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90 KB
  • 2021-10-26 发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16部编版)文言文阅读 文言虚词练习

  • 2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文言虚词 知识点一(介词于)‎ ‎ 【知识梳理】‎ 介词“于”的用法主要有五种:‎ ‎1.表示处所,译作“从”、“在”、“到”等。如:‎ ‎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百里奚举于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 ③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 ‎ 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出师表》)‎ ‎3.“于”表示被动,可译为“被”。如:‎ ‎ “受制于人”的“于”。‎ ‎4.“于”表示时间,可译为:“到”。如:‎ ‎ 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 ‎5.“于”表示比较,可译为“比”。如:‎ ‎ ①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②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 教法:通过例句等方式,结合课内课本所学的例句,找出介词于。‎ 学法:学生可以通过回顾初一到目前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学习介词于。‎ ‎【例题精讲】‎ 例1.‎ 解释句中介词“于”的意义:‎ ‎1.管夷吾举于士( ) ‎ ‎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3.所欲有甚于生者( )‎ ‎4.吾祖死于是( )‎ ‎5.有求于我也 ( )‎ ‎(从)(到)(比 )(在)(对)‎ 教法: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忆之前课文当中所学习的文言介词进行复习。‎ 学法:让学生通过例题的练习,将介词为能够完全掌握。‎ ‎【课堂练习】‎ ‎ “以面受沫”中的“以”可译作介词“用”,与B句中的“以”意义和用法一致。‎ 下列句中的“于”与“葬父于祖墓旁”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A.告之于帝 ‎ B.贤于材人远矣 ‎ C.仓鹰击于殿上 ‎ D.万钟于我何加焉 参考答案C ‎ A句中的“于”用作介词,译作“向”;‎ ‎ B句中的“于”用作介词,译作“比”; ‎ ‎ C句中的“于”用作介词,译作“在”;‎ ‎ D句中的“于”用作介词,译作“对”。‎ ‎ “葬父于祖墓旁”中的“于” 与C句中的“于”意义与用法相同,都是介词“在”的意思。‎ 知识点二(复习“以”)‎ ‎ 【知识梳理】‎ ‎ (一)“以”用作介词 ,有三种情况:‎ ‎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 ‎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本句中前一个“以”表原因,“因为”,后一个“以”表目的,“用来”。)‎ ‎ 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根据”等。 如:‎ ‎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 ③以天下之所顺 ‎ ‎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 ‎ ①屠惧,投以骨 ‎ ②太医以王命聚之 ‎ ③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二)“以”用作连词,有三种情况:‎ ‎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用来”、“来”。如:‎ ‎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 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 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如:‎ ‎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 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 3.“以”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 ‎ 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 ②醉则更相枕以卧(《始得西山宴游记》) ‎ ‎ (三)“以”用作动词,可译为“认为”。如:‎ ‎ ‎ ‎ ①一儿以日初远(《两小儿辩日》) ‎ ‎ ②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 ‎ ③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 (四)“以”用作副词,表示时间,译为:“已”、“已经”。如:‎ 固以怪之矣。(作副词,通“已”,译为“已经”)《陈涉世家》‎ ‎ ‎ 教法:通过例句等方式,结合课内课本所学的例句,找出介词以。‎ 学法:学生可以通过回顾初一到目前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学习介词以。‎ ‎【例题精讲】‎ 例1.