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1.25 KB
- 2021-10-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快速对答案
1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
1
)
帜 bó
(
2
)
B A
(“不可多得”指稀少、珍贵,很难得到;“不可或缺”的意思是不能缺少,指非常重要。此处形容于漪在新中国语文教育思想变革中的重要性,选“不可或缺”更合适。“主张”的意思是对于如何行动持有某种见解;“主见”的意思是(对事情的)确定的意见。此处讲的是于漪对于“教文育人”“德智融合”的见解,应选“主张”) (3)示例一:中国教育必须有自己的话语权__示例二:中国教育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结合横线后的内容可知,一个国家的教育要体现本国的优秀文化,让教育为文化发声,让教育传播文化。据此进行补写即可)
2
3
B
(A.宵—霄;C.烂—滥;D.缉—辑)
B
(A.搭配不当,可将“提高”改为“开展”;C.主语残缺,可将“由于建成了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改为“建成的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D.语义重复,“大约”和“左右”任删其一)
(
1
)枯藤老树昏鸦 (
2
)我寄愁心与明月 (
3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
4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
5
)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4
5
(
1
)
衍太太(1分)。因为她们都心术不正、自私自利、虚伪、爱搬弄是非,是典型的庸俗、市侩的小市民形象(3分)。
(
2
)①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b 五猖会 c 无常(任选两幅即可) ②
示例一: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温馨的回忆:文中描述孩子们在百草园的雪地上捕鸟的情景,乐趣无穷;理性的批判:文中老师让孩子们读一些枯燥乏味的书。示例二:选《五猖会》。温馨的回忆:文中迎神赛会时,孩子们买一个“吹都都”,吡吡地吹它两三天,享受一份游戏的快乐;理性的批判:文中去看迎神赛会前,父亲强迫“我”背书,让“我”感到扫兴和痛苦。
5
示例三:选《无常》。温馨的回忆:文中无常看到一位母亲为死去的儿子哭得伤心,放她的儿子还阳半刻;理性的批判:文中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公理,反被要求到阴间寻求公正的裁判。(任选一篇文章,能体现“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各1分,意思对即可)
6
(
1
)
现代技术与创意融合古今文化,让优秀传统文化重新焕发活力。(意思对即可)
(
2
)示例:画面由图画和文字两部分组成。画面的主体是一座中国古典建筑,屋檐和侧窗构成了相互交织的变形的“今”“古”二字;文字部分是“今古·融”三个汉字。寓意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应交汇融合,不可割裂。(意思对即可)
运用动作描写、神态描写(1分),生动传神地写出奶奶去世后爷爷失魂落魄(举止慌张,无法应对)的样子(1分),表达出爷爷对奶奶的深情(1分)。
8
9
无影无踪的水鸟,繁华褪尽的芦花,渲染了一种凄美的氛围(1分);烘托奶奶去世后爷爷的孤单寂寞(1分);芦花落在爷爷白发和照片上,展示了芦苇的灵性,象征着爷爷和奶奶相濡以沫的,永不分离的真情(1分)。(意思相近即可)
7
①爷爷守在芦苇荡旁的小屋不肯搬离;②爷爷打芦苇叶,换吃药的钱;③爷爷看和奶奶一起拍的照片;④爷爷告诉“我”奶奶栽芦苇,包粽子的情景;⑤爷爷照顾卧床不起的奶奶。(每点1分,答出四点即可)
10
“酸涩”指又酸又涩的味道,文中的“酸涩”既有对过去贫穷苦涩生活的感慨,也有对奶奶生病卧床,早早离去的伤感;“馥郁”是形容香气浓郁,文中既指苇叶的清香和米粒的糯香,也指奶奶栽芦苇、包粽子,用勤劳的双手给全家带来殷实的生活,还指爷爷奶奶之间相濡以沫的温情,家庭其乐融融的幸福与美好。(“酸涩”与“馥郁”各答出两点即可,每点1分)
12
运用动作描写、神态描写(1分),“大摇大摆”“得意扬扬”生动地写出了“我”得到两斤猪肉的奖励后喜悦、得意的状态(2分)。
11
因为这两斤猪肉,“我”产生了努力学习的动力,并且养成了勤奋苦读、不甘人后的学习习惯,一路奋斗。
14
第⑭段不能删去(1分)。这段讲的是“我”的一个同学的事,他也是两斤猪肉的受益者,他的故事也是围绕文章中心展开的,深化了文章中心,再一次点明两斤猪肉给大家在人生道路上带来的重大影响(3分)。(意思对即可)
13
