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3.00 KB
- 2021-10-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五单元 第21课 伟大的悲剧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茨威格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人的命运转折点》《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危险的怜悯》等;传记有《三位大师》《同精灵的斗争》《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等。
人物传记是专门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文体。人物传记的特征有两个:其首要特征是真实,另一个显著特征是生动。
1. 真实性是人物传记的生命。对人物的记述也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必须真实可靠,符合历史事实。一是一,二是二,功是功,过是过,不虚构渲染,不隐恶扬善,不拔高溢美,不贬责降低,据事“直书”,做到人真、事真、言真、情真、形象真,以真取信,以真感人。
2. 人物传记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生动。所谓生动,就是要把人物写活。写成既具有鲜明的个性,又能体现时代特征和阶级特征,栩栩如生的血肉之躯,而不是干巴枯燥的偶像或只有动作没有思想的机器人。要突出人物个性,体现人物个性形成发展的必然性。只有这样,写出的人物才能鲜明生动。
8
1912年1月16日这一天,斯科特一行清晨启程,出发得比平时更早,为的是能早一点看到无比美丽的秘密。焦急的心情把他们早早地从自己的睡袋中拽了出来。1到中午,这五个坚持不懈的人已走了14公里。他们热情高涨地行走在荒无人迹的白色雪原上,因为现在再也不可能达不到目的地了,为人类所作的决定性的业绩几乎已经完成。可是突然之间,伙伴之一的鲍尔斯变得不安起来。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无垠雪地上的一个小小的黑点。他不敢把自己的猜想说出来:可能已经有人在这里树立了一个路标。但现在其他的人也都可怕地想到了这一点。他们的心在战栗,只不过还想尽量安慰自己罢了——就像鲁滨孙在荒岛上发现陌生人的脚印时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脚印一样。2其实,他们心中早已明白:以阿蒙森为首的挪威人已在他们之先到过这里了。
【解析】1. “拽”字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探险队员迫不及待冲击终点的激动心情,这与下文他们发现有人捷足先登后的悲哀与失望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加了悲剧气氛。
2. 用鲁滨孙的想法与大家的想法形成类比,预示着阿蒙森已第一个到达了极点,那么斯科特他们的败局已定,为后文定下悲壮的感情基调。
【段析】看到黑点后,他们猜测可能已有人先于他们到达极点。为下文留下悬念。
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3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
8
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唯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4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解析】3. 这一句是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来写的,表达了斯科特在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但事实上作者本人并不这么认为,因为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本身就说明作者不同意“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这一说法。
4. 国旗不可能“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其实这都是人的主观感受,作者运用拟人化的写法,表达的是斯科特及其同伴们失望、沮丧的心情。
【段析】写斯科特他们发现阿蒙森捷足先登之后感到非常伤心和失望。
他们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姗姗来迟的“联合王国的国旗”,然后离开了这块“辜负了他们雄心壮志”的地方。在他们身后刮来凛冽的寒风。斯科特怀着不祥的预感在日记中写道5:“回去的路使我感到非常可怕。”
【解析】5. “不祥的预感”为下文埋下伏笔。
【段析】他们插上英国国旗后,失望离开。
回来的路程危险增加了十倍,在前往极点的途中只要遵循罗盘的指引,而现在他们还必须顺着自己原来的足迹走去,在几个星期的行程中必须小心翼翼,绝对不能偏离自己原来的脚印,以免错过事先设置的贮藏点——
8
在那里储存着他们的食物、衣服和凝聚着热量的几加仑煤油。但是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因为一旦偏离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死亡。况且他们体内已缺乏那种初来时的充沛精力,因为那时候丰富的营养所含有的化学能和南极之家的温暖营房都给他们带来了力量。
【段析】写他们返回时更艰难。
当初,他们一想到自己所进行的探险是人类的不朽事业时,就有超人的力量。而现在,他们仅仅是为了使自己的皮肤不受损伤、为了自己终将死去的肉体的生存、为了没有任何光彩的回家而斗争。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着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6
【解析】6. 抓住人物心理,“盼望回家”是对生命的热爱,“害怕回家”是失败后的沮丧。矛盾的斗争正是生活的真实,细腻、传神。
【段析】写队员们角逐失败后的心情。