解释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 ‎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 ‎2.策之不以其道 ( )‎ ‎3.属予作文以记之 ( )‎ ‎4.以伤先帝之明 ( )‎ ‎5.可以为师矣( )‎ ‎6.先帝不以臣卑鄙( )‎ ‎1.介词,把、2.介词,按照、3.连词,来、4.连词,以致、5.介词,凭、凭借、6.介词,因为 教法: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忆之前课文当中所学习的文言介词进行复习。‎ 学法:让学生通过例题的练习,将介词为能够完全掌握。‎ ‎ 【课堂练习】‎ 阅读文言文,完成10-13题。(15分)‎ 秦兴师临周求九鼎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颜率请借救于齐。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与秦,不若归之大国。愿大王图之。”齐王大悦,发师救周,而秦兵罢。齐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颜率复诣齐。曰:“周赖大国之义,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颜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其日久矣。鼎入楚,必 不出。”王曰:“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颜率曰:“臣窃为大王忧之。”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敝邑迁鼎以待命。”齐王乃止。‎ ‎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    【注】颜率:人名。‎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 ‎  (1)周君患之(    )        (2)发师救周(    )‎ ‎  (3)颜率复诣齐(   )      (4)子之数来者(    )‎ ‎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2分)‎ ‎  A.子之数来者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黔之驴》)‎ ‎  B.寡人将寄径于梁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  C.齐王乃止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  D.发师救周,而秦兵罢  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12.翻译下列句子。(6分)‎ ‎  (1)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  ‎ 译文:            ‎ ‎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 译文:             ‎ ‎  (3)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译文:            ‎ ‎13.“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西汉刘向在《战国策》中高度评价了颜率的谋略;“此特儿童之见耳”,宋人洪迈则在《容斋随笔》中对颜率的谋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对颜率的行为有怎样的评价呢?请简述理由。(3分)‎ 答:‎ ‎(15分)10. (4分)(1)以……为患,担忧(2)军队(3)到(4)屡次【评分要点及说明】每个1分,提供两个解释的只要答出其中一个即可,看学生回答的问题是这些词的同义词,近义词,只要讲得通,亦可。11. (2分)B。A项,助词 /代词;B项中两个“于”解释为“向”或“从“;C项,“于是,就”/竟然;D项,表示顺接/表示转折。12.(6分)(1)我空间从哪条路才能让九鼎到达齐国呢?【评分要点及说明】倒装句,“终”“致”,须翻译到位。(2分)(2)第一次击鼓,(他们的士兵)鼓足了勇气;第二次(击鼓进攻,士兵的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进攻,士兵的勇气)就耗尽了。【评分要点及说明】“鼓”名词作动词,省略句,肱翻译到位。(2分)(3)只是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的味道并不相同。【评分要点及说明】“徒”“其”“实”须翻译到位。(2分)13.(3分)【示例】说法一:颜率是聪明的,但他玩的是诡计。(1分)做人做事,信义为重,颜率的谋略是建立在诱惑欺骗的基础之上。所以,它可能救得了一时之急,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2分)说法二:颜率是睿智的。(1分)兵不厌诈,颜率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品才,挽救了国家的尊严,保全了国家的利益。(1分)【评分要点及说明】能对颜率的行为作出评价,给1分;若能如“说法一”一样,既看出计谋中聪 慧的一面,但同时又进一步指出,这不是为人处世的长久之策,这样的计谋隐藏着祸患等等,给2分。若如“说法对开”一样,只提出诸如“兵不厌诈”的看法,给1分。‎ ‎【译文】秦发动军队兵临周索要九鼎(国宝),周君为此感到担忧。颜率请求到齐国借兵援救。(颜率)到了齐国,对齐王说:“秦王暴虐无道,想发动军队兵临周索要九鼎。(我们君臣商量),(与其把九鼎)给秦国,不如将九鼎送给贵国。希望大王考虑这件事。”齐王非常高兴,发兵援救周,秦军撤退。