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4.71 KB
- 2021-10-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2021 学年初一语文上册单元复习(二)
1.【2019·四川雅安中考真题】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时候,什么苍松啊、翠柏啊、碧梧啊、修竹啊……都挽不住游人。
B.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C.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D.“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使劲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人家一
个回话呀!”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要做到正确地使用
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A.并列词语若带有叹词,不用顿号,要用逗号。
B.“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与“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创意思”为同一层面的并列关系。中间的
句号应为分号。
D.倒装问句,全句末尾用问句,句中停顿用逗号。改为“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
故选 C。
2.【2018·湖南长沙中考真题】下列古人“谦称”“敬称”的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三有问题向朋友讨教,说“愚不才,有一事请教。”
B.朋友的父亲七十大寿,张三对朋友说:“祝令堂大人寿比南山!”
C.朋友问候张三生病的母亲,张三拱手谢曰:“家母身体已无恙。”
D.朋友询问张三妹妹的婚姻状况,张三说:“舍妹尚待字闺中。”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语言是否得体的把握。ACD 三项正确。B.“令堂”是对对方母亲的敬称,应把“令堂”改为
“令尊”。
3.【2017·江苏盐城中考真题】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据统计,2017 年第一季度,国内汽油行业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大约 12.7%左右。
C.《金色花》描绘了儿童嬉戏的画面,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了对母亲的感情。
D.市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牛肉的抽样检测,防止不合格肉制品重现百姓餐桌。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分析句子的主干,看看各个部分是否搭配,
是否有残缺,再做判断。A 句式杂揉,删去“的缘故”;B.重复啰嗦,删去“大约”或“左右”D.成分残缺,
在“检测”后加上“力度”。
点睛:辨析或修改病句时,如果句子比较长,就要分析句子的结构,再判断其存在的问题。常见的病句类
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
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4.【2019·贵州遵义中考真题】语言运用:下列填入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拔地而起,刺破苍天,_____;抱团前行,勇闯深谷,_____;奋力拼搏,追求理想,_____;悉心守护,关
爱至亲,_____。
A.故梦能成其璀璨 故家能成其温暖 故山能成其巍峨 故水能成其壮阔
B.故山能成其巍峨 故水能成其壮阔 故家能成其温暖 故梦能成其璀璨
C.故梦能成其璀璨 故家能成其温暖 故水能成其壮阔 故山能成其巍峨
