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56 KB
  • 2021-10-25 发布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15--走一步-再走一步》同步练习及答案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5 走一步,再走一步 ‎【课前学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灼热( ) 突wù( ) 气喘吁吁( ) 哄堂大笑( )‎ 滑jī( ) 抽噎( ) 神情huǎng hū( ) 小心yì yì( ) ‎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划出文中表示时间发展或进程变化的语句并摘录在下列横线上,说说课文是如何按时间顺序展开叙事的?‎ ‎ ‎ ‎ ‎ ‎3.阅读全文,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 ‎ ‎ ‎ ‎4.明知孩子有摔下来的危险,然而父亲却不去救他,你如何理解父亲的做法?‎ ‎ ‎ ‎ ‎ ‎5.有人说杰利不是“我”最要好的朋友,你同意吗?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 ‎ ‎ ‎ ‎ ‎【课堂检测】‎ 阅读《走一步,再走一步》(节选)完成1—5题。(14分)‎ 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悬崖下面的地面开始变得模糊。不过,树林中闪烁着一道手电筒发出的光,然后我听到杰里和爸爸的喊声。爸爸!但是他能做什么?他是个粗壮的中年人,他爬不上来。即使他爬上来了,又能怎样?‎ 爸爸远远地站在悬崖脚下,这样才能看见我,他用手电筒照着我,然后喊道:“现在,下来。”他用非常正常、安慰的口吻说道:“要吃晚饭了。”‎ ‎“我不行!我会掉下去的!我会摔死的!”我大哭着说。‎ ‎“你能爬上去,你就能下来,我会给你照亮。”‎ ‎“不,我不行!太远了,太困难了!我做不到!”我怒吼着。‎ ‎“听我说,”爸爸继续说,“不要想有多远,有多困难,你需要想的是迈一小步。这个你能做到。看着手电光指的地方。看到那块石头没有?”光柱游走,指着岩脊下面的一块突出的石头。“看到了吗?”他大声问道。‎ 我慢慢地挪动了一下。“看到了。”我回答。‎ ‎“好的,现在转过身去,然后用左脚踩住那块石头。这就是你要做的。它就在你下面一点。你能做到。不要担心接下来的事情,也不要往下看,先走好第一步。相信我。”‎ 这看起来我能做到。我往后移动了一下,用左脚小心翼翼地感觉着岩石,然后找到了。“很好。”爸爸喊道,“现在,往右边下面一点,那儿有另外一个落脚点,就几英寸远。移动你的右脚,慢慢地往下。这就是你要做的。只要想着接下来的这步,不要想别的。”我照 做了。“好了,现在松开左手,然后抓住后面的小树干,就在边上,看我手电照的地方,这就是你要做的。”再一次,我做到了。‎ 就这样,一次一步,一次换一个地方落脚,按照他说的往下爬,爸爸强调每次我只需要做一个简单的动作,从来不让我有机会停下来思考下面的路还很长,他一直在告诉我,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我能做。‎ 突然,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凌乱的岩石,扑进了爸爸强壮的臂弯里,抽噎了一下,然后令人惊讶的是,我有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 ‎1.文中划线句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3分)‎ ‎ ‎ ‎ ‎ ‎2.在爸爸的影响下,我的心理不断发生变化。请从选段中依次找出“我”信心全无、信心萌发 、信心恢复、信心大增、信心饱满的语句。(3分)‎ ‎ ‎ ‎ ‎ ‎3.文段开始说“我大哭着说”,文末又写到“抽噎了一下”。如何理解“我”先是“大哭”,后来又是“抽噎”?(3分)‎ ‎ ‎ ‎ ‎ ‎4.从悬崖上下来,实际上是一件小事,“我”为什么会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请说说你的理解。(3分)‎ ‎ ‎ ‎ ‎ ‎5.