信息的接受具有相似的结构基础,即_______,其化学成分为__________,因其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而具有特异性。
(2)A、B、C三种方式中,能表示脂肪细胞接受胰高血糖素的是________;表示T淋巴细胞介导细胞免疫的是____________;肉毒杆菌通过抑制某种神经递质的作用而导致肌肉松弛,其中神经递质作用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高度紧张时心肌细胞收缩加速,其中信息传递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人类以及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舌和软腭分布着丰富的卵状味蕾,每个味蕾约含100个味细胞,每个味细胞只负责感应酸、甜、苦、咸、鲜五大主体味觉中的一种,其基部与相应的味觉神经相连(图22)。味细胞靠其特殊的质膜表面受体感应相应的化合物,当一种化合物被一种味细胞的质膜表面受体识别并结合后,受体便通过G蛋白调控并打开附近的离子通道,离子的跨膜流动导致膜电位的改变(图23),后者经味细胞基部的味觉神经传递至脑部味觉中枢,最终产生味觉。猫科动物在早期进化阶段缺失了针对甜味化合物的受体编码基因T1R2,因此表现出对糖类食物的冷漠行为。
(3)据上所述,每个味蕾中对应一种味觉的平均味细胞数为________:味细胞质膜表面受体激活离子通道打开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
(4)据上所述,若要使小鼠对苦味物质产生“甜”的喜好感,合理的做法是__________。
A、抑制小鼠苦味神经之间的冲动传递
B、刺激并打开甜味细胞质膜上的离子通道
C、阻断小鼠苦味细胞与其味觉神经之间的联系
D、将识别苦味化合物的受体编码基因导入小鼠甜味细胞中表达
【答案】
(1)受体 蛋白质
(2)B A C BC
(3)20 化合物与受体结合
(4)D
【解析】
(1)A图表示通过细胞的直接接触进行信息交流,B
表示信号分子通过血液循环与靶细胞进行信息交流,C表示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在这三种信息传递方式中,靶细胞能接受信息,与靶细胞上对应的受体有关,受体的化学成分为蛋白质。
(2)胰高血糖素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脂肪细胞,可用图B的方式表示;T淋巴细胞介导细胞免疫,使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直接接触,使靶细胞裂解,可用图A表示,神经递质作用的方式可用C表示;高度紧张一方面神经元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同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导致心肌收缩加快,包含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对应的信息传递方式为BC。
(3)根据题中信息,每个味蕾中含有100个味细胞,每个味细胞只负责感应酸、甜、苦、咸、鲜五大主体味觉中的一种,则对应一种味觉的平均味细胞数位20个;根据题中“当一种化合物被一种味细胞的质膜表面受体识别并结合后,受体便通过G蛋白调控并打开附近的离子通道”可知,离子通道打开的前提条件是对应的化合物和受体识别并结合。
(4)要使小鼠对苦味物质产生甜的好感,则要使得苦味物质的分子能开启“甜”味细胞的离子通道,可以将将苦味物质的受体“嫁接”到甜味细胞表面来实现,要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将识别苦味化合物的受体编码基因导入小鼠甜味细胞中表达,故本题选D。
7.(2012 安徽)I.(12分)机体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对维持稳态有重要作用。
(1)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______。因此,临床上可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某甲状腺功能障碍患者,检测到体内有一种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的抗体,该抗体阻断TSH的效应,则该患者血液中TSH含量比正常值____。另一甲状腺功能障碍患者,下丘脑功能正常,血液中TSH和甲状腺激素(TH)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为诊断病因,静脉注射TSH后,TH含量明显升高,表明该患者____部位发生病变。
(2)下丘脑的______受中枢神经系统活动调节并释放激素,从而调节垂体激素的分泌。TH对垂体的反馈抑制作用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的刺激作用____,相互影响,共同维持机体TSH含量的稳定。TH能进入垂体TSH分泌细胞内发挥作用,表明该细胞能通过______接受信息。
【解析】(1)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直接排放到血液中,因此可通过血样检测来诊断内分泌系统的疾病。抗体阻断TSH的效应后,致使TRH、TH的含量下降,通过反馈调节促进下丘脑分泌TSH,故其含量比正常值高。下丘脑正常而甲状腺功能障碍患者,病变部位可能是垂体或甲状腺,注射TSH后TH含量明显升高,表明甲状腺功能正常,垂体发生病变。
(2)下丘脑结构中存在神经细胞和内分泌细胞,前者用于传导兴奋参与神经调节,后者分泌相应激素,参与体液调节。调节高等动物或人体的激素不止一种,多种激素间协调配合,密切合作,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TH能进入垂体TSH分泌细胞内发挥作用,说明后者的细胞内部存在TH的受体蛋白。
【答案】
(1)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 高 (腺)垂体
(2)神经分泌细胞 相互拮抗 细胞内受体
专题20 免疫调节
1.(2012 重庆)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的广泛接种,显著降低了麻疹的发病率,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麻疹列为优先消灭目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疫苗是小分子物质,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可被免疫细胞识别
B.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
