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6.12 KB
  • 2021-10-22 发布

河南省鹿邑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河南省鹿邑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 ‎ ‎1.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你能告诉我,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叫什么吗?( ) ‎ A.北京人 B.元谋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 ‎ ‎2.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 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 ‎ ‎ ‎3. 李时珍日:“古者以票为黍稷、梁、称之总称。”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 ‎ ‎ ‎4.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早期人工栽培水稻的是(        )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 ‎ ‎5. 三皇五帝传说时期,传说治水有功的是 ‎ A.黄帝 B.炎帝 C.禹 D.蚩尤 ‎ ‎ ‎6. 在原始部落联盟时期,有一个极好的选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机制,它是民主的雏形,尧、舜、禹三位就经历该项制度,可惜被启破坏了。它是什么制度(        )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推举制 D.嫡长子继承制 ‎ ‎ ‎7. 历史往往有惊人相似之处。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外族入侵 B.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 C.奴隶起义 D.统治者的暴政、昏庸 ‎ ‎ ‎ ‎8.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 ) ‎ A.禹 B.舜 C.武王 D.启 ‎ ‎ ‎9.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成熟汉字是(  ) ‎ A.金文 B.小篆 C.隶书 D.甲骨文 ‎ ‎ ‎10. 商朝时我国青铜器的灿烂时期,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迄今为止发现最重的青铜器是(    ) ‎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毛公鼎 D.利簋 ‎ ‎ ‎11. 春秋五霸之首是(   )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秦穆公 D.楚庄王 ‎ ‎ ‎12. 春秋时期社会动荡、王室衰微,下面能体现这一现象的是( ) ‎ A.铁制农具的使用 B.外族入侵 C.诸侯争霸 D.国人暴动 ‎ ‎ ‎ ‎13. 战国时期,由李冰主持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著名水利工程是 ‎ A.永济渠 B.郑国渠 C.都江堰 D.大运河 ‎ ‎ ‎14. 在激烈的七雄竞争中,秦国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主要归功于 ‎ A.加强刑罚 B.推行郡县制 C.商鞅变法 D.修筑长城 ‎ ‎ ‎15.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时期,也是学术思想活跃时期,其中,主张“无为而治”,学说集中在《道德经》一书中的思想家是( ) ‎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老子 ‎ ‎ ‎16.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是古往今来治国兴邦的基本经验,我国古代思想家最早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的是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墨子 ‎ ‎ ‎17. 古代皇帝诏书中常常出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字样,皇帝的称谓最早出现在( ) ‎ A.夏朝 B.春秋期 C.秦朝 D.西汉 ‎ ‎ ‎18.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下列属于秦始皇开创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 ‎ ‎19. “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说明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 ‎ A.外族入侵 B.自然灾害 C.经济危机 D.实行暴政 ‎ ‎ ‎20. ‎ 第13页 共16页 ◎ 第14页 共16页 秦始皇希望他开创的帝业能够传之万世,但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农民大起义却最先撕裂了他的希望,该起义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项羽、刘邦起义 C.黄巢起义 D.黄巾起义 ‎ 二、综合题 ‎ ‎ ‎ 走近大秦帝国,感知风云变幻的历史,思索它留下的诸多启示。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嬴政二十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货币一统。 材料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 ‎(1)材料一赞颂了“秦王”的什么功绩?‎ ‎ ‎ ‎(2)根据材料二,说说嬴政在文化上和经济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 ‎ ‎(3)材料三中的“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指的是秦末农民起义。这场农民起义爆发于什么地方?领导这场农民起义的两位领袖分别是谁?‎ ‎ ‎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 ‎(5)“秦王”的统治给后世的统治者留下了什么历史教训?‎ ‎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 材料二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家思想;同时他重视教育,在中央兴办太学,在地方兴办国学。 材料三 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孔子的政治和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 ‎ ‎ ‎(2)根据材料二,说出汉武帝在思想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及其目的。‎ ‎ ‎ ‎(3)根据材料三,请问现代社会治国的方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 ‎ ‎ 阅读材料,结合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时,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 材料二: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把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把那里的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他们,建立诸侯国。诸侯国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形成了“天子——诸候——卿大夫——士”金字塔形的等级结构…… 材料三:西汉初年,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生活骄奢淫逸,政治上甚至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还企图谋反…… ‎ ‎——《汉书》‎ ‎ ‎ ‎(1)材料一中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历史上称为什么制度?禹死后,王权继承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 ‎ ‎(2)材料二中,周王采取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主要依据什么标准来推行实施的?‎ ‎ ‎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汉初面临着哪一严重的社会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汉武帝采取了哪些较为成功的做法?‎ ‎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缪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 ‎(1)材料一和哪个历史事件有关?这个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在谁的支持下完成的?‎ ‎ ‎ ‎(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 ‎ ‎(3)这个事件在历史上有什么作用? 材料二:如图 ‎ ‎ ‎ ‎(4)材料二图中的人物是谁?‎ ‎ ‎ 第13页 共16页 ◎ 第14页 共16页 ‎(5)他在教育方面的贡献是什么 ‎ ‎ ‎(6)请用一句话评价这一人物。