D.故山能成其巍峨 故水能成其壮阔 故梦能成其璀璨 故家能成其温暖
【答案】D
【解析】
考查对句子的衔接与连贯。仔细阅读这几个句子,根据横线前一句来分析理解。“拔地而起,刺破苍天”
突出山的高峻,与“故山能成其巍峨”衔接,“悉心守护,关爱至亲”家人的守护给人以温暖,与“故家
能成其温暖”衔接,排除其余项,故选 D。
5.【2019·重庆中考真题】请参照画线部分,再补写两个句子。要求:能从不同角度揭示“关怀”的内涵,
表达具体形象。
什么是关怀?在我的字典里,关怀是这样的:它有耳朵,听到叹息和悲伤;_________,_________;它有
手,拥抱凄冷与孤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它有眼睛 看到失意和彷徨 它有嘴 述说温暖和力量
【解析】
仿写,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
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补写本题从不同角度揭示“关怀”的内涵,表达要具体形象。按
照“它有(五官),动词+形容词+形容词”的格式补写即可。
6.【2016·四川成都中考真题】名著阅读
在内容的选择与表达上,下面哪一首小诗与冰心的《繁星·春水》中的作品更为接近?请结合你的阅读体
验做出判断。并简述理由。
A.母亲啊/您是繁茂的大树/我是归巢的鸟儿/暮色四合/我藏进您的心中
B.母亲啊/您是繁茂的大树/树干上的条条斑痕/都是您辛劳岁月的见证
【答案】A
【解析】《繁星·春水》的主要内容包括三方面:1.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2.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3.对
人生的思考和感悟。A 句从“您是繁茂的大树”“我是归巢的鸟儿”“藏进您的心中”可知主要表达的是母
爱的主题,B 句从“条条斑痕”“辛劳岁月”可知主要表现的是母亲的辛苦,不能更好的表达母爱的主题,
所以选 A。
7.【2019·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黑河市、大兴安岭地区中考真题】阅读《不老的额头》一文,回答各题。
①童年的印象里,母亲的额头是最亲切的。那时的我体质弱,常常生病发烧。每次见到我一脸绯红的
样子,母亲就觉得不对劲,然后她的额头就会贴在我的额头上,只那么轻轻一贴,母亲就能准确判断出我
的健康状况。
②母亲的额头,很多时间都被汗水占据着,劳动着的母亲是美丽的。那时候,年轻的母亲,以光洁而
温馨的额头为纸,为这个家,书写着人生的喜怒哀乐。跟我们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日子,母亲是开心的,
幸福的,这些开心和幸福,在她的额头上表现得阳光灿烂。当我们遇到挫折和磨难,那额头上则会写满忧
虑和郁闷。我一度怀疑,多年以后,母亲额头上那一条条清晰的纹路,该是多年担忧留下的记忆档案....。
③母亲用额头为我诊断了无数次病痛,而她自己生病的时候,总是悄悄瞒着。好些回,我看见母亲浑
身无力地躺在床上,父亲用湿毛巾捂着她的额头,才知道母亲已被病魔折腾多时。每一次,母亲从疲惫中
爬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揉拍前额,好让自己保持一份清醒,第一时间理清生活的繁琐,解开心头的愁结,
为家的未来精打细算。韶华流转中,母亲老了,无论记忆力还是动作气力,已经大不如前,唯一不改的,
依然是拍额头的习惯性动作,那手掌在额头上发出的声音,于我而言,更多成了一种带着淡淡咏叹的生活
乐章。
④母亲是爱美的,也许从她懂事时起,就用那些粉膏,每天在额头上涂抹。然而岁月匆匆,雨霜重重,
谁也无法挽留青春饱满的脚步。一道道皱纹,在一个个不经意的夜晚,悄悄爬上了母亲的额头。如果说母
亲是一棵树,那额头上的纹路,就像一圈圈年轮,圈满了昨日的记忆。而我更感觉那纹路如林,是一种写
在额头上的不变情怀,仿佛漫山遍野的秀木,永远葱绿绵长。
⑤母亲七十大寿那天,女儿忽然说头晕,母亲的额头,又习惯性地跟她贴在一起。那是怎样的两张额
头啊,一张沧桑遍布,饱经风霜;一张青春饱满,一如母亲当年。母亲仔细端详着孙女,不由感慨万千:
“奶奶老了,瞧这额头上的皱纹,多深!”我伸过手,轻抚母亲的额头:“妈,谁说您老呀。瞧您的额头,
还是当年那样温暖。在我心里,您有一张永远年轻的脸。”