阅读那几天的日记是可怕的。天气变得愈来愈恶劣,寒季比平常来得更早。他们鞋底下的白雪由软变硬,结成厚厚的冰凌,踩上去就像踩在三角钉上一样,每走一步都要粘住鞋,刺骨的寒冷吞噬着他们已经疲惫不堪的躯体。他们往往一连几天畏缩不前,走错路,每当他们到达一个贮藏点时,就稍稍高兴一阵,日记的字里行间重新闪现出信心的火焰。在阴森森的一片寂寞之中,始终只有这么几个人在行走,他们的英雄气概不能不令人钦佩。最能证明这一点的莫过于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他还在继续进行着自己的科学观察。他的雪橇上,除了一切必需的载重外,还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7
【解析】7. 威尔逊博士在与死神作殊死搏斗,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仍不忘科学考察和研究,这一细节表现了探险者热爱科学、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段析】写南极的酷冷难耐,他们虽疲惫不堪,但依然坚忍不拔地往回走。
然而,人的勇气终于渐渐地被大自然的巨大威力所销蚀。这里的自然界是冷酷无情的,千万年来积聚的力量能使它像精灵似的召唤来寒冷、冰冻、飞雪、风暴——使用这一切足以毁灭人的法术来对付这五个鲁莽大胆的勇敢者。8他们的脚早已冻烂。食物的定量愈来愈少,一天只能吃一顿热餐,由于热量不够,他们的身体已变得非常虚弱。一天,伙伴们可怕地发觉,他们中间最身强力壮的埃文斯突然精神失常。他站在一边不走了,嘴里念念有词,不停地抱怨着他们所受的种种苦难——有的是真的,有的是他的幻觉。从他语无伦次的话里,他们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由于摔了一跤或者由于巨大的痛苦已经疯了。对他怎么办?把他抛弃在这没有生命的冰原上?不。可是另一方面,他们又必须毫不迟疑地迅速赶到下一个贮藏点,要不然……从日记里看不出斯科特究竟打算怎么办。2月17日夜里1点钟,这位不幸的英国海军军士死去了。那一天他们刚刚走到“屠宰场营地”,重新找到了上个月屠宰的矮种马,第一次吃上比较丰盛的一餐。
8
【解析】8. “鲁莽大胆”贬义词褒用,极具赞美之情。
【段析】写埃文斯不幸突然死亡。
现在只有四个人继续走路了,但灾难又降临到头上。下一个贮藏点带来的是新的痛苦和失望。储存在这里的煤油太少了,他们必须精打细算地使用这最为必需的用品——燃料,他们必须尽量节省热能,而热能恰恰是他们防御严寒的唯一武器。冰冷的黑夜,周围是呼啸不停的暴风雪,他们胆怯地睁着眼睛不能入睡,他们几乎再也没有力气把毡鞋的底翻过来。但他们必须继续拖着身子往前走,他们中间的奥茨已经在用冻掉了脚趾的脚板行走。风刮得比任何时候都厉害。3月2日,他们到了下一个贮藏点,但再次使他们感到可怕的绝望:那里储存的燃料又是非常之少。
【段析】燃料短缺,使他们陷入极端的困境。
现在他们真是惊慌到了极点。从日记中,人们可以觉察到斯科特如何尽量掩饰着自己的恐惧,但从强制的镇静中还是一再迸发出绝望的厉叫:“再这样下去,是不行了”,或者“上帝保佑呀!我们再也忍受不住这种劳累了”,或者“我们的戏将要悲惨地结束”。最后,终于出现了可怕的自白:“唯愿上帝保佑我们吧!我们现在已很难期望人的帮助了。”不过,他们还是拖着疲惫的身子,咬紧牙关,绝望地继续向前走呀,走呀。奥茨越来越走不动了,越来越成为朋友们的负担,而不再是什么帮手。一天中午,气温达到零下40摄氏度,他们不得不放慢走路的速度,不幸的奥茨不仅感觉到,而且心里也明白,这样下去,他会给朋友们带来厄运,于是作好了最后的准备。他向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要了十片吗啡,以便在必要时加快结束自己。他们陪着这个病人又艰难地走了一天路程。然后这个不幸的人自己要求他们将他留在睡袋里,把自己的命运和他们的命运分开来。但他们坚决拒绝了这个主意,尽管他们都清楚,这样做无疑会减轻大家的负担。9于是病人只好用冻伤了的双腿踉踉跄跄地又走了若干公里,一直走到夜宿的营地。他和他们一起睡到第二天早晨。清早起来,他们朝外一看,外面是狂吼怒号的暴风雪。
【解析】9. 奥茨不想拖累同伴,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但同伴们坚决不同意,这一细节体现了奥茨的无私和献身精神以及同伴们可贵的集体主义精神,这正是英雄豪气的体现。
【段析】写斯科特他们救助冻伤的队友,显示了友爱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奥茨突然站起身来,对朋友们说:“我要到外边去走走,可能要多呆一些时候。”其余的人不禁战栗起来。谁都知道,在这种天气下到外面去走一圈意味着什么。但是谁也不敢说一句阻拦他的话,也没有一个人敢伸出手去向他握别。他们大家只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感觉到:劳伦斯·奥茨——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10
【解析】10. 从这里可以看出奥茨为了不拖累同伴,情愿舍弃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团结合作、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
8
【段析】写奥茨一步步走向了死亡。
现在只有三个疲惫、羸弱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那茫茫无际、像铁一般坚硬的冰雪荒原。他们疲倦已极,已不再抱任何希望,只是靠着迷迷糊糊的直觉支撑着身体,迈着蹒跚的步履。天气变得愈来愈可怕,每到一个贮藏点,迎接他们的是新的绝望,好像故意捉弄他们似的,只留下极少的煤油,即热能。3月21日,他们离下一个贮藏点只有20公里了。但暴风雪刮得异常凶猛,好像要人的性命似的,使他们无法离开帐篷。每天晚上他们都希望第二天能到达目的地,可是到了第二天,除了吃掉一天的口粮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第二个明天。他们的燃料已经告罄,而温度计却指在零下40摄氏度。任何希望都破灭了。他们现在只能在两种死法中间进行选择:是饿死还是冻死。四周是白茫茫的原始世界,三个人在小小的帐篷里同注定的死亡进行了八天的斗争。3月29日,他们知道再也不会有任何奇迹能拯救他们了,于是决定不再迈步向厄运走去,而是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不管还要忍受怎样的痛苦。他们爬进各自的睡袋,却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声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