齐(向周)索要九鼎,周君又为此感到担忧。颜率又去齐国,(对齐王)说:“东依靠贵国的义举(君臣得以平安),愿意献上九鼎,不知贵国从哪条路把九鼎运回齐国?”齐王说:“我准备向梁借道。”颜率说:“不可以(借道梁),梁的君臣想得到九鼎国宝,时间已经很久了。九鼎如果进入梁,一定无法运出。”齐王说:“人准备向楚国借道。”(颜率)回答说:“不可以(借道楚)。楚的君臣想得到九鼎国宝,时间已经很久了。九鼎(如果)进入楚,一定无法运出”。齐王说:“我究竟从那条路才能让九鼎运到齐国呢?”‎ 颜率说:“我私下替大王为此事担忧。”齐王说:“您屡次来我齐国,还是不想(把九鼎)给我罢了!”颜率说:“不敢欺骗贵国,请(大王)赶快决定从哪条路搬运,周的君臣听候命令迁运九鼎。”齐王于是打消了获取九鼎的念头。‎ 知识点三(复习“为”)‎ ‎【知识梳理】‎ ‎(一)“为”用作介词,读作“wèi”。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给”等。如:‎ ‎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如:‎ ‎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鱼我所欲也》)‎ ‎3. 表示被动,译作“被”。如:‎ ‎ ①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③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二)“为”用作动词 ,读作“wéi ”。 ‎ ‎1.可作判断动词,译作“是”。如:‎ ‎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 ‎ ‎②知之为知之《<论语>八则》‎ ‎③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两小儿辩日》) ‎ ‎④若为佣耕(《陈涉世家》)‎ ‎2.“为”也可作一般动词:如:‎ ‎①为坛而盟(筑)(《陈涉世家》)‎ ‎ ②以丛草为林(当作,作为) (《幼时记趣》)‎ ‎③孰为汝多知乎!(认为) (《两小儿辩日》)‎ ‎④ 为人五(雕刻)(《核舟记》)‎ (三) ‎“为”用作名词,‎ 如:或异二者之为(指心理活动) 《岳阳楼记》。‎ ‎【例题精讲】‎ 魏文侯守信 ‎  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了,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  1、选出与“公将焉之”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 ‎  A、吾欲之南海 B、辍耕之垄上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至之市而忘操之 ‎  2、翻译句子 ‎  (1)公将焉之 ‎  (2)岂可不一会期哉?‎ ‎  (3)身自罢之。‎ ‎3、归纳这个小故事的主题思想:‎ 译文: ‎ 魏文侯与管理森林的一个小官约好了去打猎。这天,魏文侯与文武百官开怀畅饮,天又下起雨来,文侯准备去赴约。左右官员们说:"今天您喝了酒,天又下雨,1、"文侯说:"我与小官约好了去打猎啊,虽然这里有乐子,2、哪能不去赴约会呢?"文侯于是前往,3、亲自停止了酒宴。‎ 做人应像他那样诚实守信 无论做什么都要尽力做到 做到一诺千金 ‎【课堂练习】‎ 下列句中的“以”与“复于其间为粥以赈”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A.以土砾凸者为丘       ‎ ‎ B.策之不以其道  ‎ ‎ C.扶苏以数谏故         ‎ ‎ D.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参考答案D ‎ A句中的“以”用作介词,译作“把”;‎ ‎ B句中的“以”用作介词,译作“根据”; ‎ ‎ C句中的“以”用作介词,译作“因为”;‎ ‎ D 句中的“以”用作连词,译作“来”。‎ ‎ “复于其间为粥以赈”中的“以”用作连词,译作“来”,与D句中的“以”意义和用法一致。‎ 下列句中“以”与例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 例句:刑以惩恶 ‎ A.皆以美于徐公 ‎ ‎ B.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 ‎ C.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 ‎ 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 ‎ 参考答案C ‎ A句中的“以”用作介词,译作“认为”;‎ ‎ B句中的“以”用作介词,译作“凭借”; ‎ ‎ C句中的“以”用作连词,译作“来”;‎ ‎ D 句中的“以”用作介词,译作“因为”。‎ ‎ “刑以惩恶”中的“以”用作连词,译作“来”,与C句中的“以”意义和用法一致。‎ 下列句中加横线的“以”与“以面受沫”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A.无从致书以观 ‎ B.或以钱币乞之 ‎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D.皆以美于徐公 ‎ 参考答案B ‎ A句中的“以”译作连词“来”;‎ ‎ B句中的“以”译作介词“用”;‎ ‎ C句中的“以”译作介词“因为”;‎ D句的中“以”译作动词“认为”。‎ 知识点四(复习“之”)‎ ‎【知识梳理】‎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6个:“之、其、而、然、则、乃、以、于、焉、何、为、若、且、虽、乎、者 ”。重点为:“而、之、其、于、以、为”这六个。‎ 一、 复习“之” ‎ ‎(一)用作代词,有以下两种情况:‎ ‎1. “之”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她”(他们)、“它”(它们)等。