⑥是啊,母亲的额头是不老的,那里面,写满了永恒的母爱。
(有删改)
(1)请分析文章以“不老的额头”为题目的作用。
(2)结合语境,理解第②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3)结合文章内容,赏析第③段画线的句子。
(4)文章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着感人的力量,这主要来自那些不事渲染、本色呈现的细节。文中哪些细节最
让你感动?请结合文章内容举一例分析。
【答案】(1)①“额头”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条理清晰。②“不老”写出了在“我”心里母
亲永远是年轻的,既表达了母亲对子女永恒的爱又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2)记忆档案指保留在记忆中的文件和材料。在句中意思是指多年来,母亲为我们担忧而在额头上刻下的
深深皱纹。表现了母亲为我们、为家庭的辛苦操劳。
(3)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手掌拍在额头上发出的声音”比作“一种带着淡淡咏叹的生活乐
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拍额头的声音吟咏着生活的苦乐忧愁。流露出“我”对母亲因为家庭操劳而
渐渐衰老的淡淡的忧伤之情。
(4)示例:例句:“母亲用额头为我诊断了无数次病痛,而她自己生病的时候,总是悄悄瞒着。”分析:
母亲在“我”生病的时候总能马上为我判断病情,而在自己生病的时候总是“悄悄”瞒着。“悄悄”这一
细节可以看出母亲不想儿女为自己担忧,表现了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标题的作用,回答此类型题目时,先看标题的本义,再思考深层含义:结构线索,写法、
修辞,主旨以及与主旨的关系,最后分析其效果:新颖含蓄、发人深省、引起兴趣等。本文通过记叙多个
与母亲的额头有关的生活细节,表现出作者对母亲的爱与感激。第①段写作者小时候,母亲用额头为“我”
诊断疾病;第②段写通过母亲的额头,可以看出她的喜悦与忧伤;第③段写母亲老了,自己生病总是瞒着,
每天通过拍额头来缓解疲劳;第④段写母亲的额头上渐渐长了皱纹;第⑤段写母亲用额头为“我”女儿诊
断病痛。从这里可以看出,题目“不老的额头”,“额头”贯穿全篇,成为线索;从文中“妈,谁说您老
呀。瞧您的额头,还是当年那样温暖。在我心里,您有一张永远年轻的脸。”“是啊,母亲的额头是不老
的,那里面,写满了永恒的母爱。”可以看出“不老”写出了在“我”心里母亲永远是年轻的,既表达了
母亲对子女永恒的爱又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2)本题考查文中关键词语含义的理解及表达效果的分析。解释词语的含义,要在理解其本义的基础上,
分析出其所在的语境义。“记忆档案”本义指保留在记忆中的具有查考使用价值、经过立卷归档集中保管
起来的各种文件材料。在这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留在额头上的深深皱纹。表现了母亲对家庭的辛苦操
劳。
(3)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能力。解答时,可以从修辞、描写方法、赏析个别字词等角度,联系文章主旨
进行作答。这句话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声音比作生活乐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拍额头的声音就像歌
唱着生活的乐曲。流露出“我”对母亲的爱(或感恩之情)。
(4)本题考查阅读感受的表达。这是一道半开放性题,将自己阅读时最感动的部分写出,再阐述自己感动
的理由即可。注意表述时要写出真实感受,不要出现“假大空”的口号式表述。如,例句“母亲的额头又
习惯性地跟她贴在一起。”分析:当我的女儿说头晕时,母亲“又习惯性的贴”这一自然而然的动作描写,
表现了母亲对子女永恒的爱。
【2019·河南中考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给母亲梳头发
①这一把用了多年的旧梳子,滑润无比,上面还浸染着属于母亲的独特发香。我用它给母亲梳头,小