‎ 第13页 共16页 ◎ 第14页 共16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河南省鹿邑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 ‎【答案】‎ B ‎【考点】‎ 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题干“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生活在云南省元谋县的元谋人是距今170万年前的原始人,是 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B项符合题意;北京人是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的原始人,A项不符合题意;半坡居民是生活在 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原始农耕的代表,C项不符合题意;河姆渡居民是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前的原始农耕的典型代表,D项不符合 题意;故选B。‎ ‎2.‎ ‎【答案】‎ D ‎【考点】‎ 北京人 山顶洞人 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他们生活的时代离现在久远,那时还未出现文 字。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考古发掘。故D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神话传说、学者推断不属于第一手资料 ,故AC不符合题意。故选D.‎ ‎3.‎ ‎【答案】‎ C ‎【考点】‎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 器,种植粟。故最早以粟为主要粮食作物的远古居民是半坡原始居民。所以C符合题意,AB项还没开始农耕生活,不符合题意 ,D项种植的是水稻,不符合题意。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4.‎ ‎【答案】‎ ‎【考点】‎ 河姆渡人的生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5.‎ ‎【答案】‎ C ‎【考点】‎ 尧舜禹的禅让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禹治水非常专心,据说他在外治水13年,三次经过自己家的大门,也顾不上回家看看。这反映了大禹持 之以恒的优秀品质。禹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6.‎ ‎【答案】‎ A ‎【考点】‎ 尧舜禹的禅让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禅让制的有关内容。‎ ‎【解答】‎ 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尧把部落联盟首领位置让于舜,舜又以此方式传位与禹,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后来,启继承了禹的位置,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故选A。 ‎ ‎7.‎ ‎【答案】‎ D ‎【考点】‎ 夏朝的兴亡与“家天下”‎ 西周的灭亡和东周的建立 商朝的建立与灭亡 西周的建立及疆域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第13页 共16页 ◎ 第14页 共16页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夏朝灭亡是因为夏桀的暴政、商朝灭亡是因为商纣的暴政、西周灭亡是因为周厉王的暴政和周幽王的昏庸 ,因此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统治者的暴政、昏庸,所以D项正确; 西周被犬戎族所灭,夏、商灭亡不是由于外族入侵,排除A项; 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不是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排除B项; 夏、商、西周的灭亡与奴隶起义无关,排除C项。 故选D.‎ ‎8.‎ ‎【答案】‎ A ‎【考点】‎ 夏朝的兴亡与“家天下”‎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 家的产生,A项符合题意;B项舜还处于原始社会时期,没有建立国家;C项武王是西周的第一位国王;D项启是禹的儿子,是禹 之后的国王。由此可知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9.‎ ‎【答案】‎ D ‎【考点】‎ 文字的演变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或者记事在龟甲或是兽骨契刻的文字,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 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所以答案选D。‎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0.‎ ‎【答案】‎ B ‎【考点】‎ 青铜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所学可知,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 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青铜器不是迄今为止发现最重的青铜器,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11.‎ ‎【答案】‎ A ‎【考点】‎ 春秋争霸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齐国的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故A符合题意;晋文公、奏穆公、楚庄王都 是春秋霸主,不是第一位霸主。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2.‎ ‎【答案】‎ C ‎【考点】‎ 春秋争霸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伴随着王室衰微,诸侯实力的不断增强,分封制遭到破坏,我国历史上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C。‎ ‎13.‎ ‎【答案】‎ C ‎【考点】‎ 都江堰工程和郑国渠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网 两大系统工程构成。集首工程建于岷江之中,分为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发挥防洪、灌溉、水运等作用,建成 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选项C符合题意;郑国渠位于陕西省;永济渠是大运河的一部分,开凿于隋朝 ;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4.‎ ‎【答案】‎ C ‎【考点】‎ 商鞅变法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第13页 共16页 ◎ 第14页 共16页 结合所学知识,战国时期,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 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在各国的变法中,奏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奏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 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奏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故C符合题意。ABD都不是主要原因,故 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5.‎ ‎【答案】‎ D ‎【考点】‎ 老子和孔子 ‎【解析】‎ 本题考查老子的政治主张。识记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解答】‎ 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他的学说集中在《道德经》一书中。‎ ‎16.‎ ‎【答案】‎ B ‎【考点】‎ 老子和孔子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所学可知,孔子是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是儒家学派想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所以B项符合 题意;A项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C项主张“仁政”,D项“兼爱非攻”。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17.‎ ‎【答案】‎ C ‎【考点】‎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奏始皇统一全国后,自认为是“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将“皇”、“帝”称呼结合起来,为自己的帝号,从此天 子称为“皇帝”。所以,皇帝的称谓最早出现在奏朝,C项符合题意;AB两项时期我国还没有建立皇帝制度;D项西汉时期我国已 经建立了皇帝制度。由此可知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18.‎ ‎【答案】‎ C ‎【考点】‎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奏始皇建立奏朝之后,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19.‎ ‎【答案】‎ D ‎【考点】‎ 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奏始皇穷兵黩武、好大喜功,滥用民力,大兴土木。焚书坑儒,禁锢人们的思想;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 役和兵役;大量的农民被征发修筑长城、宫殿、驰道、建陵墓;其刑法极其严酷。奏的暴政导致了奏末农民战争,奏朝灭亡 。”