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00 KB
- 2021-10-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5 诫子书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夫君子之行( ) (2)淫慢则不能励精( )( )
(3)险躁则不能治性( ) (4)悲守穷庐( )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1)静以修身( ) (2)俭以养德( )
(4)非淡泊无以明志( ) (4)非宁静无以致远( )
(5)淫慢则不能励精( ) (6)险躁则不能治性( )
3.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年与时驰 译文:年龄随同时光而逝去。
B.意与日去 译文: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C.多不接世 译文:对社会没有任何的贡献。
D.将复何及 译文:又怎么来不及!
4.下列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
B.淫慢∕则∕不能励精
C.遂∕成枯∕落
D.夫学∕须静也
5.填空: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是 时期著名的 、 、 、 、 家。官至蜀国 。他的散文代表作有 、 、 等。曾发明 、 、等。后世多尊称他为 。关于他的俗语有 、 等。关于他的歇后语有: 、 等。出自《诫子书》的名言有 、 等。关于他的对联有: ; 等。关于他的事例有: 、 等。
6.对这篇短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
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7.按要求背默:
(1)文中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的句子: ; ; 。(共三句)
(2)文中强调苦学与成才关系的句子是: ; ; 。(共三句)
(3)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 ; 。
(4)反映诸葛亮静观万物、静心思考和冷静处世的思想及其心态的句子:
; 。
(5)文中常被人们引做“志当存高远”的两句话是: ; 。
8.(2018·黑龙江龙东)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现在越来越追求精神文明建设。家庭是传承人类文明的载体,良好的家风不仅是建设文明家庭的核心,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为此学校将开展以“建设家园,我爱我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日活动。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个字)
(2)古往今来,许多家庭都往重家风建设,如“孟母三迁”,请写出与之相似的两个故事。
(3)活动中,学校号召每个家庭召开一次以“家风建设”为主题的家庭会议,作为家庭成员,请你拟写三条家规。
(4)家庭会议后,你的弟弟仍然我行我素,无视家规,你将如何劝说?
二、课内阅读训练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
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静以修身
(2)俭以养德
(3)非淡泊无以明志
(4)非宁静无以致远
10.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11.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12.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13.读语段,完成下列写作训练:
读 这句话我明白了 的道理,由此我想到了
的现象。
告诉我们应该 。
三、主题阅读
(一)诫外甥
诸葛亮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注】①凝滞:指郁结在胸中的俗念。②细碎:琐碎的杂念。③淹留:德才不显于世。④窜伏:埋没之意。
14.出自本文的一句名言是____________,请再写出诸葛亮的一句名言:_______________。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夫志当存高远( )
(2)使庶几之志( )
(3)广咨问,除嫌吝( )
(4)若志不强毅( )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
(2)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
17.读完本文后,你得到哪些教益?
(二)李存审戒子
李存审①出于寒微,尝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②者凡百余。”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③生于膏梁④,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注]①李存审:五代时后唐的大将。②镞(zú):箭头。③尔曹:你们。④膏梁:膏,肥肉。梁,精米。表示精美的膳食。
18.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
(1)李存审出于寒微( )
(2)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 )
(3)位极将相( )
(4)破骨出镞者凡百余( )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
20.李存审“位极将相”之前有怎样的经历?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21.有人为子孙留下丰厚家财,李存审却把自己身上所中的百余箭头留给孩子。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1.(1)fú(2)yín lì(3)zào(4)lú
2.(1)屏除杂念和干扰,安静专一。(2)连词,表示承接(3)内心恬淡,不热衷名利(4)实现远大目标(5)放纵(6)轻薄无常
3.D(“将复何及”的译文应该是“又怎么来得及”。)
4.C(C项正确读法“遂∕成∕枯落”。)
5.三国 政治家、军事家 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丞相 《隆中对》《出师表》、《诫子书》 木牛流马、孔明灯 诸葛武侯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杜甫(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舌战群儒 草船借箭
6.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的含义是要有一番作为,不要老守穷年,老了就来不及了。)
7.(1)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2)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3)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4)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5)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8.(1)示例:训诫传千古,家风立万年。(2)曾子杀猪 岳母刺字 陆游示儿 诸葛亮诫子等。
(3)①早睡早起。②定期看望爷爷奶奶、姥姥姥爷。 ③勤俭持家,杜绝铺张浪费。④家庭成员之间民主和谐,不搞一言堂。(4)示例:弟弟,你认为家规对你来说没有用处,常言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一个家有好的家规,就会形成优良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这样才能使我们在成长中少走弯路,使我们成为身心健康的、有作为的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你说是吗?
9.①用恬静来修养自己的身心②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③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④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
10.作者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心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
11.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12.非澹泊无心明志,非宁静无心致远。
13.示例:静以修身 学会静 很多人
静不下心来,今天想学这个明天又想学那个,名目学了一大堆,而最终没有把哪一个东西学得扎实透彻,结果一事无成。 要学会静下心来,认真的做好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专心的做好一件事情,做就要做得成功。
14.志当存高远;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15.(1)怀有,怀着;(2)接近,近似;(3)嫉妒和贪心;(4)刚强坚毅
16.(1)在你身上明白地体现出来,使你内心震动、心领神会。(2)虽然也有可能在事业上暂时停步不前,但哪会损毁自己高尚的情趣,又何必担心事业会不成功呢?
17.示例:从小就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并且矢志不渝地为之拼搏、奋斗,最终将大有作为,否则将一事无成,虚度年华,荒废一生。
【参考译文】
一个人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追慕先贤,节制情欲,去掉郁结在胸中的俗念,使几乎接近圣贤的那种高尚志向,在你身上明白地体现出来,使你内心震动、心领神会。要能够适应顺利、曲折等不同境遇的考验,摆脱琐碎事务和感情的纠缠,广泛地向人请教,根除自己怨天尤人的情绪。做到这些以后,虽然也有可能在事业上暂时停步不前,但哪会损毁自己高尚的情趣,又何必担心事业会不成功呢?如果志向不坚毅,思想境界不开阔,沉溺于世俗私情,碌碌无为,永远混杂在平庸的人群之后,就会难免沦落到下流社会,成为没有教养,没有出息的人。
18.(1)贫困;(2)离开;(3)至,到达;(4)剖
19.于是,他把所取出的箭头拿出给孩子们,令他们收藏起来。
20.围绕“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回答。
21.围绕“教育孩子富贵来之不易,需知创业艰难;在安逸的生活中不可丧失斗志,应多多历练,有所作为”回答。
【参考译文】
李存审出身贫穷卑贱,他常常训诫他的孩子们说:“你们的父亲年轻时带一把剑离开家乡,四十年里,地位到达将相之高,在这中间,九死一生的情况绝不止一次,剖开骨头从中取出箭头的情况有上百余次。”于是,他把所取出的箭头拿出给孩子们,令他们收藏起来,说:“你们出生在富贵人家,应该知道你们的父亲是这样起家的。”孩子们都答应了。
相关文档
- 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2021-10-2611页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2021-10-2620页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基础2021-10-2610页
- 2019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62021-10-264页
- 初中7年级语文教案:第17讲 作文素材2021-10-2610页
- 2019年秋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021-10-2639页
- 2019秋人教版(遵义专版)七年级语文上2021-10-2613页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同2021-10-267页
-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2021-10-2617页
- 山西省太原市第三十七中学2020-2022021-10-2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