心谨慎,尽量少让头发掉落。母亲背对我坐着,花白的发根清晰可见。唉,曾经多么乌黑浓密的长发,如
今却变得如此稀薄,只余小小一握在我的左手掌心。
②小时候,最喜欢每天早晨睁眼时看到母亲梳理头发。那一头从未修剪过的头发,几乎长可及地,所
以她总是站着梳理。一把梳子从头顶往下缓缓地梳,还得用左手分段抓着才能梳通。全部梳通之后,就在
后脑勺用一条黑丝线来回地扎,扎得牢牢的;再将一根比毛线针稍细的钢针穿过,然后便把垂在背后的一
头乌亮的长发在那钢针上左右盘缠,梳出一个均衡而标致的髻子;接着套上一个黑色的细网,再用四只长
夹子从上下左右固定形状;最后拔去钢针,戴上有翠饰的簪子。对于母亲梳头的动作,我真是百看不厌,
心里好羡慕那一头长发,觉得她那熟练的一举一动很动人。
③母亲曾受过良好的教育,可是自我记事以来,她似乎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家事上了。她照顾父亲的
生活起居,无微不至。她对子女们也照顾得十分用心,向来是亲自上市场选购食物。她还要在周末给我们
洗晒球鞋,那些大大小小、黑黑白白的球鞋经常被整齐地放在阳台的栏杆上。
④母亲也很关心子女的读书情况。她不一定指导每一个人的功课,只是尽量替我们处理好课业外的琐
事。我们房间里有一个专放文具的五斗柜,最上面的两个抽屉里,左边放着削尖的铅笔,右边则是用过的
磨钝的铅笔。兄弟姐妹放学后,每个人只需放入写钝的,取走削好的,便可各自去做功课了。每一支铅笔
都是母亲用小刀削好的。现在回想起来,母亲未免太过宠爱我们了,然而我们当时却视此为理所当然而不
知感激。有一回,削尖的铅笔已被拿光,我竟为此与母亲斗过气。家中琐碎事那么多,我真想象不出,母
亲是在什么时间做这些额外的事情的。
⑤岁月流逝,子女们都先后长大成人,而母亲却在我们忙于成长的喜悦中不知不觉地衰老。她的一头
秀发也逐渐变得花白而稀薄。这些年来,我忙着养育自己的儿女,更能体会往日母亲的爱心。我不再能天
天与母亲相处,也看不到她在晨曦中梳理头发的样子,只是惊觉那发髻已明显变小。她仍然梳着相同样式
的髻子,但是,从前堆满后颈的乌发,如今所余已不及原来的四分之一。
⑥近年来,母亲的身体已大不如前。由于心脏机能衰退,不得不施行外科手术。她十分害怕,幸而一
切顺利,经过一夜安眠之后,母亲终于渡过难关。数日后,医生准许母亲下床活动,以促进伤口愈合。可
是,母亲忽然变得十分软弱,不再是从前翼护着我们的那位大无畏的妇人了。每隔一日,我便为她擦洗身
体。起初,我们两个人都有些忸怩。母亲一直嘀咕着:“怎么好意思让女儿给我洗澡呢!”我用不太熟练
的手法,小心地为她擦拭身子。没想到,她竟然逐渐放松,终于柔顺地任由我照料。我的手指遂不自觉地
带着一种母性的慈祥和温柔,爱怜地为母亲洗澡。我相信,我幼小的时候,母亲也一定是这样慈祥温柔地
替我沐浴的。我突然分辨不出亲情的方向,仿佛眼前这位衰老的母亲是我娇宠的婴儿。
⑦洗完澡,换一身干净的衣服,母亲觉得舒畅无比,更要求我为她梳理因久卧病床而蓬乱的头发。我
们拉了一把椅子到窗边,闲聊着,不久,就变成我一个人的轻声絮聒。母亲背对我坐着,我看不见她的脸。
许是困了吧?我想她大概舒服地睡着了,像婴儿沐浴后那样……嘘,轻一点。我轻轻柔柔地替她梳理头发,
依照幼时记忆中的那一套过程。不要惊动她,不要惊动她,让她就这样坐着,舒舒服服地打一个盹儿吧。
(作者:林文月。有删改)
8.本文由“我”给母亲梳理头发写起,主要回顾了母亲哪几方面的事情?请从母亲的角度简要概括。
9.第②段为什么用大量笔墨描写母亲在晨曦中梳理头发的场景?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10.从词语运用、修辞方法中任选一个方面,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嘘,轻一点。我轻轻柔柔地替她梳理头发,依照幼时记忆中的那一套过程。不要惊动她,不要惊动她,
让她就这样坐着,舒舒服服地打一个盹儿吧。
11.本文的主旨,有人认为是抒写家庭亲情,有人认为是对老年人生活状态的关注。你赞同哪种看法?请
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
【答案】
8.①母亲总喜欢在清晨梳理头发。②母亲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家事上。③母亲关心子女的读书情况。④母亲
手术后接受“我”的照料。
9.①突出母亲长发的包围浓密,表现了母亲年轻时的优雅、美丽。②表达了“我”对母亲长发的羡慕,对
