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50 KB
- 2022-04-0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二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D)(2分)A.佃农(diàn) 不逊(xùn) 和睦(mú) 骤雨猝至(cù)B.诘责(jié)聊叙(niáo)黝黑(yǒu)藏污纳垢(gòu)C.教诲(huì)滞留(dài)窒息(zhì)任劳任怨(yuàn)D.缰绳(jiāng)轮廓(kuò)荧光(yíng)杳无消息(yǎo)【点拨】A项,“睦”应读mù;B项,“聊”应读liáo;C项,“滞”应读zhì。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2分)A.匿名 和蔼 抑扬顿挫 油光可鉴B.畸形 劳禄 不辍劳作 正襟危坐C.粗糙 蒙寐 鹤立鸡群 广袤无垠D.躁热 简陋 筋疲力尽 诚惶诚恐【点拨】B项,禄—碌;C项,寐—昧;D项,躁—燥。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2分)A.近年来,人们对电信诈骗深恶痛绝。B.老伯伯和颜悦色地回答了我们提出的问题。C.在警察面前,身材矮小而又器宇轩昂的小偷不得不将偷窃的财物交了出来。D.目前,一些文化产品粗制滥造,甚至存在低俗、媚俗、庸俗的问题,群众十分反感。【点拨】“器宇轩昂”形容精神振奋,气度不凡。此句用来形容小偷不合适。4.(十堰中考改编)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2分)A.中国空军紧跟世界空天领域发展趋势,推动空军军事理论、备战训练、人才装备等。B.在上海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包罗万象的进口产品吸引人们驻足观赏。C.这些绿色健康食品,将增加广大人民的生活品质。D.截至2020年2月17日,全国驰援武汉的医务工作者超过3万人以上。【点拨】A项,成分残缺,在“等”后加“发展”;C项,搭配不当,将“增加”改为“提升”;D项,语意重复,可将“以上”删去。5.(原创题)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2分)A.心有灵巧画笔,绘就波澜壮阔的梦想宏图;手握精密刻刀,雕出气吞万里的锦绣河山。B.不满16岁,习近平就到陕北农村插队,种地、拉煤、打坝、挑粪……一干就是7年。C.“老虎”“苍蝇”一起打,就是既要严惩高级干部的贪腐行为,又要严厉打击发生在百姓身边的腐败行为。D.许多外国人想了解“一带一路”是什么?会带来什么?现在的中国是什么样子?却又很难找到合适的途径。6.(原创题)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A)(2分)①酒靠酿制而成,是供人们品味的。②这里所说的含蓄,并非晦涩,是说通过对诗的品味、琢磨,能使人领略诗之意境、情境。③而且一旦领略了,会有洞门大开、眼前一亮之感。
④我赞成这样的说法:诗若酒。⑤这里所说的味道并非生活中酸甜苦辣的实指,主要指诗的含蓄,诗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⑥诗亦然,只有品,方知其真味,只有耐品的诗才是好诗。A.④①⑥⑤②③B.④⑥⑤②①③C.②①⑤⑥③④D.①④③②⑤⑥7.古诗词默写。(5分)(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2)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3)曹植的《梁甫行》中写家园荒芜、狐兔出没的诗句是: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8.(滨州中考改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美德薪火相传。“信”文化意蕴丰厚,深入人心。请你参与“走进传统文化,传承‘信’之美德”主题实践活动。(8分)(1)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信,诚也。从人,从言。”由此推测。“信”字的本义是:示例:人诚实、守诺言。(2分)(2)成语是浓缩的文化,它言简意赅,深刻隽永,今天依然有强大的生命力。