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8.17 KB
- 2021-09-3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 高考生物实验与探究易错题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实验的研究过程或方法思路,正确的是( )
A.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时,需要先用 8%的盐酸溶液处理,再用健那绿染色
B.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同样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C.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与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研究方法都是设
法把 DNA 和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D.林德曼进行能量的定量分析,发现了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逐级递减的特点
【答案】 D
2.下列关于酒精在生物实验中的应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用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冲洗浸泡过卡诺氏液的根尖
B.无水乙醇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起到提取色素的作用
C.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时,可将采集到的小动物放入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溶液中保存
D.观察 DNA 和 RNA 分布的实验中,可用酒精来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答案】 D
【解析】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后,需用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冲洗两次,A 正确;由于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因此可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B 正
确;在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时,可将采集到的小动物放入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溶液中保
存,以免腐烂,C 正确;在观察细胞内 DNA 和 RNA 分布的实验中,用盐酸改变细胞膜通透
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D 错误。
3.下列有关用鲜菠菜的绿叶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应在研磨绿叶后立即加入 CaCO3,防止酸破坏叶绿素
B.即使绿叶剪碎的不够充分,也可以提取出 4 种色素
C.为获得 10 mL 提取液,研磨时一次性加入 10 mL 无水乙醇可使研磨效果最好
D.层析完毕后应迅速记录结果,否则色素条带会很快随层析液的挥发而消失
【答案】 B
【解析】 CaCO3 可防止酸破坏叶绿素,应在研磨时加入,A 错误;即使绿叶剪碎的不够充
分,但色素种类并没有减少,也可提取出 4 种色素,B 正确;由于无水乙醇易挥发,故要获得
10 mL 提取液,研磨时需加入多于 10 mL 的无水乙醇,C 错误;色素条带不会随层析液的挥
发而消失,D 错误。
4.黑藻是一种水生植物,叶片小而薄,小王同学利用黑藻进行下列生物学实验,其中错误的
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
A 观察叶绿体 蒸馏水
B
探究 CO2 浓度对光合速率的
影响
1%的 NaHCO3 溶液
C 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 30%蔗糖溶液、清水
D 提取叶绿体色素
无水乙醇、碳酸钙、二氧化
硅
【答案】 B
【解析】叶绿体本身有颜色,不需染色,用蒸馏水制片就可以了,A 正确;探究 CO2 浓度对
光合速率的影响,至少要设置 3 个组:无 CO2 组、低 CO2 组、高 CO2 组,B 错误;30%蔗糖
溶液可使成熟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用清水处理发生质壁分离的成熟植物细胞使其发生质壁
分离复原,C 正确;提取叶绿体色素要用到无水乙醇、碳酸钙、二氧化硅,无水乙醇用于叶绿
体色素的提取,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二氧化硅使研磨充分,利于色素释放,D 正确。
5.20 世纪 60 年代后,医院开始用淀粉酶替代酸来分解淀粉。如图所示为某同学探究不同 pH
条件下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的实验结果。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应先将各组试管溶液 pH 分别调到设定数值再混合
B.pH 为 3 和 9 的两支试管中淀粉酶的活性相同
C.将 pH 为 13 的溶液调到 pH 为 7 后试管中淀粉含量基本不变
D.淀粉酶降低淀粉分解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比酸更显著
【答案】 B
【解析】 探究不同 pH 条件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操作中,应先将各组试管溶液 pH 分别
调到设定数值,再加入淀粉酶,A 正确;pH 为 3 和 9 的两支试管中虽然淀粉剩余量相同,但
由于酸也能促进淀粉的水解,故其淀粉酶的活性不相同,B 错误;pH 为 13 时淀粉基本没有被
分解,可推测强碱能使酶变性失活,故调到 pH 为 7 后淀粉含量基本不变,C 正确;对比 pH
为 7 的试管和 pH 为 1 的试管,可以发现,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比酸更显著,故说明淀粉酶降低
淀粉分解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比酸更显著,D 正确。
6.现有甲、乙、丙三支试管,先向三支试管内加入 2mL 可溶性淀粉溶液,再按下图所示步骤
操作,然后分别用斐林试剂检验。下列分析不正 确 的
是( )
A.甲试管和乙试管对照,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B.甲试管和丙试管对照,说明酶活性受温度影响