示例:①文中的校长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因为他知道普通的奖品不能调动起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所以他给大家奖猪肉。②他是一个慷慨、善良的人。校长了解当地情况,所以他给班级前五名的学生奖励两斤猪肉,足见他的慷慨、善良。(每点2分,结合内容分析,点明人物形象,意思对即可)
17
孔子并不排斥富贵,但富贵应该是正义的,以不义的手段获取富贵是不可取的(1分)。孔子认为如果不能获得富贵,就应该学会安贫乐道,注重在贫困中修养身心,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2分)。(意思对即可)
18
示例:孔子具有安贫乐道的品质,对生活的清苦、困顿毫不在意,执着于对“义”的追求,他在困厄时能固守君子的操守而不动摇。(意思对即可)
16
(孔子)无法行路,断绝了粮食
。
15
C
(能忍受;A.按时/时机;B.自我检查,反省/节约;D.危险/端正)
20
示例一:“生”“入”二字把海日、江春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一个昼夜更替的壮观景象与新旧相接、时光荏苒的场景。示例二:运用对偶,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
21
略。
19
颔联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阔”字写出了江面的开阔平静,“悬”字体现出船帆的高悬平稳,“阔”和“悬”两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江水的宁静之美,表现出一派安宁美好的江景。
二:中国教育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结合横线后的内容可知,一个国家的教育要体现本国的优秀文化,让教育为文化发声,让教育传播文化。据此进行补写即可)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
2019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被赞为“人民教育家”的于漪也名列其中。这是一个在谈到新中国语文教育思想变革时
__甲__
(A.不可多得 B.不可或缺)的名字,她的“教文育人”“德智融合”等
__乙__
(A.主张 B.主见)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被誉为“育人是一代师表,教改是一面旗zhì( )”。她用“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的精神走出了自己的语文教学之路,并且还认为,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她曾多次撰文说,任何
帜
示例一:中国教育必须有自己的话语权 示例
“不可多得”指稀少、珍贵,很难得到;“不可或缺”的意思是不能缺少,指非常重要。此处形容于漪在新中国语文教育思想变革中的重要性,选“不可或缺”更合适。“主张”的意思是对于如何行动持有某种见解;“主见”的意思是(对事情的)确定的意见。此处讲的是于漪对于“教文育人”“德智融合”的见解,应选“主张”。
国家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必须传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培养为本民族、本国建设服务的人才。她臂膀单薄( )而一身正气,始终挺着中国教师的脊梁。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2)从文段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两处。(只填序号)(2分)
甲:____ 乙:____
(3)请在文段中横线上补写一句话,使得前后文语意连贯。(2分)
·
bó
B
A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云宵 秕谷 贴标签 小心翼翼
B.轻捷 陋巷 掉书袋 疲倦不堪
C.戒尺 粗犷 孺子牛 陈词烂调
D.脑髓 逾矩 编缉室 众目睽睽
B
宵—霄
烂—滥
缉—辑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上级有关部门针对目前新型冠状病毒发展的现状,要求各学校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
B.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C.由于建成了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为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D.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生活中获取信息,大约85%左右是通过视觉得到的。
