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6 MB
- 2021-10-2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文言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
8
这个视频就是讲述了今天我们要学的小故事,希望大家能通过本课,悟出一些深刻的道理。
点击播放视频 陈元方答客问
1.
通过白文、标点文朗读等多种朗读形式,学生了解故事内容。
2.
通过脚本批注与演读人物语言、动作描写的句子,把握人物形象。
3.
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难点)
(重点)
《
世说新语
》
,古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逸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
《
世说新语
》
在众多志人小说中
以语言简练、辞意隽永著称
,对后代笔记体作品的影响颇大。
《
世说新语
》
按内容分为
36
篇。
《
咏雪
》
被编入书中
《
言语
》
篇;
《
陈太丘与友期行
》
被编入书中
《
方正
》
篇。
《
世说新语
》
尊君在
不
太
傅
差
可拟
一
读一读字音
fǒu
fù
chā
(
一
)
通假字
尊君在
不
(“
不”,同“否”
)
(
二
)
词类活用
:
1.
友人
惭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2.
陈太丘与友
期
行
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二
文言知识积累
1
.陈太丘与友
期
行
古义:约定。今义:预定的时日,日期。
2
.太丘舍
去
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3
.相
委
而去
古义:舍弃。今义:把事交给别人去办,委任。
4
.元方入门不
顾
古义:回头看。今义:注意,照管。
(
三
)
古今异义
(
四
)
文言句式
判断句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点拨:
“则是”是判断句的标志,这里是对人物的行为进行判断。
省略句
1.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点拨:
省略介词“于”,应为“(于)门外戏”。
2.
待君久不至,已去。
点拨:
省略主语,应为:“(家父)待君久不至,已去。”
导思
1.
文章记叙了怎样的故事情节?
情节
关键词
诚信
导思
2.
文章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人物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陈太邱与友期行
》课文朗读
。
1.
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
双竖线、单竖线
。
2.
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
方框
。
3.
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
波浪线
。
4.
有疑问的地方,用
问号
标注。
圈点要求
原文:
陈太丘与
友期
行,
期日中。过中不
至
,
太丘
舍去
,去后
乃
至。
期:
约定。
舍去:
丢下(他)而离开。舍,舍弃。去,离开。
乃:
才。
注释: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好正午时分碰头。(那朋友)正午已过还没到,太丘丢下(他)而离开,太丘走后,那人才到。
译文:
翻译课文
至:
到。
原文:
元方
时年
七岁,门外
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时年:
那年。
戏:
玩耍。
尊君在不:
令尊在不在?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不,同“否”。
注释:
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耍。那人问元方:“令尊在不在?”
元方答道:“等您好久都不到,他已经走了。”
译文:
原文: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
行,
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
是
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相委而去:
丢下我走了。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委,舍弃。
注释: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说:“真不是人!跟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译文:
原文:
友人
惭
,下车
引
之。
元方入门不
顾
。
惭:
感到惭愧。
引:
拉,牵拉。
顾:
回头看。
注释: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译文:
1.“
非人哉
!
与人期行
,
相委而去”说明了什么
?
【
答案
】
陈太丘的这位朋友,自己言而无信,失了约不自我反省,反而责怪别人,说明他不但无信,而且无礼。
2.
陈元方反驳“客”的话精彩在何处
?
【
答案
】
陈元方的反驳有三个特点。
首先是言简意赅,内容凝练。“期日中”是前提,“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这些都写得很清楚;其次,条理清晰,有理有据。先言前提,再指出言而无信和无礼的表现,有根据,有结论;最后,用词讲究分寸,“无信”“无礼”义正词严,不失身份,也不过火。
3.
友人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出友人怎样的性格特点?
【
答案
】
由“怒”到“惭”,走下车子拉元方,表明友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说明友人虽然不守信用、不懂礼貌,但知错能改。
4.
“元方入门不顾”属于什么描写?表现了元方的什么特点?
【
答案
】
本题运用
动作描写作用分析法
。属于动作描写,这一动作真实地表现了元方作为一个小孩子的直率、好恶情感容易外露的特点。
5.
本文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
【
答案
】
从本文中我们会得到很多启示。通过陈太丘的行为,我们知道了要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通过元方的言行举止,我们知道了要做一个坚持原则的人;通过友人的行为,我们知道了要做一个知错就改的人。而友人又作为一个反面教材告诉我们:一个人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否则会失去朋友,失去友谊。
阅读方法解密
生活体验题答题法。
在中考阅读中,让学生生发感悟的题目频繁出现,有感悟主题的,主要是围绕中心,结合生活实际谈感受和启示;有评价人物的,要求对人物做出评价。做这类题应先找出原文的中心,然后以之为切入点生发自己的观点。答题时首先要抓住主要人物的表现或文章的中心,谈自己最深的感受;其次要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多角度进行探究。在语言表达上,力求简洁连贯。此类题目没有固定答案,围绕文章内容言之有理即可。
【
答案
】
A.
不失礼。客人得知太丘已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语言粗野,不堪入耳;元方则针锋相对,指出对方“无信”“无礼”,义正而词严,逼得对方无言可答。从这一方面来看,文章批评的是“无信”“无礼”,宣扬的是讲究诚信,为人正派的品格,所以不失礼。因为是“友”失礼在前,先不尊重元方的父亲,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于千里之外。
【
难点探究
】
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结合文中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B
.失礼。因为“友”毕竟是与父亲平辈,不应不尊重长辈。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不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应该始终有礼貌,不能对客人置之不理,要给人改错的机会,允许人家道歉。
期行→不至→舍去→乃至
针锋相对
据理驳斥
聪慧明理
陈太丘与友期行
父友:怒→非人哉
元方:曰→无信、无礼
父友: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交代
开端
高潮
尾声
父友:问
元方:答
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赞扬了陈元方的聪明机智,明白事理,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告诫人们做事要讲诚信,有礼貌。
1
.故事完整,语言简练。
《
陈太丘与友期行
》
篇幅虽短,但却把故事的来龙去脉交代得清清楚楚。以陈元方的一句话作为故事的主旨句,由此前后辐射,将这则故事写得波澜起伏。
2
.通过对话来刻画人物形象。
《
陈太丘与友期行
》
主要记述陈元方和来客的一段对话。对话以责备客“无信”“无礼”为核心,既表现了陈元方懂礼识义的品质,又说明了“信”和“礼”的重要性。
1
、言不信者,行不果。
——
墨子
2
、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
——
艾琳
·
卡瑟
3
、民无信不立。
——
孔子
4
、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
——
高尔基
5
、没有诚实何来尊严。
——
西塞罗
6
、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
——
大仲马
作业
1
:
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
作业
2
:
完成
《
点训
》
上的习题
温馨提示:以上作业的课件均见本课文件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