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两个和“诚信”相关的成语或名言。(2分)示例:(成语)一言为定、一言九鼎、言而有信、一诺千金;(名言)言必信,行必果。(3)“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在现代社会,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诚信老人江新波的事迹感人至深,阅读下面材料,仿照示例,为他拟一则颁奖辞。(50字左右)(4分)江新波,男,84岁。2009年他的小儿子罹患癌症去世。当初为了给小儿子治病家里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下20多万元外债。老伴长年卧病不起,小儿媳没有工作。追悼会上,江新波抚摸着小儿子的遗像老泪纵横:“儿子,向亲戚们借的救命钱,我们不能赖,你放心,欠下的债,我一定会还清!再苦再累,也不能丢掉诚信!”10年来,他每天早上四点钟起来,靠着种菜、养牛,偿还了20多万元债务。【颁奖辞示例】少小离家,乡音无改。曾经勇冠巾帼,如今再让世人惊叹。你点滴积蓄,汇成大河灌溉一世的乡愁。你毕生节俭,只为一次奢侈。耐得清贫,守得心灵的高贵!(2019年度“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马旭的颁奖辞)示例:10年艰辛,始终不忘他人滴水之恩,生活再难,也不逃避欠人的债务。你做父亲,为儿子竭尽全力;你作公民,为诚信践行一生。你是一位朴实的老农,也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二、阅读理解(45分)(一)(原创题)(16分)黄旭华——潜海,铸大国重器喻思南①研制核潜艇倾尽了黄旭华的一生,他也像这个潜在海底的国之重器一样,在生命的黄金阶段“沉”于深处,但他的人生比机械、图纸、数字描述的世界要宽广、丰富得多。一身痴气从零设计潜艇②在妻子李世英看来,黄旭华从始至终都是一身痴气的大男孩。③有人评价,我国在研制核潜艇上得以从无到有,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仅用10年时间走过国外几十年的路,少不了他这份痴气。④1958年,面对超级大国不断施加的核威慑,我国启动研制核潜艇。那时,黄旭华32岁,因学过造船,又曾搞了几年仿苏式常规潜艇,被选中参加这一绝密项目。
⑤那时候,核潜艇什么样,有人见过;里面什么构造,没人清楚。开始论证和设计工作时,黄旭华坦言,我国缺乏研制核潜艇的基本条件。不论从哪个方面看,中国那时候搞核潜艇,都像是一个梦,“简直异想天开”。⑥一身痴气的黄旭华,在科研上是天生的乐观派。他和研发团队一边摸底国内的科研技术,一边寻遍蛛丝马迹,阅读能找到的一切资料,一点一滴积累,甚至从“解剖”玩具获取信息。⑦他认为自己“不聪明也不太笨”,在核潜艇上做出些成绩,是踏入这个领域,60多年的痴心不改。人来人往,有些人转行了,他说:“我还是走自己的独木桥,一生不会动摇。”身先士卒参与深潜试验⑧水滴线型核潜艇被认为稳定性最好。为实现这一设计,美国人谨慎地走了三步。我国工业技术落后,当时有人提出,保险起见,我们是不是也要多走几步?⑨“三步并作一步走!”黄旭华提出直捣龙潭的大胆想法。当时我国国力薄弱,核潜艇研制时间紧迫,没钱拖也拖不起。他不是鲁莽:既然别人证明了核潜艇做成水滴线型可行,何必要再走弯路?事实证明,他大胆的决策是正确的。⑩黄旭华有一套理论:与别人的大脑组成一个头脑网络,才能造就真正聪明的大脑。召集大家开会讨论时,他不当裁判,而是鼓励敞开交流,激发“头脑风暴”,这样就把他团队的头脑连成了一张网络。“干对了,没得说;干错了,我当总师的承担责任。”这几乎成了他的口头禅。⑪20世纪80年代,我国第一代核潜艇迎来大考。在南海开展深潜试验,检验在极限情况下它的安全性。在所有试验中,这一次最具风险与挑战。有些参试官兵心里没底,过度紧张的氛围,让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味道。⑫让所有人没料到的是,黄旭华提出与战士们一起参加试验。此前,从没有过一位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身参与到极限深潜试验之中。他的身先士卒,打消了战士们最后的顾虑,阴霾一扫而光。⑬这是他的作风,就像在设计核潜艇时一样,他喜欢走在前,把事情做到极致。为国尽忠就是对父母尽孝⑭参与核潜艇项目研制前,黄旭华回到家,母亲拉着他的手说:“你从小就离开家到外面求学,吃了那么多苦。