C.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细胞分化成效应B细胞释放淋巴因子
D.入侵的麻疹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T细胞吞噬消化
【解析】疫苗是大分子物质,A错;
疫苗作为抗原可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也就是能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B正确;
淋巴因子为T细胞释放,C错;
与抗体结合的病毒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D错。
【答案】B
2.(2012 四川)科研人员为研究脾脏中某种淋巴细胞(简称M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脸:
下列对该实验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实验证明M细胞能够将肺癌细胞抗原呈递给胸腺淋巴细胞
B.经M细胞刺激后部分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
C.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增强效应T细胞杀伤力的淋巴因子
D.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特异性识别肺癌抗原的免疫球蛋白
【答案】D
【解析】此免疫为细胞免疫,细胞免疫不需要抗体(免疫球蛋白)。
3.(2012 上海)以绵羊红细胞刺激小鼠脾脏B淋巴细胞,再将后者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克隆群,由此筛选出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所产生的抗体
A.能识别绵羊整个红细胞 B.只识别绵羊红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
C.能识别绵羊所有体细胞 D.只识别绵羊所有体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
【答案】B
【解析】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的特点,只能针对特定的抗原。本题中的抗原是绵羊红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并非整个红细胞,也非其它体细胞,故B正确。
4.(2012 上海)人体感染白喉杆菌后,将启动系列免疫反应,其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鼻腔粘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
B.巨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
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
D.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
【答案】D
【解析】鼻腔粘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巨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属于竞争,不属于免疫;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有抗体的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
5.(2012 江苏)下列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叙述,合理的是
A.该计划的实施将有助于人类对自身疾病的诊治和预防
B.该计划是人类从细胞水平研究自身遗传物质的系统工程
C.该计划的目的是测定人类一个染色体组中全部 DNA 序列
D.该计划的实施不可能产生种族歧视、侵犯个人隐私等负面影响
【答案】A
【解析】人类很多疾病与遗传有关,A正确;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B错;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测定人类基因组(22条常染色体和XY染色体)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C错;
该计划也能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D错。
6.(2012 江苏)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与机体免疫有关
B.浆细胞能增殖分化成具有分裂能力的记忆细胞
C.HIV病毒主要攻击 T 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
D.大规模饲养家畜时合理使用动物激素可提高免疫力
【答案】B
【解析】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离不开神经和体液调节,免疫调节也是生命活动之一,A正确;
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再继续分裂分化,B错;
HIV攻击的主要是T细胞,C正确;
合理使用激素能调节动物的生理活动,提高免疫力,D正确。
7.(2012 海南)关于T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液中存在T细胞
B.T细胞可接受吞噬细胞呈递的抗原
C.HIV感染人体可使T细胞数量下降
D.在抗原的刺激下T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
【答案】D
【解析】T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分化、发育,成熟后迁移至血液中,A正确;
大多数抗原物质在刺激B细胞形成抗体过程中需T细胞的协助,B正确;
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C正确;
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的是浆细胞,D错误。
8.(2012 广东)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机体主要依赖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