如:‎ ‎ ①愿陛下亲之信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代人,他们)(《出师表》)‎ ‎②太医以王命聚之……谨食之 (代物,指蛇)(《捕蛇者说》)‎ ‎③操蛇之神闻之(代事,这件事)(《愚公移山》)‎ ‎④肉食者谋之(代事,这件事)(《曹刿论战》)‎ ‎ “之”代人时,多指代第三人称,但是,有时“之”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我们”。‎ ‎ 如:①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②主人处处款之(《于园》)‎ ‎2.“之”用作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如:‎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曹刿论战》)‎ ‎(二)“之”用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 ‎1.结构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如:‎ ‎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涉世家》)‎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③小大之狱。(《曹刿论战》)‎ 2. 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 ‎ 如:何陋之有?(《陋室铭》)‎ 3. 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 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4. ‎“之”用作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 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 5. ‎“之”用作音节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 ‎ 如:久之,目似瞑。(《狼》)‎ (三) ‎“之”用作动词。译为:“去”、“往”、“到……去”。‎ ‎ 如:至之市。《郑人买履》‎ ‎【例题精讲】‎ 例1.‎ 解释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 ‎ ‎1.辍耕之陇上( )(《陈涉世家》)‎ ‎ 例2.‎ 解释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 ‎ ‎2.二世杀之 ( )(《陈涉世家》)‎ ‎3属予作文以记之 ( )(《岳阳楼记》)‎ ‎【课堂练习】‎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1~4题。‎ ‎ ‎ ‎ 苏州知府姚公善①,多才下士,在郡闻有才者,必躬诣之。有王宾仲光②,博学能文,隐于医。姚公过之,宾不为礼,姚公笑而退。明日,又过,宾衣母氏布袄,持扇佯狂踞坐③,姚公止,与语,辄吐涎仆跌,姚公又笑而退。洎④三过之,始款⑤论如平生。又有俞贞木⑥者,姚公以米贶⑦之,而误送钱继忠⑧所。继忠以太守所贶,勉为之受。他日,贞木见姚公,姚公言贶米事,贞木曰:“吾不知,得无送吾邻友钱继忠所乎?”姚公曰:“继忠如何?可得见乎?”贞木曰:“可。”姚公乃使人迎之。继忠曰:“吾民也,姚公太守也,太守与民分⑨如是之绝,吾不得诣府。然太守主也,吾为儒,宾也,以宾主相见,必在郡学乃可。”人以复于姚公,姚公笑许之。明日诣学,继忠已先在,遂抗⑩言曰:“太守以民待继忠,继忠无所置身,若以儒见待,请就宾位。”姚公许诺,即堂上相再拜。继忠袖书授姚公即去,姚公甚重之。‎ ‎(选自明·刘昌《悬笥琐探》,有删减)‎ ‎【注释】①姚善:人名,明建文时忠臣。②王宾:人名,字仲光。③踞坐:蹲坐。④洎(jì):到。⑤款:诚恳。⑥俞贞木:人名。⑦贶(kuàng):赐,赏赐。⑧钱继忠:人名。⑨分:区别。⑩抗:同“亢”,高。‎ ‎【‎ 译文】苏州知府姚善,才华出众并能礼贤下士,在郡里听说有才能的人,一定亲自去拜访他们。有一个人叫王宾,字仲光,学识广博善于写作,隐居行医。姚善拜访他,王宾不以礼相待(不见他),姚善笑着回去了。第二天,又去拜访,王宾穿着他母亲的布袄,拿着扇子装疯蹲坐着,姚善停下,和他说话,(他)就吐着唾沫跌倒在地上,姚善又笑着回去。到第三次去拜访他时,他才像平时一样和姚善诚恳交流。又有一个叫俞贞木的人,姚善拿米赏赐给他,却误送到钱继忠的住所。因为是太守赏赐的,钱继忠勉强地接受了。过了几天,俞贞木拜见姚善,姚善说到赠送米的事情,俞贞木说:“我不知道这件事,难道送到我的邻居朋友钱继忠的住所了吗?”姚善说:“钱继忠怎么样?可以见一面吗?”俞贞木说:“可以。”姚善就派人去接他。钱继忠(对来人)说:“我是一个平民,姚公是太守,太守和平民区别很大,我不能到府上去拜见。然而太守是主人,我是儒生,是客,按照主客相见的礼仪,一定要在郡学才可以。”那人把(他的话)回复给了姚善,姚善笑着答应了。第二天到郡学去,钱继忠已经先到了,(见到姚善)就高声说道:“太守您用对待平民的方式接见我,我就没有位置坐了,如果用对待儒生的方式接见我,请让我坐在客人的位置上。”姚公同意了,(两人)就在堂前第二次相互拜见。钱继忠把袖藏的书册交给姚公就离开了,姚公非常器重他。‎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必躬诣之:‎ ‎(2)明日诣学:‎ ‎(3)姚公乃使人迎之:‎ ‎(4)继忠袖书授姚公即去:‎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5分)‎ (1) 得无送吾邻友钱继忠所乎?(3分)‎ 译文: ‎ (2) 人以复于姚公,姚公笑许之。