C.实验结果是甲试管内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D.实验结果是乙试管和丙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
【答案】 D
【解析】 甲和乙试管对照,乙不能水解淀粉,故说明酶具有专一性,A 正确;甲和丙试管对
照,自变量是温度,故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B 正确;甲试管内唾液淀粉酶可水解淀粉,
形成还原糖,故实验结果是甲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C 正确;实验结果是甲试管内出现砖红
色沉淀,乙、丙试管内不出现砖红色沉淀,D 错误。
7.下图是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设计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 A 处应为“演绎推理”,比如孟德尔所做的测交实验就属于此过程
B.图中 B 处应为“无关变量”,比如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中,温度就是此变量
C.图中 C 处应为“因变量”,比如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中,有无氧气就是此变量
D.图中 D 处应为“干扰因素”,比如叶肉细胞不适用于观察线粒体
【答案】 D
【解析】 图中 A 处应为“作出假设”,A 错误;图中 B 处应为“因变量”,如探究光照强
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中,光合速率就是因变量,B 错误;C 处应为“无关变量”,而探究
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中,有无氧气是自变量,C 错误;图中 D 处应为“干扰因素”,如叶
肉细胞不适用于观察线粒体,D 正确。
8.下列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选择酵母菌为实验材料是因为酵母菌是自养、兼性厌氧型微生物,易于培养
B.通过设置有氧(对照组)和无氧(实验组)的对照,易于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C.将进气管、排气管与锥形瓶连接后需要进行气密性检查,确保装置不漏气
D.实验可通过检测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判断细胞呼吸方式
【答案】 C
【解析】 酵母菌只能利用有机物生存,为异养型生物,A 错误;该实验中有氧和无氧条件下
都为实验组,两组实验组进行相互对照,B 错误;进气管、排气管和锥形瓶连接后,需检查气
密性,防止漏气干扰实验,C 正确;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 CO2,都能使澄清
石灰水变浑浊,因此不能通过检测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D 错误。
9.下列是关于科学史中生物实验研究课题和实验方法或技术手段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
A.卡尔文循环、DNA 复制特点——同位素标记法
B.分离细胞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离心技术
C.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种群增长曲线——模型构建法
D.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酶具有催化作用——对比实验法
【答案】 D
【解析】 卡尔文用 14C 作标记发现了 CO2 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DNA 半保留复制特点
的发现用 15N 标记大肠杆菌的 DNA 分子,两者都使用的是同位素标记法,A 正确;分离细胞
器应用的是差速离心法,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也应用了离心技术,B 正确;DNA 双螺旋结构
的发现是通过构建物理模型,绘制种群增长曲线(“J”或“S”型曲线)属于构建数学模型,C
正确;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用的是对比实验法,而探究酶具有催化作用采用的是对照实验
的方法,D 错误。
10.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壁分离复原法可鉴别水稻种子细胞是死细胞还是活细胞
B.萨顿和摩尔根分别用类比推理法和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C.样方法可用于调查一块草地上蒲公英、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
D.探索生根粉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提前进行预实验可大大减小实验误差
【答案】 C
11.以下有关细胞大小和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体积越小,表面积也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
B.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之一是细胞核中的 DNA 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
C.人的成熟红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蛙的红细胞能进行无丝分裂
D.原核细胞只能通过无丝分裂增加数目
【答案】 B
【解析】 细胞体积越小,其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高,A 错误;细胞核中的 DNA
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也导致细胞不能无限长大,B 正确;人的成熟红细胞为分化细
胞不能发生细胞分裂,蛙的红细胞能进行无丝分裂,C 错误;无丝分裂是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
方式,D 错误。
12.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
是( )
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
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
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
【答案】 B
【解析】 盐酸只能使植物细胞相互分离开来,动物细胞的相互分离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