B
搭配不当,可将“提高”改为“开展”
。
主语残缺,可将“由于建成了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改为“建成的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
。
语义重复,“大约”和“左右”任删其一。
4.古诗文默写。(8分)
(1)__
____________
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_
_____________
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言过去之盛为下文做铺垫的句子是:_
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
。
(4)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十二章》中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枯藤老树昏鸦
我寄愁心与明月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5.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1)鲁迅小说《故乡》中的“杨二嫂”最有可能是根据《朝花夕拾》中的哪位女性塑造的?理由是什么?(4分)
衍太太(1分)。因为她们都心术不正、自私自利、虚伪、爱搬弄是非,是典型的庸俗、市侩的小市民形象(3分)。
(2)①下面是丰子恺先生为《朝花夕拾》画的三幅插图。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任选两幅写出相关文章的篇名。(2分)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b 五猖会 c 无常(任选两幅即可)
a
b
c
示例一: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温馨的回忆:文中描述孩子们在百草园的雪地上捕鸟的情景,乐趣无穷;理性的批判:文中老师让孩子们读一些枯燥乏味的书。示例二:选《五猖会》。温馨的回忆:文中迎神赛会时,孩子们买一个“吹都都”,吡吡地吹它两三天,享受一份游戏的快乐;理性的批判:文中去看迎神赛会前,父亲强迫“我”背书,让“我”感到扫兴和痛苦。示例三:选《无常》。温馨的回忆:文中无常看到一位母亲为死去的儿子哭得伤心,放她的儿子还阳半刻;理性的批判:文中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公理,反被要求到阴间寻求公正的裁判。(任选一篇文章,能体现“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各1分,意思对即可)
②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根据与图片相关的文章,请任选一篇,写出能够表现作者“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的内容各一处。(2分)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6分)
材料一:
央视热播的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清代诗人袁枚的《苔》、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定风波》、元代画家王冕的《墨梅》……古典诗词和现代音乐水乳交融,令人耳目一新,在观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最近,一套甲骨文手机表情包成为斗图圈的“新宠”。用“甲骨文表情包”解读甲骨文,将古老而厚重的文化记忆“复制”到现代生活中,丰富了人们的选择。
第十五届文博会上,数字交互皮影剧、智能新编钟等被创意激活的传统文化成为一大看点。一大批设计师、手艺人、工程师用创意和科技,为“旧时尚”注入“新元素”,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
材料二:见下图。
(1)阅读材料一的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你从中得出的结论。(2分)。
现代技术与创意融合古今文化,让优秀传统文化重新焕发活力。(意思对即可)
(2)请介绍材料二徽标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介绍时采用总分结构,注意要素齐全、语言简明,80字左右)(4分)
示例:画面由图画和文字两部分组成。画面的主体是一座中国古典建筑,屋檐和侧窗构成了相互交织的变形的“今”“古”二字;文字部分是“今古·融”三个汉字。寓意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应交汇融合,不可割裂。(意思对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共14分)
