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9 MB
- 2022-04-0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鲁迅
谈谈小说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小说分类:长篇中篇短篇按篇幅长短(小小说)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人物塑造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初中阶段接触到的鲁迅作品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朝花夕拾》2、阿长与《山海经》3、藤野先生4、风筝-------------------------《野草》5、雪6、社戏-------------------------《呐喊》7、故乡
学习目标1、了解鲁迅小说的创作特色,掌握阅读小说的方法。2、学习运用对比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3、理解作品中景物描写的作用。4、品味理解关键语句,多角度理解小说的主题。
写作背景:1919年12月,鲁迅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在故乡,他目睹了故乡的冷漠、麻木、市侩和猥琐,“希望”的破灭,心中感到无比的悲哀。1921年,作者依据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这篇小说。文章是用第一人称来写的,是作者所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不能指作者自己。
背景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广大的中国农村,受苦受难的农民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翻身解放,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经济发展,反而日趋衰落。究竟是什么造成了中国农村的贫困和农民的不幸?怎样才能使人民得到真正的幸福?鲁迅先生有没有给我们答案,或者是提示?
读准加横线字的读音:阴晦猹五行装弶獾猪篷隙竹匾胯下髀骨愕然嗤笑伶俐吓瑟索潮汛秕谷打拱隔膜寒噤廿年深黛惘然恣睢潺潺huìcháxíngjiànghuānpéngbiǎnkuàbìèchīlínglìhèsèxùnbǐgǒngmójìnniàndàiwǎngzìsuīchán
小说以叙事主人公“我”回乡迁居的经历为线索。故事情节回故乡1-5自然段回乡时间:回乡原因:所见景象及心情:在故乡6-77自然段到家那天:过了三四天:又过了九天:离故乡78段-结尾船上谈话“我”的心情和感受母子见面回忆少年闰土见到杨二嫂见到了闰土动身启程严寒的冬天卖屋、搬家萧索、悲凉开端发展与高潮结局
人物形象分析请同学们采用跳读的方法,将文中描写闰土的语句找出来。文中关于闰土的描写主要有两次。第一次是回忆童年时“我”和闰土在一起的经历;第二次是“我”这次回故乡搬家,与成年后的闰土相遇的情形。请说说你对童年和成年闰土的印象
闰土少年中年外貌语言对“我”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性格特点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语无伦次)“只是不怕我”,送贝壳鸟毛,告诉许多新奇事(友好热情,和“我”建立了纯真的友情)恭恭敬敬,称呼“我”“老爷”,彼此间隔了厚障壁天真活泼,无忧无虑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悲哀痛苦,寄希望在神灵上聪明、机灵淳朴、善良、迟钝、麻木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小银圈,红活圆实的手(小英雄)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穿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手又粗又笨,像松树皮(木偶人)滔滔不绝地说新鲜事(口齿伶俐)
1、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2、社会落后愚昧。帝国主义侵略、封建社会制度闰土变化的原因表面原因:深层原因:闰土的遭遇正是当时广大受压迫、受剥削农民的具体写照。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也就在于揭示帝国主义、封建社会双重压迫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害。
人物形象分析请仿照刚才的方法来分析杨二嫂的形象
二十年前二十年后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终日坐着”人称“豆腐西施”“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说明杨二嫂年轻漂亮,安分守己。凸颧骨,薄嘴唇,50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说明杨二嫂老丑而瘦“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表现杨二嫂势利、尖刻
二十年后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表现杨二嫂贪婪的性格“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表现杨二嫂的自私、尖刻、贪婪。“那豆腐西施的杨二嫂,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贪婪“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里去”贼喊捉贼杨二嫂发现了这件事,自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亏伊装着这么高底的小脚,竟跑得这样快。”表现杨二嫂自私、贪婪
(三)杨二嫂的变化年轻漂亮端庄文静豆腐西施泼辣刻薄自私势利贪婪的圆规对比及作用
1、小结:通过肖像、语言、神态、动作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杨二嫂的自私、尖刻、贪婪、势利的性格。2、杨二嫂为什么也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农村经济衰败、生活的贫困、小市民势利贪婪(或:市侩)的恶习使她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3、小结:小说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表现闰土和杨二嫂在二十多年里发生的巨大变化,说明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经济衰败,农民和小市民生活的贫困,封建社会传统观念对人们的精神毒害,造成人们纯真的人性被扭曲。作者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真切地抒发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希望有新的生活的炽热感情。
