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5.02 KB
- 2022-03-3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初中语文《女娲造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快速阅读,了解主要情节,把握女娲这一形象及女娲的情感。2.通过对《女娲造人》和《风俗通》中有关女娲造人内容的比较阅读,体验联想与想象的力量。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熟读课文,复述女娲造人这一神话故事的主要情节。2.与《风俗通》故事进行比较,找出作者做了联想和想象的内容。教学难点:体验联想与想象的力量。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默读法、提要法、比较阅读法等教学方法,同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1.学生通过默读完成对课文的感知。2.自主学习,借助工具书或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解决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和质疑问难,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3.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交流氛围,引导鼓励学生积极交流,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导语:“人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个问题引发了古今中外许多人的丰富想象,那么我国远古时期的人们对这个问题是如何解释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女娲造人》。【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感知学习1.请学生依据课文题目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1)女娲是谁?(2)女娲为什么要造人?(3)女娲是怎样造人的?(4)女娲造人成功了吗?(5)……教师要求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用3分钟以内的时间快速默读课文并试着找出问题答案。班级交流,明确答案:(1)女娲是一个神通广大的神。(2)女娲为了消解自己的孤独寂寞,使天地生气蓬勃起来就开始造人。(3)她先是揉泥捏人,后来甩泥造人,最后是男女相配造人。(4)人类世代繁衍,她造人成功了。(5)……【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学会从题目入手提出问题,以问题驱动学生理清文章思路。2.请学生依据以上问题答案复述课文的故事情节。【设计意图】完成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任务。
(三)内容探究教师出示《风俗通》中有关女娲造人故事的文字并提出思考问题:1.对照《风俗通》中有关女娲造人故事的文字,看看课文主要增添了哪些内容,哪里最能体现作者的想象力?2.作者又删减了哪些内容?作者做这样的增删有什么好处呢?【设计意图】与《风俗通》故事进行比较,找出作者做了联想和想象的内容,体验联想与想象的力量。(四)人物分析1.从文中找出描写女娲造人前后情感的文字,看看她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怎样的神?2.文章结尾写到“人类就世世代代绵延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试想女娲看到这样的情形又会有怎样的心理变化呢?【设计意图】发现作者眼中的女娲的形象,把握女娲这一人物形象及女娲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五)拓展延伸女娲造人的故事是汉民族先祖对人类起源的一种神奇想象。人类童年时期,由于缺乏科学知识,对自然界许多现象也做过类似的想象,如《共工怒触不周山》中对江河东汇大海,日月星辰向西北汇集的解释;《夸父逐日》中对于桃林的神奇想象等。1.教师出示补充材料:《共工怒触不周山》《夸父逐日》的原文和译文组织学生阅读。2.组织学生从内容、创作手法等角度归纳总结我国古代神话的特点。
【设计意图】帮助深入了解神话的特点。小结:女娲造人,体现了人类最可贵的创造和探索精神,人类正是凭借这种精神从远古走到今天的,我们不能否认人类的未来也要考这种精神去书写。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种精神的源泉是什么吗?那就是──想象力。让我们用想象力去创造属于我们的未来吧!(六)布置作业教师布置,围绕下列主题展开活动(根据小组喜好选择主题)。1.“开在远古的绚丽之花”──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形象。2.“最初的梦想”──从中国神话看古代人们最质朴的诉求。3.“众神之家”──西方神系梳理。4.“来自鸿蒙的‘男神们’”──中西方神话中男神形象比较。【设计意图】实现课内外迁移,扩大学生对神话的了解,加深学生对神话大胆而新奇的想象的魅力的体会,体现大语文教学观。实现能力迁移和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