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0.81 KB
  • 2021-10-26 发布

2017-2018学年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7-2018学年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一、本试卷共60个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答题卡内.第1-20题为历史 ‎1.(2分)目前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良渚遗址 D.陶寺遗址 ‎2.(2分)考古发掘是了解史前社会的重要依据。考古学家在西安附近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中发现大量的粟粒。据此判断该处原始居民可能(  )‎ A.种植粮食作物 ‎ B.制造陶器 ‎ C.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里 ‎ D.制作磨制石器 ‎3.(2分)春秋时期,楚庄王率兵大举北进,长驱直入周天子所在的伊水、洛水流域,并乘机向周王室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这就是成语“楚王问鼎”的来历。这件事说明(  )‎ A.楚庄王很好奇,想知道鼎的大小轻重 ‎ B.九鼎是王权的象征,楚庄王想取代周天子 ‎ C.楚庄王想送给周天子更大更好的九鼎 ‎ D.楚庄王想帮助周天子抵抗少数民族的进攻 ‎4.(2分)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反映了商朝青铜工艺水平高超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第16页(共16页)‎ ‎5.(2分)毛泽东曾评价说:“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商鞅变法内容中,对我国地方行政体制影响最为深远的“大政策”是(  )‎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 C.建立县制 ‎ D.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6.(2分)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技术是(  )‎ A.打制石器 B.青铜器铸造 ‎ C.磨制石器 D.铁制农具、牛耕 ‎7.(2分)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中国某典籍,全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你认为该典籍是(  )‎ A.《韩非子》 B.《孙子兵法》 C.《道德经》 D.《论语》‎ ‎8.(2分)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下列对其作用的表述,不合适的一项是(  )‎ A.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 B.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 C.政治上易形成暴政和腐败现象 ‎ D.思想专制有利于文化的多元性和科技的发展 ‎9.(2分)“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 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君王。其中“秦皇”最主要的功绩是(  )‎ A.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B.创立行省制度 ‎ C.稳固大一统局面 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 第16页(共16页)‎ ‎10.(2分)图中,政府在标★号的区域设立的管辖机构是(  )‎ A.西域都护 B.安西都护府 C.伊犁将军 D.北庭都护府 ‎11.(2分)“太学”是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也是屹立在世界东方的第一所国立中央大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太学”的创办与下列哪一人物有关(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曹操 D.刘裕 ‎12.(2分)秦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修筑万里长城。汉通过休养生息,解决王国问题,独尊儒术和北击匈奴,出现了“大一统”局面。从上述内容可以概括出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为(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 B.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 ‎ D.政权分立与区域开发 ‎13.(2分)某同学查阅了有关“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人口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 第16页(共16页)‎ ‎14.(2分)日本有蔡伦宫,法国有蔡伦博物馆……,蔡伦受到世界如此尊敬,是因为他(  )‎ A.发明了印刷术 B.改进了造纸术 ‎ C.发明了火药 D.制成了罗盘针 ‎15.(2分)《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实有(  )‎ ‎①商汤灭夏 ‎②齐桓公称霸 ‎③商鞅变法 ‎④赤壁之战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6.(2分)我们现在有了先进的计算机,可是在1500年前的南朝,有人曾“割圆不尽十指磨出血,周率可限青史标美名”,你认为此人是(  )‎ A.祖冲之 B.刘徽 C.陈景润 D.刘裕 ‎17.(2分)“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国演义》这句话中的最后一个“合”指的是(  )‎ A.秦始皇统一六国 B.汉武帝的大一统 ‎ C.西晋的统一 D.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18.(2分)南北朝时期,极大地顺应了我国北方“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等民族大交融趋势的政治改革家是(  )‎ A.商鞅 B.张骞 C.北魏孝文帝 D.班超 ‎19.(2分)下列著名的旅游景点,与佛教息息相关的是(  )‎ ‎①秦兵马俑 ②白马寺 ③青城山 ④云冈石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第16页(共16页)‎ ‎20.(2分)据巴蜀文化研究专家冯广宏考证,李冰在公元前273年前后担任蜀守,并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据图判断,公元前273年属于(  )‎ A.公元前3世纪前期 B.公元前3世纪后期 ‎ C.公元前2世纪前期 D.公元前2世纪后期 第16页(共16页)‎ ‎2017-2018学年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本试卷共60个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答题卡内.第1-20题为历史 ‎1.(2分)目前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良渚遗址 D.陶寺遗址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京人的知识点。‎ ‎【解答】北京人生活于距今约70﹣﹣20万年,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直立人遗址。‎ 故选:B。‎ ‎【点评】本题以北京人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北京人遗址的历史地位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2.(2分)考古发掘是了解史前社会的重要依据。考古学家在西安附近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中发现大量的粟粒。据此判断该处原始居民可能(  )‎ A.种植粮食作物 ‎ B.制造陶器 ‎ C.