选出对文章分析和解读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本文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寓意深刻。‎ B.杰利和其他孩子把“我”丢在那儿不管,还无情地嘲笑,非常恶劣。‎ C.文段启示我们,遇到困难,只要把它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 D.选段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侧面表现了父亲的引导给“我”心理上带来的巨大力量。‎ ‎【课后拓展】‎ 阅读王清铭《锄柄上的眼睛》一文,回答1—5题。(13分)‎ ‎①我家有把小锄头,原先是给菜地除草用的,我们兄弟相继长大后,小锄头派上别的用场。我所说的长大,其实只有七八岁的光景。土里扒食的父母不会让我们的力量闲置,一要下田,父母就让我们扛着锄,尾随他们下地去了。先是我的大哥、二哥,后来他们的身高超过了锄柄,这把小锄头自然就交到我的手上。生活在乡下的我,根本不用父母教育,也知道劳动是自己的本分,于是没有锄柄高的我就开始用它同坚硬的泥土抗争了。‎ ‎②起初手心没有锄柄硬,手上起了很多泡,泡破了,流出的水由清到浊,后来夹杂着血丝,最后那些起泡的地方,皮全部蹭破了,只剩下一些微凹的小坑,血肉模糊。原先只是火辣辣的疼,到后来犹如针扎了一般,锥心的痛,但我不敢喊出声。父母也见惯不惊,看着我被血丝染红的双掌,说了声,这孩子还嫩了些。‎ ‎③几天后,手上的伤口结痂了,从黑红到黝黑,那是炭和铁一般的颜色。后来长茧子的地方皮又蹭破了,再结痂,反复多次,那些茧子就比木头坚硬了,锄柄就很难伤害到它们了。‎ 我祖母曾经很形象地说,别看这是死木头,不喝你几滴血,你就别想拿起它。‎ ‎④我很认真地看手上的锄柄。锄柄吃饱了汗水,颜色渐渐变黑,越来越像我们被太阳曝晒和臭汗浸泡的肤色。锄柄上的木纹跟手纹很相似,只是线条更粗犷些。我还发现这些木纹逶迤向同一个方向,那是接近锄柄中间的位置,木纹渐渐变得密集,并拧在一起。在木纹凝结的地方,有颜色特别深的木节,不规则的圆状。‎ ‎⑤祖母说,这木节是树受的伤,结的疤。我眼前仿佛看见旷野里的一棵小树, ▲ 。后来我曾向父亲求证过,父亲说,农人喜欢选有木节的木棍作锄柄,它们更硬,更不容易折断。‎ ‎⑥受伤是树干的不幸,但这不幸成全了木头的坚硬,使它能够同铁相结合,成为挖凿坚硬泥土的利器。我发现,这圆状的疤痕,极像木头长出的眼睛,总是不动声色地凝视着我这个最初的小农人。‎ ‎⑦有多少把锄头长了这样的眼睛,我无法全部知道。但我知道用过锄头的手掌,上面也会布满一些更小的眼睛,它们的通用名字是茧子。要成为一个纯正的农人,手上、脚上、肩上等地方都要长出这样的眼睛。别看这些眼睛显得眼神呆滞,只有它们,才能一眼看穿苦难和贫穷。‎ ‎⑧乡村是落后的,繁重的农活并没有压垮我幼小的身躯,却磨炼了我的性格。我不会去歌颂这些原始的劳作,但以往的乡村总让我想起锄柄上的木节,正是它使木头更坚韧,显示铁一般的品格。‎ ‎⑨这锄柄上的眼睛,不会在老去的岁月里变得昏花,它是我人生的另一种视角。‎ ‎1.第②小节“父母也见惯不惊,看着我被血丝染红的双掌,说了声,这孩子还嫩了些。”“我”都已经“锥心的痛”了,父母却还“见惯不惊”,表明了父母怎样的心理?(2分)‎ ‎ ‎ ‎ ‎ ‎2.联系上下文,为第⑤小节空白处补上恰当的句子。(40字左右)(3分)‎ ‎ ‎ ‎ ‎ ‎3.仔细阅读全文,完成下表。(3分)‎ 关于“眼睛”的三处文字 蕴涵的深层含义 这疤痕使木头更坚硬,并像眼睛一样监督着我吃苦成长的过程。‎ 纯正的农人……都要长出这样的眼睛。‎ 锄柄上的眼睛……是我人生的另一种视角。‎ ‎4.选出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 】(2分)‎ A.文中虽没有具体描绘“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农家生活景象,但字里行间仍体现了“我”对农家生活的反感和否定。‎ B.文章采用顺叙方式记述了“我”作为一个农人的成长经历和真切感悟。‎ C.第③小节,祖母用拟人修辞形象地告诉“我”成长就要历经磨炼,这个道理也可以引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来表达。‎ D.文章表面写人,实际写树,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托物寓意突出受伤对树成长的重要性。