B.病原微生物侵袭,可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C.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只有T细胞产生记忆细胞
D.如果神经中枢受损,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完全丧失
【答案】B
【解析】机体依赖神经-体液-免疫系统共同调节内环境的稳态,A错;
在特异性免疫的过程中,B淋巴细胞也可以产生记忆细胞,C错;
神经中枢受损,不会导致特异性免疫功能完全丧失,D错。
9.(2012 福建)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T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
B.小鼠T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
C.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
D.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有相同抗原
【答案】C
【解析】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的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在家兔的血清中可以找到相应的抗体。而血清也可以使小鼠T细胞凝集,根据抗原和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特点来看,说明小鼠的B细胞和小鼠T细胞具有相同的抗原。选C。
10.(2012 北京)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
A.病毒抗原诱导B细胞分化的作用 B.浆细胞产生杭体的作用
C.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D.效应T淋巴细胞的作用
【答案】D
【解析】当小鼠感染病毒后,由于病毒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所以进行细胞免疫,产生效应T细胞。把效应T细胞与被病毒感染的小鼠细胞混合培养,测定上清液的放射性,最终能说明效应T细胞能与靶细胞密切接触,诱导靶细胞细胞凋亡,最终使病毒暴露在细胞外。选D。
11.(2012 全国大纲)(11分)回答下列问题:
(1)大多数病毒进入人体内经过____________细胞的摄取和处理,使____________暴露于抗原的表面,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分泌__________________。
(2)人体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一段时间内当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染机体时,不易患病,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种病毒含有______________(填“1种”或“2种”)核酸。
(4)灭活的仙台病毒在动物细胞工程中可用于诱导______________。
【答案】
⑴吞噬 抗原决定簇 淋巴因子
⑵当记忆细胞受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刺激后,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清除病毒
⑶1种
⑷细胞融合
【解析】
⑴体液免疫中,大多数病毒进入人体内,首先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这样就会使抗原决定簇暴露,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
⑵接种疫苗后,人体内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甲型H1N1
流感病毒侵染机体时,很快会被记忆细胞所识别,并发生二次免疫,很快将病毒清除掉,所以不易患病。
⑶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者RNA。
⑷灭活的仙台病毒在动物细胞工程中可用于诱导动物细胞融合。
12.(2012 海南)(9分)
资料1:给动物刺激A,产生某反射活动;给动物刺激B,不产生该反射活动。如果同时给动物刺激A和刺激B,经过多次重复后,不给动物刺激A,只给刺激B也可以产生该反射活动。其中刺激A称为非条件刺激,刺激B称为条件刺激。
资料2:给大鼠服用药物C可引起抗体水平下降。给大鼠服用糖精则抗体水平不变。
若同时给大鼠服用药物C和糖精,经过多次重复后,只给大鼠服用糖精,结果引起抗体水平下降。
资料3:有些激素能够抑制免疫反应,有些激素则能够促进免疫反应。
资料4:食物中蛋白质缺乏导致严重营养不良时,动物的淋巴组织萎缩,免疫反应下降。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l)如果把糖精引起动物免疫反应的改变视为反射活动,则在该反射的建立过程中
非条件刺激是____________,条件刺激是____________。
(2)如果使用激素辅助治疗过敏反应,所用激素应对免疫反应表现为_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在进行异体器官移植后,应选用对免疫反应表现为_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的激素进行辅助治疗,以提高移植成活率.
(3)资料____________(填“1”,“2”,“3”或“4”)说明动物的内分泌系统能够影响免疫反应。
【答案】
(1)药物C 糖精(每空2分,共4分)
(2)抑制 抑制(每空2分,共4分)
(3)3(1分)
【解析】
(1)比较资料1和2,给大鼠服用药物C(刺激A)可引起抗体水平下降(某反射活动),给大鼠服用糖精(刺激B)则抗体水平不变(不产生某反射)。多次重复后只给大鼠服用糖精(刺激B)也会引起抗体水平下降(产生某反射)。
(2)过敏反应是由于人体的免疫系统过强,对再次进入体内的花粉、某些食物、药物、灰尘等产生强烈的免疫应答,而引发的免疫异常现象,如用激素治疗的话,应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进行异体器官移植后,所移植器官对病人来说属于外来的异物,免疫系统会对其进行攻击,为了提高移植成活率,可用激素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
(3)题目要求找出内分泌系统影响免疫反应的实例,所以应找到相关激素对免疫功能产生作用的例子,符合要求的只有资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