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里 ‎ D.制作磨制石器 ‎【分析】本题以考古学家在西安附近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中发现大量的粟粒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半坡原始居民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 第16页(共16页)‎ 依据所学可知,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陕西西安,地处黄河流域,干旱少雨,居住半地穴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人类。依据题干信息:遗址中发现大量的粟粒。据此判断该处原始居民可能种植粮食作物,A项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半坡原始居民的有关内容。‎ ‎3.(2分)春秋时期,楚庄王率兵大举北进,长驱直入周天子所在的伊水、洛水流域,并乘机向周王室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这就是成语“楚王问鼎”的来历。这件事说明(  )‎ A.楚庄王很好奇,想知道鼎的大小轻重 ‎ B.九鼎是王权的象征,楚庄王想取代周天子 ‎ C.楚庄王想送给周天子更大更好的九鼎 ‎ D.楚庄王想帮助周天子抵抗少数民族的进攻 ‎【分析】本题以成语“楚王问鼎”的来历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过来依附强大的诸侯,各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九鼎是王权的象征,“楚王问鼎”说明楚庄王想取代周天子,B项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有关内容。‎ ‎4.(2分)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反映了商朝青铜工艺水平高超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第16页(共16页)‎ ‎【分析】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 ‎【解答】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其中司母戊鼎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它们反映了商朝手工业发展水平。兵马俑是秦汉时期的杰作,彩陶出现在半坡原始居民时期。故②④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考查我国手工业发展的历史,知道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5.(2分)毛泽东曾评价说:“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商鞅变法内容中,对我国地方行政体制影响最为深远的“大政策”是(  )‎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 C.建立县制 ‎ D.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分析】本题考查了商鞅变法的相关史实。‎ ‎【解答】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其中,县今天还在沿用,是商鞅变法内容中,对我国地方行政体制影响最为深远的“大政策”。‎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商鞅变法的相关史实。‎ ‎6.(2分)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技术是(  )‎ 第16页(共16页)‎ A.打制石器 B.青铜器铸造 ‎ C.磨制石器 D.铁制农具、牛耕 ‎【分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春秋战国时期代表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工具)是铁农具和牛耕。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代表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7.(2分)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中国某典籍,全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你认为该典籍是(  )‎ A.《韩非子》 B.《孙子兵法》 C.《道德经》 D.《论语》‎ ‎【分析】本题考查孔子。‎ ‎【解答】从题干看,涉及到学习、思考和“仁”的思想,故选D.《韩非子》涉及的是法家思想,《道德经》涉及的是道家思想,《孙子兵法》涉及的是兵家思想。‎ 故选:D。‎ ‎【点评】掌握老子和孔子的思想主张。‎ ‎8.(2分)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下列对其作用的表述,不合适的一项是(  )‎ A.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 B.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 C.政治上易形成暴政和腐败现象 ‎ 第16页(共16页)‎ D.思想专制有利于文化的多元性和科技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央集权制度,注意题目强调的是对作用的分析。‎ ‎【解答】中央集权制度中思想专制有利于文化的统一,不是多元性和科技的发展。‎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我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9.(2分)“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 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君王。其中“秦皇”最主要的功绩是(  )‎ A.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B.创立行省制度 ‎ C.稳固大一统局面 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 ‎【分析】本题考查秦皇的功绩。‎ ‎【解答】秦皇最主要的功绩就是灭掉六国,结束分裂,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注意识记秦始皇的功绩。‎ ‎10.(2分)图中,政府在标★号的区域设立的管辖机构是(  )‎ A.西域都护 B.安西都护府 C.伊犁将军 D.北庭都护府 ‎【分析】本题以图片形式为切入点,考查西域都护设置。‎ 第16页(共16页)‎ ‎【解答】由图片文字“长安”“西汉”结合所学,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的军事、政治、保护往来商旅。是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辖的开始。可知,图中,政府在标★号的区域设立的管辖机构是西域都护。‎ 故选:A。‎ ‎【点评】本题以西域都护设置为背景,考查学生识图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1.(2分)“太学”是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也是屹立在世界东方的第一所国立中央大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太学”的创办与下列哪一人物有关(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曹操 D.刘裕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措施的知识点。汉武帝时期,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解答】汉武帝时期,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学说发展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为推进儒学教育,汉武帝在长安设立了太学。