母亲梳理头发动作的喜欢。③与母亲后来头发的花白、稀薄形成鲜明对比。④为母亲手术后要“我”为她
梳理乱发做铺垫。
10.“词语运用”示例:“轻轻柔柔”,运用叠词,强调了“我”为母亲梳理头发时的小心翼翼,体现了
“我”照料母亲时的细心。
“修辞方法”示例:“不要惊动她,不要惊动她”,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突出了“我”不愿打扰母亲
休息的心理,表现了“我”对母亲的呵护关爱。
11.示例一:赞同“抒写家庭亲情”的看法。“选购食物”“洗晒球鞋”“削铅笔”等事情,表现了母亲
对子女的呵护;为手术后的母亲洗澡、梳头等事情,表现了女儿对母亲的孝心。全文洋溢着浓浓亲情。
示例二:赞同“对老年人生活状态的关注”的看法。母亲头发从“乌黑浓密”到“苍白而稀薄”,母亲从
以前的“大无畏”到手术后的“十分软弱”,“母亲却在我们忙于成长的喜悦中不知不觉地衰老”等内容,
都表达了“我”对年迈母亲的爱怜、对母亲衰老的无奈。文章流露出对老年人生活状态的深切关注。
【解析】
8.本题考查文中事件的概括。解答此题在了解全文在意的基础上,用简洁的语句概括事物即可。本文由“我”
给母亲梳理头发写起,主要回顾了母亲做的四件事,第一件事是②段,主要叙述了母亲清晨梳头发,姿态
优美;第二件事是③段,写母亲操持家务;第三件事是④段讲述母亲为子女准备削尖的铅笔,关心子女读
书;第四件事是⑤段写母亲手术后头发逐渐变得花白稀疏。
9.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理解与分析。对比,就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
照比较的表现手法。文章第②段用大量笔墨描写母亲在晨曦中梳理头发的场景,然后再写“她的一头秀发
也逐渐变得花白而稀薄”,就是为了让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母亲为了家人无私的付出,表达了“我”
对母亲的爱与感激。
10.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语句赏析,首先要确定赏析的角度,本题题干已经界定了赏析的角度,这样就
可以从提示的角度联系文章内容加以解答。如文中画线的语句“不要惊动她”“不要惊动她”连用,属于
反复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作者唯恐惊动母亲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关爱。
11.本题考查主旨的探究。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本文的主旨可以从
家庭亲情、对老年人生活状态的关注几个方面分析。作答的过程中尽量作到创意解读。比如:我赞同主旨
是表现家庭亲情。文章用较多的笔墨细致地描写了母亲年轻时梳头发,姿态优美;母亲操持家务;母亲为
子女准备削尖的铅笔;母亲头发逐渐变得花白稀疏。表现了母亲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照顾,也表达了作者对
母亲的爱和感激。
【2016·山东东营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
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
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
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
说着:“……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
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12.探究三次“看花”在文章结构以及表现“我”生活态度方面的作用,写出你的发现。
①“我”暴怒无常,母亲劝“我”看花。
②“我”看树叶飘落,母亲央求“我”看菊花。
③母亲去世后,妹妹推“我”去看了菊花。
13.结合选文和插图,谈谈母亲提议去北海看菊花有何用意。
14.史铁生的作品语言质朴而含蕴深厚,试从选文举出一例加以赏析。
【答案】
12.答案:“看花”为本文中心事件,也是叙述线索,将作品内容贯穿为有机整体。三次“看花”反映了