爷爷的芦苇荡
汪 去
①奶奶去世后,爷爷还是不肯搬到新造的楼房,一个人孤零零守在村头那间红砖搭建的小房子里。
②老头的固执,让父亲和叔叔很是难堪。他们在老宅子上盖起了两座三层带院小楼,房间多的恨不得能开宾馆。然而老头却不给他们表现孝顺的机会。
③爷爷的房子前,有一大片湿地,生长着大片芦苇。这些家伙繁殖能力超强,似乎大风一吹,它们就得到了养料,嗤嗤地往上蹿。每年农历四月底五月初,爷爷会套上他的塑胶防水鞋,一头扎进芦苇荡然后朗声喊道:“今年的苇叶长得不赖啊!”身上
挂满新打的苇叶,看起来像个白发绿巨人。
④每当此时,爷爷都很开心。幼时放学归来,我会帮他整理苇叶,把这些绿叶子从头到脚捋平,几十片一组,码齐。再用藤条植物的青皮做细绳,一小把一小把地扎紧。一把可以卖5毛钱。每年端午前,光这些苇叶,就可以为他换来几百块吃药的钱。
⑤但是,老头很倔,即便年过七十病患缠身,也绝不是那种凡事都找儿子伸手要钱的主。我总以为,爷爷不肯搬离这个小房子,是舍不得大自然发给他的一年一次的“体己钱”。
⑥今年端午回家,路过芦苇荡,看见爷爷正独坐着抽烟。当年让我当马骑的宽阔后背,如今佝偻得让人心疼。我帮他点上一根烟,爷孙俩盘腿坐在新鲜的泥土上。爷爷手里握着一张褪色的照片,像握一片风干的鱼皮。这是一张多年前的旧照,据说出自一位到乡下揽活的照相人的手。照片上的爷爷身着那件穿了多年的
“的确良”白衬衣,看得出奶奶也是“盛装出镜”。背景是再熟悉不过的芦苇荡,只不过很小的一片而已。
⑦“你可知道,这片芦苇,就是你奶奶种下的。”爷爷手里摩挲着照片对我说:“那时候穷啊,到了端午节吃不起粽子,你爸和你叔,看见别人吃,就哭喊着闹。你奶奶就栽了几棵芦苇,自己打苇叶,自己包粽子吃。”
⑧是的,奶奶包的粽子,温润过爷爷、父亲和我三代人的胃与心。她亲手挑选糯米、蜜枣、白糖,地锅里柴火烧旺,架上过年时蒸馒头的大笼屉,厨房里蒸汽缭绕,处处浓郁着苇叶的清香和米粒的糯香。
⑨但是自从奶奶半身不遂卧床不起后,这种独特的美味就再也尝不到了。奶奶在床上熬了七年。为了不影响孩子们工作,爷爷变身全职保姆。
等到奶奶灯枯油尽的那一天,爷爷也仿佛丢了魂
魄,这里看看,那里摸摸,一副手足无措的样子。
⑩仲夏的清风穿行而过,几只红嘴水鸟受到惊吓,小腿一蹬,呼哧一下消失得无影无踪。繁华褪尽的芦花荡着秋千从枝头飘下,落在爷爷的白头发上,也落在那张旧照片上。
⑪苇叶“沙沙”响,似乎在说老人之所以“不近人情”地坚守老屋,和老天爷的“体己钱”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他守在这里,无非是为了每天多看一眼这片芦苇。对于爷爷来说,这片充满灵性的芦苇荡,是他和奶奶的生活从贫穷走向殷实的见证,是酸涩而又馥郁的岁月记忆,是相濡以沫的真情,是年复一年尝遍荣枯却从未凋零的丰碑。
·
·
·
·
·
·
7.文章围绕“芦苇荡”写了爷爷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4分)
①爷爷守在芦苇荡旁的小屋不肯搬离;②爷爷打芦苇叶,换吃药的钱;③爷爷看和奶奶一起拍的照片;④爷爷告诉“我”奶奶栽芦苇,包粽子的情景;⑤爷爷照顾卧床不起的奶奶。(每点1分,答出四点即可)
8.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⑨段画线句。(3分)
运用动作描写、神态描写(1分),生动传神地写出奶奶去世后爷爷失魂落魄(举止慌张,无法应对)的样子(1分),表达出爷爷对奶奶的深情(1分)。
9.联系上下文,分析第⑩段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3分)
无影无踪的水鸟,繁华褪尽的芦花,渲染了一种凄美的氛围(1分);烘托奶奶去世后爷爷的孤单寂寞(1分);芦花落在爷爷白发和照片上,展示了芦苇的灵性,象征着爷爷和奶奶相濡以沫的,永不分离的真情(1分)。(意思相近即可)
10.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第
⑪
段加点的短语“酸涩而又馥郁”的理解。(4分)
“酸涩”指又酸又涩的味道,文中的“酸涩”既有对过去贫穷苦涩生活的感慨,也有对奶奶生病卧床,早早离去的伤感;“馥郁”是形容香气浓郁,文中既指苇叶的清香和米粒的糯香,也指奶奶栽芦苇、包粽子,用勤劳的双手给全家带来殷实的生活,还指爷爷奶奶之间相濡以沫的温情,家庭其乐融融的幸福与美好。(“酸涩”与“馥郁”各答出两点即可,每点1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共14分)
两斤猪肉,无限动力
刘 希
①上小学三年级时,学校新换了一个校长,校长在大会上说:“以后呀,班级前五名的孩子,都可以得到奖励,那些钢笔、文具盒之类的咱们不奖了,我们奖点特别的,保证大家都喜欢。”
②到底会奖什么呢?可他卖了个关子,说期中考试的时候见分晓。期中考试临近了,大家都铆足了劲,争取考出高分,得到那份神秘的奖品。那一次我虽然努力了,但成绩仍然排在十名之后。
③发奖品那天,我们惊呆了!校长旁边,居然摆满了一筐猪肉,猪肉特别新鲜,刚宰杀的,还冒着热气。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为这个奖品拍手叫好。
④校长大声问:“大家想吃肉吗?”