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交通恢复了,社会安定了,父母老了你要常回家看看。”他点点头说,一定会的。⑮别梦依稀三十载。父母和8个兄弟姐妹,一直不知道他干什么工作,只能通过一个信箱与他联系。父母多次写信问他在哪个单位、在哪里工作,他身不由己,避而不答。⑯趁核潜艇南海深潜试验之机,他携妻顺道看望老母亲。行前,他给母亲寄了1987年第6期的《上海文汇月刊》杂志。老母亲戴着老花镜,从文章《赫赫而无名的人生》的蛛丝马迹中认定,这篇报告文学的主角“黄总设计师”就是她多年未归的三儿子。⑰含着泪水看完文章,老母亲把家里的其他兄弟姐妹召集到一起,跟他们讲:“这么多年,三哥的事情,你们要理解,要谅解他。”后来,他听到这句话,没有忍住泪水。⑱这些亲情债让黄旭华至今深感内疚,他的弥补是深沉无言的,就像那条冬天默默陪伴他的围巾。他相信,研制核潜艇,是关系着国家命运的大事。他说,“对国家的忠,就是自己对父母最大的孝”。(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1月11日06版,有删减)9.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干对了,没得说;干错了,我当总师的承担责任。”这几乎成了他的口头禅。示例:语言描写,写出了黄旭华对团队成员的鼓励,
表现了他不怕失败、勇担责任的高尚品质。10.第⑧⑨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3分)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将我国研制核潜艇的一步走和美国研制核潜艇的三步走进行对比,突出了黄旭华敢于创新、勇于赶超的性格特点和他为国着想的高尚品质。11.黄旭华为了研制核潜艇,多年没有回家看望父母,他也没有告诉父母自己具体在干什么,有人对此颇有微词,你怎么看待这件事?(4分)示例:我理解黄旭华的所作所为,自古忠孝不能两全,黄旭华研制核潜艇是为了祖国的强大。时间紧、任务重,更是为了保密,他没有时间,也不能回家看望父母及告诉父母他具体在干什么。有国才有家,对国家的忠诚和奉献,就是自己对父母最大的孝。12.这篇通讯表现了黄旭华什么样的品质?(3分)表现了黄旭华痴心核潜艇研制,舍身忘我,无私奉献,淡泊名利,身先士卒,敢于创新,热爱父母,忠于祖国的品质。1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A.我国研制核潜艇仅用10年时间走过国外几十年的路。B.作为核潜艇总设计师的黄旭华亲身参与到极限深潜试验,体现了他不怕牺牲、身先士卒的精神品质。C.这是一篇事件通讯,主要记叙了黄旭华隐姓埋名研制我国核潜艇的经过。D.这篇通讯中多次写到黄旭华的母亲,体现了他母亲对他的挚爱和思念,也体现了他对母亲的愧疚、挚爱和怀念。【点拨】这是一篇人物通讯。(二)(原创题)(14分)镌刻在作业本上的约定江志强①小学三年级时,教语文的林老师成了我们的班主任。②林老师批作业有个习惯:时常在作业后面写下一长串评语,以此鼓励我们努力向上。有一回,我的作业字迹潦草,林老师这样批注:“此次作业写得很认真!但是与上回相比,稍微下降了那么一点点,要努力哟!”③对于林老师这次不温不火的批评,我满心温暖,发誓不再犯类似的错误。谁知,父亲看后,眉头一皱,大笔一挥,竟在老师的批语后面续写了一句评语:“稍微下降了那么一点点,意味着退后了十万八千里,小问题暴露出大毛病,若不尽快改正,后果堪忧!”④次日,林老师将作业本发下来,我迫不及待地翻阅,只见林老师在父亲的评语后面回复:“有一种‘后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令郎表面上后退,实则进步,假以时日,必将取得优异成绩,且拭目以待。”⑤面对林老师的批语,我兴奋得一蹦三尺高。我觉得林老师给了我莫大的信心和勇气,她在用另一种方式鼓励我。⑥然而,父亲并不服气,继续在我的作业本上与林老师展开论战,他如此写道:“愚以为,为人师者,应严字当头,直陈缺陷,该批则批,决不姑息迁就平日之小错,方能获取学业之大成。如若不然,将误人子弟也。”⑦看着父亲的“神回复”,我吓了一跳。当时虽年幼,却也知道父亲这段话并不是什么“好词好句”,而是暗含讥讽。这样的批语,怎么能让老师看呢?⑧犹豫良久,我还是鼓起勇气把作业本交给了林老师。林老师居然不恼,而是笑呵呵地继续回复……⑨就这样,父亲和林老师以我的作业本为阵地,展开了一轮接一轮的辩论,竟然持续了一个多月。在那段日子里,我一有时间便翻阅那个作业本,