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说明奏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实行暴政。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 意。 故选:D.‎ ‎20.‎ ‎【答案】‎ A ‎【考点】‎ 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题干“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农民大起义却最先撕裂了他(秦始皇)的希望”,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陈胜、吴广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在大泽乡起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故A符合题意。项羽、刘邦起义是在陈胜、吴广起义之后,与题干“最先”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黄巢起义发生在唐朝末年,故C不符合题意。黄巾起义发生在东汉末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二、综合题 ‎【答案】‎ ‎(1)秦灭六国,统一全国。‎ ‎(2)文化上:统一文字。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3)大泽乡  陈胜、吴广 ‎(4)秦朝的统治者实行暴政。‎ 第13页 共16页 ◎ 第14页 共16页 ‎(5)统治者要想长治久安,必须实行仁政,要爱惜百姓,发展经济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考点】‎ 秦统一中国及秦疆域图 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依据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秦始皇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赢政陆续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根据材料二“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货币一统”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秦始皇为了更好的适应统一的新形势,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例如在文化上:统一文字;在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3)依据材料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中的“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指的是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秋,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发动起义,史称大泽乡起义。‎ ‎(4)依据所学可知,秦二世时期,农民生活悲惨,穿牛马之衣,吃犬彘之食,往往在暴吏酷刑的逼迫下逃亡山林,举行暴动,这种种情况说明,急政暴虐激化了社会矛盾,所以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秦朝的统治者实行暴政。‎ ‎(5)依据所学可知,“秦王”的统治给后世的统治者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我们要从历史的发展中吸取教训,明白统治者要想长治久安,必须实行仁政,得民心者,得天下,要爱惜百姓,发展经济等。‎ ‎【答案】‎ 政治:以德治国;思想:“仁”和“礼”。‎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推崇儒学。目的:加强思想控制,巩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考点】‎ 老子和孔子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孔子的政治和思想主张、汉武帝在思想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及其目的、现代社会治国的方略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解答】‎ 据材料一“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可知,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以德治国,思想主张是:“仁”和“礼”。‎ 根据材料二“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家思想;同时他重视教育,在中央兴办太学,在地方兴办国学。”可知,汉武帝在思想文化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推崇儒学。目的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巩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巩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还兴办太学,推崇儒学。‎ 根据材料三“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可知,现代社会治国的方略是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本问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答案】‎ ‎(1)禅让制。世袭制。‎ ‎(2)分封制。依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3)封国(诸侯、王国)势力过于强大。颁布“推恩令”。‎ ‎【考点】‎ 推恩令与王国问题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 西周的分封制 尧舜禹的禅让 ‎【解析】‎ 本题考查禅让制、世袭制、分封制和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等知识。‎ ‎【解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禅让制的有关知识。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时,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禹死后,启继承王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2)材料二反映的是西周分封制的有关知识。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利,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3)据材料三“西汉初年,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生活骄奢淫逸,政治上甚至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还企图谋反”可知,材料反映了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同时找借口,一次削去当时半数的侯国,加强了中央集权,解除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 ‎【答案】‎ ‎(1)商鞅变法有关;公元前356年;秦孝公。‎ ‎(2)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3)经过商鞅变法,奏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4)孔子。 )‎ ‎(5)开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在教 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6)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考点】‎ 老子和孔子 商鞅变法 第13页 共16页 ◎ 第14页 共16页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可知,材料内容和商鞅变法有关;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的 时间是公元前356年;是在奏孝公的支持下完成的。‎ ‎(2)根据材料内容“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缪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 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可以概括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 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的作用包括:经过商鞅变法,奏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 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图中的人物是孔子。‎ ‎(5)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是包括:首开私人讲学之风,广招学生; 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 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等等。‎ ‎(6)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第13页 共16页 ◎ 第14页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