(2分)‎ 译文: ‎ ‎【答案】‎ 1、 ‎(1)亲自 (2)到、到……去 (3)派、让、叫 (4)离开 ‎2、(1)难道(恐怕)送到我的邻居朋友钱继忠住所了吗(吧)?‎ ‎ (2)那人把(他的话)回复给了姚善,姚善笑着答应了。‎ 知识点五(复习“而”)‎ ‎【知识梳理】‎ ‎(一)“而”用作连词,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 1.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又”、“也”等,也可不译。如:‎ ‎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表示承接关系,译作“然后”“就” 。如:‎ ‎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八则》)‎ ‎ ②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 ‎ ③ 水落而石出(《醉翁亭记》) ④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捕蛇者说》)‎ ‎3.表示转折关系,译作“但是”“然而”“却”“可是”。如:‎ ‎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八则》) ‎ ‎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 ④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 ‎4.表示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 ①敏而好学。(《<论语>八则》) ‎ ‎ 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 ‎5.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如:‎ ‎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②吾恂恂而起,视其缶(《捕蛇者说》)‎ ‎ ③熙熙而乐(《捕蛇者说》) ④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 ‎ ‎ ⑤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二)用作副词。常依附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无实意,一般不译。如:‎ ‎ ①既而儿醒,大啼(《口技》) ②俄而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口技》)。‎ ‎【例题精讲】‎ 例1.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环而攻之而不胜(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例2.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 弛然而卧( )(《捕蛇者说》)‎ ‎【课堂练习】‎ 晏子之晋,见披裘负刍①息于途者,以为君子也。使人问焉,曰:“曷为而至此?”对曰:“齐人累之。吾名曰越石甫。”晏子曰:“嘻”遽解左骖以赎之,载而与归。至舍,不辞而入,越石甫怒而请绝,晏子使人应之曰:“婴未尝得交也。今免子于患,吾于子犹未可邪?”越石甫曰:“吾闻君子诎②乎不知己,而信乎知己者,吾是以请绝也。”晏子乃出见之,曰:“向也见客之容,而今也见客之意。婴闻察实者不留声,观行者不几③辞,婴可以辞而无弃乎?”越石甫曰:“夫子礼之,敢不敬从?”晏子遂以为上客。俗人之有功则德,德则骄。晏子有功,免人于厄,而反诎下之,其去俗亦远矣,此全功之道也。注释:①刍:喂牲口的草。②诎:委屈。③几:通“讥”,注意。‎ ‎1.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①齐人累之( ) ②遽解左骖以赎之( )‎ ‎③越石甫怒而请绝( )  ④向也见客之容( )‎ ‎⑤夫子礼之,敢不敬从( )‎ ‎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粗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 )。‎ 诎乎不知己 今免子于患 而信乎知己者 吾于子犹未可邪 A.两个“乎”字相同,两个“于”字不同。‎ B.两个“乎”字不相同,两个“于”字相同。‎ C.两个“乎”字相同,两个“于”字也相同。‎ D.两个“乎”字不相同,两个“于”字也不相同。‎ ‎3.下列句中“之”字用法分类无误的一项( )。‎ ‎①晏子之晋 ②齐人累之 ③遽解左骖以赎之 ④向也见客之容 ⑤夫子礼之 ‎⑥此全功之道也 ⑦顷之,烟炎张天 ⑧君将哀而生之乎 ⑨得公来,孰视之 ⑩俗人之有功则德,德则骄 A.①/②⑤⑧/③⑨/④⑥⑦/⑩‎ B.①/②③⑤⑧⑨/④⑥/⑦/⑩‎ C.①/②③⑨/⑤⑧/④/⑥⑩/⑦‎ D.①/②③⑧⑨/⑤/④⑥/⑦/⑩‎ 参考答案:1.①使……受害。②立刻,马上。③断绝关系。④从前。⑤以礼相待。2.A。3.B。‎ 知识点六(复习“其”)‎ ‎【知识梳理】‎ ‎(1)代词 a 通常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有时在句子里做定语。代人,可译为“他的”“她的”;代事、代物,可译为“它的”。‎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既出,得其船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b 如果“其”后面跟的是代词,那么“其”就译为“其中的”,做定语。 其一犬坐于前 c 特殊: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我的”。 蹲其身,使与台齐 (2) 加强语气的助词,不译 其如土石何? 