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 MB
- 2021-10-2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
1.第Ⅰ卷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1. 小明在参观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时候,看到一樽远古人类复原塑像,这个塑像前额低平,眉骨突出,嘴巴前伸,牙齿粗大,头部与现代人有明显的差别,但具备了人类的基本体质特征。请你告诉他此远古人类的名称应是
A.山顶洞人
B.半坡人
C.河姆渡人
D.北京人
2. 假如你是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你不能看到下列哪一现象
A. 农田里水稻长势喜人
B. 荒地上人们用耒耜耕地
C. 干栏式房屋错落有致
D. 住的是半地穴式的房屋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13页 (共8页)
3.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曾为“首届世界华人寻根节”赠书法作品:“华夏千秋,同尊始祖;炎黄一脉,共拜神农”。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
A. 尧和舜
B. 舜和禹
C. 黄帝和炎帝
D. 周文王和周武王
4.一位新同学自我介绍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名称是一样的,试判断,他姓
A. 秦
B. 夏
C. 周
D. 商
5.下列文物能体现青铜文明的是
A.司母戊鼎 B.耒耜
C.陶罐 D.铁农具
6.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分封制的讨论。其中,哪位同学的表述与史实不符
A.小华: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B.小李: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纳贡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13页 (共8页)
C.小林:诸侯必须带兵随从天子作战,定期朝见天子
D.小王:夏朝时创立分封制
7.某历史人物“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位历史人物是
A. 周武王
B. 齐桓公
C. 晋文公
D. 楚庄王
8.史料记载:孔子朝罢归来,家人报告:“马厩失火!”孔子听后,问“伤人乎?”这则故事体现出孔子倡导并实践了他的思想
A.“兼爱”、“非攻”
B.“因材施教”
C.“仁”
D.“无为而治”
9.秦始皇统治后期,咸阳某富商准备到南方去进一批货物,他携带的货币应是
座号
10.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A. 秦→西汉
B. 西汉→东汉
C. 东汉→三国
D. 三国→西晋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13页 (共8页)
11.请仔细观察右图,它展现的是我国历史上第
一次农民大起义时的景象,其“奋臂为天下
倡始”的首义精神,“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
造反思想,“斩木为兵,揭竿而起”的斗争气
魄,鼓舞着后来千千万万农民反抗封建统治
的斗争。这一历史事件是
A. 黄巾起义
B. 陈胜、吴广起义
C. 刘邦、项羽起义
D. 国人暴动
12.西汉初年,由于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出现了良好的统治局面,这一局面称作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八王之乱”
D.“春秋五霸”
13.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家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韩非子 孟子
B.韩非子 孔子
C.孔子 董仲舒
D.韩非子 董仲舒
14.有人说:“东汉王朝就是在外戚与宦官的打来斗去、皇帝像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的过程中走向灭亡的。”与这句话描述的历史现象无关的是
A. 东汉皇帝在位时间短
B. 东汉争夺帝位斗争激烈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13页 (共8页)
C. 东汉被黄巾起义推翻
D. 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5.古人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问渊博,但也反映出当时书写工具的落后。那么在古代中国,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下列哪个时期?
A. 西周
B. 秦朝
C. 汉代
D. 晋代
16.“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林俊杰的歌曲《三国》深受大家喜爱。那么,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基础的战役是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17.我国古代史上曾建立了一个政权,提示语有三个关键词:司马炎、结束分裂、八王之乱。据此判断,这个政权是
A.东汉
B.西晋
C.东晋
D.前秦
18.以下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国家分裂,政权更替频繁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C. 民族大交融加强
D. 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19.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13页 (共8页)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经济得到开发,南方出现了民族大交融;
②蜀国是诸葛亮建立的; ③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
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画家以东晋的王羲之最为出色;
⑤北魏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20.为了进行社会实践,小明想了解南北朝蔬菜栽培技术,他查阅的资料应当是
A B C D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13页 (共8页)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为非选择题。请考生使用黑色签字笔,直接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作答。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2.答卷前,请考生先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
一、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阅读下列材料:(17分)
材料一 ……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乃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21.材料一、二共同反映的是哪个历史事件?(3分)材料一中反映了哪些变法内容?(4分)
(照抄原文不得分)
22.材料二中还反映了什么变法内容?(4分)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13页 (共8页)
23.结合所学,请你写出对这次改革的认识。(6分)
二、某校老师为带领学生探究北魏的改革,特以“洛阳的变迁”为主题,设计了三组问题。请仔细阅读,并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此间(指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洛阳为数朝之都,素来是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任城王传》
24. 坚决主张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的北魏的皇帝是谁?(3分)“洛阳为数朝之都”,请列
举北魏以前曾以洛阳为都的政权名称。(3分)
材料二 “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30岁以上的鲜卑官员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要立即改说汉语,故意说鲜卑语的,要罢官降爵。……择中原大姓(汉族贵族)女子作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娶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
——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13页 (共8页)
25. 请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二反映出来的改革措施。(6分)
材料三 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的说:“以前以为北魏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六朝的时代特征与六朝文化之形成》
26.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写出北魏改革的巨大影响。(4分)
三、“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战略构想,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符号,沟通中国与世界。观察下面的三幅图片,回答问题。(17分)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13页 (共8页)
图一
27. 根据图一,写出图中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6分)
图二
28. 根据图二回答,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巨大贡献的是谁?(3分)他是哪个朝代的历史人
物?(3分)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13页 (共8页)
图三
29. 结合图三,写出你怎样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照抄原文不得分,5分)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13页 (共8页)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1-5 DDCBA 6-10 DBCAA 11-15 BADCC 16-20 CBBAD
一、(17分)
21. 商鞅变法(3分);推行县制(2分);奖励耕织(2分)。
22. 奖励军功(2分);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分)
23. 使秦国国富兵强,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3分),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3分)
二、(16分)
24. 孝文帝(3分);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13页 (共8页)
东周(春秋、战国);东汉;(曹)魏;西晋。(任意一个即可,3分)
25. 说汉语(3分);与汉族联姻(3分)。
26. ①促进了民族交融(2分);②增强了北魏的实力(2分)
三、(17分)
27. 出发点:长安(3分)
终点:大秦(古罗马、欧洲都算对)
28. 张骞(3分)。西汉(汉)(3分)。
29.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的交流等。言之成理即可得分,但照抄原文不得分(5分)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13页 (共8页)
相关文档
- 2020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西晋2021-10-223页
- 2019-2020学年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2021-10-2225页
- 七年级历史下册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新2021-10-2240页
- 2020-2021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2021-10-22100页
- 广西百色市田东县2019-2020学年七2021-10-229页
- 2019-2020学年江西省南昌十九中七2021-10-2221页
- 广西崇左市天等县2019-2020学年七2021-10-229页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2021-10-226页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隋朝的统一与2021-10-2236页
- 人教版七上历史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2021-10-2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