⑤“想!”全校学生异口同声。
⑥“那以后努力学习,只要我在这里当一天校长,考在班级前五的同学,期中、期末每次奖两斤新鲜的猪肉,我绝不食言。”
⑦那时候,要是一个月能吃上一斤猪肉都是幸事,一次奖两斤,那就是说,可以全家人饱餐个够,那该多幸福呀。
⑧我后悔极了,要是我再认真一点,拿到前五,拎两斤猪肉回去,家人会高兴得合不拢嘴,就是邻居见了,也会伸出大拇指称赞。所以,这两斤猪肉的诱惑力是巨大的。况且,我特别想念妈
妈那碗猪肉炒辣椒的味道,香喷喷的,就是淋点肉汤,一次能吃下三碗饭。
⑨我当然没有领到奖品。领到奖品的同学,那个得意劲儿,比捡到金元宝还要高兴。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下次一定要考个好成绩,拿到两斤猪肉的奖品,让爸爸妈妈开心,让爷爷奶奶骄傲。
⑩我每天起得更早了,睡得更晚了,争取把每一个知识点都灌进脑海里;同学们也不甘示弱,教室里的琅琅书声,比原来更加洪亮,大家都铆足了劲拼命学习,只想把别人甩在脑后。
⑪两斤猪肉渐渐成了父母唠叨的话题。“看你这学期,能不能拎两斤猪肉回家!”“隔壁家的小明都拎了两斤猪肉了……”两斤猪肉的诱惑逐渐升级,每一个孩子,都想得到那两斤猪肉。
⑫那个学期期末,当我在邻居们的夸奖声中,当我在父母的翘首期待中,兴奋地拎着两斤猪肉回家,
可想而知那天我是多么神气,连走路都是大摇大摆的,脸上那得意扬扬的神情,跟考了全校第一名没差别。
看到父母和爷爷奶奶的笑容,那一刻,我心里产生了满满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⑬谁也无法料到,两斤猪肉有如此神奇的魔力,一个对学习原本不太上心的孩子,竟然为了得到猪肉,夜夜秉烛夜读,从一般成绩逐渐上升为成绩优异,并且一直保持在班级前五名,而且,持续到了初中、高中,以至大学。那些勤奋苦读、不甘人后的学习习惯,都是在那时候形成的。
⑭多年后,一次同学聚会,不知谁提到当年那两斤猪肉的诱惑,突然间有些哽咽。他说他是那个一直没有拿到过那两斤猪肉的孩子,六年级最后学期,他本以为可以拿到一次猪肉的,但是,他却以一分之差排名班上第六,让他与两斤猪肉失之交臂!但是,那两斤猪肉,却无时无刻不激励着他努力向上,最终他“笨鸟先飞”,用勤奋苦干、不服输的精神,让自己考进了一所不错的大学,现在的他从事着一份不错的工作,生活幸福。回想那些年里的那两斤猪肉,他有遗憾,但更有斗志,它就像一盏明灯,一直引导他努力向前。
(选自“金羊网”2019年2月17日,有删改)
11.两斤猪肉对“我”产生了哪些影响?(3分)
因为这两斤猪肉,“我”产生了努力学习的动力,并且养成了勤奋苦读、不甘人后的学习习惯,一路奋斗。
12.联系上下文,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可想而知那天我是多么神气,连走路都是大摇大摆的,脸上那得意扬扬的神情,跟考了全校第一名没差别。
运用动作描写、神态描写(1分),“大摇大摆”“得意扬扬”生动地写出了“我”得到两斤猪肉的奖励后喜悦、得意的状态(2分)。
13.文中的校长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示例:①文中的校长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因为他知道普通的奖品不能调动起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所以他给大家奖猪肉。②他是一个慷慨、善良的人。校长了解当地情况,所以他给班级前五名的学生奖励两斤猪肉,足见他的慷慨、善良。(每点2分,结合内容分析,点明人物形象,意思对即可)
14.文章第
⑭
段是否可以删去?说说你的理解。(4分)
第
⑭
段不能删去(1分)。这段讲的是“我”的一个同学的事,他也是两斤猪肉的受益者,他的故事也是围绕文章中心展开的,深化了文章中心,再一次点明两斤猪肉给大家在人生道路上带来的重大影响(3分)。(意思对即可)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材料,完成15-18题。(共10分)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乙】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
①
,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②
。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
③
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
④
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
⑤
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
⑥
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
斯滥
⑦
矣。”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注】①拜礼:拜见并接受聘礼。②中诸侯之疾:切中诸侯的弊病。③所设行:措施和行为。④用事:当政,掌权。⑤徒役:服劳役的人。⑥穷:走投无路、困厄。⑦滥:不加节制,乱来。
15.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学而时习之 时来运转
B.吾日三省吾身 省衣节食
C.人不堪其忧 疲惫不堪
D.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正襟危坐