安陵君其许寡人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例题精讲】‎ 阅读《晏子使楚》中的一段文字,完成下题。‎ ‎ 实际得分: ‎ ‎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文】‎ 晏子到了楚国,楚王赐给晏子酒喝,喝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两个官吏捆着一个人来到楚王跟前,楚王说:“捆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官吏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盗的罪.”楚王看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盗吗?”晏子离开座位严肃地回答说:“我听说过,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树,只是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水土不一样.现在人生长在齐国不偷盗,进入楚国就偷盗,难道不是楚国的水土使人变得善于偷盗吧!”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跟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取其辱了.”‎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 )  ‎ A.今民生长于齐不盗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B.水土异也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C.橘生淮南则为橘 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D.齐人固善盗乎 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2、 选文划线句中的“圣人”指“才德极高的人”,晏子的“德”指什么?“才”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表述(4分)‎ 答: ‎ ‎ ‎ ‎【答案】‎ ‎1、D(A:在/比;B:不同/对…感到诧异;C:生长/存活;D:本来)‎ ‎2、德:维护(捍卫)国家尊严.才:他反驳时“避席”以对,显示庄严的态度,引用“橘化为枳”的说法.用类比的方法机智反驳.巧用“得无”等词表达出揣度、疑问的语气,显得委婉,不使楚王过于难堪,以致损害两国关系.‎ 课后巩固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12——16题(10分)‎ ‎【甲】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2、联系两段文字看,甲段中的“将军”也就是乙段中的 (1分)‎ 13、 甲段中加点的两个字,“胄”的读音是 : ‎ ‎ “身”的意思是: ‎ 乙段中加点词语“不毛”的意思是 (3分)‎ ‎14、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示共同目标是什么?(用原文或自己的话概括均可)(1分)‎ ‎15、“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段文字正体现了前句中的 ,乙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 (2分)‎ ‎16、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所称颂,除以上杜甫的诗句外,有关他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俗语等还有很多,请列举三个(句、对)(3分)(不必每项都列出,只要写出三个即可)‎ ‎12. 先帝 ‎13.Zhòu; 亲自 不长庄稼(的地方),意思是荒凉的地方 ‎14、恢复汉室一统霸业(或:“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 兴复汉室”“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等)‎ ‎15、“天下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6、有关典故如:初出茅庐:火烧新野:借东风;空城计;失街亭;气周瑜等等 有关成语如:三顾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等 有关名言警句如: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等等 有关俗语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等 ‎(不必每项都列出,只要写出三个即可)‎ ‎2.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 吴起守信 ‎ 原文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 ‎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 ②俟:等待。‎ 阅读训练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 ‎①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令:‎ ‎②故人来,方与之食 方:‎ ‎③恐其自食其言也 恐:‎ ‎④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信:‎ ‎2、下列"之"的用法与另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 A、(吴)起食待之。