在文中找出描写“我”的心情的句子,分析“我”的心情是如何变化的?回故乡——急切见故乡——悲凉忆故乡——沉重、忧愤忆闰土——高兴、佩服、依依不舍见杨二嫂——惊吓、困窘见闰土——兴奋、惊异、悲哀离故乡——失望、气闷、悲哀、憧憬未来人物形象分析
结合以下问题,分析“我”是一个怎样的人?1、“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这是为什么?因为“我”对故乡的现实(即人与事)感到失望,故乡没有给“我”留下好印象。2、“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着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中的“高墙”指什么?第一个“高墙”是实写,第二个是虚写,用了比喻的手法,指封建思想、等级观念毒害下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淡隔膜。
3、“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中的“新的生活”是指什么样的生活?新生活指的是: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
4、(1)“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为什么“害怕”?(2)为什么说“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1)因为“我”的愿望是普天下的人都过上自由、平等、幸福的新生活,但愿望能否实现是未知数,“我”不知道,所以想到希望的能否实现,自然便害怕起来。(2)闰土的愿望只是希望眼前能过上幸福生活,所以说“切近”,我的愿望是普天下的人都过上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我”的愿望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所以茫远。
5、我在蒙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肿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课文再次出现海边奇异的图画,表现了什么?这句是虚写,是“我”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表明“我”对希望的实现、新生活的到来充满了坚定的信心。
6、“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意思是: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满怀希望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结尾充满了哲理。
小结:1、小说刻画了哪几个人物形象?2、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闰土、杨二嫂、“我”
人物分析闰土:是一个勤劳善良,质朴老实,痛苦麻木,但不觉悟的农民形象。是生活在重压下艰难地挣扎着的中国广大劳苦民众的代表。杨二嫂:是一个贪婪、尖刻、鄙俗,自私庸俗的小市民典型。“我”:是一个对现实不满正在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知识分子形象。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可笑、可气而又可怜。寄希望于未来,却又对前途感到渺茫。揭示帝国主义、封建社会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害。在三座大山压榨下乡镇小市民也逃不了日益贫困的厄运。串联全文。(故乡及故乡人的变化都是通过“我”的观察与感受表现出来的。)作者对其态度作者对其态度作者对其态度塑造其目的塑造其目的塑造其目的
请找出文中描写景物的语句,读一读,把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记录下来。1.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暗示社会环境:破败凋零,正是当时中国农村的反映。渲染了沉寂、荒凉的气氛,衬托出“我”的想法与心情。)2.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优美的景物描写衬托出小主人公的勇敢、可爱。)3.在蒙眬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表达“我”的愿望:渴望新的生活,渴望美丽故乡重现。)
讨论小说的艺术特色并分析其作用提示:1、对比中刻画人物,表现主题;2、运用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3、运用典型的语言表现典型的形象,传神的肖像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豆腐西施小英雄情同手足神异图画圆规木偶人厚障壁萧索荒村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造成的农村破产人民生活痛苦的现实,表达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对新生活的渴望。1、对比及作用对比中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2、景物描写(见前面笔记)3、采用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形象
4、修辞手法的运用圆规——比喻和借代修辞杨二嫂张着两脚、两手搭在髀间的站姿——本体细脚伶仃的圆规—————————喻体张着两脚两手搭在髀间的圆规式独特站姿——特征具有这种独特站姿的杨二嫂其人————人物整体比喻借代1.女人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明喻)2.伊终日坐着,我也从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借喻)3.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似的。(借代)
难点探究1、请结合书本P68第二大题“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你认为这“可悲的厚障壁”是什么?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可悲的厚障壁”是一种人的观念、地位、生活环境差异所带来的精神上的隔膜。造成“厚障壁”的原因,是封建秩序观念长期的强制性的压力。这样的压力使人们不得不在精神上、肉体上屈服,在封建秩序中寻找并最后苟安于既定的位置,成为麻木、机械的顺民。“厚障壁”是封建秩序的需要和必然。
