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0 MB
- 2022-04-0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观潮周密温岭市三中江国平
作者简介周密:字公谨,号草窗,原籍济南,后迁吴兴(今属浙江)。南宋文学家。
天下奇观——钱江涌潮钱塘江大潮,古人称之为“壮观天下无”。它的形成与其独具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其一,因江口呈喇叭形,宽处过百里,窄处仅十里,巨潮被狭窄的江道约束,当然会形成波澜壮阔的涌潮。其二,河口有巨大拦门沙坎,潮水涌进遇到如此巨阻,当然会掀揭天下,前浪遭阻,后浪又上,波赶波,浪叠浪,潮水就会奔腾咆哮,排山倒海般地呼啸而来。
背景简介南宋的国都是临安,即现在的杭州,观潮地当时在临安城南(今由于江水改道已移至浙江海宁),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当时上到宫庭下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
读准字音雷霆杨诚斋艨艟如履平地倏尔一舸无迹善泅僦赁罗绮鲸波京尹tíngzhāiméngchōnglǚshūgěqiújiùlìnqǐjīngyǐn5
熟读课文,疏通文句,掌握重点字、词、句。疏通文意
钱塘江农历十六日(十五日叫望)当……时不一会儿用水淋洗……是也:就是这样的景象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解释加红色的词语抢答指潮发、起几乎、将近连接着天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忽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长官战船马舞动树立、举忽然一点儿去,往船然后解释加红色的词语抢答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用作动词,画着文彩逆流而上八尺岸租用许,使高解释加红色的词语抢答一席之地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然后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挥刀玉城雪岭际天而来震撼激射,吞天沃日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震撼天地,激扬喷射,吞没宇宙,冲荡太阳。翻译
观潮周密温岭市三中江国平
仅如银线
仅如银线
仅如银线
回头潮一线潮仅如银线
横贯江面
横贯江面
横贯江面
横贯江面
横贯江面
横贯江面
玉城雪岭
玉城雪岭
玉城雪岭
惊涛拍岸
钱江潮
惊涛拍岸
玉城雪岭
玉城雪岭
玉城雪岭
玉城雪岭
吞天沃日
江潮图演习图弄潮图观潮图文章写了哪些内容(哪几幅图画)?我从()图中,读出了雄壮?
江潮图色形声势雄豪之美仅如银线玉城雪岭声如雷霆吞天沃日比喻、夸张、引用远---近视听结合动静相衬演习图演习船只众多阵势变化多样水兵技艺娴熟演习中战斗激烈演习后撤退迅速宏大之美弄潮图——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吴儿善泅者数百……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雄健之美路途长人数多物品贵观潮图繁盛之美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壮
雄伟壮观紧张激烈精彩热烈繁盛热闹江潮图演习图弄潮图观潮图壮
作者写“观潮”,为什么要写“教阅水军”和“吴中健儿弄潮”?
周密:宋末曾做过义乌县官等职,宋灭后不再做官,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书画。《观潮》选自他的《武林旧事》。这是宋亡之后所作,追忆了杭州物阜人盛的社会风貌,表现出怀恋情愫,如其《自序》所写:“及时移物换,忧患飘零,追想昔游,殆如梦寐,而感慨系之矣。”节录这段文字于繁盛江景中正透露出这种故国之思,暗含了作者的无限感慨。
雄伟壮观江潮图壮物是人非事事休,俱往矣!
雄伟壮观江潮图物是人非事事休,俱往矣!梦回南宋?!壮?
雄伟壮观江潮图物是人非事事休,俱往矣!“遗民泪尽胡尘里”梦回南宋?!“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壮?
雄伟壮观江潮图悲凉“潮打空城寂寞回”啊!物是人非事事休,俱往矣!“遗民泪尽胡尘里”梦回南宋?!“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周密的《观潮》从侧面透露了这样的信息,南宋水军的强大、宋人的善于水战从文章中表现的淋漓尽至。但面对从陆上进攻而来的强大敌人,一隅水军再强,对保卫广大陆地国土所起作用毕竟有限。三国时,吴国水军强大,曹操与之决战于水上,本是弃长扬短不得已而为之,加之战略战术失当,导致大败于赤壁。然这仅为一战役之得失。水军强大偏安一隅的东吴后来终为陆军强大的北方敌人所灭。同处吴越之地而又不吸取东吴教训的南宋亦然。单单一支水军强大的陆地国家面对陆上强敌的侵略其失败是必然的。——摘自新浪BLOG周密的《观潮》从侧面向我们透露了南宋怎样的军事信息呢?yú角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我们从中读出了什么?南宋都城的繁华、人民的享乐糜风尽显纸上。没有把强大经济转化为综合国力,没有把强大经济用于发展全面的军力,这是南宋的遗憾!