‎ B、故人来,方与之食。‎ C、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D、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3、翻译下面的句子。‎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译文:‎ ‎4、这个小故事中,吴起在为人处事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142、①派 使 ②才 ‎③害怕 担心 ④讲信用 守信 ‎2、D ‎3、老朋友到傍晚没来,吴起不吃饭等他。暮,傍晚,天黑;食,吃饭。‎ ‎4、为人讲信用,或待人诚恳守信。‎ ‎3.阅读下面一则文言短文,完成下题。‎ ‎ ‎ ‎ 刘凝之,字志安,小名长年,南郡枝江人也。父期公,衡阳太守。兄盛公,高尚不仕①。凝之慕老莱、严子陵为人,推家财与弟及兄子,立屋于野外,非其力不食。州里重其德行。州三礼辟②西曹主簿③,不就。妻梁州刺史郭铨女也,遣送丰丽,凝之悉散之亲属。妻亦能不慕荣华,与凝之共安俭苦。‎ ‎ (选自《宋书•隐逸列传》,有删改)‎ ‎【注】①仕:做官。②辟:征召。③主簿:官职名。‎ ‎【译文】‎ ‎ 刘凝之,字志安,小名长年,南郡枝江人.父亲刘期公,任衡阳太守.哥哥盛公,性情高傲,没有做官.凝之倾慕老莱子、严子陵的为人,把家里的财产全部赠送给弟弟和侄子,在荒郊野外盖房子,不是自己劳动得来的食物不吃,州里的人都很推重他的德行.州里多次尊敬地推举他为西曹主簿,推荐他为秀才,他都没有答应.妻子是梁州刺史郭铨的女儿,陪嫁很丰厚,凝之全部分散给了亲友.妻子也能不羡慕荣华富贵,与凝之一起安于勤俭贫苦的生活.‎ ‎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立屋于野外,非其力不食。‎ 译文: ‎ ‎②凝之悉散之亲属。‎ 译文: ‎ ‎【答案】‎ 1、 ‎①在荒郊野外建造了房屋,不是自己劳动所得就不享用。(重点词语:立:建造;力:劳动所得。) ②刘凝之全部把它们都分给了亲属。(重点词语:悉:全,都;散:分。)‎ ‎4.阅读下列古文,回答9-13题。(19分)‎ ‎ 曹玮知镇戎军日,尝出战小捷,虏兵引去。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①。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玮不答,使人候。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虏军将至近,使人谓之曰:“蕃军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②决战。”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歇定③可相驰矣。”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徐谓其下曰:“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④。吾以此取之。”(《梦溪笔谈》)‎ ‎【注释】①失部伍:不成行列。②少选:片刻。③歇定:歇息好了。④阑:残尽。‎ ‎【译文】曹玮主管镇戎军时,曾出战小胜,敌兵退去。曹玮侦察敌兵退离已远,于是就驱赶着缴获的牛羊和辎重车辆,缓慢地驱赶着返回,很是不成军队行列。他的部下担忧此事,对曹玮说:“牛羊无用,只是束缚军队。不如抛弃它们,整齐队伍返回。”曹玮没回答,派人去侦察。敌兵离开几十里,听说曹玮贪得牛羊之利而军队不整齐,立刻就返回袭击曹玮军队。曹玮军队行进更加缓慢,行进中找到地势有利的地方,就停下来等待敌军。敌军将要来到,离得很近了。曹玮派人对敌军说:“你们外国军队远来一定很疲劳,我不想趁着别人疲怠作战,请你们让战士和马休息一下,隔一会儿就决战。”敌人正苦于疲劳极了,都很高兴,使军队严整地休息了很长时间。曹玮又派人告知他们:“休息好了,可以相互驱马进攻了。”于是各方击鼓发兵进攻,一交战就把敌军打得大败,于是抛弃了牛羊返回。曹玮慢慢地对他的部下说:“我知道敌人已很疲劳,故意做贪利的事来引诱他们。等到他们再来,接近行走百里了,如果趁着他们锐气便交战,还会有胜负。走远路的人如果稍稍休息,那么腿脚疼痛麻木就站不起来了,人气也残尽了。我凭这些打败了敌人。”‎ ‎9、用/划分朗读节奏(2分)‎ ‎(1)尝出战小捷 ‎(2)蕃军远来必甚疲 ‎10、解释加点的字。(4分)‎ ‎(1)玮侦虏兵去已远( ) (2)遽还袭之( )‎ ‎(3)虏方苦疲甚( ) (4)比其复来( )‎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 ‎ ‎ (2) 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 ‎ ‎ ‎12、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曹玮的用兵智慧?(3分)‎ ‎ ‎ ‎ ‎ ‎ 【答案】‎ 9、 ‎(1)尝/出战小捷(2)蕃军远来/必甚疲 10、 ‎(1)离开,退离(2)立刻(3)以……为苦,苦于(4)等到 11、 ‎(1)曹玮军队行进更加缓慢,行进中找到地势有利的地方,就停下来等待敌军。‎ ‎(2)我知道敌人已经很疲劳,故意做贪利的事来引诱他们。‎ ‎12、(1)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2)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3)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战斗取得胜利最关键的原因是避敌锐气)(找出文段中体现智慧的三处语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