“我”的生活态度从绝望而暴怒无常到产生希望而面对现实,再到热爱生活渴望创造美好人生的变化过程。
13.①提议看菊花,是想让“我”从菊花傲雪凌霜的精神气质中得到启示,勇于面对挫折,顽强生活下去;
②北海公园是“我”童年的乐园,母亲希望重游北海以唤起“我”美好的记忆,从生活的不幸中振作起来。
14.答案示例:示例一:“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其
中“比我还敏感”,反映母亲怕勾起“我”的烦恼,也说明其内心比“我”更沉重。或“悄悄地”,表现
母亲为自己的大意而后悔,也反映了她内心的痛苦。 示例二:“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挡”字写出
母亲对儿子看到落叶会感到凄凉、悲怆和绝望的担心,表现了对儿子呵护的无微不至。
【解析】
12.注意题中提示的信息“三次看花”“生活态度”,根据前一个信息点梳理文章内容,了解“三次看花”
有关的内容,抓住关键的描写内容如“暴怒无常”“看树叶飘落”等,从中分析所表现的“我”的“生活
态度”。
13.阅读文段,回顾原文内容,了解作者的遭遇和母亲与作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从母亲的角度来分析其对
儿子的期盼,即可解答本题。
14.本题是考查学生对作品语言特点的感知能力。抓住题中的提示答点“语言质朴而含蕴深厚”,从文中
梳理语句,举一例从文字的表现和内涵两方面来分析评价。
【2013·山东东营中考真题】对比阅读
(甲)……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
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僰①人养猴,衣之衣而教之舞,规旋矩折,应律合节。巴童观而妒之,耻己之不如也,思所以败
之,乃袖茅栗以往。筵张而猴出,众宾凝伫②,左右皆蹈节。巴童佁然③挥袖而出其茅栗,掷之地。猴褫④衣
而争之,翻壶而倒案。僰人呵之而不能禁,大沮。
郁离子曰:今之以不制之师战者,蠢然而蚁集,见物而争趋之,其何异于猴哉?
——《郁离子·僰人舞猴》
(注释)①僰(bó):我国古代西南部的一个民族,今川南及滇东一带。 ②伫:站立。 ③佁然:静止貌。
④褫(chǐ):剥去,脱下。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_
(2)耻.己之不如也_________
(3)思所以..败之_________
(4)乃袖.茅栗以往_________
16.翻译下面的语句。
蠢然而蚁集,见物而争趋之。
17.元方、巴童聪明机智,其令友人“惭”、使猴舞“败”的原因有何共同之处?
18.你认为两文在“修身”“治军”方面提出的积极主张分别是什么?
【答案】
15.回头看。以……为耻(或:认为……是耻辱)。 用来……的方法(手段等)。 用袖子装
16.骚动紊乱,像蚂蚁一样地聚集在一起(或:像蚂蚁一样骚动紊乱地聚集在一起),看见东西就上前去争
抢。
17.都抓住了对方身上存在的问题或弱点。
18.①甲文主张讲“诚信”和“礼仪”;②乙文主张治军要强素质,整军纪,倡导节制利欲,从军为国为民。
【解析】
15.顾:回头看。耻:意动用法:以……为耻(或认为……是耻辱)。所以:是用来……方法(手段等)。袖是
名词作动词,用袖子装。
16.蠢:骚动,然:……的样子,蚁,名词作状语,像蚂蚁一样。集:聚集。趋:趋向,奔向。翻译时要落
实这些关键字词。
17.从“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元方指出友人的问题一
针见血,巴童“思所以败之,乃袖茅栗以往”“巴童佁然③挥袖而出其茅栗,掷之地。猴褫④衣而争之,翻壶
而倒案。”可谓抓住了猴子的弱点,所以他们的共同点是抓住了对方存在的问题或弱点。
18.甲文“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强调了诚信和礼仪的重要性。乙
文的主张可以从“今之以不制之师战者,蠢然而蚁集,见物而争趋之,其何异于猴哉?”看出主要强调治军要
讲纪律,不要趋名逐利。
19.【2016·四川成都中考真题】作文
进入中学,我们学习的第一篇课文是莫怀戚先生的《散步》,你是否仔细琢磨过“散步”这个寻常的词
语呢?“散步”,可结伴同行,也可独自一人;“散步”,可在自然的田野,也可在精神的天地……生活
中,我们需要奔跑,也需要“散步”。