难点探究2、在这篇小说中,鲁迅实际上写了三个“故乡”:一个是回忆中的,一个是现实的,一个是理想的。第一个是“过去时”,第二个是“现在时”,第三个是“未来时”的。小说突出描绘的是现实的故乡。
(1)“我”回忆中的故乡是一个带有神异色彩的美的故乡。它的“美”,可以从这几方面感受得到:A、它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有“深蓝”的天空……少年闰土有一副“紫色”的圆脸……海边有五色贝壳……在这里,所有的颜色都是鲜艳的,明丽的,色彩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B、它是一个寂静而又富有动感的世界:在周围缤纷而又静谧的环境中,却有活泼的生命——少年闰土,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和谐自然。C、它是一个辽阔而又鲜活的世界:有高院的蓝天,一望无垠的大海,广阔的沙地,还有各种动物。
小结“我”回忆中的“故乡”是“我”与少年闰土的接触和情感交流中想象出来的一幅美丽的图画,更是“我”少年心灵状态的一种折射。这颗心灵是纯真的、自然的、活泼的、敏感的,同时又是充满美丽的幻想和丰富的想象力的。
(2)现实的“故乡”是在现实社会生活的压力下失去了精神生命力的“故乡”。这个现实的“故乡”是由三种不同的人及三种不同的精神关系构成的。A、豆腐西施杨二嫂。她是一个可笑、可气、可恨而又可怜的人物。她所体现的是“我”所说的“辛苦恣睢而生活”的人的特征。她的生活是辛苦的,但这种辛苦也压碎了她的道德良心,使她变得没有信仰,没有操守,没有真挚的感情,不讲道德,自私狭隘。
(2)B、成年闰土。现在的闰土是一个神情麻木、寡言少语的人,“只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闰土之所以在思想上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是因为他是在“上尊下卑”的封建礼法关系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他将这种立法关系当成了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准则,这就是在“我”和闰土之间发生的精神悲剧。他将“我”放在了自己无法企及的高高在上的地位中,“老爷”这个称呼带着一种“敬”,但同时也透着一股“冷”,所以“我打了一个寒噤”,知道两个人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成年闰土所体现的是“我”所说的“辛苦麻木而生活”的一类人的特征,他们在封建道德的束缚下丧失了生命的活力,精神变得麻木了。
(2)C、成年“我”。“我”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他在自己的“故乡”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失去了自己的精神落脚地。作为在城市谋生的知识分子,“我”已经没有稳固的经济基础,也没有政治的权力,不再是杨二嫂眼中的“阔人”了,他在她那里感到的是被歧视、被掠夺的无奈感。闰土是“我”内心所亲近的人,但闰土却仍然按照对待传统官僚地主知识分子的方式对待他,使他无法再与闰土进行正常的精神交流。“我”在精神上是孤独的,“我”寻找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关系,但这种关系在现实的“故乡”是找不到的。
小结现实的“故乡”是一个精神各个分离,丧失了生命活力,丧失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幸福的情感关系的“故乡”。
(3)回忆中的“故乡”是美的,但却消失了;现实的“故乡”却是痛苦的,缺乏生命力量的;“我”就很自然地产生了一种希望,希望现实的“故乡”也像回忆中的“故乡”那么美好,现实是无法改变的,改变的只能是未来。在这时,“我”就有了一个理想的“故乡”的观念。“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这就是“我”对故乡的理想。这个理想能不能实现呢?“我”没有作出明确的回答,因为理想是要人区具体地实现的,而人又是变化着的,并且有各种不同的发展变化的可能。
探究本文的主题:1、“故乡”是中国人精神的反映。从孩子的纯真、有生气到成年人的麻木、愚钝,表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是怎样被扼杀的。(如闰土)2、表现中国社会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从闰土父子和杨二嫂身上,可以看出这样轮回的影子:闰土:少年→中年→?水生:少年“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中年(现在的闰土)?→?杨二嫂:年轻→中年→3、渴望纯真的人与人的关系。再回故乡,“我”和闰土、杨二嫂等人已经有了深深的精神上的隔阂。“我渴望打破封建社会的尊卑秩序,渴望建立超越庸俗的物质关系的新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练习阅读55-61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文段中概括地写闰土外貌变化的句子是--------2.表现闰土过度操劳的具体外貌描写是---(不要抄原句)3.文段中描写“我”刚见到闰土时矛盾心情的句子是--------4.理解“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这句话正确的是()A.看到闰土穿得单薄,“我”也感到寒冷。B.看到中年闰土的悲苦处境,“我”很伤心。C.听到闰土叫“老爷”,“我”感到很意外。D.想不到少年时亲密无间的朋友,现在竟变成主仆关系,“我”内心感到不寒而栗。
闰土:在生活重压下艰难地挣扎着的中国广大劳苦民众的代表杨二嫂:放纵刻薄自私的城镇小市民代表反映了农村经济衰败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相关文档
- 八年级下语文课件纪念伏尔泰逝世一2022-04-0128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应有格物致知精神2022-04-0134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岳阳楼记 (16)_鲁2022-04-0137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诗词曲五首 酬乐2022-04-019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雷电颂 (13)_鲁教2022-04-0113页
- 八年级下数学课件《用配方法解一元2022-04-0110页
- 八年级下数学课件《7-4二次根式的2022-04-0121页
- 八年级下语文课件故乡 (4)_鲁教版2022-04-0124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组 歌 浪之歌 (2022-04-0118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雷电颂 (3)_鲁教2022-04-0114页