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3 MB
  • 2021-10-22 发布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桥之美 (8)_鲁教版

  • 3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桥 之 美 吴 冠 中 吴冠中, 1919年 出生 于江苏省宜兴县。现代著名 画家。油画代表作《长江三 峡》、《鲁迅的故乡》等, 中国画代表作《春雪》、 《长城》等。 § 1.在作者眼中,桥“美”在何处? § (请用文中相关的语言回答) § 2 .文章主要用什么样的说明方法来说明“桥之美”? 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归纳: 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 作用。 2.作者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桥之美的? § 归纳: § (1)乌镇的桥 (2)江南乡间的石桥 § (3)长桥 (4)山区风雨桥 § (5)《清明上河图》中的桥 § (6)小径尽头的桥 (7)高山峡谷间的 索桥 § (8)南京长江大桥 (9)钱塘江大桥 § (10)成昆路上的直线桥 这几座桥在各自什么环境中起了什么作用? 桥名 环境 作用 乌镇石桥 秘密的苇丛 透一口舒畅的气 江南石桥 细柳拂丝 令画家销魂 卧波长虹 湖水苍茫 打破单调的满足 风 雨 桥 飞瀑流泉 可以驻足欣赏 § 桥名 环境 作用 《清明上河图》 / 虹桥 / 往返行人,各样 船只 重叠、交错 庄稼地里的小桥/ 倒影被浮萍杂草刺破 /给无声 的田野增添热闹 高山峡谷间的索桥/ 山岩、树丛、急流/ 连接了 险峻,也孕育了生命 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 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 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那拱桥的强劲的大弧线,或方桥 的单纯的直线,都恰好与芦苇丛构成鲜明的对照。 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 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 湖水苍茫,水天一色,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 现一座长桥,卧龙一般,它有生命,而且往往有几百上 千年的年龄。 人们珍视长桥之美。 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17孔, 苏州的宝带桥5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 遍,你会感到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足。 广西、云南、贵州等地的山区往往碰到风雨桥,桥 面上盖成遮雨的廊和亭,那是古代山水画中点缀人 物的理想位置。 因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 泉,画家和摄影师们必然要在此展开一番搏斗。 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里将桥作为画卷的高潮,因桥 上桥下,往返行人,各样船只,必然展现生动活泼的场 面,两岸街头浓厚的生活情调也被桥相联而成浓缩的画 图。矛盾的发展促成戏剧的高潮,形象的重叠和交错构 成丰富的画面,桥往往担任了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的 角色,难怪绘画和摄影作品中经常碰见桥。 极目一片庄稼地,有些单调,小径尽头忽然出现一座小桥,桥下小 河里映着桥的倒影,倒影又往往被浮萍、杂草刺破。无论是木桥还 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出形与色的乐曲。田野 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 找热闹。 高山峡谷间,凭铁索桥、竹索桥交通。我画过西藏、西双版纳及 四川等地不少索桥,人道索桥险,画家们眼里的索桥却是一道线, 一道富有弹性的线!一道孤立的线很难说有什么生命力,是险峻 的环境孕育了桥之生命,是山岩、树丛及急流的多种多样的线的 衬托,才使索桥获得了具有独特生命力的线的效果。 南京长江大桥远看也是一道直线,直线美 不美?直线是否更符合新的审美观?不宜笼 统地提问,不能笼统地答复,艺术形式处 理中,往往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为了 画长江大桥,我曾爬上南京狮子山,就是 想寻找与桥身的直线相衬托、呼应、引申 的点、线、面! 为了画钱塘江大桥,我曾两次爬 到六和塔背后的山坡上,但总处 理不好那庞大的六和塔与长长的 桥的关系,因而构不成画面。虽 然滨江多垂柳,满山开桃花,但 脂粉颜色哪能左右结构之美呢! 成昆路上,直线桥多,列车不断地过桥、进洞,出洞、过 桥,几乎是桥连洞,洞连桥。每过环形的山谷,前瞻后顾, 许多桥的直线时时划断陡坡,有时显得险而美,有时却险 而不美,美与险并不是一回事。   思考探究:在文章所列举的例 子当中,有哪些桥作者认为是不美的 ?文章为什么要举这些例子? § ① 南京长江大桥 ② 钱塘江大桥 ③ 成昆路上的桥   举这几座桥是从反面说明桥与环 境之间的重要关系。 小结 § 一(1-3)明确说明对象“桥之美”, 说明“桥之美”的含义。 § 二(4-6)举例说明“桥之美”,强 调环境赋予桥之美。 § 三(7)总结全文,回应标题。 § 文章结构:总-分-总 § 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各类说明方法的运用 § 举例子:茅盾的故乡乌镇……;南京长江大桥, 钱塘江大桥…… § 列数字: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有17孔,苏州 宝带桥53孔之多 § 引用: “小桥流水人家”(第二段) § 摩状貌:湖水苍茫,水天一色,在一片单纯明亮 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卧龙一般…… § 分类别:一类一类的桥(第四段) § 作比较:颐和园的仿卢沟桥和苏州宝带桥的桥洞 做比较 § 作用:使文章生动、具体,深入浅出,浅显易懂。 拓展延伸: 比较本文与《中国石拱桥》在内容和写 法上有何不同? 明确:本文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 文。它的说明性体现在文中先点明在画家眼 里桥美在何处,随后举了一些具体的例子。 但是与《中国石拱桥》这种较为规范的说明 文不同的是,在举例时,作者并不是用科学、 平实的语言向读者解说,而是或描写景物, 或抒发感情,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探究:看了那么多美丽的桥后,你 觉得可以从哪些方面去欣赏桥之美? § 色彩搭配 § 和环境的配合 § 意境 § 景色 § … 示例:江南水乡的石桥 早春天气, 江南乡间石桥 头细柳飘丝, 那纤细的游丝 拂着桥身坚硬 的石块,即使 碰不见晓风残 月,也令画家 销魂! 。 细弱的柳枝拂着桥身厚重坚硬的石块, 是一种强弱,轻重,动静之分,形成 了一种对比美,给人特殊的美感。 景色美  黯然销魂者,惟别时而已矣。          ——江淹的《别赋》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零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悲伤凄凉 意境美 示例 乌镇苇丛上的石桥 茅盾故乡乌 镇的小河两岸都 是密密的芦苇, 真是密不透风, 每当其间显现一 座石桥时,仿佛 发闷的苇丛做了 一次深呼吸,透 了一口舒畅的气。 那拱桥的强劲的 大弧线,或方桥 的单纯的直线, 都恰好与芦苇丛 构成鲜明的对照。 长桥与水面配合打破了单调感 湖水苍茫,水天一色, 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 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 卧龙一般,它有生命, 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 的年龄人们珍视长桥之 美。颐和园里仿造的卢 沟桥只17孔,苏州的宝 带桥53孔之多,如果坐 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 你会感到像读了一篇史 诗似的满足。 苏州的宝带桥 长桥与水面配合打破了单调感 铁索桥 高山峡谷间,凭铁索 桥、竹索桥交通。我 画过西藏、西双版纳 及四川等地不少索桥, 人道索桥险,画家们 眼里的索桥却是一道 线,一道富有弹性的 线!一道孤立的线很难 说有什么生命力,是 险峻的环境孕育了桥 之生命,是山岩、树 丛及急流的多种多样 的线的衬托,才使索 桥获得了具有独特生 命力的线的效果。 险峻环境衬托出索桥独特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