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特征教案1 4页

  • 79.00 KB
  • 2021-10-26 发布

生物的特征教案1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 ‎《生物的特征》教案 教学目标:‎ ‎  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     2.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口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3.  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使学生成为既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 ‎  1.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  2.  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 ‎  1.  活体生物如:盆载的植物体1-2种;‎ ‎  2.  动物标本1-2件;‎ ‎  3.  珊瑚;小机器人;有关的投影片等。‎ 教学设计:‎ ‎  教学过程设计 ‎  引入:展示盆栽植物和一个小机器人,说明它们的根本不同在哪里? ‎ 4‎ ‎ ‎ ‎  盆栽植物是生物。说明生物与非生物是有区别的。生物具有区别非生物的本质特征。‎ ‎  引导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说明生物的特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讨论(如果学生人多可两组一题)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小组研究讨论结束后,可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待各组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可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教师除了组织学生的活动,可以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讨论和研究)。‎ ‎  下面是讨论的大致内容:‎ ‎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 ‎  (1)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并为动物提供了食物;‎ ‎  (2)寄生植物获取别的生物体中的有机物。如猪笼草、菟丝子、食人树等;‎ ‎  (3)动物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现成的有机物。如猫抓鼠吃;青蛙抓虫吃;狗吃肉;羊吃草等;‎ ‎  (4)细菌、真菌等分解枯枝落叶朽木动物的尸体粪便等有机物。任何生物的生存都需要营养物质。‎ ‎  2.生物需要呼吸 ‎  (1)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提供,植物的各项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 ‎  量都是由呼吸作用提供的。‎ ‎  (2)人从出生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不能停止的是呼吸。成人呼吸频率16-18/每分钟。‎ ‎  (3)鱼生活在水中需要大量滤水从水中摄取氧气。‎ ‎  (4)鲸每15-20分钟就要从水中冒出呼吸一次。‎ ‎  (5)水生的爬行动物有专门适应水中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如海龟它的肺能贮藏空气,‎ ‎  它的泄殖腔内有肛门囊,囊壁富有血管,可在水中呼吸。鳖喉部有粘膜形成绒毛突起,其上毛细血管丰富,水中气体可由此进入,可以10小时在水中不出来。‎ ‎  (6)水生植物有气道如藕的茎中有气道;水稻的茎杆是中空的可通气。‎ 4‎ ‎ ‎ ‎  3.生物体都能繁殖后代 ‎  (1)许多植物能够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 ‎  (2)有些植物能产生秧子如白薯、草莓;小麦、水稻能分蘖;‎ ‎  (3)白薯、土豆能出芽。‎ ‎  (4)藻类、苔藓、蕨类能产生孢子,用孢子繁殖后代。‎ ‎  (5)细菌、草履虫等生物通过分裂生殖,产生新个体。‎ ‎  (6)许多动物通过产崽繁殖后代。‎ ‎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  (1)植物缺水会发蔫;水多了会涝。‎ ‎  (2)施肥少了长不好;施肥多了会烧苗。‎ ‎  (3)含羞草受到外界刺激会做出反应;捕虫植物有特殊的捕虫作用。‎ ‎  (4)植物有向光性、向水性、向肥性等。‎ ‎  (5)动物会捕捉食物逃避敌害等。‎ ‎  5.生物能将身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 ‎  (1)植物能够通过落叶带走一部分废物。‎ ‎  (2)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等将废物排出体外。‎ ‎  6.生物能生长 ‎  (1)植物能由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  (2)小鸟由卵孵出长成大鸟。小孩能够长成一个大人。等 ‎  7.生物还会生病、衰老、死亡 ‎  (1)植物有生有死,植物会生病。‎ ‎  (2)动物有生有死,动物也会生病。‎ ‎  8.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等等。‎ 4‎ ‎ ‎ ‎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能说一说什么是生物吗?(根据生物的特征说)‎ ‎  ‎ 教学反思:‎ ‎  本节课通过研究、讨论、汇报、发言、补充发言等形式来完成。挖掘学生身边的事情,回顾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师既是一个组织者又是一个参与者。可以展开思路,大胆去想。给每个学生参与创造了机会,因为发言的人多,信息广,给每个人的学习也创造了机会。 通过讨论和交流,注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使学生成为既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 ‎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