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50 KB
  • 2021-10-26 发布

2019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2《本命年的回想》练习 苏教版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本命年的回想》 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簸箕(  )(  )    烙饼(  ) hé(  )家 疙瘩(  )(  ) 晾脆(  ) 大吃大嚼(  ) 栗子(  ) 秫秸(  )(  ) 糖黏(  ) 鬼 suì(  ) 打更(  ) 亲支近脉(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谁吃到包着制钱的饺子最有福,一年走红运。 (2)今年岁逢丙子,是我的本命年,六十“高龄”回忆往事,颇有返老还童之感。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从空中俯瞰这座岛屿,秀美如画,宛如仙境,令人赏心悦目。 B.班会课上,大家七嘴八舌,对自己心中的中国梦发表着各自的看法。 C.他认为做生意的人可以自卖自夸,为自己打广告,以吸引顾客的注意。 D.小亮本来是沉默寡言的,转入我们班后居然返老还童了,整天都充满活力。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清明节、端午节、春节等……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B.村南村北,村东村西,一片杀猪宰羊的哀鸣。 C.天地杆上贴一张红纸“姜太公在此”。 D.不管多么困乏,也不许睡觉;大人给孩子们说笑话,猜谜语,讲故事,这叫守岁。 5、下列句子均存在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1)在传统节日的活动中,让人们可以愉悦身心、陶冶情操。 (2)我国的传统节日都蕴涵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如今增设了假期,传统节日的内容可以更加 ◆ 基础达标练习 2 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6、请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一捆捆柴禾捅进灶膛里,土炕烫得能烙饼。(   ) (2)灶王爷走了,门神爷也换岗了。(    ) (3)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 7、某校七年级(1)班的同学们正在举行以“走进春节”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本次活动内 容丰富,形式多样。如果你也参加了他们的活动,你能够完成下面的任务吗? (1)、有不少古诗词写到了春节,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来。 (2)、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电子鞭炮的优点。 鞭炮是吉祥的象征,每逢佳节、喜庆之日炮仗声震耳欲聋,彩色火花满天飞舞,给人以欢欣 与鼓舞。然而,鞭炮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造成各种伤残及火灾事故,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经 济损失。电子鞭炮没有传统鞭炮的缺点,又能为佳节助兴。电子鞭炮不仅能发现普通鞭炮的 模拟声,而且能随着响声发出闪光,以假乱真。电子鞭炮无污染,不会发生伤残及火灾事故, 又能重复使用,还能大大减少经济支出。 (3)、王芳同学从互联网上搜集到了下面的漫画,你觉得这幅漫画主要反映了怎样 的社会 现象? 课内精读 阅读“想当年,我小的时候,家乡的大年从腊月初一就开始预热……这时我才觉得得 到了公认,我又长了一岁”,回答问题。 8、从选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腊月初一就开始预热”? 3 9、“家乡的大年从腊月初一就开始预热。一天比一天增温,一天比一天红火,发烧直到年 根下。”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作用? 10、“我奶奶手拿着锅铲,口中念念有词:‘腊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得病。’”下面 对这一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奶奶在新年到来前表达的美好的愿望。 B.这是当地人民淳朴、善良个性的体现,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C.奶奶的心情是愉快轻松的,因为能为亲人祝福是幸福的。 D.奶奶这是无知的表现,迷信思想过重。 11、试从选文中任意找出一个习俗来加以点评,说说这习俗表达了人们怎样的心情或期盼。 12、作者为什么在本命年回想几十年前过年的情景呢?近年来,西方的节日开始在东方古老 的土地上“闪亮登场”,且受到一些年轻人青睐。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4 拓展阅读 消失的年声 肖复兴 ①如今,年的声音,最大保留下来的是鞭炮。随着都市雾霾天气的日益加重,人们呼吁过年 减少燃放甚至禁止鞭炮,鞭炮之声,越发岌岌可危,以致最后消失,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②其实,年的声音丰富得多,不止于鞭炮。只是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让年的声音无可 奈何地消失了很多,以至于我们遗忘了它们而不知不觉,甚至觉得理所当然或势在必然。 ③有这样两种年声的消失,最让我遗憾。 ④一是大年夜,老北京有这样一项活动,把早早买好的干秫秸秆或芝麻秆,放到院子里,呼 喊街坊四邻的孩子,跑到干秫秸秆或芝麻秆上面,尽情地踩。秆子踩得越碎越好,越碎越吉 利;声音踩得越响越好,越响越吉利。这项活动名曰“踩岁”,要把过去一年的不如意和晦 气都踩掉,不把它们带进就要到来的新的一年里。满院子吱吱作响的欢快的“踩岁”的声音, 是马上就要响起来的鞭炮声音的前奏。 ⑤这真的是我们祖辈一种既简便又聪明的发明,不用几个钱,不用高科技,和大地亲近,又 带有浓郁的民俗风味。