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80 KB
- 2021-10-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第 18 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1.(江西九江瑞昌四中期末)下列王朝没有在洛阳定都的是 ( )
A.曹魏 B.南朝 C.西晋 D.北魏
2.(云南腾冲期末)灭亡西晋的少数民族是 ( )
A.匈奴 B.鲜卑 C.蒙古 D.回纥
3.(河北石家庄期末)电视剧《闯关东》讲述的是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一户山东人家
为生活所迫而背井离乡“闯关东”的故事。而在中国古代史上,北方人口则大量向南迁移,它所带
来的最重要影响是 ( )
A.加剧南方的混乱局面
B.使北方趋于平静
C.促进南方经济发展
D.使北方人口急剧减少
4.(江苏模拟)电视剧《闯关东》讲述的是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一户山东人家为
生活所迫而离乡背井到东北“闯关东”的故事。而在中国古代史上北方人口则大量向南迁移,它所
带来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 )
A.加剧南方的混乱局面
B.使北方趋于平静
C.促进南方经济发展
D.使北方人口急剧减少
5.(四川遂宁期末)下列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到开发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③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
④南北方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共同开发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福建泉州中考)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B.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C.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
D.南方社会较为稳定
7.(江苏连云港)下图(魏晋时期民族迁移示意图)中的历史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 )
2
A.江南经济发展 B.北方文化繁荣 C.专制统治加强 D.国家统一完成
8.(湖南常德中考)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
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南方人口增多
9.(广东佛山中考)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反映西晋都城洛阳被
攻破时,中原人民纷纷南迁的境况。此现象的积极影响是 ( )
A.加剧了南方的混乱局面
B.使南北人口结构基本平衡
C.北方人口急剧减少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10.(福建泉州)晋江名字的由来:晋人南迁,依江而居,故名晋江。这说明北方汉人大规模南
迁晋江流域的朝代是 ( )
A.西晋、东晋 B.隋朝、唐朝 C.北宋、南宋 D.元朝、明朝
11.(山东临沂中考)今浙江省的乌镇(下图),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有着“鱼米之乡,丝
绸之府”的美誉,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首批 AAAA 级景区。在东晋、南朝时期,该镇及其周围地
区的农作物种植情况是 ( )
3
A.以种植水稻为主
B.以种植玉米为主
C.以种植小麦为主
D.以种植棉花为主
12.(湖北黄冈)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迅速,而北方经济日益落后。导致这一变化的客
观因素是 ( )
A.江南生产工具和生产经验比北方强
B.南方人比北方人勤劳
C.北方社会动荡,南方相对安定
D.先秦以来,南方的自然条件优于北方
4
参考答案
1.B
解析:南朝四个朝代宋、齐、梁、陈的都城都在建康,即今天的南京。
2.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西晋末年,匈奴族首领刘渊起兵反晋,公元 316 年西晋灭亡。故选择 A
项。
3.C
解析: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补充了劳动力,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
4.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的识记与辨析能力。
5.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①②③④都是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的原因,故选 D 项。
6.B
解析:A、B、D 均属于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由于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在于科学技术的
发展,所以 B 是最主要原因。
7.A 解析: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
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8.A
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
因此 A 项正确。
9.D
解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
了基础,因此 D 项正确。
10.A
11.A
解析: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到发展,小麦种植虽推广到江南,但江南仍以种植水稻为
主。
1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