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3.70 KB
- 2021-10-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2021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同步课时作业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1.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
A.前秦和西晋 B.前秦和东晋 C.东晋和宋 D.宋和前秦
2.公元383年,苻坚以80万大军征伐东晋,企图统一江南,却以失败告终。其根本原因是( )
A.前秦军队内部民族矛盾尖锐 B.东晋军队指挥得当
C.东晋军队数量多于前秦军队 D.前秦军队不习水战
3.淝水之战中前秦战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前秦军队战斗力不强 B.前秦军队战线太长
C.前秦军队不习水战 D.前秦军队不得人心
4.下列对淝水之战的结果描述准确的是( )
①前秦的统治瓦解②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③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局面④东晋历史结束,南朝历史开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观察右图“身穿汉族服装的鲜卑贵族形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少数民族内迁B.穿汉服显示贵族身份C.北魏统一黄河流域D.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
6.孝文帝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他要求南迁的鲜卑人一律穿汉服、学汉语、改汉姓、与汉人通婚。他的目的是( )
A.恢复北方生产
B.巩固鲜卑贵族对黄河流域人民的统治
C.加速和促进北方民族的封建化过程
D.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
7.5世纪末,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采用汉族官制、律令。此举( )
A.促进了民族交融
B.确立了三国鼎立局面
C.加快了江南地区开发
D.实现了南北方的统一
8.魏晋以来,北方民族不断交融。出现了民族大交融是在( )
A.隋朝初年 B.魏晋时期 C.西晋末期 D.北朝以后
9.如图砖画出土于甘肃嘉峪关魏晋古墓,生动反映了当时汉人胡食的生活习俗。这组砖画可以用来直接研究( )
A.江南开发 B.民族交融 C.政权并立 D.经济重心南移
10.魏晋以来,北方民族交融步伐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北朝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B.各民族经济上密切往来
C.“胡”“汉”思想感情难以沟通
D.胡乐、汉服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
11.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明确宣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面深化改革必将汇聚起磅礴之力,创造美好未来。某校七年级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围绕“改革促发展”这个中心,开展了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回答相关的问题。
【雄关漫道】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决定迁都,但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493年,孝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文武官员和20万大军南下。到达A城时,正值秋雨连绵,道路泥泞,长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不愿意继续前进,孝文帝趁机说,行军中途,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继续南征,可以先定都在此。随行人员没再反对,于是大功告成。
(1)材料一中的“A城”是哪里?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精心安排这一迁都的“计谋”?
材料二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元
步六孤
陆
贺兰
贺
《北史》记载:“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违者,免所居官。”
(2)材料二所示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哪两项措施?
(3)试举三例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在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
【论从史出】
材料三 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北方经济、文化兴盛的景象后,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4)根据材料三,说一说这次改革取得了什么效果。
(5)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北魏孝文帝改革给你哪些启示。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2.答案:A
解析:淝水之战中前秦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前秦军队内部民族矛盾尖锐。前秦虽然军队人数众多,但军队内部各族士兵之间矛盾尖锐,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都不愿为氐族建立的前秦卖命。故选A。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淝水之战前秦失败的主要原因。383年,苻坚率领80多万大军南下,企图消灭东晋,但是前秦内部民族矛盾尖锐,很多将士不愿为前秦卖命。所以,看似强大的前秦军队实际上不得人心。这是淝水之战中前秦战败的主要原因。故选D。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淝水之战所产生的历史影响的识记与理解能力。肥水之战后,前秦统治土崩瓦解,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而东晋则得到了暂时的稳定和发展,所以①②③表述正确,东晋历史结束,南朝开始,是420年的亊情。与383年的淝水之战无关,④错误。
5.答案:D
6.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我们可结合这场改革的背景去分析。当时北方各族人民长期杂居,内迁的各族在生产、生活、习俗等方面与汉族已经没有明显的区别,而鲜卑族因内迁时间较晚,仍保持鲜卑族的习俗,在这样的背景下,北魏要治理好北方地区不免困难重重,因此,孝文帝即位后采取了包括迁都和汉化政策在内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其根本目的都是要巩固鲜卑贵族对黄河流域人民的统治,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7.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依据所学知识可知,5世纪末,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推行一系列“汉化”政策,采用汉族官制、律令等,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故选A项。222年,孙权称王,三国鼎立局面确立,B项排除。C、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情况。东汉末年,游牧民族不断内迁,与当地汉人共同生活,互相学习,特别是魏晋以来,开始过定居生活,并且进行农业生产。到北朝以后,出现了民族大交融。故选D。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情况。图片生动地反映了当时汉人胡食的生活习俗,体现了民族之间的交融。故选B。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北方民族交融情况。魏晋以来,内迁的游牧民族与汉人互相学习,彼此借鉴,游牧民族学习的是汉族先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汉族吸纳游牧民族的文化,如服饰、乐舞和一些生活方式。题干设问是“叙述错误”,排除A、B、D三项。C选项符合题意。
11.答案:(1))洛阳。巧妙地冲破守旧势力,最终实现迁都大计。
(2))改汉姓;学汉语。
(3)从服饰、食物、通婚等方面举三个实例即可。
(4))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后,各民族融合,中原地区经济繁荣、文化兴盛,传统的汉文化在北方得到大发展。(意思相近即可)
(5))改革需要魄力、能力与坚韧不拔的毅力;任何改革都不是帆风顺的,在遇到阻碍时,我们可以采用一些策略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能促进社会的进步;等等。(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