默念着父亲和林老师的篇篇辩词。时日一久,竟有了不一样的收获,在学习态度、方法以及为人处事方面,都有了很大改观。⑩多年以后,我已记不清那场辩论的最终结果,那个充满父亲和林老师教育思想和观点的作业本,亦在走南闯北的奔波中散佚。然而,自那场长久的辩论结束之后,父亲对我的态度发生了很大转变,我有了错误不再狂风暴雨式地批评,而是宽严相济,循循善诱。可以据此推测,父亲败给了林老师。但是父亲一直不承认他的“失败”。⑪值得一提的是,我上了大学后才知道一个“密约”:父亲和林老师是大学同学,他们之间有一个“约定”,不能让孩子过早知道大人之间的“关系”,否则的话,孩子会因为这层“关系”而产生一种虚妄的优越感,于成长极为不利。⑫这些年来,我时常想起父亲和林老师的“密约”,以及他们在我的作业本上的“神回复”。我知道,他们在不动声色中向我灌输着为人处事的道理,犹如春风化雨,为我注入了努力学习的力量,点缀着我的童年、我的人生。(选自《读者·校园版》2019年9月19日)14.“镌刻在作业本上的约定”的“约定”指什么?(3分)父亲和林老师是大学同学,他们之间有一个“约定”,不让孩子过早知道大人之间的关系,不让孩子产生一种虚妄的优越感,有利于孩子的成长。15.第⑪段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3分)补叙。解开了悬念,道出了事情的原委,使行文有波澜,突出了老师和父亲的教育艺术和对孩子的爱,突出了文章主旨。16.文中林老师的批语和父亲的回复在语言方面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4分)林老师的批语和父亲的回复都蕴含道理,用词典雅,具有古典意味。例如:林老师批语中的“有一种‘后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令郎”“假以时日”“拭目以待”等,父亲回复中的“小问题暴露出大毛病”“后果堪忧”“愚以为,为人师者,应严字当头,直陈缺陷,该批则批,决不姑息迁就平日之小错,方能获取学业之大成。如若不然,将误人子弟也。”等都体现了这一特点。17.文中的林老师和父亲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4分)相同点:他们都重视孩子的教育,都爱孩子,在教育孩子方面极为认真负责。__不同点:林老师注重教育艺术,善于鼓励学生,多与家长沟通;父亲对孩子要求严格,不放过孩子的小过错,但后来在林老师的影响下,有所改变,做到了对孩子宽严相济,循循善诱。(三)(河南中考)(15分)给母亲梳头发林文月①这一把用了多年的旧梳子,滑润无比,上面还浸染着属于母亲的独特发香。我用它给母亲梳头,小心谨慎,尽量少让头发掉落。母亲背对我坐着,花白的发根清晰可见。唉,曾经多么乌黑浓密的长发,如今却变得如此稀薄,只余小小一握在我的左手掌心。②小时候,最喜欢早晨睁眼时看到母亲梳理头发。那一头从未修剪过的头发,几乎长可及地,所以她总是站着梳理。一把梳子从头顶往下缓缓地梳,还得用她的左手分段把头发抓着才能梳通。全部梳通之后,就在后脑勺用一条黑丝线来回地扎,扎得牢牢的;再将一根比毛线针稍细的钢针穿过,然后便把垂在背后的一把乌亮的长发在那钢针上左右盘缠,梳出一个均衡而标致的髻子;接着套上一枚黑色的细网,再用四只长夹子从上下左右固定形状;最后,拔去钢针,戴上有翠饰的簪子。对于母亲梳头的动作,我真是百看不厌。心里好羡慕那一头长发,觉得她那熟练的一举一动很动人。③母亲曾受过良好的教育,可是自我记事以来,她似乎是把全副精力都放在家事上了。她照顾父亲的生活起居,无微不至。她对子女们也照顾得十分用心,向来是亲自上市场选购食物。她还要在周末给我们洗晒球鞋,
那些大大小小、黑黑白白的球鞋经常被整齐地放在阳台的栏杆上。④母亲也很关心子女的读书情况。她不一定指导每一个人的功课,只是尽量替我们处理好课业外的琐事。我们房间里有一个专放文具的五斗柜,最上面的两个抽屉里,左边放着削尖的铅笔,右边则是用过的磨钝的铅笔。兄弟姐妹放学后,每个人只需放入写钝的,取走削好的,便可各自去做功课了。每一支铅笔都是母亲用小刀削好的。现在回想起来,母亲未免太过宠爱我们了,然而我们当时却视此为理所当然而不知感激。有一回,削尖的铅笔已被拿光,我竟为此与母亲斗过气。家中琐碎事那么多,我真想象不出,母亲是什么时间做这些额外的事情的。⑤岁月流逝,子女们都先后长大成人,而母亲却在我们忙于成长的喜悦中不知不觉地衰老。她的一头秀发也逐渐变得花白而稀薄。这些年来,我忙着养育自己的儿女,更能体会往日母亲的爱心。我不再能天天与母亲相处,也看不到她在晨曦中梳理头发的样子,只是惊觉那发髻已明显变小。她仍然梳着相同样式的髻子,但是,从前堆满后颈的乌发,如今所余已不及原来的四分之一。⑥近年来,母亲的身体已大不如前。由于心脏机能衰退,不得不为她施行外科手术。