A 错误;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分裂图像时,需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再用高
倍物镜,B 正确;在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点不分裂,染色体数目没有加倍,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
点分裂,染色体加倍,C 错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
新的细胞壁,动物细胞膜从中央向内凹陷,D 错误。
13.下图是测定植物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装置,从左侧泵入空气后,会产生某些实验现象。下
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温度是该实验需要控制的一个无关变量
B.本实验中乙装置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误差
C.把不透光的玻璃罩换成透光的玻璃罩,实验现象会更明显
D.将丙玻璃罩中的植物换成萌发的种子,则会出现类似的实验现象
【答案】 C
【解析】 本实验测定的是植物细胞的有氧呼吸,温度是无关变量,实验应在最适温度条件下
进行,A 正确;乙装置的作用是确保进入丙装置的气体中没有 CO2,减少实验误差,B 正确;
如果玻璃罩透光,则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 CO2,影响实验结果的观察,C 错误;植物
萌发的种子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释放 CO2,D 正确。
14.下列关于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可用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观察减数分裂过程
B.用桃花的雄蕊比用桃花的雌蕊制成的装片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
C.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D.用洋葱根尖制成装片,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答案】 D
【解析】 蝗虫的精母细胞能进行减数分裂,可用来作为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A 正确;观察
减数分裂时选择植物雄蕊较雌蕊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B 正确;联会现象发生在减数分裂过
程中,因此观察减数分裂的装片,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C 正确;洋葱根尖细胞进
行的是有丝分裂,不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D 错误。
15.下列有关“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不同,促进生根的效果即不相同
B.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组之间可形成相互对照
C.可以用较低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插条的基部
D.该实验前需做预实验
【答案】 A
【解析】 在生长素类似物最适浓度的两侧,会找到促进生根效果相同的两个生长素类似物溶
液的浓度,A 错误;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组之
间可形成相互对照,B 正确;生长素类似物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在“探
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浸泡法为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制好的溶
液中处理几小时至一天,这种处理方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低,C 正确;为了给正式实验摸索条
件,减少实验误差,该实验前需做预实验,D 正确。
16.如图为某小组用不同浓度的萘乙酸(NAA)处理迎春花枝条的实验结果,实验中因疏忽忘
记了 X1 和 X3 的浓度大小关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 NAA 对迎春花枝条生根效果具有两重性
B.该实验可确定 X2 是促进迎春花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C.不同浓度的 NAA 处理迎春花枝条的时间应该不同
D.可分别对 X1 和 X3 浓度的 NAA 加入少量水进行稀释,再分别处理迎春花枝条,生根效果增
强的应是低浓度的 NAA
【答案】 A
【解析】 实验结果表明低浓度 NAA 促进迎春花枝条生根,而高浓度 NAA 抑制迎春花枝条
生根,能体现 NAA 作用的两重性,A 正确;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实验中的所有浓度中,浓度为
X2 时促进枝条生根的长度最长,但是不一定是最适浓度,B 错误;为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不
同浓度的 NAA 处理迎春花枝条的时间应该相同,C 错误;可分别对 X1 和 X3 浓度的 NAA 加
入少量水进行稀释,再分别处理迎春花枝条,生根效果增强的应是高浓度的 NAA,生根效果
减弱的应是低浓度的 NAA,D 错误。
17.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用健那绿染液染色线粒体时,需用盐酸处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②盐酸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的作用相同
③观察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均可用绿色植物成熟叶肉细胞作
为实验材料
④“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都必须用高倍显微
镜
⑤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可作为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材料
⑥若转换高倍镜观察,需要先升高镜筒以免损坏镜头
⑦调查血友病的遗传方式,可在学校内对同学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⑧叶绿素的提取需用无水乙醇,若无,可用体积分数为 95%乙醇代替直接使用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答案】 C