请以“散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要有真情实感;
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 600 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参考例文
人的一生,都在行走。行走,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或奔波,或疾驰,带着朝气勃发,风风火火;或漫
步,或闲逛,带着一份悠然自得,闲适惬意的心情,走过乡间小涧,步过林阴大道。
这个世界变的太快也太迷离,置身于拥挤的街头,梦幻的霓虹灯眩目闪烁,高耸的大厦似乎迎面压
下……喧闹的生活,钢筋水泥构成的世界,人们迈着匆匆的脚步擦身而过,有的只是透着紧张气息,笼罩
天空。快节奏似乎已经悄悄上演生活的主基调。行走,步伐快的让人窒息,迷离,麻木。慢点走吧,留一
点时间看看天。
散步,我衷爱的生活状态。
脚尖轻轻地拂过大地,缓缓地迈着步子,沐浴夏日夕阳的余辉,静听属于自己一个人的世界里的春夏
秋冬,喜怒哀乐。一个人的散步,一个人的旅程,一个人的世界。
带着愉悦散步,感受到的是黄昏的美丽。双手插进口袋,嘴上哼着小曲,陶醉在无限遐想之中。没有
了文言文,没有了方程,没有了 ABC,把白天无尽的学习暂时抛在脑后,有的只是你自己简单的快乐。漫步,
一路上看看道路两旁的风土人情,细细品味时代的变迁,也许你会欣然地发现你平常未曾挖掘的惊奇;漫
步,一路上迎来熟人的笑脸,报之以淡淡的微笑,用目光进行简单的交流,即便只是擦身而过,也会铭记。
郁闷的日子里,多散散步吧!一个人踏上没有目的的行程,用旅途的寂寞打发心中的单调,乏味。深深地
呼吸户外的空气,抚摩叶片滑落的瞬间,想象自己已融入了自然的怀抱,抬起头,望望头上叶缝中的天空,
零零碎碎,却有那么清澈。在天空的蔚蓝底下,烦恼会不知不觉地从指缝中消逝。
约上三两好友,一起散步,那又是另外一种滋味。大街上一群小鬼打打闹闹,嘻嘻哈哈。大家走成一
排,聊聊天,唱唱歌。在黑夜笼罩的世界里,几颗年轻的心互相沟通,互相撞击。华灯初放,我们一遍又
一遍地在大桥上来回漫步,昏黄的路灯下,影子忽长忽短交替更迭。我们看天上的皎洁明月,望水中浮动
的月影,让人想起“疏硬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超然物外的意境。顷刻间,大家默默无语,彼
此间的默契演绎得淋漓尽致。
晚饭后,没事的时候,一家三口便一起出去散步。我们会选择远离镇上的喧嚣,来到田野。这有条小
溪,我们沿着溪水漫步而上,夏日的气氛总是这么热烈奔放,放眼望去,一片生机勃勃。和父母在一起,
总能不由得感到别有的踏实。我说说学校里发生事情,爸爸妈妈拉拉家常,一家人其乐融融。温馨,幸福,
在一瞬间,紧紧地包围了我。记得莫怀戚在他的《散步》中写道:“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
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
然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小心,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我拉起父母的手,幸福地走在中间,这就是我的整个世界。
“荣辱不惊,望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看庭前花开花落。”散步的时候,悄悄地对自己说。
散步,我衷爱的生活状态。
慢点走吧,留点时间看看天。不要吝惜这一会儿时间,停下手中的笔,关掉眼前的电脑,带着另一种
心情,出去散散步。看看天空的飞鸟,飘动的白云,你会发现自己的视野一下子从一个高墙所包围的小圈
子里跳出来,在蓝天里展翅翱翔。
散步,我衷爱的生活状态。
【解析】这是一片命题作文。“散步”不仅仅局限于我们生活中的散步,我们还可以从各种各样的体会中去“散
步”。例如,我们可以在各种名著书籍中“散步”,在自己的各种爱好中“散步”,等等。学生需要将自己的思
路打开,不要局限于步行方式的散步。写记叙文较易操作,能写出体裁文辞优美的散文则属上品。同学们
若能把握散文这一体裁,并在“散步”中运用“发散性思维”,选取精当的材料,与“散步”和自己的主旨密切相
关,做到“形神俱备”,则能写出优质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