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00 KB
- 2021-10-2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限时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眼睑(jiǎn) 怂恿(sōnɡ) 忧郁(yù) 怅然(chànɡ)
B.虐待(nüè) 蜷伏(quán) 丰腴(yú) 栅栏(zhà)
C.缀行(chuò) 假寐(mèi) 搏击(bó) 意旨(zhǐ)
D.哺乳(pǔ) 嗔怪(chēn) 驯养(xùn) 伫立(zhù)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他十分注意资料的精确性和可靠性,他的考据旁征博引,材料过硬,从不根据推测妄下断语。
B.语言的发展使得汉语里很多字、词的古今意义大相径庭。
C.今年七十五岁的李佩教授,满头飞银,仍神采奕奕、步履轻捷地往返于课堂与住宅。
D.五月以来,“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市中小学中无所顾忌地开展了起来。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读经典”系列阅读活动,对改善青少年阅读现状有着重要的意义。
B.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保,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C.我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宣传效果。
D.由于教育行政部门的及时部署,使旱区中小学的缺水难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4.在下面几组词语中选择合乎句子语意要求的词语填空。( )
(1)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 )过一二小时的光阴。
(2)再令人( )的就是那些偶然一见的囚在笼里的小鸟儿了,但是我不忍看。
(3)不过为了( )真理,也只好忍受这种考验了。
A.度过 触目 探寻
B.消耗 触目 探求
C.消磨 惊心 探寻
D.消耗 惊心 探求
5.下列选项中对文学常识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郑振铎,福建长乐人。作家、文学史家。著有短篇小说集《取火者的逮捕》以及《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等。
B.郭沫若对蒲松龄的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C.康拉德·劳伦兹,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代表作有《所罗门王的指环》和《狗的家世》等。
D.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人。清朝著名小说家。著有文言文长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6.对本诗写景特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描写景物有声、有声、有形,体现“诗中有画”的特点。
B.景物带上了作者的主观色彩,写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C.寒山、秋水等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和谐的风景画。
D.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田园诗。
7.对诗中人物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刻画了诗人的安闲之态和裴迪的狂士之态。
B.刻画了诗人的安闲之态和裴迪的失望之态。
C.刻画了诗人的失望之态和裴迪的安闲之态。
D.刻画了诗人的狂士之态和裴迪的失望之态。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止有剩骨(________)
②缀行甚远(________)
③屠大窘(________)
④一狼洞其中(________)
9.翻译下列句子。
①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10.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四、情景默写
11.古诗文默写。
(1)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 ,________ 。
(2)你的同学林刚为人很大方,但你觉得他有时太奢侈浪费,你可以用诸葛亮《诫子书》中的“______ ,________ ”来劝他。
(3)强欲登高去, _________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树木丛生,__________ 。________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5)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母亲养蜗牛
父亲去世后,母亲来北京跟我住。我忙于写作,实在抽不出空陪她。母亲被寂寞所困的情形,令人感到凄楚。
楼上人家赠予母亲几只小蜗牛。那几个小东西,只有小指甲的一半儿大,粉红色,半透明,可爱极了。
母亲非常喜欢这几个小生命,将它们安置在一个漂亮的茶叶盒儿里,还预先垫了潮湿的细沙。母亲似乎又有了需精心照料和养育的儿女了。她经常将那小铁盒儿放在窗台上,盒盖儿敞开一半,让那些小东西晒晒太阳。并且很久很久地守着,怕它们爬到盒子外边爬丢了。它们爱吃菜心儿,母亲便将蔬菜最嫩的部分细细剁碎,撒在盒儿内。
母亲日渐一日地对它们有了特殊的感情。那种感情,是与小生命的一种无言的心灵交流。有时,为了讨母亲欢心,我也停止写作,与母亲共同观赏。
八岁的儿子也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奶奶,它们能长多大啊?”
“能长到你的拳头那么大呢!”
“奶奶,你吃过蜗牛吗?”
“吃?……”
“奶奶,我想吃蜗牛!我还想喝蜗牛汤!我同学就吃过,说可好吃了!”
“可……它们现在还小啊……”
“我等它们长大了再吃。不,我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以后再吃,这样我就可以一直有蜗牛吃了。奶奶你说是不是?”
母亲愕然。
我阻止他:“不许存这份念头!不许再跟奶奶说这种话!”儿子眨巴眨巴眼睛,受了天大委屈似的,一副要哭的模样。
母亲便说:“好,好,等它们长大了,奶奶一定做给你吃。”
从此,母亲观看那些小生命的时候,儿子肯定也凑过去观看。
先是,儿子问它们为什么还没长大,而母亲肯定地回答——它们分明已经长大了。
后来是,儿子确定地说,它们已经长大了,不是长大了一些,而是长大了许多。而母亲总是摇头——根本就没长。
然而,不管母亲和儿子怎么想,怎么说,那些小生命的确是一天天长大着。壳儿开始变黑变硬了,它们的头和柔软的身躯,从背着的“房屋”内探出时,憨态可掬,很有妙趣了。
母亲将它们移入一个大一些的更漂亮的盒子。
“奶奶,它们就是长大了吧?它们再长大一倍,就该吃它们了吧?”
“不行。得长到和你拳头一般儿大。你不是说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之后再吃吗?”