‎ ‎5.某班开展了以“我说成长的‘眼睛’”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认真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本文内容就此主题谈谈自己的认识。(3分)‎ 材料一:据报载,问题青少年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少青少年因家境的贫穷、学业的负担、青春的困惑、灾难的打击、师长的不理解等,或抑郁寡欢,或自暴自弃,或混迹于三教九流,甚至暴力犯罪。‎ 材料二:土家姑娘谭之平,16岁时母亲病亡,父亲重病,房屋坍塌,妹妹年幼。她收起医学中专录取通知书,担起“当家人”:19岁打工,经营小超市;22岁读医学中专;24岁读医学大专;25岁当“学生餐厅老板”并发起成立“武汉城市圈义工联盟”。2008年,她获得了 “全国自强不息优秀大学生”的荣誉称号。‎ ‎ ‎ ‎ ‎ ‎【课前学习】‎ ‎1. zhuó 兀 xū xū hōng 稽 yē 恍惚 翼翼 ‎2.语句如:“一个酷热的七月天”“然后他们出发了”“几分钟后”“时间在慢慢地过去”“暮色中”“最后来到一块空地上”“直到其他孩子都爬到了上面”“我努力向他们爬过去”“我紧贴在一块岩石上”等。 课文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展开叙事,一开头“那是……”的句式,表明对往事的回忆。之后,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我”跟五个小孩子一起爬悬崖,陷入险境,并最终在爸爸的策略引导下,脱离险境,积累了应对困境的人生经验。‎ ‎3.天气炎热我和小伙伴去爬悬崖,爬到三分之一处,我不敢继续爬,一个人被扔下,晚上杰利带来父亲,父亲鼓励我一步一步走下悬崖,我产生成就感,得到人生感悟。(意对即可)‎ ‎4.这位父亲深知,如果自己上去救,孩子自己的能力就毫无长进。他不断引导、鼓励儿子,让孩子自己下来,经受一次历练,增长战胜困难的勇气和经验。‎ ‎5.不同意。从文中可以看出:①当“我”趴在崖石上下不来时,别的孩子嘲笑“我”,而杰利却没有。②杰利虽然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但他毕竟还表现出了“好像有点不放心”。③是杰利带着“我”父亲来找“我”,才使“我”有机会脱险。 ‎ ‎【课堂检测】‎ ‎1.景物描写,烘托了我无助孤独,极度恐惧的心理。(3分)‎ ‎2. “我不行……我做不到!”;“这看起来我能做到”;“我照做了”;“我做到了”;“我有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 (3分)‎ ‎3.“大哭”是我身处绝地,上不能上、下不能下的极度绝望,恐惧到了极点。“抽噎”是脱险后的自慰,对父爱的体验和感激,战胜困难的自豪的泪水。(3分)‎ ‎4.虽然我只是不算高的悬崖上爬下来,但对一个孱弱、缺乏自信的孩子来说,是“巨大的成就感”和“骄傲”,使我从中体会到人生哲理,并且终生受益。(3分)‎ ‎5.B错误。分析:杰利是真朋友,他在尽力帮助我,自己没办法的时候,把我父亲找来了。(2分)‎ ‎【课后拓展】‎ ‎1.表明父母认为孩子还需要经受磨炼才能成人。(2分)‎ ‎2.参考示例:暴风雨要摧毁它,但它没有折断,而是顽强地生存下来,树干的伤痕愈合后,它变得更加刚强。(3分)‎ ‎3.(3分)‎ 关于“眼睛”的三处文字 蕴涵的深层含义 这圆状的疤痕,极像木头长出的眼睛。‎ 这疤痕使木头更坚硬,并像眼睛一样监督着我吃苦成长的过程。‎ 纯正的农人……都要长出这样的眼睛。‎ 经过抗争和磨难,才能看穿苦难和贫穷。‎ 锄柄上的眼睛……是我人生的另一种视角。‎ 乡村生活使我坚韧并将陪伴我的一生。‎ ‎4.B(A项中“我”对农家生活并不反感与否定。C项中祖母讲的道理不能用这两句诗来表达。D项完全说反了,应该是以树写人)。(2分)‎ ‎5.没有统一答案。示例:成长路上应与“眼睛”为友,不幸、困境与灾难会给我们的心灵造成伤痕,但如果我们能像农人和谭之平一样从茧子的形成和战胜困境的经历中找到人生的“眼睛”,在伤痕中崛起,用不幸和困苦来砥砺自己,成就自己坚韧的性格,我们的成长之路将会更加坚实。(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