【段析】写斯科特他们三人在没有任何希望的情况下,爬进睡袋,等待死神的到来。
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就在这样的时刻,斯科特海军上校回想起了与自己有关的一切。因为只有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之中、他才会悲壮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11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斯科特海军上校在他行将死去的时刻,用冻僵的手指给他所爱的一切人写了书信。
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他希望以后会有人在他的尸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12
【解析】11. “海市蜃楼”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前回忆的美好往事和他对祖国、亲人、朋友的怀想。海市蜃楼是美好的,但也是无法实现的。这样写突出了悲剧效果,给人以心灵冲击。
12. 说明斯科特已经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他平静地迎接死亡,表现了他大无畏的精神。
【段析】写斯科特冷静地将日记记录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8
住在基地木板屋里的伙伴们等待了好几个星期,起初充满信心,接着有点忧虑,最后终于愈来愈不安。他们曾两次派出营救队去接应,但是恶劣的天气又把他们挡了回来。一直到南极的春天到来之际,10月29日,一支探险队才出发,至少要去找到那几位英雄的尸体。11月12日,他们到达那个帐篷,发现英雄们的尸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13他们找到了那些书信和文件,并且为那几个悲惨死去的英雄们垒了一个石墓。在堆满白雪的墓顶上竖着一个简陋的黑色十字架。
【解析】13. 突出了斯科特对战友们无私的爱。
【段析】写11月12日,一支探险队发现了英雄们的尸体。
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14
【解析】14. 末段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斯科特他们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们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们的心灵经受住了考验,从而变得无比高尚。
【段析】议论抒情,告诉我们有价值的、美的毁灭是伟大的悲剧。
阿蒙森的南极探险故事
南极是一个面积大约1390万平方公里的大陆,绝大部分被厚厚的冰层覆盖,气温比北极还低。是谁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呢?是挪威探险家罗阿德·阿蒙森。
阿蒙森从小就喜欢大海,羡慕那些驾船去北极海洋捕鱼、猎兽的水手们。成年以后,他果真买了船,花了三年时间,驾着船第一个穿过北冰洋,又从大西洋到了太平洋!
不过,阿蒙森很快把眼光转向陌生的南极!
1911年9月,阿蒙森带领探险队向南极大陆进发。他们沿途建立食品仓库和陆上营地,进行科学观测……直到1911年10月,才正式向南极进军——阿蒙森等五人乘着由爱斯基摩犬拉的四架雪橇,向南极极顶驶去!探险队为了使回程不迷路或不挨饿,一路上每隔8公里便设一个路标,100公里便建一个小型粮食仓库。
越往南走,路越艰险,冰缝越来越多,一不小心就可能丧命。阿蒙森等终于登上了南极高原,山脉连绵不断。为了便于攀爬陡峻、光滑的冰山,减少粮食消耗,他们不得不开枪打死了立下汗马功劳的狗。看着他们在枪声中倒地,阿蒙森和队员流下了伤心的泪。
8
探险队继续在行进的路上,遇上了暴风雪,迎面扑来,好似刀刮。为了不被大风刮跑,他们五个人将绳子拴在腰间,连成一串,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地查看脚下的地形,因为到处是冰缝和可怕的海底深渊。探险队到达极点的前夜,大家激动得一夜没睡好。第二天天刚亮,他们匆匆用过早餐,把挪威国旗系在滑雪棍上就向极点冲刺了。12月中旬,阿蒙森探险队到达了南纬90度,地球的最南点!极顶平坦得像一张桌面,他们在那儿堆起一个圆锥形石堆做标记,竖起挪威国旗和刻有五个人姓名的木板。探险队在这里逗留了36个小时,他们每人拿出一块海豹肉来“会餐”,忘记了脸上的溃疡,忘记了脚上的冻伤、水泡。
阿蒙森的南极探险,在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笔。他一生勇于探险,并为此耗尽全部财产。最后,他在56岁时为营救在北极地区遇险的朋友,葬身在北冰洋的冰窟中。
8
相关文档
-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伟大的悲剧 2021-10-256页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伟大的悲剧8_人教2021-10-2560页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课件2021-10-2541页
- 21 伟大的悲剧2021-10-2527页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伟大的悲2021-10-2549页
- 人教新编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伟大2021-10-2573页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21-伟大的悲剧_人2021-10-2536页
-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伟大的悲剧》2021-10-2522页
- (新人教版)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21-10-2241页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伟大的悲2021-10-22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