C
按时
·
·
·
·
·
·
·
·
时机
自我检查,反省
节约
节约
危险
端正
孔子并不排斥富贵,但富贵应该是正义的,以不义的手段获取富贵是不可取的(1分)。孔子认为如果不能获得富贵,就应该学会安贫乐道,注重在贫困中修养身心,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2分)。(意思对即可)
1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不得行,绝粮。
(孔子)无法行路,断绝了粮食。
17.你怎样理解甲语段中孔子对于富贵和贫穷的态度?(3分)
18.在陈、蔡被围,弟子们饿得站不起来时,孔子为什么还不停地讲学、诵读、弹琴、歌唱?请结合甲乙两个语段进行分析。(3分)
示例:孔子具有安贫乐道的品质,对生活的清苦、困顿毫不在意,执着于对“义”的追求,他在困厄时能固守君子的操守而不动摇。(意思对即可)
【乙译文】孔子迁居到蔡国的第三年,吴国军队攻伐陈国。楚国出兵援救陈国,把军队驻扎在城父。听说孔子在陈国、蔡国之间,楚昭王派人聘请孔子。孔子准备前往拜见并接受聘礼,陈国、蔡国的大夫谋划说:“孔子是个贤人,他所指责讥刺的都切中诸侯的弊病。如今他长久滞留在陈国、蔡国之间,众大夫采取的措施和行为都违反仲尼的心意。如今楚国是大国,派人前来聘请孔子。倘若孔子在楚国起用,我们这些在陈国、蔡国当政的大夫就危险了。”于是就共同调发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围困在野外。(孔子)无法行路,断绝了粮食。随从的弟子疲惫不堪,饿得站不起来。但孔子仍讲习诵读,演奏歌唱毫不间断。子路生气,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困厄吗?”孔子说:“君子在困厄时能固守节操而不动摇,小人困厄就乱来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9-20题。(共4分)
次北固山下
[唐]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9.颔联中“阔”和“悬”两个字用得极妙,试加以赏析。(2分)
颔联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阔”字写出了江面的开阔平静,“悬”字体现出船帆的高悬平稳,“阔”和“悬”两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江水的宁静之美,表现出一派安宁美好的江景。
20.任选角度,赏析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2分)
示例一:“生”“入”二字把海日、江春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一个昼夜更替的壮观景象与新旧相接、时光荏苒的场景。示例二:运用对偶,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
四、写作(50分)
21.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还记得蹒跚学步时,牵着我们的那双粗糙而充满了生命磨难的手掌吗?还记得第一次眺望窗外时,落在窗棂上,教我们感受温暖的那一寸温馨明媚的阳光吗?
就是那一寸阳光,那一树雨露,那一枚秋天的红叶,那一双牵我跨越山河的手掌,那一张雕刻着我的光阴故事的课桌……陪伴我在这个喧嚣浮华的人世间,任我一点点,一节节,成长为茂林修竹。
请以“__________伴我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一个卖棉被的,一个卖包子的,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同时住进了一家破庙。两个人互不理会,一个吃饱了包子睡在庙里东南角,干冷着!一个盖上被子睡在了西北角,干饿着!两个人心想:要是对方主动找我,我肯定和他合作。结果第二天早上,一个冻死了,一个饿死了!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略。
相关文档
- 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2020-2021学年2021-10-256页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北京四合院》 (2021-10-2514页
- 19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习题2021-10-2521页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课件2021-10-2511页
- 七年级语文上册考点专题二语病的辨2021-10-2525页
- 部编语文七下第8课《土地的誓言》2021-10-2549页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分层测评:13纪2021-10-258页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松树金龟子(节选2021-10-2517页
- 2019年秋人教部编版(安徽)七年级上册2021-10-2526页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再别康桥》 (12021-10-25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