18.为探究 pH 对草履虫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科研人员用不同 pH 的稻草培养液培养草履虫,
培养的起始密度为 5 个/mL,培养时间为 2 天,结果如下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pH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种群密度/
(个·mL-
1)
0 0 153 160 168 172 133 125
A.每组培养液中草履虫数量都呈“S”型增长
B.增加培养液的量,可改变草履虫种群 K 值
C.需保证每组的温度、培养液体积等条件相同
D.草履虫对碱的耐受性较强,适宜生活在弱碱性的环境中
【答案】 A
【解析】 pH 值为 3.0、4.0 条件下,酵母菌被杀死,种群数量为 0,故并不是每组培养液中
草履虫数量都呈“S”型增长,A 错误;增加培养液的量,营养物质增加,可改变 K 值,B 正
确;实验的自变量是 pH、温度、培养液体积等无关变量都要相同,C 正确;由表中数据可知,
在碱性环境下,草履虫种群数量较多,说明其对碱的耐受性较强,D 正确。
19.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群落丰富度调查实验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调查土壤中蚯蚓的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
B.调查森林植被的丰富度可用样方法,需对各个样方取平均值
C.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中鼠妇时,应用记名计算法统计其丰富度
D.对于土壤小动物而言,用取样器取样法可调查群落丰富度和某个种群的密度
【答案】 D
【解析】 蚯蚓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适宜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 错误;用样
方法调查森林中某植物的种群密度时,需对各个样方取平均值,B 错误;丰富度是群落水平上
研究的问题,鼠妇只是土壤小动物的一个种群,应说调查鼠妇的种群密度,C 错误;对于土壤
小动物而言,用取样器取样法可调查群落丰富度和某个种群的密度,D 正确。
20.下列关于模型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建立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结构模型可比较两者的区别
B.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模型揭示遗传物质传递规律
C.建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模型揭示其种群的年龄组成
D.设计并制作生态缸模型探究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答案】 C
【解析】 建立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结构模型可以很直观比较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A
正确;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模型可以很直观看到遗传物质传递的规律,B 正确;建立酵
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模型揭示其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而不能揭示年龄组成,C 错误;设计并制
作生态缸模型属于实体模型,能够探究生态系统稳定性影响因素,D 正确。
二、非选择题
21.请回答下列有关酶的实验探究问题:
(1)为证明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受 pH 的影响,同学甲做了如下实验:
试管编号 A B
实
验
步
骤
1 加入 2mL5%H2O2 溶液 加入 2mL5%H2O2 溶液
2 5 滴 2%H2O2 酶溶液 5 滴 2%H2O2 酶溶液
3 0.5mL5%NaOH 溶液 0.5mL5%HCl 溶液
4 观察气泡的产生速率 观察气泡的产生速率
上述实验设计中有两处不妥之处,请指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般情况下,不能用 H2O2 酶为材料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应该怎样设计实验来
证明温度能影响 H2O2 酶的活性(简单写出设计思路,也可用示意图表示):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发现:H2O2 受热和受日光照射时分解速率加快,在温度为 30℃以下时比较稳定,在
70℃以上时,分解速率更快。你认为设计上述实验时,应特别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缺少 pH=7 的对照组 ②加入 NaOH 和 HCl 的时间顺序不合理,应在加入 H2
O2 酶前改变溶液的 pH (2)H2O2 不稳定,易分解,温度会影响 H2O2 的分解速率 将盛有 H2
O2 酶的试管保温于一系列不同温度下一段时间,然后与同温度的 H2O2 溶液混合,观察同温度
下加 H2O2 酶和不加 H2O2 酶的两组试管中气泡的产生速率 将温度控制在 70℃以下
【解析】 验证酶的活性受 pH 的影响时,除了设置酸性条件、碱性条件的实验组外,还需要
设置 pH=7 的对照组。一般情况下,不用 H2O2 酶为材料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是由于
在不同温度下,H2O2 分解速率不同。若设计实验来证明温度能影响 H2O2 酶的活性,我们可
以采取每一温度下设置两组实验,一组中加入 H2O2 酶,另一组不加,比较同一温度下这两
组试管中气泡的产生速率。
22.为探究不同波长的光和 CO2 浓度对葡萄试管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用 40 W 的白色、红色和
黄色灯管做光源,设置不同的 CO2 浓度,处理试管苗。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试管苗的净光
合速率(净光合速率=真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结果如下图,请回答问题:
(1)光合作用中,催化三碳化合物还原的酶存在于____________中。
(2)据图分析,a 点的净光合速率大于 c 点,从光合作用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红光条件下,CO2 浓度为 300 μL·L-1 时,对葡萄试管苗所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来说,
叶绿体消耗的 CO2 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细胞呼吸产生的 CO2 量。