可惜,这样别致的“踩岁”的声音,如今已经成为了绝响。随着四合 院和城周边农田逐渐被高楼大厦所替代,秫秸秆或芝麻秆已经难找,即便找到了,没有了四 合院,也缺少了一群小伙伴的呼应,“踩岁”简单,却成为了一种奢侈。 ⑥另一种声音,消失得也怪可惜的。大年初一,讲究接神拜年,以前,这一天,卖大小金鱼 儿的,会挑担推车沿街串巷到处吆喝。在刚刚开春有些乍暖还寒的天气里,这种吆喝的声音 显得清冽而清爽,充满唱歌一般的韵律,在老北京的胡同里,是和各家开门揖户拜年的声音 5 此起彼伏的,似乎合成了一支新年交响乐。一般听到这样的声音,大人小孩都会走出院子, 有钱的人家,买一些珍贵的龙睛鱼,放进院子的大鱼缸里;没钱的人家,也会买一条两条小 金鱼儿,养在粗瓷大碗里。统统称之为“吉庆有余”,图的是和“踩岁”一样的吉利。 ⑦在话剧《龙须沟》里,即使在龙须沟那样贫穷的地方,也还是有这样卖小金鱼儿的声音回 荡。如今,在农贸市场里,小金鱼儿还有得卖,但沿街吆喝卖小金鱼那唱歌一般一吟三叹的 声音,只能在舞台上听到了。 ⑧年的声音,一花独放,只剩下鞭炮,多少变得有些单调。 ⑨过年,怎么可以没有年的味道和声音?仔细琢磨一下,如果说年的味道,无论是团圆饺子, 还是年夜饭所散发的味道,都更多来自过年的“吃”上面; 年的声音,则更多体现在过年 的玩的方面。再仔细琢磨一下,会体味到,其实,通过过年这样一个形式,前者体现在农业 时代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后者体现人们对于精神的向往。年味儿,如果是现实主义的,年 声,就是浪漫主义的。两者的结合,才是年真正的含义。不是吗? (选自《初中生世界•快乐语文》2016 年第 1 期) 13、阅读全文,文章写了哪两种消失的年声?这种消失的年声,各有怎样的内涵?【把握文 章内容】 14、联系上下文,品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品析重点语句】 15、请结合内容分析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体会情感】 16、读完这篇文章,请结合文章第一段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禁止燃放鞭 炮这事的看法。 【拓展延伸】 6 网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达标: 1、 bò ji lào 阖 gē da liàng jiáo lì shú jie nián 祟 gēng mài  2、(1)好运气。 (2)由衰老恢复青春。  3、D  4、A(解析:A 项中省略号与“等”不能同时使用。)  5、(1)将“在……中”或“让”去掉。 (2)将“形式多样、”去掉或将“内容”改为“活 动”。 6、(1)夸张 (2)拟人 (3)对偶  7、(1)示例一: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示例二:病眼少眠非 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白居易《除夜》)示例三:半盏屠苏犹半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陆 游《除夜雪》) (2)以假乱真,无污染,无伤害,可以重复使用,能减少经济支出。 (3) 主要反映了“低头族”不与亲人交流,只顾玩手机的社会现象。 7 8、腊月初一晚上,家家炒花生、炒瓜子、炒玉米花儿;炒完一锅又一锅,一捆捆柴禾捅进 灶膛里,土炕烫得能烙饼。  9、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的特点。  10、D(解析:奶奶的言辞是表达美好的愿望,与迷信无关。)  11、示例一:腊月初一的“炒花生”“炒瓜子”“炒玉米”,展现了人们为新年而忙碌的 “忙年图”,表现了人们在享受一年的劳动成果时的喜悦之情,使读者感受到新年渐近时的 “过年”气氛。示例二:腊月二十三的“祭灶”“贴门神”,是正式迎新年的习俗。此时的 习俗一方面表现了人们迎新年的欢乐之情,另一方面表现了人们期盼来年交好运,期盼新的 一年不再受欺凌,期盼一家人团团圆圆的美好愿望。示例三:“吃饺子”“给压岁钱”,使 人们感受过年的“年味”和包含其中的欢乐与期盼之情,把过年的浓烈气氛逐步推向高 潮。示例四:正月初一的“拜年”,表现了热烈的祝愿、浓浓的人情,把过年的气氛推向高 潮,使人们喜不自胜。  12、示例:作者对几十年前的过年习俗的回想,是想表现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和对童年欢 乐生活的怀念之情,同时希望引起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关注。重视祖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 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以开放的心态看待圣诞节、愚人节、母亲节这些西方的节 日,兼收并蓄地对待东西方节日。  课后能力提升: 13、①第一种是大年夜“踩岁”。内涵:人们尽情地踩,杆子踩得越碎越好,越碎越吉利; 声音踩得越响越好,越响越吉利。“踩岁”,是要把过去一年的不如意和晦气都踩掉,不把 它们带进就要到来的新的一年里;而且“踩岁”的声音,还是新年要到来时的鞭炮声的前奏。  ②第二种是大年夜,大年初一卖大小金鱼儿的,会挑担推车沿街串巷到处吆喝。内涵:人们 买来金鱼,养在家里面通通称之为“吉庆有余”,图的就是吉利。  14、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卖金鱼的吆喝声清冽清爽,韵律优美,“合成一支新年交响 乐”。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过年习俗的地方特色,营造了浓浓的节日气氛,使读者有身临其境 之感。 15、“有这样两种年声的消失,最让我遗憾”中“年声的消失”,表达出作者对传 统习俗的怀念,对消失的传统习俗的遗憾和惋惜;“两者的结合,才是年真正的含义”表达 作者对民族文化当前处境的担忧,对人们能拥有新的过年文化的期盼。  8 16、示例:不应该禁止燃放鞭炮。鞭炮声是新年的声音之一,意味着吉祥,衬托出新年喜庆 的氛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的一部分。我们在燃放鞭炮时应尽量减少对他人和社会产生的负 面影响,做到喜庆之余,更应有一份社会的责任和安全意识。(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