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6 MB
- 2021-10-2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寓言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22
对寓言,同学们并不陌生,同学们能举几个你听过或读过的寓言吗?寓言往往都通过一个故事告诉我们道理,那么如何从故事中提炼出寓言的寓意呢?今天我们通过学习
《
伊索寓言
》
中的一则
——《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
,一起探究。
3.
从寓言中获得有益的启迪,培养健全的人格。
1.
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
学会从不同角度灵活理解寓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重点)
(难点)
(重点)
相传伊索为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作家,他与克雷洛夫、拉
·
封丹和莱辛并称
“
世界四大寓言家
”
。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其语言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
宙斯是古希腊神话里神的首领。古希腊神话说他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以雷电为武器,维持着天地间的秩序,公牛和鹰是他的标志。
赫拉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天后,宙斯的妻子,掌管婚姻和家庭,是妇女的保护神。
赫耳墨斯是古希腊神话中掌管旅行和商业的神,是宙斯的儿子。
希腊神话中的人物
一
读一读字音
赫
hè
二
写一写字形
diāo
( )
像
雕
导思
1.
本课讲述了一个怎样的古诗?复述给别人听。
1
个故事
关键词
谦虚、真实
导思
2.
讽刺了赫尔墨斯的虚荣心。
主题探究
圈点要求
1.
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
双竖线、单竖线
。
2.
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
方框
。
3.
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
波浪线
。
4.
有疑问的地方,用
问号
标注。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课文朗读
。
1.
开头一句有什么作用
?
【
答案
】
交代赫耳墨斯为什么要到雕像者的店里来
,
其来意表明赫耳墨斯所关心的不是怎样造福人类
,
而是自己在人间受尊重的程度。寥寥数字
,
就勾画
出了赫耳墨斯自命不凡和爱慕虚荣的性格。
2.
对赫耳墨斯的心理描写有什么作用
?
【
答案
】
本题运用心理描写作用分析法。这里的心理描写
,
既揭示了赫耳墨斯自命不凡的原因
,
又深化了他骄傲自大的性格。
3.
故事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
?
【
答案
】
本题运用故事结尾妙处两步分析法。故事这样结尾是为了与赫耳墨斯的自我估价形成鲜明的对比。讽刺那些妄自尊大的人
,
告诫人们要有自知之明。
【答案】
故事主要是通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三问三答的对话来叙述的
。
问句同中有变,“值多少钱”四个字被反复使用,在第一次发问时主语被省略,第二次点明,第三次则用代词指代
。
雕像者的回答也略有区别,第一次用确数,第二次用比较作答,第三次不用数词,把雕像贬得一文不值。
【难点探究】
《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
中赫耳墨斯的形象生动、鲜活
。
刻画人物的方法是以对话为主,赫耳墨斯与雕像者的三问三答中,有什么变化?
赫拉像
——
比宙斯像要贵一点
赫尔墨斯像
——
白送
想知道受到多大的尊重
宙斯像
——
一个银元
爱慕虚荣
自讨没趣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
通过写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2.
对比鲜明
赫耳墨斯的期望与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
巧妙的构思
《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
的情节主要通过三问三答展开,前三问两答把赫耳墨斯的虚荣心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一答却急转直下,情节也戛然而止。
阅读
《
伊索寓言
》
中的
《
樵夫与赫耳墨斯
》
,从该故事中多角度提炼寓意。
有个樵夫在河边砍柴,不小心把斧子掉到河里,被河水冲走了。他坐在河岸上失声痛哭。赫耳墨斯知道了此事,很可怜他,走来问明原因后,便下到河里,捞起一把金斧子来,问是否是他的,他说不是;接着赫耳墨斯又捞起一把银斧子来问是不是他掉下去的,他仍说不是;赫耳墨斯第三次下去,捞起樵夫自己的斧子来时,樵夫说这才是自己所失掉的那一把。赫耳墨斯很赞赏
樵夫为人诚实,便把金斧、银斧都作为礼物送给他。樵夫带着三把斧子回到家里,把事情经过详细地告诉了朋友们。其中有一个人十分眼红,决定也去碰碰运气,跑到河边,故意把自己的斧子丢到急流中,然后坐在那儿痛哭起来。赫耳墨斯来到在他面前,问明了他痛哭的原因,便下河捞起一把金斧子来,问是不是他所丢失的。那人高兴地说:“呀,正是;正是!”然而他那贪婪和不诚实的样子却遭到了赫耳墨斯的痛恨,不但没赏给他那把金斧子,就连他自己的那把斧子也没给他。
这故事说明,诚实人会得到人们帮助,狡诈的人必遭到人们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