(3)为探究黄光培养条件下葡萄试管苗的叶绿素含量是否发生改变,提出实验思路如下:分别
取________和黄光条件下培养的试管苗叶片,提取其中的色素并分离,通过比较滤纸条上叶绿
素 a、叶绿素 b 色素带的________来判断叶绿素含量是否发生改变。
(4)在温室中增施农家肥可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效率,其原因是,一方面农家肥含有无机盐;
另一方面农家肥中的有机物被分解者降解时会__________。
【答案】(1)叶绿体基质
(2)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红光多于黄光,a 点真光合速率更高,所以 a 点净光合速率大于 c 点
大于
(3)白光(或自然光) 宽窄(或颜色的深浅) (4)释放 CO2
【解析】(1)三碳化合物还原属于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故催化三碳化合物还原的
酶存在于叶绿体基质中。(2)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红光多于黄光,光合速率高,故 a 点的净光
合速率大于 c 点。在红光条件下,CO2 浓度为 300 μL·L-1 时,整个植物的净光合作用为 0,
则对葡萄试管苗所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来说,叶绿体消耗的 CO2 量大于细胞呼吸产生的
CO2 量。(3)要探究黄光培养条件下,葡萄试管苗的叶绿素含量是否发生改变,可以分别取白
光(或自然光)和黄光条件下培养的试管苗叶片,提取其中的色素并用层析液分离,通过比较滤
纸条上的叶绿素 a、叶绿素 b 色素带的宽窄(或叶绿素 a、叶绿素 b 色素带颜色深浅)来判断叶
绿素含量是否发生改变。(4)农家肥中有很多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需要在土壤中经微生物的
分解作用后才能将其中的矿质元素释放出来,供植物吸收利用;在分解这些有机物的过程中,
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而温室中最缺乏的正是二氧化碳,所以施用农家肥可以提高温室作物
光合作用的效率。
23.果蝇是雌雄异体的二倍体动物,是常用的遗传研究材料。请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有一个自然繁殖、表现型正常的果蝇种群,性别比例偏离较大。研究发现该种群的基因库
中存在隐性致死突变基因 a(胚胎致死)。从该种群中选取一对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1 中有 201
个雌性个体和 99 个雄性个体。
①导致上述结果的致死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让 F1 中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 中雌雄比
例是________。
②从该种群中任选取一只雌果蝇,鉴别它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的方法是:将该雌果蝇与种群中
的雄果蝇杂交,如果杂交后代雌性∶雄性=2∶1,则该雌果蝇为杂合子;如果杂交后代_____
_______________,则该雌果蝇为纯合子。
(2)能否从该种群中找到杂交后代只有雌性个体的杂交亲本?________,根据亲代和子代的基
因型情况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X 4∶3 ②雌性∶雄性=1∶1
(2)不能 因为果蝇的雄性只有 XAY 个体,雌性有 XAXA 和 XAXa 个体,雌、雄性果蝇间的两种
杂交组合的后代中均会出现 XAY 的雄性个体
【解析】 (1)①据题意,一对雌雄果蝇交配,子代雌性个体多于雄性个体,说明控制这对性
状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F1 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XAXA 和 XAXa 各占一半,F1 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XAY,则 F1 雌果蝇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及比例为3
4
的 XA 和1
4
的 Xa,F1 雄果蝇产生的精子基因型
及比例为1
2
的 XA 和1
2
的 Y,加之 F2 中有1
8
个体致死,所以雌雄比例为 4∶3。②雌果蝇的基因型
为 XAXA 或 XAXa,若该雌果蝇为纯合子 XAXA,与雄性个体 XAY 杂交,后代无致死现象,雌雄
比例为 1∶1。
(2)因为果蝇的雄性只有 XAY 个体,雌性有 XAXA 和 XAXa 个体,雌、雄性果蝇间的两种杂交组
合的后代中均会出现 XAY 的雄性个体,不可能从该种群中找到杂交后代只有雌性个体的杂交
亲本。
24.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植物的向性进行研究,当他们将植物幼苗横放一段时间后,出现如实验
一所示的现象:
实验一
(1)提出问题:植物茎的背地生长是 作用的结果,还是 作用的结果,还是
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2)实验探究:将植物幼苗横放在暗盒中,一段时间后,出现实验二中所示现象:
实验二
(3)实验结论:该小组同学认为植物茎的背地生长是 作用的结果;通过仔细观察发
现实验一中茎的弯曲角度较实验二的大,即α>β,该小组同学认为多出的弯曲角度是由
造成的。经修正获得的结论:植物茎的背地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继续探究:一定强度的单侧光与地心引力对茎背地性影响效应的大小。某同学认为利用
上述实验中α>β的关系即可作出判断:若 ,则该强度的单侧光的效应大于地心引力的
效应。另一同学认为还可以通过实验进行更准确、更形象的判断,请绘制实验装置图,并对实
验结果进行预测。
实验装置图:
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 ,则该强度的单侧光与地心引力对茎背地性影响的效应相同。
②若 ,则该强度的单侧光对茎背地性影响的效应小于地心引力对茎背地性影
响的效应。
③若 ,则该强度的单侧光对茎背地性影响的效应大于地心引力对茎背地性的
影响。
【答案】 (1)单侧光 地心引力
(3)地心引力 单侧光作用 地心引力和单侧光共同作用的结果
(4)α>2β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茎水平生长 ②茎表现出背地生长 ③茎表现出向地生长
【解析】 依图示信息,植物横放时,茎背地生长与地心引力、单侧光有关;将植物放在黑暗
条件下(即排除单侧光的影响时),植物也能表现出背地性,说明地心引力发挥着作用。要判
断地心引力和单侧光对茎背地性影响效应的大小,可以依据弯曲角度α与 2β的关系。若α>2β,
则该强度的单侧光的效应大于地心引力。要探究单侧光与地心引力对茎背地性影响效应的大小,
应该从近地侧给予光照,依茎生长弯曲情况进行判断,具体情况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