‎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措施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掌握大一统的内容和影响。‎ ‎12.(2分)秦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修筑万里长城。汉通过休养生息,解决王国问题,独尊儒术和北击匈奴,出现了“大一统”局面。从上述内容可以概括出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为(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 B.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 ‎ D.政权分立与区域开发 第16页(共16页)‎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秦汉时期历史特征的知识点,应把握秦汉时期的历史特征。‎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结合所学知识:秦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汉朝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 故选:C。‎ ‎【点评】本题通过概括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考查了学生归纳、概况历史问题的能力。‎ ‎13.(2分)某同学查阅了有关“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人口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解答】“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人口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这都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北方战乱不断,江南地区相对安定。为躲避战乱,大量人口南迁。南迁的人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和民族融合。同时,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在长期生活中,通过日常的接触和频繁的交往,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出现了民族大融合。因此这一时期的特征是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知识的掌握,重点掌握其主要表现及影响。‎ ‎14.(2分)日本有蔡伦宫,法国有蔡伦博物馆……,蔡伦受到世界如此尊敬,是因为他(  )‎ A.发明了印刷术 B.改进了造纸术 ‎ C.发明了火药 D.制成了罗盘针 ‎【分析】由题干中“蔡伦”可知考查的知识点是蔡伦改进造纸术。‎ 第16页(共16页)‎ ‎【解答】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鱼网为原料,制成“蔡侯纸”,不仅降低了造纸成本,而且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造纸术的对外传播,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造纸术影响的理解认识能力。‎ ‎15.(2分)《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实有(  )‎ ‎①商汤灭夏 ‎②齐桓公称霸 ‎③商鞅变法 ‎④赤壁之战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史记》的相关知识。‎ ‎【解答】《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二十四史的第一部,记载了中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3000年左右的历史,据此分析可知①②③均在其时间范围内,而④发生在三国时期,不合题意,排除④。‎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16.(2分)我们现在有了先进的计算机,可是在1500年前的南朝,有人曾“割圆不尽十指磨出血,周率可限青史标美名”,你认为此人是(  )‎ A.祖冲之 B.刘徽 C.陈景润 D.刘裕 ‎【分析】本题考查祖冲之的贡献。祖冲之是南朝著名的科学家。‎ ‎【解答】‎ 第16页(共16页)‎ 由“南朝、割圆不尽十指磨出血,周率可限青史标美名”结合所学,祖冲之是南朝的著名的科学家,他运用割圆法,在世界上首次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可知,题干的人物是祖冲之。‎ 故选:A。‎ ‎【点评】本题以祖冲之的贡献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7.(2分)“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国演义》这句话中的最后一个“合”指的是(  )‎ A.秦始皇统一六国 B.汉武帝的大一统 ‎ C.西晋的统一 D.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西晋统一。280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 ‎【解答】《三国演义》里三国中国力最弱的蜀汉最先被魏国灭亡;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皇位取代魏国建立了晋朝,定都在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西晋统一的相关史实。‎ ‎18.(2分)南北朝时期,极大地顺应了我国北方“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等民族大交融趋势的政治改革家是(  )‎ A.商鞅 B.张骞 C.北魏孝文帝 D.班超 ‎【分析】根据题干中“胡人汉服”“汉人胡食”可知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北魏孝文帝改革。‎ ‎【解答】“胡人汉服”、“汉人胡食”反映了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的相互影响,说明民族融合成为一种历史趋势,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题干中民族大交融趋势是北魏孝文帝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的准确识记与理解能力。‎ 第16页(共16页)‎ ‎19.(2分)下列著名的旅游景点,与佛教息息相关的是(  )‎ ‎①秦兵马俑 ②白马寺 ③青城山 ④云冈石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分析】本题考查了佛教旅游景点,注意题目强调的宗教信息。‎ ‎【解答】白马寺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云冈石窟继承了秦汉以来的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是中外文化交融的产物。‎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佛教相关的旅游景点。‎ ‎20.(2分)据巴蜀文化研究专家冯广宏考证,李冰在公元前273年前后担任蜀守,并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据图判断,公元前273年属于(  )‎ A.公元前3世纪前期 B.公元前3世纪后期 ‎ C.公元前2世纪前期 D.公元前2世纪后期 ‎【分析】此题考查年号和古代纪年方法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世纪纪年法,“世纪”需要加1,“年代”不需要加,所以公元前273年属于公元前3世纪,从年代尺上看,是属于公元前3世纪的前期。‎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扎实掌握年号和古代纪年方法的有关史实。‎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第16页(共16页)‎ 日期:2020/9/5 6:47:57;用户:张海燕;邮箱:lishi0014@xyh.com;学号:30475252‎ 第16页(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