她十分害怕,幸而一切顺利,经过一夜安眠之后,母亲终于渡过了难关。数日后,医生准许母亲下床活动,以促进伤口愈合。可是,母亲忽然变得十分软弱,不再是从前翼护着我们的那位大无畏的妇人了。每隔一日,我便为她擦洗身体。起初,我们两人都有些忸怩。母亲一直嘀咕着:“怎么好意思让女儿洗澡呢!”我用不太熟练的手,小心地为她擦拭身子。没想到,她竟然逐渐放松,终于柔顺地任由我照料。我的手指遂不自觉地带着一种母性的慈祥和温柔,爱怜地为母亲洗澡。我相信,当我幼小的时候,母亲也一定是这样慈祥温柔地替我沐浴的。我突然分辨不出亲情的方向,仿佛眼前这位衰老的母亲是我娇宠的婴儿。⑦洗完澡后,换一身干净的衣服,母亲觉得舒畅无比,便要求我为她梳理因久卧病床而蓬乱的头发。我们拉了一把椅子到窗边,闲聊着,不久,就变成我一个人的轻声絮聒。母亲背对着我坐着,我看不见她的脸。许是困了吧?我想她大概是舒服地睡着了,像婴儿沐浴后那样……嘘,轻一点。我轻轻柔柔地替她梳理头发,依照幼时记忆中的那一套过程。不要惊动她,不要惊动她,让她就这样坐着,舒舒服服地打一个盹吧。?偅i(有删改)18.本文由“我”给母亲梳理头发写起,主要回顾了母亲哪几方面的事情?请从母亲的角度简要概括。(4分)①母亲总喜欢在清晨梳理头发。②母亲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家事上。③母亲关心子女的读书情况。④母亲手术后接受“我”的照料。19.第②段为什么用大量笔墨描写母亲在晨曦中梳理头发的场景,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①突出母亲长发的乌黑浓密,表现母亲年轻时的优雅、美丽。②表达了“我”对母亲长发的羡慕,对母亲梳理头发动作的喜欢。③与母亲后来头发的花白、稀薄形成鲜明对比。④为母亲手术后要“我”为她梳理乱发做铺垫。20.从词语运用、修辞方法中任选一个方面,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3分)示例一:词语运用:“轻轻柔柔”运用叠词,强调了“我”为母亲梳理头发时的小心翼翼,体现了“我”照料母亲时的细心。示例二:修辞方法:“不要惊动她,不要惊动她”,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我”不愿打扰母亲休息的心理,表现了“我”对母亲的呵护关爱。21.本文的主旨,有人认为是抒写家庭亲情,有人认为是对老年人生活状态的关注。你赞同哪种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4分)示例一:赞同“抒写家庭亲情”的看法。“选购食物”“洗晒球鞋”“削铅笔”
等事情,表现了母亲对子女的呵护;为手术后的母亲洗澡、梳头等事情,表现了女儿对母亲的孝心。全文洋溢着浓浓的亲情。__示例二:赞同“对老年人生活状态的关注”的看法。母亲头发从“乌黑浓密”到“花白而稀薄”,母亲从以前的“大无畏”到手术后的“十分软弱”,“母亲却在我们忙于成长的喜悦中不知不觉地衰老”等内容,都表达了“我”对年迈母亲的爱怜、对母亲衰老的无奈。文章流露出对老年人生活状态的深切关注。三、作文(50分)22.任选一题作文。题一:请以《生活因亲情而精彩》为题,写一篇文章。题二:阅读下面材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叙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发表议论。(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不得对材料进行改写、扩写、续写)材料一:人若看透了自己,便不会小看别人。——老舍材料二:美能够感受,也能够塑造,但却不能为它下定义。——爱默生材料三:真正能够影响我们一生的,并不是你在哪里上大学,而是在那里你学到了什么。——理查德.H.肖三则材料给我们这样一些启示:善于反思,能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自己和别人;美是多样的,每个人都应该去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在哪里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学到的知识和形成的能力……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③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