南宋周密称杭州为“销金锅儿”,他在《武林旧事》中写到了杭州的声色场所:“翠帘锁幕,绛烛笼纱。偏呈舞队,密拥歌姬。脆管清吭,新声交奏,戏具粉婴,鬻歌售艺者纷然而集。”他还从一个别致的视角写到了杭州富人的挥金如土:“至夜阑,则有持小灯照路拾遗者,谓之扫街。遗钿坠耳,往往得之,……贵珰要地,大贾豪民,卖笑千金,呼庐百万。以至痴儿矣子,密约幽期,无不在焉。日糜金钱,糜有纪极。故杭彦有‘销金锅儿’之号,此语不为过也。”其实,早在北宋时期,风流词人柳永就写过杭州的美丽、富足与繁华,他在《望海潮》一词中留下了名句“烟柳画桥,风帘翠暮,参差十万家”和“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据野史记载,金兀术读到后一句时,终于忍不住漠北人对江南天堂的歹意,遂决定跃马扬鞭,南下屠城。
题临安邸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宋蒙(元)战争从公元1235年全面爆发,至1279年崖山之战宋室覆亡,延续近半个世纪,它是蒙古势力崛起以来所遇到的费时最长、耗力最大、最为棘手的一场战争。据史料记载,公元1279年2月,南宋残军与元军在新会崖门海域(今属江门市)展开了一场历时20多天的大海战,双方投入兵力50余万,动用战船2千余艘,最终宋军全军覆没,战船沉没,海上浮尸10万,并给南宋王朝划上了句号。南宋的大臣陆秀夫在国家将要被蒙元灭亡的时候,背着年仅9岁的少帝投海而死。
一首诗歌可以表达我们对凄然收场的宋王朝的怀念:为了复兴宋室,一直不停奋战,但事到如今,已无力挽回了。"陛下,您是大宋的正统后裔,应该断然作出不辱没您血统的决定。""我明白了,秀夫,你没有背弃我,并且自始至终侍奉我,太感谢了!"少帝静静地微笑着说到。陆秀夫面对少帝这种勇敢的态度,不得不强忍住眼泪。"陛下……"陆秀夫背起少帝,用带子紧紧地捆绑在一起。"蒙古军啊,将来有一天,继承我们遗志的同胞,一定会征讨你们的!"就这样,陆秀夫背着少帝,投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据说达十万人之多。这就是南宋最后一战的崖山之战。南宋的陆秀夫死了......赵宋终结,古典意义上的中国也随之灭亡。
《观潮》于繁盛江景中透露出作者的故国之思,暗含了作者的无限感慨。
让我们一起——缅怀那个伟大的汉文明时代哀悼那个古典中国的灭亡反思文明被野蛮的征服拒绝今天的历史学家对野蛮的歌颂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而豪民贵宦,争赏银彩。禁中例观潮于“天开图画”,高台下瞰,如在指掌。都民遥瞻黄伞雉扇于九霄之上,真若箫台蓬岛也。末段:【注释】禁中:宫中,帝王居住的地方,禁止常人入内,所以叫禁中。译文:宫中体例,(天子、皇后)这时是在“天开图画”堂上观潮。(他们从)高台上往下看,(潮涨、水军演习等情景)看得清清楚楚,了如指掌。京都的游人远远地向(堂)上望去,(只见天子仪仗)黄伞、雉尾扇在九天之上,真像神台、仙岛啊。
酒泉子(潘阆)自制曲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上阕写观潮,下阕写弄潮儿的表演.观潮写到了人群涌动的盛况和潮水汹涌的气势;写弄潮儿的表演,写到了他们高超的技艺和观潮人的感受.改写建议:选取第一人称的视角,抓住观潮人,潮水,弄潮儿,自己的感受四点来写.拓展延伸改写记叙文
自由论坛“观潮”后,你是否有想说点什么的冲动呢?说说看。
再见
请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自由赏析江潮图
演习图请以“我看到一场的水军演习图”的句式品味此段。(请在文中寻找到信息)自由赏析
自由赏析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幅“画面”的哪些地方吸引了你?弄潮图
我从()中,读出了雄壮?自由赏析江潮图
演习图自由赏析我从()中,读出了雄壮?
自由赏析弄潮图我从()中,读出了雄壮?
观潮图自由赏析我从()中,读出了雄壮?
相关文档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2022-04-0156页
- 八年级下语文课件公输 (4)_鲁教版2022-04-0134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云南的歌会 (18)_2022-04-0124页
- 八年级下语文课件渔 家 傲_语文版(22022-04-0117页
-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小2022-04-0114页
- (新人教版)(安徽专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022-04-0128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不求甚解 (8)_鲁2022-04-0123页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1课《庄2022-04-0130页
- 八年级下语文课件隆中对 (2)_鲁教2022-04-0118页
- (贵州专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2022-04-01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