“奶奶,我不想等了,现在就要吃,只吃一次,尝尝什么味儿就行了。”
母亲默不作答。
我认为有必要和儿子进行一次严肃的谈话了。趁母亲不在家,我将儿子拉至跟前,对他讲奶奶一生多么地不容易;讲自爷爷去世后,奶奶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讲那些小蜗牛对于奶奶的意义……儿子低下头说:“爸爸,我明白了,如果我吃了蜗牛,便是吃了奶奶的那一点儿欢悦。”从此,儿子再不盼着吃蜗牛了。
一天晚饭时,母亲端上一盆儿汤,对儿子说:“你不是要喝蜗牛汤吗?我给你做了,快喝吧。”我狠狠瞪儿子一眼。儿子辩白:“不是我让奶奶做的!”母亲朝我使了个眼色。我困惑地慢呷一口,鲜极了!但那不是蜗牛汤,而是蛤蜊汤。
其实母亲是把那些能够独立生活的蜗牛放了,放于楼下花园里的一棵老树下。她依然每日将菜蔬之最鲜嫩的部分,细细剁碎,撒于那棵树下……
一天,母亲说:“我又看到它们了!它们好像认识我似的,往我手上爬。”我望着母亲,见母亲满面异彩。那一刻,我觉得老人们心灵深处情感交流的渴望,令我肃然,令我震颤,令我沉思……”
(作者:梁晓声。有删改)
12.“母亲养蜗牛”的故事可谓波澜起伏。请将相关情节填写在下面横线处。
(1)________________,波澜顿起。
(2)蜗牛逐渐长大,母亲刚将蜗牛移入新居,儿子却说现在就要吃蜗牛。波澜再起。
(3)________________,波澜又起。
13.结合具体内容,说说文中画横线的三个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14.细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任选一个角度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心理的。
15.“母亲端上一盆儿汤”,为什么“朝我使了个眼色”?
16.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请写出两个方面,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六、综合性学习
17.综合性学习。
近日,七(2)班开展了“动物,我们的朋友”系列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活动一:宣传
(1)为了增强同学们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学校宣传部要在校园里悬挂一些条幅,请你帮忙写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个字)
活动二:参与
(2)“成语与动物”的环节中,请你写出有关狼的两个成语和一条谚语。
活动三:建议
(3)现在,自然环境的破坏,气候的急剧变化,使很多野生动物濒临灭绝,请你提出三条有利于保护野生动物的建议。
七、命题作文
18.写作。
请以“那一刻,我流泪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突出中心;②有真情实感;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④文中不能出现与自己有关的真实姓名、地名、校名。
答案:
1.B 2.D 3.A 4.B 5.D 6.D 7.A
8.①仅,只②连接,紧跟③处境困迫,为难④挖洞
9.①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②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另外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10.示例:结尾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主题。既是对狼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狼虽然贪婪凶残,狡诈阴险,但在智慧勇敢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
11.(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3)无人送酒来(4)百草丰茂秋风萧瑟(5)思君不见下渝州
12. (1)蜗牛尚小,母亲精心照料,儿子却说要吃蜗牛 (3)蜗牛长大了,儿子已放弃吃蜗牛的念头,母亲却突然端出一盆“蜗牛汤”(意思对即可)
13.答案:(示例一)通过人物的语言(对话)表现人物心理。从儿子的话语中,表现出儿子想吃蜗牛的急切心理;从母亲看似矛盾的话语中,表现出母亲为蜗牛长大感到的自豪和舍不得蜗牛被吃掉的心理。(示例二)用人物说话的语气变化表现人物心理。儿子先疑惑后确定的语气变化,表现了他想吃蜗牛的急切心理。母亲先肯定后否定的语气变化,显示了她为蜗牛长大感到的自豪和舍不得蜗牛被吃掉的心理。
14.写母亲时,先用“肯定”“分明”来突出她看到蜗牛长大时的自豪,后用“总是”“根本”表现她舍不得蜗牛被吃掉的心理。写儿子时,用“确定”“已经”“许多”突出他想要吃蜗牛的急切心理。
15.因为母亲做的不是蜗牛汤,母亲怕“我”说出真相,所以用眼色示意“我”不要发火、不要说破。
16. ①表现老人们对情感交流的渴望,希望引起人们关注。文章开头点出母亲寂寞;中间写母亲精心照料蜗牛,和蜗牛进行心灵的交流;结尾提醒人们给予关注。②表现浓浓的亲情。母亲爱孙儿,虽然舍不得蜗牛,却从未回绝孙儿吃蜗牛的请求,最后用巧妙的办法满足了孙儿的要求。孙儿爱奶奶,当明白自己的要求会剥夺奶奶的欢乐时,就再也不提吃蜗牛了。“我”爱母亲,能体察到母亲的寂寞和欢乐,常停止写作陪母亲观赏蜗牛,并说服儿子不再想要吃蜗牛。③表现对小生命的爱。母亲像呵护儿女一样养蜗牛,舍不得伤害蜗牛,最后将能独立生活的蜗牛放生并继续照料它们。
17.(1) (示例)①关爱野生动物,保护美好家园。②同在蓝天下,共享大自然。
(2) (示例)①成语:狼狈为奸、狼吞虎咽
②谚语: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狼肚子里没有好心肝
(3) (示例)加强相关方面立法,做到有法可依;相关部门加强监督;建立自然保护区。
相关文档
- 新疆库车县乌尊镇中学2018-2019学2021-10-214页
-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课后同2021-10-217页
- 2019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广2021-10-2137页
-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七古诗2021-10-2128页
- 2017-2018学年七年级(广西专版)语文2021-10-213页
-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2021-10-217页
- 2019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作文指2021-10-214页
- 七年级上语文课件_《建筑艺术的美2021-10-2141页
- 2019-2020天台县七上语文第一次月2021-10-217页
- 部编七上语文《观沧海》课件 (8)2021-10-21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